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积累型养老金和社会保障基金的投资问题irum.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积累型养老金和社会保障基金的投资问题irum.pptx(1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中国积累型养老金和社会保障基金的投资问题王延中中国社会科学院劳动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2010年7月13日 北京主要内容中国积累型养老金和社会保障基金的发展中国投资的高速增长与经济发展积累型养老金与社会保障基金在中国投资中的地位与作用中国积累型养老金和社会保障基金的发展前景中国积累型养老金和社会保障基金的发展主要类型基本养老保险个人帐户基本医疗保险个人帐户全国社会保障基金企业(职业)年金住房公积金社会保险基金累计结存余额商业保险基金国民储蓄(及企业储蓄、政府储蓄)中国积累型养老金和社会保障基金的发展主要数据:2009年末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存12526亿元。2009年末企业年金基金累
2、计结存2533亿元。2009年农村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存681亿元。2009年末城镇基本医疗统筹基金累计结存2882亿元,个人账户积累1394亿元;新农合结存约300亿元。2009年末失业保险基金累计结存1524亿元,工伤保险基金累计结存404亿元,储备金结存65亿元;生育保险基金累计结存212亿元。2009年末 全国社保基金规模达7766亿元2009年住房公积金累计结存约15000亿元。2009年全国保费收入11137 亿元(其中年金保费收入7457亿元,养老保险公司企业年金缴费1666亿元)上述各项积累和累计结存基金总额:54410亿元中国投资的高速增长与经济发展:中国经济增长的结构0.00
3、%10.00%20.00%30.00%40.00%50.00%60.00%70.00%198019851990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消费投资出口中国投资的高速增长与经济发展:储蓄率超过资本形成率中国投资的高速增长与经济发展: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2008-2009月度)中国投资的高速增长与经济发展:进出口总值累计增长(2008-2009)中国投资的高速增长与经济发展:经济增长率与通货膨胀率中国投资的高速增长与经济发展:居民(收入、消费、储蓄)占GDP的比重19921993199419
4、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25%30%35%40%45%50%55%60%65%70%Household consumption as a share of GDPHousehold saving rateHousehold disposable income as a share of GDP中国投资的高速增长与经济发展:投资与经济增长中国投资的高速增长与经济发展:居民实际支配GDP比重的国际比较0%10%20%30%40%50%60%70%80%USFranceUKGermanyJapanTaiwanSouth
5、 KoreaThailandMalaysiaChinaReal Personal Disposable Income (as share of real GDP)积累型养老金与社会保障基金在中国投资中的地位与作用目前主要作为储蓄存在但是已经有一定资金作为投资来源:截至2009年底,全国社保基金权益累计投资收益2448亿元,年平均投资收益率9.75%,超过同期年均通货膨胀率7.74年百分点。商业保险基金和企业年金投资比重也比较高。推进企业年金基金市场化管理,已认定了38家机构的58个企业年金基金管理资格,机构管理运作的企业年金基金投资组合数1049个,基金金额1591亿元。积累型养老金与社会保障
6、基金在中国投资中的地位与作用积累型养老金与社会保障基金在中国投资中的地位与作用将日益重要,主要原因:积累型养老金与社会保障基金的规模将进一步扩大:比如,全国社保基金的规模,到“十二五”计划末,争取全国社保基金规模达到1.5万亿2万亿元;住房公积金等积累性社保基金规模继续发展。人口老龄化与商业养老保险规模继续扩大:2009中国保险市场规模在世界位列第6位,中国保险市场规模在全球的排名不断提高,中国将从一个有潜力的新兴市场成长为全球最重要的保险市场之一。中国经济转向内需发展轨道,对各类投资的需求将是持续的。中国积累型养老金和社会保障基金的发展前景1、目前总体评价不宜太高2、发展前景广阔3、注意防范投资风险4、注意与基本保障功能相结合5、注意逐步提高投资能力和管理水平6、注意与深化改革与扩大开放相结合结语以上只是不成熟的个人意见,请大家批评指正。本文引用了中国社会科学院2010年经济学部会议上李扬、刘树成、汪同三等学部委员和专家学者教授的部分发言资料,深表感谢。引用时请务必征得各位作者同意。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