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知识分子介绍佛教剖析.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向知识分子介绍佛教剖析.ppt(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n n 向知识分子介绍佛教向知识分子介绍佛教 于凌波居士于凌波居士目录目录第一章第一章 缘起缘起第二章第二章 释疑释疑第三章第三章 释迦世尊传略释迦世尊传略第四章第四章 佛教在华弘传概要佛教在华弘传概要第五章第五章 佛教的世界观佛教的世界观第六章第六章 佛教的人生观佛教的人生观第七章第七章 小乘佛教的基本教理小乘佛教的基本教理第八章第八章 人天乘与大乘佛法人天乘与大乘佛法第九章第九章 学佛的目的及修持的方法学佛的目的及修持的方法第十章第十章 专介净土专介净土一、对佛教歧视的人一、对佛教歧视的人 有意的有意的 盲从的盲从的 二对佛教误解的人二对佛教误解的人 神棍敛钱神棍敛钱 张玉姑显灵张玉姑显灵
2、 千千斤斤大大猪猪,菩菩萨萨有有福福 三、对佛教陌生的人三、对佛教陌生的人 人身难得,中国难生,佛法难闻,信心难起人身难得,中国难生,佛法难闻,信心难起 四、名为佛教徒而不知佛法的人四、名为佛教徒而不知佛法的人 五、非佛教徒想了知佛法而无机缘的五、非佛教徒想了知佛法而无机缘的 缘起缘起 佛法的高深圆融。博大精微,是世界学者所公佛法的高深圆融。博大精微,是世界学者所公认的。即使是不信佛教的知识分子,也都承认佛认的。即使是不信佛教的知识分子,也都承认佛教的理论正确与伟大。但佛法惟其微妙,则难于教的理论正确与伟大。但佛法惟其微妙,则难于领悟;惟其高深,则不易了解。三藏十二部,浩领悟;惟其高深,则不易
3、了解。三藏十二部,浩如烟海。且名相特多,辞意艰深。这对一个国学如烟海。且名相特多,辞意艰深。这对一个国学修养稍浅,且与佛教素无接触的人来说,要想骤修养稍浅,且与佛教素无接触的人来说,要想骤然在言含万象,字包千训的佛经中找出点头绪来,然在言含万象,字包千训的佛经中找出点头绪来,实在是难乎其难。这好比摩尼宝珠,光芒万丈。实在是难乎其难。这好比摩尼宝珠,光芒万丈。惟其光彩夺目,逼人视线,使人反而不易辨认出惟其光彩夺目,逼人视线,使人反而不易辨认出宝珠的真面目宝珠的真面目 第二章 释疑一、佛教不同于天佛教不同于天地神地神最易于和佛教混淆不清最易于和佛教混淆不清的,就是神祇的,就是神祇 敬奉神祇的目的,
4、消极的敬奉神祇的目的,消极的是求免祸;积极的是求赐福是求免祸;积极的是求赐福 须知宇宙万象,各自有其因果须知宇宙万象,各自有其因果 聪明正直之谓神聪明正直之谓神 佛教不同于神道佛教不同于神道 不得事余道,不得拜于不得事余道,不得拜于天,不得祠神鬼,不得视天,不得祠神鬼,不得视吉良日吉良日 不不得得卜卜问问请请崇崇,符符咒咒厌厌怪怪,祠祠祀祀解解奏奏,亦亦不不得得择择良良日日良良时时 二、佛教并不消二、佛教并不消极逃世极逃世铁甲将军夜渡关,朝臣侍漏铁甲将军夜渡关,朝臣侍漏五更寒,五更寒,日出山寺僧未起,看来日出山寺僧未起,看来名利不如闲名利不如闲 出家的比丘众,过的是积极严肃,刻苦出家的比丘众,
5、过的是积极严肃,刻苦自励的生活,绝不似诗人笔下写的那么自励的生活,绝不似诗人笔下写的那么懒散自在,即是佛门在家信众,其行为懒散自在,即是佛门在家信众,其行为生活也外似消极怯懦,实际上却积极勇生活也外似消极怯懦,实际上却积极勇猛的。猛的。我常看见和尚或信佛的人,只在我常看见和尚或信佛的人,只在深山中或寺庙里诵经念佛,这种深山中或寺庙里诵经念佛,这种生活怎能说是积极呢?生活怎能说是积极呢?”:“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不惟入地狱,且常住地狱,不惟常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不惟入地狱,且常住地狱,不惟常住地狱,而且庄严地狱。住地狱,而且庄严地狱。”地藏王菩萨说:地藏王菩萨说:“地狱未空,誓不成地狱未空,
6、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大乘理趣经大乘理趣经说:说:“不怖地狱,不怖地狱,不求生天,不为己身而求解脱不求生天,不为己身而求解脱”:“为护生命,宁舍钱财;为护生命,宁舍钱财;为护一家,宁舍一人;为为护一家,宁舍一人;为护一村,宁舍一家;为护护一村,宁舍一家;为护一国,宁舍一村。一国,宁舍一村。”释迦世释迦世尊在往尊在往昔因中昔因中修行时,修行时,曾经舍曾经舍身饲虎,身饲虎,割肉喂割肉喂鹰鹰 唐代玄奘大师为求正法。西行取经,唐代玄奘大师为求正法。西行取经,涉八百里荒漠,途中失水,几至丧涉八百里荒漠,途中失水,几至丧命。但他宁愿向西方进一步而死,命。但他宁愿向西方进一
7、步而死,不愿向东方退一步而生不愿向东方退一步而生 禅宗二祖慧可,参拜达摩祖师,立雪断臂,不禅宗二祖慧可,参拜达摩祖师,立雪断臂,不退初心退初心 佛法在世佛法在世间,不离间,不离世间觉,世间觉,离世求菩离世求菩提,恰似提,恰似觅兔角觅兔角 大智度论大智度论卷十六卷十六:“昔野火烧林,林中有一雉,勤身奋力,飞昔野火烧林,林中有一雉,勤身奋力,飞入水中,渍其毛羽,来灭大火。火大水少,往入水中,渍其毛羽,来灭大火。火大水少,往来疲乏,不以为苦。是时天帝释来问之言!来疲乏,不以为苦。是时天帝释来问之言!汝作何等汝作何等?答言,我救此林,愍众生故。?答言,我救此林,愍众生故。此林荫育处广,清凉快乐。我诸种
8、类,及诸宗此林荫育处广,清凉快乐。我诸种类,及诸宗亲,皆依仰此。我身有力,云何懈怠,而不救亲,皆依仰此。我身有力,云何懈怠,而不救之?之?”天帝问言:天帝问言:“汝乃精勤,当至几时?汝乃精勤,当至几时?”雉言:雉言:“以死为期以死为期”。三、佛教是智信不是迷信三、佛教是智信不是迷信佛教是智信,佛教是智信,不是迷信,不是迷信,是兼善而非是兼善而非独善,乃入独善,乃入世而非厌世世而非厌世:“奇哉,奇奇哉,奇哉,一切众生,哉,一切众生,皆具有来智慧皆具有来智慧德相,但因妄德相,但因妄想执着,不能想执着,不能证得,若离妄证得,若离妄想,一切智,想,一切智,自然智,即得自然智,即得现前现前。”:“祸福无门,唯祸福无门,唯人自招。人自招。”:“法法尔如是尔如是”。原始的与原始的与进步的两进步的两种种:“吾尝见迷信者流,叩以微妙最上之理,辄曰是造化主之所知,非吾侪吾尝见迷信者流,叩以微妙最上之理,辄曰是造化主之所知,非吾侪所能及也!是何异专制君主之法律,不可以与民共见也!佛教不然,佛教所能及也!是何异专制君主之法律,不可以与民共见也!佛教不然,佛教之最大纲领曰悲智双修,自初发信以迄成佛,恒以转迷成悟为一大事业。之最大纲领曰悲智双修,自初发信以迄成佛,恒以转迷成悟为一大事业。”何者是智信,何者是迷信,明眼人该有所抉择了。何者是智信,何者是迷信,明眼人该有所抉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