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教师的情感与智慧》有感.pdf

上传人:索**** 文档编号:76199306 上传时间:2023-03-08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158.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读《教师的情感与智慧》有感.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读《教师的情感与智慧》有感.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读《教师的情感与智慧》有感.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读《教师的情感与智慧》有感.pdf(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读教师的情感与智慧有感夏官营高级中学这本书的名字是教师的情感与智慧。手捧散发墨香的洁白书页,仔细品读一篇篇朴实无华的散文,一些柔软而湿润的感觉慢慢从心底扩散出来。什么时候,纸上的字已模糊成黑黑的小点?该是灯火初上时分。而我,却仍沉浸在一个个朴实而感人的故事里,潮湿的心情不能自拔。曾经踌躇满志,满怀豪情地以校为家,设想多年之后,桃李满天下的丰硕成果。也曾在多次挫折之后,心力俱乏,幻想某年,某天,某日,教师的职业可以简单到只需机械的传授文字,数字。多年之后蓦然发现,任何事情都需要一个平衡点。缺乏这个平衡点,要绕过很多弯路。而这个平衡点,就是朱永新先生所讲的“我们每一天都在神圣与平凡中行走。”教师的

2、情感与智慧这本书,以一个个平凡无奇的故事,一段段真切感人的经历,充分显示出教师的睿智与情感魅力。“每个人都有两个重要的世界 情感世界与智慧世界。一个人是否幸福,是否快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两个世界的满足情况。教师也如此。”如果我们真正把爱心倾注给学生,真正用心对待自己的每一堂课,每一次与学生的沟通,就一定会感受到教育的乐趣,体验教育的幸福。在智慧的世界里,他一定会找到“把发现留给学生的办法”,让学生每一天都在期待和惊喜中度过。教师的情感与智慧如和风细雨,悄悄洒进学生幼小的心灵,让善良、感恩的种子扎根,萌发。在“智慧篇”里,教师一改刻板说教的师者形象,于教育教学中处处显示诙谐、幽默。不温不火,恰

3、倒好处。在谢谢的魅力一文中,作者说“一束鲜花,让松松得到了别人真诚的谢谢,一声谢谢,又让松松得已改变了自己。谢谢的魅力如此之大,我又怎能不对它也说声谢谢呢?”教师善于运用合理的手段相机启发、引导,也不失一教育的大智慧!春天在雪花后面,让我看到一个机智灵敏、幽默诙谐的优秀教师形象。雪花飞舞的冬日,一个老师第一次给一个班级的学生们上课。他讲的课文是,朱子青先生的散文春。可是,刚读完课文,一个调皮的学生故意刁难,轻轻唱了一句:“春天在哪里?”老师却笑眯眯地回答:“现在虽然不是春天,却孕育着春的生机。诗人雪莱有一句名言: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这位唱歌的同学,你还记得吗?”这样的机智,让学生无不折服。

4、纵观这部书,我发现了一个新奇美丽的世界:教师,是平凡的,教师的魅力却熠熠生辉。教师的生活,平静得无波无澜,教师的精神世界却色彩斑斓,璀璨明丽。读完书,信手写下一句话“魅力教师,成就美丽人生。”这,就是教师的伟大之处。于无声处,于细枝末节,总有一双神奇的手,总有一双智慧的眸,让神圣的光芒穿行于平凡的工作之中。等差数列的前n 项和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理解等差数列前 n 项和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并能熟练运用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了解倒序相加法的原理;2.通过公式的推导过程,体验从特殊到一般的研究方法,渗透函数思想与方程(组)思想,培养学生观察、归纳、反思的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学习,培养学生合作交流

5、、独立思考等良好的个性品质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本节教学重点是探索并掌握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学会用公式解决一些实际问题;难点是等差数列前n 项和公式推导思路的获得三、教学过程设计(一)创设情景,唤起学生知识经验的感悟和体验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泰姬陵坐落于印度古都阿格,传说陵寝中有一个三角形图案,以相同大小的圆宝石镶饰而成,共有 100层,你知道这个图案一共花了多少宝石吗?体展示三角形图案)设计意图 情境学习理论认为:数学学习总是与一定的知识背景,即“情境”相联系从实际问题入手,图中蕴含算数,能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并且可引导学生共同探讨高斯算法更一般的应用,为新课的讲解作铺垫知识链接 高斯,德

6、国著名数学家,被誉为“数学王子”。200 多年前,高斯的算术教师提出了下面的问题:123,+100?据说,当其他同学忙于把100 个数逐项相加时,10 岁的高斯却用下面的方法迅速算出了正确答案:(1100)(299),(5051)101505050.学情预设 高斯的算法蕴涵着求等差数列前n 项和一般的规律性教学时,应给学生提供充裕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己去观察、探索发现这种数列的内在规律学生对高斯的算法是熟悉的,知道采用首尾配对的方法来求和,但估计他们对这种方法的认识可能处于记忆阶段,为了促进学生对这种算法的进一步理解,设计了以下三道由易到难的问题(二)由易到难,在自主探究与合作中学习问题 1

7、 图案中,第 1 层到第 51 层一共有多少颗宝石?该题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在合作中学习,并把小组发现的方法一一呈现学情预设 学生可能出现以下求法方法 1:原式(123,50)51 方法 2:原式 012,5051 方法 3:原式(12,2527,51)26 以上方法实际上是用了“化归思想”,将奇数个项问题转化为偶数个项求解,教师应进行充分肯定与表扬设计意图 这是求奇数个项和的问题,若简单地摹仿高斯算法,将出现不能全部配对的问题,借此渗透化归思想问题 2:求图案中从第1 层到第 n 层(1n 100,nN*)共有多少颗宝石?学情预设 学生通过激烈的讨论后,发现 n 为奇数时不能配对,可能会分 n

8、为奇数、偶数的情况分别求解,教师如何引导学生避免讨论成为该环节的关键设计意图 从求确定的前 n 个正整数之和到求一般项数的前n 个正整数之和,让学生领会从特殊到一般的研究方法,旨在让学生对“首尾配对求和”这一算法的改进启发:(多媒体演示)如右图,在三角形图案右侧倒放一个全等的三角形与原图补成平行四边形设计意图 借助几何图形的直观性,能启迪思路,唤醒学生记忆深处的东西,并为倒序相加法的出现提供了一个直接的模型通过以上启发学生再自主探究,相信容易得出解法:1+2+3+,(n1)+n n+(n1)+(n2)+,+2+1 _(n+1)+(n+1)+(n+1)+,+(n+1)+(n+1)1+2+3+,+

9、n=n(n+1)2问题 3:在公差为 d 的等差数列 an中,定义前 n 项和Sn=a1+a2+,+an,如何求 Sn?由前面的大量铺垫,学生应容易得出如下过程:Sn=a1+(a1+d)+(a1+2d)+,+a1+(n1)d Sn=an+(and)+(an2d)+,+an(n1)d 1112()()()nnnnnSaaaaaa个1()2nnn aaS(公式 1)组织学生讨论:在公式 1 中若将 an=a1+(n1)d 代入又可得出哪个表达式?即:1(1)2nn nSnad(公式 2)(三)设置典例,促进学生对公式的应用对于以上两个公式,初学的学生在解决一些问题时,往往不知道该如何选取教师应通过

10、适当的例子引导学生对这两个公式进行分析,根据公式各自的特点,帮助学生恰当地选择合适的公式例 1 为了参加冬季运动会的5000m 长跑比赛,某同学给自己制定了7 天的训练计划(单位:m)如下表:5000 5500 6000 6500 7000 7500 8000 问这个同学 7 天一共将跑多长的距离?设计意图 该例题是将课本P53 习题 2.3A 组第 3 题改编成表格形式,可以锻炼学生处理数据信息的能力和选用公式的能力。学生可以从首项、末项、项数出发,选用公式1;也可以从首项、公差、项数出发,选用公式2,通过两种方法的比较,引导学生在解题时注意选择适当的公式,以便于计算例 2 已知等差数列 5

11、,427,347,,求(1)数列 an的通项公式;(2)数列 an的前几项和为1257?(3)Sn 的最大值为多少?并求出此时相应的n 的值。设计意图 通项公式与求和公式中共有a1、d、n、an、Sn 五个基本元素,如果已知其中三个,就可求其余两个,主要是训练学生的方程(组)思想。第(3)小题是让学生初步接触用函数观点解决数列问题,为以后函数与数列的综合打下基础知 识 链 接(1)由211(1)(),222nn nddSnadnan若 令,2dA1,2daB2,A nB nn则S可知当0d时,点(,)nn S是在常数项为 0 的二次函数图象上,可由二次函数的知识解决nS 的最值问题;(2)若数

12、列 na的前 n 项和2AnBnnS(BAR、),则数列 na一定是等差数列;(3)由2AnBnnS,可知SnAnBn,点,nSnn在直线上;(4)在等差数列 na中,当10,0kkaa时,kS 最大,当10,0kkaa时,kS 最小。(四)反馈调控,实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练习 1 已知等差数列 an的前 10项和是 310,前 20 项的和是 1220,求前 n 项和 Sn.练习 2 等差数列 an中,a1=4,a8=18,n=8,求公差 d 及前n 项和 Sn.选做题已知函数 f(x)=x12+2,则 f(-5)+f(-4)+,+f(0)+,+f(5)+f(6)的值为设计意图 分层练习使学生

13、在完成必修教材基本任务的同时,拓展自主发展的空间,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符合自身实践的感悟,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可以获得成功的喜悦,看到自己的潜能,从而实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五)回顾反思,深化知识组织学生分组共同反思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及思想方法,小组之间互相补充完成课堂小结,实现对等差数列前n 项和公式的再次深化1.从特殊到一般的研究方法;2.体会倒序相加的算法,掌握等差数列的两个求和公式,领会方程(组)思想;3.前 n 项和公式的函数意义4、用梯形面积公式记忆等差数列的前n 项和公式;知识链接(六)布置作业1.课本 P52习题 23,第 1 题(1)(3),第 2 题(3)(4),第 5 题2

14、.探索题(1)数列 1n(n+1)的前 n 项和nS=11 2+12 3+13 4+,+1n(n+1),求nS;(2)若公差为d(d0)的等差数列 na 中,nT=1a1a2+1a2a3+1a3a4+,+1an-1an,你能否由题(1)的启发,得到nT 的表达式?四、教学反思“等差数列前 n 项和”的推导不只一种方法,本节课是通过介绍高斯的算法,探究这种方法如何推广到一般等差数列的求和该方法反映了等差数列的本质,可以进一步促进学生对等差数列性质的理解,而且该推导过程体现了人类研究、解决问题的一般思路 本节课教学过程的难点在于如何获得推导公式的“倒序相加法”这一思路为了突破这一难点,在教学中采用

15、了以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设计的三个问题体现了分析、解决问题的一般思路,即从特殊问题的解决中提炼方法,再试图运用这一方法解决一般问题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的层层引导、学生的合作学习与自主探究,尤其是借助图形的直观性,学生“倒序相加法”思路的获得就水到渠成了物质的分类及转化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够说出常见物质的类别2.利用概念图的方法明确酸碱盐之间的转化关系3.能够对所给物质进行分类4.归纳常见反应类型的特征,并能举例说明5.能够用示例法初步了解复分解反应的条件6.根据化合价的变化判断反应是否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教学重点:1根据物质的组成对物质进行分类。2酸、碱、盐、氧化物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3四种

16、化学反应类型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从物质的宏观性质的学习和研究转入从微观角度分析研究问题。学法指导:预习、讨论交流,实验操作。教学用具:CAI 课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我们知道,化学世界绚丽多彩,千姿百态,奥妙无穷。请同学们我们在初中学过哪些种类的物质,我们是任何对它们行分类的?学生讨论回答:水、空气、食盐、酒精、蔗糖、甲烷、硫酸、烧碱、氢气、铁、铜 板书:物质的分类及转化一、物质的分类交流与讨论:请同学们根据课前预习的内容,将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的几种物质:空气、乙醇、硫酸铵、铜、碘酒、氢气、石墨、食盐水进行分类,(学生讨论交流、教师巡视、参与讨论、给予指导)小结:从存在

17、状态分:固态-硫酸铵、铜、食盐、石墨;液态-食盐水、乙醇、碘酒;气态-空气、氢气。从组成和性质分:混合物-空气、食盐水、碘酒;有机物-乙醇;单 质-铜(金 属)、氢 气、石 墨(非 金 属);盐-硫酸铵。交流与讨论:根据物质组成的分类方法1 怎样判断单质和化合物2 有人说 H2O2是由 H2和 O2组成的混合物,你同意吗?3 KClO3是不是氧化物?学生:思考讨论教师:在学生完成讨论后。找学生回答,说明以下几点1 单质和化合物的区别是看组成物质的元素种类2 组成与构成的区别3 氧化物是指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一种为氧元素归纳小结: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3 页图 12,熟悉按组成分类的概念关系图

18、。向学生说明这是中学阶段运用最多的一种分类方法。问题解决1:把 P3页“问题解决中”的物质按组成进行分类。经过交流和讨论,得出结果。让学生归纳总结。在学生回答的同时,教师多媒体呈现正确答案。混合物-氯化铁溶液;有机物-葡萄糖;单质-钠(金属)、氯气(非金属);氧化物-氧化钙酸-硫酸;碱-氢氧化钠;盐-碳酸钙。问题解决2:学生完成P4 页“问题解决”,为了防止学生把K2SO3误写成K2SO4(因为学生对K2SO4比较熟悉)。可要求学生同时写SO3与 KOH 的反应。学生:思考、书写方程式。教师:指导学生根据“同类物质具有相似的性质”这一特点进行迁移应用。要求学生先写出CO2与 KOH 的化学方程

19、式。在学生完成后进行评讲、校正。2KOH+CO2K2CO3+H2O 迁移2KOH+SO2K2SO3+H2O 迁移2KOH+SO3K2SO4+H2O 根据练习说明分类研究物质的意义。课堂小结:结合板书设计用多媒体对本节课进行小结。板书设计:一、物质的分类物质按组成分类的概念图(略)教学反思:1本节课虽然是初中已经学过的内容,但学生还是会把分类搞错,主要原因是学生对一些物质不是很熟悉,譬如NaOH,由于学生在实验时见到的都是配制好的溶液状态,故而学生很容易把它归为液体一类。2.酸性氧化物的概念不清楚,一是与非金属氧化物混淆,二是理解为能溶于水生成相应的酸,因为初中没有学习SiO2不溶于水的知识。3.化学教学中要注意前科学概念的影响。如酒精,生活中多是酒精溶液,所以学生易它归为混合物;冰水混合物,学生受生活经验的影响,不能从物质组成分类的本质去理解,把它归于混合物。其它如石墨等,学生也易认为是混合物。4作业内容有不合理的地方,如蔗糖,学生没有学过,又没有给化学式,多数学生误认为是混合物。CCl4学生不知道是有机化合物,当然也说明教学中存在着化学与生活脱节的现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技术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