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经济学导论(PPT 44页)cgcj.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产业经济学导论(PPT 44页)cgcj.pptx(4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产业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尹苗苗尹苗苗技术经济与管理系产业经济学产业经济学考核方式:3070参考教材参考教材什么是产业经济学?什么是产业经济学?经济学经济学理论经济学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应用经济学国民经济学国民经济学财政学财政学产业经济学产业经济学产业结构产业结构产业组织产业组织产业布局产业布局产业关联产业关联产业政策产业政策政府规制政府规制反垄断反垄断产业经济学从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的“产业”出发,探讨在以工业化为中心的经济发展中产业间的关系结构、产业内企业组织结构变化的规律以及研究这些规律的方法。来自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我国产业经济学发展历程我国产业经济学发展历程部门经济学部门经济学工业经济学农业经济
2、学商业经济学 以产业结构经济以产业结构经济学为主学为主以产业组织以产业组织理论为主理论为主改革开放国际接轨苏联老大哥被动发展国家发展需要我国产业经济学发展历程我国产业经济学发展历程第一阶段,产业结构经济学为主导的产业经济学起步阶段第一阶段,产业结构经济学为主导的产业经济学起步阶段(20世纪80年代)研究对象并不是产业组织理论,而是产业结构经济学,源于计划经济导致的结构不合理,这是当时国家经济发展必须突破的问题政府主导型经济,产业政策成为当时决策当局认可的调控经济的重要政策手段,当时中国的产业经济学研究,借鉴了日本产业结构经济学的理论,形成了以研究产业结构调整及其政策为主 的产业经济学研究体系
3、第二阶段,西方产业组织理论引进吸收阶段第二阶段,西方产业组织理论引进吸收阶段(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产业组织理论起源于经济学集大成者剑桥大学教授马歇尔 提出了“马歇尔冲突”,即自由竞争与规模经济和垄断的两难选择问题。到1959年产业组织理论创始人之一哈佛大学教授 贝恩产业组织一书出版,标志者产业组织理论的正式诞生和产业组织理论哈佛学派的形成。1985 年,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教授杨治编著的产业经济学导论出版,这是国内第一本以产业经济学为名的著作,在国内影响较大。1988年,日本学者植草益的产业组织论(卢东斌译)出版,这是国内第一本系统介 绍国外产业组织理论的译著,虽然篇幅不到10万字,但结构框
4、架比较完整。在 学术界积极引进国外产业组织理论的基础上,中国经济学家也开始尝试运用产业组织理论范式对中国现实产业组织问题(特别是垄断与竞争问题)进行研究。如蒋学模 主编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1986年版)专门设了一章“社会主义经济中的竞争与垄断”。我国产业经济学发展历程我国产业经济学发展历程第三阶段,中国产业经济学的初步形成阶段第三阶段,中国产业经济学的初步形成阶段(20世纪90年代)20 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垄断与竞争之间以及竞争与效率之间的关系逐渐成为中国经济发展中的突出问题,从而产业组织理论研究成为产业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这
5、一时期的研究趋于多样化,在研究的理论框架上,既有在西方正统的产业组织理论的SCP分析框架内展开的分析论著,也有在新制度经济学 和公共选择理论的框架内进行分析的成果;在研究方法上,规范性的分析在减少,实证和案例分析的论著增多;在分析的广度上,既有综合性分析,又有行业分析和 专题性研究,在研究内容上,有关市场进入与退出、反垄断、政府规制、垄断行业引入竞争机制问题都不断地进入了经济学家的视野和研究工作,可以看出中国产业 组织理论体系的初步形成。第四阶段,产业经济学研究的繁荣阶段第四阶段,产业经济学研究的繁荣阶段(21世纪以来)进 入新世纪以来,中国按照国际上通行的产业经济学研究范式进行的研究越来越多
6、,这标志着中国产业经济学的研究越来越与这一学科的国际主流研究接轨。SCP分析框架仍然是中国学者研究产业组织使 用的主要研究工具,较多的中国产业经济研究者以中国经济转轨作为研究背景,引入制度变量,对特定产业的市场结构、企业行为和市场绩效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实证 检验。产业经济学繁荣与深化还体现在专业学术团体和专业 期刊的繁荣上,目前有2个全国性的学术研究团体中国产业经济学会、中国工业经济学会。产业经济学目录产业经济学目录第2章 企业理论 第第1章章 导论导论第3章 市场结构及其计量第4章 市场结构的主要决定因素第5章 现代企业的定价行为第6章 价格歧视第7章 策略性行为第8章 广告、产品定位于服务第
7、9章 研究与开发第10章 企业并购、纵向约束与多样化经营第11章 市场绩效第12章 产业组织的国际化发展第13章 产业组织政策第14章 管制理论与管制政策第15章 经济全球化条件下我国产业组织及政策的变化第第1章章 导论导论v1.1产业经济学的研究意义产业经济学的研究意义v1.2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v1.3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内容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内容v1.4产业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产业经济学的研究方法v1.5产业经济学的理论基础产业经济学的理论基础1.1产业经济学的研究意义一、产业经济学的理论意义一、产业经济学的理论意义二、产业经济学的实践意义二、产业经济学的实践意义三、产业经济学
8、的学科地位三、产业经济学的学科地位1.1产业经济学的研究意义一、产业经济学的理论意义一、产业经济学的理论意义产业经济学的研究有利于统一的经济学体系的建立;产业经济学的研究有利于统一的经济学体系的建立;产业经济学的研究有利于经济学和管理学的沟通;产业经济学的研究有利于经济学和管理学的沟通;产业经济学的研究有利于应用经济学的学科建设。产业经济学的研究有利于应用经济学的学科建设。1.1产业经济学的研究意义二、产业经济学的实践意义二、产业经济学的实践意义研究产业经济学有利于建立有效的产业组织结构;研究产业经济学有利于建立有效的产业组织结构;研究产业经济学有利于产业结构的优化;研究产业经济学有利于产业结
9、构的优化;研究产业经济学有利于产业的合理布局。研究产业经济学有利于产业的合理布局。1.1产业经济学的研究意义三、产业经济学的学科地位三、产业经济学的学科地位v第一,产业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管理经济学、企业经济学第一,产业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管理经济学、企业经济学v第二,产业经济学与企业管理学第二,产业经济学与企业管理学v第三,产业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国民经济学第三,产业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国民经济学v第四,产业经济学与区域经济学、城市经济学第四,产业经济学与区域经济学、城市经济学1.2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一、产业的内涵二、产业的特征三、产业的分类1.2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
10、象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一、产业的内涵?一、产业的内涵?(1)产业是指现代经济生活中从事生产或作业的各行业、各部门以及企业和私人服务单位的集合,或者说产业是为国民经济提供产品或服务的经营单位的集合;(2)产业是指生产同类产品或提供类似服务的经营单位的集合,产业的外延是各种行业及相似行业的国民经济部门;(3)产业是指存在并发展于社会生产劳动过程中的技术、物质和资金等要素及相互联系构成的社会生产的基本组织结构体系;(4)广义的产业概念,即从事国民经济中同性质的生产或其他经济社会活动的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和个体的总和;(5)狭义的产业概念,即直接从事同类经济活动的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的总和。史忠良
11、:史忠良:产业这一概念介于微观经济细胞(企业和家庭)与宏观经济单位(国民经济)之间的若干“集合”。相对于企业来说,它是同类企业的“集合”;相对于国民经济来说,它是国民经济的一部分。1.2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一、产业的内涵一、产业的内涵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辞典: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辞典:生产同类或有密切替代关系产品、服务的企业集合。宋胜洲,郑春梅,高鹤文:宋胜洲,郑春梅,高鹤文:提供某些相同、类似以及紧密关联的产品或服务,提供某些相同、类似以及紧密关联的产品或服务,并形成一定竞争或者合作关系的企业群体。并形成一定竞争或者合作关系的企业群体。二、产业的特征二、产业的特征(1)产业是
12、介于个体概念(如个人、企业、单位、机关等行为主体)和总体概念(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宏观经济或国民经济)之间的一个群体概念(特定个体形成的集合)。(2)产业内部组成个体必然存在一定相同特征,指的是从事同类的生产经营或者社会事务活动。(3)产业内部个体之间的关系是直接的竞争或合作的横向关系。1.2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三、产业的分类三、产业的分类1.两大产业分类两大产业分类马克思马克思 生产资料生产部门(第生产资料生产部门(第部类)部类)消费资料生产部门(第消费资料生产部门(第部类)部类)缺点:缺点:界限不清晰,例如电力、家具、粮食等2.三大产业分类三大产业分类20世纪世纪80年代社
13、会主义国家年代社会主义国家 农业:农业:种植业、畜牧业、渔业、林业等 轻工业:轻工业:食品、纺织、服装、鞋帽、皮革、玩具、家具、电子等 重工业:重工业:冶金、机械、船舶、电力、煤炭、石油、化工 缺点:缺点:遗漏了服务部门1.2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三、产业的外延与分类三、产业的外延与分类3.三次产业分类法三次产业分类法 第一产业:第一产业:农业(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 第二产业:第二产业: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 第三产业:第三产业:除第一、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缺点:缺点:对于庞大的国民经济部门来说,比较粗糙,难以应用 1.2产业经济学的研
14、究对象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4.标准产业分类法(标准产业分类法(SIC)v农业、狩猎业、林业和渔业v矿业和采石业v制造业v电力、煤气和供水业v建筑业v批发与零售业、餐馆和旅店业v交通业、仓储业和邮电业v金融业、不动产业、保险业和商业性服务业v社会团体、社会及个人的服务业v不能分类的其他活动 5.其他分类方法其他分类方法(1)要素集约程度分类法:)要素集约程度分类法: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和技术密集型产业(2)产业发展状况分类法:)产业发展状况分类法:传统产业与现代产业,夕阳产业与朝阳产业,先进产业与落后产业,新兴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幼稚产业、成熟产业、衰退产业1.2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产
15、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5.其他分类方法其他分类方法(3)产业地位和功能分类法:)产业地位和功能分类法:基础产业、瓶颈产业、支柱产业、主导产业、先导产业等(4)综合分类法:)综合分类法:战略新兴产业,既是战略产业,又是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既是服务业,又是现代产业1.3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内容v第一,产业经济学的外延界定第一,产业经济学的外延界定v第二,产业经济学的逻辑基础:分工第二,产业经济学的逻辑基础:分工v第三,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基于分工的第三,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基于分工的产业经济学框架产业经济学框架v第四,产业经济学的主要特征第四,产业经济学的主要特征1.3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内容v第一,产
16、业经济学的外延界定第一,产业经济学的外延界定狭义产业经济学:狭义产业经济学:对应欧美国家的产业组织理论。以特定产业为研究对象,以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以及产业组织政策(包括反垄断规制)等为理论框架,属于微观层次。广义产业经济学:广义产业经济学:以日本为代表,除了微观层次的产业组织理论之外,还包括宏观层次的产业结构、产业关联、产业布局等以及相应的产业管理等内容。1.3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内容v第二,产业经济学的逻辑基础:分工第二,产业经济学的逻辑基础:分工广义的产业经济学除了产业组织外,还包括产业布局、产业发展、产业关联、产业结构以及产业规制、产业政策等等。产业经济学的逻辑基础是分工。从分工的
17、角度,产业可以定义为专业化分工生产某种或某些紧密关联产品的企业的集合。1.3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内容v第三,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基于分工的产业经济学框架第三,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基于分工的产业经济学框架产业经济学的理论框架可以分为四个层面:v产业内分工下的企业行为v产业内分工的演变与发展v产业间分工下的相互关系v基于分工的产业管理1.3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内容v第三,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基于分工的产业经济学框架第三,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基于分工的产业经济学框架具体划分为九部分研究内容具体划分为九部分研究内容(1)产业组织是研究产业内水平分工下的企业竞争行为(2)产业链是研究产业内垂直分工下的企
18、业合作行为(3)产业发展是研究产业内的分工深化与纵向发展问题(4)产业空间是研究产业内的分工广化与横向扩展问题(5)产业关联是研究产业间垂直分工所形成的互补关系问题(6)产业结构是研究产业间水平分工所形成的替代关系问题(7)产业规制是研究产业内行为的微观的法制管理问题(8)产业政策是研究产业发展的宏观的行政管理问题(9)行业协会是研究产业内行为的微观社会管理问题1.4产业经济学的研究方法v一、产业经济学的总体研究方法产业经济学的总体研究方法v二、产业经济学的理论研究方法产业经济学的理论研究方法v三、产业经济学的经验研究方法产业经济学的经验研究方法v四、产业经济学的分析范式四、产业经济学的分析范
19、式一、产业经济学的总体研究方法产业经济学的总体研究方法v理论研究与经验研究相结合理论研究与经验研究相结合v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v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1.4产业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二、产业经济学的理论研究方法产业经济学的理论研究方法v边际分析方法边际分析方法v博弈均衡分析方法博弈均衡分析方法v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方法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方法1.4产业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三、产业经济学的经验研究方法产业经济学的经验研究方法v统计与计量方法统计与计量方法v案例分析方法案例分析方法v实验研究方法实验研究方法1.4产业经济学的研究方法1.4产业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20、四、产业经济学的分析范式产业经济学的分析范式1.结构-行为-绩效(SCP范式)哈佛学派,贝恩,1959年产业组织2.博弈论的分析范式 企业行为、市场上的策略行为泰勒尔,1988年产业组织理论1.5产业经济学的理论基础v一、产业组织理论历史渊源v二、产业组织理论形成v三、产业组织理论发展1.5产业经济学的理论基础一、产业经济学理论历史渊源一、产业经济学理论历史渊源(一)产业组织理论最早来源阿尔弗雷德-马歇尔的经济理论1.马歇尔最早提出了产业组织的概念 1879年产业经济学最早将产业内部结构称为产业组织产业组织 1890年经济学原理中将组织作为第四个独立生产要素2.马歇尔进一步提出相关概念和问题
21、在经济学原理中对分工、规模经济、专业化、内部经济与外部经济、代表性企业、收益递增与收益递减等现代产业组织理论的基本概念进行了分析3.马歇尔揭示了产业组织中的基本矛盾 规模经济与垄断之间的矛盾马歇尔冲突马歇尔冲突1.5产业经济学的理论基础(二)罗宾逊(Joe Robinson)和张伯伦(Edward Chamberlin)等人对产业组织理论的贡献罗宾逊罗宾逊不完全竞争经济学,从消费者偏好和产品可替代性出发分析造成不完全竞争的原因,并着重分析了垄断条件下的价格歧视和买方独占(买方垄断)。张伯伦张伯伦垄断竞争理论通过否定纯粹竞争否定纯粹竞争存在的调节,引申出垄断和竞争的混合及垄断垄断竞争竞争的概念。
22、分析了双垄断和寡头垄断市场中价格和产量的决定机制。研究了影响市场结构(市场垄断和竞争特性)的一个主要因素即产品差别。产品差别。以产品差别为基础,分析了垄断和竞争的关系。1.5产业经济学的理论基础v二、产业组织理论形成二、产业组织理论形成(一)背景20世纪50年代-60年代美国经济复苏,兼并频繁,垄断扩张。美国哈佛大学梅森梅森及学生贝恩贝恩提出了现代产业组织理论的三个基本范畴: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和市场绩效,并阐述三者之间的关系,建立完整的产业组织理论体系。(二)哈佛学派的主要理论观点和贡献1.贝恩确定了产业组织的研究对象和方法v 对象:对象:产业和竞争中的企业集团v
23、方法:方法:SCP2.贝恩提出了产业组织理论的三个基本范畴并阐明了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v 市场结构:市场结构:卖方集中度、买方集中度、产品差异程度和市场的进入条件等v 市场行为:市场行为:价格政策、卖方政策的相互作用、相互适应和相互协调 v 市场绩效:市场绩效:指以价格、产出、生产成本、销售成本、产品设计等形式来衡量企业行为的最终结果的综合。1.5产业经济学的理论基础3.总结了市场结构的主要影响因素 制度、经济、技术、文化和自然环境4.贝恩认为竞争主要是市场结构问题 市场集中度和进入壁垒5.贝恩提出了绩效指标评价体系 生产效率、利润率、销售成本、技术进步、产品绩效和环境保护6.贝恩对竞争和垄断有
24、影响的管制政策进行了改善1.5产业经济学的理论基础v三、产业组织理论发展三、产业组织理论发展(一)芝加哥学派的理论(一)芝加哥学派的理论v背景背景美国经济受到其它国家的冲击,贸易逆差,竞争力下降政府与经济学家将矛头指向哈佛学派理论芝加哥学派产业组织理论应运而生v代表人物代表人物 施蒂格勒(G.J.Stigler)德姆塞茨(H.Demsetz)波斯纳(R.Ponsner)1.5产业经济学的理论基础主要观点主要观点秉承芝加哥传统的自由主义自由主义思想,强调新古典经济学派的价格理论及其应用运用局部均衡局部均衡福利经济学方法来决定市场势力和效率之间的取舍以效率是否提高效率是否提高而非是否损害竞争是否损
25、害竞争来看待结构、行为和绩效三者之间关系施蒂格勒首创“生存技术”来确定企业最佳规模施蒂格勒改写了贝恩首创的改写了贝恩首创的“进入壁垒进入壁垒”概念概念,他认为进入壁垒是新企业承担的高于老企业的成本,问题的关键在于是否存在人为的进入壁垒,因此除了政府管理制度外,真正的进入壁垒几乎不存在德姆塞茨提出了“所有权进入壁垒所有权进入壁垒”概念,只要产权存在,壁垒就存在,要么保护原有企业,要么保护新企业。重视对市场行为的分析,施蒂格勒人为,只要没有显著的规模不经济,兼并就会发生,追求利润1.5产业经济学的理论基础v三、产业组织理论发展三、产业组织理论发展(二)新产业组织理论(二)新产业组织理论 v交易费用
26、理论与产业组织交易费用理论与产业组织v可竞争市场理论可竞争市场理论v博弈论与产业组织理论博弈论与产业组织理论1.5产业经济学的理论基础交易费用理论与产业组织交易费用理论与产业组织交易费用是指个人交换他们对于经济资产的所有权和确定他们的排他性权利的费用,它包括事前准备事前准备和事后监督及强制执行事后监督及强制执行合同的费用。交易费用理论能用交易费用的差异交易费用的差异来解释行业间市场结构、企业行为和经济绩效的差异及其原因科斯是最早运用交易费用理论来解释产业组织的人,企业与市场是组织经济活动中两种企业与市场是组织经济活动中两种可替代方式可替代方式,交易费用决定市场结构。威廉姆森、阿尔钦等人为代表的
27、新制度学派经济学家以有限理性和机会主义为其理论的基有限理性和机会主义为其理论的基本假定本假定,运用交易费用理论对产业组织的形成及其原因进行了更为深入细致的分析,进一步发展了交易费用理论。交易费用理论试图确定一套环境因素环境因素(不确定性)和人力因素人力因素(有限理性和机会主义)来解释企业内部和产业结构。传统观点认为市场失灵时市场失灵时政府必须干预,而新制度学派则认为除了政府干预外,企业纵向企业纵向一体化一体化也能应付。1.5产业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可竞争市场理论可竞争市场理论来源于1970年鲍莫尔(William Baumol)为多产品企业要价所设计的一个负担检验(burden test),他的目
28、的是确定在一组既定价格下,该企业某一种产品从其它产品的消费者那儿获得的交叉补贴交叉补贴。威利格最早提出“可竞争市场”:无论原有企业还是潜在进入者都认识到它们对价格的对价格的影响影响,并且意识到它们不能以既定价格销售超过消费者需求的产品。可竞争市场并不需要假定很多企业,有可能只包含一个垄断企业或双寡头或寡头垄断企业只要存在其他企业进入的威胁,市场上仅有少数企业甚至只有一家垄断企业的行业也可能是具有竞争性的,因为进入威胁迫使价格下降并确保效率1.5产业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可竞争市场理论的政策含义可竞争市场理论的政策含义当进入成本可以忽略不计时,原有企业很容易受到企业进入的攻击,每一个企业都试图在适当的
29、规模上经营或以专业化的方式经营,市场竞争可以迫使原有企业有效的经营市场竞争可以迫使原有企业有效的经营。这时应避免采取任何对进入设置额外的障碍或对已有企业进行不适当的价格限制以阻止它们根据竞争压力调整价格的公共政策。当进入成本很大时,市场力量无法限制已有垄断企业的利润,这时,对利润的一些管制是合理的。由于退出壁垒和进入壁垒一样是可竞争性的一个必要条件,应避免设置任何人为的进入和应避免设置任何人为的进入和退出壁垒。退出壁垒。可竞争市场理论的贡献和缺陷可竞争市场理论的贡献和缺陷贡献:贡献:对多产品企业分析,特别是对范围经济和以部分可加性及维持力为基础的自然垄断理论的研究缺陷:缺陷:对完全自由的进入和退出的极端假定1.5产业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博弈论与产业组织理论博弈论与产业组织理论博弈论是研究决策主体的行为发生直接的相互作用时的决策及其均衡问题的理论。博弈论主要研究传统经济学忽略的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博弈方的决策要受到他们对其他博弈方反应预期的影响,这非常接近于寡头垄断的定义。产业经济学主要使用的是非合作性博弈理论是非合作性博弈理论。四种主要的博弈类型:四种主要的博弈类型: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完全信息动态博弈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