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孝文帝改革剖析.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魏孝文帝改革剖析.ppt(4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北魏孝文帝改革孝文帝拓跋宏,是献文帝拓跋弘的长子,母为李夫人,皇兴元年八月戊申日(农历八月二十九日,公历公元467年10月13日),生于北魏首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市)紫宫1。皇兴三年(469年)六月辛未日,被立为皇太子2。皇兴五年(471年)八月丙午日,受父禅即帝位,改年号为延兴3。由于北魏实行子贵母死制度,拓跋宏在被立为太子时,生母即被赐死,由祖母冯太后抚养成人。4 中国的朝代变革夏商西周东周秦西汉东汉(魏,蜀,吴)西晋十六国北魏东魏北齐 西魏北周 东晋 宋齐梁陈隋唐五代十国 北宋南宋 辽,西晋,大理 金,大理,吐蕃 元明清 中国历史上只有四个朝代实现了大一统东东汉汉北方北方南方南方魏魏蜀蜀吴
2、吴西晋西晋东晋东晋十六国十六国北魏北魏宋齐梁陈宋齐梁陈隋隋朝朝西晋的短暂统一1.266年,司马懿孙司马炎(晋武帝)废魏称帝,事成吸金2.280年,晋武帝灭吴,同一年被3.匈奴贵族与羯族等联军攻陷洛阳,俘虏晋怀帝,永嘉之乱4.316年,匈奴贵族公婆长安,俘虏晋愍帝,西晋灭亡东晋317年,西晋皇室司马睿以建康为都城,在相对安定的江南建立晋朝,史称东晋。420年,东晋大将刘裕,废晋帝自立,东晋灭亡。南朝420589年,四个王朝都在建康定都,史称南朝。十六国东晋统治南方是,我国北方和南方出现过十几个少数民族割据政权,史称十六国。北朝439581年,大约与南朝统一时期,我国北方先后出现少数民族建立的北魏
3、,东魏,西魏,北齐,北周五个政权,历史上称为北朝。北朝与南朝长期对峙,合称南北朝。一.北周武帝的一系列改革措施1.政治,加强中央集权,整顿吏治2.经济,释放奴婢,严惩隐瞒田地,户口的官僚大族;强制大批僧尼还俗,从事农业生产3.军事,扩大病源,灭北齐,统一黄河流域二.魏晋南北朝1.经济特点江南迅速开发,中原发展相对缓慢;士族庄园经济和寺院经济占有重要地位;商品经济水平较低各民族经济交流加强2.科技成就魏晋时期的数学家刘徽,运用极限理论,提出了计算圆周率的正确方法。南朝祖冲之精确的计算圆周率。北朝贾思勰的齐民要术西晋裴秀绘制的禹贡地域图,提出了绘制地图的原则。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3.文学承上启下建安
4、时期,以曹操父子为代表的诗人,建安文学。如曹操的蒿里行,蔡文姬的悲愤诗东晋诗人陶渊明魏晋南北朝时期,山水诗开始兴盛。谢灵运的登池上楼,鲍照的拟行路难南北朝时期,一种新的乐府诗民歌大为盛行。南方的采桑度,北方的木兰辞3.艺术东晋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东晋顾恺之的洛神赋图,女史箴图云冈石窟二.关于民族融合关于民族融合1.什么是民族融合民族融合是指民族间的自然融合。从社会发展的角度,主要是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过程,是一种历史的进步;从经济发展的角度看,民族融合实质就是少数民族由游牧经济向定居农耕经济转化的过程;从民族关系的角度看,民族融合实质就是少数民族汉化的过程。封建化一般是指封建生产方式的形成、确立过程,
5、指在封建生产关系主导下,各种非封建因素向封建关系的转化。其基本内容是土地占有制的封建主义和封建社会两个对立阶级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形成。封建化一般是指封建生产方式的形成、确立过程,指在封建生产关系主导下,各种非封建因素向封建关系的转化。其基本内容是土地占有制的封建主义和封建社会两个对立阶级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形成。古时候有权有势的土豪劣绅,无止无尽地压榨普通百姓,还会令他们献出自己的土地纳税,占为己有。而在当时我们所称的“黑暗社会时期”,老百姓们无论受到怎样的痛苦,只须有钱人家用几个银子“沟通”,即便打死了人,衙门大多数都视而不见。而政府的腐败无能正是造成这样“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原因
6、。2.过程民族融合五胡内迁北民南迁反晋斗争十六国时期的混战淝水之战北魏孝文帝改革3.少数民族学习汉族文化,实质上是促进了他们的封建化,封建化又有利于民族间的融合。民族融合的出现,为隋唐时期的统一繁荣准备了条件。北魏的疆域包括北魏的疆域包括今陕西、山西、今陕西、山西、甘肃、河北、河甘肃、河北、河南的一部分。南的一部分。南方是刘宋政权南方是刘宋政权439439年统一北方年统一北方三.北魏孝文帝改革1.背景(1)前提生活区域社会生活习俗与发展北魏的建立统一北方(2)社会状况(3)社会发展趋势(4)社会矛盾(5)主观条件2.关于鲜卑族鲜卑鲜卑族族(Xin bi z):中国中国古代古代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之
7、一之一。是继匈奴之后在蒙古高原崛起的古代游牧民族。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兴起于大兴安岭。为魏晋南北朝对中国影响最大的游牧民族,起源于东胡族,分布在中国北方。秦汉之际,东胡被匈奴冒顿单于打败,分为两部。分别退保乌桓山和鲜卑山,均以山名作为族名,形成乌桓族和鲜卑族,受匈奴奴役。所以鲜卑族的风俗习惯同乌桓、匈奴相似。3.关于冯太后冯太后本是官宦之女,因罪充公为奴。452年,被选为北魏文成帝的贵人,456年被立为皇后。465年北魏献文帝即位,尊为皇太后。太后临朝辅政,定策诛杀丞相乙浑,而后依据北魏制度归政献文帝。476年献文帝病死,时人称冯太后毒杀,再度临朝称制达十四年。490年去世,享年49岁,谥号
8、文明皇后,或是加上文成帝的谥号“文成”二字,称文成文明皇后。4.北魏孝文帝改革前的形势孝文帝改革前北魏面临着重重的社会危机,主要表现在哪?阶级矛盾尖锐民族矛盾激化各地人民起义统治阶级内部矛盾重重北魏统一北方后,对于汉族地主阶级有所优容,但对于各族劳动人民的剥削和压迫是残酷的。许多自耕农贫困破产,就投靠地主,作为苞荫户,一套服役,也有卖身为奴或流亡他乡的,社会一直动荡不安,各地不断发生农民起义。公园445年,卢水胡人盖吴在形成领导起义,纷纷响应的有羌,汉等族人民,起义军很快发展达十余万人,盖吴战死,起义军被镇压下去。此后,农民起义仍不断发生。5.措施(1)均田制与租庸调制的区别均田制是土地分配制
9、度,即古代帝王见无主土地按人头划给小农耕作,土地为国有制,耕作一定年限后归其所有,地主阶的土地并不属于均田范围,推行于中国古代北魏至唐中叶,最早由北魏孝文帝于太和九年(公元485年)颁布并开始执行。措施内容作用前期冯太后主持(重点建新制)推行均田制,租调制颁布均田令,把国家掌握的荒地分给农民,由农民承担一定的租税、徭役和兵役使无地或少地的农民得到土地,抑制了土地兼并;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有利于国家征收赋税和徭役;恢复和发展了北方经济设立三长制改宗主督护制为三长制(邻长、里长、党长)直属州郡,负责清理户口和田亩,征发徭役和兵役健全了基层政权,加强了对地方政权的掌握,保证了国家对人民的有效管辖,有利
10、于中央集权的巩固整顿吏治制定了俸禄制度,官吏的俸禄由国家征收和发放;北魏吏治得到改善,农民赋役负担减轻,北方农业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后期孝文帝主持(重点汉化)迁都洛阳打击了保守势力,保证了改革的深入。有利于胡汉民族文化的融合,使中华文明得到进一步发展移风易俗易服装、说汉话、改汉姓、通婚姻、改籍贯、行汉制、崇儒学便于接受中原地区的先进文化,促进了鲜卑贵族的封建化,并巩固北魏统治。租庸调则是赋税政策,主要实行于中国唐代前期,对每一男丁授田百亩,其中永业田20亩,口分田80亩。在这基础上实施租庸调法,规定:每丁每年向国家输粟2石,为租;输绢2丈、绵3两(或布2丈4尺、麻3斤),为调;服役20日,称正役
11、,不役者每日纳绢3尺(或布3.6尺),为庸。区别:二者定义不同,适用范围不同,沿革历史时期不同联系:租庸调以均田制为基础和存在的依据,同时也正是由于均田制没有真正得到贯彻而使得租庸调制在中唐之后为两税法取代(由于唐代均田制未能保证百亩授田,土地买卖之风又使均田制趋于瓦解,加上安史之乱后的动荡局面,均田制至大历年间已无法继续下去,租庸调法遂于德宗建中元年为两税法所代替。)(2)三长制关于宗主督护制十六国大动乱时期留在北方地区的汉族世家大族与地方豪强通过作坞自保的方式而成为坞主或壁帅他们拥有众多的宗族部曲修有坞壁建有甲兵依附其下的农民往往有数百家上千家乃至万家均为他们的私家人口这些豪强被称做宗主依
12、附于他们的各类农民则是宗主的包荫户宗主与包荫户之间是一种主人与佃客的关系立三长,则课有常准,赋有常分,苞荫之户可出,侥幸之人可止,何为而不可?冯太后(3)迁都洛阳关于柔然柔然,是公元4世纪末至6世纪中叶,继匈奴、鲜卑之后,活动于中国大漠南北和西北广大地区的古代民族之一,与其并存的还有敕勒(即铁勒)。当时,正是我国历史上处于十六国、南北朝纷争对峙时期。柔然强盛时期疆域东到呼伦贝尔,西到阿尔泰山以西、巴尔喀什湖一带,北到贝加尔湖北,南到阴山。平城平城 洛阳洛阳政治政治经济经济军事军事文化文化保守势力强大,不利保守势力强大,不利改革。地处偏僻,难改革。地处偏僻,难于有效控制中原于有效控制中原气候恶劣
13、,交通不气候恶劣,交通不便,粮食不能满足便,粮食不能满足都城需要。都城需要。易受强敌柔然威胁,易受强敌柔然威胁,同时不利控制中原同时不利控制中原。利于控制中原,并利于利于控制中原,并利于南下征服南齐,以便实南下征服南齐,以便实现统一。现统一。少数民族文化落后少数民族文化落后。汉族文化先进。数个朝汉族文化先进。数个朝代之都。文化中心。代之都。文化中心。原因:原因:(1)地理上:旧都偏居塞上,经略中原困)地理上:旧都偏居塞上,经略中原困难。难。(2)经济上:旧都经济落后,粮食供应困)经济上:旧都经济落后,粮食供应困难。难。(3)军事上:旧都受到北方柔然的骚扰和)军事上:旧都受到北方柔然的骚扰和威胁
14、。威胁。(4)政治上:旧都保守势力强大,阻挠改)政治上:旧都保守势力强大,阻挠改革。革。直接目的直接目的:接受汉族先进文化接受汉族先进文化,减少改革阻减少改革阻力力根本目的根本目的:加强对黄河流域的统治加强对黄河流域的统治(4)汉化政策6.俸禄制,均田制,三长制之间的关系俸禄制使北魏吏治好转,为各项制度的建立,实施提供了政治保障均田制从经济上保障了俸禄制的继续推行,同时也为三长制的实行提供了客观条件三长制的实行又保证了均田制的推行7.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影响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影响促进了北方经济的复苏繁荣。促进了北方经济的复苏繁荣。促进了北魏的封建化。促进了北魏的封建化。促进了北方地区的民族融合,促进
15、了北方地区的民族融合,为中国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做出为中国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为隋唐时期国家重新了贡献,为隋唐时期国家重新实现统一奠定了基础实现统一奠定了基础8.北魏孝文帝改革成功的原因是什北魏孝文帝改革成功的原因是什么?么?1、符合社会发展和民族融合的潮流、符合社会发展和民族融合的潮流2、人民的支持,得到汉族地主阶级、人民的支持,得到汉族地主阶级的支持的支持3、内容全面,措施得力,改革措施、内容全面,措施得力,改革措施符合黄河流域生产力水平。符合黄河流域生产力水平。4、冯太后以身作则,孝文帝改革坚、冯太后以身作则,孝文帝改革坚定不移。定不移。孝文帝改革与民族融合之间是相互促进、孝文帝改革
16、与民族融合之间是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关系相互影响的关系(1)孝文帝改革是在民族融合的基础上进)孝文帝改革是在民族融合的基础上进行的。要稳固北魏的统治,就必须进行社行的。要稳固北魏的统治,就必须进行社会改革,顺应民族融合的潮流。会改革,顺应民族融合的潮流。(2)孝文帝改革中实行了一系列汉化的措)孝文帝改革中实行了一系列汉化的措施。促进了鲜卑族的封建化进程,将北方施。促进了鲜卑族的封建化进程,将北方民族的融合推向高潮。民族的融合推向高潮。四.以儒治国北魏的基本国策北魏道武帝曾经问李先:“何者最善,可以益人神智?”先曰:“唯有经书,三皇五帝政化之典,可以补王者神智。”又问曰:“天下书记,凡有几何?朕
17、欲集之,如何可备?”对曰:“伏羲创制,帝王相承,以至于今,世传国纪,天文秘纬不可计数。陛下诚欲集之,严制天下诸州郡县搜索备送,主之所好,集亦不难。”这段材料说明了什么?这段材料说明了什么?道武帝有意访求治道,而且是向汉儒访求李先认为经书和政化之典可补王者神智的看法,得到道武帝的认可道武帝认同李先以儒治国的说法,有意搜求这些三皇五帝之典。巩固练习巩固练习:北魏孝文帝改革是少数民族改革的成功典北魏孝文帝改革是少数民族改革的成功典范范.请回答请回答1-2题题1.下列关于北魏均田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下列关于北魏均田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政府把地主多占的土地分配给农民政府把地主多占的土地分配给农民均田制确
18、立了受田农民对土地的完全所有权均田制确立了受田农民对土地的完全所有权均田制使农民获得了一定的土地均田制使农民获得了一定的土地,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展均田制限制了官僚地主对土地的占有均田制限制了官僚地主对土地的占有均田制解决了土地兼并问题均田制解决了土地兼并问题A.B.C.D.D3.导致北魏推行均田制的最主要原因是导致北魏推行均田制的最主要原因是()A.汉族地主的建议汉族地主的建议 B.南北对峙的形势南北对峙的形势C.民族矛盾的激化民族矛盾的激化 D.中原地区先进的经济形态的吸引中原地区先进的经济形态的吸引 C4.一位史学家说一位史学家说:北魏孝文帝强制授给露田北魏孝文帝强制授
19、给露田这对农民是一种剥削的手段这对农民是一种剥削的手段”这主要这主要是因为是因为()A.均田制是土地国有制均田制是土地国有制 B.租庸调制加重了农民的负担租庸调制加重了农民的负担 C.孝文帝推行民族分化政策孝文帝推行民族分化政策 D.授田的实质是加强农民开荒纳税授田的实质是加强农民开荒纳税 D有人认为北魏孝文帝是盖有人认为北魏孝文帝是盖世英雄,也有人认为他是世英雄,也有人认为他是千古罪人。试结合所学的千古罪人。试结合所学的相关内容,简要谈谈你对相关内容,简要谈谈你对孝文帝改革的认识。孝文帝改革的认识。1、北魏孝文帝改革是少数民族进行的自、北魏孝文帝改革是少数民族进行的自上而下封建化改革。上而下
20、封建化改革。2、孝文帝顺应时代潮流,积极、主动、孝文帝顺应时代潮流,积极、主动、彻底地进行了一系列改革,通过迁都洛彻底地进行了一系列改革,通过迁都洛阳、改行汉制、移风易俗等措施,使鲜阳、改行汉制、移风易俗等措施,使鲜卑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社会制度封卑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社会制度封建化、生产方式农业化、风俗习惯汉族建化、生产方式农业化、风俗习惯汉族化;有利于北方经济的发展,缓和了民化;有利于北方经济的发展,缓和了民族矛盾,巩固了封建统治,加强了民族族矛盾,巩固了封建统治,加强了民族大融合,为国家结束分裂、走向统一和大融合,为国家结束分裂、走向统一和封建社会的繁荣奠定了基础。封建社会的繁荣奠定了基础。3、当然,孝文帝改革全盘汉化,忽视、当然,孝文帝改革全盘汉化,忽视了保持本民族文化特点,使得鲜卑族拓了保持本民族文化特点,使得鲜卑族拓拔部逐渐溶入其他民族,这是值得我们拔部逐渐溶入其他民族,这是值得我们吸取的教训。吸取的教训。总之,促进了北方经济的复苏繁荣。促总之,促进了北方经济的复苏繁荣。促进了北魏的封建化。进了北魏的封建化。促进了北方地区的民族融合,为中国多促进了北方地区的民族融合,为中国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做出了贡献民族国家的发展做出了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