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_2016学年高中历史第六单元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与反对专制的斗争6.3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酝酿和爆发课件新人教版选修2.ppt

上传人:知****量 文档编号:76415369 上传时间:2023-03-10 格式:PPT 页数:21 大小:1.1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_2016学年高中历史第六单元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与反对专制的斗争6.3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酝酿和爆发课件新人教版选修2.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2015_2016学年高中历史第六单元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与反对专制的斗争6.3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酝酿和爆发课件新人教版选修2.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5_2016学年高中历史第六单元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与反对专制的斗争6.3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酝酿和爆发课件新人教版选修2.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_2016学年高中历史第六单元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与反对专制的斗争6.3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酝酿和爆发课件新人教版选修2.ppt(2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合作探究自主预习合作探究自主预习目标导航预习导引合作探究自主预习目标导航预习导引一二三一、挽救专制政治的“预备立宪”1.清末“新政”(1)目的:对外取媚洋人,对内笼络人心,挽救清朝危局,维持专制统治。(2)内容:改革官制,裁撤闲散衙门,添设新机构。改革兵制,扩练新军。改革学制,废科举,设学堂,奖留学。以法保护和奖励工商业。(3)评价:没有涉及政治制度的变革。在实施过程中,清政府大量增加捐税,促使人民不断反抗,革命运动高涨。合作探究自主预习目标导航预习导引一二三2.预备立宪(1)目的:遏制蓬勃发展的革命形势。(2)(3)结果:预备立宪成为骗局,立宪派分化,部分人倾向革命。清朝专制统治陷于空前孤立

2、境地。合作探究自主预习目标导航预习导引一二三预习交流1清末“新政”在很多方面是戊戌变法的翻版,但两者又有根本的区别。请指出两者的出发点有何不同。提示:戊戌变法希望以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来挽救民族危机,实现国家的独立富强。清末“新政”是为挽救清朝危局,继续维持其专制统治。合作探究自主预习目标导航预习导引一二三二、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1.革命思想的传播(1)人物:章炳麟、陈天华、邹容等。(2)活动:发表文章著作;声讨清政府对外卖国、对内专制的罪恶;号召人民起来革命,推翻清王朝,建立民主共和国家。2.革命组织的建立(1)主要团体:华兴会、光复会、日知会等。(2)组建政党:成立:1905年,中国同盟会在

3、日本东京成立。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性质:全国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合作探究自主预习目标导航预习导引一二三3.三民主义(1)内容:民族、民权、民生。(2)目的:推翻清朝统治,建立民主共和国,改变封建土地制度。4.革命形势的发展(1)革命党人与保皇舆论论战,推进了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2)革命党发动一系列起义,为胜利奠定了基础。5.革命的高潮、结果(1)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取得胜利。(2)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宣告成立。2月12日,清帝退位。合作探究自主预习目标导航预习导引一二三预习交流220世纪初,以暴力革命的方式推翻清王朝的统治已成为时代潮流

4、。请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辛亥革命爆发的有利因素。提示:清政府的腐朽统治使其成为众矢之的;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为民主革命准备了条件;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广泛传播;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和政党的建立;一系列武装起义的发动推动革命形势的高涨。合作探究自主预习目标导航预习导引一二三三、列强对辛亥革命的干涉1.原因:列强担心其在华的实际利益受威胁。2.表现(1)调集军队,准备武装干涉中国革命。(2)武昌起义后在“严守中立”的伪装下,扶植袁世凯。(3)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列强采取军事威胁、外交孤立和经济封锁等手段,向革命政权施加压力,帮袁世凯夺权。3.结果:袁世凯窃取了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4.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5、1)性质: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民主革命运动。(2)功绩: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封建帝制,创建了中华民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众多的志士仁人显示了可贵的斗争精神。(3)局限: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合作探究自主预习目标导航预习导引一二三预习交流3在辛亥革命前后,帝国主义列强为何不遗余力地支持袁世凯?提示:武昌起义后,革命形势迅猛发展,清朝统治风雨飘摇,帝国主义扶植袁世凯为其新的代理人,作为它们统治中国、维护其在华利益的工具。合作探究自主预习问题导学即时检测辛亥革命对中国社会民主进步的历史影响活动与探究材料一孙中山在1903年在檀香山正埠荷梯厘街戏院的演说中说:“革命为唯一法门。我们必须倾覆

6、满洲政府,建设民国。革命成功之日废除专制,实行共和。”材料二君主也是一种偶像,他本身并没有什么神圣出奇的作用,全靠众人迷信他,尊崇他,才能够号令全国,称做元首;一旦亡了国,像此时清朝皇帝溥仪,俄罗斯皇帝尼克拉斯二世,比寻常人还要可怜。这等亡国的君主,好像一座泥塑木雕的偶像抛在粪缸里,看他到底有什么神奇出众的地方呢?陈独秀偶像破坏论合作探究自主预习问题导学即时检测材料三皇帝,该算是至高无上、神圣不可侵犯的人。如今都可以被打倒,那么,还有什么陈腐的东西不可以怀疑、不可以打破?思想的闸门一经打开,这股思想解放的洪流就奔腾向前,不可阻挡了。尽管辛亥革命后,一时看来政治形势还十分险恶,但人们又大胆地寻求

7、新的救中国的出路了,再加上十月革命炮声一响和中国工人阶级力量的发展,不久,便迎来了五四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开始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没有辛亥革命,就没有五四运动。材料四中华民国的成立并没有给人们带来预期的民族独立、民主和社会进步。胡绳中国共产党的70年材料五辛亥革命是一次具有巨大革命意义的历史性变革为以后的中国人民革命斗争打开了道路。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注释本合作探究自主预习问题导学即时检测(1)孙中山在材料一中表达了什么思想?提示:推翻清政府,实行共和。(2)根据材料二、材料三,指出辛亥革命前后中国人对皇帝的看法发生了什么变化。提示:革命前认为皇帝至高无上

8、,神圣不可侵犯;革命后破除了对皇帝的迷信。(3)依据材料三说明为什么说没有辛亥革命,就没有五四运动。提示:辛亥革命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激励着人们探索救国的新道路,这正是五四运动产生的思想基础。合作探究自主预习问题导学即时检测(4)材料四与材料五对辛亥革命的评价是否矛盾?你是如何理解的?提示:不矛盾。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承认帝国主义不平等条约继续有效,袁世凯以专制独裁取代民主共和,这些都表明民国成立在当时没能实现民族独立、民主共和与社会进步的革命目的。但是,辛亥革命推翻了腐朽的清王朝,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从历史发展的整体上看,辛亥革命推动了中国的社会进步。合作

9、探究自主预习问题导学即时检测辛亥革命的功绩和教训1.功绩(1)结束了中国沿袭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2)促进了自由、平等思想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社会的移风易俗和中国社会观念的更新。(3)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4)推动了亚洲地区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有力地冲击了帝国主义在东方的殖民统治。合作探究自主预习问题导学即时检测2.教训(1)必须发动和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彻底摧毁封建势力,改革土地制度。在辛亥革命中资产阶级始终不敢这样做,因而失去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2)不能幻想帝国主义的支持。(3)不能对封建势力妥协,革命政权中的立宪派和旧

10、官僚迫使孙中山对袁世凯妥协退让,致使伪装共和的袁世凯轻而易举地窃取了临时大总统职务,辛亥革命归于失败。(4)辛亥革命的失败使中国和民主共和失之交臂,中国人民的民主革命斗争仍任重而道远。合作探究自主预习问题导学即时检测123451.1901年1月,清廷发布上谕:“世有万祀不易之常经,无一成不变之治法。盖不易者三纲五常,昭然如日星之照世;而可变者令甲令乙,不妨如琴瑟之改弦。”这里的“改弦”指的是()A.洋务运动B.百日维新C.清末“新政”D.预备立宪解析:注意题干中“1901年”这一时间。从1901年开始,清政府大规模推行“新政”,进行一系列改革。答案:C合作探究自主预习问题导学即时检测12345

11、2.下列最能体现清政府“预备立宪”是一场骗局的史实是()A.规定“预备立宪”的期限B.载沣任摄政王总揽大权C.颁布钦定宪法大纲D.“皇族内阁”的建立答案:D合作探究自主预习问题导学即时检测123453.下图是一幅驳斥清末“民智未开”观点的漫画,其试图传达的观念是()A.反满兴汉B.官逼民反C.政治民主D.暴力革命解析:漫画反映的是清政府把人民看得很低,而人民则把清政府看得更低、更渺小,其试图传达的是政治民主的观念。故C项正确。答案:C合作探究自主预习问题导学即时检测123454.孙中山去世后,被安葬在南京中山陵,墓前也是一块无字碑,从另一方面表明孙中山功高盖世,非文字可以表达。孙中山先生领导的

12、辛亥革命最大的历史功绩是()A.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B.颁布了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C.为民族工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D.使民主共和的观念从此深入人心解析:辛亥革命最大的功绩是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真正推动了中国的政治近代化发展。答案:A合作探究自主预习问题导学即时检测12345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上图为1907年神州日报漫画过渡。画面中一个穿着“革”的船夫,与穿着“宪”的船夫正争相划渡,问题是朝向正好相反。画中配诗曰:“日薄西山可奈何,保皇革命两蹉跎。那堪入夜风波恶,驶向沉舟侧畔过。”(1)漫画中的船夫、船分别象征着什么?(2)结合漫画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两船夫”在“争相划渡”中的共同主张和作用。参考答案:(1)“船夫”分别代表革命派和保皇派,“船”象征着中国的前途。(2)共同主张:在中国建立民主政治。作用:促进了民主思想的传播,有利于中国革命的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计划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