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现状及对策分.pdf

上传人:索**** 文档编号:76230358 上传时间:2023-03-08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467.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现状及对策分.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现状及对策分.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现状及对策分.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现状及对策分.pdf(1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摘要:随着美国次贷危机影响的消退,世界经济贸易开始持续温和复苏,但是在国内人民币汇率升值,原材料价格上涨出口退税率下以及国际上美元贬值,贸易壁垒的增强,出口需求的萎缩等国内外因素的共同影响下。中国对外贸易经济也面临前所未有的考验。而自改革开放加入WTO 以来,中国已经成为贸易大国,但离贸易强国还有不少差距。在走向贸易强国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本文通过分析近期我国对外贸易现状,提出一些积极因素和建议。关键词:中国对外贸易经济贸易壁垒现状对策分析1、中国对外贸易经济的概述虽然当今全球贸易的体制已经基本形成,但当次贷危机恶化成全球金融危机之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

2、对外贸易经济遭受严重的打击,再加上美元贬值以及人民币持续升值,国内原材料价格上涨,出口退税率下调等因素使中国的对外贸易经济更是雪上加霜。为此,我们应该在充分了解对外贸易经济现状的基础上及时做好应对措施,加大对外经贸的交涉力度,有效化解中外贸易纠纷,是中国的对外贸易经济快速回到高速增长的轨道上来。对外贸易是指一个国家(地区)与另一个国家(地区)之间的商品,劳务和技术的交换活动。主要方式包括:1 对等贸易;2 展卖;3 加工贸易;4 补偿贸易;5 技术贸易。2、中国对外贸易经济现状2011 年以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国内经济运行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中国对外贸易着力于“稳增长、调结构、促平衡”

3、,外贸政策保持基本稳定,进出口平稳较快发展,贸易结构继续优化,外贸发展更趋平衡,转变外贸发展方式取得新进展。前三季度,中国对外贸易运行的主要特点是:(一)进出口呈高开低走态势,贸易平衡状况继续改善。1-9 月,全国进出口 26774.4亿美元,同比增长 24.6%。其中,出口 13922.7亿美元,增长 22.7%;进口 12851.7亿美元,增长 26.7%,进口增速高于出口增速4 个百分点。进出口增速呈高开低走态势,单月出口增速从1 月份的 37.6%回落到 9 月份的 17.1%,进口增速从 51.6%回落到 20.9%。剔除价格因素后,9 月份实际出口、进口分别度缩小到 1071亿美元

4、,同比下降 10.6%,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也从2008年的 6.5%降至 2.2%,处在国际公认的合理区间。(二)轻纺产品出口强于机电产品,出口价格增长拉动效应增强。前三季度,我国机电产品出口7893.3亿美元,增长 18.2%,低于整体增幅 4.5 个百分点,其中自动数据处理设备、集成电路出口增速分别低于整体增幅13.1 和 13.4 个百分点。传统大宗商品出口平稳增长,纺织服装、鞋类、家具、箱包、塑料制品、玩具合计出口2865 亿美元,增长22.8%。此外,“两高一资”产品出口得到进一步控制,煤炭、钢坯、成品油出口数量分别下降19.7%、96.5%和 6.0%。前三季度,外贸增长呈现由价格

5、和数量协调拉动的积极变化。在调结构等政策措施引导下,企业加快转型升级步伐,通过培育自主品牌、增加附加值等方式提高价格,消化成本能力增强,议价能力得到提高。前三季度,我国出口商品价格平均上涨9.9%,高于去年同期8.3 个百分点。(三)民营企业表现抢眼,一般贸易比重上升。从经营主体看,尽管内外部环境趋紧、企业经营困难加大,但中国民营企业经营机制灵活、转型加快,根据国内外形势变化及时调整外贸策略,企业竞争力、开拓市场及抗风险能力日益增强,进出口增速明显快于其他主体。前三季度,民营企业出口4627.9 亿美元、进口 2765.9 亿美元,分别增长34.8%和 45.8%,高于整体增幅 12.1 和

6、19.1 个百分点。国有企业出口增长16.3%,进口增长 28.4%。外资企业进出口增速低于总体水平。外资企业进出口13689.1 亿美元,增长18.4%,占进出口总额比重为51.1%,同比降低 2.7 个百分点,其中出口、进口占比分别降低2.1 和 3.2 个百分点。在民营企业进出口增速加快的带动下,一般贸易增长也快于加工贸易。1-9月,一般贸易进出口 14157.5亿美元,增长 31.7%,高于加工贸易 16.9 个百分点;占进出口比重达到52.9%,比去年底提高 2.8 个百分点。一般贸易出口6740.9亿美元,占出口比重48.4%;加工贸易出口6127.6 亿美元,占出口比重44%。一

7、般贸易出口比重近年来首次超过加工贸易。(四)市场多元化战略积极推进,新兴市场份额稳步提升。今年以来,中国与传统市场贸易增速有所放缓,与新兴市场贸易快速发展。1-9 月,中国对欧盟、美国、日本三大市场出口合计增长17.5%,进口合计增长 21.3%,分别低于整体增幅 5.2 和 5.4 个百分点。与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的贸易继续显示较大增长潜力。近年来,中国与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不断加强沟通交流,化解分歧,建立多个贸易促进平台,扩大贸易互补性,妥善处理贸易摩擦,纾缓了贸易结构不平衡压力,为中国企业开拓新市场创造了良好环境。前三季度,中国与巴西、俄罗斯、印度和南非四个金砖国家合计贸易额2074.1

8、亿美元,同比增长 39.7%,高于整体增幅 15.1 个百分点,占外贸比重7.7%,同比提高 0.8 个百分点。中国与东盟贸易额同比增长26.4%,高于整体增幅 1.8 个百分点,占外贸比重10%,略高于去年同期。自 4 月份起,东盟超过日本成为中国的第三大贸易伙伴。(五)中西部外贸发展动力增强,增速明显加快。随着内陆和沿边开放型经济的快速推进,中西部地区承接沿海产业转移和引进外商直接投资的步伐加快,加工贸易由东南沿海向中西部呈抱团转移趋势,有的龙头企业带动配套产业“集群式”赴中西部安家落户。前三季度,中部和西部出口分别增长43.9%和 46.5%,进口分别增长 34.2%和 38.7%,对整

9、体外贸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6.1%和 7.4%,同比提高 1.6 和 2.6 个百分点。全国进出口增速前十强省份均来自中西部,增速均超过 40%。东部地区外贸稳步增长,1-9 月出口 12344.4亿美元,进口 11438.1亿美元,分别增长20.6%和 24.8%,低于全国增幅2.1 和 1.9 个百分点。(六)进口支持力度加大,商品结构进一步优化。近年来,中国在稳定出口的同时更加注重扩大进口,不断提高进口便利化水平,加大进口促进政策力度,切实发挥进口对宏观经济平衡和结构调整的积极作用。随着促进进口各项政策措施的稳步落实,以及国内需求稳定增长和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等因素共同影响,前三季度进口原

10、油、铁矿砂、废铜、纸浆、天然橡胶、原木、肥料等产品的数量都不同程度增长,缓解了国内能源资源的紧缺状况。此外,汽车、先进技术设备、关键零部件及国内有需求的消费品进口也不断增加。前三季度,中国进口商品平均价格上涨14.8%,高于出口价格增速4.9 个百分点,原油、铁矿砂、天然橡胶和食用植物油进口价格同比分别上涨37.7%、35.4%、61.9%和 38.8%。3、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环境分析2012 年,中国外贸保持平稳发展具有一定基础和有利条件,但是制约外贸稳定发展的不确定和不稳定因素越来越多。2012 年中国外贸发展面临的主要风险来自于日趋复杂的外部环境。从外部看,世界经济有望延续复苏态势,但下行

11、风险增大。从目前情况看,2012 年世界经济有望延续复苏态势,只要不出现大的外部冲击,再度出现危机或“二次衰退”属小概率事件。但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已历时三年,其深层次影响还在不断显露,旧疾未愈,又添新伤,更加凸显了复苏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世界经济增速可能长期低位徘徊,面临下行的严重风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近将 2012 年世界经济增长预期从4.5%下调至 4.0%。2012 年世界经济面临的风险和挑战主要有:一是欧洲主权债务风险上升。欧洲问题国家债务规模史无前例,目前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正在从希腊等边缘国家向意大利、西班牙等核心国家扩散,从公共财政领域向银行体系扩散,市场信心极其脆弱,引发金融

12、市场持续大幅震荡。各成员国债务链相互交织、经济联系紧密,危机加深并拖累银行系统和实体经济的可能性上升。随着部分国家主权债务陆续进入偿还高峰期,如果不能及时出台有效的救助措施,一旦欧洲银行业风险集中爆发,必将对世界经济金融体系产生新的重大冲击。二是世界经济复苏动力依然不足。从目前情况看,世界经济复苏动力比国际金融危机爆发时有所恢复,但总体呈现政策支撑效应减弱、传统增长动力仍较疲弱、新增长动力尚未形成的格局。主要发达经济体失业率居高难下,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消费投资需求疲弱,以技术创新为代表的新增长点尚未形成。财政金融政策空间已十分有限,为应对债务问题而采取的财政紧缩政策会削弱经济增长动力,“流动

13、性陷阱”导致扩张性货币政策有效性受到制约。新兴经济体则面临通胀上升和经济增速回落的双重压力。三是全球性通胀压力短期内难以缓解。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主要经济体相继实行超宽松货币政策,全球流动性严重过剩,全球性通胀压力持续加大。今年以来,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价格“高烧不退”,发达经济体通胀水平持续整体走高。9 月越南、印度、巴西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分别上涨22.4%、9.7%、7.3%;美国、英国分别上升3.9%和 5.2%,欧元区连续十个月超过欧洲央行设定的2%调控目标。目前,主要发达国家普遍强化宽松货币政策。英国已经推出新一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欧洲央行维持低利率并将重启长期再融资操作,美国宣布将低

14、利率水平维持到 2013 年中期,并推出 4000亿美元规模的扭曲操作。土耳其、巴西等部分新兴国家货币政策也从抑通胀向促增长转变。未来一段时期,国际资本大规模无序流动风险增大,大宗商品市场可能频繁大幅震荡,全球通胀形势不容乐观。四是非经济因素干扰不断增多。国际金融危机阴霾不散可能进一步影响相关国家社会稳定,一些国家通胀、失业、社保等问题和两极分化加剧相互叠加,可能导致政局不稳、社会矛盾冲突加剧,各种风险触发点增多,都可能对世界经济产生难以预料的冲击。去年以来,英国、德国、希腊、法国、泰国等多个国家爆发大规模群众抗议示威或骚乱。近期,旨在声讨金融制度偏袒权贵和富人的“占领华尔街”示威游行,短短两

15、个月已蔓延至四大洲1500 多个城市。此外,中东地区局势动荡仍在持续,直接影响全球石油稳定供应。世界经济复苏放缓和下行风险增加,势必对中国外贸稳定发展带来诸多风险和挑战。一是国际市场需求不振。世界经济复苏步伐放缓,补库存效应减弱,明年外需有可能继续萎缩。美国经济复苏乏力,失业率居高不下,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消费者对未来经济前景的悲观情绪持续恶化。美国消费者信心指数从年初70 左右一路下跌至 9 月份的 45.4。欧盟迫于主权债务危机,各成员国不得不紧缩财政,既制约经济复苏,又将不可避免影响社保、养老等福利支出,削弱消费者支出意愿。9 月份欧盟消费者信心指数为负19.1,为 25 个月来新低。新

16、兴经济体经济增速放缓也将抑制需求增长,制约中国企业进一步开拓新市场。今年前9 个月,巴西进口增速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9.7 个百分点。二是融资难度增大加剧外需萎缩风险。欧洲银行系统受主权债务危机牵累陷入困境,各家银行纷纷收缩业务范围、降低风险忍耐度,造成信贷银根紧张、融资输血功能受阻,贸易融资深受影响,加大外需萎缩风险。美国银行业也远没有从金融危机的阴影中走出,经济增速放缓减少了贷款需求,低利率降低了投资回报,市场波动加剧增加了投资风险,加强监管抬高了经营成本,经营压力越来越大。金融系统不稳定将是影响未来国际贸易发展的新变数。三是经贸摩擦形势更加严峻。尽管今年以来针对我国的贸易救济案件数量和案值

17、有所下降,但摩擦强度不减,反倾销、反补贴等贸易救济措施屡遭滥用,政策性和体制性摩擦更加突出。部分发达国家经济衰退与选举政治周期叠加,经贸问题政治化倾向明显,针对中国的贸易保护主义再次抬头。形形色色的“中国责任论”层出不穷,要求中国承担超出自身承受能力的国际责任。四是非经济因素可能对中国外贸发展带来难以预料的冲击。中东局势动荡对中国企业开拓中东市场以及稳定石油供应的影响仍不容忽视。近年来全球重大自然灾害频发,不排除个别国家发生重大的自然灾害,从而影响其与中国的双边贸易。此外,“占领华尔街”运动的走向仍不确定,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这一运动对我国经济乃至外贸的影响要密切关注。从国内看,保持我国外贸平

18、稳发展既具备一定基础和有利条件,也面临成本上升等压力。当前中国经济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各方面的有利条件、内在优势和长期向好趋势没有改变,经济将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态势,必将对中国外贸发展形成强有力支撑。同时,我国外贸传统比较优势依然存在,新的竞争优势逐步形成,市场多元化战略稳步推进,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不断成长,特别是经过国际金融危机的磨练和洗礼,抵御风险、拓展市场和创新发展能力明显增强。但是,国内一些制约外贸发展的长期矛盾和短期问题叠加,外贸企业经营压力明显增加。劳动力工资、原材料价格、人民币汇率、贷款利息、厂房租金等生产经营成本上升,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外贸企业的价格优势,挤占了企业利润

19、,致使外贸企业尤其是小微型外贸企业不堪重负。成本上升、利润下降,导致有单不敢接、不愿接,也将加大结构调整难度。商务部重点联系企业出口利润指数由今年4月份的 106.9 降至 9 月份的 101.2。利润下降导致企业技改、研发、品牌等环节投入不足。综合考虑各种因素,2012 年中国对外贸易将继续保持增长态势,但增速比2011 年可能有所回落。在国内能源资源需求不断增加、扩大进口政策支持和国际大宗商品价格高位震荡等因素共同作用下,进口增长有望继续快于出口,贸易平衡状况将进一步改善。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环境,中国对外贸易将继续保持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努力克服外部环境变化的不利影响,保持进出口稳定增

20、长;注重调整进出口产品结构、市场结构和地区结构,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增强外贸可持续发展能力;坚定不移地扩大进口,为企业扩大进口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继续为全球贸易平衡发展做出积极贡献。4、中国对外贸易经济的对策分析1.完善中央、省、市-分级化管理的纵向体系其实中央、省、市-分级化管理体系是业已存在的事实,完善这一体系将对完成我国的对外贸易结构性调整起到关键性作用,完善体系一个重要内容是明确确定对这一体系各级管理的控制目标或任务。中央一级外贸部门的任务应包含以下几项:(1)参与 wto 规则及双边协议的制定及修改。加入wto 虽然总体上来看对我国有利,但有些wto 的规则的确对发展中国家是不利的

21、。以中美签订wto协议有关农业条款和金融条款为例,这份协议规定如某产品大量涌入美国市场,美国政府可以采取特别手段保护国内产业。具体来说,任何一项产品,在美国市场上突然增长 20%-30%,美国就可采取禁止进口等断然措施,而不需提供国内产业受伤害的证据。这个条款与反倾销法案相比要更为苛刻。此类对发展中国家不利的条款还有很多,中央一级外贸部门显然应积极主动地参与此类协议的修订,为我国的外贸企业争取利益,变被动接受为主动争取。(2)分析全国性商品进出口结构,制定相关的产业政策。商务部可以通过对进出口结构的分析,找出竞争优势、劣势产业,产能过剩和产能不足产业,制定相关产业政策,抑制过剩,发展不足。(3

22、)为企业开拓海外市场提供政策帮助。中国的贸易伙伴相对集中,不利于抗击风险,海外市场的开拓虽然靠的是企业或行业,但政策性的帮助也很重要,这些政策只能由商务部提供,这样才能使国内企业大胆进军新的国际市场。(4)对外贸进出口许可证发放的控制。商务部门可以根据行业的统计数据对外贸企业实行末位淘汰,每年取消一部分企业的外贸经营权,保证外贸企业处于良性经营。这样可减少一些无序竞争。(5)为企业提供完备的信息服务。省、市两级外贸部门的任务相对类似,主要有:一是分析本地区进出口产品结构,确定本地区的优势产业;二是为本地区的进出口产品提供各方面的帮助。2.建立以专业外贸公司为纽带的行业内部的横向战略联盟中央、省

23、、市-的纵向管理体系虽然可以解决宏观层面的一些问题、但外贸企业遇到的微观难题则应依赖于同行业间的横向联盟的建立,这种战略性的联盟是以专业的外贸公司为纽带的。(1)人才自由流动帮助企业规避风险。在这种联盟体系下,不需要每个外贸企业都要有自己的外贸专业人才。通过专业外贸公司为媒介,专业人才可以作为流动资源,只有在项目需要的时候他才在这个公司工作,这种方式还有利于企业降低成本,因为公司不用固定地支付人才费用。(2)应对冲击,特别是关于倾销的控诉。在国际市场上一旦遇到关于倾销之类的情况,只有全行业统一口径才能在国际谈判中取得相对较好的效果,这时候联盟的结构会变得暂时紧密。而且联盟的建立也有助于减少个别

24、企业为了自身利益扰乱出口秩序的情况,因为不规范的行为虽然不会受到直接的制裁(战略联盟不具备这种功能),却可使不守规则的企业被排除出联盟,降低企业的商誉。(3)建立行业信息平台,变事后控制为事前控制。战略联盟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为成员提供决策所需要的本行业详细的数据。而且联盟也可以做出行业分析、企业排名,预测下一期的进出口,并通报商务部,为商务部许可证的发放决策提供依据,预防后一期的无序竞争,变事后控制为事前控制。举例来说,2002 年对美国出口服装 300 亿美元,考虑到世界经济竞争形势,预期2003 年会出口 310 亿美元,服装行业联盟将此结论通报商务部,商务部因此决定增减许可证发放、从而

25、避免了这样的一种后果:过多的服装企业为美国提供服装导致价格的恶性竞争,造成出口量增加,出口额反而减少,美国还提出了一项反倾销控诉。有了这种信息平台显然有利于缓解信息不对称对企业造成的不利影响。3.企业自身重视价值工程分析行业间的横向战略联盟是一种松散的联盟形式,联盟成员间依然存在自由竞争关系,所以企业自身应该努力,提高产品竞争力。这就要求企业运用价值工程来指导产品的研发、生产。企业实行价值分析过程中可以利用外部资源。自身研发能力不足可以借助高校资源,企业和高校间也可以建立一种长期的战略合作关系,将高校的人才资源转化为企业的经济效益,对企业和高校是一种双赢策略,而且也是一种相对快捷的方式。4.技

26、术性贸易壁垒方面 (1)政府方面。建立预警机制,实现对外贸易保护前置化。政府有关部门要紧密跟踪重点出口国家和地区情况,保持信息的高度敏感,以便及时了解某贸易壁垒的动向,定期或不定期发布预警信息,提醒相关企业及时做好相应准备。制定优惠措施,发展循环经济,扶持“绿色”企业发展。政府应通过优惠政策,扶持一批符合国际标准、管理先进、科技含量高的绿色环保型企业,同时淘汰一批规模小、档次低、管理水平低、环保意识差的企业。实施标准化战略,制定与国际标准一致的国家标准和技术法规。应制订鼓励政策,统一并提高我国的技术标准,使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与国际标准协调,并按照需要将这些国际标准引入我国,让生产企业在掌握国际

27、标准的基础上去安排生产,以使产品符合进口国要求,这对扩大出口贸易,加快对外贸易的发展都有较大的帮助。政府有关部门要服务和帮助企业开拓其他市场,规避贸易风险。企业还可通过劳务输出、技术输出、境外投资等多种方式,在消费国就地生产、加工,让“销售地”变“产地”,避开贸易壁垒。(2)企业方面。企业应强化标准化意识,采用合理适用的国际标准,严格执行标准,并将 ISO9000、ISO14000等管理标准与企业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创造出适合自身的管理方法,从制度上保证产品的质量品质和环保品质,使企业在国际市场上处于有利的竞争地位。企业要注重支持和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商品出口,提高出口商品附加值。

28、提高产品以及对产品的检验检测能力,才能从根本上冲破现在技术性贸易壁垒。企业应投入研究开发费用,生产符合外国技术标准特别是苛刻要求的先进产品,还要自觉增强环保意识,努力使自己的产品成为“绿色产品”,预防和避免贸易争端的发生。当贸易争端一旦发生,要通过政府的交涉,努力使外国政府取消其技术性贸易壁垒,将企业利益损失降到最低。5.对外贸易摩擦方面(1)政府方面。我国政府充分利用WTO 贸易争端解决机制,加强与外国的交涉。政府应充分援引 WTO 反倾销协议中的条款,对其他国家对我国提出的反倾销措施和调查程序进行严格的调查,并提出异议,通过双边、多边谈判,记载反倾销应诉中所作的实践,进一步澄清相关问题,据

29、理力争,督促相关国家修订对华市场经济体制的认定标准,最终取消岐视性的对华反倾销政策措施。建立和完善反倾销应诉机制,完善我国反倾销预警机制网络。加强对出口竞争秩序的规范,设置合理,有效的出口经营管理机制,建立并执行重点行业和重点产品的出口制度,是减少对华反倾销诉销的有效措施。(2)企业方面。企业应调整战略,实行国际化经营。要不断优化出口商品结构,加大科技投入,不断研制开发新产品,提高产品的科技产量,树立品牌意识,实施名牌战略,实现由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向资金、技术密集型产品的转变和以价取胜的战略转变。企业在反倾销的过程中,应当熟悉国际惯例,依法应对反倾销,使自己由被动化为主动。6.对外贸易增长方式

30、方面中国对外贸易增长方式转变关键中的关键是政府如何进行引导,采取何种贸易政策,做好宏观调控。这是转变得基础,是进行转变的整体框架。在宏观政策确定的基础上,我国应该采取相应措施促进外贸质量。改进出口商品结构。中国目前出口产品大多是规模大价格低,是中低档产品的出口,只赚取其中的加工费用。出口商品由数量型转向质量型,使外国对中国商品的需求不再仅仅因为低价格,而是因为质量需求,一定程度上减少外贸风险,减少外贸的依附性。提高外贸增长的效率、质量,以及可持续性。完善对外贸易制度建设;加快自主品牌建设,增强外贸企业竞争力;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加快自主技术创新,实现外贸增长的可持续性。借鉴我国国内贸易增长的方

31、式。国内贸易的增长是可以借鉴的,各省之间的贸易一定程度上可以与对外贸易相类比,各省市的企业可以与各跨国公司类比。学习借鉴国内经济增长的模式,避免资源浪费,减少贸易摩擦,以提高增长效率及质量。5、小结综上所述,后危机时代我们还必须清醒地看到,过去我国外贸是大而不强,虽然进出口规模大,但整体利益比较少。因此,我们一方面认清外贸的形势,抓住机遇,进一步增强发展的信心利用我国比较优势,寻求更大的发展空间,巩固贸易大国地位;另一方面,又要充分估计形势的复杂性、严峻性和不确定性,正视外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把各方面的困难和风险考虑得更充分一些,把应对各种挑战的工作做得更扎实一些,进一步落实和完善支持对外贸易发展的政策措施,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更加强调优化进出口结构,提高出口质量和附加价值。坚持可持续方针,促进外贸与能源、资源和环境协调发展。在继续支持具有优势的产品出口,保持外需市场份额同时,也要积极增加不具有优势的产品进口,更好地满足内需,促进内需增长,努力解决影响外贸发展的中长期结构性问题,推进贸易强国进程。参考文献:商务部中国对外贸易形势报告百度文库国际贸易理论、政策与实务李左东 高等教育出版社市场营销 092 刘子超 20093010210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其他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