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四川省攀枝花市2018届高三第三次统考理科综合化学试题-含解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解析】四川省攀枝花市2018届高三第三次统考理科综合化学试题-含解析.pdf(3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四川省攀枝花市 2018 届高三第三次统考试题 201804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Al-27 Si-28 S-32 Cl-35.5 K-39 Fe-56 Ni-59 Cu-64 Ag-108 I-127 1.下列对于各种物质的应用说法错误的是 A.硅胶作袋装食品的吸氧剂 B.二氧化硫作纸浆的漂白剂 C.Al(OH)3可添加到塑料中作阻燃剂 D.ClO2是一种比 Cl2更安全的自来水消毒剂【答案】A【解析】A.硅胶有吸水性,作袋装食品的干燥剂,不能作吸氧剂,A 不正确;B.二氧化硫有漂白性,可以作纸浆的漂白剂,B 正确;C.Al
2、(OH)3受热分解时吸收热量,同时生成高熔点的氧化铝,故可添加到塑料中作阻燃剂,C 正确;D.ClO2不与有机物反应生成有害物质,故其是一种比 Cl2更安全的自来水消毒剂,D 正确。2.有机物 X、Y、Z 的分子式均为 C7H8,结构简式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Y、Z 均为苯的同系物 B.X、Y、Z 分子中的碳原子均处于同一平面 C.X、Y、Z 均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D.1molX、1molY 分别与足量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均最多消耗 2mol Br2【答案】C【解析】A.只有 X 是苯的同系物,Y 和 Z 的分子中无苯环,A 不正确;B.X、Z 分子中的碳原子均处于同一平面,
3、Y 分子中的碳原子不处于同一平面,B 不正确;C.X 可以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为苯甲酸,Y、Z 分子中都有碳碳双键,故三者均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C 正确;D.1molY 与足量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最多消耗 2mol Br2,X 分子中没有碳碳双键,不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D 不正确。本题选 C。点睛:可以把复杂有机物分子分成若干个分子片断,根据甲烷的正四面体结构、乙烯分子 6原子共面、乙炔分子 4 原子共线、苯分子 12 原子共面等几个基本模型以及单键可以旋转的性质,判断有机物分子中的共面问题。3.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1molN5+N5-(全氮类物质
4、)中含有电子总数为 5NA B.在浓硫酸存在下加热,1molCH3CH2OH 和 1mol CH3COOH 充分反应生成的 H2O 分子数为NA C.在光照条件下,0.1molCH4与 0.1molCl2反应恰好生成 CH3Cl 的分子数为 0.1NA D.在反应 Mg+2NH4Cl=MgCl2+2NH3+H2中,1.2gMg 完全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为 0.1NA【答案】D【解析】A.0.1molN5+N5-(全氮类物质)中含有 1mol N,故其所含的电子总数为 7NA,A 不正确;B.酯化反应是可逆反应,在浓硫酸存在下加热,1molCH3CH2OH 和 1mol CH3COOH 充分反应后
5、,生成的H2O的物质的量小于1mol,故其分子数小于NA,B不正确;C.在光照条件下,0.1molCH4与 0.1molCl2反应,该反应是可逆反应,产物肯定不是只有 CH3Cl,还会有 CH2Cl2、CHCl3、CCl4,C 不正确;D.在反应 Mg+2NH4Cl=MgCl2+2NH3+H2中,1.2gMg 的物质的量 0.05mol,完全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为 0.1NA,D 正确。本题选 D。4.V、W、X、Y、Z 是前四周期主族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 X 和 Z 是金属元素。V 和 Z 属同一主族,它们原子最外电子层上只有 1 个电子,W 和 Y 也属同一族,W 原子最外电子
6、层上电子数是次外电子层上电子数的 3 倍,X 原子最外电子层上电子数等于 Y 原子最外电子层上电子数的一半。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X、Y、Z 的简单离子中,Y 的离子半径最大 B.在 Z2Y2W3溶液中加入稀硫酸会析出黄色沉淀 C.V、Z 分别与 W 形成的二元化合物中,可能含有非极性共价键 D.在常温下,X、Z 的单质均能与水剧烈反应【答案】D 点睛:电子层数较多的离子,其半径较大,电子层数相同的离子,核电荷数较小的半径较大。二元化合物就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由同种元素的原子之间形成的共价键是非极性键。5.某新型电池,以 NaBH4(B 的化合价为+3 价)和 H2O2作原料,负极材料
7、采用 Pt,正极材料采用 MnO2(既作电极材料又对该极的电极反应具有催化作用),该电池可用作卫星、深水勘探等无空气环境电源,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每消耗 3mol H2O2,转移 6mol e B.电池工作时 Na+从 b 极区移向 a 极区 C.a 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BH4+8OH8eBO2+6H2O D.b 极材料是 MnO2,该电池总反应方程式:NaBH4+4H2O2=NaBO2+6H2O【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由图中信息可知,NaBH4是还原剂,其在负极上被氧化为 BO2,电极反应式为 BH4+8OH8eBO2+6H2O,;H2O2是氧化剂,其在正极上被还
8、原为 OH,电极反应式为4H2O2+8e8OH,该电池总反应方程式为 NaBH4+4H2O2=NaBO2+6H2O。所以电极是负极、电极 b 是正极。A.每消耗 3mol H2O2,O 元素的化合价从-1 降到-2,故转移 6mol e,A 正确;B.电池工作时 Na+从负极区移向正极区,B 不正确;C.a 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 BH4+8OH8eBO2+6H2O,C 正确;D.b 极材料是 MnO2,该电池总反应方程式为 NaBH4+4H2O2=NaBO2+6H2O,D 正确。本题选 B。6.由下列实验及现象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实验 现象 结论 A 向 KNO3和 KOH 混合溶液中加入铝
9、粉并加热,管口放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 试纸变为蓝色 NO3-被还原为 NH3 B 在 Cu(NO3)2溶液中加入 KI 溶液,再加入苯,振荡 溶液分层,上层溶液呈紫色,下层有白色沉淀 氧化性:Cu2+I2,白色沉淀可能为 CuI C 向 2 支盛有 2mL 相同浓度的 NaOH溶液的试管中分别滴入 2 滴相同浓度的 AlCl3和 MgCl2溶液,振荡并静置 前者无沉淀,后者有白色沉淀 KspAl(OH)3KspMg(OH)2 D 相同温度下,在两支试管中各加入 4 mL 0.01 mol/L KMnO4酸性溶液和 2 mL 0.1 mol/LH2C2O4溶液,再向其中一支试管中快速加入少量 Mn
10、SO4固体 加有 MnSO4的试管中溶液褪色明显较快 MnSO4对该反应有催化作用 A.A B.B C.C D.D【答案】C【解析】A.向 KNO3和 KOH 混合溶液中加入铝粉并加热,管口放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试纸变为蓝色,说明有生成 NH3,则 NO3-被还原为 NH3,A 正确;B.在 Cu(NO3)2溶液中加入 KI 溶液,再加入苯,振荡溶液分层,上层溶液呈紫色,下层有白色沉淀,说明有碘生成,则 KI 是还原剂、Cu(NO3)2是氧化剂,所以 Cu2+氧化性强于 I2,Cu2+有可能被还原为+1 价,故白色沉淀可能为 CuI,B 正确;C.向 2 支盛有 2mL 相同浓度的 NaOH
11、溶液的试管中分别滴入 2 滴相同浓度的 AlCl3和 MgCl2溶液,振荡并静置,前者无沉淀,后者有白色沉淀,前者可能因生成的 Al(OH)3溶于过量的 NaOH 溶液中而无沉淀,故无法判断KspAl(OH)3和KspMg(OH)2的相对大小,C 不正确;D.相同温度下,在两支试管中各加入 4 mL 0.01 mol/L KMnO4酸性溶液和2 mL 0.1 mol/LH2C2O4溶液,再向其中一支试管中快速加入少量 MnSO4固体,加有 MnSO4的试管中溶液褪色明显较快,说明 MnSO4对该反应有催化作用,D 正确。本题选 C。7.已知:25,NH3H2O 电离平衡常数K1.76105。2
12、5,向 1 L 0.1 mol/L 某一元酸 HR 溶液中逐渐通入氨气,若溶液温度和体积保持不变,所得混合溶液的 pH 与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由图可推知:25,0.1 mol/L NaR 溶液的 pH 约为 10 B.当通入 0.1 mol NH3时,所得溶液中:c(NH4+)c(R)c(OH)c(H+)C.pH7 时,所得溶液中:c(HR)c(R)=c(NH4+)D.pH10 时,所得溶液中:c(R)c(HR),c(NH4+)c(NH3H2O)【答案】B【解析】A.由图可知,pH=5 时,所以,所以,25,0.1 mol/L NaR 溶液中,所以 pH 约为 9,A 不
13、正确;B.当通入 0.1 mol NH3时,所得溶液中的溶质为 NH4R,NH4R 的阴、阳离子可以发生互促双水解,由于 NH3H2O电离平衡常数K1.76105,而 HR 的,故 R的水解程度较大,溶液显碱性,所以c(NH4+)c(R)c(OH)c(H+),B 正确;C.pH7 时,由图可知,则,所以c(R)c(HR);由电荷守恒可知c(R)=c(NH4+),所以,所得溶液中c(R)=c(NH4+)c(HR),C 不正确;D.pH10 时,c(OH)=,由 NH3H2O 电离平衡常数K1.76105,可以求出,所以c(NH4+)c(NH3H2O),由图可知,pH10 时,即,所以c(R)c(
14、HR),D 不正确。本题选 B。8.某工厂将制革工业污泥中的铬元素以难溶物 CrOH(H2O)5SO4的形式回收,工艺流程如下,其中硫酸浸取液中的金属离子主要是 Cr3+,其次是 Fe3+、Al3+、Ca2+和 Mg2+。回答下列问题:(1)4.8 mol/L 的硫酸溶液密度为 1.27g/cm3,该溶液中硫酸的质量分数是_。(2)H2O2的作用是将滤液中的 Cr3+转化为 Cr2O72,写出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3)常温下,部分阳离子以氢氧化物形式沉淀时溶液的 pH 如下:阳离子 Fe3+Mg2+Al3+Cr3+开始沉淀时的 pH 2.7 沉淀完全时的 pH 3.7 11.1 5.4(8
15、 溶解)9(9 溶解)Cr(OH)3溶解于 NaOH 溶液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加入 NaOH 溶液使溶液呈碱性,Cr2O72转化为 CrO42。滤液中阳离子主要有_;但溶液的 pH 不能超过 8,其理由是_。(4)钠离子交换树脂的反应原理为 Mn+nNaRMRn+nNa+,利用钠离子交换树脂除去滤液中的金属阳离子是_。(5)写出上述流程中用 SO2进行还原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答案】(1).37%(2).2Cr3+3H2O2+H2OCr2O72+8H+(3).Cr(OH)3+OH-CrO2+2H2O (4).Na+、Ca2+、Mg2+(5).pH 超过 8 会使部分 Al(OH)3
16、溶解生成 AlO2 (6).Ca2+、Mg2+(7).3SO2+2Na2CrO4+12H2O2CrOH(H2O)5SO4+Na2SO4+2NaOH【解析】试题分析:由流程可知,含铬污泥经酸浸后过滤,向滤液中加入双氧水把 Cr3+氧化为Cr2O72,然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调节 pH 到 8,Cr2O72转化为 CrO42,Fe3+和 Al3+完全沉淀,过滤,滤液以钠离子交换树脂进行离子交换,除去 Ca2+和 Mg2+,最后向溶液中通入足量的二氧化硫将CrO42还原为 CrOH(H2O)5SO4。(1)4.8 mol/L 的硫酸溶液密度为 1.27g/cm3,该溶液中硫酸的质量分数是37%。(2)H
17、2O2的作用是将滤液中的 Cr3+转化为 Cr2O72,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2Cr3+3H2O2+H2OCr2O72+8H+。(3)类比 Al(OH)3溶于 NaOH 溶液的反应,Cr(OH)3溶解于 NaOH 溶液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Cr(OH)3+OH-CrO2+2H2O。加入 NaOH 溶液使溶液呈碱性,Cr2O72转化为 CrO42。滤液中阳离子主要有 Na+、Ca2+、Mg2+;但溶液的 pH 不能超过 8,其理由是 pH 超过 8 会使部分 Al(OH)3溶解生成 AlO2。(4)钠离子交换树脂的反应原理为 Mn+nNaRMRn+nNa+,利用钠离子交换树脂除去滤液中的金属阳离
18、子是 Ca2+、Mg2+。(5)上述流程中用 SO2进行还原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SO2+2Na2CrO4+12H2O2CrOH(H2O)5SO4+Na2SO4+2NaOH。点睛:本题考查了无机物的制备。主要考查了物质的转化规律、离子方程式的书写、物质的分离与提纯、有关溶液组成的计算等等,难度一般。要求我们要掌握常见物质的转化规律,能将所学知识迁移到陌生的物质,能熟练书写离子方程式,能根据化合价升降规律书写并配平氧化还原反应。9.碘化钾可用于有机合成、制药等领域,它是一种白色立方结晶或粉末,易溶于水。有两个学习小组查阅资料后,分别设计以下实验装置制备 KI:【查阅资料】:(1)3I2+6
19、KOHKIO3+5KI+3H2O(2)H2S 是有剧毒的酸性气体,具有较强还原性,水溶液称氢硫酸(弱酸);(3)HCOOH(甲酸)具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液体,具有较强还原性,弱酸;(4)在实验条件下,S2-、HCOOH 分别被 KIO3氧化为 SO42-、CO2。组.H2S 还原法,实验装置如图:实验步骤如下:在上图所示的 C 中加入 127g 研细的单质 I2和 210g 30%的 KOH 溶液,搅拌至碘完全溶解。打开弹簧夹向其中通入足量的 H2S。将装置 C 中所得溶液用稀 H2SO4酸化后,置于水浴上加热 10min。在装置 C 的溶液中加入 BaCO3,充分搅拌后,过滤、洗涤。将滤液用氢
20、碘酸酸化,将所得溶液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得产品 145g。组.甲酸还原法,实验装置如图:实验步骤如下:在三颈瓶中加入 127g 研细的单质 I2和 210g 30%的 KOH 溶液,搅拌至碘完全溶解。通过滴液漏斗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入适量HCOOH,充分反应后,再用KOH溶液调pH至910,将所得溶液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得产品 155g。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装置 A 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装置 B 中的试剂是_。(2)D 装置的作用是_。(3)步骤的目的是_。(4)步骤中“滤液用氢碘酸酸化”的目的是_。(5)组实验的产率为_。(6)组实验中,加入
21、HCOOH 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7)与组相比较,组实验的优点是(至少答出两点即可)_。【答案】(1).FeS+2H+Fe+H2S (2).饱和 NaHS 溶液 (3).吸收多余的H2S 气体 (4).除去溶液中的 SO42-(5).除去溶液中的 CO32-(6).93.4%(7).3HCOOH+IO3-I-+3CO2+3H2O (8).操作简单、产率高、原料无剧毒等【解析】组.H2S 还原法 试题分析;由题中信息可知,A 装置制备硫化氢气体,B 用于除去硫化氢中的氯化氢杂质,C是制备碘化钾的装置,D 是尾气处理装置。(1)图中装置 A 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FeS+2H+F
22、e+H2S;B 用于除去硫化氢中的氯化氢杂质,根据平衡移动原理可知,硫化氢在饱和 NaHS 溶液中溶解度较小,故装置 B 中的试剂是饱和 NaHS 溶液。(2)D 装置的作用是吸收多余的 H2S 气体,防止污染空气。(3)步骤中加入 BaCO3,可以将溶液中的 SO42-转化为难溶于水、难溶于酸的硫酸钡,故其目的是除去溶液中的 SO42-。(4)步骤中加入 BaCO3,在生成硫酸钡的同时,有 CO32-生成,故步骤中“滤液用氢碘酸酸化”的目的是除去溶液中的 CO32-。组.甲酸还原法 试题分析:与与组相比较,该实验中没有使用有毒原料、不用除杂、不用进行尾气处理、产品的产率较高。.(6)组实验中
23、,加入 HCOOH 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HCOOH+IO3-I-+3CO2+3H2O。(7)与组相比较,组实验的优点是操作简单、产率高、原料无剧毒等。点睛:本题是有关无机物制备的实验题,主要考查了常见气体的制备、净化、尾气处理的方法,物质的分离与提纯的化学方法,实验数据的处理以及实验方案的评价等等,难度一般。要求我们要知道物质的制备的一般流程,掌握常见气体的制备方法。解题的关键是明确实验原理,把握住实验目的。10.甲烷以天然气和可燃冰两种主要形式存在于地球上,储量巨大,充分利用甲烷对人类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乙炔(CHCH)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工业上可用甲烷裂解法制取乙炔,
24、反应为:2CH4(g)C2H2(g)+3H2(g)。甲烷裂解时还发生副反应:2CH4(g)C2H4(g)+2H2(g)。甲烷裂解时,几种气体平衡时分压(Pa)的对数即 lgP 与温度()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1725时,向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 CH4,达到平衡时 CH4生成 C2H2的平衡转化率为_。1725时,若图中 H2的 lgP=5,则反应 2CH4(g)C2H2(g)+3H2(g)的平衡常数Kp=_(注:用平衡分压 Pa 代替平衡浓度 mol/L 进行计算)。根据图判断,2CH4(g)C2H2(g)+3H2(g)H_0(填“”或“”)。由图可知,甲烷裂解制乙炔过程中有副产物乙烯生成。为提高
25、甲烷制乙炔的产率,除改变温度外,还可采取的措施有_。(2)工业上用甲烷和水蒸气在高温和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制得合成气(CO、H2),发生反应为:CH4(g)+H2O(g)CO(g)+3H2(g)H0 图中 a、b、c、d 四条曲线中的两条代表压强分别为 1MPa、2MPa 时甲烷含量曲线,其中表示1MPa 的是_(填字母)。在实际生产中采用图中 M 点而不是 N 点对应的反应条件,运用化学反应速率和平衡知识,同时考虑实际生产,说明选择该反应条件的主要原因是_。(3)利用 CH4、CO2在一定条件下重整的技术可得到富含 CO 的气体,在能源和环境上具有双重重大意义。重整过程中的催化转化原理如图所示
26、:已知:CH4(g)+H2O(g)CO(g)+3H2(g)H=+206.2 kJ/mol CH4(g)+2H2O(g)CO2(g)+4H2(g)H=+158.6 kJ/mol 则:过程 II 中第二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只有过程 I 投料比=_,过程 II 中催化剂组成才会保持不变。该技术总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答案】(1).62.5%(2).11013 (3).(4).充入适量乙烯或使用选择性更高的催化剂等 (5).a (6).与 2MPa的压强相比,1MPa 条件下 CH4的平衡转化率更高,对设备要求不高,有利于降低成本;虽然温度越高越有利于提高 CH4的平衡转化率,但 700时 C
27、H4的平衡转化率已经较高,再升高温度,平衡转化率变化不大;700时催化剂活性高,反应的速率快。(7).3Fe+4CaCO3Fe3O4+4CaO+4CO (或分步写成 CaCO3CaO+CO2,3Fe+4CO2 Fe3O4+4CO)(8).1:3 (9).CH4(g)+3CO2(g)2H2O(g)+4CO(g)H=+349 kJ/mol【解析】试题分析:由图可知,在 1725,2CH4(g)C2H2(g)+3H2(g)达到平衡时,CH4、C2H2、C2H4的平衡分压的对数分别为 2、2、1,故其 CH4、C2H2、C2H4的平衡分压分别为 100 Pa、100 Pa、10 Pa。CH4(g)+H
28、2O(g)CO(g)+3H2(g)H0,该反应为气体分子数增大的吸热反应,平衡时甲烷的含量随温度升高而减小、随压强增大而增大。(1)1725由图可知,达到平衡时,CH4、C2H2、C2H4的平衡分压的对数分别为 2、2、1,故其 CH4、C2H2、C2H4的平衡分压分别为 100 Pa、100 Pa、10 Pa,在同温同体积条件下,不同气体的压强之比等于其物质的量之比,故 CH4、C2H2、C2H4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10:10:1,由 C 原子守恒可知,CH4生成 C2H2的平衡转化率为62.5%。1725时,若图中 H2的 lgP=5,则反应 2CH4(g)C2H2(g)+3H2(g)的平衡
29、常数Kp=11013。根据图可知,C2H2的平衡分压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所以反应 2CH4(g)C2H2(g)+3H2(g)为吸热反应,故其H0。由图可知,甲烷裂解制乙炔过程中有副产物乙烯生成。为提高甲烷制乙炔的产率,除改变温度外,还可采取的措施有:充入适量乙烯使 2CH4(g)C2H4(g)+2H2(g)的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或使用对甲烷转化为乙炔的选择性更高的催化剂等。(2)CH4(g)+H2O(g)CO(g)+3H2(g)H0,该反应为气体分子数增大的吸热反应,平衡时甲烷的含量随温度升高而减小、随压强增大而增大,所以,图中 a、b、c、d 四条曲线中表示 1MPa 的是 a。在实际生产中
30、采用图中 M 点而不是 N 点对应的反应条件,类比工业上合成氨条件的选择可知,选择该反应条件的主要原因是:与 2MPa 的压强相比,1MPa 条件下 CH4的平衡转化率更高,对设备要求不高,有利于降低成本;虽然温度越高越有利于提高 CH4的平衡转化率,但 700时 CH4的平衡转化率已经较高,再升高温度,平衡转化率变化不大;700时催化剂活性高,反应的速率快。(3)由题中重整过程的催化转化原理示意图可知,过程 II 中第一步反应是为了实现含氢物质与含碳物质的分离,故第一步反应为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氢气与四氧化三铁和氧化钙反应生成铁和碳酸钙;过程 II 中第二步是为了得到富含 CO 的气体,反应
31、的化学方程式为 3Fe+4CaCO3Fe3O4+4CaO+4CO (或分步写成 CaCO3CaO+CO2,3Fe+4CO2 Fe3O4+4CO)。由过程 II 中第二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Fe+4CaCO3Fe3O4+4CaO+4CO可知中,其第一反应反应为 Fe3O4+4CaO+2CO(g)+2H2(g)+2CO2(g)3Fe+4CaCO3+2H2O(g)时,过程 II 中催化剂组成才会保持不变。由反应 CH4+CO2(g)2H2(g)+2CO(g)可知,当投料比=1:3 时,过程 I 产生的气体的组成符合要求。已知:(a)CH4(g)+H2O(g)CO(g)+3H2(g)H=+206.2
32、 kJ/mol;(b)CH4(g)+2H2O(g)CO2(g)+4H2(g)H=+158.6 kJ/mol。根据盖斯定律,由(a)(b)可得 CH4(g)+3CO2(g)2H2O(g)+4CO(g),H=(+206.2 kJ/mol)(+158.6 kJ/mol)=+349 kJ/mol,所以,该技术总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CH4(g)+3CO2(g)2H2O(g)+4CO(g)H=+349 kJ/mol。点睛:本题考查了有关化学平衡常数及转化率的计算、工业生产条件的选择、反应条件的控制、盖斯定律的应用等等,难度很大。本题给出了 3 张图片,要求我们能从图片中找到解题的关键信息,根据影响化学平
33、衡移动的因素和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综合考虑生产成本、经济效益,选择合适的生产条件,学以致用。11.物质结构决定性质,新材料的不断涌现有力地促进了社会进步,因此了解物质结构具有重要意义。试回答下列问题:(1)基态铁原子中未成对电子数为_,在水溶液中常以 Fe2+、Fe3+的形式存在,其中_更稳定。(2)OF2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_,中心原子的杂化方式为_,OF2的分子极性比 H2O 的_(选填“大”或“小”)。(3)一种新型铝离子电池中的电解质溶液由某种有机阳离子与 AlCl4、Al2Cl7构成,AlCl4的立体构型为_,Al2Cl7中的原子都是 8 电子结构,则 Al2Cl7的结构式为(配位
34、键用“”表示)_。(4)FeO 晶体与 NaCl 晶体结构相似,要比较 FeO 与 NaCl 的晶格能大小,还需要知道的数据是_;(5)氮化铝、氮化硼、氮化镓晶体的结构与金刚石相似,它们晶体的熔点由高到低的顺序是_。(6)NH3分子中HNH 键角为 106.7,而配离子Zn(NH3)62+中HNH 键角为 109.5,配离子Zn(NH3)62+中HNH 键角变大的原因是_。(7)下图是 Fe3O4晶体的晶胞。晶胞中亚铁离子处于氧离子围成的_(选填“正方形”、“正四面体”或“正八面体”)空隙。晶胞中氧离子的堆积方式的名称为_。若晶胞的体对角线长为 a nm,则 Fe3O4 晶体的密度为_g/cm
35、3(阿伏加德罗常数用 NA 表示)。【答案】(1).4 (2).Fe3+(3).+2 (4).sp3 (5).小 (6).正四面体 (7).(8).离子半径大小 (9).氮化硼氮化铝氮化镓 (10).NH3分子中 N 原子的孤电子对进入 Zn2+的空轨道形成配离子后,原孤电子对与 N-H 键的成键电子对间的排斥作用变为成键电子对之间的排斥,排斥作用减弱 (11).正四面体 (12).面心立方最密堆积 (13).【解析】试题分析:(1)根据电子排布式或轨道表示式进行判断。(2)根据元素的非金属性和电负性以及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进行判断。(3)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进行判断。(4)影响晶格能的因素有
36、配位数、离子半径和离子电荷。(5)原子半径越小,原子晶体中共价键的键长越短,则共价键越强,晶体的熔点越高。(6)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进行解释。(7)根据配位数判断堆积方式,根据晶胞的质量和体积求晶体的密度。(1)基态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Ar3d64s2,根据洪特规则和泡利不相容原理,3d 轨道的 6个电子要占据其全部 5 个轨道,故其中未成对电子数为 4。铁在水溶液中常以 Fe2+、Fe3+的形式存在,其中基态 Fe3+电子排布式为Ar3d5,其 3d 轨道为较稳定的半充满状态,故其更稳定。(2)F 是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其最外层有 7 个电子,故 OF2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中心原子 O
37、 的价层电子对数是 4,故其杂化方式为 sp3。OF2和 H2O 的分子空间构型相似,O 与 F 之间的电负性的差值小于 H 和 O 的电负性差值,故 OF2的分子极性比 H2O 的小。(3)AlCl4的中心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故其立体构型为正四面体,Al2Cl7中的原子都是 8 电子结构,则可知 Al2Cl7的 Al 原子各形成了一个配位键,其结构式为。(4)FeO 晶体与 NaCl 晶体结构相似,影响晶格能大小的因素有配位数、离子半径和离子电荷,故要比较 FeO 与 NaCl 的晶格能大小,还需要知道的数据是离子半径大小;(5)氮化铝、氮化硼、氮化镓晶体的结构与金刚石相似,都是原子晶体,
38、它们晶体的熔点由其共价键的键长决定,键长越短则共价键越强,其熔点越高,因为 B、Al、Ga 的原子半径依次增大,故熔点由高到低的顺序是氮化硼氮化铝氮化镓。(6)NH3分子中HNH 键角为 106.7,而配离子Zn(NH3)62+中HNH 键角为 109.5,由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可知,配离子Zn(NH3)62+中HNH 键角变大的原因是:NH3分子中 N 原子的孤电子对进入 Zn2+的空轨道形成配离子后,原孤电子对与 N-H 键的成键电子对间的排斥作用变为成键电子对之间的排斥,排斥作用减弱。(7)由 Fe3O4晶体的晶胞结构示意图可知,晶胞中亚铁离子处于氧离子围成的正四面体空隙。晶胞中与每氧离子
39、最近且等距的氧离子有 12 个,故其堆积方式为面心立方最密堆积。根据均摊法,由 Fe3O4晶体的晶胞结构示意图可以求出该晶胞中氧离子、铁离子和亚铁离子分别有 4、2、1 个,故每个晶胞中只有一个 Fe3O4。晶胞的体对角线长为 a nm,则晶胞的边长为,故NA个晶胞的质量和体积分别是 232g 和,则 Fe3O4 晶体的密度为g/cm3。12.有机物 M 是合成一种广谱杀菌剂的重要中间产物,以下是合成 M 的一种路线:已知:GH、JM 的反应中原子利用率均为 100%。回答下列问题:(1)A 分子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是_,HJ 的反应类型是_。(2)物质 X 的名称是_,物质 Y 的结构简式是_
40、。(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D:_ EF:_(4)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 F 的同分异构体共有_种,写出其中任意两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不与 NaHCO3溶液反应 能发生银镜反应 遇 FeCl3溶液显紫色 核磁共振氢谱显示苯环上只有一种氢原子(5)根据上述合成路线中的信息,写出以 1,3丙二醇为原料制备的合成路线(无机试剂任选)_。【答案】(1).醛基 (2).消去反应 (3).甲醚或二甲醚 (4).CH3OH (5).(6).(7).6 (8).、(9).【解析】试题分析:由合成路线可知,A 与 HCN 发生加成反应生成 B,B 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生成 C,C 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生成 E
41、,E 发生催化氧化生成 F,F 发生分子内酯化反应生成内 G,G与二甲醚发生加成反应生成 H,H 发生消去反应、分子内脱水生成 J,最后,J 与甲醇发生反应生成 M。(1)A 分子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是醛基,HJ 的反应类型是消去反应。(2)物质 X 的名称是甲醚或二甲醚,物质 Y 的结构简式是 CH3OH。(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D 的化学方程式为:.EF 的化学方程式为:。(4)不与 NaHCO3溶液反应,说明分子中没有羧其;能发生银镜反应,说明分子中有醛基;遇 FeCl3溶液显紫色,说明分子中有酚羟基;核磁共振氢谱显示苯环上只有一种氢原子,说明分子结构对称性很好。同时符合上述条件的 F
42、的同分异构体有、等 6 种。(5)根据上述合成路线中的信息,以 1,3丙二醇为原料制备,首先,1,3丙二醇进行催化氧化生成丙二醛,然后,丙二醛与 HCN 发生加成反应生成,接着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生成,最后在浓硫酸的作用下发生酯化反应生成。具体的合成路线如下:。2019 年高三毕业班质量检查模拟测试 理综化学试卷 1.下列各组物质中,均属于硅酸盐工业产品的是 A.陶瓷、水泥 B.水玻璃、玻璃钢 C.单晶硅、光导纤维 D.石膏、石英玻璃【答案】A【解析】A、制陶瓷的主要原料是粘土,制备水泥主要原料是石灰石和粘土,都通过高温加热,水泥主要成分为 3CaOSiO2、2 CaOSiO2、3CaOAl2O3
43、,陶瓷、水泥属于硅酸盐工业产品,故 A 正确;B、水玻璃是硅酸钠的水溶液、玻璃钢(FRP)亦称作 GFRP,即纤维强化塑料,一般指用玻璃纤维增强不饱和聚酯、环氧树脂与酚醛树脂基体。故 B 错误;C.单晶硅是硅单质、光导纤维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故 C 错误;D.石膏主要成分是硫酸钙、石英玻璃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故 D 错误;点睛:本题考查硅酸盐产品,难度较小,解题关键:明确物质的组成,注意基础知识的积累掌握易错点 B,水玻璃是硅酸钠的水溶液、玻璃钢(FRP)亦称作 GFRP,即纤维强化塑料。2.唐代苏敬新修本草有如下描述:本来绿色,新出窑未见风者,正如瑠璃。陶及今人谓之石胆,烧之赤色,故名绿矾矣
44、。”“绿矾”指 A.硫酸铜晶体 B.硫化汞晶体 C.硫酸亚铁晶体 D.硫酸锌晶体【答案】C【解析】“绛矾”的描述为:“本来绿色,新出窟未见风者,正如瑠璃烧之赤色”,绛矾是绿色,经煅烧后,分解成粒度非常细而活性又很强的 Fe2O3超细粉末为红色,所以绛矾为7 水硫酸亚铁,化学式:FeSO47H2O。故选 C。点睛:本题考查了物质性质、物质颜色的掌握,掌握基础是解题关键,主要是亚铁盐和铁盐转化的颜色变化,信息理解是关键,题目较简单。3.(Chem Commun)报导,Marcel Mayorl 合成的桥连多环烃(),拓展了人工合成自然产物的技术。下列有关该烃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不能发生氧化反应 B
45、.一氯代物只有 4 种 C.分子中含有 4 个五元环 D.所有原子处于同一平面【答案】C【解析】A、能与氧气发生氧化反应,故 A 错误;B、一氯代物只有 3 种,故 B 错误;C、分子中含有 4 个五元环,3 个六元环,故 C 正确;D.所有原子都是 sp3 杂化,不可能处于同一平面,故 D 错误;故选 C。4.下列实验操作或说法正确的是 A.提纯氯气,可将气体依次通过装有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浓硫酸的洗气瓶 B.碳酸钠溶液可贮存在带玻璃塞的磨口试剂瓶中 C.用铂丝蘸取少量某溶液进行焰色反应,火焰呈黄色,该溶液一定是钠盐溶液 D.用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可以鉴别乙酸、葡萄糖、淀粉 3 种溶液【答案】D
46、【解析】A.提纯氯气,不可将气体依次通过装有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的洗气瓶,氯气与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次氯钠、二氧化碳,故 A 错误;B、碳酸钠溶液能与玻璃中的SiO2反应,不可贮存在带玻璃塞的磨口试剂瓶中,故 B 错误;C、用铂丝蘸取少量某溶液进行焰色反应,火焰呈黄色,该溶液不一定是钠盐溶液,可能是氢氧化钠,故 C 错误;D、用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可以鉴别乙酸、葡萄糖、淀粉 3 种溶液,乙酸具有酸性,可与氢氧化铜发生中和反应,葡萄糖为还原性糖,与氢氧化铜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淀粉与氢氧化铜不反应,可鉴别,故 D 正确;故选 D。5.位于 3 个不同短周期的主族元素 a、b、c
47、、d、e,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b、d 同主族,d 元素最高与最低化合价的代数和等于 4,c 原子最外层电子比 b 原子次外层电子多 1 个。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a、b、c 的简单离子半径依次增大 B.a、b、c 形成的化合物既溶于强酸又溶于强碱 C.b 的氢化物的氧化性可能比 e 的强 D.d 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强酸【答案】A【解析】位于 3 个不同短周期的主族元素 a、b、c、d、e,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b、d同主族,d 元素最高与最低化合价的代数和等于 4,b 为氧元素,d 为硫元素,c 原子最外层电子比 b 原子次外层电子多 1 个,c 为铝元素,a 只能为氢元素,e 只
48、能为氯元素。A.a、b、c 的简单离子半径,氧离子大于铝离子,故 A 错误;B.a、b、c 形成的化合物氢氧化铝既溶于强酸又溶于强碱,故 B 正确;C.b 的氢化物 H2O2的氧化性比 HCl 的强,故 C 正确;D.d 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 H2SO4是强酸,故 D 正确;故选 A。6.某新型水系钠离子电池工作原理如下图所示。TiO2光电极能使电池在太阳光照下充电,充电时 Na2S4还原为 Na2S。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充电时,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电能又转化为化学能 B.放电时,a 极为负极 C.充电时,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3I-2e-=I3-D.M 是阴离子交换膜【答案】D【解析】A.充
49、电时,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电能又转化为化学能贮存起来,故 A 正确;B.放电时,a 极为负极,Na2S 失电子氧化为 Na2S4,故 B 正确;C.充电时,阳极失电子被氧化,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3I-2e-=I3-,故 C 正确;D.M 是阳离子交换膜,阴离子会相互反应,故 D错误,故选 D。7.常温下,用 0.1molL-1NaOH 溶液滴定新配制的 25.0mL0.02 molL-1FeSO4溶液,应用手持技术测定溶液的 pH 与时间(t)的关系,结果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b 段,溶液中发生的主要反应:H+OH-=H2O B.bc 段,溶液中 c(Fe2+)(Fe3+)c(H+
50、)c(OH-)C.d 点,溶液中的离子主要有 Na+、SO42-、OH-D.滴定过程发生了复分解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答案】B【解析】A、ab 段,新配制的 25.0mL0.02 molL-1FeSO4溶液,为抑制水解加了些硫酸,溶液中发生的主要反应:H+OH-=H2O,故 A 正确;B.bc 段,c(H+)(Fe3+),故 B 错误;C.d 点 pH=11.72,表示滴定反应已完全结束,此时溶液含有硫酸钠与过量的氢氧化滴定反应已完全结束,此时溶液含有硫酸钠与过量的氢氧化滴定反应已完全结束,此时溶液含有硫酸钠与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的离子主要有 Na+、SO42、OH,C 正确;D、滴定过程中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