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黑龙江省同江市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自测预测题.docx

上传人:Q****o 文档编号:76505869 上传时间:2023-03-10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7.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2024学年黑龙江省同江市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自测预测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23-2024学年黑龙江省同江市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自测预测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2024学年黑龙江省同江市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自测预测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2024学年黑龙江省同江市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自测预测题.docx(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姓名 :_学号 :_班级 :_学校 :_密封线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

2、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怂恿(cng)凝望惩戒(chng)叮嘱B消耗(ho)预警冤枉(wang)逃避C懒惰(du)辨护怅然(zhng)乞丐D一缕(l)优郁蜷伏(jun)芙蓉鸟2、下列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A激荡争执盔甲人声鼎沸B抵达拼凑欲望小心翼翼C倘若鉴赏暖和美不胜收D渊搏质朴搓捻截然不同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西南联大师生在山河破碎、颠沛流离时,仍与国家民族共进退,体现了现代知识分子救亡图存的大道从容。B晓丽遇到不懂的问题就向老师、同学请教,她这种不耻下问的学习态度是值得肯定的。C为了特殊儿童教育的发展,他日

3、夜操劳,鞠躬尽瘁,这是大家有目共睹的。D自己不付出劳动,怎能心安理得地享受别人的劳动成果?4、选出没有语病的一个句子()A大量地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不仅能增长人的知识,而且能丰富人的感情。B目前,我国各方面人才的数量和质量还不能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C实验中学积极推进课程改革,开展多项综合实践活动,学生非常受欢迎。D江南药业集团采取积极有效的节水措施,用水量由去年同期的四十吨下降为现在的十吨,下降了三倍。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三、默写(共6分)5、古诗文积累。填补下列名句的空缺处或按要求填空。(1)_,思而不学则殆。(2)几处早莺争暖树,_。(3)_,但余钟磬音。(4)_,天光云影共徘

4、徊。(5)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孔子认为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_,_。(6)次北固山下一诗中表明新事物蕴含在旧事物之中这一哲理的诗句是:_,_。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甲】论语十二章(节选)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5、。”(雍也)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乙】诫子书(诸葛亮)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1解释下列加点字。(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2)与朋友交而不信乎?()2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3论语中有不少成语至今仍活跃在现代汉语中。请写出两个在选文中出现的成语。4

6、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非宁静无以致远致:达到B非学无以广才广:广大C淫慢则不能励精慢:懈怠D年与时驰驰:疾行,指迅速逝去5下面各项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夫君子之行/学而时习之B静以修身/可以为师矣C险躁则不能治性/思而不学则殆D意与日去/与朋友交而不信乎6请根据【甲】【乙】两篇选文回答问题。(1)【乙】文中,作者概括了做人治学的经验,着重围绕一个“_”字加以论述,同时把失败也归结为一个“_”字,对比鲜明。(2)【甲】【乙】两篇文章都讲到了一个共同的话题,即“志”,结合以上两篇文章,谈谈你是如何理解“志”与“学”的关系的:_。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阅读下列语段,完成题

7、目。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儿红红的,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可活什么劲儿!”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

8、地睡不了觉。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哎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就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她出去了

9、,就再也没回来。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邻居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像她那一生艰难的生活。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1)文中的画线句子属于哪种记叙顺序?具体说说它的作用。五、诗歌鉴赏(共5分)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完成下面小题。江南逢李龟年杜甫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

10、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1前两句诗人在追忆什么?流露出对盛世怎样的感情?2有人说,诗歌第四句中“落花时节”的含义一语“三”关,除了指自然景色,作者和李龟年的颠沛流离之外,你认为还有哪层意思?六、语言表达(共1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写出一个从材料的主要角度探究出的道理。农夫和老鹰农夫看到猎人的罗网里有一只老鹰,而那只老鹰的翅膀受伤了,正在罗网里伤心地哭泣。农夫见状动了恻隐之心,便对猎人说:“老哥,把这只老鹰卖给我吧,我很喜欢它。”猎人同意了农夫的请求。农夫把老鹰带回家,为它洗净了伤口,包扎好后,还给它喂了一些粮食。老鹰在农夫的精心照顾下,伤口很快就好了。农夫从地里回来,发现老鹰

11、已不知什么时候从他家里飞走了。农夫很后悔,自言自语地说:“真没良心,我救了它一命,现在连谢谢都没说就飞走了,我以后再也不做好事了。”某个冬日,农夫正靠着墙根晒太阳,碰巧那堵墙快要倒塌,农夫却没有觉察到,正在这时,天空飞来一只老鹰,它用爪子抓走了农夫头上的帽子飞走了。农夫起身去追,发现抓走他帽子的刚好是被他救过一命的老鹰,农夫愤怒至极,他边追边骂:“你这个该死的家伙,我先前救了你一命,你不曾报答,现在又来抢我的帽子”农夫话还没有说完,突然听到“轰隆”一声,他回头一看,刚才自己靠着的那堵墙已倒塌,而他的帽子,也从天空掉到了他的脚跟前。七、作文(共40分)命题作文请以“手机响了”为题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