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陕西省渭南市韩城市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原卷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解析:陕西省渭南市韩城市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原卷版).docx(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试卷类型:B (部编版)20202021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调研试题(卷)七年级语文注意事项:1 .本试卷共8页,满分120分,时间150分钟,学生直接在试题上答卷;.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一、积累和运用(17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赣亮(hud)荒僻(pi)取缅(di)慷修淋漓(kii)B.门框(kuang)粗加(zhu6)守寡(gu守锲而不舍(qid)C.书芾(zhai)胸膊(fu)宛转(zhuSn)锋芒毕甯(lu)D.憎晋(wu)口多鸣(h4o)亘古(g6ng) *鞠躬尽痒(CU1)2.下列各组词语中,A.糟糕皇恐B.晌午薪金C谦逊丰饶D.默契
2、烦琐汉字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哀悼至死不懈过瘾当之无愧攀谈历尽心血斑澜大庭广众)3 .请从所给的三个词语中选出一个最符合语境的填写在句中的横线上。(1)经过老师的耐心劝导,他开始 (觉悟 领悟 醒悟),不再沉迷游戏了。(2)深邃的夜,有了月亮的存在,星星都变得黯淡了。在月亮旁边,星星显得好渺小,(微 不足道人微言轻不足为患)。4 .经典诗文默写。(1)深林人不知, (王维竹里馆)(2)谁家玉笛暗飞声,o此夜曲中闻折柳,o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3) ,双袖龙钟泪不干。 ,凭君传语报平安。(岑参逢入京使)(4)双兔傍地走,?(木兰诗).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后面的题目。生活中,我们常为如何融洽地与
3、人交流而煞费苦心。其实,想营造愉快,真诚的谈话环境,是有基 本的规律可循的,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口出善言。这里的善言,指说的话 能让人乐于接受,能使人获益。荀子说:“与人善言,暖于布帛。”所以说,口出善言,是我们在与人交往中应该珍视的美德。(1)第句中有一处标点符号使用有误,请将修改意见写在下面的横线上。(2)请在第句的横线处补写一组恰当的关联词语。(3)第句中,“在”从词性看,属于 o名著阅读。(2分)5 .骆驼祥子中祥子最大的梦想不过是拥有自己的车,却经历了三起三落,使其失去了生活的信心,请 将下列六个情节按时间顺序排列。攒三年钱买车用虎妞的钱买车捡骆驼准备买车被孙侦探敲诈被大兵抢走为安葬
4、虎妞卖车二、综合性学习(7分).学校开展了一次以“诗词里育家国情”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面的题目。(1)请你将“育”字按照正确的笔画顺序,工整、规范地书写在下面的田字格里。(2)古往今来,诗人们以诗词的形式来抒发自己的爱国情怀,代表人物有屈原、陆游、辛弃疾等。请根 据示例仿写一个句子。(要求:结合所选诗人的品德以及作品进行仿写) 示例:宋代抗金名将岳飞,精忠报国,写下了壮怀激烈的满江红。(3)学校打算以“我心中的偶像诗人”为主题开展一次演讲比赛,假如你是这次演讲比赛的主持人,请 你撰写一段开场白。(4)学校拟写了一则举办“爱国诗歌朗诵会”的通知,请你将空缺部分补充完整。横线处
5、补写举办朗 诵会的目的,横线处补写诗歌朗诵作品的要求。o我校定于本周五下午三点在学校报告厅举行“爱国诗歌朗诵会”。每班限一名选手参赛,请 各班参赛选手于周三下午两点到学校教务处抽签。学校教务处2021年4月20日三、阅读(46分)(一)(12 分)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材料一: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也是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 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中国汉族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250()多年的历史。受汉族文化的 影响,中国的满族、赫哲族、壮族、鄂伦春族、侗族、土家族、苗族、瑶族、黎族、水族、京族、羌族等 24个少数民族,也有过清明节的习俗。虽然各地习俗不尽相
6、同,但扫墓祭祖、踏青郊游是基本主题。清明 节原指春分后第15大,1935年中华民国政府把4月5日定为国定假日清明节。2(X)6年5月2()日,国务院 批准将清明节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材料二:相传春秋时,晋公子重耳为逃避迫害而流亡国外。流亡途中,饥饿难忍,臣子介子推割下自 己大腿上的肉为他熬了一碗肉汤。重耳得知真相后,感动得流下了眼泪。十几年后,重耳做了国君成为晋 文公,但论功行赏时却忘了介子推。很多人为介子推鸣不平,介子推却打点好行装,同老母亲悄悄到绵山 隐居去了。晋文公听说后,羞愧不已,亲自带人去请介子推,然而介子推已离家去了绵山。绵山山高路险,树木 茂密,找寻谈何容易。有人
7、献计,从三面火烧绵山,逼出介子推。大火烧遍绵山,却没见介子推的身影, 火熄后,人们才发现背着老母亲的介子推已坐在一棵老柳树下死了。晋文公见状,恸哭不止。装殓时,有 人从树洞里发现一片衣襟,上面写道:“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 下令将这一天定为寒食节。第二年晋文公率众臣登山祭奠,发现老柳树死而复活,便封老柳树为“清明 柳”,并晓谕天下,把寒食节的后一天定为清明节。材料三:清明节的所有文化内涵,可以浓缩成一个字:孝。它的生命力之所以非常顽强,就在于它诠 释了一种理念:孝道。这是一种社会秩序的需要,即长幼有序的生命逻辑,如果没有这种约定,社会就乱 套了。也正因为一代又
8、一代尊长的言传身教子孙后代要守住“孝”这个中华民族的根本,所以,孝道 一代又一代传承下来,而清明节也经久不衰,成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清明节来临,要有怀念之情,有铭记之意,有敬畏之心,比如用文明的方式表达敬意,包括对先人、 先烈的祭拜。这既是践行孝道的需要,也是以言传身教说服后人的必然,是传承文化的必须之举。这也是 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文化血脉,不可缺失。君不见,海外华人自始至终铭记着它。而我们吮吸着中华传 统文化的养分,更不能忘本,否则就会愧对祖先。6 .阅读材料一,简要概括清明节有哪些主要特点。7 .阅读材料二,请用一句话简要概括清明节的由来。8 .下列对材料内容的理
9、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清明节始于周代,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B.清明节是我国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各地习俗不完全相同。C.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之一,也是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D.清明节诠称了 “孝道”的理念,所以它的生命力非常顽强,能够代代延续。9 .清明节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我们应该怎样继承和弘扬它呢?请结合现实谈谈你的看法。(二)(18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父亲的灶台母亲的爱陈满意炊烟是灶台盛开的花。灶台像是一家之主,左右着乡下人的日子。父亲是村里有名的泥水匠,支灶台是他拿手的活儿。支灶 台有一定的学问和规矩,烧起来要省柴,还要美观
10、耐用。父亲充分考虑到柴草燃烧时发出的热量和使用时的 方便,每次总能把灶台支出新意。那时,日子过得紧紧巴巴的,砌好后的灶台用石灰粉平、刷白,一口大锅坐在上面就可以“热锅” 了。 所谓“热锅”就是在新支起的灶台上做一顿饭,“热锅”既表达了主人的一番谢意,又检测了匠人的手艺。 热锅时左邻右舍都会到主人家祝贺,父亲总会醉醵醵地十分得意地回家。父亲用土坯垒起的我家的灶台,台面是泥灰抹的。厨房低矮、昏暗、潮湿,炊烟把厨房熏得黑髅酸的, 房顶上挂着黑灰条,墙角缀着蜘蛛网。日子一长,灶面就会裂开道道深浅不一的缝隙,用洗碗布棉洗时,常 会沾起泥浆,总也抹不干净。父亲从东家到西家忙着做些泥水活,母亲一个人忙里忙外
11、,天天既要围着灶台转,又要打理田里的一 切。父亲很少坐在灶膛前烧火,灶台是母亲一个人的舞台。母亲从田里回到家时,总是风风火火连夹带拖地 拽进一捆棒子秸放在灶台跟前,在她松手的瞬间,抖落满地深秋的气息。母亲拿着一个小板在,点着一小 撮棒子秸叶,小心翼翼地送入灶膛内,一边挑起棒子秸叶,一边向灶膛吹着气,偶有一股浓烟从灶口窜出, 整个厨房宴时被浓烟茏罩着。母亲深受其害,总是被熏得直流泪,呛得直咳嗽。烧火是一份苦差事,硬柴棍好烧,可不多,过多的是棒子桔和树叶,却都不耐烧,得寸步不离地在灶 口守着。但看着柴火在灶膛里翩翩起舞,又觉得十分温馨。棒子秸一后的红炭轻如薄羽,在岸静红光里脱下 一件件白的衣衫,红
12、的骨头越来越细,越来越薄,白的衣衫越脱越多,国着越来越小的骨头,火骨头脱光衣 衫,松软地坐在灶膛里,一灶腔的白衣杉,层层翻卷,安详圆满,一如村里的长者安详地走过的一生。揭开 锅盖,会飘起一屋子的蒸汽,幸福便像饱和了一样,弥漫在周围,香喷喷的。灶台烧起来,屋里暖了,人也暖了,整个岁月便都暖了起来。读初中时离家远,冬天来临时母亲每天 做饭都会在灶膛里塞上一块红薯,让将灭未灭的灰烬慢慢地烘熟它。上学时,母亲把红薯掏出来,在两只手 上不停地翻动着,一边翻动一边拍打红薯上的草木灰,然后用一块棉布包严实了交给我,让我带着一路上捂 手,等到学校的时候,红薯也渐渐凉下来,很快就成了我的腹中之物,天气再冷我的手
13、也从未冻坏过。我们兄妹逐渐长大时,土灶台换成砖灶台并砌上烟囱,用水泥抹上光滑平整的灶面,灶身、烟囱全都 抹上石灰,一片洁白。日子在母亲的侍弄下如灶膛里的火又红又旺。后来我们像散落的种子在城市的角落里 生根发芽。吃饭的人少了,母亲说烧大灶废柴,父亲便扒了大灶支起精致的小灶,还贴上瓷砖,十分洁净、 漂亮。灶台就这样烹调着母亲的苦乐年华,洗刷着生活日记里的一页页美与酸。灶台开出的花是乡下人的图腾,只要灶膛里有火,日子就不会停止,乡下人的心里就会多一份安慰、踏实,家就永远那么温暖怡人。10 .文章围绕灶台写了四件事,请根据提示简要概括。父亲为村里人和自己家垒灶台一 一母亲在灶膛为“我”烤红薯驱寒一.请
14、结合语境,按要求货析下列语句。(1)母亲拿着一个小板凳,点着一小撮棒子秸叶,小心翼翼地送入灶膛内,一边挑起棒子秸叶,一边向灶 膛吹着气。(从人物描写 角度赏析)(2)棒子秸燃后的红炭轻如薄羽,在静静红光里脱下一件件白的衣衫。(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11 .请简要概括文中的“父亲”这一人物形象。12 .文章以“父亲的灶台母亲的爱”为题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13 .文章最后一段写道:“灶台开出的花是乡下人的图腾。”结合全文,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三)(1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木兰诗(节选)唧唧复唧唧,木兰寺?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
15、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 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干软马,从此替爷征。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藉,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弓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嫂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万里赴中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14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1)木兰当广织()(2)愿为市鞍马()(3)月辞爷娘去()(4)万里赴塔机()15 .请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2)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16 .诗中的“, ”两句运用
16、对偶和 的修辞手法,概括了战争的旷日持久、激烈悲壮。17 .诗中反复用“旦辞”“暮宿”表现地点 快速转换,这样写有什么作用?(四)(4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晚春韩愈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英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18 .请你发挥联想和想象,描述一、二句展现的晚春画面。19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四、作文(50分)23.人生是由一件件平淡的小事组成的,一路走来,无论快乐还是悲伤,都值得珍惜与回味。回味往 事,可以感受到生活的幸福,悟出人生真谛。请以“那件小事激励着我”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不得抄袭、套作;作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姓名等相关信 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