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分析课设(SPSS)-.pdf

上传人:海*** 文档编号:76381212 上传时间:2023-03-10 格式:PDF 页数:23 大小:565.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据分析课设(SPSS)-.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数据分析课设(SPSS)-.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数据分析课设(SPSS)-.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据分析课设(SPSS)-.pdf(2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成 绩 评 定 表学生姓名班级学号专业课程设计题目评语组长签字:成绩日期20 年月日课程设计任务书学院专 业学生姓名班级学号课程设计题目实践教学要求与任务:设计要求(技术参数):1、熟练掌握软件的操作方法;2、根据所选题目及调研所得数据,运用数据分析知识,建立适当的数学模型;3、运用软件,对模型进行求解,对结果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4、掌握利用数据分析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设计任务:1、查阅资料,获得相关数据,建立一个由三个层次指标构成的全国各省综合消费力指标体系和相关数学模型;2、利用数据分析的理论,建立数学模型进行因子分析,根据因子得分进行聚类,找出可以归为一类的地区;3、利用软件

2、求解,并给出正确的结论。工作计划与进度安排:第一天 第二天学习使用软件并选题第三天 第四天查阅资料第五天 第六天建立数学模型第七天 第九天上机求解并完成论文第十天答辩指导教师:201 年月日专业负责人:201 年月日学院教学副院长:201 年月日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经济结构得到深入优化。但若将中国的经济发展结构与西方发达国家对比,不难发现问题:我国贸易顺差较大而国内的消费力不足。消费力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体现在消费创造出新的生产需要,为生产提供动力和目的。对于消费力的考察,以前一般直接将消费额作为评价依据。通常情况下,对所有消费项目赋予相同权重、只根据实际消费额来决定地区

3、综合消费力排名而忽略潜在消费力的方法是相对不合理、不科学的,难以综合体现该地区消费实力。本文主要研究我国各省的消费力情况根据我国各省综合消费力的构成和特点,按照科学、客观、系统、可行、可比的设计原则,采用了当前关于区域综合指标问题研究的主流研究体系与方法,拟建立一个由三个层次指标构成的全国各省综合消费力指标体系和相关数学模型,通过软件的分析,在指标的设置和模型的建立中综合考虑影响排名的各种要素,客观评价各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消费综合实力,尽可能体现我国省域消费力的排位。关键词:消费力;权重;I/23 目 录1 设计目的 .错误!未指定书签。2设计问题 .错误!未指定书签。3 设计原理 .错误

4、!未指定书签。3.1三个层次指标选定 .错误!未指定书签。3.2综合消费力的评价模型 .错误!未指定书签。3.3对我国各省消费力进行评价的步骤.错误!未指定书签。4 设计程序 .错误!未指定书签。4.1因子分析 .错误!未指定书签。4.2 二级指标的聚类分析 .错误!未指定书签。5设计总结 .错误!未指定书签。参考文献 .错误!未指定书签。1 设计目的熟练掌握数据分析方法在实际问题上的应用。了解三层次综合指标评价体系,掌握因子分析、聚类分析、数据拆分方法的原理,学会用建立数学模型的方法解决问题,学会应用软件进行因子分析、聚类分析、数据拆分等分析方法。2 设计问题我国普遍的国内消费需求,特别是居

5、民消费需求不足成了制约经济均衡健康增长的一个突出问题。由于历史和地理原因,我国东西部省份的发展程度存在巨大差异,这导致我国各省的综合消费力也存在巨大差异,而这种差异又反过来影响区域的经济发展,由此形成循环怪圈,这明显不利于我国经济又快又好地发展。本文的数据来源于统计分析精要与实例详解,试图通过对各省综合消费力构建综合指标评价体系,对其进行综合分析,得出各省综合消费力的实际状况,为各省拉动内需,提高国内居民消费水平,加快经济结构转变和促进国民经济发展供理论依据。1/23 3 设计原理3.1 三个层次指标选定一级指标选定本文拟建立一个总指标体系即全国各省综合消费力指标体系,一级指标是各省综合消费力

6、,指标得分将直接影响各省消费力的排名。一级指标得分的确定需要二级指标值的支持。二级指标选定根据影响消费力的主体情况、国民经济核算的机构划分的相关依据和西方经济学相关知识点,本文的二级指标选定为四个指标。(1)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农村居民个人消费)(2)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城镇居民个人消费)(3)政府部门消费支出(政府公共消费)(4)潜在消费力变量三级指标选定:(1)根据国民经济住户部门消费的统计分类和消费经济学中有关消费结构划分的相关依据,本文将二级指标中农村和城镇住户部门消费分别分为8 个三级指标:表一:住户部门(农村和城镇居民)的消费支出指标食品支出衣着支出居住支出家庭设备及其服务支出

7、交通通讯支出娱乐文化教育及其服务支出 医疗保健支出杂品及其服务支出(2)根据财政学的相关知识,将政府部门公共消费分为三部分:行政管理支出;国防支出;2/23 科教文卫支出文在收集数据时对政府财政支出细目进行了合并,得到了以上三个指标值。具体合并过程是:.行政管理支出=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外交+公共安全;.国防支出=国防支出;.科教文卫支出=教育支出+科学技术+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医疗卫生支出。(3)潜在消费力变量:根据国民经济的支出法核算: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投资)+进出口人口;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价格水平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本文用 07 年数据计算该指标与居民(农村和城镇)消费的相关系数,发

8、现这两个指标存在较高的负相关,可见该指标为一逆向指标。本文在处理该指标时采用了逆向指标正向化,鉴于该指标是环比相对数,所以对指标值取倒数以正向化:1ix居民价格指数农村家庭恩格尔系数城镇家庭恩格尔系数通过以上分析和该指标与消费的相关分析(存在负相关关系)知该指标为一逆向指标。本文在处理该指标时采用了逆向指标正向化,对指标值处理方法为:指标值1xi这里所得到的指标xi实际上表示非食品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是与恩格尔系数相对的一个指标。这样,三级综合指标构建完成,三级指标体系如下表二:3/23 表二 三级指标体系一级指标综合消费力二级指标农村居民消费力城镇居民消费力政府消费力潜在消费力三级指标食品、

9、衣着、居住、家庭设备及其服务、交通通讯、娱乐文化教育及其服务、医疗保健、杂项及其服务共八大支出变量食品、衣着、居住、家庭设备及其服务、交通通讯、娱乐文化教育及其服务、医疗保健、杂项及其服务共八大支出变量行 政 管 理 支出、国防支出、科教文卫支出、人口、居民可支配收入、农村恩格尔系数城镇恩格尔系数3.2 综合消费力的评价模型1、因子分析标赋权公式本文使用的数据为截面数据,设置变量较多且同为经济变量,可能具有共同趋势,而因子分析可提取变量中有共同趋势的因子,因子分析标赋权法对截面数据赋权效果较好,因此本文考虑使用因子分析标赋权法。通过对变量进行因子分析,提取公因子,再考察各变量在公因子中所占的比

10、重,以此作为该指标的权重。该模型是针对第3 级指标和第2 级指标使用。权重计算公式为mjjiihw12加权求和公式要对综合消费力进行逐级加权合成,必须进行加权求和,其公式为:jjiya z其中iy 为低一级指标加权求和值(指标iy 是指标jx 的上一级指标)。jz 是jx 标准化后的值。将各指标的值iy 进行排位比较,就可得到这一级指标的排位。同时iy还继续作为这Z=L 4/23 一指标的原始值,参与更高一级指标的加权合成。依此进行直至最后一级指标排位确定为止。该模型针对第2 级和第 1 级指标使用。3.3 对我国各省消费力进行评价的步骤本文对各省消费力进行评价的具体步骤为:.根据统计学知识、

11、经济学知识、国民经济核算知识、财政学知识等选定用于进行综合评价的指标,并对指标的相应特性进行分析;.收集数据,并根据指标设置的相应特点进行数据处理;.使用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相关处理;.综合所得数据结果,进行我国各省消费力的排序并分析。4 设计程序4.1 因子分析【】菜单【】菜单【】菜单,点击按钮,在因子得分计算方法选项选择“”,表示用加权最小法计算因子得分点击按钮,在因子旋转方法中选择“”,选择方差最大化旋转其余选择默认选项,单击按钮完成操作。1 我国各省农村地区消费支因子分析5/23 图一2.我国各省城镇居民消费各项指标的因子分析国争FactorAnalysis Communalities

12、Zsccre(哥哥Zsccre(衣着支出Zsccre(,居住支出Zsccre(家庭设备)Zsccre(交通通诩Zsccre(文教娱伯Zsccre(I去疗保他Zsccre(冥他服务)Initial I Etraction 1.口口口I.808 1.00口I.786 1.00口l.866 1.000 I.936 1.口口口I.966 1.口口口I.883 1.口口口I.806 1.00口l.813 Ex旧ctlonMethod:同inclpalCorr口JnentAnaly咀s.Total Variance Explained Initial Eigenvalues Extraction Sums

13、 of Sq,且redLoadings Ccrn口。nentTotal 0/o of variance umulatlve%Total%of V甜甜caC国nulatlve0/o 1 6.865 85.807 85.8口76.865 SS.807 SS.807 2.575 7.189 92.996 3.169 2.111 95.107 4.145 1.812 96.919 5.099 1.236 98。1556.084 1.04日99.23 7.043.536 99.739 8 口21.261 1日口口Extraction Me吐10d:同的cipalComponent Analysis.6/

14、23 图二3.政府消费支出的因子分析图三4.潜在消费力变量于消费的相关系数列表Factor Analysis con、n、unalltlesInitial Extracoon 衣警司E自着由3支E出1.000.900 1.000。826居1l:支出1.000 788 家庭设备l.C白。.805 医疗支出1.000.747 交通通讯1.000.914 教育文化l.C白。.936 其他服务l.000.813 Extraction Met阳od:P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T ot.1 Variance Explained Initial Eicienvalues Ext

15、raction Sums of s口uared Load,咽Scomponent Total 咱也ofvaria,、ceCo.n,ulatlve q岛Total 咱也of variance C且.rnulatlve叩b1 5 701 71.265 71265 5 701 71.265 71265 2 1口2912.858 84.123 1口2912.ese 84.123.3.504 6.304 90.426 4 事.273 3.410 93.836 5.186 2.327 96.163 6.161 2.016 98.179?087 l.092 99.271 8.058.729 1(白,DC旧E

16、xt旧ctionMethod:P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今FactorAnalysis Communaht1es Initial Extraction fr l叹雷埋1.000.960 国防支出1.000。785科教文卫1.000。911Extraction Method:Princ.,al Component A旧悄lTotal Variance Explained Initial Eioenvalues Extraction 5urT忘口fs口uTed Loa悔、QSComponent Total%of VariPe,rson C,e陆町、-.431申部6SQ

17、.(2回国.016。043N 31 31 GOP Pe面son C臼elatbn町233”722“Sg.(2回国.207.000 N 31 31 (0(slat阳Is啕叫fultat the口01levl(2-ta曲d)气Co甘ationis SQnific回tattt哩。历le昭,I(2-ta陆d)。臼rrelation附革t嗯城镇消费司649相.128.ooo.492 31 31 26口。630.158。JO31 31 1,293.109 31 31.293 I 109 31 31.139。7田.457 m 31 3卫.208.421.262 018 31 31.372.520.039。刀

18、31 31.336 展到“.065 四JO31 31 口价格指数人均支出OOP.019。军汩.431串.233.918.045。国,2f17 31 31 31 31 7口4唰 324.3届蜻722。000。口均.043。m31 31 31 31.139.20自.372啡,336 457 2泣.039;s 31 31 31 31.706唱.421.520常9到.000.018。03四JO31 31 31 31 1。074-.042。刮目,妇.822.000 31 31 31 31 074 1.757排.381事.693,日.035 31 31 31 31 口42市,71.450.822.000.

19、011 31 31 31 31.786酣:自1.4由协1.ooo.035.011 31 31 31 31 8/23 湖南9200.00 7297.688 6355 0.94697 50.4 63.92 广东31084.40 13248.36 9449 0.96432 50.32 64.73 广西5955.65 6477.094 4768 0.942507 49.82 58.31 海南1223.28 7192.366 845 0.952381 44.05 57.23 重庆4122.51 7899.282 2816 0.95511 45.54 62.85 四川10505.30 6235.056 8

20、127 0.944287 47.75 58.81 贵州2741.90 4719.155 3762 0.93985 47.83 59.76 云南4741.31 5434.488 4514 0.944287 53.48 55.03 西藏342.19 5149.193 284 0.967118 51.31 49.06 陕西5465.79 5942.486 3748 0.951475 63.2 63.64 甘肃2702.40 4756.112 2617 0.947867 53.2 64.14 青海783.61 5726.007 552 0.938086 56.3 62.68 宁夏889.20 6560

21、.911 610 0.948767 59.69 64.68 新疆3523.16 5974.549 2095 0.947867 60.05 64.94 6.潜在消费力变量因子分析图五2 经过权重计算公式得到各项指标的权重如下:(1)我国各省地区农村居民各项消费指标经计算得指标权重为:争FactorAnalysis Communalities Ini咀alExtrac怕JnGDP 1.000.962 可到失入1.000。874人口1.000。965改价指数1.口.894 改农粤、格1.000.825 改统恩格1.口.856 Ext日ctionMethod:Principal Compon四tAna

22、lysis.Total Variance Explained I而tlalElgenvalu自Extr.在tlon句msof Squared Loadl咱SE口m口。nentTotal%口fvariance C umulative to Total to of variance umulative o/o 1 2.749 45.824 45.824 2.749 45824 45.824 2 1.573 26.216 72.041 1.573 26.216 72.口413 1.053 17.547 89.587 1.口到17.547 89.587 4.340 5.659 95.246 5.214

23、 3.566 98.812 6 口711.188 100.000 Extraction Method:Principal Comoon回tAna忖sis.9/23 表四农村居民消费支出指标的权重:食品支出衣着支出居住支出家庭设备交通通讯文教娱乐医疗保健其他服务0.117698 0.114494 0.126147 0.136344 0.140714 0.128623 0.117407 0.118427 从上述的计算结果可以看出各个指标权重的差距不大,同作为居民消费下面的项目起对消费力的大小的贡献相差不大,但是还是有细微的差别。比如在食品和文教娱乐支出相同数目的金额,但是对消费力起到的作用是不同的

24、,可能用于教育的消费支出在对消费者自身的品味提升后会对消费者的消费行为产生影响,进而影响消费力。(2)我国城镇地区居民各项消费指标经计算得指标权重为表五城镇居民消费支出指标的权重食 品 支出衣 着 支出居 住 支出家 庭 设备医 疗 支出交 通 通讯教 育 文化其 他 服务0.13373 0.122734 0.117088 0.119614 0.110996 0.13581 0.139079 0.120802 该组各个指标权重的差距也不大,说明同作为居民消费下面的项目起对消费力的大小的贡献相差不大,但是仍具有细微差别。(3)政府部门的各项消费指标经计算得指标权重为:表六政府消费支出指标的权重行

25、政管理支出国防支出科教文卫支出0.361446 0.295557 0.342997 从结果可以看出行政管理支出和科教文卫支出所占权重较大,它们的大小更容易影响消费结构,进而影响消费力。(4)潜在消费力变量各项消费指标经计算得指标权重为:表七 潜在消费力变量指标的权重居民可支人口价格指数农村居民城镇居民10/23 配收入恩格尔系数恩格尔系数0.178926 0.162576 0.179523 0.166285 0.153427 0.159262 注:在潜在消费力指标中存在正向指标和逆向指标,本案例对潜在消费力的各逆向指标值进行正向化后再计算各个指标的权重。二级指标得分综合三级指标的各项值,对个标

26、准化后的指标值加权求和。7 消费力综合指标体系的二级指标得分及排名表八地区Y1(农村居民消费支出指标得分)地区Y2(城镇居民消费支出指标得分)地区Y3(政府消费指标得分)地区Y4(潜 在消费力指标得分)上海3.27 上海2.45 广东2.9 广东1.19北京2.11 北京2.15 江苏1.74 北京1.17浙江2.06 浙江1.38 山东1.35 山东1.16江苏0.88 广东1.33 浙江1.28 上海0.97福建0.33 天津1.01 辽宁0.97 浙江0.95广东0.3 江苏0.38 四川0.8 江苏0.93山东0.2 福建0.37 河南0.49 河北0.56辽宁0.15 内蒙古0.23

27、 北京0.39 河南0.54天津0.11 山东0.19 河北0.34 天津0.22内蒙古0 重庆0.16 湖南0.32 内蒙古0.2吉林-0.05 辽宁0.04 上海0.11 山西0.18黑龙江-0.09 吉林-0.1 广西0.07 辽宁0.11湖南-0.1 湖南-0.13 云南0.03 黑龙江0.09湖北-0.15 河北-0.31 福建-0.05 吉林0.03山西-0.29 陕西-0.32 安徽-0.09 陕西-0.06河北-0.31 湖北-0.33 黑龙江-0.13 湖北-0.13江西-0.37 山西-0.37 湖北-0.19 湖南-0.13安徽-0.38 四川-0.39 山西-0.24

28、安徽-0.15河南-0.38 安徽-0.4 陕西-0.29 福建-0.15宁夏-0.42 新疆-0.42 江西-0.42 新疆-0.31陕西-0.44 河南-0.43 内蒙古-0.45 四川-0.34四川-0.47 宁夏-0.46 贵州-0.46 江西-0.41青海-0.5 甘肃-0.47 新疆-0.48 宁夏-0.4511/23 新疆-0.57 黑龙江-0.57 吉林-0.58 重庆-0.46广西-0.58 江西-0.59 重庆-0.68 甘肃-0.54重庆-0.6 广西-0.61 甘肃-0.85 广西-0.66云南-0.61 青海-0.62 天津-0.86 云南-0.75海南-0.63 贵

29、州-0.7 西藏-1.13 青海-0.86西藏-0.66 海南-0.72 海南-1.25 贵州-0.92甘肃-0.85 云南-0.81 青海-1.31 西藏-0.97贵州-0.99 西藏-0.93 宁夏-1.34 海南-0.99二级指标权重确定二级指标得分确定之后,再次使用因子分析计算二级指标权重。经过计算得到二级指标权重:表九二级指标权重农村消费城镇消费政府消费潜在消费0.25148 0.251792 0.257105 0.239622 可以看出各个二级指标权重的差距也不大,说明同作为评价消费力的指标它们起对消费力的大小的贡献相差不大,但是仍具有细微差别,总的最终消费指标(农村、城镇、政府消

30、费)在评价中的比重稍重。可见消费额本身对消费力的解释能力非常强。一级指标得分获得二级指标权重后,再对二级指标进行标准化加权求和,得到最后的一级指标得分我国各省综合消费力得分,各省最终排名:表十我国各省综合消费力得分排名地区T(综合 消费 力)得分排名地区T(综合 消费 力)得分1 上海2 17 黑龙江-0.2 2 北京1.74 18 湖北-0.24 12/23 3 广东1.7 19 安徽-0.3 4 浙江1.66 20 陕西-0.32 5 江苏1.16 21 重庆-0.47 6 山东0.9 22 新疆-0.52 7 辽宁0.36 23 江西-0.54 8 天津0.18 24 广西-0.56 9

31、 福建0.13 25 云南-0.67 10 河北0.12 26 宁夏-0.78 11 河南0.1 27 甘肃-0.8 12 内蒙古0.02 28 贵州-0.93 13 湖南-0.03 29 青海-0.99 14 四川-0.15 30 海南-1.08 15 山西-0.19 31 西藏-1.11 16 吉林-0.19 4.2 二级指标的聚类分析二级指标的聚类分析与数据拆分在得出各省四个二级指标值后,本文对我国31 个省市自治区做聚类分析,以考察我国消费力指标在类之间的差别和分布特点。本案例使用方法对变量进行聚类,通过对聚13/23 类过程的考察发现聚成4 类效果最好。图六表十一各省样本点聚类结果.

32、第一组北京、上海、浙江第二组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安徽、福建、河南、湖北、湖南、四川、陕西第三组江苏、山东、广东第四组江西、广西、海南、重庆、贵州、云南、西藏、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在获得聚类结果后本案例以类为基础进行数据进行拆分,以分析这4 组中各指标特点,最主要进行了各个类中数据的描述统计分析。表十为数据拆分后,各组中数据的均值和标准差:表十二 4 组数据的二级指标得分的数值特征指标1 组2 组3 组4 组均值标准差均值标准差均值标准差均值标准差5 10 辈15数20 25 30 14/23 农村消费支出2.48 0.685-0.148 0.242 0.46 0.3

33、67-0.616 0.177 城镇消费支出1.993 0.552-0.121 0.42 0.633 0.611-0.561 0.284 政府消费支出0.593 0.611 0.003 0.521 1.997 0.806-0.711 0.51 潜在消费力变量1.03 0.122 0.069 0.26 1.093 0.142-0.665 0.246 第 1 组样本:通过数据比较我们可以看出第1 组在“农村居民消费支出”、“城镇居民消费支出”这两个指标得分的均值是4 组中最高的,第 1 组的省份在城镇和农村居民消费上非常突出,这是由于这里有较为发达的经济和各种社会保障体系作为支撑,居民收入较高,自然

34、敢于消费。在“潜在消费力变量”上与第3 组样本得分近似,排在前列。这样优秀的得分势必会获得较高的综合消费力得分。在“政府消费支出”得分方面若能相应提高,必将使得总得分继续提升。第 2 组样本:第 2 组样本各项指标得分均排在第3,位于该组的省市是东部和中部地区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该组各项得分在0 均值左右浮动。由于在计算指标得分的时候数据经过标准化处理,所以第 2 组样本的各项考察消费力的指标均在全国平均水平左右浮动。位于该组的省份需要强化各个方面的消费,尤其是居民消费方面。这样可以有效提高整体消费力和综合消费力得分,。第 3 组样本:第 3 组样本的“政府消费支出”得分非常突出,远远高于其他

35、三个组,可见该类样本有个共同特点,即政府消费性支出非常高,对消费的贡献很大。“潜在消费力变量”得分也在全国首位,但得分与第1 组非常接近,这两个组该项得分远远高于其他 2 个组,可见位于这两个组的省份潜在消费力都是比较强的。只要在居民消费方面稍作努力就可提高得分,提高最后的综合消费力排名。第 4 组样本:将第4 组样本的各项指标数据与其他组作对比可以看出,该组样本所有指标值都远远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这样的得分势必严重影响这些地区的综合消费力得分。该组的省市多位于我国西南、西北部地区,这里经济较为落后。要想提高这些地方的消费,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增加居民消费、政府消费、人居可支配收入等;努力降低

36、城镇和农村家庭的恩格尔系数;努力控制物价水平,不要使得过高或过低的物价水平影响消费等。相信这些地区通过指标得分的对比,可以发现最需要加强的地方以提高自身消费力,为自身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提供有力支持。通过以上分析很容易看出第1 组和第 3 组的得分非常高,其各种消费支出水平和潜在消15/23 费力变量得分皆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且第 1 组和第 3 组所包含的地区只有6 个省市。剩下全国 25 个省市自治区所属的2 组和 4 组各变量得分仅为全国平局水平或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由这样的得分结果可以看出我国的消费力分布非常不均匀,而且经济发展程度与消费力大小直接相关。少数经济强省的各项指标较强,

37、凸显了它们高水平的消费力,而大多数西部经济不发达省份的各项指标则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我们需要加大各项政策的调整力度,努力扭转东西部、沿海与内陆的巨大差距,使得国民经济得以向健康均衡的方向发展。一级指标的排名分析我国各省 07 年的消费力的综合评价得分如表十所示。该指标得分的分数本身不具有经济意义,得分只是为了排名而计算的。北京、上海作为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方,消费力也位居全国前列。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居民人均收入较高,消费也较高,政府消费性支出也高。自然消费力的综合较高。而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较为落后,虽然有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支持,国家一直加大西部地区政府支出,但是居民收入和支出水平相对较低,城乡结构

38、差异较大,发展不均衡。这些因素综合起来使得这些省份综合消费力得分较低。本文以样本聚类将全国各省分为4 个组的结果为基础,进行数据进行拆分并计算各组综合消费力得分的均值和标准差。表十三 4 组数据综合消费力得分的数值特征指标1 2 3 4 均值标准差均值标准差均值标准差均值标准差综合消费力得分 T 1.801 0.176-0.051 0.205 1.252 0.408-0.768 0.23537 表十三很好地反应了各组综合消费力的综合得分的数值特征。第1 组得分的均值为1.801,排在各组之首,可以知道该组所包含的城市必包含我国经济最为发达、消费力最为强劲的地区,经考察第1 组所包含的城市有上海

39、市、北京市、浙江,它们的综合得分排在第 1、2、4 位。第 3 组综合消费力得分1.25 排在第 2,被分到该组的省份有江苏、山东、广东,这是我国沿海的经济强省。第2 组得分-0.051,排名第 3,接近 0 均值,该组综合消费力接近全国平均水平。位于该组的省份大多位于我国中部、南部地区,经16/23 济发展程度居于中等。第四组综合消费力得分为-0.768,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位于该地区省份多为西南、西北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较为落后。仔细观察指标的设置和计算所得的各级指标权重来看,居民消费力对综合消费力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农村居民和城镇居民的消费占了一半的权重,由此可见提高居民的整体消费力对

40、综合消费力得分的影响是非常大的,要提高各省消费力尤须加强居民消费,进而促进国民经济健康积极地发展。17/23 5 设计总结通过对数据分析的这道实际问题的解决,不仅使我更加深刻的理解了数据分析的基础知识,对因子分析,聚类分析有了更深刻的了解,而且使我对这些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同时对我学习好数据分析这门课有很大帮助。在实现这道题的过程中我应用了,学会了这个软件的一些新的应用,更加熟练的操作该软件进行一些数据上的处理。18/23 参考文献1梅长林、范金城.数据分析方法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2 2杨维忠、张甜统计分析与行业应用案例详解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4 3时立文、19.0统计分析从入门到精通 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8 4中国统计年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技术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