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论概览(第二版)-第二章课件.pptx

上传人:可**** 文档编号:76076415 上传时间:2023-03-07 格式:PPTX 页数:70 大小:3.7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方文论概览(第二版)-第二章课件.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70页
西方文论概览(第二版)-第二章课件.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7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西方文论概览(第二版)-第二章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方文论概览(第二版)-第二章课件.pptx(7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C西方文论概览(第二版)杨慧林 耿幼壮 著国家级精品课程教材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立项项目新编21世纪中国语言文学系列教材第一编 古希腊至新古典主义时代第二第二章章 古希腊文化的鼎盛至古罗马古希腊文化的鼎盛至古罗马时代时代第一节 柏拉图第二节 亚里士多德第三节 古罗马时代的美学和文论本章概要第一节主要追溯柏拉图在“理念论”基础上的一整套美学和文学观念,包括他对以往“美”的定义的批判、对世俗艺术的批判,以及他关于“摹仿”、“功用”和“创造”等问题的论说。第二节是从亚里士多德的“四因说”出发,介绍他在文学艺术方面不同于柏拉图的一系列 看法。其中最重要的,是亚里士多德从“摹仿说”的角度述说艺术的真实

2、,从“净化说”的角度论证理性的快感,又用“过失说”建立最早的悲剧人物论。第三节主要涉及西方文论史对于古罗马或者“希腊化”时期的不同评价,并介绍贺拉斯的古典主义原则、朗吉努斯的 论崇高及其与后世的关联。第一节 柏拉图一、对以往“美”的定义之批判真实的真实的显露:显露:希腊文的“真实”()一词被释为“敞开”“不再遮蔽”。也就是说,真实并不是现成放在那里的,而是需要发现或者“去蔽”()。从今天的意义上说,希腊人可能从一开始就意识到:要“回到事物自身”,只能通过“回到语言自身”;因为只有凭借语言,才可能以有限的存在方式 获取无限的知识。在柏拉图看来,依据其时代和地方()的主导性语言而生活的大部分人,在

3、一生的大 部分时间都远离真实;只有那些运用语言寻求真实的人(也就是哲学家),才可能接近真实。也许可以总括地说:柏拉图美学和文论的根本,柏拉图美学和文论的根本,在于他的形而上学和伦理学。在形而上学的方面,他关于“存在”的理念论、关于“认识”的先验论直接与“美”的观念相联系。在伦理学方面,他关于“人”的唯灵论、关于“生活”的道德论则决定了他对艺术的理解。“如果有任何值得为之而生存的东西,那就是观照美。”会饮篇一、对以往“美”的定义之批判大希庇阿斯篇大希庇阿斯篇集中集中体现了柏拉图对以往体现了柏拉图对以往“美美”的定义之的定义之批判。批判。大希庇阿斯篇大希庇阿斯篇是是苏格拉底与大苏格拉底与大 希庇阿

4、希庇阿斯的对话。这篇对话的内容主要是清理和批判以往关于斯的对话。这篇对话的内容主要是清理和批判以往关于“美美”的各种定义,的各种定义,其形式则生 动地展示了苏格拉底反问、归纳、诱导、定义的对话风格,读起来颇为有趣。大希庇阿斯篇首先借苏格拉底之口,提出“什么是美”和“什么东西是美的”之区别,这也就是西方美学史上最早提出的“美本身”与“美的对象”之区别。接着,苏格拉底又回到“美是恰当”的命题,并追问:“什么才是恰当?”事物有了“恰 当”的特质,是真正美(实际美),还是外表美。“恰当”被否定以后,苏格拉底诱导希庇阿斯注意到“美在于有用”的命题。一、对以往“美”的定义之批判在大希庇阿斯篇,柏拉图似乎未

5、能在自己的哲学体系之中提出完整的美学理论,但是 一些重要的原理已具雏形。在哲学研究领域,关于这一篇章的真伪素有争议;文学研究者则 通常对之有所偏爱,吉尔伯特和库恩的 美学史甚至称此篇为 会饮篇 理想国所阐扬 的美学思想之导言。从柏拉图此后的一系列论述看,美之于他,既不限于感觉的对象;也不限于人的主观美之于他,既不限于感觉的对象;也不限于人的主观反反 应,而是具有一种内在于美的对象;又体现着人的道德要求的属性。这已不可能在应,而是具有一种内在于美的对象;又体现着人的道德要求的属性。这已不可能在以往的感觉以往的感觉 主义、相对主义或功用主义的概念范畴里探讨主义、相对主义或功用主义的概念范畴里探讨。

6、因此在其更成熟的对话中,柏拉图创立了自己的理念说。二、以理念论为基础的“摹仿说”苏格拉底曾经力图在伦理问题的探求中寻求“善”的普遍定义和绝对本质,但是小苏格拉 底学派在三个方面上的追寻,都并不能通向“至善”。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柏拉图需要再前 进一步,使“善”的普遍定义和绝对本质与个别的伦理对象相分离,并视之为独立存在的“理念”。就此而言,“理念”亦即“善本身”或者“美本身”。“理念”:和 第一,无论“理念”还是这一意义上的“形式”,都是作为超越具体可感物的“存在”,是 衍生对象世界的“原型”,所以“形式”在这里并没有“外在形式”“表现形式”的含义;由此 也可以理解为什么亚里士多德“四因说”的

7、“形式因”被解释为“本质”。第二,和 在希腊文中都是指形式、图形、基本性质等。因此柏拉图的“理念”只能是一种“存在的抽 象”,而不是“观念的抽象”,与现代人所谓的“主观”“个人心灵”式的理念完全不同。朱光 潜先生主张将和译为“理式”,正是要突出这样的意思。二、以理念论为基础的“摹仿说”二、以理念论为基础的“摹仿说”理想国:洞穴隐喻、日喻、线喻。日喻:1.“向光性”,即如同植物总是寻找阳光一样,哲学总是追寻非直接呈现的事物实质。2.2.眼睛和太阳具有相似性。“就好像我们刚才在比喻中提到光和很像太阳的视力,但绝不能认为它们就是太阳”。知识和真理并不等同于善的“型”,那是理念的最高形式,更不用说美和

8、善的事物了。线喻:1.在可见事物和可知事物之间做了一个区分:一部分是可见世界(现象世界),一部分是可知世界(理念世界)。进而区分为影像(感觉世 界)、实际事物(客观世界)、几何(数理理念世界)和辩证法所研究的实在(绝对理念世界)2.2.最后得出结论:“现在我们假定灵魂相应于这四个部分有四种状态:最高一 部分是理性,第二部分是理智,第三部分是信念,最后一部分是借助图形来思考或猜测(猜测或想象)。”二、以理念论为基础的“摹仿说”理想国:洞穴隐喻、日喻、线喻。洞喻:不能认识善和美的型的人,就是因为拘泥于相,未能在真实和表象之间,在感官领域和超验领域之间做出区分。总之,在柏拉图看来,可感事物是相对的,

9、美中有丑、善亦为恶,只有理念才可能是单一 的、绝对的。可感世界是“可见不可知”的,因为它并不通向本质;而理念世界则是“可知不 可见”的,因为它不能“对象化”。前者的主宰是太阳(或可说是“自然”),而后者的主宰则 是“善”的理念。“可感世界可感世界”(“可见的可见的”或或“幻想的世界幻想的世界”)和)和“理念世界理念世界”(“可理解的可理解的”或或 “思想的世界思想的世界”):):()影像,即事物的影子。(艺术作品就是这样一种只能表达“影像”的摹仿。)()具象,即“我们周围的一切自然物和人造物”。(它是艺术摹仿的原本,同时其自身又是对“理念”的摹仿。)()借助“假设”的“技艺和科学的对象”,即“

10、只有通过心灵才能 看到的那些实在”,比如奇数与偶数,或者“正方形本身”“对角线本身”等几何学的图形关系(或可称“数理理念”)。可惜在柏拉图看来,这种借助假设的考察“不是从假设上升到原则,而是从假设下降到结论”。()最后才是“理性凭着辩证法的力量可以把握的东西”,即从“假设”这一“暂时的起点”,“一直上升到”真正的起点,并“从中获得第一原理”。这种“不使用任何感性事物”,只使用“理念”的境界,亦即人类的道德理想(比如健全、正义、节制、美,其终极即是“善”),或可称“伦理理念”。人类灵魂与此相应,也被分为人类灵魂与此相应,也被分为“四种状态四种状态”:()想象(或译“摹写”),它以“影像”为对象,

11、只能产生错觉和偏见。()认识(或译“信念”),它以“具象”为对象,能够带来并确认感性知识。()理智,它以“数理理念”为对象,借假设和推理而求真,但是假设又可能非真,所以“理解”不可能导致“至善”。()理性,它以“伦理理念”为对象,不凭借可感事物作媒介,纯粹是从理念到理念的认识,因此只有“理性”可以认识“至善”。这一能力也是“哲王”所独有的。二、以理念论为基础的“摹仿说”通过柏拉图的上述分析,实际上可以推出与康德后来的论说极为相似的两点结论:()理念作为一切存在的原型,既规定了万物也规定了人的心灵结构,使人具有一种“先验理性形式”(如大、小、相等之类的数理概念,美、善、正义等伦理概念),从而认识

12、才成为可能。()在“可知”但“不可见”的理念世界,大概唯有“美”带有可见的形态;而“美”又 正是趋向于“善”的理念,因此有理由对“美”怀有较高的期望,使之成为连接可感界和理念 界的桥梁。当然,柏拉图所说的“美”并不等于世俗的艺术,而且也许正是由于他对“美”怀 有这样的期待,才导致他对世俗艺术进行了格外尖刻的批评。二、以理念论为基础的“摹仿说”柏拉图认为,理念派生万物的途 径有两种,即分有(,英译本常作)和摹仿(),“美”也是同样。美的对象是由于分有了美的理念。广而言之,可感事物“之所以存在只能是由 于分有了它的同名理念”。相对而言,也许可以说“分有”是指对象获得理念的状态,“摹仿”是指对象获得

13、理念的过程。在 巴门尼德篇中,他肯定了两种理念,即属于“价值伦理”的公正、善、美等理念,以及属于“数理关系”的相似、大小、一与多等理念。“理念”之于柏拉图,并不是与各种存在物一一对应的,而更多地是指一种向 人的世界显示意义、使人的认识成为可能的价值和关系。二、以理念论为基础的“摹仿说”“三种床”之比喻:第一种是“床之所以为床”的理念,它由“自然的创造者”所造,是“自然中本有的床”“床的真实体”,亦即“床本身”;第二种是“制造者”摹仿理念制作出的“个别的床”,它只是“近似真实体的 东西”;第三种才是“摹仿者”按照个别的床画出的作品,它只得到了床的外形,只是床的“影像”。在理念论基础上对“摹仿”的

14、解说,引出了柏拉图关于世俗艺术只是“影子的影子”“不 能表现真理”“与自然隔着三层”的批评。三、对世俗艺术的批评与艺术的功用论柏拉图所谓的“艺术”,首先是指纺织、建筑等,而不是指绘画、雕塑、音乐、文学。同早期和同时代希腊人一样,柏拉图所使用的“艺术”一词也有着宽泛的含义,即也是所谓。这也就是说,不仅包括我们今天说的美的艺术,也包括人类运用技艺,有目的地生产出来的一切。为了对这一宽泛的概念进行区分,柏拉图在 理想国中提出三层标准:“运用对象的艺术、制造对象的艺术和再现对象的艺术”。苏格拉底认为,美的艺术是复制自然,所以是摹仿的;生产的艺术是制造自然所未曾制造过的东西,并没有明确的 高下之分。而在

15、柏拉图的理念论体系内,虽然艺术也可以被看作生产性艺术,但这种活动可能产生两种产物,一种是真实的事物,另一种是形象,而二者之间是有明确的高下之分的。技艺可以是摹仿,但摹仿的终极对象已不是自然,而是理念。三、对世俗艺术的批评与艺术的功用论具体到文学创作,柏拉图又分出三种叙述方式:(1)从头到尾的摹仿叫做“摹仿叙述”,如喜剧和悲剧的对白;(2)只有诗人在独白被称为“单纯叙述”,如颂歌;(3)对白与独白的 综合则是“混合叙述”,如史诗。三者之中,只有颂歌最少摹仿的成分,所以从 法篇可以看出,这一“非摹仿性的艺术”可能是唯一未遭禁止的文学形式。纯粹叙事或单纯叙事是最少摹仿成分的叙事,实际上就是诗人自己站

16、出来讲话,也就是第一人称叙事,在今天的叙事理论中,这并不是最好的叙事方式,但对于柏拉图来说,则因其可以直接表达理念而被加以称许。如柏拉图对“理念”的分析所示:万物之存在皆由于“分有”或“摹仿”理念,艺术的摹仿,又仅仅是影子的影子、摹仿的摹仿,所以它不可能反映真理。三、对世俗艺术的批评与艺术的功用论柏拉图对于艺术的批评建立在两个基础上:一个是他的认识论,是理念论的批评;一个是 他的伦理学,是道德论的批评。前者主要针对视觉艺术,即作为不忠实的摹仿,与真理隔着三 层,实际上是欺骗。后者主要针对文学和音乐,即使是忠实的摹仿,也可能摹仿了不该摹仿的 东西,从而败坏读者和听众。前者更多地涉及艺术的形式,后

17、者则主要针对艺术的内容。关于“艺术不反映真理”,柏拉图还提到“欺骗”“制造幻象”等说法。就造型艺术而言,柏拉图特别提出,这种不反映真理的艺术实际上是欺骗和幻觉。柏拉图认为这种不真实的、“制造幻象的艺术”是“低劣”的。在这里,柏拉图实际上坚持的是他自己基于 理念论之上的毕达哥拉斯的数的和谐思想。即普遍和绝对的数理理念是永恒不变的,现实中的 变形现象只是由感官判断的多变而造成的幻觉。后世一般认为:柏拉图在对话中总是就主题和内容论诗,却很少提到诗的形式因素。从以 上的讨论可以看出,即使与形式因素相关,他也往往会从道德功用的角度着眼。三、对世俗艺术的批评与艺术的功用论柏拉图对世俗艺术的批评始终同他的艺

18、术功用观联系在一起。在他看来,艺术最重要的使命就是培养“城邦的保卫者”,所以“如果他们要摹仿,也只能从小就摹仿适合保卫者事业的一些性格,摹仿勇敢节制、虔敬、宽宏之类品德”。出于同样的原因,柏拉图在 理想国里甚至对音乐的调式也进行了规定和限制,从道德的角度为艺术全面立法。道德论作为柏拉图界定艺术和艺术摹仿的基本要素,与苏格拉底寻求永恒道德的思想相 通,也与柏拉图本人以“善”为理念世界之终极点的思想相通。与此相应,道德功用当然被他 视为艺术的理想和目的。因此在批评世俗艺术的同时,柏拉图还特别强调理想的艺术所应承担 的道德功用。从 法篇等一些篇章中可以发现:摹仿的真实与否只是研究“摹仿艺术”的一 个

19、方面,而优秀的艺术家和批评家,首先要关注“真理”和“善德”。“快感”在柏拉图的艺术理想中 至多只是一种补充,而绝不是艺术的目的和价值标准。但是另一方面,他又意识到艺术快感之于道德教化的重要。三、对世俗艺术的批评与艺术的功用论正是在强调艺术的道德功用以及对摹仿艺术的批评中,柏拉图提出了 最早的悲剧和喜剧的理论。他认为,悲剧诗人是用悲哀的剧情来打动人们的“感伤癖”,而观众又是用别人的痛苦取乐,培养自己的“哀怜癖”。喜剧诗人则是用可耻的事情和低级的人 物满足观众的一种“粗俗的快感”。前一种理论后来被亚里士多德大大地深化为“恐惧和怜悯产生净化”的学说,后者则逐渐 发展为西方喜剧观念的主流。比如亚里士多

20、德谈到喜剧“所摹仿的人物比我们今天的人差一些”,阿里斯托芬的政治喜剧、普劳图斯和泰伦斯的世态喜剧也都与此相应。四、天才与艺术的创造柏拉图对于艺术创造问题的探讨主要集中在诗人和诗歌方面,这主要是因为,在他看来,画家与雕塑家的活动至多和匠人没有什么不同,而诗人则具有类似神性的创造力量。具体到艺术创作的心理过程,柏拉图提出过著名的“神力凭附神力凭附”“”“迷狂迷狂”等论说等论说。对于柏拉图本人以及后世,用“天才”“灵感”来解释艺术创造的种种理论都是以此为契机,这可能是西方文学理论中对创作的非理性主义性质的最早系统阐述。但是也有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灵感说”恰恰是对诗人之无知的讽刺,因为如果诗人只是凭

21、借神赐的灵感,那么他自身就并不具备城邦教育者的资格。一般的迷狂有三种形式,分别为赐福(“赐福也是通过迷狂的方式降临的”)、预见(预言家“经常在神灵的感召下正确预见未来”)、诗歌创造(“神灵附体或迷狂还有第三 种形式,源于诗神”)。迷狂中的诗人才能创造出优秀的作品,而最高的迷狂是第四种,即哲学 家对美的观照。四、天才与艺术的创造对于柏拉图来说,肉体连同感知并不是人能够与外部世界相接触、相联系的东西;相反,它具有双重的罪恶,一是它扭曲了我们对外部世界的认识,一是它引起种种欲望的根源,使我 们无法追求知识和认识真理。在 斐德若篇中讨论诗人的迷狂时,柏拉图对于灵魂不朽发表了长篇意见,他指出:只有在摆脱

22、了肉体的愚蠢后,我们才会是纯洁的,并与一切纯洁的事物 相同,我们自身才会知道到处都是光明,这种光明不是别的,就是真理的光。而纯洁化不就是灵魂和肉体的分离吗?这种灵魂与肉体的分离与解脱,就叫作死。而真正的哲学家,且唯有真正的哲学家,才永远都在寻求灵魂的解脱。毫不奇怪,柏拉图对于理念与光之间的分析,后来成为新柏拉图主义和中世纪神学美学之间的一个桥梁。但是,他本人思想中的这一部分,以及其中所包含的这种灵气或鬼气,很快就被他的学生们抛弃了,其中也包括他最好的学生亚里士多德。第二节 亚里士多德一、亚里士多德的理论出发点在亚里士多德的时代,希腊古典文明即将走向衰落,这使他成为希腊古典哲学传统的最后一位伟人

23、。亚里士多德所处的时代,正值雅典和斯巴达两大城邦在伯罗奔尼撒战争后两败俱伤,而北方部落马其顿却悄悄发展起来。亚里士多德本人的一生,与马其顿王国的兴衰有着不同寻常的关系。亚里士多德17岁时进入柏拉图的雅典学园,在学园中学习并任教达20年,直至柏拉图去 世。后接受马其顿国王的邀请,担任13岁的王子亚历山大的教师。年以后,亚历山大继任王位,在短短的几年当中东征西讨,使马其顿成为新兴霸主。但是亚历山大大帝岁便染病去 世,继而在希腊各地出现反马其顿的风潮。亚里士多德受到株连,于是他又一次离开雅典,不 久便去世。一、亚里士多德的理论出发点亚里士多德对人类知识进行了比较系统的分类,以理 论的、实践的和创造的

24、三种知识构成了理论思维的基本框架。1.理论的知识,是为了知识自身而追求的知识,包括形而上学、数学和物理学。2.实践的知识,是为了指导行为而追求的知识,包括伦理学和政治学。3.创造的知识,则是为了创造自然中 不存在的对象和产品而追求的知识,在古希腊比较宽泛的“美”和“艺术”的意义上,这被称 为“诗学”()。直到康德 以“纯粹理性”、“实践理性”和“判断力”来构筑他的“批判哲学”时,我们仍然可以感受到 亚里士多德对人类知识的基本看法。如果说“理念论”是柏拉图的思想基础,那么亚里士多德一切论说的出发点就是“四因 说”。在亚里士多德看来,无论以物质还是理念为依托,人们其实都是要寻找一种感性世界得 以生

25、成和存在的条件。而这种条件被他界定为四种相互关联的原因。1.简言之,事物构成的基础后来通常被称为“质料因”,其中含有一种向其目的和性质发展 的“潜能”。2.一事物之所以成为该事物的本质属性被称为“形式因”,即“是其所是”的原理。这与柏拉图用来表达“理念”的相关,并非指外部形式。3.“动力因”是一事物得以生成和变化的外部条件。4.“目的因”则是一事物的生成和变化所要达到的终点,这由该事物的本质属性所决定,也 是其本质属性所能期待的最高目标。从亚里士多德的“四因说”出发,则古希腊自然哲学家的原子说和柏拉图的理念说,都显 示出一定的片面性;因为对亚里士多德而言,无论是“物质”还是“形式”都不再能单独

26、成为 事物生成和存在的条件。二、亚里士多德的“摹仿说”如果说柏拉图是以“理念”论“摹仿”,因而“摹仿”既说明了艺术,又排斥了经验性的 艺术,那么亚里士多德的“摹仿说”则是在“自然过程”的基础上探究艺术,所以艺术在他看 来只是一种从“质料”发展为“形式”的有机过程。根据其“四因说”,如果“质料”包含着“潜能”,那么这种“潜能”的实现和完成即成为“形式”。自然界的创造,实际上就是促使一切质料充分实现其潜在能量;艺术家的创造,也同 样是在某种“质料”内部培育自我完善的意向。因此从根本上看,亚里士多德与柏拉图所说的“摹仿”完全不同。亚里士多德批评柏拉图关于“艺术起源于大自然对人的忽视”之说,认为大自然

27、对万物的等级排列是有利于人的,因为只有人才具有能掌握和制造出一系列工具的手,“正是人类有手才使自己成为最有智慧的动物”。而这种“摹仿的本能”发展为“摹仿的艺术”,是与认识发展的过程和特性相一致的。二、亚里士多德的“摹仿说”1.从“质料”的方面看,艺术的“摹仿”自然需要色彩、线条、音符、词语、思想、情感、素材等等因素的存在。以一定的理性规范(如比例、取舍)对这些因素的综合,构成了艺术摹 仿的第一阶段。这与认识的过程是一致的。2.从“形式”的方面看,正如自然界是从矛盾中(而不是从相似中)形成“和谐”一样,绘 画有不同色彩的交织,音乐有不同音调的交织,诗歌有元音、辅音的交织,戏剧有不同情感和 命运的

28、交织。因此,艺术活动实际上是对自然本身的一种深层的摹仿。亚里士多德所说的“摹仿 自然”是指摹仿“自然的过程”,即自然的自身发展和生成。亚里士多德认为,自然本身也是 按照一种不断重复的模式进行创造,即把质料发展为形式的模式。根据四因说,质料包含着潜 能,潜能的实现即为形式。亚里士多德把未实现潜能的质料称为“沉睡”,将实现了的形式称 作“苏醒”。自然的过程就是这样一个不断从沉睡到苏醒的过程,它通过促使一切事物充分实 现它们的潜能来进行创造。人类的发展也遵循着同样的途径,摹仿着自然的这一发展过程,以 实现自己的潜能并达到自我完善。二、亚里士多德的“摹仿说”亚里士多德之所以得出这样的判断,是因为他认为

29、与“认识”过程相平行的艺术摹仿,并 不是像历史学家那样“叙述已经发生的事情”,而是“叙述可能发生的事情”。在有关“摹仿”的问题上,亚里士多德完全抛开了柏拉图以理念为核心的逻辑结构,而是 将“理念”化解为“普遍”“一般”等概念。同时他又指明:这种所谓的“普遍”“一般”并不 是“先验的”,而是就在于感性的个别之中,就在于“艺术”的创造之中。在柏拉图那 里,艺术家的摹仿不管是不忠实的还是忠实的,都没有价值,因为前者是欺骗,后者则可能摹 仿了不应该摹仿的东西。在亚里士多德那里,摹仿可能是忠实的,也可能是不忠实的,但它们 都有价值,因为它们都可能表现了普遍的东西。摹仿的概念始终存在,后世思想家和批评家仍

30、然试图发掘摹仿的内在意味,但那已经完全是在 一个新的理论框架之内了。如果说,音乐所能净化的主要是“亢奋灵魂”的“热情”和“冲动”,那么悲剧的净化才 首先是“怜悯和恐惧”。那么什么是“怜悯和恐惧”?修辞学作了非常有趣的解释:看到某种毁灭性的或者痛苦的灾祸降临在一位不应遭难 的人身上,所产生的痛苦情感是怜悯;看到足以招致毁灭的灾祸降临到自己头上,所产生的就 是恐惧。二者的区分在于:怜悯的对象是我们所认识的人,但又不是密切相关的人;如果与我们的 关系极为密切或者就是我们自己,则无所谓怜悯,只能产生恐惧。(比如:看到自己儿子临刑 的人哭不出来,是因为恐惧;看到朋友讨饭会流下眼泪,那才是怜悯。)总之,发

31、生在自己身 上的事情如果能引起恐惧,发生在别人身上时便会引起怜悯。反之亦然。这被视为后世“心理距离说”或者“审美距离说”的古代根源。四、亚里士多德的“过失说”亚里士多德的“过失说”,亦即他对悲剧人物的界定。在对悲剧进行具体论述时,亚里士多德谈到六种要素,即情节、性格、措辞、才智、情景、歌曲。其中最重要的,他认为是“情节”,因为只有情节才能呈现人类命运的“所以然”和因果关系。所以亚里士多德明确提出:“最重要的是剧情的安排;因为悲剧所摹拟的不是人,而是行为,是生活与悲欢,(而悲欢)寓于行为中目的不在于摹拟某种品质,而在于摹拟某一行为;品质系乎性格,悲欢则系乎行为悲剧的表演不是为了摹拟性格,而是通过

32、一些行为把性格一起表现出来。无行为则不成为悲剧,无性格却不失为悲剧,其实许多诗人所作的悲剧都是无性格的。”四、亚里士多德的“过失说”诗学中,亚里士多德把 俄狄浦斯王视作最好悲剧情节的范式。他最为赞赏的还是 俄狄浦斯王中情节的发现与突转。他认为:“一切发现中最好的是从情节本身产生的、通过合乎可然律的事件引起观众的惊奇的发现,例如 索福克勒斯的 俄狄浦斯王。”而 俄狄浦斯王中的“发现”是所有悲剧中最好的,原因就 在于它与“突转”是同时发生的。他强调指出:“发现如与 突转同时出现(例如 俄狄 浦斯王剧中的 发现),为最好的 发现。”四、亚里士多德的“过失说”尽管性格被置于第二位,但亚里士多德还是对人

33、物性格作了不少论述,较重要的就是“悲 剧人物的四要素”和“过失说”。1.悲剧人物的四要素,是指人物的性格必须“善良”,必须“相称”(即“适合人物的身份”),必须“逼真”,必须“一贯”(即“首尾一致”)。“善良”大约是因为悲剧要摹仿“比实 际生活中的人更好的人”,否则就谈不上什么怜悯。“逼真”是因为接近于常人才容易使人与自 己发生联想,从而产生恐惧。“相称”和“一贯”则主要是从创作效果和逻辑力量着眼的。四、亚里士多德的“过失说”2.但是仅仅满足上述四点,还不是理想的悲剧人物。所以亚里士多德又提出“过失说”,认 为理想的悲剧人物应该是犯错误、有弱点的好人:“他不以美德或正义著称”,但是“他之所以

34、陷入否运(即厄运),并非因其邪德败行,而是由于 错误(即过失)”。他甚至认为悲剧描写“穷凶极恶的人由泰运陷入否运”也是不恰当的,因为“穷凶极恶的人”本来就应该受到惩罚,难以唤起观众的怜悯和恐惧。具体地说,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的“过失”可以包括两种:一是判断不明的错误,即所谓“不知而犯,事后发觉”,比如俄狄浦斯或伊菲革涅亚;二是道德选择的错误,即“出于有意,明知故犯”,比如欧里庇得斯笔下的美狄亚。不过以后世的标准而论,如果说俄狄浦斯的行为 是一种无意之间的“失误”,那么美狄亚的行为其实是故意选择的“罪过”。因此至黑格尔 美 学的相关讨论,这两种处境实际上被合成一种更加理想的冲突,即一方面是“自觉的选

35、择”而并非“无意”,另一方面必须是有足够理由的“失误”而不是完全的错误。五、亚里士多德文艺理论中的语言学研究亚里士多德认为,人们可能在五个方面对诗歌提出批评:()在题材上不可能的;()不 合情理的;()有害的;()矛盾的;()违反艺术规律的。它们又可归并为三种:不合情 理、不合道德、不合艺术规则。这三种批评相应于判定一件艺术作品的三条标准:逻辑的标 准、伦理的标准以及艺术的标准。显然,柏拉图只强调前两条标准,而那又可以归结为一条标 准,即符合理念的真实。但亚里士多德同时承认三条标准,而且似乎将艺术的标准置于首要地位。五、亚里士多德文艺理论中的语言学研究在对悲剧进行具体论述时,亚里士多德谈到悲剧

36、的六种要素,即情节、人物(性格)、思想(才智)、台词(措辞)、音乐(歌曲、颂诗)、场景(情景)。前三种是摹仿的对象,后三种是摹仿的媒介。在后三种中,最重要的当然是所谓台词,即语言,它是一切文学的基础。而对于文学批评来说,语言也就成为一个主要对象。在古代,这样的研究就叫作修辞学。五、亚里士多德文艺理论中的语言学研究不管怎样,亚里士多德对于修辞学做了更为细致的研究,就逻辑学、修辞学和诗学这三种语言艺术做了深入的比较和分析。亚里士多德认为,出于目的的不同,它们在运用语言上各有侧重。在他看来,逻辑和修辞使用的是常规的或者说是散文的语言,诗学使用的则是独特的或诗意的语言,前者追求的是明晰和雄辩,后者追求

37、的则是隐晦和歧义。亚里士多德力图说明,修辞学是一种艺术,不应该蒙受诡辩和阿谀奉承的恶名。五、亚里士多德文艺理论中的语言学研究亚里士多德对于诗学语言的贡献,主要见之于他对于隐喻概念()的提出和分析。他认为,诗歌多用隐喻,是因为它包含着摹仿的过程,它特别追求表达的特殊性。亚里士多德赋予隐喻极高的地位,他在 诗学中说:“此中的奥妙无法从别人那里领教,善于运用隐喻是一种极有天赋的标志;因为,能够出色地运用隐喻,意味着具有观察事物相似点的知觉力。”不过亚里士多德也特别强调了:过多的隐喻会使常规的语言太像诗歌,因此隐喻不可滥用。隐喻的适当运用,必定要遵守“合适的原则”。隐喻必须恰到好处,即与主题或意趣相一

38、致。它们绝不能过于冷僻、陌生,而应当运用那些本身就很美的词汇。第三节 古罗马时代的美学和文论一、“希腊化”时期的哲学和美学思想如果将希腊自由城邦时期的开始确定在公元前世纪(亦即统一的希腊语形成时期),那么到公元前世纪大约是年;而希腊化时期和罗马鼎盛时期加起来,正好也是年。这后一个年恰好可以一分为二,希腊化时期和罗马鼎盛时期各占三个世纪。这两个时期之所以可以放在一起讨论,是因为伴随着希腊文化的扩张,逐渐出现了希腊精神的衰落。至罗马帝国解体时,欧洲人所面对的已经是一个全然不同的基督教世界了。在希腊化时期,尽管希腊城邦制度(-)已经消亡,但希腊哲学还在继续发展。在此时期出现了三个主要哲学学派或思潮,

39、即怀疑主义()、伊壁鸠鲁主义()和斯多葛主义()。一、“希腊化”时期的哲学和美学思想希腊的哲学家们虽然常常怨天尤人,对世界却并不绝望,甚至认为可以在政治 上有所施展。在希腊城邦制度解体后,希腊哲学家自然也就远离了政治,转而关注个人德行的完善和现 实苦难的解脱。许多哲学家不再探寻宇宙的奥秘和事物的本质,也不再追问如何建立好的国家或制度,甚至也不再考虑美和艺术问题。理解希腊化时期的这种总体精神和心理倾向,对于理解这个时期的美学和艺术理论极为重 要。如果说丧失了家园的希腊人已经无法延续古代的思辨传统和创造精神,那么希腊化时期三 个哲学派可能都带有这样的特征。(一)怀疑主义就思想倾向而言,怀疑主义与麦

40、加拉学派接近。不过怀疑主义本身是一个很含糊的名称,在古希腊哲学传统中许多哲学家都表示过对感官认识的怀疑,特别是智者学派的普罗塔哥拉斯 和高尔吉亚都由此走向相对主义。在怀疑主义出现以后,不仅感官认 识是不可靠的,连来自思辨的逻辑和道德本身也变成不可靠的了;怀疑主义也不相信美和艺术有意义或有价值。(二)伊壁鸠鲁主义(二)伊壁鸠鲁主义伊壁鸠鲁主义被认为是对于库兰尼学派的直接继承和必然发展。伊壁鸠鲁对于美持有消极的态度,对于艺术更是加以排斥。伊壁鸠鲁主义的节制,在一定程度上又与犬儒学派和斯多葛学派的禁 欲主义相通,进而连接到基督教思想。在伊壁鸠鲁看来,美和艺术都不可能真正激起愉悦,也不是审慎 生活所必

41、需的东西,甚至是背离这种生活的要求和本意的。(三)斯多葛主义对于芝诺和早期斯多葛主义者来说,犬儒学派的观点最合他们的胃口。如前所述,犬 儒学派认为善即德行,而德行的本质即自制、禁欲,感官享受、爱情生活等皆为愚蠢的行 为。斯多葛主义相信只有德行才是唯一的善,才是生命中唯一重要的东西;相对而言,健康、幸福、财富等都是微不足道的。德行的获得在于自身的意志,所以,穷困、监禁乃 至死刑都不能剥夺一个人的德行。而一个人只要能够把自己从世俗的欲望中解脱出来,便获得 了完全的自由。因此,从积极的方面来说,斯多葛主义强调了个人意志的重要性;但其消极意 义更为明显,如果德行是唯一的善,坚忍是最高的德行,就没有理由

42、去反对残酷与不正义了。从斯多葛主义者的一般哲学倾向而言,可以说他们试图将美从属于德行,将艺术从属于道 德秩序。他们在道德美和躯体美之间做了一个区分,虽然他们并不否认躯体的美,但他们坚持 认为躯体的美处于一个较低的位置。(三)斯多葛主义斯多葛学派对于美学理论的最大贡献可能是对“合式”(得体)的阐述和强调。这一概念在 希腊文中写作“”,在拉丁文中写作“”,主要是指事物各个部分与整体之间的 和谐关系。在斯多葛主义看来,“对称”是客观的、绝对的美,而“合式”或者“得体”属于主观 的、相对的美。因此,“对称”是思考、推理和计算的问题,而“合式”或者“得体”则更多涉及 人的禀赋、情感和趣味。虽然希腊化时期

43、的哲学流派在许多方面各不相同,但在本质上似乎都带有逃离现 实、拒绝现世的色彩。对他们来说,幸福生活的获得、平静心灵的达至,可能仅仅在于一种 与世界保持距离的精神态度。因此,怀疑主义、伊壁鸠鲁主义和斯多葛主义在精神实质上都 与基督教有着某种内在联系,最终为基督教神学铺平道路的,则是斐洛以及更晚一些的普罗 提诺。二、“古罗马”时期的美学与艺术理论古希腊人和古罗马人之间,存在着一种复杂和有趣的悖论式关系。简而言之,希腊人对罗 马人的鄙视中似乎夹杂着恐惧,而罗马人对希腊人则既有自卑又是趾高气扬的。其实罗马人并非毫无成就。在建筑方面,罗马人的壮丽恢宏是希腊人无法相比的,尽管那 里面难免有一些浮华虚饰的成

44、分。但是无论如何,罗马时期的文化成就无法同希腊时期相比。就哲学、美学和文艺理论来 说,罗马人显然缺少希腊人的形而上热情和思辨精神,这使他们的成果既缺乏创造的激情又没 有理论的深度。二、“古罗马”时期的美学与艺术理论因此在理解罗马时期的文艺思想时,有可能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罗马文艺思想趋向实证主义和形式主义,日益变得烦琐、迂腐,随之而来的则是文 风的柔弱和绮靡。第二,罗马时期的文艺思想与当时的社会现实和哲学倾向有着密切联系,而在一个混乱和 失去希望的时代,很难出现对于形而上问题的关怀和和宏大的理论气象。第三,罗马时期的文艺思想虽然存在着诸多问题,但是从这些更具实用性、操作性和技术 性的研究中

45、,可能也产生了严格意义上的文艺理论和文艺批评。二、“古罗马”时期的美学与艺术理论由此可以想到:西方人所谓的“希腊化”,也许暗示着“古罗马”时代并没有独立的美学 和文论形态;而他们之所以更重视西塞罗和昆体良,似乎说明他们认为西塞罗、昆体良的“演 说术”和修辞学就代表着“古罗马”时代的理论兴趣。与之相应,中国学界关于古罗马时代的 文献翻译和文论研究似乎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而其中最主要的代表始终被认为是贺拉斯和朗 吉努斯。那么究竟是“古罗马”还是“希腊化”?是贺拉斯、朗吉努斯,还是西塞罗、昆体良 堪为代表或者堪称“正典”()?不同语境中的“正典化”()过程,构成了有 关这一时期西方文论研究的特殊背景

46、。希腊化和罗马时期甚为复杂,由于紧随灿烂的希腊古典时期之后,似乎注定只能作为一个 衰败时期而被后人论说。就美学和文论而言,到底应该强调希腊化还是罗马,本来不应该成为 一个问题。如果着重那个时期的哲学思想,则往往用“希腊化”;如果着重于文艺思想,则可能 多谈“罗马”。至于西塞罗、昆体良,还是贺拉斯、朗吉努斯,中国学界比较侧重后者,可能与 对于古典主义的偏爱有关。其实这两个方面都值得关注,因为不了解这段历史的哲学倾向和文 艺理论特征,就无法了解西方美学和文艺理论何以会从古希腊进入面貌完全不同的中世纪时期。(一)西塞罗与折中主义西塞罗(,前前)生逢希腊化晚期和古典罗马早期,被认为 是那个时代最有学问

47、的人。如果说有一种独特的古罗马美学,那应该就是以西塞罗为代表的折中主义()美 学。所谓“折中”,是将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和斯多葛的学说调和在一起,“从所有的来源中选 择最好的东西”。如果说西塞罗的美学和艺术思想有什么不同以往的特点,那么一是对美和艺术的分类更为 科学和精细,二是在研究上更加重视实证主义和形式主义。西塞罗关于文论的最主要著作是 论演说家。在西塞罗的影响下,罗马时期对风格和文体方面的研究评论变得极为精细。(一)西塞罗与折中主义与西塞罗相似,昆体良的代表作是 演说术原理。在他看来,艺术是自然的一个方面,同时它又“提示”着自然。因此,语言的准确性是以“常规”语言为基础,但是“不够充分”的

48、常规语言还需要“为着艺术的目的而加以升华”。于是就有了“修辞”和“比喻”。昆体良的相关论述与亚里士多德大致相仿,只是离开了古希腊哲人那种宏大的理论气象和 形而上的关怀,通篇讨论具体的修辞方式,使人感到更趋技术化。西塞罗在讨论摹仿概念时指出:真实毫无疑问会战胜摹仿;他甚至认为古代人 并不把摹仿看作对现实的忠实复制,而是对现实的自由表现。至于柏拉图的理念,西塞罗似乎不再将其视为抽象的精神形式,而是看作具体的感受形 式。同样的问题在贺拉斯的 诗艺和朗吉努斯的 论崇高当中也有所体现。三、贺拉斯贺拉斯处于罗马最辉煌的奥古斯都时代这是一个独裁代替了民主,但是又相对安定、繁荣的时代。也许并非巧合,莎士比亚所

49、处的伊丽莎白时代和布瓦洛所处的路易十四时代都与 此相似。所以,在这些时代被统治者认可的文艺主张,常常是力图以文艺作品歌颂时代、教育大 众。从好的方面说,这类时代的文学艺术有着广阔的消费市场;但是从另一方面看,迎合大众趣 味、依附于世俗权力并导致文风的堕落,可能也是这类时代的文学艺术不得不共同面对的问题。贺拉斯被后 人视为古典主义思想的奠基者,主要是由于一部 诗艺的传世。不同于亚里士多德的 诗 学,贺拉斯 诗艺中的原则都来自具体的经验,而非抽象的推论。因此,恰恰是这部贺拉 斯在其晚年撰写的 诗艺对于西方文化施加了深远的影响;如果仅就文学理论而言,它在一 些时期甚至超过了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影响。

50、诗艺也开创了西方“以诗论诗”的传统。三、贺拉斯贺拉斯迷恋于古希腊的文学艺术,但是他显然对实际的问题更有兴趣。西方人认为他不大 留意“文学的本质”等传统命题,而是关注“诗人如何才能感染有教养的读者”。他以一种优雅的诗体,广泛讨论了各种文学创作的问题,并且喜欢对作家提出“忠告”。在西方文论史上,贺拉斯的一些警句和短语(-)尤其著名,对法国和英国的新古 典主义思潮产生了很大影响。一般认为,贺拉斯所讨论的主要问题可以归结为“摹仿”“诗如 画”“合式”“新诗派”“寓教于乐”等关键词。贺拉斯认为,“摹仿”是古已有之的,“一首值得称赞的诗究竟是自然的产物还是艺术的产 物,这是一个古老的问题。”但是与以往任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计划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