《2023-2024学年浙江省瑞安市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期末高分预测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2024学年浙江省瑞安市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期末高分预测试题.docx(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姓名 :_学号 :_班级 :_学校 :_密封线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
2、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制裁(ci)恍若(hung)赃物(zng)B琉璃(lili)瞥见(pi)绸缎(chu)C珐琅(flng)给予(gi)劫掠(ji)D惊骇(hi)箱箧(qi)晨曦(x)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庖官逞辩诓骗面面斯觑B玄虚藻饰隐藏根深蒂固C发窘拮据嘻闹十拿九稳D萧索鄙夷纳凿无与伦比3、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窗外的竹子或青山,经过窗子的框框望出,就是一幅画。有了窗子,内外就发生交流。窗子在园林建筑艺术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而且同一个窗子,从不同的角度看出去,景色都不相同。颐和园乐寿堂差不多四边都是窗子,面
3、向湖景,每个窗子都等于一幅画。这样,画的境界就无限地增多了。ABCD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本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各场演出的上座率超高,显示出市民对传统戏剧的热情可见一斑。B转基因大米富含维生素A,可以有效改善发展中国家人们营养不良。C中国科技创新交流会落户武汉,这是武汉加快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的硕果。D能否减轻学生负担,让他们快乐成长,是我国中小学教学工作的当务之急。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三、默写(共6分)5、填补下列句子的空缺处。(1)望长城内外,_。(2)江山如此多娇,_。(3)假如我是一只鸟,_。(4)_,枳花明驿墙。(5)_?雪拥蓝关马不前。(6)知汝远来应有意,_
4、。(7)_,寒林空见日斜时。(8)露从今夜白,_。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醉翁亭记一文,完成下面小题。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5、。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1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峰回路转回:曲折、回环B野芳发而幽香发:开放C佝偻提携提携:牵扶,弯腰曲背,这里
6、指老人D山肴野蔌蔌:菜蔬2下面句子中“也”字表达的语气,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B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C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D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3下面对选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饮少辄醉”,突出了一个“醉”字:“年又最高”又暗含了一个“翁”字。B“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就是因饮而陶醉,借“前者呼,后者应”而抒发。C第2段,在写景中,又自然而然地蕴含着事理的逻辑关系,因为“日出”,所以“林霏开”;因为“云归”,所以“岩穴暝”。D文章第2、3、4段开头,分别用了“若夫”“至于”“已而”等表示转接的词语,起到了标记语意转变的作用。
7、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朱仝的屈服鲍鹏山雷横打死了郓城县知县的相好白秀英,知县一心要雷横死,派朱仝押解雷横去州里判决。朱仝在路上私自放了雷横,自己去顶罪,被断了二十脊杖,刺配沧州牢城。沧州牢城曾经是林冲待过的地方,我们领教了那里的黑暗和无道,但是我们不必为朱仝担心,因为朱仝碰到了一个好人,这个好人就是沧州知府。沧州知府见朱仝仪表不凡,面如重枣,美髯过腹,并且知道他是因为私放雷横而获罪,内心便对朱仝有了一分敬重,于是没让他去牢城营服刑受苦役,而是留在本府听候使唤。知府的亲生儿子小衙内年方四岁,生得端严美貌,也很亲近朱仝,知府便吩咐朱仝早晚抱小衙内上街玩耍。此时的朱仝,一
8、心想的就是回乡,和家里的妻儿团聚,重新回归正常生活。碰到这样一个好知府,实现他的愿望应该不会等太久。朱仝碰到沧州知府实在是运气,但沧州知府碰到朱仝却是天大的晦气不是朱仝会怎么样,而是朱仝有那么几个实在不怎么样的“朋友”。刚刚半个月,梁山的“朋友”来了宋江、吴用要逼朱仝上山。在大街上,吴用、雷横稳住朱仝,而李逵则趁机抱走了小衙内,一直抱到城外树林里,在僻静无人处,一板斧把孩子的头劈作两半!朱仝在树林里找到小衙内,李逵在一边拍着腰里的板斧扬扬得意。朱仝追着李逵要拼命,追到柴进庄上。柴进告诉朱仝:“及时雨宋公明写一封密书,令吴学究、雷横、黑旋风礼请足下上山,同聚大义。因见足下推阻不从,故意教李逵杀害
9、了小衙内,先绝了足下归路,只得上山坐把交椅。”吴用、雷横也说:“兄长,望乞恕罪,皆是宋公明哥哥将令,吩咐如此。”朱仝对众人说道:“若要我上山时,你只杀了黑旋风,与我出了这口气,我便罢!”李逵听了大怒道:“教你咬我鸟!晁、宋二位哥哥将令,干我屁事!”朱仝怒发,又要和李逵厮并,三个又劝住了。朱仝道:“若有黑旋风时,我死也不上山去!”如果要我在梁山好汉中选一个最为正派而厚道的人,我一定选朱仝。水浒传中救人最多的,是朱仝;明明白白地用毁掉自己的方式去救人的,也是朱仝。水浒传是歌颂义气的,而论讲义气,首屈一指之人,非朱仝莫属。但是,他救过的宋江、吴用,还有雷横,是怎么报答他的呢?就是逼得他无法做人,逼得
10、他无法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还美其名曰报答对方!更糟糕的是,他们这样做,对一个活泼可爱的四岁孩子公平吗?对孩子的父亲,一个对朱仝颇为关照、为人颇为正派、心地颇为善良的地方官员沧州知府公正吗?后来沧州知府亲自到城外树林中来看儿子的尸首,痛哭不已,备办棺木烧化。这是何等的人间惨剧!这出惨剧的导演是宋江,副导演是吴用,而主演则是李逵。朱仝说,若有李逵在山上,他死也不上山去。他真正想说的,难道不是:宋江、吴用的梁山,他死也不愿意去!但是,确实如宋江和吴用设计的,此时的朱仝,除了上梁山,还真是无路可走了。朱仝放过追罪宋江、吴用,他已经在自欺欺人,已经在内心屈服了。是的,他上梁山了。他屈服了。这是一个令人难
11、以忘怀的事件。它照出了梁山阴暗的一面,残忍的一面。有意思的是,朱仝上山以后,根本就没有向宋江问起这件事。不必问,大家彼此心照不宣。一个无路可走的人,已经没有问责别人的资本,也没有了问责别人的心气。马幼垣先生说,朱仝上梁山后,把这一切都宽恕了。说他是“唯大智慧能饶恕,独仁厚能刚大”(水浒人物之最)。我则认为,朱仝未必有这么高的精神境界,他只是有着无法言说的忧伤与无奈罢了。1通读全文,说说朱仝是一个怎样的人。2请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说说第段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3如何理解文章第段画横线句子的意思?(1)朱仝放过追罪宋江、吴用,他已经在自欺欺人,已经在内心屈服了。(2)它照出了梁山阴暗的一面,残忍的一
12、面。4宋江等人设了怎样的计策,使得朱仝上了梁山?五、诗歌鉴赏(共5分)阅读我爱这土地,回答下面的问题。我爱这土地艾青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我爱这土地中“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分别描述了鸟儿歌唱的四个对象_、_、_黎明;诗中_”是正在遭受日寇欺凌的国土的写照。六、语言表达(共10分)下面一段话中有两处语病,请找出来并写出修改意见。随着全民健身事业的大力推进,令越来越多的科技手段应用到体育产业中。花样翻新的运动软件,为健身者量身订制健身计划。这些软件通过视频等方式传承健身技能,为人们健身提供了便利。(1)第_句,修改意见:_(2)第_句,修改意见:_七、作文(共40分)作文。成长的路上有花团锦簇,也有断壁残垣;有阳光灿烂,也有狂风暴雨这一道道风景,让你经历得意与失意,喜悦与哀伤,泪水与汗水每经历一处风景,你就会拥有一份宝贵的阅历,人生将会多一份精彩。请以“路上的风景”为题,写一篇文章。提示与要求:(1)书写规范,字数不少于600字。(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信息。(3)不要套作,不得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