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沈阳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20220122195528).pdf

上传人:索**** 文档编号:76201271 上传时间:2023-03-08 格式:PDF 页数:17 大小:356.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辽宁省沈阳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20220122195528).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辽宁省沈阳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20220122195528).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辽宁省沈阳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20220122195528).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辽宁省沈阳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20220122195528).pdf(1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1/17 省市 2018 年中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共15 分 1-11 小题,每题1 分;12、13 小题,题 2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目)1(1 分)以下物质属于混合物的是()A汽水 B液氧 C干冰 D 甲烷 分析 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汽水中有碳酸、水等,属于混合物;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纯净物又分为单质和化合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解答 解:A、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汽水中有碳酸、水等,属于混合物;应选项正确;B、液氧属于纯净物中的单质,应选项错误;C、干冰是二氧化碳的固体

2、,属于纯净物;应选项错误;D、甲烷是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应选项错误;应选:A。点评 本考点考查了物质的分类,要加强记忆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等基本概念,并能够区分应用。本考点的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2(1 分)以下食物富含淀粉的是()A黄瓜 B鸡蛋 C奶油 D 面包 分析 根据人体所需六大营养素的种类、食物来源,结合题中所给的食物判断所含的营养素,进行分析判断。解答 解:A、黄瓜中富含维生素,应选项错误。B、鸡蛋主要含有蛋白质,应选项错误。C、奶油中富含油脂,应选项错误。D、面包中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应选项正确。应选:D。点评 此题难度不大,掌握各种营养素的生理

3、功能、食物来源等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3(1 分)净水时加明矾的作用是()A除去异味 B 杀菌消毒 C 吸附沉降 D降低硬度 分析 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明矾溶于水形成的胶体能吸附小颗粒不溶性固体杂质,形成大颗粒,沉降能除去不溶性固体大颗粒;.2/17 解答 解:明矾溶于水形成的胶体能吸附小颗粒不溶性固体杂质,形成大颗粒,易于沉降。应选:C。点评 此题考查了净水中各步骤的作用,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4(1 分)以下描述属于氢氧化钙化学性质的是()A白色固体 B 微溶于水 C 溶液有滑腻感 D能与 CO2反应 分析 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不需要通过化

4、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解答 解:A、白色固体,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B、微溶于水,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C、溶液有滑腻感,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D、能够与二氧化碳反应,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应选:D。点评 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是一对与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有密切关系的概念,联系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来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则掌握起来并不困难。5(1 分)利用“将可燃物与火源隔离”的原理,能将蜡烛火焰熄灭的为法是()A用水浇灭 B 剪掉烛芯 C 吹灭蜡烛 D罩上烧杯 分析 根据灭火的

5、原理:(1)与空气(或氧气)隔绝、(2)降温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3)清除可燃物。解答 解:A、用水浇灭蜡烛,是把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灭火,故错误;B、剪掉烛芯属于清除可燃物灭火,故正确;C、吹灭蜡烛属于降低可燃物的温度到着火点以下灭火,故错误;D、当蜡烛把玻璃罩的氧气耗尽时,蜡烛熄灭,故错误。应选:B。点评 隔绝氧气、降低温度、移走可燃物等措施都能够达到灭火的目的,解答此题时要分析蜡烛熄灭与什么因素有关。6(1 分)乙烯(C2H4)是一种果实催熟剂。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乙烯中含有两个氢分子B1 个乙烯分子中含有6 个原子C乙烯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1:2 D乙烯由2个碳元素、4 个氢元素组

6、成.3/17 分析 根据物质的化学式可以判断:物质的元素组成、原子构成,可以计算组成元素质量比、相对分子质量等。解答 解:A、乙烯中不含有两个氢分子,该选项说法不正确;B、1 个乙烯分子中含有6 个原子,该选项说确;C、乙烯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24:4=6:1,该选项说法不正确;D、乙烯由碳元素、氢元素组成,该选项说法不正确。应选:B。点评 元素只论种类不论个数,原子既论种类也论个数,要注意理解。7(1 分)氢气燃烧生成水的反应中,发生变化的是()A分子种类 B 原子种类 C 元素种类 D物质总质量 分析 根据已有的化学反应的实质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答 解: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实质是:氢气

7、分子分解成氢原子,氧气分子分解成氧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结合成水分子,所以发生变化的是分子种类,而原子种类、元素种类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应选:A。点评 此题考查的是化学反应的实质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8(1 分)食用以下食品,对人体健康无害的是()A蒸煮后的霉变大米B用甲醛浸泡过的海产品C添加适量碳酸氢钠的打饼干D用工业酒精配制的白酒 分析 A、注意霉变的大米中含有有毒的黄曲霉素。B、注意甲醛能破坏蛋白质的结构,使之失去生理活性。C、碳酸氢钠可以做发酵粉。D、甲醇有毒不能饮用。解答 A、注意霉变的大米中含有有毒的黄曲霉素,一般高温不能将其杀死,故A错。B、注意甲醛能破坏蛋白质

8、的结构,使之失去生理活性,所以用甲醛浸泡过的海产品,对人体有害,故 B错。C、碳酸氢钠可以做发酵粉,添加适量碳酸氢钠的打饼干,对人体无害,故C正确。D、工业酒精中含有甲醇,对人体有害,故D错。.4/17 应选:C。点评 食品安全关乎人的生命和健康,政府在这点上非常重视,近年来食品问题总是不尽人意,这种社会热点,也是化学考查的重点。9(1 分)实验室欲配制0.9%的生理水100g,以下操作步骤合理的是()A用托盘天平称量9g NaCl B用烧杯量取99.1mL 水C在量筒中配制溶液D配好后转移到试剂瓶中,贴上标签 分析 A、根据溶质的计算方法来考虑;B、根据溶剂的计算方法与取用方法考虑;C、溶液

9、配制应在烧杯中进行;D、根据配制溶液的步骤考虑。解答 解:A、在实验室配制0.9%的氯化钠溶液100g 需氯化钠:100g0.9%=0.9g,故 A错误;B、需水:100g0.9g=99.1g,合 99.1mL,用量筒量取99.1mL 水,故 B错误;C、溶液配制应在烧杯中进行,不能在量筒中进行,故C错误;D、配好后转移到试剂瓶中,贴上标签,故D正确;应选:D。点评 此题难度不大,明确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实验步骤、所需的仪器、须知等是正确解答此题的关键。10(1 分)测得生活中一些物质的pH值如下表,以下说确的是()食品胃液人体血液肥皂水洗涤剂pH 0.8 15 7.35 7.45 10

10、.2 12.2 A人体血液呈酸性B用 NaOH可以治疗胃酸过多C洗涤剂比肥皂水的碱性强D肥皂水能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 分析 当溶液的pH等于 7 时,呈中性;当溶液的pH小于 7 时,呈酸性;当溶液的pH大于 7 时,呈碱性;结合常见酸碱指示剂的性质进行分析判断。解答 解:A人体血液的pH大于 7,显碱性,应选项说法错误。B、NaOH碱性太强,不能治疗胃酸过多,应选项说法错误。.5/17 C、当溶液的pH大于 7 时,呈碱性,且pH越大,碱性越强,洗涤剂的pH比肥皂水的pH大,洗涤剂比肥皂水的碱性强;应选项说确。D、蓝色石蕊试纸遇酸性溶液变红,肥皂水的pH为 10.2,大于 7,显碱性,不能使蓝

11、色石蕊试纸变红,应选项说法错误。应选:C。点评 此题难度不大,掌握溶液的酸碱性和溶液pH大小之间的关系、酸碱指示剂的性质等是顺利解题的关键。11(1 分)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以下说确的是()At1时,甲、乙的溶解度是40g Bt2时,100g 甲的饱和溶液中含80g 甲C将 t1乙的饱和溶液降温,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D将 t1甲的溶液降温一定能析出晶体 分析 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

12、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解答 解:A、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t1时,甲、乙的溶解度是40g,故 A正确;B、t2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80g,所以 180g 甲的饱和溶液中含80g 甲,故 B错误;C、将 t1乙的饱和溶液降温,溶解度减小,析出晶体,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故C错误;D、将 t1甲的溶液降温,甲溶液的状态不能确定,所以不一定能析出晶体,故D错误。应选:A。点评 此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与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来解决相关的问题,从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12(2 分)以下实验方案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是().6/17 A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13、B探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C 检验 NaOH 溶液是否变质D验证质量守恒定律AA BB CC DD 分析 A、所选除氧剂要具备以下特征:本身能够在空气中燃烧;本身的状态为非气体;生成的物质为非气态。B、根据食用油在水和汽油中的溶解情况,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变质后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有碳酸钠,进行分析判断。D、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时,选用药品和装置应考虑:只有质量没有变化的化学变化才能直接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如果反应物中有气体参加反应,或生成物中有气体生成,应该选用密闭装置。解答 解:A、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或者一氧化碳气体甚至是两者的混合气体,虽除去氧气,而增加了新的气体,不能用来

14、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应选项实验方案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B、食用油难溶于水,易溶于汽油,可用于探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应选项实验方案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C、变质后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有碳酸钠,碳酸钠、氢氧化钠均显碱性,均能使无色酚酞变红色,不能证明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已变质,应选项实验方案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D、稀盐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逸出,反应后烧杯中的物质质量减少,不能直接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应选项实验方案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应选:B。点评 此题难度不是很大,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是考查学生能力的主要类型,同时也是实验教与学难点,在具体解题时要对其原理透彻理解,可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

15、和化学性质结合实验目的进行分析判断。13(2 分)以下实验现象与解释不相符的是().7/17 实验现象解释原因A 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生成五氧化二磷固体B 酒精与水混合总体积变小分子之间有空隙C 硝酸铵溶于水溶液温度降低硝酸铵溶于水吸热D 鸡蛋清溶液中加乙酸铅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蛋白质的溶解性变小AA BB CC DD 分析 A、根据白烟是白色固体小颗粒分散到空气中形成的,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分子的基本性质,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物质溶于水的温度变化,进行分析判断。D、蛋白质的结构被破坏后,失去生理功能,这称为蛋白质的变性,能使蛋白质变性的外界条件有多种,如强酸、强碱、甲醛、酒精、重金属离子、高

16、温、射线等。解答 解:A、白烟是白色固体小颗粒分散到空气中形成的,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是因为生成五氧化二磷白色固体,应选项说确。B、酒精与水混合,总体积变小,是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隔,一部分水分子和酒精分子会互相占据分子之间的间隔,应选项说确。C、硝酸铵溶于水,溶液温度降低,是因为硝酸铵溶于水吸热,应选项说确。D、鸡蛋清溶液中加乙酸铅溶液,乙酸铅中含有重金属铅离子,可使蛋白质变性失去活性,应选项说法错误。应选:D。点评 此题难度不大,掌握盐析与蛋白质失去原来的生理活性的区别是正确解答此题的关键。二、非选择题(共50 分)14(8 分)人类一直在探索宇宙的奥秘。月球上含有H、He、N、Na、Mg

17、、Si 等元素,未来可能会成为人类的宝贵资源。根据如下图回答:(1)镁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4.31。(2)He是高效核能原料,其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2。.8/17(3)H元素和 He元素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或核电荷数不同。(4)根据图2 信息与所学知识分析,以下说确的是AB。AH是非金属元素 BN原子有两个电子层 CHe和 Mg的化学性质相似(5)SiO2是一种氧化物(填物质分类),可以做光导纤维,其中Si 元素的化合价是+4。(6)钠是一种活泼金属,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H2O=2NaOH+H2,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置换反应,NaOH 溶液中钠离子的符号是Na+。分析 (1)根据元

18、素周期表的意义解答;(2)根据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解答;(3)根据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解答;(4)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的意义解答;(5)根据物质的分类与在化合物里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解答;(6)根据反应原理与离子符号的写法解答。解答 解:(1)根据元素周期表的意义可知:镁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4.31;(2)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氦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2;(3)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H元素和 He元素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或核电荷数不同;(4)AH属于非金属元素,故正确;B由 N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N原子有两个电子层,故正确;CHe属于稳定结构,Mg最外层电子数为2,易失去电子,He和

19、Mg的化学性质不相似,故错误;(5)SiO2是一种氧化物,根据在化合物里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氧2 价,则 Si 为+4价;(6)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NaOH溶液中钠离子的符号是Na+答案:(1)24.31;(2)2;(3)质子数或核电荷数;(4)AB;(5)氧化物;+4;(6)置换反应;Na+点评 此题主要考查了粒子结构示意图、元素周期表的意义,了解元素周期表的特点与其应用;核.9/17 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15(7 分)石油是重要的地球资源。请回答以下相关问题:(1)用石油可以精炼出多种燃料。根据下表分析

20、,在相同条件下,柴油比汽油燃烧时更容易产生黑烟,原因是柴油中各种成分比汽油中碳元素含量高,更容易发生不完全燃烧,造成的环境问题是产生粉尘(可吸入粒物)污染。汽油的主要成分C5H12、C6H14C12H24柴油的主要成分C14H22、C16H34C18H38(2)为了改善环境,可在汽油中添加乙醇(C2H5O)来调整燃油结构。乙醇是可再生(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其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C2H5OH+3O22CO2+3H2O。(3)氢燃料汽车正在研制与推广。氢气燃烧时是将化学能转化成热能。从长远观点看,解决能源危机的方法是开发新能源。(4)合理利用石油资源,可制成多种合成材料。以下物品主

21、要成分属于合成材料的是AC。A塑料水盆 B羊绒围巾 C橡胶足球 D玻璃水杯 分析 (1)根据汽油、柴油的主要成分进行解答;(2)根据物质的类别和方程式的书写方法进行分析;(3)根据能量的转化分析解答;(4)有机合成材料简称合成材料,要判断是否属于合成材料,可抓住三个特征:有机物、合成、高分子化合物,据此常见材料的分类进行分析判断。解答 解:(1)根据表息可知:在相同条件下,柴油比汽油燃烧时更容易产生黑烟,原因是柴油中各种成分比汽油中碳元素含量高,更容易发生不完全燃烧;造成的环境问题是产生粉尘(可吸入粒物)污染;(2)乙醇是一种可再生能源,乙醇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2H5OH+3O22

22、CO2+3H2O。(3)氢气燃烧时是将化学能转化成热能。从长远观点看,解决能源危机的方法是开发新能源;(4)A、塑料水盆是用塑料制成的,塑料属于三大合成材料之一,应选项正确。B、羊绒围巾是用羊毛制成的,羊毛属于天然材料,应选项错误。C、橡胶足球属于三大合成材料之一,应选项正确。D、玻璃杯是用玻璃制成的,玻璃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应选项错误。.10/17 应选:AC。答案:(1)柴油中各种成分比汽油中碳元素含量高,更容易发生不完全燃烧(其他合理答密均可);产生粉尘(可吸入粒物)污染(其他合理答案均可);(2)可再生;C2H5OH+3O22CO2+3H2O。(3)化学;开发新能源(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23、;(4)AC 点评 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属于低碳经济。16(5 分)世界上每年都有将近总产量十分之一的钢铁锈蚀,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为探究铁锈蚀的原因,分别取3 枚洁净无锈的铁钉放入试管中,进行如下实验:(1)进行实验一时,老师指导同学们先向迅速冷却后的沸水中,放入一截打磨光亮的略长于铁钉的镁带,几分钟后再放入铁钉。镁带的作用是除去水中的氧气。(2)大多数同学都观察到了实验一、实验二中铁钉无锈,实验三中铁钉生锈的现象,得出铁生锈的条件是铁与氧气和

24、水共同作用。某同学却发现本组实验二中的铁钉表面出现了少量铁锈,经仔细检查后发现胶塞已塞紧,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生石灰的量不足。(3)工业上用锈烛的废旧铁制品可以回炉炼铁,原理是Fe2O3+3CO2Fe+3CO2(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在生活中人们对废旧金属合理的处理方法通常有卖给废品回收站等(合理即可)(写一种)。分析 (1)根据镁能与水中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镁,进行分析解答。(2)根据实验一、实验二中铁钉无锈,实验三中铁钉生锈,进行分析解答。(3)工业上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炼铁,主要是利用CO的还原性,在高温下和氧化铁反应生成铁.11/17 和二氧化碳,解答 解:(1)先向迅速冷却后的沸水中,

25、放入一截打磨光亮的略长于铁钉的镁带,几分钟后再放入铁钉。镁能与水中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镁,镁带的作用是除去水中的氧气。(2)实验一、实验二中铁钉无锈,实验三中铁钉生锈,第一支试管中的铁钉只能与水接触,第二支试管中的铁钉只能与干燥的空气接触;第三支试管的铁钉能与氧气、水充分接触;说明铁生锈的条件是铁与氧气和水共同作用。某同学却发现本组实验二中的铁钉表面出现了少量铁锈,经仔细检查后发现胶塞已塞紧,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生石灰的量不足,生石灰已失效;或者是铁钉与生石灰直接接触(合理即可)。(3)工业上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炼铁,主要是利用CO的还原性,在高温下和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

26、式为Fe2O3+3CO2Fe+3CO2。在生活中人们对废旧金属合理的处理方法通常有卖给废品回收站等(合理即可)。故答案为:(1)除去水中的氧气;(2)铁与氧气和水共同作用;生石灰的量不足(或生石灰已失效,铁钉与生石灰直接接触,合理即可);(3)Fe2O3+3CO2Fe+3CO2;卖给废品回收站等(合理即可)。点评 此题难度不大,掌握铁锈蚀的条件、工业上炼铁的反应原理等是正确解答此题的关键。17(7 分)为了防止污染,用黄铜矿(主要成分是 CuFeS2与少量含Zn 的化合物)炼铜时,将产生的废气、废液转换成工业原料,设计流程如下:(假定每一步都完全反应)(1)废气处理后得到的产品X是H2SO4。

27、(2)写出步骤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Zn+CuSO4=Cu+ZnSO4、Zn+FeSO4=Fe+ZnSO4。(3)步骤的操作是用磁铁吸引。.12/17(4)滤液 a和滤液 b 中溶质的成分相同(填”相同”或”不相同”)。(5)若操作过程中物质的损失忽略不计,要生成 2.8g B和 3.2gD,则加入 Zn 的质量应至少大于6.5 g。分析 (1)根据三氧化硫能与水化和生成了硫酸分析X;(2)根据锌的活动性大于铁、铜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根据铁能被磁铁吸引分析回答;(4)根据实验的过程即发生的反应分析滤液a 和滤液 b 中溶质的成分;(5)根据反应的质量比分析回答。解答 解:(1)由于三氧化硫

28、能与水化和生成了硫酸,所以废气处理后得到的产品X是 H2SO4;(2)由于锌的金属活动性大于铜、铁,所以步骤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Zn+CuSO4=Cu+ZnSO4、Zn+FeSO4=Fe+ZnSO4。(3)由于铁能被磁铁吸引,能将铁与铜分离,所以步骤的操作是用磁铁吸引。(4)由实验的过程可知,滤液a 是由过量的锌与硫酸亚铁、硫酸铜反应生成的,溶液中的溶质是硫酸锌,滤液b 是稀硫酸与锌反应生成,溶质是硫酸锌,所以溶质的成分相同。(5)若操作过程中物质的损失忽略不计,要生成2.8g B 和 3.2gD,由反应的质量关系:ZnCu、ZnFe 65 64 65 56 可知,则加入Zn 的质量应至少大

29、于6.5g。故答为:(1)H2SO4;(2)Zn+CuSO4=Cu+ZnSO4、Zn+FeSO4=Fe+ZnSO4;(3)用磁铁吸引;(4)相同;(5)6.5g。点评 此题主要考查了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综合性较强,有一定的难度,应加强基础知识的学习,提高应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18(10 分)实验室制取气体时要考虑以下问题:(一)依据原理,确定制取方案(1)实验室制取O2时选择的药品在组成上的共同点是物质中都含有氧元素。任写出其中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KMnO4K2MnO4+MnO2+O2。(2)以下反应均有CO2生成:木炭在充足的氧气中燃烧石与稀盐酸反应煅烧石灰石。实验室制取 CO2

30、通常选择方法不选择的理由是反应物中有氧气,使生成的二氧化碳不纯;不选择.13/17 的理由是浪费资源。(二)选择合理的制取装置用如下图装置制取气体,请回答以下问题(3)仪器 a的名称是(4)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O2,选择的发生和收集装置的组合是(写出一种组合,填序号)。(5)实验室在加热条件下,分解草酸晶体可以制得CO,但是加热时草酸晶体在分解之前先熔化成了液体。如果用这种方法制取CO,你从 A、B、C中所选择的发生装置是(填序号),选择的理由是。(三)检验、净化和除杂(6)经检验,实验室用锌粒和稀盐酸制取的氢气中混有HCl 气体,写出一种通过发生化学反应除去HC的试剂。分析 (1)根据化学

31、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进行分析;(2)根据生成的气体是否纯净、反应条件进行分析。解答 解:(1)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所以实验室制取O2时选择的药品在组成上的共同点是:物质中都含有氧元素,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KMnO4K2MnO4+MnO2+O2;(2)通过分析生成的气体是否纯净、反应条件可知,不选择的理由是:反应物中有氧气,使生成的二氧化碳不纯,不选择的理由是浪费资源。故答案为:(1)物质中都含有氧元素,2KMnO4K2MnO4+MnO2+O2;(2)反应物中有氧气,使生成的二氧化碳不纯,浪

32、费资源。(二)(3)酒精灯(4)DE;DG(5)C 试管口略向下倾斜,可以防止冷凝水倒流,使试管炸裂试管底部向下弯曲,可以防止草酸熔化后流到试管口处(三)(6)NaOH 溶液(其他合理答案均可)点评 此题主要考查常见气体的发生装置与收集装置的探究,发生装置依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收集装置依据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选择。.14/17 19(13 分)加热碳酸氢铵时闻到了刺激性气味,引起了同学们对氨气的兴趣,决定对其进行探究。(一)探究性质与变化 实验方案 如下图 实验现象 (1)实验一中的现象是烧杯 B中酚酞溶液变红色。(2)实验二中先滴入浓氨水,一段时间后,再滴入浓盐酸。滴入浓盐酸后观察到

33、的现象是:集气瓶中从下至上出现白烟,浸有酚酞溶液的纱布条红色消失(写一点)。实验结论 (3)微观上,说明微粒具有的性质是是在不断的运动的。宏观上,从物质的性质或变化的角度分析,你得出的结论是浓氨水具有挥发性等(写一点)。反思与评价 (4)实验二避免了实验一的不足,改进后的优点有节约药品(写一点)。(二)验证氨气中氮、氢两种元素的质量比 查阅资料 (5)氨气在加热条件下能与氧化铜反应:2NH3+3CuO3X+N2+3H2O,X的化学式是Cu。设计方案 如下图:(假定氮气被完全吸收)数据处理与误差分析 充分反应后,测得A、B、C三个装置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变化如下表所示装置 A B C.15/17 数

34、据减少了 4.8g 增加了 6.0g 增加了 2.8g(6)甲同学利用A、B、C三组装置所提供的数据,乙同学利用B、C 两组装置所提供的数据,计算出的氮、氢元素的质量比都与理论值明显不符,分析产生误差的原因是浓硫酸吸收了未反应的氨气,导致氢元素的质量分数偏大。(7)若用A、C 两组装置所提供的数据计算,与理论值是否相符?写出简单的计算过程证明你的结论与理论值是否相符;氨气中氮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4:(13)=14:3氧化铜中氧元素的质量为4.8g,则水中氧元素的质量为4.8g,水中氢元素的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8,则氢元素的质量为 0.6g;C中增加了 2.8g,则氮元素的质量为2.8g;则

35、氮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2.8g:0.6g=14:3。(三)探究用途与制法(8)在一定条件下,可用氮气和氢气制得氨气。工业上常用氨气生产氮肥(NH4)2SO4,施肥时,要避免与之混用的是BC(填序号)。A硝酸钾 B草木灰(主要成分是K2CO3)C熟石灰 D氯化钾(9)工业上生产的(NH4)2SO4中常常混有少量KCl,检验其是否含有KCl 的操作方法是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水溶解,滴加硝酸钡溶液至不再产生沉淀,静置,取上层清液,滴加硝酸银溶液。附:部分碱、酸、盐的溶解性表(20)说明:“溶”表示那种物质可溶于水,“不”表示不溶于水,“微”表示微溶于水,“挥”表示挥发性,“一”表示那种物质不存在

36、或遇到水就分解了。分析 (1)根据分子的基本性质,进行分析解答。(2)根据盐酸能与氨水发生中和反应,进行分析解答。(3)根据分子的基本性质、实验现象,进行分析解答。(4)根据实验二药品用量少,现象明显等,进行分析解答。(5)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进行分析解答。.16/17(6)根据浓硫酸能与氨气反应,进行分析解答。(7)A、C两组装置分别能测定氧化铜中氧元素的质量、生成氨气的质量,进行分析解答。(8)根据铵态氮肥与碱性物质混合能放出氨气,降低肥效,进行分解答。(9)根据(NH4)2SO4与硝酸银溶液反应产生硫酸银白色沉淀,故先要排出硫酸铵的干扰,结合氯离子的检验方法进

37、行分析解答。解答 解:(1)浓氨水具有挥发性,挥发出来的氨气溶于水显碱性,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色,故烧杯 B中酚酞溶液变红色。(2)实验二中先滴入浓氨水,一段时间后,再滴入浓盐酸,盐酸能与氨水发生中和反应,会观察到浸有酚酞溶液的纱布条红色消失。(3)由一段时间后,烧杯中的酚酞溶液变红色,而两者没有直接接触,说明氨分子运动到了酚酞溶液中。由实验一、实验二,可知浓氨水具有挥发性、浓盐酸具有挥发性;酚酞溶液变红色,说明氨水碱性;浸有酚酞溶液的纱布条红色消失,说明氨水与盐酸发生了反应。(4)实验一药品用量较大,氨气容易逸散到空气中,实验二避免了实验一的不足,改进后装置药品用量少,能节约药品,污染小,环

38、保,现象明显等。(5)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则3X 分子中含有3 个铜原子,则每个X分子由 1 个铜原子构成,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Cu。(6)浓硫酸能与氨气反应,浓硫酸吸收了未反应的氨气,导致氢元素的质量分数偏大。(7)氨气中氮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4:(13)=14:3。A、C两组装置分别能测定氧化铜中氧元素的质量、生成氨气的质量,氧化铜中氧元素的质量为4.8g,则水中氧元素的质量为4.8g,水中氢元素的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8,则氢元素的质量为0.6g;C中增加了 2.8g,则氮元素的质量为2.8g;则氮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2.8g:0.6g=14:3。(8)铵态

39、氮肥与碱性物质混合能放出氨气,降低肥效,草木灰(主要成分是K2CO3)、熟石灰均显碱性,不能与(NH4)2SO4混合施用。(9)工业上生产的(NH4)2SO4中常常混有少量KCl,(NH4)2SO4与硝酸银溶液反应产生硫酸银白色沉淀,故先要排出硫酸铵的干扰,检验其是否含有KCl 的操作方法是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水溶解,滴加硝酸钡溶液至不再产生沉淀,静置,取上层清液,滴加硝酸银溶液,观察是否产生白色沉淀。故答案为:(1)烧杯 B中酚酞溶液变红色;(2)浸有酚酞溶液的纱布条红色消失;.17/17(3)是在不断的运动的;浓氨水具有挥发性等;(4)节约药品(5)Cu;(6)浓硫酸吸收了未反应的氨气,导致氢元素的质量分数偏大;(7)与理论值是否相符;氨气中氮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4:(13)=14:3氧化铜中氧元素的质量为4.8g,则水中氧元素的质量为4.8g,水中氢元素的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8,则氢元素的质量为 0.6g;C中增加了 2.8g,则氮元素的质量为2.8g;则氮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2.8g:0.6g=14:3;(8)BC;(9)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水溶解,滴加硝酸钡溶液至不再产生沉淀,静置,取上层清液,滴加硝酸银溶液。点评 此题有一定难度,掌握氯离子的检验方法、常见气体的检验方法、分子的基本性质等是正确解答此题的关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技术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