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黑龙江省讷河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高分通关提分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2024学年黑龙江省讷河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高分通关提分题.docx(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姓名 :_学号 :_班级 :_学校 :_密封线密封线 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
2、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卑劣(li)丰硕(shu)携手(xi)出类拔萃(cu)B湛蓝(zhn)领域(y)诬蔑(mi)自甘堕落(du)C头衔(xin)蛮横(hng)狡辩(jio)彷徨失措(fng)D萦绕(yng)赋予(f)烦琐(su)一劳永逸(y)2、选出下列对傅雷家书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说法有误的一项()A傅雷的第一封家书写于傅聪意志消沉之时,目的是劝慰儿子面对情绪的起伏跌宕,要泰然处之。B傅雷教育儿子傅聪的信条是:先为人,次为艺术家,再为音乐家,终为钢琴家。C保尔听说地球的存在并不像圣经说的那样只有五干年,就向神父提问,遭到神父的毒打。D红军攻下了小
3、城谢佩托夫卡,保尔参了军,他在朱赫来的影响下迅速成长,当上了团区委书记。3、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当它戛然而止的时候,世界出奇地寂静,以至使人感到对她十分陌生了。B这道难题,在老师的反复讲解下,同学们终于大彻大悟了。C每一个舞姿都使人战栗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使人叹为观止。D老人们常常抱怨,现在的年轻人不懂人情事故。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近两年,“打虎上无禁区,拍蝇下无死角”的反腐举措,极大地促进了老百姓对未来的期许,对国家的自信。B通过学校教育弘扬传统文化,对于奠定和谐社会基础,对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C阳光小学“打造阳光课堂,实施阳光教育”的
4、系列活动深得全社会和各级领导的肯定与好评。D思维对于作文审题来说无比重要,运用正确思维方法审清材料是能否打开作文视野之窗很关键的一步。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三、默写(共6分)5、默写。(1)知不足,_;知困,_。(2)可怜身上衣正单,_。(3)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写景渲染诗人暗淡悲惨的处境的句子是“_,_”。(4)有一位名人曾说过:“世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由此我们可想到马说中的一句话:“_,_。”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列选文,完成小题。【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
5、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柳宗元小石潭记)【乙】从山门右折,得石径。数步,闻疾雷声,心悸。山僧曰:“此瀑声也。”疾趋,度石罅,瀑见。瀑行青壁间,撼山掉谷,喷雪直下,怒石横激如虹,忽卷掣折而后注,水态愈伟,山行之极观也。游人坐欹岩下望,以面受沫,乍若披丝,虚空皆纬,至飞雨泻崖,而犹不忍去。暮归,各赋诗。所目既奇,思亦变幻
6、。(节选自观第五泄记)【注】第五泄:第五级瀑布。今浙江境内。罅(xi):缝隙,裂隙。掉:摇动。怒石横激:突兀的岩石横拦瀑布,激起水花。掣折:转折。欹(q):斜靠。1解释下列加点词。(1)心乐之(2)悄怆幽邃(3)疾趋(4)而犹不忍去2翻译下列句子。(1)斗折蛇行,明灭可见。(2)水态愈伟,山行之极观也。3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甲文写游鱼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既写鱼儿“佁然不动”的静态美,又写“往来翕忽”的动态美。B甲、乙文写水各有特点,甲文突出了水的“清”,乙文突出了水的“奇”。C乙文段中画线句子的节奏划分应该是“游人坐/欹岩/下望”。D乙文采用移步换景的手法,在不同地点写出了瀑布的不同特点
7、,体现了瀑布的奇伟壮观。4甲乙两文都写自然之景,作者在观赏自然景观时,往往心有所感。请结合甲、乙两文,分析二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阅读下面课文选段,完成下列小题。恐龙不可能在每一块大陆上独立生存,那么它们是如何越过大洋到另一个大陆上去的呢?这一问题的答案是:是大陆在漂移而不是恐龙自己在迁移。几十年前,人们发现地壳是由一些紧密拼合在一起但又在缓慢运动的大板块构成的。一些板块被拉开,而另一些则挤压在一起,一个板块也许会缓慢地向另一板块下面俯冲。“板块构造”理论很快为地质界几乎所有的问题提供了答案,如火山、地震、岛屿链、海洋深渊等等,这些在以前一直是不解之谜。可以这样
8、比喻,板块背上驮着许多大陆,当板块向一个或另一个方向运动时,大陆也随之一起运动。每隔一段时期,板块会将所有的大陆汇聚在一起,地球此时仅由一个主要陆地构成,称为“泛大陆”。当板块继续运动时,大陆又重新被分离开。在四十多亿年的地球发展史中,泛大陆形成和分裂过多次,最后一次完整的泛大陆大约是在2.25亿年前形成的。这个泛大陆存在了数百万年以后,又开始显示出破裂的迹象。早期恐龙在那时已经开始出现,并且有机会分散到泛大陆的各个地方。所有陆地似乎都处在热带和温带环境内,所以恐龙可以在泛大陆的不同地区舒适地生活。(节选自阿西莫夫恐龙无处不有)1下列关于“板块构造”理论说法不当的一项是()A板块与板块之间是相
9、互缓慢运动的。B板块交界处多火山、地震等。C板块之间可以被拉开、挤压或抬升。D泛大陆是由一个板块构成的。2下列对选段的叙述与推断正确的一项是()A早期恐龙出现时地球处于泛大陆形成阶段。B泛大陆就是由一些大板块每隔一定时期汇聚而成的主要陆地。C地球板块分分合合,恐龙也就有时在各个板块上有时在泛大陆上生活。D根据“板块构造”理论,汶川地震是在印度板块与亚洲板块合并过程中形成的。3下列对选段中的词语和说明方法解说错误的一项是()A第段画线中的“几乎”是“差不多”的意思,说明“板块构造”理论解决了地质界的大部分问题,仍然有些疑难问题无从解决。B第段后一句中的“似乎”表示推测。因为作者不能确定“(那时)
10、所有陆地都处在热带和温带环境内”,所以说得不那么绝对,留有余地。C第段中画线句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具体说明“板块构造”理论提出及时、意义重大。D第段中画线句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具体说明最后一次完整的泛大陆的形成时间。五、诗歌鉴赏(共5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
11、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1对诗作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诗作层次井然,作者按照秋风卷茅、长夜难眠、群童抢茅、畅想广厦的故事先叙事后抒情,笔端写破屋之痛,心里却装着社稷民生。B“归来倚杖自叹息”中“自叹息”有自叹风破茅屋,生活无依;也有叹群童为穷困所逼公然抱茅,叹息声声是困窘之状,无奈之情。C“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一句在细节描写中写出了雨的连绵、密集,是屋漏又逢连夜雨的苦况,是自身不幸的哀叹。D这是一首歌行体诗歌,七言为主,间以二言、九言等,错落的语言节奏与抑扬的情绪变换相配合,体现了杜诗“沉郁顿挫”的风格。2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说“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杜甫一生经历丰富多变,由感而发的诗创作风格也在流转,相比本诗,我们学过的望岳在创作时间和抒发情感上与其有何不同,请结合该诗相关的诗句作具体分析。六、语言表达(共10分)班级拟开展“读名著,学精神”主题演讲活动,请结合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保尔的人生经历,围绕活动主题写一篇发言稿。100字左右。七、作文(共40分)根据要求作文用美好的心态去品味生活,平淡的日子也值得回味。一样小吃、一声吆喝、一个节目、一款装饰、一幢民居、一种风格无不充满着家乡的味道,浸润着生活的乐趣。请以“家乡的民俗”为内容,自己拟题,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