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湖南省长沙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期末自测试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2024学年湖南省长沙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期末自测试卷.docx(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姓名 :_学号 :_班级 :_学校 :_密封线密封线 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
2、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下列划线字的注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汴梁(bin)绢本(jun) 瀚林(hn)田畴(chu)B衣冠(gun) 遒劲(jn)摄取(sh)桅竿(wi)C擅长(shn)料峭(qio) 踏青(t)簇拥(c)D枢杻(sh)沉檀(tn)纤夫(xin)岔道(ch)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桥上的石栏石板也雕刻得古仆美观。B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抡。C那时候有个意大利人马可波罗来过中国,他的游记里,十分推祟这座桥,说它“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D他们制作石料的工艺极其精巧,能把石料切成整块大石碑,又能把石块雕刻成各种形象。
3、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你再执迷不悟下去就会变成一个不可救药的人。B这些伪劣药品造成的危害骇人听闻,药品市场非整顿不可。C大家认为他提出的这条建议很有价值,都随声附和表示赞成。D她吃得心满意足,看得母亲眉开眼笑,笑容从心里流淌到脸上。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春节回到家乡,我又看到了母亲那亲切的笑容和久违的乡音。B每年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有超过1000万名左右的青少年参加。C我们欣赏古代诗词,应该全面了解作者的生平以及他所处的时代环境。D央视“诗词大会”栏目将国学娱乐化,有利于更多人研究和了解国学。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三、默写(共6分)5、理解性默写
4、填空 王绩野望(1)野望中,点明时间、地点和事件,并表现诗人百无聊赖的彷徨心情的句子是“_,_”。(2)王绩“_,_”与王维“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的诗句有着相似的意境。(3)诗中以动写静,衬托出秋日晚景的安详与宁静,也写出了放牧和打猎的人归来的句子是“_,_”。(4)诗中引用典故,追古怀伤,在萧瑟恬静的景色描写中表现诗人身处乱世,前途无望,孤独抑郁的心情的句子是“_,_”。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课内文言文富贵不能淫孟子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
5、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1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岂不诚大丈夫哉诚:真正,确实B戒之曰戒:谨慎C妾妇之道道:方法D居天下之广居居:居住2下列各项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一怒而诸侯惧/环而攻之B以顺为正者/以君之力C行天下之大道/隐土之北D是焉得为大丈夫乎/且焉置土石3下列对选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景春认为公孙衍、张仪是真正的大丈夫,从他提出观点时用了一个反问句,还用了一个加重肯定语气的“诚”,可以看出
6、他对这个观点深信不疑。B孟子认为公孙衍、张仪之流没有仁义道德,奉行的最多也只是“妾妇之道”,哪里谈得上是大丈夫。C反驳景春的观点后,孟子从反面提出自己心中的大丈夫的标准,即“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D“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采取排比的形式,气势磅礴、义正词严地指出了丈夫精神的实质,三个“天下之”的反复,也将大丈夫精神的崇高性推到极致。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拓展阅读萤火虫尹衍国“萤火虫,萤火虫,飞到西,飞到东。好像星星眨眼睛,好像盏盏小灯茏”关于萤火虫,有很多有趣的故事。相传,我国晋朝时有个青年叫车胤,他酷爱学习,但由于家贫买不起蜡烛,不能读书,于是就捉了
7、很多萤火虫,装在薄薄的布袋子里。四五十只萤火虫发出的光;真能抵得上一支点燃的蜡烛呢!他就借着萤火虫的光刻苦学习,后来成为一位有大学问的人。萤火虫的一生要变四个模样。萤火虫妈妈喜欢在潮湿腐烂的草丛中产卵,它的卵小得很,要用放大镜才能看得见。卵孵化出幼虫后,生活几天就变成蛹。最后由蛹变成萤火虫。萤火虫的幼虫个儿很小,但胆量很大,敢与蜗牛较量,直至把蜗牛吃掉。萤火虫幼虫有一套神奇的“法宝”。你看,当幼虫找到蜗牛以后,先用它那针头一样的嘴巴在蜗牛身上敲几下,这是干什么呢?原来这是给蜗牛打麻醉针。连打几下以后,蜗牛就迷迷糊糊地失去了知觉,动弹不得,最后终于瘫痪了。这时候,幼虫又狠狠地给蜗牛注射消化液。蜗
8、牛皮内的肉开始化成了稀稀的鲜美的肉汁。这时幼虫便呼唤它的同伴们,兴高采烈地围在蜗牛四周,一齐把针管般的嘴巴插进蜗牛的皮内,津津有味地吸起来。幼虫们吸足了,蜗牛也就完了。它们帮农民除了害,立了功,是农作物的好朋友。幼虫长到成虫以后,开始在夜空中飞舞,一边飞舞一边发出短暂的闪光。萤火虫闪光是为了什么呢?原来是在招引异性。那雄萤火虫在地面上空飞舞时发出闪光,意思是在寻问:“萤姑娘,你在哪里?”附近草地上的雌萤火虫也发出闪光,那是回答的信号,意思是说:“萤小伙,我在这里。”雄萤火虫得到信号以后,便向雌萤火虫飞去,直到甜蜜地相会为止。萤火虫那美丽的闪光是怎么发出来的呢?科学家们经过仔细观察研究,发现在萤
9、火虫的腹部有个发光器。这发光器由发光层、反射层和透明表皮三个部分组成。发出的光是由呼吸时使称为“荧光素”的发光物质氧化所致。萤火虫发出的光是冷光,它不会产生热。人们通过萤火虫的发光原理发明了荧光灯日光灯,它比同样功率的普通灯泡明亮得多。后来人们又发明了矿灯,用在矿井里。因为矿井里有瓦斯,达到一定浓度,遇到一定热量就会爆炸,这种灯不发热,所以使用安全。科学家们还用荧光素和荧光素酶制成生物探测器,把它发射到其它星球表面,去探测那里是否有生命存在。你瞧,小小的萤火虫,趣闻还真不少呢!1请根据文章内容。概括萤火虫的发育过程和萤火虫的有关特性。(1)萤火虫的发育过程:(2)萤火虫的有关特性:2第段“萤火
10、虫幼虫有一套神奇的法宝”中的“法宝”具体指什么?3用一句话概括第段说明文字的中心意思。4本文的说明语言有什么突出特点?试举例分析。五、诗歌鉴赏(共5分)【甲】使至塞上【乙】战城南王维杨炯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塞北途辽远,城南战苦辛。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幡旗如鸟翼,甲胄似鱼鳞。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冻水寒伤马,悲风愁杀人。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寸心明白日,千里暗黄尘。【注释】白日:喻指君主。典出宋玉九辩:“去白日之昭昭兮,袭长夜之悠悠。”1【乙】诗尾联表达了征战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两首诗颈联都描写了边塞景色,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景色的特点。六、语言表达(共10分)根据课文内容填空。中国石
11、拱桥的作者是桥梁专家_ ,这是一篇 _,向读者介绍有关石拱桥的知识。中国石拱桥的三大特点是_、_、_。我国石拱桥的设计施工有优良传统,建成的桥,用料 _,结构 _,强度 _。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 _。(巧妙绝伦 匠心独运)那时候有个意大利人马可波罗来到中国,他在游记里,十分 _(崇拜 推崇)这座桥。我国桥梁事业的飞跃发展,_ (证明 表明 说明)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无比优越。七、作文(共40分)近期,“中华传统美食巡展”要在太原举行,“晋小二刀削面”有幸入选,现在展区需要一个图文相配的展板对刀削面进行介绍。文字部分大约200字左右。请你根据文中相关资料进行整理,完成文字介绍这
12、一任务。要求:结构合理,内容完整,层次清晰,特点突出,语言通顺。山西刀削面提到山西,煤、醋、面可以说是山西名片的代表,而刀削面是山西面食文化的招牌,堪称“天下一绝”,有数百年的历史。“世界面食在中国,中国面食在山西”。自古以来,山西面食就以品种多样和养生健身而著称于世。山西面食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有据可考已有2 000多年的历史。刀削面全凭刀削,因此得名。用刀削出的面叶,中厚边薄,棱锋分明,形似柳叶;入口外滑内筋,软而不粘,越嚼越香,深受喜食面食者欢迎。刀削面对和面的技术要求较严,水、面的比例,要求准确。刀削面之妙妙在刀功。一般不使用菜刀,要用特制的弧形削刀。操作时左手托住揉好的面团,右手持刀
13、,手腕要灵,出力要平,用力要匀,对着汤锅,嚓、嚓、嚓,一刀赶一刀,削出的面叶儿,一叶连一叶,恰似流星赶月,在空中划出一道弧形白线,面叶落入汤锅,汤滚面翻,又像银鱼戏水,煞是好看。高明的厨师,每分钟能削二百刀左右,每个面叶的长度,恰好都是六寸。吃面前,能够参观厨师削面,无异于欣赏一次艺术表演。刀削面的调料也是多种多样的,有番茄酱、肉炸酱、羊肉汤、金针木耳鸡蛋打卤等,再配上应时鲜菜,如黄瓜丝、韭菜花、绿豆芽、煮黄豆、青蒜末、辣椒面等,滴上点老陈醋,十分可口。刀削面起源于12世纪的山西太原,与抻面、拨鱼、刀拨面并称为山西四大面食,更与北京的炸酱面、山东的伊府面、武汉的热干面、四川的担担面一同被誉为我
14、国著名的五大面食,真可谓“面食之王”。据晋食纵横名食掌故记载:“刀削面最早出自山西,是流行于民间的一种水煮面食,为面食中的佼佼者。在山西,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特别是晋中平遥、介休、汾阳、孝义等地,家庭主妇、少女以及城市中不少妇男都会制作。”在山西各地的刀削面中,最出名的莫过于大同刀削面,可谓是“面食王中王”。关于刀削面,还有一个故事。元朝时,统治者为了防止人民群众造反,就没收了各家各户的金属器皿,并做出相关规定,十户用一把厨刀。切菜做饭轮流使用,用后再交回保管。一天中午,一老者的老婆将面和成面团,就让老者去取厨刀,结果刀被人取走,老者只好回家等待。谁知老者刚出大门,被一件东西碰了脚,他低头一看,原来是一块薄铁皮,捡起来揣在怀里。回家后,锅开得直响,全家人等着吃面条,可是刀却没取回来,急得老者团团转。忽然,他想到怀里的铁片,就取出来,左手端起,右手持铁片,站在锅台边,往开水锅里边“砍”面,片片面片落入锅里,煮熟后捞入碗,浇上打卤让家人吃,家人边吃边称赞。就这样,“砍面”的办法一传十,十传百,传遍了三晋大地,得到人们的青睐。到了明朝,这种“砍面”又被称为“托掌面”,不仅家庭制作,市肆摊点也开始做,不断演变成为独树一帜的刀削面制法技艺。清康熙年间,山西刀削面的一个分支“晋小二刀削面”,与一代廉吏于成龙结缘,其技艺和配方与文化融合,发展为高度文化性的官府私房菜,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