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黑龙江省宁安市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期末评估提分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2024学年黑龙江省宁安市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期末评估提分卷.docx(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姓名 :_学号 :_班级 :_学校 :_密封线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
2、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禅师(chn)旁骛(w)亵渎(xi)孜孜不倦(z)B惊骇(hi)瞥见(pi)赃物(zhng)不言而喻(y)C汲取(j)压榨(zh)广袤(mo)自惭形秽(su)D宽宥(yu)游弋(g)麾下(hu)鸠占鹊巢(ji)2、下面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A请您想象有一座言语无法形容的建筑,某种恍若月宫的建筑,这就是圆明园。B为了创建圆明园,曾经耗废了两代人的长期劳动。C一个强盗洗劫,另一个强盗放火。D我们所有大教堂的财宝加在一起,也许还抵不上东方这座了不起的富丽堂皇的博物馆。3、下列句子中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习近平在讲话中说
3、,将忠实履行宪法赋予的职责,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尽职守,夙夜在公,为民服务,为国尽力。B桂林那些巧夺天工的奇山胜景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观赏。C阅读文章,切不可断章取义,只注重一句一段的局部,割裂其与全文的联系。D如果你懂得了这一点,再加上几分随机应变的智慧,那么风度就会自动来到你的身边。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读经典作品,会拓宽我们的人生感受和视野。B浅浅的水面托起无数错落的石山、石壁,又折映出婆娑多姿。C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D博大精深的红楼梦,不仅堪称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也达到中国古代小说的高峰。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三、默
4、写(共6分)5、默写诸葛亮集中有这样的话:“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这与出师表中的:“,。”两句意思一致。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描绘战斗场面激烈,表现义军所向披靡的句子是:,。先帝不以臣卑鄙,。渔家傲.秋思中写出思乡和壮志难酬的句子:,。朝天子.咏喇叭中“”与红楼梦中“白茫茫大地真干净”同工异曲。,日高人渴漫思茶。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醉翁亭记欧阳修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 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
5、,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瞑,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获,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
6、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1下列加点词语用法与例句一致的一项是()例句: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A两岸连山,略无阙处B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C腰白玉之环D凄神寒骨,悄怆幽邃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1)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2)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3清代过琪评价醉翁亭记:“有无限乐民之乐意,隐见言外,若止认作风月文章,便失千里。”过琪认为如果把醉翁亭记只看作一篇写景散文,是对醉翁亭记的误读,你同意过琪的看法吗?请结合文章第段,说说理由。四、现代文阅读(
7、共1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冬日香山要不是有公务,谁会在这天寒地冻的时节来香山呢?可话又说回来,要不是恰在这时来,香山性格的那一面,我又哪能知道呢?开三天会,就住在公园内的别墅里。偌大个公园为我们独享,也是一种满足。早晨一爬起来我便去逛山。这里我春天时来过,是花的世界;夏天时来过,是浓阴的世界;秋天来过,是红叶的世界。而这三季都游客满山,说到底是人的世界。形形色色的服装,南腔北调的话音,随处抛撒的果皮、罐头盒,手提录音机里的迪斯科音乐,这一切将山路林间都塞满了。现在可好,无花,无叶,无红,无绿,更没有人,好一座空落落的香山,好一个清净的世界。过去来时,路边是夹道的丁香,厚绿的圆形叶
8、片,白的或紫色的小花;现在只剩下灰褐色的劲枝,头上挑着些已弹去种籽的空壳。过去来时,山坡上是些层层片片的灌木,扑闪着自己霜红的叶片,如一团团的火苗,在秋风中翻腾;现在远望灰蒙蒙的一片,其身其形和石和土几乎融在一起,很难觅到它的音容。过去来时,林间树下是寸厚的绿草,绒绒地由山脚铺到山顶;现在它们或枯萎在石缝间,或被风扫卷着聚缠在树根下。如果说秋是水落石出,冬则是草木去而山石显了。在山下望山顶的鬼见愁,黑森森的石崖,蜿蜒的石路,历历在目,连路边的巨石也都像是突然奔来眼前,过去从未相见似的。可以想见,当秋气初收,冬雪欲降之时,这山感到三季的重负将去,便迎着寒风阔肩一抖,抖掉那些攀附在身的柔枝软叶;又
9、将山门一闭,推出那些没完没了的闲客;然后正襟危坐,巍巍然俯视大千,静静地享受安宁。我现在就正步入这个虚静世界。苏武在夜深人静时去游承天寺,感觉到寺之明静如处积水之中,我今天冬日游香山,神清气朗如在真空。与春夏相比,这山上不变的是松柏。一出别墅的后门就有十几株两抱之粗的苍松直通天宇。树干粗粗壮壮,溜光挺直,直到树梢尽头才伸出几根道劲的枝,枝上挂着束束松针,该怎样绿还是怎样绿。树皮在寒风中成紫红色,像壮汉的脸。这时太阳从东方冉冉升起,走到松枝间却寂然不动了,我徘徊于树下又斜倚在石上,看看这红日绿松,心中澄清安闲如在涅磐,觉得胸若虚谷,头悬明镜,人山一体,此时我只感到山的巍峨与松的伟岸,冬日香山就只
10、剩下这两样了。苍松之外,还有一些松,栽在路旁,冒出油绿的针叶,好像全然不知外面的季节。与松作伴的还有柏树与翠竹。柏树或矗立路旁,或伸出于石岩,森森然,与松呼应。翠竹则在房檐下山脚旁,挺着秀气的枝,伸出绿绿的叶,远远地作一些铺垫。你看他们身下那些形容萎缩的衰草败枝,你看他们头上的红日蓝天,你看那被山风打扫得干干净净的石板路,你就会明白松树的骄傲。他不因风寒而笼袖缩脖,不因人少而自卑自惭。我奇怪人们的好奇心那么强,可怎么没有想到在秋敛冬凝之后再来香山看看松柏的形象。当我登上山顶时回望远处烟霭茫茫,亭台隐隐,脚下山石奔突,松柏连理,无花无草,一色灰褐。好一幅天然焦墨山水图。焦墨笔法者舍色而用墨,不要
11、掩饰只留本质。你看这山,她借着季节相助舍掉了丁香的香味,芳草的倩影,枫树的火红,还有游客的捧场。只留下这长青的松柏来作自己的山魂。山路寂寂,阒然无人。我边走边想,比较着几次来香山的收获。春天来时我看她的妩媚,夏天来时我看她的丰腴,秋天来时我看她的绰约,冬天来时却有幸窥见她的骨气。她在回顾与思考之后,毅然收起了那些过眼繁花,只留下这锋锋硬骨与浩浩正气,靠着这骨气,她会争得来年更好的花,更好的叶,和永远的香气。香山,这个神清气朗的冬日。1整体感知全文,说一说春天、夏天、秋天的香山各有怎样的特点,再用一句话说出它们共同的特点。(均用原文语句回答)2第段在表达方式上采用_,在修辞上主要采用_,主要写出
12、了_。3第段写到:“你就会明白松树的骄傲。”“骄傲”在这里是什么意思?联系上下文,你认为松树为什么而骄傲?4冬季香山有着怎样的性格,这一性格是由什么体现出来的?5用100个左右的文字描写一景物,要写出其某一方面的特点。五、诗歌鉴赏(共5分)阅读下面的内容完成任务。刈草的孩子夕阳把草原燃成通红了。刈草的孩子无声地刈草,低着头,弯曲着身子,忙乱着手,从这一边慢慢地移到那一边草已遮没他小小的身子了在草丛里我们只看见:一只盛草的竹篓,几堆草,和在夕阳里闪着金光的镰刀1940年1940年艾青创作的短诗刈草的孩子体现了其诗歌创作具有“_”特点。六、语言表达(共10分)仿照画波浪线的句子,在横线上续写几句话
13、,使之构成排比。信念就像一根指南针,为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绝不会置身于迷途之中;_,_,_;_,_,_。有了信念,我们才有了敢于挑战一切的勇气,进而我们才能乘风破浪、披荆斩棘,创造辉煌的明天!七、作文(共40分)下面两道作文题,请任选一题写作。文题一:以“带着_,一路前行”为题,写一篇文章。文题二:十五六岁,正值花季。我们率真、自信,我们积极进取、充满希望。在与亲人、同学、老师的交往中,在获取知识、参加活动的过程中,我们开始明白,生活中有成功,也有挫折;有欢乐,也有忧伤。我们学会了理解和分享,懂得了感恩和担当,坚定了意志和信念,充满了向往与追求在这个年龄,我们正精彩地书写着自己的人生篇章。请以“我正十五岁”(或十四岁、十六岁)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如果你选择文题一,将题目补充完整(横线上可填理想、自信、感动、挫折、伤痛、遗憾、微笑、泪水等);立意自定,文体自选,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人名;卷面整洁,字迹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