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全国各地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课内外文言文比较阅读.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全国各地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课内外文言文比较阅读.pdf(1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优选2014 年中考真题汇编之课外文言文比较阅读一、刿论战一(2014 市)阅读下面语段,回答1921 题。【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 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乙】攻长平,齐、楚救之。计曰:“齐、楚救,亲,则将退兵;不亲,则遂攻之。”无以食,请粟于齐,而齐不听。谓齐王曰:“不如听之以却兵,不听则兵
2、不却,是之计中。且之于齐,隐蔽也,齿之有唇也,唇亡则齿寒。”【注释】亲:指关系友好,亲近。却:退。隐蔽:指屏障。19.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4 分)肉食者鄙神弗福也而齐不听谓齐王曰20.下面是选文中划线的语句,请翻译成现代汉语,写在答题卡上。(4 分)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攻长平,齐、楚救之。21.阅读【甲】【乙】两文,概括刿和在人物形象上有什么共同之处?(2 分)一文言文(共10 分)19.鄙陋。这里指目光短浅。赐福,保佑。但是,可是。对说,告诉。(每词 1 分,共4 分)20.衣食这类养生的东西,不敢独自享受,一定把它分给别人。(2 分)国攻打国的长平,齐国、楚国(共同出
3、兵)救国。(2 分)21.深谋远虑(或聪明智慧)(2 分)(如答说话讲究艺术只得1 分)二、马说(2014 市)阅读下列甲乙两个文段,然后完成9 12 题。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愈马说)乙.-优选穆公谓伯乐曰:“子之年长矣,子姓有可使求马者乎?”伯乐对曰:“
4、臣之子皆下才也。有九方皋,其于马,非臣之下也。可告以天下之马。请见之。”穆公见之,使行求马。三月而反,报曰:“已得之矣,在沙丘。”穆公曰:“何马也?”对曰:“牝而黄。”使人往取之,牡而骊。报穆公,穆公不说,召伯乐,曰:“子所荐求马者,马色牝牡,尚弗能知,又安知天下之马也?”伯乐曰:“皋之所观,得其精而忘其粗,在其而忘其外。见其所见,不见其所不见;视其所视,而遗其所不视。”马至,果天下之马也。(九方皋相马,有删改)注:姓:指子。天下之马:指天下最好的马。牝(pn):母马。牡:公马。骊(l):纯黑色马。9下列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 分)A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食不饱,力不足B安求其能千里也
5、又安知天下之马C才美不外见请见之D 鸣之不能通其意其真无马邪10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 分)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穆公见之,使行求马。1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甲文通过对千里马不遇伯乐的议论,表达作者对贤才难遇明主的愤懑,寄寓着对统治者能识别人才、重用人才的希望。B乙文通过记叙伯乐举荐九方皋为穆公寻找天下最好的马的故事,告诉我们看待事物要独具慧眼,看其实质。C 甲文中表明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但其根本原因是食马者“真不知马”。D 乙文中穆公起初不高兴,原因是他看到九方皋找到的马,想当然地认为这不是天下最好的马。12有人认为,只要
6、是千里马,才能就会施展出来;也有人认为,千里马须遇伯乐,才能方有机会施展出来。你的看法呢?说说理由。(3 分)9、B 11、D 10、鞭策它,不按准确的方法;喂养它,不能使它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得分点:策,鞭策,鞭打;尽,竭尽,使充分发挥,译为“充分发挥”亦可)穆公接见了九方皋,派(他)前去寻找好马。(得分点:见,接见,召见;使,命令,派遣)12、开放题,任选一种说法表明自己的观点,言之成理即可。(二)(2014 市)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
7、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乙 管仲、隰朋从于桓公而伐孤竹,春往而冬反,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行山中,无水。隰朋曰:“蚁冬居山之阳,夏居山之阴,蚁壤一.-优选寸而仞有水。”乃掘地,遂得水。以管仲之圣而隰朋之智,至其所不知,不难师于老马、老蚁,今人不知以其愚心而师圣人之智,不亦过乎?(选自非子说林上)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 分)A 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食之不能尽其材B
8、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C鸣之而不能通其意蚁冬居山之阳,夏居山之阴D老马之智可用也 以管仲之圣而隰朋之智7.答案 D 评分:共3 分。答对得3 分。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 分)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今人不知以其愚心而师圣人之智,不亦过乎?8.答案想要跟普通的马相等尚且办不到,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现在的人却不承认自己愚昧、不知道学习和吸取圣人的智慧,不太过分了吗?评分:共 4 分。每小题2 分。意思对即可。9托物寓意是古人的常用写法。甲文作者以“千里马”寓,在愈看来,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乙文管仲最后“遂得道”,是 因 为 他 相 信
9、(填写一个成语),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6 分)9.答案人才根本原因是“不知马”;老马识途要善于向动物、自然学习,掌握自然规律。评分:共 6 分。每问3 分。填空1 分,回答2 分。意思对即可。参考译文:管仲和隰朋跟随齐桓公出征孤竹国,春天去,冬天回,归途中迷失了道路。管仲说:“可以让老马发挥作用了。”于是让几匹老马在前面走,队伍跟在后面,终于找到了道路。走在山里,队伍找不到水喝。隰朋说:“蚂蚁冬天住在山南,夏天住在山北,只要顺着蚂蚁窝向下挖就会找到水源。”果然挖到了水。像管仲这样能干、隰朋这样聪明的人,也知道要向老马和蚂蚁学习,但现在有许多人,不知道自己知识浅薄,却不愿向学习聪明人
10、的知识,不也是错得很厉害吗?三、愚公移山(2014 达州市)(一)阅读下面两篇文言短文,完成1623 题。(15 分)【甲】愚公移山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荷.-优选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
11、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子子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乙】铁杵磨针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媪自言姓武。今溪旁有武氏岩。16.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2 分)(1)年且九十()(2)方磨铁杵()(3)始一反焉()(4)媪自言姓武()17.【甲】文中下列几组加点词语意
12、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2 分)A 且焉置土石C 以君之力无陇断焉河曲智叟亡以应B 惧其不已D 操蛇之神闻之其如土石何告之于帝18.翻译下面的句子。(2 分)(1)汝心之固,固不可彻。【译文】(2)太白感其意,还卒业。【译文】19.由【乙】文演变的民间俗语为(1 分)20.这两个故事,给你怎样相同的启示(2 分)21.白勤学苦读,终成诗仙。请再举两个我国古代名人的勤学事例。(2 分)【人物】【事例】【人物】【事例】22.【甲】文中愚公移山的原因是“”,移山的目的是“”(用原文回答,2 分)23.【甲】文写山的高峻、遗男的相助、智叟的阻止、神的搬山对塑造愚公的形象有什么作用(2 分)(二)
13、(15 分)16.(2 分)(1)将近(2)正在(3)同“返”,往返(4)说(各 0.5 分).-优选17.(2 分)D 18.(2 分)(1)你思想顽固,顽固到了不可改变的地步。(1 分)(2)白被她的想法所感动,回去后终于完成了自己的学业。(1 分)(注意译准“固”“彻”“感”“卒”,其余译对大意即可给分)19.(1 分)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20.(2 分)【示例】做任何事情要有恒心、有毅力,这样才能成功。(符合题意,语言简明通顺,言之成理,即可视情况给分)21.(2 分)【示例】匡衡凿壁偷光/康 映 雪照读/车胤囊萤读书等。(要求写出真实,事例言简意赅。各1 分)22.(2 分)惩山
14、北之塞,出入之迂也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各 1 分)23.(2 分)从侧面烘托了愚公具有不怕困难的决心、坚韧不拔的毅力和造福子的宏愿。四、湖心亭看雪(2014 市)一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58 题。(16 分)【甲】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挐 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
15、公者!”(岱湖心亭看雪)【乙】从武林门而西,望保叔塔突兀层崖中,则已心飞湖上也。午刻入昭庆,茶毕,即棹小舟入湖。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才一举头,已不觉目酣神醉,此时欲下一语描写不得,大约如东阿王梦中初遇洛神时也。余游西湖始此,时万历丁酉二月十四日也。晚同子公渡净寺,觅阿宾旧住僧房。取道由六桥、岳坟、石径塘而归。草草领略,未及遍赏。次早得石篑帖子,至十九日,石篑兄弟同学佛人王静虚至,湖山好友,一时凑集矣。(袁宏道初至西湖记)注释:昭庆:指西岸的昭庆寺。东阿王:植。洛神:洛水的女神。植洛神赋中对洛神之美有极其惊艳的描写。净寺:即西岸的净慈寺。5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 分)(1)
16、上下一白()(2)从武林门而西()(3)即棹小舟入湖()(4)取道石径塘而归()6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 分)A.湖中人鸟声俱绝奇山异水,天下独绝B.才一举头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C.草草领略,未及遍赏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D.次早得石篑帖子二者不可得兼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6 分)(1)湖中焉得更有此人!(2)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优选(3)此时欲下一语描写不得,大约如东阿王梦中初遇洛神时也。8.下面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 分)A.“湖中人鸟声俱绝”中的“绝”字,从听觉入手,写出了寒冬雪后西湖的冷寂。“则心已飞湖上也”中的“飞”字,写出了一个初游西
17、湖者目夺神摇的心激荡,遥见塔影凌空,便自心飞神越。B.写赏雪,却写道湖心亭上金陵人饮酒的场面,只是为了突出西湖雪景的奇特迷人。“湖山好友,一时凑集矣”则突出了“山”“湖”“好友”齐聚的喜悦。C.“痴”字与开头“独往湖心亭看雪”相呼应,写出了作者超然脱俗的性格。“大约如东阿王梦中初遇洛神时也”一句写出了作者对山水的痴迷。D.“天与云与山与水”,连用三个“与”字,写出了天空、云层、山峦、湖水浑然一体,举目皆白的景象。“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连用四个比喻,寥寥数笔,写出了扑面而来的西湖美景。一(16 分)5.(4 分,每词 1 分,意思对即可)(1)全(2)往西走(向西去)(3)就
18、,便(立即,马上)(4)回去(回来)6.(3 分)D(得到A.消失绝妙的,到极点的B.抬起发动C.来得及和)7.(6 分,每句2 分,关键词语解释正确,句子通顺即给分)(1)湖中哪能还有这样的人!(想不到湖中还会有这样的人!)(2)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像您一样“痴”的人啊!(不要说相公您痴迷,还有像您一样痴迷于此的人啊!)(3)这时候想要用一句话描写(眼前美景)却无法做到,大概就像是植梦中初次遇到洛神时(那种惊艳的感觉吧)。8.(3 分)B(写湖心亭上与金陵人同饮,主要表达幸逢知己之乐。)附译文:从城北面偏西的门向西走,望见保叔塔高耸在层层山崖中,可(诗人的)心早已到西湖之上。中午时分到了
19、昭庆,喝完茶,就划船进入西湖。山的颜色,就像美人的眉毛;(岸上)花的美丽,就像少女的面颊;湖上和风,如同酒香一样醉人;湖中波纹,似白绫一样起伏。刚一抬头,已经觉得很好看,全身心都沉醉了。这时候我想用一句话把这种境况描写出来,竟然不知怎么写。大约好像洛神赋中所说植由京都回封地,路过洛水,精神迷离恍惚时,忽见水边有个美女,是河洛之神,于是用大量华丽的文字形容洛神的美以及自己爱慕的心情的时候。我游西湖从这一次开始,当时是万。晚上同子公一起坐船来到净慈寺,找到弟弟小修过去住的僧房。游览了六桥、岳坟、石径塘等景点后走回来。很匆忙地领略了这些景致,没有仔细观赏。到了十九日,收到了石篑的请帖,第二天早上,石
20、篑兄弟偕同佛学居士王静虚来到了这里,一同游山玩水的好友一时间都聚集到一起了。五、邹忌讽齐王纳谏(一)(2014XX 市)文言文阅读(共12 分,1012 题每题 2 分,13 题 6 分)【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优选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21、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乙】景公好戈,使烛邹主鸟而亡之公怒,召吏欲杀之晏子日:”烛邹有罪三,请数之以其罪而杀之”公日:”可”于是召而数之公前,日:”独邹,汝为吾君主鸟而亡之,是罪一也;使吾君以鸟之故杀人,是罪二也;使诸侯闻之,以吾君重鸟以轻士,是罪三也”数烛邹已毕,请杀之公日:”勿杀!寡人闻命矣。”(节选自晏子春秋)【注】弋:系有丝绳的箭,用来射鸟。主:掌管。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宫 妇左右莫不私王(私:偏爱)B.时时而间进(间:偶尔)C.数烛邹已毕(数:数量)D.寡人闻命矣(闻命:接受教导)1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使诸侯闻之,
22、以吾君重鸟以轻士A.皆以美于徐公B.以是人多以书假余C.属予作文以记之D.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12.下列对文段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齐威王和景公都善于纳谏,能理解大臣的良苦用心。B.邹忌和晏子都采用了巧妙的规劝方式来表达自己的观点。C.两个文段都是用日常小事作类比,用排比手法增强语气。D.两个文段给了我们一个启示:给别人提意见要注意方式。13.请把“文言文”【甲】【乙】两个文段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3 分)(2)使吾君以鸟之故杀人.(3 分)10.C;11.A;12.C;13.(1)大小官吏百姓能够当面指责我的过错的,受上等奖赏。(重点
23、词语“面”“刺”)(2)让我们的君王因为鸟的缘故杀人。(重点词:“使”“以”)(二)(2014 黄冈市)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25-29 题。(14 分)【甲】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优选(节选自战国策)【乙】(唐)太宗谓侍臣曰:“往昔初平京师,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炀帝意犹不足,征求无已,兼东西征讨,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致亡灭。此皆朕所目见。故夙夜孜孜,惟欲清净,使天下无事。
24、遂得徭役不兴,年谷丰稔,百姓安乐。夫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君能清净,百姓何得不安乐乎?”节选自贞观政要)【注释】侍臣:身边的大臣。京师:京城。此指隋朝京城大兴(今市)。炀帝:指隋朝末代皇帝广。孜孜:勤恳的样子。稔(r n):丰收。25.选出下列对加点文言虚词理解有误的一项()(2 分)A.虽欲言(虽然)皆朝于齐(向)B意犹不足(还)遂致亡灭(于是)C百姓何得不安乐乎(怎么)乃下令(于是)D.燕、闻之(代词,代这件事)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助词,的)25.A26.选出对下列文言词语理解有误的一项()(2 分)A.门庭若市(门前、院像集市一样热闹,指人多)B年谷丰稔(谷物丰收)C面刺寡人(当
25、面指责我)D穷兵黩武(用尽兵力来炫耀武力)26.D 27.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2 分)夫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27.夫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28.将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4 分)(1)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2)故夙夜孜孜,惟欲清净,使天下无事。28.(1)能在公共场所批评议论我的过失、并能让我听见的,可以得到下等奖赏。(2)因此我从早到晚孜孜不倦,只是希望清清静静的,让天下平安无事。29.【甲】文中齐国“战胜于朝廷”的原因是(2 分)【乙】文中唐太宗的治国之道是(用自己的话表述)。(2 分)29.【甲】广开言路,修明政治(或:善于纳谏)【乙
26、】治国以民能本,要让百姓安居乐业(三)(2014 市)阅读选文,完成913 题。(17 分)【甲】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乙】帝尧者,放勋。其仁如天,其知如神。就之如日,望之如云。能明驯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便章百姓。乃命羲、和,敬顺昊天数法日月星辰敬授民时。岁三百六十六日,以闰月正四时。信饬百官,众功皆兴。.-优选(选自史记,有删节)【注释】放勋:尧的名。驯德:顺天应人的美德。便
27、章:治理。百姓:百官族姓。羲、和:羲氏与和氏的并称。饬(ch):约束,整顿。功:事情。9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诃语。(2 分)(1)期年之后(2)众功皆兴9(1)满一年(2)兴办10下面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3 分)A其仁如天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楼记)B就之如日停数日(桃花源记)C以亲九族其将归见其亲也(送东阳马生序)D乃命羲、和苟全性命于乱世(出师表)10 A 11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6 分)(1)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译文:(2)岁三百六十六日,以闰月正四时。译文:11(1)能够在公共场合指责讽刺我,让我听到的,得下等奖励。(2)一年三百六十六天,用闰月正定
28、四季。12请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2 分)敬 顺 昊 天 数 法 日 月 星 辰 敬 授 民 时12敬顺昊天数法日月星辰敬授民时13比较阅读【甲】【乙】两文,请写出齐威王和尧帝为使国家大治,分别采用了什么治国方法。(4 分)齐威王:尧帝:13(1)齐威王广开言路(虚心纳谏)。(2)尧帝以德治国,管理百官,研制历法。【参考译文】帝尧,就是放勋。他仁德如天,智慧如神。接近他,就像太阳一样温暖人心;仰望他,就像云彩一般覆润。他能尊敬有善德的人,使同族九代相亲相爱。同族的人既已和睦,又去考察百官。帝尧命令羲氏、和氏,遵循上天的意旨,根据日月的出没、星辰的位次,制定历法,谨慎地教给民众从事生
29、产的节令。一年有三百六十六天,用置闰月的办法来校正春夏秋冬四季。帝尧真诚地告诫百官各守其职,各种事情都办起来了。六、权劝学(2014 龙东地区)一阅读古诗文,回答第1114 题。(共 10 分)【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 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选自权劝学)【乙】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优选师旷曰:“暮,何不
30、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哉!”(选自说苑)【注释】晋平公:春秋时期晋国国君。师旷:春秋时期晋国乐师。他双目失明,仍热爱学习,在音乐方面造诣很深。炳烛:点燃蜡烛。昧行:在黑暗中走路。昧:暗。11.解释加点的词语。(2 分)(1)及鲁肃过寻阳_(2)恐已暮矣_ 12.翻译下列语句。(4 分)(1)但当涉猎,见往事耳。(2)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13.结合【甲】【乙】两文的容,请写出你在学习上得到的两点启示。(2 分)11
31、.(1)到了的时候(2)迟、晚。评分标准:(2 分)每个词解释准确得1 分,12.(1)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2)少年时代喜欢学习,就像初升的太阳;壮年时代喜欢学习,就像正午的。评分标准:(4 分)每小题各2 分,要求翻译正确,语言流畅。13.示例一:吕蒙善于接受他人的正确建议,知错就改。我们在学习上也要像他一样,这样才能够不断进步。示例二:晋平公认为“吾年七十”学习已晚,其实学习是不受年龄限制的,只要学习,无论何时都为时不晚,更何况我们还年轻呢?评分标准:(2 分)七、唐雎不辱使命一(2014 莱芜市)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0-14 题。【甲】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
32、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 起。王色挠,长跪而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唐雎不辱使命)【乙】同北见王。王曰:“子南方之传士也,何以教之”同曰:“臣南方草鄙之人也,何足问 虽然,王
33、致之于前,安敢不对乎臣少之时,亲尝教以兵。”王曰:“寡人不好兵。”同因抚手仰天而笑之曰:“兵固天下之狙喜也,臣故意大王不好也。臣亦尝以兵说昭王,昭王亦曰:寡人不喜。臣曰:王之行能如许由乎许由无天下之累,故不受也。今王既受先王之传;欲宗庙之安乎王曰:然。今有人持万金之财,时宿于野,无孟贲之威,外无弓弩之御,不出宿夕,人必危之矣。今有强贪之国,临王之境,索王之地,告以理则不可,说以义则不听。王非战国守圉之具,其将何以当之王若无兵,邻国得志矣。”王曰:“寡人请奉教。”(战国策策三,有删改)注:狙:狡猾,文中指狡猾的人。许由:尧舜时代的贤人。孟贲(b n):战国时期卫国人,是古代著名的武士。10.解释
34、下列加点的词。(4 分).-优选长跪而之寡人谕矣亲尝教以兵许由无天下之累1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2 分)A夫专诸之刺王僚也今王既受先王之传B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臣亦尝以兵说昭王C休祲降于天时宿于野D若士必怒王若无兵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 分)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王非战国守圉之具,其将何以当之 13请分别概括唐雎和同的性格特点。(2 分)14同为劝谏君王,唐雎和同劝谏方式有何不同?(3 分)10.(4 分)答案道歉明白,懂得兵法牵累评分:每小题1 分。11.(2 分)答案C 12.(4 分)答案而安陵国却凭借五十里的土地幸存下来,只是因为有先
35、生啊。大王您如果没有争战之国所具有的防御装备,又将用什么去抵御他们呢评分:每小题2 分。意思对即可13.(2 分)答案唐雎:有勇有谋、不畏强暴、敢于献身、正气凛然。同:有谋有略、善于辞令、机智聪慧,谦虚文雅评分:每个人物1 分,答出1 点得 0.5 分,答出两点得1 分。意思对即可。14.(3 分)答案唐雎:针锋相对,直言相谏。同:迂回曲折,委婉劝谏。评分:答对一个人物得 2 分,全部答出得3 分。意思对即可。(二)(2014 市)阅读【甲】【乙】两篇文章,完成18-22 题。(17 分)【甲】唐雎不辱使命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
36、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王不说。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灭亡,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傀也,白虹贯日
37、;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被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缡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王色挠,长跪而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乙】读孟尝君传世皆称孟尝君能得士,士以故归之,而卒赖其力以脱于虎豹之。嗟乎!盂尝君特鸡鸣狗盗之雄耳,岂足以言得士?不然,擅齐之强,得一士焉,宜可以南面而制,尚何取鸡呜狗盗之力哉?夫鸡鸣狗盗之出其门,此士之所以不至也。【注释】赖:依仗,依靠。虎豹:像虎豹一样,特:只、仅仅。雄:首领。.-优选南面而制:南面称王制服国。所以:的原因。18.解释下列加点
38、字的意思。(4 分)(1)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2)臣未尝闻也()(3)休稷降于天()(4)长跪而之日(19.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2 分)A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士以故归之B受地于先王而守之学而不思则罔C聂政之刺傀也夫鸡鸣狗盗之出其门D安陵君其许寡人鸣之而不能通其意20.翻译。(4 分)(1)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2 分)译文:(2)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2 分)译文:21.请为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划两处)。(2 分)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22结合【甲】【乙】两文,谈谈你对“士”的理解。(5 分)答:一阅读下面文字,回答18 22 题
39、。(17 分)18(4 分)(1)交换(2)曾经(3)吉祥(4)道歉19.(分)20.(4 分)(1)平民发怒,也不过是摘掉帽子,光着脚,把头往地上撞罢了。(2 分)(2)安陵国凭借着方圆五十里的土地存活了下来,只是因为有先生你在啊。(2 分)21.(2 分)先 生 坐/何 至 于 此/寡 人 谕 矣22(5 分)开放性题,只要能结合甲乙两文答出对“士”的合理的理解,即可得分。示例:我认为“士”是战国时期的一个特殊阶层,他们都有一技之长,但能力却有强弱之分。如孟尝君门下的鸡鸣狗盗之徒,有的只是小本事;像唐雎这样的士是忠君爱国,有勇有谋的英雄,有大本事。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2014 东营市 一
40、(8 分)(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乙)兽有猱,小而善缘,利爪。虎首痒,辄使猱爬搔之。不休,成穴,虎殊快不觉也。猱徐取其脑啖之,而汰其余以奉虎曰:“余偶有所获,腥不敢私,以献左右。”虎曰:“忠哉,猱也!爱我而忘其口腹。”啖已又弗觉也。久而虎脑空,痛发,迹猱,猱则已走避高木,虎跳踉大吼乃死。元卿猱【注释】猱n o:古书上说的一种猴。殊快:很舒服。汰其余:要扔掉的余渣。汰,扔掉。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
41、的词。(2 分)必先苦其心志苦久而虎脑空,痛发,迹猱迹虎首痒,辄使猱爬搔之辄猱则已走避高木则.-优选11.翻译下面的语句。(2 分)余偶有所获,腥不敢私,以献左右。12.甲文中的舜等人成就大业和乙文中的老虎被“啖”脑而死的原因分别是什么?(2 分)13.两文阐述同一道理所运用的写各不相同,试作简要说明。(2 分)10.答案使 痛 苦;就;追寻踪迹;却。评分:每小题0.5 分,共 2 分。意思对即可。11.答案我偶尔得到一点食物,像生肉这类美食(或美食)不敢私自享用,把它献给您。评分:大意及关键词语翻译正确得2分,共 2 分。意思对即可。12.答案甲文中的舜等人历经磨难而变得心警觉、性格坚强、才
42、能增强;乙文中的老虎沉湎于“瘙痒”及美言美食的享受。评分:答对一项得1 分,共 2 分。意思对即可。13.答案示例:甲文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的方法(或通过举例和道理论证),乙文运用借事寓理的写法(或通过讲述寓言故事的方法)。评分:答对一项得1 分,共 2 分。意思对即可。九、出师表2014 年省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1518 题。(共 11 分)一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
43、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外异法也。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节选自出师表)(二)公谏止唐太宗封禅,日:“今有人十年长患,疗治且愈,此人应皮骨仅存,便欲使负米一石,日行百里,必不可得。隋氏之乱,非止十年,陛下为之良医,疾苦虽已安,未甚充实。告成天地,臣切有疑。”太宗不能夺。(节选自容斋随笔)注:公:征。封禅:古代帝王在泰山举行的祭祀天地的典礼。夺:使之改变。不能夺,无
44、言反驳。15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 分)以光先帝遗德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出师表)引喻失义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亲贤臣,远小人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刿论战)此悉贞良死节之臣男女衣着,悉如外人(桃花源记)16.把语段一中画横线的句子翻泽成现代汉语。(4 分)(1)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A遗B喻C远D悉.-优选(2)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17.语段一中诸亮向后主提出了三条建议,其中哪一条最重要?为什么?(3 分)18.同样是劝谏君主,诸亮和公的劝谏艺术有什么不同?(2 分)15.D(2 分)16(1)这确实是万分危急、生死存亡的时刻:(译对大意,1 分;“秋 译对 1 分。共2分)(2)希望陛下亲近他们信任他们,那么汉室的兴盛,就指日可待了。(译对大意,1 分;“隆”译对1 分。共 2 分)(共 4 分)17.亲贤臣远小人(1 分)因为只有亲贤臣远小人,才能做到广开言路,才能赏罚分明。(2 分)(意思对即可。共3 分)18.诸亮:直言进谏。(1 分)公:运用比喻委婉劝谏。(1 分)(意思对即可。共2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