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人教四年级上册(统编2023年更新)第七单元-21《古诗三首》.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76456929 上传时间:2023-03-10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0.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人教四年级上册(统编2023年更新)第七单元-21《古诗三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小学语文人教四年级上册(统编2023年更新)第七单元-21《古诗三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人教四年级上册(统编2023年更新)第七单元-21《古诗三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人教四年级上册(统编2023年更新)第七单元-21《古诗三首》.docx(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1.古诗三首第一课时成都市龙泉区第五小学校邓先发教学目标:1 .读准字音、正确朗读。2 .借助注释、资料等理解诗意。3 .疑难交流,想象画面,体会诗情。4 .有感情朗读,并积累古诗。教学重点是:1 .借助注释、资料,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学会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2 .想象画面,体会戍边将士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情感。教学难点:品悟诗情,领悟诗中所含哲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教学过程:一、把握本单元要素,感知单元整体内容1 .同学们好!相信经过三年多的学习,你们一定已经积累了珍贵的学习经验。从今天开始,我 们将进行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学习,期待大家学有所获!2 .这个单元的导语是这样的:“天下兴

2、亡,匹夫有责”。你们知道它是谁说的吗?(课件出示1) 这个单元的主题就是家国情怀。3 .(课件出示2)教材为我们编排了古诗三首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梅兰芳蓄须延 安,我把你追寻四篇课文。这四篇课文中所涉及到的年代、人物、事件各不相同;但是,贯穿其 中的都是家国情怀。4 .这个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这就是我们的第一 个学习任务。前面,我们已经学习过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的方法:(1)从文章题目出发,如观潮 盘古开天地精卫填海等。(2)弄清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如普罗米修斯。大家一定 留下了深刻印象吧!5 .那么,我们在学习这四篇课文时,就要特别注意,结合相关资料,

3、弄清人物和事件,加深对 课文的理解。二、揭示课题;正确朗读,自主评价1 .下面,我们走进.占诗三首(课件出示3),它们分别是王昌龄的出塞、王翰的凉州 词和李清照的夏日绝句。(课件出示4.5. 6)板书课题:21古诗三首2 .请同学们用你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诗歌或同桌互读古诗(再次出示课件4.5. 6)。要求:读准 字音,正确停顿,读通诗句。3 .同学们读完之后,一起来看文中要求我们认识的5个生字:塞秦征将杰(课件出示7)。 师范读。这5个字的读音,我们一定要读准确。我们还需要会写本课10个生字。下次课,我们将观察后书写。4 .现在听老师范读这三首诗,并纠正自己以前读错的地方。听老师范读后,同学们拿

4、出学习评 价表:(课件出示8)5.请同学们自主地再读读这三首古诗。争取做到读准字音、正确停顿、朗读流利,读出节奏感; 并且根据自己朗读情况,在表上相应的格子里打“ J二项目星级 朗读读准字音、正确停顿、朗读流利读准字音、正确停 顿读准字音自我评价6 .再指名三人读。(预设)师评价:这三位同学都能把字音读正确,把句子读流利了。这是我 们学习古诗的基础。三、借助资料,理解诗题过渡:自秦汉以来,边关战乱频繁,戍边的将士们常年征战在外,不得回乡,死伤无数。面对 这样的境况,我们看看诗人王昌龄发出怎样的感慨吧!1 .这节课,我们只精读著名边塞诗人王昌龄的出塞。(课件出示9)板回出塞2 .老师提示同学们,

5、我们在学习古诗时,要特别关注诗歌的题目,读懂诗歌的题目有助于理解 古诗的内容。这首诗的题目是什么意思呢?我们听听这位同学的理解。(预设)生:我通过扩词来理解“塞”是边塞、要塞的意思。查找 资料明白了 “出塞”是古代军歌的一种题目,出征到塞外的意思。3 .你想到边塞看看吗?(1)欣赏图片(课件出示10)。(2)边塞给你什么样的感觉?4 .在学习在这首诗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诗人吧。(课件出示11)王昌龄照片、生平简介四、尝试活用注释、借助相关资料,理解诗句意思1 .同学们理解了诗的题目,了解了诗人王昌龄。让我们一起朗读这首诗吧!2 .这首诗是七言诗。朗读时要根据这种诗体的特点来读,常为“二/二/

6、三”停顿。(课件出示12)生听中范读,指名读,齐读。读得字正腔圆是学诗的第一步,我们还要读出诗的韵味,读出诗的感情,这就要理解诗的意思。3 .合作学习:理解诗句的意思。(1)小组合作学习提示:自由朗读诗歌;借助注释、查找资料、图文结合或联系上下文 理解诗中的字词;把理解的字词放入诗中,用自己的话,说说每句诗的意思;不懂的地方用“” 标出来。(课件出示13)(2)指导理解第一句诗。(课件出示14)“秦时明月汉时关”,只是说秦朝的明月和汉朝的边关吗?不是。这里并不是说明月属于秦,关属于汉,也并非实指秦、汉两朝,其想表达的是防边筑城 的措施始于秦汉,可见边关忧患的历史已经十分悠久。怎么理解这句诗?小

7、组代表汇报。(预设)生:这句诗的意思是依旧是从秦汉时期延续至今的明月和边关。(3)第二句诗“万里长征人未还”。这句诗是什么意思呢?(课件出示15)小组代表汇报。(预设)生:我认为这句诗的意思是征战万里、守边御敌的将士至今没有归来。(4)理解第三、四句诗的意思。“但使”“龙城飞将”“教”“胡马” “度” “阴山”,这些词的意思是什么?我们听听这位同学的理解。(预设)生:我从注释中发现“但使”:只要。“龙城飞将”:汉朝名 将李广。这里泛指英勇善战的将领。“教”:令,使。“胡马”:指侵扰中原的北方游牧民族骑兵。“阴 山”:位于今内蒙古中部及河北北部。“度”:越过。同桌互相尝试用自己的话,说说第三、四

8、句诗的大意。小组代表汇报。(预设)生:我认为第三、四句诗的意思是:只要有像李广那样英勇善战的 将领戍守边关,就不会使北方游牧民族的骑兵越过阴山。(课件出示16)小组内交流整首诗的意思。小组代表汇报。(预设)生:我认为出塞这首诗的意思是:依旧是从秦汉时期延续至今的明 月和边关,征战万里、守边御敌的将士至今还没有归来。只要有像李广那样英勇善战的将领戍守边 关,就不会使北方游牧民族的骑兵越过阴山。(课件出示17)4 .指导朗读整首诗。朗读古诗时,不仅要读得字正腔圆,要读出诗的韵味和感情,还应讲究节奏。我们就根据画好 的停顿,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吧!(课件出示18)自由读;指名读;齐读。学生有节奏地朗读

9、古诗。五、疑难交流,想象画面;谈谈自己的体会(一)体会“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我们理解了古诗的意思,现在我们来体会诗中的情感。5 .感悟画面之悲。(1)听师范读。(课件出示19)你眼前出现一幅什么画面?板书:明月关人未还这样的画面给了你什么样的感觉?(寂寞、荒凉、冷清、孤独)(2)指导读出感觉。第一句视野开阔,时间跨越千百年,要读得雄浑;第二句写出从古至今边战不断给人们带来的 苦难和悲伤,朗读时要语调消沉。我们要“融情入境”。(3)(课件出示20)过渡:夜深了,一轮明月照耀着清冷荒凉的边关。提起这明月,我们就 会想起哪些描写明月的诗句?请看: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春风又绿江南岸,

10、明月何时照我还。你发现了吗?诗人笔下的明月常常与什么联系在一起?(思念家乡,思念亲人)(4)师小结:古代描写军旅生活的诗歌,大都要写到明月和边关。“明月”“边关”已经成了 戍守边关将士们生活的两个典型的景物。6 .感悟人心之悲。(1)从征人角度感悟。诗句“万里长征人未还”中“人”指什么人?(唐代镇守边塞的士兵统称征人)(课件出示21)远离家乡和亲人,守卫边关的将士们把思乡之苦、怀人之情都寄托在了这 一轮皎洁的明月上。他们能回到日思夜想的故乡、与亲人团聚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不能。万 里长征人未还。)想一想:白天军务繁忙,到了静夜面对边塞荒凉的关山和一轮明月,那些背井离乡,长途跋 涉来驻守边关

11、的征人们,会想什么呢?(家亲人)他们什么心情?(失望、悲伤)读出这种语气。激情引读:(课件出示22)回家是千百万征人萦绕心头上的梦啊!却只能化为一句:秦时明 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2)从亲人的角度感悟。(课件出示23)想象说话:征人在万里之外喋血沙场,在同一轮明月下他们的家人在做什 么呢?(引读)白发苍老的双亲,拄着拐杖,倚在门口,对远方的儿子说:“勤劳善良 的妻子,干完农活,站在村口,对远方的丈夫说:“孤苦年幼的孩子,对远方的父亲 喊:“(课件出示24)多么动情的呼唤,多么强烈的期盼,但他们等来的、盼来的,却依然是一 -(引读)“人未还”。(课件出示25)天伦之乐不能享,儿子孝道不能尽

12、,明明有家不能回,都是因为这战争啊! 同学们,读到这儿,你的心情如何?(悲哀、痛恨、愤怒)7 .感悟历史之悲。(1)这样的思念,这样的等待,是不是一年,两年呢?从哪里看出来的?(课件出示26)自秦汉以来,边关战事频繁,征人死伤无数。翻开历史的长卷,朝代变迁: 我们发现从秦代到唐代,中间隔着秦一汉一三国一晋一南北朝一隋一唐。这是悠悠千年的历史啊!从秦至唐,明月依旧,边关如故,多少征人盼望回乡啊!依然是(引读)“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课件出示27)千百年来,不计其数的守关将士啊!他们苦守边关,守望明月,一遍遍嗟 叹:(引读)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千百年来,不计其数的守关将士

13、的亲人啊!他们遥望边关,守望明月,一遍遍呼唤:(引读)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8 .品悟诗人情感。(1) 一句“万里长征人句还”让我们尝尽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痛苦。写下这两行诗句,诗人 王昌龄留下了眼泪。这是什么样的眼泪?这是伤心的眼泪,更是同情的眼泪。同情征人有家不能回的悲伤,同情征人的家人失去亲人的 悲哀。板书:同情征人(2)让我们带着感受来齐读这两行诗。(3)征人们为什么不回家?我们来看一段资料。另外还有许多边塞诗,也反响了边塞战争给 人们带来的苦难。(课件出示28)资治通鉴一唐的记载;唐王昌龄塞下曲;唐王翰凉州词。5.师小结:这两句诗以明月和边关衬托了将士们的思乡之情,反映

14、了边境烽火不断,旷日持久, 边塞将士苦不堪言、有家不得归的状况。(二)体会“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1 .看到征人悲惨的生活,看这千百万妻离子散的家庭,你们想对这无休止的战争说什么?所以 诗人这样写到:“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2 .为什么要写西汉飞将李广呢?(课件出示29)补充:名将李广的故事。3 .激情引读:(课件出示30)李广英勇善战,让匈奴闻风丧胆,不敢南下阴山入侵汉朝的边 疆,我们用稍高亢的语调一起来读一读。(课件出示31)(1)这两句诗表达了王昌龄殷切的希望,我们来表达下诗人的希望好吗?(引 读)一一”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2)这两句诗仅仅表达了王

15、昌龄的希望吗?还表达了谁的希望?是呀!这千百年来,千百万征人的希望,他们希望(引读)一一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 马度阴山”。这也是千百年来,征人们亲人的希望,他们希望(引读)一一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 度阴山”。 板书:飞将军 不度阴山4 .品悟诗人的感情。(1)”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让你体会到了什么呢?(课件出示32)指名回答。(预设)生:从这两句诗中,我能体会到诗人借助对英勇善战的将领的怀念,表达 了诗人对和平的渴望,对朝廷用人不当的不满,希望朝廷任用得力将领,巩固边关;也谴责了那些 懦弱无能的领兵将帅。(2)从这两行诗中,我们感受到诗人有什么样的希望?板书:期盼良将

16、渴望和平(3)王昌龄的参军行中写到“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表达了战士们的豪情 壮志。六、总结;回顾1 .“人未还”虽说是悲哀的,但也见证了战士们保家为国的壮烈。让我们带着自己的感受再来 读出塞这首诗。从诗中,你感受到王昌龄是一个什么样的诗人?板书:忧国忧民2 .同学们,古时战事不断,今天的世界仍不太平,世界上战争从未停止。但历史却留下了王昌 龄的出塞,表达出了诗人浓浓的爱国之情的诗篇。爱国之情是我们历代相传的一种情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对自己的国 家要深深的热爱,都应该对自己的国家有一份责任感和使命感!让我们带着体会齐诵这首诗。有能力的同学可以不看书。板书设计:

17、古诗三首(明月关.人未还同情征人出塞飞将军期盼艮将忧国忧民A不度阴山渴望和平教学反思:一、亮点1 .教学过程:首先,从单元整体入手;接着,整体感知诗文;然后,精读诗文出塞;最后, 又回到单元主题。2 .教学中充分利用边关、长城、古战场等课文的插图,拉近学生与诗歌内容的距离,帮助学生 想象诗歌描写的画面。3 .适当补充相关资料,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诗句的意思。4 .巩固学习古诗的方法:正确朗读一借助注释、资料等解诗意一疑难交流,想象画面,体会诗 情一有感情朗读,并积累。5 .采用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在多种方式的朗读中品悟诗人的情感。二、问题1 .教师的激情没有更好地带动学生的激情,在情感上没能产生理想化的共鸣。2 .当学生的回答有些茫然时,没有更好地去引导他们去思考,而是将自己的想法告诉孩子。3 .要以点带面,将语文的学习领域拓宽,真正表达课本无非是个例的语文教学理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