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输(客运)公司安全生产管理规范.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76448254 上传时间:2023-03-10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6.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运输(客运)公司安全生产管理规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运输(客运)公司安全生产管理规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运输(客运)公司安全生产管理规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运输(客运)公司安全生产管理规范.docx(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运输(客运)公司安全生产管理规范1 、为规范公司安全生产管理,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结合我公司实际 情况,制定本规范。2 、本规范所指的安全生产管理,是指以保障客运行车安全为中心内容的公司 安全生产管理。本规范所称公司车辆是指车辆行驶证上“车主”栏为公司名称 的车辆。3 、本规范适用于我公司各部门及全体员工。4 基本要求公司全体员工要牢固树立“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的思想,认真坚持“安全 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贯彻执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 任制度,完善安全生产条件,确保安全生产。4 . 2公司应按照本规范要求将安全制度落实到所有从也人员和公司车辆。5 、安全组织机构及人员配

2、备公司应设立安全生产委员会或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加强安全生产领导,形 成安全管理网络。安全生产委员会主任或安全生产领导小组组长由公司法人代表 或者主要经营管理者担任,分管安全的负责人任常务副主任或副组长。5. 2 公司应逐级设立与安全生产相适应的安全管理机构。5. 3 公司专职安全管理人员配备3.1 公司专职安全管理人员数量:按每30辆营运车1人配备,但不得少于 1人。5 . 3.2 安全管理人员应经过培训、考核,持证上岗,具备与本单位从事的运输 活动相应的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6 、安全生产职责公司安全生产实行分级管理、逐级负责的体制。公司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经营管理者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负全面

3、责任;分管 安全生产的负责人是安全生产直接责任人,对安全生产负直接领导责任;其他负 责人对各自分管业务范围的安全生产负领导责任。6.1 公司应建立安全生产目标管理体系,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将安全生产目 标进行层层分解、落实,逐级签订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并逐级建立安全生产责 任追究制。7 、客运从业人员管理驾驶员管理7.1.1 驾驶员必须具有与驾驶车辆相应的机动车驾驶证和营运性道路运 输驾驶员从业资格证,同时要求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应聘大型客车驾驶员还 必须具备安全行车3年以上客车驾驶经历。7.1.2 公司车辆的驾驶员应由企业考核录用,有关考核录用记录应保存备查。7.1.3 3 公司应对家属不在

4、本地的司机和乘务员的住宿、作息进行统一集中管理, 对其它司机和乘务员要有科学的作息要求。7.1.4 1. 4 公司对班车客运、包车客运应建立行车日志制度。记录的主要内容包括 始发站、中途停靠站、终点站、停车时间以及行车中发生的车辆技术故障、隐患、 事故、道路状况等。7.1.5 1. 5 公司应严禁驾驶员疲劳驾驶、酒后驾驶和超速驾驶。连续驾驶3小时应 停车休息15分钟以上,24小时内实际驾驶时间累计不得超过8小时。单程在400 公里以上(高速公路600公里以上)的长途营运客车必须配备两名以上司机。严 禁22时至6时在达不到夜间安全通行要求的三级及以下山区公路上行驶。进入 高速公路和山区公路行驶的

5、所有客车,禁止乘客站立。7.1.6 公司应建立驾驶员出车前问询、告知制度,防止司机疲劳、酒后或带病 上岗,将有关道路状况及天气预报情况及时告知司机。7.1.7 1.7 公司应对驾驶员实行动态考核,对违反交通条例和安全操作规程,发生 行车事故的驾驶员,要及时认真进行处理。经考核不合格的驾驶员,应及时解聘 或调任其他工作。7.1.8 公司应建立聘用驾驶员报告制度,对聘用或解聘的驾驶员要及时向当地 交通主管部门报备。7.2 乘务员7. 2.1 应具有安全乘车及识别易燃易爆危险品的基本业务知识和良好的职业 道德。7. 2. 2 应懂得基本的医疗抢救和事故逃生常识。7. 2. 3 由企业负责考核和录用,

6、考核录用记录应保存备查。8 、客运车辆管理8. 1 客运车辆应符合营运车辆综合性能要求和检验方法(GB18565)和机 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GB7258-97)等有关规定,保持车辆技术状况良好,证 照齐全有效。8. 2 公司应坚持预防为主和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的原则,对客运车辆实行择优选 配、正确使用、定期检测、强制维护、视情修理、适时更新和报废的全过程综合 管理。8. 3 车辆维护3.1公司应建立车辆各级维护制度并组织实施。8. 3.2 日常维护应在每日发车前、行车中和收车后进行,由驾驶员负责实施。8. 3. 3 公司车辆应按照汽车维护、检测、诊断技术规范(GB/T18344-2001) 要求

7、进行一级、二级维护,特殊车辆应参考车辆生产厂家提供的里程数据进行, 由具备资质条件的汽车维修厂负责实施。8. 3. 4 各级维护必须按规定的维护项目进行维护,不得拖期和漏项。8.4 公司在注册地应自有相应的生产基地,其面积至少应是企业车辆投影面积 的2倍;在注册地以外的经营发生地,也应自有或租用相应的场地,作为企业回 场待班车辆的统一停放和F1常维修工作场所。8. 5 车辆运行管理5.1 公司及其分公司应设立独立的车辆调度机构,对企业车辆进行统一调度 管理,以保证车辆的正常运作。8. 5.2 客运班车应严格按核定的线路、站点运行,不得擅自变更。9. 5. 3 公司应建立长途班车中途休息管理制度

8、,指定中途休息点和司机交接班 点。10. 5. 4 客运班车发车前的报班安全例检应按照重庆市客运班车报班安全例检 办法和重庆市客运班车报班安全例检技术规范严格执行。11. 5. 5 公司车辆在每日收车后,应返回企业生产基地或企业规定的其他场地统 一停放。8. 5. 6 公司应根据企业车辆的不同营运线路,分别提出包含线路各路段路面情 况、行驶要求、注意事项等内容的营运线路行驶基本要求,供司乘人员参考。8.6 公司报废车辆不得转让或移作他用。严禁非法改装、拼装车辆。8.7 公司应逐车建立车辆技术档案。技术档案应记载及时、完整和准确,不得 任意更改。其主要内容应包括车辆基本情况和主要性能、运行使用情

9、况、主要零 部件更换情况、检测和维修记录、以及事故处理记录等。9 、公司与承包经营者安全责任本条所称“承包经营者”系指以各种方式承包公司车辆并承担该车辆经营盈亏责任的自然人或法人。9. 2 公司责任9. 2.1公司应将承包经营车辆纳入公司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范围,切实将公司各项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到承包经营者、承包经营车辆及其司乘人员。9. 2. 2 公司应与承包经营者签订合同,落实安全管理的各项措施,并监督其实 施。9. 3 承包经营者责任9. 3.1 承包经营者应严格遵守企业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配合企业安全管理部 门做好各项安全管理工作。9. 3.2 承包经营者必须按照企业规定,做好车辆的各项维修

10、作业。9. 3. 3 承包经营者必须服从企业经营调度部门的管理,不得擅自改变核定的车 辆运行线路和站场。9.4 公司和承包经营者对车辆的安全管理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承包经营者违 反公司有关管理规定而造成安全事故的,承包经营者承担直接责任,公司承担管 理责任。10 、其它安全管理制度10. 1 会议制度10. 1. 1 安委会(领导小组)会议每季度召开1次,企业安全工作例会每月召 开1次。10.1 . 2 驾驶员安全会议每月不少于2次,承包经营者安全会议每月不少于1 次。10.2 脱产教育培训制度 10. 2.1 对安全管理人员和驾驶员进行的脱产安全培训教育,每年每人不少于16小时。10. 2.

11、 2 培训教育实行专业授课与现场操作相结合的方式集中进行。10. 2. 3 培训教育主要内容包括安全法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职业道德等。10. 3公司内部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制度10. 3.1公司对本单位安全监督检查,每月不少于1次。1.1 3. 2 公司应对重点部位、重点人员、重点线路进行重点检查,及时纠正不 安全因素,限期整改事故隐患。1.4 4 车辆牌证管理制度:公司应指定专门部门专人负责车辆营运牌证的统一 管理。车辆发班时由驾驶员统一领取,车辆收班后,由驾驶员将营运牌证统一交 回企业保管,有关管理人员应做好牌证收发记录。1.5 5 基础资料管理制度:安全管理主要基础资料必须健全,主要包括

12、以下几 个方面:10. 5.1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和制度汇编5.2 安全会议记录10. 5.3 安全培训教育记录10. 5. 4 企业安全监督检查记录10. 5. 5 安全管理人员资历档案10. 5.6 驾驶员管理档案10. 5. 7 乘务员管理档案10. 5.8 事故登记台帐10. 5.9 事故档案。要求一案一档,资料齐全。10. 5. 10公司事故统计报表10. 5.11 承包经营合同有关安全条款内容档案10. 5.12车辆管理档案10. 5. 13车辆维修记录10. 5. 14车辆行车日志10. 5. 15车辆牌证台帐10. 5. 16车辆调度日志营运线路行车基本要求资料台帐11、安全风险防

13、范和事故处理安全风险防范11.1.1 公司应具备与其经营范围相适应的责任赔偿能力,并按规定足额办理企业车辆安全保险。11.1.2 公司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建立安全风险防范机制,提高抵御风险的能力。11. 2 事故处理发生行车事故,驾驶员和乘务员应以最快的方式将发生事故的车号、 班次、时间、地点、受损情况、救助要求、事故原因等向当地公安交警和企业报 告。11.1.1 事故发生后,司乘人员应采取措施排除险情,尽力抢救受伤人员,认 真保护事故现场,防止事故蔓延扩大。11.1.2 公司相关人员应迅速赶赴现场,协助处理善后事宜,发生人员死亡事故,公司相关负责人应迅速到场。11.1.3 重大、特大事故处理完结后,公司应在事故调解赔偿完毕或法院判决 书生效之日起十日内写出事故处理的总结报告和整改措施,报公司注册地交通主 管部门。12、事故统计与事故报告公司事故统计月报表、年报表,以及当年事故与去年同期相比情况必须 完整,并按规定时间报交通主管部门。12. 2 对发生人员现场死亡的事故,公司应在接报一小时内向企业注册地交通 主管部门报告。13. 本规范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