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地理复习课件——极地地区.ppt

上传人:得****1 文档编号:76362398 上传时间:2023-03-09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1.9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区域地理复习课件——极地地区.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区域地理复习课件——极地地区.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区域地理复习课件——极地地区.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区域地理复习课件——极地地区.ppt(2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学习目标:学习目标:1 1、了解南极地区的位置、气候特征、了解南极地区的位置、气候特征、资源、科研基地资源、科研基地2 2、了解南极条约、了解南极条约3 3、了解北极的地理位置、北极科考站、了解北极的地理位置、北极科考站4 4、掌握南北极地区的对比、掌握南北极地区的对比一、位置最南的大洲一、位置最南的大洲 四周被三大洋包围四周被三大洋包围四周被三大洋包围四周被三大洋包围 纬度最高、跨经度纬度最高、跨经度纬度最高、跨经度纬度最高、跨经度最广最广最广最广 太 平 洋大西洋印度洋二、冰雪高原二、冰雪高原 平均海拔最高平均海拔最高平均海拔最高平均海拔最高冰层最厚冰层最厚冰层最厚冰层最厚 南极洲南极洲冰

2、山是南冰山是南极大陆附极大陆附近海面显近海面显著的景观,著的景观,它是南极它是南极大陆冰川大陆冰川下滑崩裂下滑崩裂入海形成入海形成的。的。冰冰山山的的形形成成三、冰原气候:酷寒、干燥、烈风三、冰原气候:酷寒、干燥、烈风 【思考思考思考思考】中山站和文森峰上的五星红旗终年飘向什么方中山站和文森峰上的五星红旗终年飘向什么方中山站和文森峰上的五星红旗终年飘向什么方中山站和文森峰上的五星红旗终年飘向什么方 向?为什么向?为什么向?为什么向?为什么?四、资源宝库四、资源宝库世界最大固世界最大固世界最大固世界最大固体淡水库体淡水库体淡水库体淡水库海洋生物:海洋生物:海洋生物:海洋生物:企鹅、磷虾、企鹅、磷

3、虾、企鹅、磷虾、企鹅、磷虾、鲸鱼、海豹等鲸鱼、海豹等鲸鱼、海豹等鲸鱼、海豹等矿产:矿产:矿产:矿产:煤、铁最多煤、铁最多煤、铁最多煤、铁最多【思考思考思考思考】寒冷的南极寒冷的南极寒冷的南极寒冷的南极洲为什么分布有丰富洲为什么分布有丰富洲为什么分布有丰富洲为什么分布有丰富的煤炭资源的煤炭资源的煤炭资源的煤炭资源?进行气象、冰川、进行气象、冰川、地质、海洋、生物地质、海洋、生物等学科的科学研究等学科的科学研究 我国在南极的科考站我国在南极的科考站长城站:长城站:乔治王岛乔治王岛 6262s s,5959w w中山站中山站:东南极东南极 6969s s,7676e e昆仑站:昆仑站:内陆内陆 77

4、77E E,8080S S,高程高程40874087米米 长城站长城站中山站中山站。昆仑站昆仑站五、科研宝地五、科研宝地南极科考与环境保护南极科考与环境保护(1)南极洲代表性的动物有:企鹅、鲸、海豹、磷虾等。南极洲代表性的动物有:企鹅、鲸、海豹、磷虾等。其中富含蛋白质的磷虾是地球上最大的单种生物资源。其中富含蛋白质的磷虾是地球上最大的单种生物资源。(2)南极洲原始的自然环境还为科学家们的气象、冰川、南极洲原始的自然环境还为科学家们的气象、冰川、地质、海洋、生物等学科领域提供了最广阔的天然实验地质、海洋、生物等学科领域提供了最广阔的天然实验室。迄今为止已经有室。迄今为止已经有18个国家在南极洲先

5、后建立了个国家在南极洲先后建立了140多个科学考察站。多个科学考察站。1985年在乔治王岛上建立了我国第一年在乔治王岛上建立了我国第一座南极考察站座南极考察站长城站长城站(6213 S,5857 W),1989年在年在南极大陆的印度洋沿岸建立了我国第二座南极考察站南极大陆的印度洋沿岸建立了我国第二座南极考察站中山站中山站(6922 S,7622 E)。2005年年1月月18日中国南日中国南极科学考察队确定了南极冰盖最高点的位置极科学考察队确定了南极冰盖最高点的位置(802200 S,772111 E),海拔,海拔4093米。至此,完成了人类历史米。至此,完成了人类历史上首次冲击南极冰盖之巅的神

6、圣使命。上首次冲击南极冰盖之巅的神圣使命。2009年年1月,中月,中国第国第25次南极科考队完成了第三座南极考察站次南极科考队完成了第三座南极考察站昆仑昆仑站的建设站的建设。南极条约南极条约只限于和平目的;只限于和平目的;禁止进行一切军事活动;禁止进行一切军事活动;禁止核爆炸实验和处理放射性废物。禁止核爆炸实验和处理放射性废物。北极地区北极地区 北极地区是指北极圈以内的地区,包括北冰洋、欧北极地区是指北极圈以内的地区,包括北冰洋、欧洲北部、亚洲北部、北美洲北部及一些岛屿。主体部洲北部、亚洲北部、北美洲北部及一些岛屿。主体部分是北冰洋,占北极地区的分是北冰洋,占北极地区的6O6O。欧欧欧欧 洲洲

7、洲洲亚亚亚亚 洲洲洲洲北美洲北美洲北美洲北美洲 联系亚联系亚联系亚联系亚洲北部、欧洲北部、欧洲北部、欧洲北部、欧洲北部和北洲北部和北洲北部和北洲北部和北美北部最短美北部最短美北部最短美北部最短航线的必经航线的必经航线的必经航线的必经之地之地之地之地 空中交通要冲空中交通要冲 2004 2004 2004 2004年年年年7 7 7 7月月月月28282828日,我国首个北极科学考察站日,我国首个北极科学考察站日,我国首个北极科学考察站日,我国首个北极科学考察站中国中国中国中国北极黄河站北极黄河站北极黄河站北极黄河站在挪威斯匹次卑尔根群岛的新奥尔在挪威斯匹次卑尔根群岛的新奥尔在挪威斯匹次卑尔根群

8、岛的新奥尔在挪威斯匹次卑尔根群岛的新奥尔松松松松(78(78(78(7855555555N N N N,1111111156565656E)E)E)E)建成并正式投入使用。建成并正式投入使用。建成并正式投入使用。建成并正式投入使用。黄河站建立与北极科考(1)原因:由于人类社会的主体原因:由于人类社会的主体(世界人口的世界人口的83%)处在北处在北半球,北极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和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就半球,北极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和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就比南极大得多,直接得多。在全球变化研究背景中,北比南极大得多,直接得多。在全球变化研究背景中,北极环境系统的一些特殊现象正在成为国际科学界关注的极环境系统的

9、一些特殊现象正在成为国际科学界关注的焦点。焦点。(2)中国科考:中国科考:2004年年7月月28日,中国首座北极科学考察日,中国首座北极科学考察站站黄河站在挪威斯匹次卑尔根群岛的新奥尔松黄河站在挪威斯匹次卑尔根群岛的新奥尔松(7855 N,1156 E)建成并正式投入使用。建成并正式投入使用。(3)意义:黄河站的建成,不仅为我国深入北极地区科意义:黄河站的建成,不仅为我国深入北极地区科考提供了前沿阵地,极大地提高了我国极地考察的能力,考提供了前沿阵地,极大地提高了我国极地考察的能力,同时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走向世界,面向未来,跻身于同时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走向世界,面向未来,跻身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坚

10、定决心。并将在增强我国国际北极事世界民族之林的坚定决心。并将在增强我国国际北极事务中的影响力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务中的影响力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3)意义:黄河站的建成,不仅为我国意义:黄河站的建成,不仅为我国深入北极地区科考提供了前沿阵地,深入北极地区科考提供了前沿阵地,极大地提高了我国极地考察的能力,极大地提高了我国极地考察的能力,同时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走向世界,同时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走向世界,面向未来,跻身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坚面向未来,跻身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坚定决心。并将在增强我国国际北极事定决心。并将在增强我国国际北极事务中的影响力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务中的影响力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

11、。(5)(5)南极地区受西风漂流的影响,温度低,北极地区南极地区受西风漂流的影响,温度低,北极地区大部分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大部分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南北极地区地理特征的比较南北极地区地理特征的比较地区地区北极地区北极地区南极地区南极地区纬度纬度位置位置北极圈以北北极圈以北南极圈以南南极圈以南海陆海陆位置位置以北冰洋为主体,被亚、以北冰洋为主体,被亚、欧、北美三大洲所包围欧、北美三大洲所包围以南极洲为主体,被太平、以南极洲为主体,被太平、大西、印度三大洋所包围大西、印度三大洋所包围地表地表状况状况60%60%以上为海洋以上为海洋绝大部分为陆地绝大部分为陆地昼夜昼夜状况状况4 41111月为

12、极昼,月为极昼,1111次年次年4 4月为极夜,极昼时间长于月为极夜,极昼时间长于极夜极夜4 41111月为极夜,月为极夜,1111次年次年4 4月为极昼,夜时长于昼时月为极昼,夜时长于昼时地地 区区北极地区北极地区南极地区南极地区气候气候类型类型及及特征特征沿岸苔原气候为主,冬季沿岸苔原气候为主,冬季长寒,夏短温,降水少、长寒,夏短温,降水少、集中夏季。集中夏季。格陵兰岛内陆为冰原气候格陵兰岛内陆为冰原气候 绝大部分为冰原气候绝大部分为冰原气候酷寒、大风、干燥酷寒、大风、干燥自然带自然带苔原带和冰原带苔原带和冰原带冰原带冰原带矿产矿产资源资源煤、铁、油气、各种金属煤、铁、油气、各种金属矿等矿

13、等煤、铁、各种金属矿煤、铁、各种金属矿等等生物生物资源资源植物:苔藓、地衣等植物:苔藓、地衣等动物:北极熊、驯鹿等动物:北极熊、驯鹿等主要动物有企鹅、鲸、主要动物有企鹅、鲸、磷虾等磷虾等南北极地区地理特征的比较南北极地区地理特征的比较南北极地区地理特征的比较南北极地区地理特征的比较【练习练习练习练习】读我国北极黄河站读我国北极黄河站(78(785555N,11N,115656E)E)所在的所在的“斯匹次卑尔根群岛位置示斯匹次卑尔根群岛位置示意图意图”,回答下列问题。,回答下列问题。1)1)黄河站与北极点的距离大约为:黄河站与北极点的距离大约为:A A、10001000 B B、12001200

14、 C C、14001400 D D、160016002)2)距斯匹次卑尔根群岛最近的大陆地区是:距斯匹次卑尔根群岛最近的大陆地区是:A A、北美大陆、北美大陆 B B、亚洲大陆、亚洲大陆 C C、欧洲大陆、欧洲大陆 D D、非洲大陆、非洲大陆3)3)关于北极黄河站、南极中山关于北极黄河站、南极中山站站(69(692222S,76S,762323E)E)的叙的叙述中述中,正确的是正确的是:A.A.黄河站盛行东南风,中山黄河站盛行东南风,中山站盛行东北风站盛行东北风 B B一年中,黄河站的极昼极夜一年中,黄河站的极昼极夜时间短于中山站的极昼极夜时间时间短于中山站的极昼极夜时间 C.C.黄河站的区时

15、比中山站的区时晚约黄河站的区时比中山站的区时晚约4 4小时小时1818分分 D.D.黄河站位于中山站的西北方向黄河站位于中山站的西北方向 5)5)5)5)斯匹次卑尔根群岛虽然地处高纬,但其冬季气温明斯匹次卑尔根群岛虽然地处高纬,但其冬季气温明斯匹次卑尔根群岛虽然地处高纬,但其冬季气温明斯匹次卑尔根群岛虽然地处高纬,但其冬季气温明显高于同纬度其他地区,其最主要的成因是:显高于同纬度其他地区,其最主要的成因是:显高于同纬度其他地区,其最主要的成因是:显高于同纬度其他地区,其最主要的成因是:A.A.A.A.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形以平原为主 B.B.B.B.降水稀少,大气对太阳

16、辐射的反射作用弱降水稀少,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弱降水稀少,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弱降水稀少,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弱 C.C.C.C.暖流的影响暖流的影响暖流的影响暖流的影响 D.D.D.D.四周被海洋包围,受海洋的影响明显四周被海洋包围,受海洋的影响明显四周被海洋包围,受海洋的影响明显四周被海洋包围,受海洋的影响明显4)4)4)4)斯匹次卑尔根群岛海岸线斯匹次卑尔根群岛海岸线斯匹次卑尔根群岛海岸线斯匹次卑尔根群岛海岸线曲折破碎,其主要成因是:曲折破碎,其主要成因是:曲折破碎,其主要成因是:曲折破碎,其主要成因是:A.A.A.A.海浪作用海浪作用海浪作用海浪作用 B.B.B.B.流水作

17、用流水作用流水作用流水作用 C.C.C.C.风力作用风力作用风力作用风力作用 D.D.D.D.冰川作用冰川作用冰川作用冰川作用例:例:右图是南极地区图,阴影部分为黑夜。读图完成右图是南极地区图,阴影部分为黑夜。读图完成911题。题。(1)图中)图中ab是我国的科学考察站,沿直线从是我国的科学考察站,沿直线从a到到b的方向是(的方向是()A先东北、转东南先东北、转东南 B先西南、转西北先西南、转西北 C先东南、转东北先东南、转东北 D先西北、转西南先西北、转西南2,4,6C 2,4,6(2)关于两个科学考察站的叙述,正确的是)关于两个科学考察站的叙述,正确的是:A白昼时间白昼时间a比比b短短B正

18、午太阳高度正午太阳高度b 大于大于a C两地都有极昼极夜现象两地都有极昼极夜现象 Db考察站濒临大西洋考察站濒临大西洋A 2,4,6(3)此时的北京时间是()此时的北京时间是()A0时时B2时时C20时时 D22时时B 典例1读材料和南极地区图及北极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2008年10月16日宣布,中国第25次南极考察队于10月20日从上海出发,启程前往南极执行南极内陆站建设和考察、中山站改造建设以及南极洲科学考察等任务。这意味着我国首个南极内陆站建设进入实施阶段。材料二斯瓦尔巴群岛(图中甲)的新奥尔松,被称为“地球上最北的城市”,一年当中太阳高度最大仅为3431。新奥尔松时间2004年7月28日7时59分,北京时间7月29日5时11分,中国五星红旗升起,中国黄河站成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