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用陶瓷项目集体合同管理_范文.docx

上传人:ma****y 文档编号:76319303 上传时间:2023-03-09 格式:DOCX 页数:42 大小:52.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日用陶瓷项目集体合同管理_范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日用陶瓷项目集体合同管理_范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日用陶瓷项目集体合同管理_范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日用陶瓷项目集体合同管理_范文.docx(4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日用陶瓷项目日用陶瓷项目集体合同管理集体合同管理目录目录第一章第一章 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基本情况.3一、项目概况.3二、结论分析.3第二章第二章 集体合同管理集体合同管理.6一、工伤的概念.6二、工伤认定申请.6三、劳动争议处理的程序.8四、劳动争议处理的原则.8五、用人单位内部劳动规则的特点.10六、用人单位内部劳动规则的含义.12七、集体合同的形式和期限.13八、集体合同的内容.14第三章第三章 项目背景分析项目背景分析.20第四章第四章 项目投资计划项目投资计划.24一、投资估算的编制说明.24二、建设投资估算.24三、建设期利息.26四、流动资金.27五、项目总投资.29六、资金筹措与投

2、资计划.30第五章第五章 经济收益分析经济收益分析.32一、基本假设及基础参数选取.32二、经济评价财务测算.32三、项目盈利能力分析.37四、财务生存能力分析.39五、偿债能力分析.40六、经济评价结论.41第一章第一章 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基本情况一、项目概况项目概况(一)项目投资人(一)项目投资人xx 有限责任公司(二)建设地点(二)建设地点本期项目选址位于 xxx(以选址意见书为准)。二、结论分析结论分析(一)项目选址(一)项目选址本期项目选址位于 xxx(以选址意见书为准),占地面积约 93.00亩。(二)项目实施进度(二)项目实施进度本期项目建设期限规划 12 个月。(三)投资估算(三

3、)投资估算本期项目总投资包括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根据谨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 42827.65 万元,其中:建设投资 34476.08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 80.50%;建设期利息 443.12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 1.03%;流动资金 7908.45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 18.47%。(四)资金筹措(四)资金筹措项目总投资 42827.65 万元,根据资金筹措方案,xx 有限责任公司计划自筹资金(资本金)24741.10 万元。根据谨慎财务测算,本期工程项目申请银行借款总额 18086.55 万元。(五)经济评价(五)经济评价1、项目达产年预期营业收入(SP):74300.0

4、0 万元。2、年综合总成本费用(TC):61407.33 万元。3、项目达产年净利润(NP):9403.45 万元。4、财务内部收益率(FIRR):15.41%。5、全部投资回收期(Pt):6.30 年(含建设期 12 个月)。6、达产年盈亏平衡点(BEP):32939.60 万元(产值)。(六)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六)主要经济技术指标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序号序号项目项目单位单位指标指标备注备注1占地面积62000.00约 93.00 亩1.1总建筑面积108257.77容积率 1.751.2基底面积37200.00建筑系数 60.00%1.3投资强度万元/亩354.052总投资

5、万元42827.652.1建设投资万元34476.082.1.1工程费用万元29870.502.1.2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万元3960.792.1.3预备费万元644.792.2建设期利息万元443.122.3流动资金万元7908.453资金筹措万元42827.653.1自筹资金万元24741.103.2银行贷款万元18086.554营业收入万元74300.00正常运营年份5总成本费用万元61407.336利润总额万元12537.947净利润万元9403.458所得税万元3134.499增值税万元2956.1010税金及附加万元354.7311纳税总额万元6445.3212工业增加值万元22493

6、.0213盈亏平衡点万元32939.60产值14回收期年6.30含建设期 12 个月15财务内部收益率15.41%所得税后16财务净现值万元6270.50所得税后第二章第二章 集体合同管理集体合同管理一、工伤的概念工伤的概念工伤又称职业伤害、工作伤害,是指劳动者在从事职业活动或者与职业责任有关的活动时所遭受的事故伤害和职业病伤害。上述定义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即工伤由事故伤害和职业病伤害两类构成。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列入职业病分类和目录中的疾病。二、工伤认定申请工伤认定申请(一)工伤认定申请主体与申请

7、时限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 30 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遇有特殊情况,经报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同意,申请时限可以适当延长。应当由省级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进行工伤认定的事项,根据属地原则由用人单位所在地设区的市级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办理。用人单位未按前述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 1 年内,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用人单位未在规定的时限内提交工伤认定申请,在此期间发生

8、符合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的工伤待遇等有关费用由该用人单位负担。(二)工伤认定材料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应当提交下列材料。1、工伤认定申请表。2、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包括事实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3、医疗诊断证明或者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鉴定书)。工伤认定申请表应当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以及职工伤害程度等基本情况。工伤认定申请人提供材料不完整的,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应当一次性书面告知工伤认定申请人需要补充的全部材料。申请人按照书面告知要求补全材料后,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应当受理。(三)工伤认定的决定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受理工伤认定申请后,根据审核需要可以对事故伤害进行调查核实,用人单位、职工、工

9、会组织、医疗机构以及有关部门应当予以协助。职业病诊断和诊断争议的鉴定,依照职业病防治法的有关规定执行。对依法取得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鉴定书的,社会保险行政部门不再进行调查核实。职工或者其近亲属认为是工伤,用人单位不认为是工伤的,由用人单位承担举证责任。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应当自受理工伤认定申请之日起 60 日内作出工伤认定的决定,并书面通知申请工伤认定的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和该职工所在单位。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对受理事实清楚、权利义务明确的工伤认定申请,应当在 15 日内作出工伤认定的决定。作出工伤认定决定需要以司法机关或者有关行政主管部门的结论为依据的,在司法机关或者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尚未作出结

10、论期间,作出工伤认定决定的时限中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工作人员与工伤认定申请人有利害关系的,应当回避。三、劳动争议处理的程序劳动争议处理的程序根据我国劳动立法的有关规定,当发生劳动争议时,争议双方应协商解决;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除法律规定的终局裁决外,当事人一方或双方都可申诉到人民法院,由人民法院依法审理并作出最终判决。四、劳动争议处理的原则劳动争议处理的原则劳动争议处理的原则是劳动争议处理机构在处理劳动争议时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贯穿于劳动争议

11、处理的全过程,即劳动争议的调解程序、仲裁程方都要遵循。但是在不同的劳动争议处理程序中,每道程序都有反映该程序特点的具体原则。具体原则的落实,保障了总体原则在劳动争议处理全过程中的实现。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三条规定:“解决劳动争议,应当根据事实遵循合法、公正、及时、着重调解的原则,依法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一)合法原则在查清事实的基础上依法处理的原则,即劳动争议处理机构处理劳动争议的所有活动和决定都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二)公正原则当事人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的原则,即劳动争议处理机构在处理劳动争议时必须保证争议双方当事人处于平等的法律地位,具有平等的权利义务,依法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12、。(三)及时处理、着重调解的原则劳动争议的调解贯穿于劳动争议处理的各个程序,企业的劳动争议处理工作程序的全过程都属于调解,其他处理程序也都必须坚持先行调解的原则,调解不成时才能进行裁决或判决。及时处理强调各道处理程序的时间限制,要求受理、调解、仲裁、判决、结案都应在法律法规规定的时限内完成,及时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防止矛盾激化。五、用人单位内部劳动规则的特点用人单位内部劳动规则的特点用人单位内部劳动规则是企业劳动关系调节的重要形式。在现代社会,劳动关系主体受到的规范约束主要有两种:一是以主体双方同意为条件的合同规范;二是并不以主体是否同意为条件,而是主体必须遵循的、具有强制性的法律规范。因此

13、,关于用人单位内部劳动规则的性质问题,应当从合同规范和法律规范的两个视角去理解。用人单位内部劳动规则具有合同规范和法律规范兼有的属性。从合同规范的视角理解,用人单位内部劳动规则首先由用人单位单方面制定或变更,经过劳动者或劳动者团体(工会或职工代表)同意后才成为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劳动合同、集体合同内容的一部分,进而具有约束力。规章制度可以是劳动合同、集体合同的组成部分,其之所以具有约束力,是因为其经过劳动者或其团体的同意成为劳动合同、集体合同的内容。对于不同意用人单位规章制度内容的劳动者来说,劳动关系通常不能建立。在订立劳动合同时,劳动者对规章制度的同意,事实上多数表现为默示同意或概括性同意

14、,正是在此基础之上,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才可以作为劳动合同的附件,规章制度对所有劳动者都具有约束力。在协商订立集体合同或平等协商直接关系到劳动条件的内部劳动规则制定时,更是以协商双方达成一致为成立的条件。从法律规范的视角理解,用人单位内部劳动规则在工作场所事实上发挥着行为规范的作用。从法理的角度观察,用人单位内部劳动规则本身并不是法律规范,而是法律法规的延伸和具体化,它的强制力和约束力的基础是法律的授予。用人单位内部劳动规则只是由于得到了劳动法的保护而被赋予了法律效力,因而应该在法律授权的范围内承认其法律规范性。用人单位内部劳动规则作为一种规范,具有对劳动关系运行实施规制的效力。根据最高人民法院

15、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九条的规定,用人单位根据劳动法第四条之规定,通过民主程序制定的规章制度,不违反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及政策规定,并已向劳动者公示的,可以作为人民法院审理劳动争议案件的依据。用人单位内部劳动规则是企业规章制度的组成部分,具有以下特点。1、制定主体的特定性。用人单位内部劳动规则以用人单位为制定主体以用人单位公开、正式的行政文件为表现形式,只在本单位范围内适用。2、企业和劳动者共同的行为规范。用人单位内部劳动规则是规范在劳动过程中的企业和劳动者之间以及劳动者相互之间的关系。用人单位内部劳动规则所调整的行为是作为劳动过程组成部分的用工行为和劳动行为,既约束全体劳动者,

16、又约束企业行政各职能部门和企业的各组成部分3、企业经营权与职工民主管理权相结合的产物。用人单位内部劳动则的制定和实施是企业以规范化、制度化的方法协调劳动关系,对劳动过程进行组织和管理的行为,是企业以经营权为基础决定的行使用工权的形式和手段。制定用人单位内部劳动规则必须保证企业职工的参与。企业职工既有权参与相关制度的制定,又有权对制度的实施进行监督。六、用人单位内部劳动规则的含义用人单位内部劳动规则的含义用人单位内部劳动规则是用人单位依据国家劳动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用人单位的实际,在本单位实施的,为协调劳动关系并使之稳定运行,合理组织劳动,进行劳动管理而制定的办法、规定的总称。用人单位制定并实

17、施内部劳动规则是其行使经营管理权和用工权的主要方式,发挥着用人单位内部强制性规范的功能。按照我国公司法的有关规定,在现代企业制度中,制定重要的管理制度是公司的权力,是董事会和经理的职责。制定、实施内部劳动规则同时也是用人单位对国家和用人单位财产投资者的义务。在劳动关系的运行当中,劳动者处于被指挥和管理的从属地位,其权利义务的实现受用人单位支配和约束。制定和实施内部劳动规则,并结合劳动合同、集体合同的履行,一方面可以使劳动者的权利义务明确、具体,另一方面又可以使用人单位的管理行为规范化,从而限制用人单位对劳动者实现权利义务过程中的任意支配,特别是防止用人单位滥用惩戒权。此外,现代的劳动过程是一种

18、联合劳动,分工协作更为精细、周密,每一个劳动者的工作绩效一般都与其他劳动者的劳动有着紧密联系,因而,每一个劳动者的权利义务都与其他劳动者的权利义务相互关联。在实现各自的权利义务过程中,劳动者之间极有可能发生矛盾与冲突。制定与实施内部劳动规则,可以有效协调不同劳动者之间行使各自权利、履行各自义务过程中所产生的矛盾,有利于形成全体劳动者都能以优化的秩序实现各自权利义务的格局。七、集体合同的形式和期限集体合同的形式和期限(一)集体合同的形式根据集体合同规定,集体合同为法定要式合同,应当以书面形式订立,口头形式的集体合同不具有法律效力。集体合同的形式可以分为主件和附件。主件是综合性集体合同,其内容涵盖

19、劳动关系的各个方面。附件是专项集体合同,是就劳动关系的某一特定方面的事项签订的专项协议。现阶段,我国法定集体合同的附件主要是工资协议。工资集体协商试行办法规定,企业依法开展工资集体协商,签订工资协议,已订立集体合同的,工资协议作为集体合同的附件,并与集体合同具有同等效力。(二)集体合同的期限集体合同均为定期集体合同,我国劳动立法规定集体合同的期限为 1-3 年。企业订立集体合同可以在 1-3 年中确定适合本企业的集体合同期限。期限过短,不利于劳动关系的稳定,而且加大集体协商的成本;期限过长,不利于适应不断变化的实际情况和不利于劳动权益的保障。在集体合同的期限内,双方可以根据集体合同的履行情况对

20、集体合同进行修订。八、集体合同的内容集体合同的内容我国劳动法对集体合同的内容作了不完全的列举性规定,集体合同的规定则将集体合同可以具备的事项列举规定了 15 项。由于企业的情况,包括内部条件、外部环境、企业生产经营运行的状况、管理水平千差万别,以及我国劳动法对集体合同的内容没有具体要求,所以,劳动行政管理部门没有推荐集体合同的标准文本。通常情况下,集体合同一般包括以下内容。(一)劳动条件标准部分包括劳动报酬、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保险福利、劳动安全卫生、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保护、职业技能培训、劳动合同管理、奖惩、裁员等项条款。上述条款同时也可以作为劳动合同内容的基础,指导劳动合同的协商与订立,或

21、直接作为劳动合同的内容。劳动条件标准条款在集体合同内容的构成中处于核心地位,在集体合同的有效期内具有法律效力。上述标准不得低于法律法规规定的最低标准。具体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各项。1、劳动报酬。(1)用人单位工资水平、工资分配制度、工资标准和工资分配形式。(2)工资支付办法。(3)加班、加点工资及津贴、补贴标准和奖金分配办法。(4)工资调整办法。(5)试用期及病、事假等期间的工资待遇(6)特殊情况下职工工资(生活费)支付办法,(7)其他劳动报酬分配办法。2、工作时间。(1)工时制度。(2)加班加点办法。(3)特殊工种的工作时间。(4)劳动定额标准。3、休息休假。(1)日休息时间、周休息日安排、年休

22、假办法。(2)不能实行标准工时制职工的休息休假。(3)其他假期。4、劳动安全卫生。(1)劳动安全卫生责任制。(2)劳动条件和安全技术措施。(3)安全操作规程。(4)劳保用品发放标准。(5)定期健康检查和职业健康体检。5、补充保险和福利。(1)补充保险的种类、范围。(2)基本福利制度和福利设施。(3)医疗期延长及其待遇(4)职工亲属福利制度。6、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的特殊保护(1)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禁忌从事的劳动。(2)女职工的经期、孕期、产期和哺乳期的劳动保护。(3)女职工、未成年工定期健康检查。(4)未成年工的使用和登记制度。7、职业技能培训。(1)职业技能培训项目规划及年度计划。(2)职业技能培

23、训费用的提取和使用。(3)保障和改善职业技能培训的措施。8、劳动合同管理。(1)劳动合同签订时间(2)确定劳动合同期限的条件。(3)劳动合同变更、解除、续订的一般原则及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终止条件。(4)试用期的条件和期限。9、奖惩。(1)劳动纪律。(2)考核奖惩制度。(3)奖惩程序。10、裁员。(1)裁员的方案。(2)裁员的程序。(3)裁员的实施办法和补偿标准。前述集体合同的内容几乎涵盖了劳动条件的所有部分,但是并不意味着每个协商单位协商订立集体合同时都要包括上述内容。(二)一般性规定规定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履行的有关规则,包括集体合同的有效期限、条款解释、变更、解除和终止等内容。(三)过渡性

24、规定包括集体合同的监督、检查、争议处理、违约责任等内容。(四)其他规定此项条款通常作为劳动条件标准的补充条款,规定在集体合同的有效期间应当达到的具体目标和实现目标的主要措施。此类规定一般不能作为劳动合同的内容,只是作为签约方的义务而存在。随着设定目标的实现而终止。例如,规定建成某项劳动安全卫生保护工程或设施,建设、改善或完成某些福利设施等。至于集体合同可否规定企业生产经营目标,如成本、盈利、产量等目标,目前在我国集体合同的实践中存在着不同的意见。一种意见坚持认为,在集体合同的内容中,企业生产经营目标应作为组成部分。规定生产经营目标,有利于促进工会和劳动者与企业共保生产经营目标的实现,有利于强化

25、劳动者的责任心,使劳动者服从管理、遵守劳动纪律,有利于劳动关系当事人协调利益关系,建立利益共同体等,其理由是:第一,规定生产经营目标,超越了劳动者的义务范围。劳动者的义务是履行劳动合同、遵守劳动纪律、完成岗位职责、提高技能等;工会的义务是教育劳动者忠实地履行劳动合同等。生产经营目标虽然与劳动直接相关,但主要取决于生产经营决策、管理指挥、市场条件等因素。生产经营决策及管理权由所有者和经营者行使,利益和风险也由其享有和承担。实现生产经营目标的责任应由所有者和经营者承担,而不应是劳动者和工会的义务,否则与权利义务对等的原则相悖。第二,生产经营目标的实现程度具有不确定性,而集体合同规定的劳动条件标准则

26、是确定的。若生产经营目标作为劳动者和工会的义务而存在,生产经营目标未实现或未能完全实现,也就意味着劳动者的利益目标可以不实现或不完全实现。这显然不利于劳动者权益的保障。第三章第三章 项目背景分析项目背景分析以调整优化能源结构为主线,以增强消纳能力为导向,以加强科技创新为主要抓手,着力推进“互联网+”智慧能源,坚持低碳化、安全化、清洁化、高效化的发展方向,促进太阳能多元化利用,有序开发风能,积极促进地热能源勘探开发利用,推动新能源装备制造业升级,创新机制体制改革,着力将宁夏打造成为国家级新能源综合示范区、西部领先的光伏制造产业基地,全面完成建设国家新能源综合示范区,为我国新能源产业健康快速发展提

27、供可复制、可推广的成功经验。以现有资源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为基础,以满足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重大装备、重大工程需求为导向,强化创新平台建设,集中力量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深入推进新材料产业结构调整,改造提升镁、铝、锰金属结构材料及碳基材料等传统材料,壮大钽铌铍钛稀有金属材料、新型电子材料等优势关键新材料,创新发展化工新材料和纺织新材料,培育生物基、石墨烯、富勒烯等前沿新材料,积极发展新材料生产性服务业,建立新材料产业生态系统,着力推进新材料产业升级。把握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国际化产业趋势,推进重大装备与系统的工程应用和产业化,重点培育工业机器人、通用航空两大新兴领域,做强高档数控机床和 3D

28、 打印设备、智能仪器仪表、电工电气、煤矿机械、农业机械五大优势领域,改造提升机械基础件、高端铸件两大基础领域,积极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以智能制造推广带动装备系统集成服务能力提升,以关键技术突破带动产品创新和提质升级,以军民协同创新带动基础设施融合和技术双向转移转化,以本地配套提升带动分工协作和基础能力提升,支持企业“走出去”和转型发展,带动宁夏先进装备制造业加快发展。2010-2020 年,全球日用陶瓷行业专利申请人数量及专利申请量均呈现增长态势。虽然 2020 年全球日用陶瓷行业专利申请人数量及专利申请量有所下降,但是这两大指标数量仍较多。整体来看,全球日用陶瓷技术处于成长期。2010-202

29、0 年全球日用陶瓷行业专利申请数量呈现逐年增长态势,2020 年全球日用陶瓷行业专利申请数量为 590 项。在专利授权方面,2013-2018 年全球日用陶瓷行业专利授权数量逐年增长,2019 年开始出现下降趋势,2020 年全球日用陶瓷行业专利授权数量重新上升为 386 万项,授权比重仅为 65.42%。2021 年 1-9 月,全球日用陶瓷行业专利申请数量和专利授权数量分别为 130 项和 28 项,授权比重为 21.54%。截止 2021 年 9 月 12 日,全球日用陶瓷行业专利申请数量为 4726 项。目前,全球日用陶瓷大多数专利处于“失效”和“有效”状态,两者日用陶瓷专利总量分别为

30、 2359 项和 1707 项,占全球日用陶瓷专利总量的 50%和 36%。“审中”的日用陶瓷专利数量为 658 项,占全球日用陶瓷专利总量的 14%左右。目前,全球日用陶瓷行业专利总价值为 5617.04 万美元。其中,3万美元以下的日用陶瓷专利申请数量最多,为 1344 项;其次是 3 万-30万美元的日用陶瓷专利,合计专利申请量为 437 项。3 百万美元及以上的日用陶瓷专利申请数量最少,为 1 项。在专利类型方面,目前全球有 2207 项日用陶瓷专利为发明专利,占全球日用陶瓷专利申请数量最多,为 46.7%。实用新型日用陶瓷专利和外观设计型日用陶瓷专利数量分别为 1186 项和 133

31、3 项,分别占全球日用陶瓷专利申请数量的 25.1%和 28.2%。全球日用陶瓷前十大热门技术词包括后视图、陶瓷材料、质量百分比、陶瓷坯、钾长石、生产设备、日用瓷、支撑板、液压成型、餐具套件。进一步细分来看,日用陶瓷技术热门词包括陶瓷制品、右视图、左视图、陶瓷釉料等。全球日用陶瓷行业专利申请数量 TOP10 申请人分别是湖南华联瓷业股份有限公司、湖南醴陵红官窑瓷业有限公司、广东顺祥陶瓷有限公司、景德镇陶瓷大学、广西北流市智诚陶瓷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福建佶龙机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东松发陶瓷股份有限公司、泉州坤泰机械精工制造有限公司、佛山市南海鑫隆机工机械有限公司和福建省佳圣轩工艺品有限公司。其

32、中,湖南华联瓷业股份有限公司日用陶瓷专利申请数量最多,为 775 项。湖南醴陵红官窑瓷业有限公司排名第二,其日用陶瓷专利申请数量为 136 项,第一名与第二名差距甚大。第四章第四章 项目投资计划项目投资计划一、投资估算的编制说明投资估算的编制说明(一)投资估算的依据(一)投资估算的依据本期项目其投资估算范围包括: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估算的主要依据包括:1、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2、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3、建设项目投资估算编审规程4、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深度规定5、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6、企业工程设计概算编制办法7、建设工程监理与相关服务收费管理规定(二)

33、项目费用与效益范围界定(二)项目费用与效益范围界定本期项目费用界定为工程费用和项目运营期所发生的各项费用;项目效益界定为运营期所产生的各项收益,并严格遵循财务评价过程中费用与效益计算范围相一致性的原则。二、建设投资估算建设投资估算本期项目建设投资 34476.08 万元,包括:工程费用、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和预备费三个部分。(一)工程费用(一)工程费用工程费用包括建筑工程费、设备购置费、安装工程费等;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包括:建设管理费、勘察设计费、生产准备费、其他前期工作费用,合计 29870.50 万元。1、建筑工程费估算根据估算,本期项目建筑工程费为 14139.68 万元。2、设备购置费估算设

34、备购置费的估算是根据国内外制造厂家(商)报价和类似工程设备价格,同时参照机电产品报价手册和建设项目概算编制办法及各项概算指标规定的相应要求进行,并考虑必要的运杂费进行估算。本期项目设备购置费为 14947.24 万元。3、安装工程费估算本期项目安装工程费为 783.58 万元。(二)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二)工程建设其他费用本期项目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为 3960.79 万元。(三)预备费(三)预备费本期项目预备费为 644.79 万元。表格题目建设投资估算表表格题目建设投资估算表单位:万元序号序号项目项目建筑工程建筑工程设备购置设备购置安装工程安装工程其他费用其他费用合计合计1工程费用14139.6

35、814947.24783.5829870.501.1建筑工程费14139.6814139.681.2设备购置费14947.2414947.241.3安装工程费783.58783.582其他费用3960.793960.792.1土地出让金1992.211992.213预备费644.79644.793.1基本预备费338.42338.423.2涨价预备费306.37306.374投资合计34476.08三、建设期利息建设期利息按照建设规划,本期项目建设期为 12 个月,其中申请银行贷款18086.55 万元,贷款利率按 4.9%进行测算,建设期利息 443.12 万元。表格题目建设期利息估算表表格

36、题目建设期利息估算表单位:万元序号序号项目项目合计合计第第 1 1 年年第第 2 2 年年1借款1.1建设期利息443.12443.120.001.1.1期初借款余额18086.551.1.2当期借款18086.5518086.550.001.1.3当期应计利息443.12443.120.001.1.4期末借款余额18086.5518086.551.2其他融资费用1.3小计443.12443.120.002债券2.1建设期利息2.1.1期初债务余额2.1.2当期债务金额2.1.3当期应计利息2.1.4期末债务余额2.2其他融资费用2.3小计3合计443.12443.120.00四、流动资金流动

37、资金流动资金是指项目建成投产后,为进行正常运营,用于购买辅助材料、燃料、支付工资或者其他经营费用等所需的周转资金。流动资金测算一般采用分项详细测算法或扩大指标法,根据企业流动资金周转情况及本项目产品生产特点和项目运营特点,该项目流动资金测算参照同行业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的合理周转天数,采用分项详细测算法进行测算。根据测算,本期项目流动资金为 7908.45 万元。表格题目流动资金估算表表格题目流动资金估算表单位:万元序号序号项目项目第第 1 1 年年第第 2 2 年年第第 3 3 年年第第 4 4 年年第第 5 5 年年1流动资产31878.3837191.4545161.0453130.641

38、.1应收账款14345.2716736.1520322.4723908.791.2存货11157.4313017.0015806.3618595.721.2.1原辅材料3347.233905.104741.915578.721.2.2燃料动力167.36195.26237.10278.941.2.3在产品5132.425987.827270.938554.031.2.4产成品2510.422928.833556.434184.041.3现金2550.272975.313612.884250.451.4预付账款3825.414462.985419.336375.682流动负债27133.3131

39、655.5338438.8645222.192.1应付账款9767.9911395.9913837.9916279.992.2预收账款17365.3220259.5424600.8728942.203流动资金4745.075535.916722.187908.454流动资金增加4745.07790.851186.271186.275铺底流动资金9563.5111157.4313548.3115939.19五、项目总投资项目总投资本期项目总投资包括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根据谨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 42827.65 万元,其中:建设投资 34476.08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 80.50

40、%;建设期利息 443.12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 1.03%;流动资金 7908.45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 18.47%。表格题目总投资及构成一览表表格题目总投资及构成一览表单位:万元序号序号项目项目指标指标占总投资比例占总投资比例1总投资42827.65100.00%1.1建设投资34476.0880.50%1.1.1工程费用29870.5069.75%1.1.1.1建筑工程费14139.6833.02%1.1.1.2设备购置费14947.2434.90%1.1.1.3安装工程费783.581.83%1.1.2工程建设其他费用3960.799.25%1.1.2.1土地出让金1992.21

41、4.65%1.1.2.2其他前期费用1968.584.60%1.2.3预备费644.791.51%1.2.3.1基本预备费338.420.79%1.2.3.2涨价预备费306.370.72%1.2建设期利息443.121.03%1.3流动资金7908.4518.47%六、资金筹措与投资计划资金筹措与投资计划本期项目总投资 42827.65 万元,其中申请银行长期贷款 18086.55万元,其余部分由企业自筹。表格题目项目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一览表表格题目项目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一览表单位:万元序号序号项目项目数据指标数据指标占总投资比例占总投资比例1总投资42827.65100.00%1.1建设投

42、资34476.0880.50%1.2建设期利息443.121.03%1.3流动资金7908.4518.47%2资金筹措42827.65100.00%2.1项目资本金24741.1057.77%2.1.1用于建设投资16389.5338.27%2.1.2用于建设期利息443.121.03%2.1.3用于流动资金7908.4518.47%2.2债务资金18086.5542.23%2.2.1用于建设投资18086.5542.23%2.2.2用于建设期利息2.2.3用于流动资金2.3其他资金第五章第五章 经济收益分析经济收益分析一、基本假设及基础参数选取基本假设及基础参数选取(一)生产规模和产品方案(

43、一)生产规模和产品方案本期项目所有基础数据均以近期物价水平为基础,项目运营期内不考虑通货膨胀因素,只考虑装产品及服务相对价格变化,同时,假设当年装产品及服务产量等于当年产品销售量。(二)项目计算期及达产计划的确定(二)项目计算期及达产计划的确定为了更加直观的体现项目的建设及运营情况,本期项目计算期为10 年,其中建设期 1 年(12 个月),运营期 9 年。项目自投入运营后逐年提高运营能力直至达到预期规划目标,即满负荷运营。二、经济评价财务测算经济评价财务测算(一)营业收入估算(一)营业收入估算本期项目达产年预计每年可实现营业收入 74300.00 万元;具体测算数据详见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

44、值税估算表所示。表格题目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表格题目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单位:万元序序项目项目第第 1 1 年年第第 2 2 年年第第 3 3 年年第第 4 4 年年第第 5 5 年年号号1营业收入44580.0052010.0063155.0074300.002增值税1592.971933.752444.932956.102.1销项税5795.406761.308210.159659.002.2进项税4202.434827.555765.226702.903税金及附加191.16232.05293.40354.733.1城建税111.51135.36171.152

45、06.933.2教育费附加47.7958.0173.3588.683.3地方教育附加31.8638.6848.9059.12(二)达产年增值税估算(二)达产年增值税估算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的规定和关于全国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若干问题的通知及相关规定,本期项目达产年应缴纳增值税计算如下:达产年应缴增值税=销项税额-进项税额=2956.10 万元。(三)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三)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本期项目总成本费用主要包括外购原材料费、外购燃料动力费、工资及福利费、修理费、其他费用(其他制造费用、其他管理费用、其他营业费用)、折旧费、摊销费和利息支出等。本期项目年综合总成本费用的估算是以产

46、品的综合总成本费用为基点进行,根据谨慎财务测算,当项目达到正常生产年份时,按达产年经营能力计算,本期项目综合总成本费用 61407.33 万元,其中:可变成本 51139.55 万元,固定成本 10267.78 万元。达产年项目经营成本 58668.14 万元。具体测算数据详见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表所示。表格题目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表表格题目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表单位:万元序序号号项目项目第第 1 1 年年第第 2 2 年年第第 3 3 年年第第 4 4 年年第第 5 5 年年1原材料、燃料费28851.6433660.2440873.1548086.062工资及福利费3053.493053.493

47、053.493053.493修理费851.57851.57851.57851.574其他费用6677.026677.026677.026677.024.1其他制造费用444.93444.93444.93444.934.2其他管理费用480.23480.23480.23480.234.3其他营业费用5751.865751.865751.865751.865经营成本39433.7244242.3251455.2358668.146折旧费1813.111813.111813.111813.117摊销费39.8439.8439.8439.848利息支出886.24886.24886.24886.249

48、总成本费用42172.9146981.5154194.4261407.339.1其中:固定成本10267.7810267.7810267.7810267.789.2可变成本31905.1336713.7343926.6451139.55(四)税金及附加(四)税金及附加本期项目税金及附加主要包括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根据谨慎财务测算,本期项目达产年应纳税金及附加354.73 万元。(五)利润总额及企业所得税(五)利润总额及企业所得税根据国家有关税收政策规定,本期项目达产年利润总额(PFO):利润总额=营业收入-综合总成本费用-税金及附加=12537.94(万元)。企业所得税税

49、率按 25.00%计征,根据规定本期项目应缴纳企业所得税,达产年应纳企业所得税: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税率=12537.9425.00%=3134.49(万元)。(六)利润及利润分配(六)利润及利润分配该项目达产年可实现利润总额 12537.94 万元,缴纳企业所得税3134.49 万元,其正常经营年份净利润:净利润=达产年利润总额-企业所得税=12537.94-3134.49=9403.45(万元)。表格题目利润及利润分配表表格题目利润及利润分配表单位:万元序序号号项目项目第第 1 1 年年第第 2 2 年年第第 3 3 年年第第 4 4 年年第第 5 5 年年1营业收入44580.005

50、2010.0063155.0074300.002税金及附加191.16232.05293.40354.733总成本费用42172.9146981.5154194.4261407.334利润总额2215.934796.448667.1812537.945应纳所得税额2215.934796.448667.1812537.946所得税553.981199.112166.803134.497净利润1661.953597.336500.389403.458期初未分配利润0.001495.764583.789975.749可供分配的利润1661.955093.0911084.1619379.1910法定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献 > 管理方法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