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河南省邓州市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期末深度自测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2024学年河南省邓州市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期末深度自测试题.docx(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姓名 :_学号 :_班级 :_学校 :_密封线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
2、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分外(fn)妖娆(ro)莽莽(mng)怡然自乐(y)B鲜妍(yn)冠冕(gun)丰润(rn)冥思遐想(xi)C红晕(yn)忧戚(q)枉然(wng)出言不逊(xn)D柔嫩(nn)呢喃(ln)摇曳(y)深恶痛疾(w)2、下面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A请您想象有一座言语无法形容的建筑,某种恍若月宫的建筑,这就是圆明园。B为了创建圆明园,曾经耗废了两代人的长期劳动。C一个强盗洗劫,另一个强盗放火。D我们所有大教堂的财宝加在一起,也许还抵不上东方这座了不起的富丽堂皇的博物馆。3、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他对光阴
3、荏苒不再漠视,他将刻苦努力,来弥补逝去的光阴。B他的一声大喝如雷贯耳,使偷盗者惊恐地转过身来,瞅准时机,越窗逃走。C刘备思贤若渴,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这一点值得我们今天的领导干部学习。D学校开运动会的那天,高一同学箪食壶浆,做好了赛前的一切准备。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在长征二号F遥十三运载火箭的托举之下,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顺利升空,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进入“天和”核心舱。B通过沁园春雪中壮丽的景物描写,让我们感受到词人博大的胸怀和雄伟的气魄。C一个企业能否持续健康发展,关键在于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以及实现在核心技术上的不断突破。D一些孩子玩了“水晶
4、泥”后,手部、眼部出现红肿的症状,是因为这些产品中含有对人体有害的硼砂的原因。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三、默写(共6分)5、理解型默写。(1)杜甫月夜忆舍弟中表达思乡之情的句子:_,_。(2)杜甫月夜忆舍弟中“_,_”与他春望中的“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有异曲同工之妙。(3)长沙过贾谊宅中写诗人步入贾谊故宅所见之景,渲染了寂寥氛围的句子:_,_。(4)长沙过贾谊宅一诗以设问的手法发出了愤怒的质问的句子:_,_!(5)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怀念家乡的句子:_?_。(6)温庭筠商山早行中表现早行之早的句子:_,_。(7)温庭筠(商山早行中触景生情,把景物描写与梦境自然地联系起来,以抒发
5、自己思乡怀亲之情的句子:_,_。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欧阳修醉翁亭记丰乐亭记选段,完成问题。【甲】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乙】今滁介江淮之间,舟车商贾、四方宾客之所不至,民生不见外事,而安于畎亩衣食,以乐生送死。而孰知上之功德,休养生息,涵煦于百年之深也。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
6、其俗之安闲。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掇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因为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之事也。遂书以名其亭焉。(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伛偻提携杂然而前陈者掇幽芳而荫乔木遂书以名其亭焉(2)用斜线(/)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4)结合选段,你认为滁州百姓能安居乐业的原
7、因是什么?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按要求完成小题。怀疑与学问顾颉刚“学者先要会疑。”程颐“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张载学问的基础是事实和证据。事实和证据的来源有两种:一种是自己亲眼看见的,一种是听别人传说的。譬如在国难危急的时候,各地一定有许多口头的消息,说得如何凶险,那便是别人的传说,不一定可靠;要知道实际的情形,只有靠自己亲身视察。做学问也是这样,最要紧最可靠的材料是自己亲身的事实证据;但这种证据有时候不能亲自看到,便只能靠别人的传说了。我们对于传说的话,不论信不信,都应当经过一番思考,不应当随随便便就信了。我们信它,因为它“是”;不信它,因为它“非”。这一番事前的思索,不随
8、便轻信的态度,便是怀疑的精神,也是做一切学问的基本条件。我们听说中国古代有三皇、五帝,便要问问;这是谁说的话?最先见于何书?所见的书是何时何人著的?著者何以知道?我们又听说“腐草为荣”,要问问死了的植物如何会变成“飞动的甲虫”?有什么科学根据?我们若能这样追问,一切虚妄的学说便不攻自破了。我们对于不论哪一本书,哪一种学问,都要先经过怀疑,因怀疑而思索,因思索而辨别是非;经过“怀疑”“思索”“辨别”三步以后,那本书才是自己的书,那种学问才是自己的学问。否则便是官从,便是迷信。孟子所谓尽信书不如无书,也就是教我们有一点怀疑的精神,不要随便盲从或迷信。怀疑不仅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要步骤;也是积极方
9、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对于别人的话,都不打折扣的承认,那是思想上的懒惰。这样的脑筋永远是被动的,永远不能治学。只有常常怀疑,常常发问的脑筋才有问题,有问题才想求解答。在不断的发问和求解中,一切学问才会发展起来。许多大学问家、大哲学家都是从怀疑中锻炼出来的。清代的一位大学问家戴震,幼时读朱子的大学章句,便问大学是何时的书,朱子是何时的人。塾师告诉他大学是周代的书,朱子是宋代的大儒;他便问宋代的人如何能知道一千多年前的著者的意思。法国的大哲学家笛卡儿也说:“我怀疑,所以我存在。”他的哲学就建立在对于万事万物的怀疑和明辨上。一切学问家,不但对于流俗传说,就是对于过去学者的学说也常常要抱
10、怀疑的态度,常常和书中的学说,辩论,常常评判书中的学说,常常修正书中的学说:要这样才能有更新更善的学说产生。古今科学上新的发明,哲学上新的理论,美术上新的作风,都是这样起来的。若使后之学者都墨守前人的旧说,那就没有新问题,没有新发明,一切学术停滞,人类的文化也就不会进步了。1本文提出了什么论点?作者从哪两个方面来进行阐释?2简要论述本文第自然段的论证思路。3一切学问家,不但对于流俗传说,就是对于过去学者的学说也常常要抱怀疑的态度这句话中的“一切”能不能换成“一些”?理由是什么?4下列材料能否作为第六段的论据?为什么?居里夫妇的实验室条件极差,夏天,顶棚被太阳晒得像一个烤箱;冬天,又能把人冻僵,
11、居里夫妇克服了人们难以想象的困难。为了提炼镭,他们辛勤地奋斗着,每次要把20多公斤的废矿渣放入冶炼锅熔化,要连续几小时不停地用一根粗大的铁棍搅动沸腾的材料,而后从中提取仅含百万分之一的微量物质。经过几万次的提炼,处理了几十吨矿石残渣,终于得到0.1克的镭盐,证实了镭元素的存在。镭的发现在科学界爆发了一次真正的革命。五、诗歌鉴赏(共5分)阅读文段,完成下面小题。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笑响点亮了四面风;轻灵在春的光艳中交舞着变。你是四月早天里的云烟,黄昏吹着风的软,星子在无意中闪,细雨点洒在花前。那轻,那娉婷,你是,鲜妍百花的冠冕你戴着,你是天真,庄严,你是夜夜的月圆。雪化后那片鹅
12、黄,你像;新鲜初放芽的绿,你是;柔嫩喜悦水光浮动着你梦期待中白莲。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在梁间呢喃,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1对该诗的语言美与形式美分析错误的一项是()A该诗采用重重叠叠的比喻,意象美丽,五彩缤纷,稍显过分雕饰之嫌,在华美的修饰中更见清新自然的情感。B该诗共五节,每节三行,从整体上来看比较整齐,具有建筑美的特点,但同时字数与句式又有变化,显得灵动而不呆板。C该诗不但注重押韵,而且故意进行一些“陌生化”的断句,使阅读充满阻塞感,使人不由自主放慢阅读节奏,更利于诗人自我感受的传达。D该诗选取的意象是一些色彩斑斓、灵动活泼的景物,形成了全诗美不胜收的绘画美。2下列与
13、该诗所描绘的景物特征不一致的一项是()A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B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C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D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3下列写作手法,该诗没有运用到的一项是()A使用典故B首尾呼应C重章叠句D动静结合六、语言表达(共10分)仿照例句填空,使句子完整。千里长堤溃于小小蚁穴,全盘棋局毁于一着不慎,“小”可以毁掉“大”。_,_,“小”可以变成“大”。七、作文(共40分)毛毛虫问蝴蝶:“怎么才能成为一只蝴蝶?”“首先要有飞行的渴望,其次要敢于冲破束缚你的安全而温暖的茧。”“那不是死亡吗?”“表面上是死亡,实际上是新生。”有些时候我们不是因为难就不敢做,而是不敢做才变得难了。这就是勇气。请以“(勇气、自信、坚强)让我走出困境”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请把题目补充完整后再作文;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人名;不少于600字;书写要正确、规范、美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