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湖北省枣阳市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期末点睛提升预测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2024学年湖北省枣阳市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期末点睛提升预测题.docx(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姓名 :_学号 :_班级 :_学校 :_密封线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
2、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捷(ji)报旌(shng)旗取义成仁(rn)B阎(yn)罗艰(jin)难血雨腥(xn)风C诸(z)君悬(xun)挂人间遍种(zhng)D烽(fng)烟创(chung)业 投身(shn)革命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鼎胜窝囊冤枉达官显贵B喧哗衣襟伺候商贾名流C标致隶属能耐珠联壁合D规矩憋闷麻利百年好和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电影流浪地球融合顶尖的特效和具有中国亲情特色的叙事手法,令人叹为观止。B这群游客在见到了“奇峰三千,秀水八百”的张家界美景后,激动得语无伦次。C当代作家毕淑敏的小说一
3、厘米的结尾别出心裁。D张家界电视台的编导精心策划,把几个旅游类节目办得绘声绘色,深受好评。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脱贫是我国今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完成的硬任务。B2019年国庆前夕,中国女排辉煌取得了十一连胜的战绩。C科学研究表明:人们在生活中获取的信息,约85%左右是靠视觉得到的。D只要充分保护私权,才能全面保障和维护公民的切身利益。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三、默写(共6分)5、山坡羊骊山怀古中与“宫阙万间都做了土”相呼应的句子是:骊山四顾,阿房一炬,当时奢侈今何处?抒写作者对历史兴亡大彻大悟的句子是_,_;_,_。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甲:课内文言文:阅
4、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邹忌讽齐王纳谏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
5、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1本文选自战国策,编者是_末年的_。2解释下列划线词语在句中的意思。(1)修八尺有余(2)私我也(3)闻寡人之耳者(4)孰视之3邹忌进谏后,“王曰善。”请你结合文意品析“善”字的表达作用。4请结合文章内容谈一谈邹忌是个什么样的人?5邹忌劝谏齐王的策略,高超在哪里?对我们今天的人际交往
6、有着这样的启示?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我的太爷老师我的家乡在西北高原上,那是一个贫寒闭塞的小山村。村子的中间有一个小学堂,学堂里有几排高低不等的长桌和板凳,西墙上挂着块小黑板。学堂只有一个老师,官名漆润江,四十多岁,民办教师。农村人讲究辈分,我叫他太爷。他有个绰号叫“行人”,“行人”就是能干能行的意思。他很早就入了党,作宣传抓革命,样样在行。他精于木工、画画,还会女红,村里唱戏穿的各类戏服,绝大部分出自他的手,最厉害的是,他还担任村里社戏的总导演和主演。太爷做老师的时候,把自己这十八般武艺发挥得淋漓尽致,使他的学堂在全县大有名气。学堂只有一间教室,但太爷调配得次序井
7、然。他教完一年级生词,就让他们在外面的窗台下对着太阳去狂喊狠读,再教二年级或者三年级,互相岔开,互不干扰。他教书有声有色,形神兼具。有娃问,“拖”宇是个啥?咋个念?太爷就拽着他的手满院子跑,直到他说出“拖”字来才放手,从此他永志不忘。我至今还记得他教草原英雄小姐妹时声嘶力竭地喊:“龙梅,玉荣,你们在哪里?”喊得我们都为英雄小姐妹揪心。那年月课本经常不能按时到,好在每年的课本也没有什么区别,太爷就抄在黑板上让我们跟着抄。没有复写纸,他有时一页一页地抄下来,发给大家。我觉得他抄得比课本还要好,可惜那些宇纸都已经不存在了。太爷对我们纪律的要求有些酷苛,不许迟到,更不许逃学旷课。如果谁没来上课,太爷会
8、派一个娃子去他家请,如果还不来,就派四个男娃去抬。所以如果不想上学,我们哪怕跑到野地里去,也不敢在家里呆着。如果你今天没有来,那明天一大早提前去,把学堂打扫得干干净净,太爷才不会处罚你。西土边壤,春夏之交时才山青草绿。每到这时,太爷就带着我们排着队,敲锣打鼓地去山野,那时我还不知道世上有所谓的踏青。山野翠绿,风和日丽,花香气清,百鸟欢鸣。我们挖野菜,追蝴蝶,采花蜜,摘大把的狗艳艳花,将里面的蚂蚁和小虫子抖出来,盘成花环戴在头上;把开了花的马莲从节上掐下,一吸一吹,“啾啾”鸣响。十几个娃娃,背着装满野菜的背篼,戴着鲜花的王冠,吹着自己的号角,像打了胜仗的战士,在将军的带领下,敲着得胜鼓满载而归。
9、夏天麦收时节,太爷带我们排着队去收割过的麦地里拾麦穗;秋天,太爷带我们去山里采草药,柴胡、甘草、杜仲之类的,或挖或采;到了冬天,太爷让我们去拾柴,以作御寒之用,他要求我们必须把柴一捆一捆地码得整齐好看太爷会唱戏,但却不会唱革命歌曲,可是他要强得很,到公社或县里去开会,听到一句半句,回来就教我们。太爷还充分发挥他的木匠美工优势,给我们每人做了一杆木枪一把木刀。有了刀枪,太爷就教大家跳舞。我们持枪舞刀,变换队形,边唱边舞。有时我们挎枪背刀去邻村作宣传,一二三四,孔武有力,威风凛凛。那些学校的学生娃看了,羡慕得眼珠子都要掉到地上。太爷得过公社、县里甚至地区的各种奖励,奖状贴满了他家厅房里的一面墙,那
10、就是他的一切。他还经常作为先进代表去市里作报告,讲一个只读过十八天书的泥腿子,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随着国家的改革开放,中小学教学逐步走上正轨。小学数学中有了方程之类的内容,这些对于太爷来说,就等于是天书。他总是努力地学,也仍然不许他的学生考得不好。但现实是残酷的,他和他的学生终究是跟不上了。太爷经过痛苦的抉择,辞了职,还原成一个地道的农民。九十年代,民办教师纷纷转正,工资待遇大幅度提高,但他已经享受不到这些福利了。只有那些发黄的奖状和照片,记载着他过去的荣光。在我们那个小村,现在五十岁以上的人都是太爷的弟子。他为这个村子打下了读书识字的根基,使三代人摆脱了文盲命运。我想,在中国的贫困山
11、区,像太爷这样的民办教师,在那个特殊年代应该有一大批,他们给孩子们点亮了知识的明灯,开启了心智的大门,使数以亿计的农家子弟,学会了写自己的姓名,走出了山沟,融入了城市,走向了世界。太爷们在新中国的教育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但遗憾的是,我很少见过有人记述他们的功绩。他们是无言的丰碑,太上的大德。(作者:漆永祥。有删改)1作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我的太爷老师”的优秀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全文内容分条概括。2阅读第段,分析作者是怎样表现孩子们“踏青”的快乐的。3本文是一篇回忆性散文。作者回忆了“我的太爷老师”的许多事,他是如何把这些事有条不紊地组织在一起的?请结合相关内容概括作答。4结合文章
12、内容,探究作者写“我的太爷老师”的用意。五、诗歌鉴赏(共5分)阅读江城子密州出猎这首词,完成下列小题。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1苏轼这首词和他的水调歌头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是否一致?为什么?请结合诗句分析。2下列四句诗中与这首词表现出的人生态度不相同的一项是()A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B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秋词)C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D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
13、寿)六、语言表达(共10分)青春,使我们有了万丈荣光;信念,使我们有了荡气回肠;使命,使我们有了生命的玉液琼浆!班里将要开展以“也说使命”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加。(1)请你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诠释对使命的认识。(2)通过学习出师表,我们感受到了诸葛亮以理服人、以情动人的进谏方式,现在班主任想请你用这种方法说服班上有厌学思想的同学小刚,你会怎么说呢?七、作文(共40分)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改革开放走过四十年,社会的飞速发展日益影响着每一个人的生活、工作和学习。如今,我们的衣、食、住、行、休闲娱乐、交流互动更加的丰富多样;大家对生活、对工作、对学习的认识和追求也有了更多的变化。身处这样一个时代,你都有哪些真切的经历与体验,又有什么思考与感悟,请选取感触最深的方面,写一篇富有真情实感的文章。要求:(1)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诗歌戏剧除外),字数不少于600字。(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3)不得抄袭套作,否则扣分,直至零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