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经济管理学与财务知识分析概论druz.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共经济管理学与财务知识分析概论druz.pptx(3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公共经济学概论公共经济学概论 国家行政学院国家行政学院 许正中许正中 教授教授n一、公共选择理论概述一、公共选择理论概述n二、投票机制二、投票机制 n三、政治行为分析三、政治行为分析 n四、公共选择与政府失灵四、公共选择与政府失灵n五、我国政府失灵及其矫正五、我国政府失灵及其矫正第六单元第六单元 内内 容容 提提 要要一、公共选择理论的发展一、公共选择理论的发展n 1、产生阶段。、产生阶段。n 2、形成阶段。、形成阶段。n 3、影响扩大阶段。、影响扩大阶段。n 4、迅猛发展阶段。、迅猛发展阶段。二、公共选择理论的基本内容二、公共选择理论的基本内容n(一)私人选择与公共选择的区别(一)私人选择与
2、公共选择的区别n(二)公共选择的必要性(二)公共选择的必要性n(三)基本内容(三)基本内容n(四)公共选择理论方法论特征(四)公共选择理论方法论特征p将政治过程看作是某种特殊的将政治过程看作是某种特殊的“经济经济活动活动”,p在这个经济活动中,政府是在这个经济活动中,政府是“生产者生产者”、选民是、选民是“消费者消费者”、选票是、选票是“货币货币”p选举制度则可以等同于选举制度则可以等同于“市场制度市场制度”公共选择理论的基本特征公共选择理论的基本特征p所所谓谓公公共共选选择择,指指的的是是与与个个人人选选择择相相区区别别的的集集体体选选择择,即即通通过过集集体体行行动动和和政政治治过过程程来
3、来决决定定资资源源在在公公共共产产品品之之间间如如何何分配。分配。p私私人人选选择择则则是是指指个个人人在在市市场场上上按按照照效效用用最最大大化化的的原原则则,通通过过理理性性决决策策和和选选择择,自由地决定各种经济行为的过程自由地决定各种经济行为的过程私人选择与公共选择私人选择与公共选择(一)私人选择与公共选择的区别(一)私人选择与公共选择的区别n 1 1、选择的场所和方式不同。、选择的场所和方式不同。n 2 2、选择所遵从的原则不同。、选择所遵从的原则不同。n 3 3、选择结果的不同指向性。、选择结果的不同指向性。n 4 4、市场竞争性质的不同。、市场竞争性质的不同。(二)(二)公共选择
4、的必要性公共选择的必要性n1 1、公共产品的存在说明公共选择的必、公共产品的存在说明公共选择的必要性。要性。n2 2、外部效应问题只有通过非市场决策、外部效应问题只有通过非市场决策即公共选择来解决。即公共选择来解决。(三)基本内容(三)基本内容 n一是关于公共选择程序与规则的理论,一是关于公共选择程序与规则的理论,简称投票理论;简称投票理论;n二是关于政治行为的经济分析的理论。二是关于政治行为的经济分析的理论。(四)公共选择理论方法论特征(四)公共选择理论方法论特征n公共选择理论采取了基于公共选择理论采取了基于“谋求最大化利谋求最大化利益益”的个人的逻辑演绎方法,其逻辑起点的个人的逻辑演绎方法
5、,其逻辑起点就是经济人假设。它将经济交易和政治决就是经济人假设。它将经济交易和政治决策这两个基本的人类行为纳入单一的私人策这两个基本的人类行为纳入单一的私人利益分析模式,并在此基础上,运用经济利益分析模式,并在此基础上,运用经济学的方法解释个人偏好与政府的公共选择学的方法解释个人偏好与政府的公共选择的关系,研究作为投票者的消费者如何对的关系,研究作为投票者的消费者如何对公共产品或劳务的供给的决定表达意愿,公共产品或劳务的供给的决定表达意愿,如何达到政治均衡。如何达到政治均衡。n一、公共选择理论概述一、公共选择理论概述n二、投票机制二、投票机制 n三、政治行为分析三、政治行为分析 n四、公共选择
6、与政府失灵四、公共选择与政府失灵n五、我国政府失灵及其矫正五、我国政府失灵及其矫正第六单元第六单元 内内 容容 提提 要要一、投票机制一、投票机制n(一)社会偏好与阿罗的假设(一)社会偏好与阿罗的假设n(二)全体一致规则(二)全体一致规则n(三)多数投票规则及其悖论(三)多数投票规则及其悖论(一)社会偏好与阿罗的假设(一)社会偏好与阿罗的假设1 1、关于个人偏好和社会偏好、关于个人偏好和社会偏好 个人偏好的表达特点个人偏好的表达特点:第一,投票所第一,投票所显示的个人偏好的信息是不完全的。显示的个人偏好的信息是不完全的。第二,人们在投票过程中经常不真实第二,人们在投票过程中经常不真实地反映自己
7、的偏好,如:(地反映自己的偏好,如:(1 1)隐瞒偏)隐瞒偏好。(好。(2 2)策略性投票。()策略性投票。(3 3)无意参)无意参与投票。(与投票。(4 4)偏好强度差异。)偏好强度差异。(一)社会偏好与阿罗的假设(一)社会偏好与阿罗的假设 2 2、阿罗的假设、阿罗的假设(1 1)理性假设:对任何一组既定的社会偏好)理性假设:对任何一组既定的社会偏好来说,社会选择规则都必须能够产生一种来说,社会选择规则都必须能够产生一种完整性的和可传递性的社会秩序。完整性的和可传递性的社会秩序。(2 2)不相关选择的独立性)不相关选择的独立性(3 3)帕累托原则)帕累托原则(4 4)无限制区域)无限制区域(
8、5 5)非独裁性)非独裁性(二)全体一致规则(二)全体一致规则n全体一致规则是指,在决定某公共物品的全体一致规则是指,在决定某公共物品的提供量时,必须经全体当事人一致投赞成提供量时,必须经全体当事人一致投赞成票才能通过。如果有些人投了反对票,则票才能通过。如果有些人投了反对票,则此议案便不能通过。如果按照全体一致同此议案便不能通过。如果按照全体一致同意投票原则决定议案,就必须照顾每一个意投票原则决定议案,就必须照顾每一个投票人的利益,不使任何一人受损而是至投票人的利益,不使任何一人受损而是至少一人受益,从而达到帕累托最优。少一人受益,从而达到帕累托最优。在在决决定定某某公公共共物物品品的的提提
9、供供量量时时,必必须须经经全全体体当当事事人人一一致致投投赞赞成成票票才才能能通通过过。如如果果有有些些人人投投了了反反对对票票,则则此此议议案案便便不不能能通通过过。如如果果按按照照全全体体一一致致同同意意投投票票原原则则决决定定议议案案,就就必必须须照照顾顾每每一一个个投投票票人人的的利利益益,不不使使任任何何一一人人受受损损而而是是至至少少一一人人受受益,从而达到帕累托最优。益,从而达到帕累托最优。全全体体一一致致规规则则的的具具体体投投票票过过程程是是:首首先先确确定定一一个个主主持持人人,此此人人主主持持一一轮轮又又一一轮轮的的投投票票,不不断断收收集集当当事事人人信信息息,在在赞赞
10、同同者者不不反反对对的的情情况况下下,增增加反对者的意见,直到修正案获得通过为止。加反对者的意见,直到修正案获得通过为止。全体一致规则全体一致规则(三)多数投票规则及其悖论(三)多数投票规则及其悖论n1 1、简单多数规则:每人一票,对提案、简单多数规则:每人一票,对提案进行赞成或反对的投票,有进行赞成或反对的投票,有1/21/2以上的以上的人投赞成票,则通过提案。人投赞成票,则通过提案。n2 2、投票悖论(阿罗不可能定理):如、投票悖论(阿罗不可能定理):如果排斥个人之间效用比较的可能性果排斥个人之间效用比较的可能性(即即不考虑偏好强度的问题不考虑偏好强度的问题),那么从个人,那么从个人偏好推
11、导出社会偏好的惟一办法就是偏好推导出社会偏好的惟一办法就是实行独裁统治。实行独裁统治。n一、公共选择理论概述一、公共选择理论概述n二、投票机制二、投票机制 n三、政治行为分析三、政治行为分析 n四、公共选择与政府失灵四、公共选择与政府失灵n五、我国政府失灵及其矫正五、我国政府失灵及其矫正第六单元第六单元 内内 容容 提提 要要政治行为分析政治行为分析n一、选民一、选民n二、政党二、政党n三、官僚三、官僚n四、利益集团与寻租四、利益集团与寻租一、选民一、选民n(一)投票收益和成本投票收益和成本n(二)投票对公共选择发生影响投票对公共选择发生影响的可能性的可能性n(三)利益集团的影响利益集团的影响
12、二、政党二、政党n(一)(一)选票最大化选票最大化n(二)(二)两党竞争两党竞争n(三)(三)在野党策略在野党策略三、官僚三、官僚n(一)官僚的行为特征:独立性、(一)官僚的行为特征:独立性、稳定性、特殊性稳定性、特殊性 n(二)官僚也是经济人(二)官僚也是经济人n(三)(三)官僚行为的结果官僚行为的结果四、利益集团与寻租四、利益集团与寻租n(一)(一)利益集团:由一些具有共同利利益集团:由一些具有共同利益的人组成、对政府决策能够施加影益的人组成、对政府决策能够施加影响的团体。响的团体。n(二)寻租:寻租是指投票人尤其是(二)寻租:寻租是指投票人尤其是其中的利益集团,通过各种合法和非其中的利益
13、集团,通过各种合法和非法的努力,如游说和行贿等,促使政法的努力,如游说和行贿等,促使政府帮助建立自己的垄断地位,以便获府帮助建立自己的垄断地位,以便获取高额垄断利润(租金)的活动。取高额垄断利润(租金)的活动。n一、公共选择理论概述一、公共选择理论概述n二、投票机制二、投票机制 n三、政治行为分析三、政治行为分析 n四、公共选择与政府失灵四、公共选择与政府失灵n五、我国政府失灵及其矫正五、我国政府失灵及其矫正第六单元第六单元 内内 容容 提提 要要一、政府失灵的成因一、政府失灵的成因n (一)(一)公共产品供给的低效率公共产品供给的低效率 n (二)(二)公共政策失效公共政策失效 n (三)(
14、三)内部性与政府扩张内部性与政府扩张 n (四)(四)寻租及腐败寻租及腐败 二、矫正政府失灵的方法二、矫正政府失灵的方法n政府失灵是西方公共选择或公共决策政府失灵是西方公共选择或公共决策体制的缺陷所造成的,实质上是西方体制的缺陷所造成的,实质上是西方政治制度的失灵。政治制度的失灵。n公共选择和政策分析学者主张用市场公共选择和政策分析学者主张用市场力量改善政府的功能,提高政府效率,力量改善政府的功能,提高政府效率,以克服政府失灵。以克服政府失灵。n对政府的财政过程尤其是公共支出加对政府的财政过程尤其是公共支出加以约束。以约束。n1 1、主张宪法民主和宪政改革、主张宪法民主和宪政改革n2 2、在在
15、公公共共领领域域引引入入竞竞争争机机制制,改改变变权权力力垄垄断的局面。断的局面。n3 3、将尽可能多的政府职责交给地方政府、将尽可能多的政府职责交给地方政府n4 4、将将更更多多的的问问题题直直接接提提交交选选民民以以削削弱弱特特殊殊利益集团的势力和权力。让公众表决。利益集团的势力和权力。让公众表决。n5 5、政府自我约束行为、政府自我约束行为n6 6、缩小政府职能范围与提高效率、缩小政府职能范围与提高效率公共选择理论对克服政府失灵的建议公共选择理论对克服政府失灵的建议n一、公共选择理论概述一、公共选择理论概述n二、投票机制二、投票机制 n三、政治行为分析三、政治行为分析 n四、公共选择与政
16、府失灵四、公共选择与政府失灵n五、我国政府失灵及其矫正五、我国政府失灵及其矫正第六单元第六单元 内内 容容 提提 要要一、经济转型与政府失灵一、经济转型与政府失灵n1、低效率导致政府失灵。低效率导致政府失灵。n2、政府的倾向易导致政府失灵政府的倾向易导致政府失灵n3、设置过多的企业管理权限设置过多的企业管理权限(如如政府审批政府审批)导致政府失灵导致政府失灵n4、政府过多地参与资源配置产生政府过多地参与资源配置产生政府失灵政府失灵(1 1)社社会会实实际际并并不不存存在在作作为为政政府府公公共共政政策策追追求目标的所谓公共利益。求目标的所谓公共利益。(2 2)各种公共决策机制及投票规则的缺陷。
17、)各种公共决策机制及投票规则的缺陷。(3)(3)信信息息的的不不完完全全、公公共共选选择择议议程程的的偏偏差差、投投票票人人的的“近近视视效效应应”、沉沉积积成成本本、先先例例等等对合理决策的制约。对合理决策的制约。(4)(4)政策执行上的障碍。政策执行上的障碍。公共政策失效公共政策失效1 1、低效率导致政府失灵、低效率导致政府失灵n由于政府机构是一个行政组织,由于政府机构是一个行政组织,没有没有竞争机制竞争机制 n政府机构臃肿,人浮于事,政府机构臃肿,人浮于事,效率低下效率低下 n由于地位不平等和信息不对称,由于地位不平等和信息不对称,缺乏缺乏对政府机构及其官员的有效监督对政府机构及其官员的
18、有效监督 2 2、政府的倾向易导致政府失灵政府的倾向易导致政府失灵n(1)高指标。高指标。n(2)行政方法。行政方法。n(3)直接方式。直接方式。n(4)总量和卖方市场。总量和卖方市场。3 3、设置过多的企业管理权限、设置过多的企业管理权限(如政府如政府审批审批)导致政府失灵导致政府失灵n经济转型中,一些政府管理部门仍继续控经济转型中,一些政府管理部门仍继续控制国有企业的重要经营活动制国有企业的重要经营活动,企业没有完企业没有完全摆脱政府的干预;同时企业也可以通过全摆脱政府的干预;同时企业也可以通过政府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因此政府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因此,企业为企业为了获得政府的支持,必然想方
19、设法地和政了获得政府的支持,必然想方设法地和政府保持这种依赖关系。这一方面扭曲了企府保持这种依赖关系。这一方面扭曲了企业行为业行为,同时也扭曲了社会资源的配置。同时也扭曲了社会资源的配置。4 4、政府过多参与资源配置产生政府过多参与资源配置产生政府失灵政府失灵n(1)(1)容易导致腐败。容易导致腐败。n(2)(2)容易使资源浪费。容易使资源浪费。n(3)(3)成本太高。成本太高。n(4)(4)导致效率低下。导致效率低下。二、矫正中国政府失灵的方法二、矫正中国政府失灵的方法 n1 1、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完善政府职能完善政府职能n2 2、把市场机制引入政府行为、把市场机制引入政府行为n3 3、规范政府与企业的关系、规范政府与企业的关系,加快国有企业加快国有企业市场化改革市场化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建立现代企业制度n4 4、健全法制体系、健全法制体系,规范政府行为规范政府行为n5 5、改革和完善政府体制、改革和完善政府体制n6 6、更新观念、更新观念,转变政府管理方式转变政府管理方式,提高政提高政府行政管理水平科学的政府管理方式府行政管理水平科学的政府管理方式,必须必须构建新型的政府行为理念和政府行为方式。构建新型的政府行为理念和政府行为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