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讲-中国古代的选士与取士制度..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七讲-中国古代的选士与取士制度..ppt(2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第七七章章 中国古代的选士与取士制度中国古代的选士与取士制度二二三三一一察举制的诞生与演进察举制的诞生与演进察举制的诞生与演进察举制的诞生与演进察举制的考核法规察举制的考核法规察举制的考核法规察举制的考核法规孝廉:察举孝子廉吏孝廉:察举孝子廉吏茂才(秀才):选拔茂才(秀才):选拔奇才异能之士。奇才异能之士。贤良方正:选拔公正贤良方正:选拔公正无私、敢于直言之士无私、敢于直言之士明经:选拔通晓儒家明经:选拔通晓儒家经典之人经典之人明法:选拔通晓律令明法:选拔通晓律令的人才的人才察举制的特点察举制的特点u实施对象实施对象 全体士人全体士人u操作方式操作方式 主管官员推荐主管官员推荐察举制察举制的
2、的利弊得失利弊得失积极作用积极作用以德为主要考察标准较难以德为主要考察标准较难客观评定,沽名钓誉、欺世客观评定,沽名钓誉、欺世盗名的现象在东汉尤为突出盗名的现象在东汉尤为突出权贵操纵,推荐者所知范权贵操纵,推荐者所知范围有限,很难广泛察知真正围有限,很难广泛察知真正的德才之士的德才之士消极作用消极作用高度重视人才,改变人才选拔标高度重视人才,改变人才选拔标准准颁布较为健全、完善的察举法规颁布较为健全、完善的察举法规荐举与考试结合,保证衡量人才荐举与考试结合,保证衡量人才的的全面性全面性促进了儒家思想的传播促进了儒家思想的传播,提高了提高了学校教育的地位学校教育的地位魏晋时期九品中正制魏晋时期九
3、品中正制 九品中正制九品中正制:也叫九品官人法。这种方法是在地方的州和郡设置大小中也叫九品官人法。这种方法是在地方的州和郡设置大小中正官,由中正官把被选的士人按照家庭出身和个人的才正官,由中正官把被选的士人按照家庭出身和个人的才学,分为三级九品,作为授官晋爵的依据。学,分为三级九品,作为授官晋爵的依据。具体实施办法:具体实施办法:1.1.设置中正官设置中正官 2.2.品定人物品定人物 3.3.按品授官按品授官 九品中正制九品中正制 魏晋时期九品中正制魏晋时期九品中正制问题与废除问题与废除1 1、“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2 2、举用人的权力过分集中,缺乏有力的监督和制衡
4、;、举用人的权力过分集中,缺乏有力的监督和制衡;3 3、按门第取人这本身就是一种严重的社会不公,滋生腐、按门第取人这本身就是一种严重的社会不公,滋生腐败,阻塞贤良。败,阻塞贤良。魏晋时期九品中正制魏晋时期九品中正制隋唐到隋唐到明清明清的科举制度的科举制度隋朝隋朝 诞诞 生生清朝清朝明朝明朝 颓颓 废废唐朝唐朝 发发 展展主主 要要 内内 容容宋朝宋朝 鼎鼎 盛盛 终终 结结隋朝科举制的产生隋朝科举制的产生时间:隋炀帝大业二年(公元时间:隋炀帝大业二年(公元606606年)年)标志:进士科的设置标志:进士科的设置原因:原因:u国家行政机构运行的需要国家行政机构运行的需要 u庶族地主阶级争得政治权
5、力的需要庶族地主阶级争得政治权力的需要 唐朝科举制的发展唐朝科举制的发展生生 徒徒制制 举举皇帝亲自选中的皇帝亲自选中的考生考生不在校学习的学不在校学习的学生,提出申请经生,提出申请经考试合格送至尚考试合格送至尚书省参加考试。书省参加考试。乡乡 贡贡在校学习经考试在校学习经考试合格的学生,由合格的学生,由学校送到尚书省学校送到尚书省参加考试。参加考试。下列人员不得报考:犯人、工商子弟、州县小吏下列人员不得报考:犯人、工商子弟、州县小吏乡试(州县的地方考试)乡试(州县的地方考试)省试(尚书省的礼部考试)省试(尚书省的礼部考试)吏部考试。吏部考试。考试程序考试程序两种类型:常科和制科两种类型:常科
6、和制科。常科的主要科目有。常科的主要科目有秀才科秀才科:考方略策五道题:考方略策五道题进士科进士科:考诗赋:考诗赋明经科明经科:考试经义:考试经义明法科明法科:考试律、令等知识:考试律、令等知识明书科明书科:考文字。说文、字林二十条,通十八过:考文字。说文、字林二十条,通十八过明算科明算科:考试算术。九章算术三条,周髀算经、海岛、:考试算术。九章算术三条,周髀算经、海岛、孙子、五曹、张丘建、夏侯阳、五经算各一条孙子、五曹、张丘建、夏侯阳、五经算各一条考试的科目和内容考试的科目和内容 帖经帖经 口试口试 墨义墨义 策问策问 诗赋诗赋 考试的方法考试的方法科举制的作用、流弊与影响科举制的作用、流弊
7、与影响作作作作 用用用用一n有利于权利集中和政权稳定;有利于权利集中和政权稳定;n向地主阶级的各阶层和广大平民子弟打开了入仕的途径向地主阶级的各阶层和广大平民子弟打开了入仕的途径;n有利于全国思想的统一和学术的统一;有利于全国思想的统一和学术的统一;n有利于有利于缓和阶级对立,体现一定的社会公平。缓和阶级对立,体现一定的社会公平。科举制的作用、流弊与影响科举制的作用、流弊与影响流流流流 弊弊弊弊二l科举考试内容狭窄空疏无用,不利于选拔培养实际科举考试内容狭窄空疏无用,不利于选拔培养实际能力的人才。能力的人才。l科举考试把读书、应考和做官紧密联系起来,读书科举考试把读书、应考和做官紧密联系起来,
8、读书的目的就是为了做官。的目的就是为了做官。l科举考试最后取舍是由主考官、礼部、宰相、皇帝科举考试最后取舍是由主考官、礼部、宰相、皇帝决定,录取标准多以权势门第为转移。决定,录取标准多以权势门第为转移。科举制的作用、流弊与影响科举制的作用、流弊与影响影影影影 响响响响三三l科举考试科举考试直接影响着学校教育的兴衰直接影响着学校教育的兴衰l科举考试科举考试影响着学校教育的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影响着学校教育的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教学方法等增加了科举考试的名额,较前朝扩大了增加了科举考试的名额,较前朝扩大了1010余倍余倍提高了科举及第后的地位与待遇提高了科举及第后的地位与待遇严格立法,完
9、善考试制度,防范舞弊严格立法,完善考试制度,防范舞弊宋朝科举制的鼎盛宋朝科举制的鼎盛童试童试乡试乡试会试会试殿试殿试县试县试府试府试岁试岁试科试科试院试院试生员生员举人举人贡士贡士解元解元会元会元进士进士状元状元作弊时候用的微型书作弊时候用的微型书 作弊衣服作弊衣服 用放大镜才能看清楚用放大镜才能看清楚的用来作弊的小抄的用来作弊的小抄 藏在鞋底的小抄藏在鞋底的小抄 破题破题承题承题起讲起讲帽子帽子入手入手起股起股中股中股后股后股 束股束股正文正文明朝科举制的颓废明朝科举制的颓废八股取士:八股取士:清朝科举制的清朝科举制的终结终结 废除时间:公元废除时间:公元19051905年年废除原因:废除原
10、因:学校教育成为科举的附庸学校教育成为科举的附庸空疏的内容、专制的形式以及考试作弊空疏的内容、专制的形式以及考试作弊科举制度是清末新式学堂发展的障碍。科举制度是清末新式学堂发展的障碍。参考文献参考文献刘虹著,中国选士制度史,湖南教育出版社,刘虹著,中国选士制度史,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1992年年林白林白 朱梅苏著朱梅苏著,中国科举史话中国科举史话,南昌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江西人民出版社,20082008年年0101月月 刘海峰刘海峰 李兵著李兵著,中国科举史中国科举史,上海上海:东方出版中心东方出版中心,20042004年年 王炳照王炳照 徐勇徐勇 主编主编,中国科举制度研究中国科举制度研究,河北人民出版河北人民出版社社,2002,2002年年0606月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