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河南省孟州市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模考测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2024学年河南省孟州市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模考测试题.docx(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姓名 :_学号 :_班级 :_学校 :_密封线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
2、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譬如(p)竹篾(mi)契约(q)淤泥(y)B累赘(li)喷香(pn)躬行(gng)商酌(zhu)C别扭(bi)折损(sh)驿路(y)鲜有闻(xin)D露宿(l)圣贤(shng)西蜀(sh)诲人不倦(hu)2、下列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弥高咳嗽马革果尸心会神凝B忧郁挚友沥尽心血妇儒皆知C稚序轻捷慷慨淋漓锋芒毕露D疙瘩薪金燕然勒功心不在焉3、下列词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战略决战中,我军以高屋建瓴之势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B谁是最可爱的人这篇文章今天读起来仍然令人回肠荡气。C面对那些适应能力和繁殖能力
3、极强的动植物,人们仍将束手无策。D每年由“生物入侵者”造成的经济损失就高达两千多亿美元,面对这样的天文数字,人们岂能无动于衷?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白衣天使奋战在抗击非典的第一线,他们动人的事迹和牺牲精神在广大人民心中传扬。B在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中,使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感悟了人生的真谛。C我们要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护好我们的家园地球。D那蝉声在晨光朦胧中很分外轻逸,似远似近,似近似远,又似有似无。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三、默写(共6分)5、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1)补写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商女不知亡国恨,_。(杜牧泊秦淮)可怜夜半虚前席,_。(李商隐贾生)_,一山
4、放出一山拦。(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_,青草池塘处处蛙。(赵师秀约客)会当凌绝顶,_。(杜甫望岳)_,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2)根据理解默写诗句。王安石在登飞来峰一诗中,表现出为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而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诗句是“_,_。”周敦颐爱莲说中“_,_”是君子身处污浊环境,超然脱俗,保持高风亮节的真实写照。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甲】【乙】两部分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甲】江宁之龙蟠,苏州之邓尉,杭州之西溪,皆产梅。或曰:“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以欹为美,正则无景;以疏为美,密则无态。”固也,此文人画士,心知其意,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又不可以
5、使天下之民斫直、删密、锄正,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梅之欹、之疏、之曲,又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有以文人画士孤僻之隐,明告鬻梅者,斫其正,养其旁条,删其密,夭其稚枝,锄其直,遏其生气,以求重价,而江、浙之梅皆病。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予购三百盆,皆病者,无一完者。既泣之三日,乃誓疗之,纵之顺之,毁其盆,悉埋于地,解其棕缚;以五年为期,必复之全之。予本非文人画士,甘受诟厉,辟病梅之馆以贮之。呜呼!安得使予多暇日,又多闲田,以广贮江宁、杭州、苏州之病梅,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选自龚自珍病梅馆记)【注释】欹(q):倾斜 。明诏大号:公开宣告,大声疾呼。斫:砍削。 夭:使摧折(使弯曲
6、)。蠢蠢:无知的样子。鬻(y):卖。【乙】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选自周敦颐爱莲说)1请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标1处)安 得 使 予 多 暇 日2解释文中加点词语。固也_ 必复之全之_穷予生之光阴_不蔓不枝 _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既泣之三日,乃誓疗之,纵之顺之。译文:莲之爱,同予者何人?译文:4【甲】文中作者为什
7、么说“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答:5【甲】【乙】两文都运用了托物言志的写法,请分别结合文章内容分析。答: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十七岁那年的单车夏一刀十七岁那年,刘伟看到别人骑着单车跑来跑去,十分羡慕,吵着要母亲买一辆。父亲横着眼说:“别做梦!有本事自己去买!”刘伟发了一个月脾气。母亲心疼儿子,就买了一辆旧单车,在一个夏日的午后推回了家。刘伟骑上单车就跑,天天呼朋唤友,在集镇上闲逛。只有在外面没处混的时候,他才会回家,迎接他的自然是父亲铜铃般的眼珠子。刘伟把他爹当空气,吃完饭,跨上单车又风一样飘走了。那一天,刘伟没有骑车出门。单车在墙角拧着脖子,父亲越看越来气,举起一把锄头,攒足力气砸了下
8、去。单车散了架。“你”刘伟正从外面回来,抄起一根扁担,横在父亲面前。母亲赶紧跑过去夺下了扁担。父亲本就体弱,这回又气又恨,病倒了。第二天,刘伟在埋头收拾衣服,母亲惊诧地问:“你要干啥?”“你别管。”刘伟头也不回,(),走了。“有本事你就别回来!”病床上的父亲吼道。刘伟走后,母亲每天晚上都会把刘伟的饭留在锅里。半夜,父亲起来喝水,总忍不住揭开锅盖看看。刘伟真的有半个月没回家了。母亲急了,找男人吵。父亲便四处打听刘伟的下落。母亲依然每天都给刘伟留饭。父亲依然每晚都揭开锅盖看一眼。两个月后的一天中午。母亲在打盹,听到屋里有响声,睁开眼。儿子正打着赤膊,一门心思地擦着一辆新单车。父亲斜着眼看他,他装着
9、不知道。母亲万分高兴,跑到厨房打了一大碗溏心鸡蛋。刘伟吃着鸡蛋,母亲在一边说:“这次你爸的病一直不见好,今天你把他驮到医院看一下啊!”刘伟不作声,站在单车旁,低头摸着崭新的龙头。父亲不愿意,母亲硬把他推到单车边,架了上去。刘伟在前面使劲蹬车。父亲紧紧地拽着座凳下的立杆。父子俩你不理我,我不理你。走了一程,父亲手一松,就从单车上掉下来了。刘伟两条长腿支挺了车,不耐烦地说:“又怎么了?”“我不走了。”父亲说,“你这辆车是从哪里弄来的?借的?偷的?抢的?”“关你什么事!”“我是你爹!”“起来!”父亲没动。“不起来拉倒!”刘伟按了一把车铃,“丁零零”跑了!父亲爬起来,拍拍屁股,看见刘伟又把单车骑回来了
10、。“我说单车是给人家搬砖挣钱买的,你信不信?”刘伟的口气缓和了一些。父亲看了看儿子,脸和胳膊都晒得黑黝黝的。“这还差不多。”他嘟哝了一句,就往单车上坐。儿子伸手拉了他一下:“我要冲了,你抓牢。”父亲犹豫了一下,伸出手环住了儿子的腰。刘伟身体一震,顿了一下,脚下一用力,单车就飞跑起来,身后留下了一串清脆的车铃声。(有删改)1填入第段括号里的句子,符合语境的一项是()A顶着火辣辣的太阳B冒着冷丝丝的寒风C踩着金灿灿的落叶D迎着雾蒙蒙的细雨2小说以“单车”为线索,情节生动。请在括号里填写恰当的内容。母亲购买旧车()()父子骑车看病3第段与第段内容基本相同,简析作者这样写的用意。4细读第段,紧扣加点词
11、语,说说结尾的妙处。5结合本文情节,说一说父亲与母亲对刘伟的爱有何区别。五、诗歌鉴赏(共5分)阅读已亥杂诗完成下列各题。已亥杂诗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1这首诗的作者,是清末著名思想家,文学家_(人名)2这首诗的最后两句“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被后人反复引用,并衍生出新的意义。请解释这两句在原作中的意思,以及后来衍生的意义。六、语言表达(共10分)认真阅读下面的文字,并在横线上写出一个恰当的句子。为你的父亲流一滴泪吧!这泪中有理解,有关怀,更有无限的感激。为你的父亲流一滴泪吧!让这泪化作一把雨伞,为父亲遮住外面的风雨;让这泪化作_七、作文(共4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5月1日,风和日丽。杭州某景点游人如织。人们泛舟于纵横的河道,穿行于青翠的丛林,徜徉于碧绿的田野,陶醉在这优美的自然风景中。游人之中,一对父子引起大家的注意:一位年轻的父亲带着年幼的儿子,手拿塑料袋,不时地拾捡着路旁被人丢弃的食品包装袋、废纸、果壳人们见了,不禁驻足,纷纷弯腰拾捡废弃物。啊,好一道亮丽的风景!请以“风景”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可以记叙经历,编写故事,发表议论,抒发感受。文体自选,题目自拟。文中不得出现你所在学校的校名,以及教职工、同学和本人的真实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