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自相矛盾》(教案)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76448423 上传时间:2023-03-10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4.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5《自相矛盾》(教案)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15《自相矛盾》(教案)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5《自相矛盾》(教案)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5《自相矛盾》(教案)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docx(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自相矛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掌握本课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 .能够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讲述自相矛盾的故事。3 .了解人物思维过程,明白“其人弗能应也”的原因。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了解人物思维过程。2 .教学难点:明白“其人弗能应也”的原因。教学过程图片一、激趣导入,学习“矛”、“盾”1 .说文体。有这样一种文体,它讲出来,是一则短小精巧的故事;你读懂了, 会明白一个深刻的道理;把它浓缩成四个字,它便是一条大家耳熟能 详的成语。(板书:寓言)2 .写课题。(1)和老师一起书写课题。注意:“矛”字,独体字,上紧下松。 二笔一点别忘记,三笔横钩要略长,竖钩在线撇舒展;“盾”

2、字, 平撇宜短,竖撇稍直,底部齐平。(2)矛和盾是古代的两种兵器,但是当他们组成一个词语“矛 盾”时意思就发生了变化,今天我们便学习与矛盾有关的一则寓言故 事。(补充课题)齐读课题。3 .资料袋。自相矛盾这个故事,选自韩非子难一,作者是韩非。韩非,古代著名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和散文家,是法家思想的集 大成者。(出示补充资料)。韩非子是法家学派的代表著作,由五 十五篇独立的论文集辑而成,对后世影响深远,韩非子难一是 其中一篇。二、读准字音,把握停顿1 .自由读。好文不厌百回读,请孩子借助拼音自由朗读课文,努 力做到字字准确,句句通顺。2 .检测读。这则文言文一共五句,请同学逐句朗读。(指名读,

3、 纠音,强调“夫”的读音;读准节奏,注意长句子的读法。)3 .节奏读。连句成篇,谁来挑战?(出示节奏划分,请生读。)4 .示范读。古人读书可是一件风雅之事,一卷在手,朗朗上口。 老师也想来试试。(老师示范,朗读时抑扬顿挫,语调夸张并加上动 作)5 .齐声读。相信你们可以读得更好,一起来读,读出古文的韵味。 (全班齐读)6 .说方法。真是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通过反复地诵读我们知道 了在读古文的时候不能太快,特别要把握好节奏,如果能够读出那种 古人读书的韵味来,那就更是妙了!(板书:反复诵读)7 .合作读。咱们合作着来读读吧。(师读话语,生读其他,交换 角色再读。)三、理解意思,渗透方法(一)自读

4、。快速梳理每句话的意思,难懂的字词在旁边及时做 好批注。(二)梳理。1 .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指名说文章内容。)2 .你是用什么方法快速读懂文章的?(板书:结合注释)(三)难点突破。3 .理解“誉二(1)誉在字典中有三个意思(课件出示),本文中的“誉”你觉 得是什么意思?(2)你选择“夸赞”的依据是什么?(3)总结方法:我们可以联系上下文推知它的意思。(板书:联 系上下文)4 .理解“应”和“立”。(1)其人弗能应也。理解。理解“弗”为“不”,所以是不能;理解“应”,就是答, 回答。明白面对楚人的叫卖,旁观者的问题一出,楚人被问倒。方法。感知前文,串联故事情节进行理解。(2)不可同世而立。

5、理解。“不可”、“同世而立”、“夫二明白什么都刺不破的盾和 什么都能刺穿的矛是不可能同时存在的。方法。结合长句子的前半部分,拎出句式,找出与前文相对应 的两种对立事物,加以理解。(3)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不论是现代文还是古文都是好方法。5 .理解“鬻”。(1)句中还有一个“鬻”字,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 “者”呢? (生答)(2)拓展练习:卖布的人鬻者;卖帽子的人鬻 者四、创境朗读,入境表演(一)读出“叫卖”感。1 .时光的年轮载着我们回到两千多年前的楚国集市上,这里上人 来人往,热闹非凡,一个卖盾和矛的人为了招揽生意,大声吆喝一一 (课件出示句子,弓11组读)2 .眼看围观的人越来越多,有的还

6、拿起武器比划,还有不少人询 问起了价格,楚人很得意,他拿起矛,更加大声地吆喝道一一(课件 出示句子,引1、2组读)他的吆喝一声赛过一声一一(出示相关句子,引1、2、3组读, 读出叫卖感。)(二)读出“夸耀”感1 .真是王婆卖瓜,自卖自夸!你从哪两个词发现了他在“夸耀” ? (生答)2 .楚人的夸耀中可谓是用心良苦,从“莫”“无不”这两个词可 以发现。(课件出示:莫:否定词;无不:双重否定词,加强语气。)3 .师顺势引导朗读。(三)读出“疑问”感1 .楚人满心欢喜想着今天定要大赚一笔时:一个长者语重心长地说:一个小伙子走上前来说:一个小姑娘探出脑袋说:(引导朗读相关句子: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7、单个读,小组 读,男女生对比读)2 .这一问,便将楚人问倒了,只见他一一(出示句子:其人弗 能应也,齐读)(四)课文剧表演1 .瞧!读着读着,故事的趣味尽显其中。光读呀,老师觉得还不 过瘾,咱们来演一演。2 .小组合作学习,排练课本剧。3 .展示。五、思维碰撞,激荡火花1 .楚人这样卖力的吆喝,却遭人质疑,使之弗能应也,你能说说 理由吗?(同桌间相互说说)2 .我们一起来看看楚人的思维过程。当被问道:“用你的矛刺你的盾会怎么样? ”楚人的反应是怎 样的?看看插图,想象他的动作与神情。此时,他看看手中的矛,又 看看手中的盾,心里在想什么?同桌讨论:他为什么“弗能应也”?(因为他片面地夸大矛、盾的作用,说的话相互抵触。)六、联系生活,拓展延伸1 .这样自相矛盾的事情,生活中也时有发生,你能举例说说吗?2 .此时,你可以跟他分享今天所学的故事。(语境中背诵)3.今天,我们学了一个故事,又懂得了一个道理,更悟得了为人处世 的态度。其实在韩非子中这样含义深刻的寓言还有许多,看!(补 充寓言成语)这些故事充满了辩证法思想的光辉,是韩非矛盾学说的 经典之谈。课后请同学们去书本中,一探究竟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