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湖北省当阳市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点睛提升提分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2024学年湖北省当阳市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点睛提升提分题.docx(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姓名 :_学号 :_班级 :_学校 :_密封线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
2、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选出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A滑稽(j)污涩(s)差事(chi)B抽噎(y)怅然(chung)蹿得很高(cun)C坍塌(t)嗔怪(zhn)呻吟(yn)D酬劳(chu)雏凫(f)脸色煞白(sh)2、字词积累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A红棱哺乳若有若无怪诞不径B怅然悲楚畏罪潜逃张牙舞爪C温训滑翔参差不齐念念不舍D辩诉预警提心掉胆哄堂大笑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野鸡多用两只腿跑动,即使能飞起来的也只能飞很短的距离。当它逃不脱追者时,就把头钻进草堆里,自以为安然无恙了。B红树林深处,简直就是一个海上的世外桃源,一个神秘的植物天地。C生活中
3、正因为有了这种精益求精、锲而不舍的精神,人才会变得更优秀。D每天早晨,他都要一个人跑到花园里,指手画脚地练动作,抑扬顿挫地背台词。4、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A白求恩同志是加拿大共产党员,大约五十多岁了。B我确实找到了一个泉眼,可惜已经干涸了。C牧羊人还活着,而且,身体还很硬朗。D杰里既关切又无可奈何地看了看我,然后跟着他们下山了。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三、默写(共6分)5、根据提示填空。(1)_,闻道龙标过五溪。(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2)峨眉山月半轮秋,_。(李白峨眉山月歌)(3)潮平两岸阔,_。(王湾次北固山下)(4)不知何处吹芦管,_。(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5
4、)李商隐在夜雨寄北中畅想自己与朋友(或妻子)相聚聊天的名句是:_,_。(6)论语十二章中谈兴趣对于学习的重要性的句子:_,_。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甲】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诫子书)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1)非宁静无以致远()(2)淫慢则不能励精()(3)年与时驰()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2)险躁则不能治性。3
5、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是一篇以议论为主的文章,主要论述修身治学的道理,强调宁静淡泊的价值。B学习时要心境清净,精力集中,同时态度也要端正。放纵懈怠、轻薄浮躁不但对学业有碍,而且达不到陶冶性情的目的。C本文以对偶为主,句式整齐,朗朗上口,易于记诵,感染力很强。D作者以慈父的口吻谆谆教导儿子,说真话,用真情,语言生动形象。【乙】吾见世间无教而有爱,每不能然,饮食运为,恣其所欲,宜诫翻奖,应呵反笑,至有识知,谓法当尔。骄慢已习,方复制之,捶挞至死而无威,忿怒日隆而增怨,逮于成长,终为败德。孔子云:“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是也。俗谚曰:“教妇初来,教儿婴孩。”诚哉斯语。凡人不
6、能教子女者,亦非欲陷其罪恶,但重于呵怒伤其颜色,不忍楚挞惨其肌肤耳。当以疾病为谕,安得不用汤药针艾救之哉?又宜思勤督训者可愿苛虐於骨肉乎诚不得已也!父子之严,不可以狎;骨肉之爱,不可以简。简则慈孝不接,狎则怠慢生焉。(节选自颜氏家训教子篇)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A多不接世/吾见世间无教而有爱B诫子书/宜诫翻奖C淫慢则不能励精/骄慢已习D俭以养德/当以疾病为谕5请用两条“/”给画线的句子断句。又 宜 思 勤 督 训 者 可 愿 苛 虐 於 骨 肉 乎 诚 不 得 已 也!6根据【甲】【乙】两文回答问题。【乙】文中的“骄慢已习,方复制之”,符合【甲】文中的哪一句?【乙】文
7、作者认为该如何教子?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女娲造人袁珂天地开辟以后,天上有了太阳、月亮和星星,地上有了山川草木,甚至有了鸟兽虫鱼,可是单单没有人类。不知道什么时候,出现了一位神通广大的女神,名叫女娲。有一天,女娲行走在这片莽莽榛榛的原野上,看着周围的景象,感到非常孤独。她觉得在这天地之间,应该添一点儿什么东西进去,让它生气蓬勃起来。她顺手从池边掘起一团黄泥,掺和了水,在手里揉着,捏着,捏成了一个娃娃模样的小东西。说也奇怪,这个泥捏的小家伙,刚一接触地面,就活了起来,并且开口就喊:“妈妈!”接着一阵兴高采烈的跳跃和欢呼,表达他获得生命的快乐。女娲满心欢喜,眉开眼笑
8、。给她心爱的孩子取了一个名字,叫做“人”。人的身体虽然小,但据说因为是神创造的,相貌和举动也有些像神,和飞的鸟、爬的兽都不同。这样,看起来似乎有一种管理宇宙的非凡气概。她一心要让这些灵敏的小生物布满大地。但是,大地太广阔了,她工作了很久,疲倦不堪,还是没有实现愿望。最后,她想出了一个绝妙的创造人类的方法。她从崖壁上拉下一条枯藤,伸到一个泥潭里,搅成了浑黄的泥浆,然后提起枯藤,向四处挥洒。只见泥点溅落的地方,出现了许多叫着跳着的小人儿,和先前用黄泥捏成的小人儿一样聪明美丽。用这种方法来工作,果然简单省事。藤条一挥,就有好些活人出现。不久,大地上就布满了人类的踪迹。女娲又想,怎样才能使他们绵延不绝
9、呢?这可是一个难题。后来,她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就是把那些小人儿分为男女,叫他们自己去创造后代。这样,人类就世世代代延续下来,并且一天比一天增多了。(改编自风俗通)【链接一】俗说开天辟地,未有人民,女娲抟黄土做人。剧务,力不暇供,乃引绳于泥中,举以为人。故富贵者,黄土人;贫贱凡庸者,引縆人也。(选自风俗通)【注】抟:揉成圆形。剧务:工作十分繁重。縆:粗绳索。【链接二】我国首个探月工程有一个美丽的名字嫦娥工程。2007年10月,我国第一颗绕月人造卫星,以古代神话人物嫦娥命名。在近65万网民的推荐下,“玉兔”脱颖而出,成为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巡视器的名称。“在神话传说中,嫦娥怀抱玉兔奔月。玉兔善良、
10、纯洁、敏捷的形象与月球车的构造和使命既形似又神似,反映了我国和平利用太空的立场。”这是时任中国探月工程副总指挥李本正眼里的“玉兔”。嫦娥工程中还有以“鹊桥”命名的中继星,它为在月球背面着陆的嫦娥四号和地球提供中继通信服务,成功帮助我国实现首次人类探测器月背着陆和巡视探测。“鹊桥”来源于中国民间流传的牛郎织女传说,承载着传说中的美好寓意,鹊桥中继星实现了“地月传书”,架起了地月信息联通的“天桥”。(节选自中国航天那串“浪漫”名字背后有故事,有删改)【链接三】中华民族神话作为人类最古老的综合性艺术,记忆并表达着民族文化自信。一是勇于担当的自信。中华民族在传统文化中有一种外柔内刚的精髓,不惹事,但不
11、怕事,也能担事。这种民族意志在古老的神话中有着充分的体现。如女娲作为中华民族尊崇的创世女神和女祖先,在人类面临多重灾难时,没有退缩,知难而进。担当的背后则是不怕牺牲、敢于牺牲的精神。二是善于创新的自信。能够展现创新精神的中国神话极其丰富,既有对混沌世界的颠覆,也有对以往旧秩序的破除和在文明进程中的自我革新。三是勤于创造的自信。神话中对于创造发明者的追忆与敬仰成为中华文明的一道亮色,在叙述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创造时,也扎根本土,颇具民族自信。四是争取胜利的自信。表达面对挑战敢于胜利的中国神话非常多见,在展示人类恶劣的生存境遇时,把人的生命和利益放在突出位置,充分表达出中华民族自立自强、不怕艰险、
12、敢于攻坚克难的文化精神。(节选自在古老神话中解读中华民族文化自信,有删改)1下列选项中,符合选文及链接材料内容的一项是()A女娲有非凡的能力,袁珂又赋予她人的心理和情感,使她既显“神威”又富“人性”。B女娲造人和链接一都讲述了女娲为什么造人,怎样造人,人类怎样繁衍后代等内容。C嫦娥三号月球车因构造和使命与神话中的玉兔形似又神似,被网民推荐命名为“玉兔”。D鹊桥中继星实现了人类首次探测器月背着陆和巡视探测,架起了地月信息联通的“天桥”。2下列补充材料不能作为证据支撑链接三观点的一项是()A女娲在补天时把自己的身体也补在了天上,体现了勇于担当的自信。B精卫衔草石从发鸠山出发,誓要填平东海,体现了善
13、于创新的自信。C黄帝发明车船,制衣裳,创医学,作历法,体现了勤于创造的自信。D愚公下定决心,排除万难,最终移山成功,体现了争取胜利的自信。3关于中国神话,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女娲造人这个神话,表现了远古人民对人类自身来源的好奇和求索精神。B“故富贵者,黄土人;贫贱凡庸者,引縆人也”是一种富贵贫贱的等级观念。C“玉兔”“鹊桥”被用于航天器命名,契合了航天器的功能,推动了科技创新。D中华民族神话作为最古老的综合性艺术,承载着文化记忆,值得我们传承发展。4结合文本和链接材料,谈谈如何让中国神话焕发出新时代风采。五、诗歌鉴赏(共5分)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峨眉山月歌李白峨眉山月半轮秋,
14、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注释】峨眉山:在今四川峨眉县西南。半轮秋:半圆的秋月,即上弦月或下弦月。影:月光的影子。平羌:即青衣江,在峨眉山东北。源出四川芦山,流经乐山汇入岷江。夜:今夜。发:出发。清溪:指清溪驿,属四川犍为,在峨眉山附近。三峡:指长江瞿塘峡、巫峡、西陵峡,今在四川、湖北两省的交界处。一说指四川乐山的犁头、背峨、平羌三峡,清溪在黎头峡的上游。君:指峨眉山月。一说指作者的友人。下:顺流而下。渝州:治所在巴县,今重庆一带。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从“峨眉山月”写起,点出了远游的时令是在秋天。B诗中连用了五个地名,构思精巧,不着痕迹,诗人依次经过的地点是:峨眉山平羌江三峡清溪渝州。C这首诗巧用地名,借以表达豪情壮志及其对友人的思念。D该诗山、月、江水等景致的融合变幻,衬托出诗人即将离开故乡时的复杂情感。2第二句诗用“入”、“流”两个动词写出了峨眉山月怎样的一种“动”中之景?六、语言表达(共10分)林庚先生评价孙悟空身上具有“传奇性的英雄性格与特征”,请简述西游记第六回观音赴会问原因,小圣施威降大圣故事情节,并分析孙悟空的“英雄性格与特征”。七、作文(共40分)片段作文。仿照第一单元写景方法,灵活运用至少两种修辞手法描写一处景物,15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