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安全风险评估报告.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煤矿安全风险评估报告.pdf(16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文档 xxxx 煤业有限责任公司 二一七年度安全风险辨识 评 估 报 告 文档 xxxx 煤业有限责任公司 二一七年五月 -1-安全风险辨识评估人员名单 序号 部门 职务 姓名 签字 备注 1 综合部 总经理 2 综合部 党委书记 3 综合部 总工程师 4 综合部 安全副总经理 5 综合部 生产副总经理 6 综合部 机电副总经理 7 综合部 经营副总经理 8 技术地测防治水部 采掘副总师 9 经营部 经营副总师 10 通风防灾部 通风副总师 11 安全监察部 安全副总师 12 技术地测防治水部 地测副总师 13 生产调度部 副部长(主持)-2-14 机电运输部 副部长(主持)15 生产调度部
2、副部长 16 通风防灾部 常务副部长 17 安全监察部 常务副部长 18 安全监察部 副部长 19 机电运输部 副部长 20 技术地测防治水部 副部长 21 综合部 部长 22 经营部 副部长 23 技术地测防治水部 主办 24 综合部 主办 25 采煤一队 队长 26 采煤二队 队长 27 掘进一队 队长 28 掘进二队 队长 -3-29 掘进三队 队长 30 掘进六队 队长 31 机运队 队长 32 通防队 队长 33 综合队 队长 摘 要 根据安全生产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意见(中发201632 号)、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实施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构建双重预防
3、机制的意见(安委办201611 号),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关于印发和的通知(煤安监行管20175 号)等有关文件规定,根据我公司安全生产实际情况,总经理陈敬春同志组织各分管副总经理、各部门负责人、各基层单位队长及各专业工程技术人员,围绕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的不良因素和管理缺陷等要素,结合矿井生产系统、设备设施、作业场所等部位和环节,重点对矿井瓦斯、水、火、煤尘、顶板、机电运输以及煤仓施工等进行了一次全面、系统的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并对辨识出的各类安全风险进行分类梳理,根据辨识情况编制完成了XXX2017 年度重大安全风险辨识评估报告,建立了可能引发重特大事故的重大安全风险清单,并制
4、定了相应的管控措施,将辨识评估结果应用到本年度安全生产工作重点,完善本年度生产作业计划、灾害预防处理计划和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中。-5-目录 1.矿井安全生产基本情况.-9-1.1 矿井概况.-9-1.1.1 地理交通位置.-10-1.1.2 地形地貌.-13-1.1.3 河流.-13-1.1.4 气象及地震情况.-14-1.1.5 矿区开发.-15-1.2 矿井自然安全条件.-15-1.2.1 地层.-15-1.2.2 构造.-26-1.2.3 煤层.-32-1.2.4 水文地质.-32-1.2.5 开采技术条件.-33-1.3 矿井主要生产系统.-35-1.3.1 开拓与开采.-35-
5、1.3.2 通风系统.-36-1.3.3 瓦斯抽放系统.-37-1.3.4 运输系统.-38-1.3.5 供电系统.-41-1.3.6 排水系统.-43-1.3.7 安全避险“六大系统”.-44-6-1.4 矿井安全管理.-47-1.4.1 安全管理机构设置及配备情况.-47-1.4.2 安全生产责任制和管理制度.-48-1.4.3 特种作业人员及其他从业人员培训情况.-50-1.4.4 应急救援体系.-51-2.安全风险辨识评估概述.-52-2.1 安全风险辨识评估依据.-53-2.1.1 法律、法规、规章及规范性文件.-53-2.1.2 技术标准.-54-2.1.3 矿井相关资料.-54-
6、2.2 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工作程序.-55-2.2.1 工作流程.-55-2.2.2 准备工作及划分安全风险辨识单元.-57-2.3 管控措施.-58-2.4 落实管控措施.-60-3.矿井安全风险辨识分析.-61-3.1 矿井瓦斯安全风险分析.-61-3.2 矿井煤尘安全风险分析.-62-3.3 矿井火灾安全风险分析.-62-3.4 矿井水灾安全风险分析.-63-3.5 矿井顶板安全风险分析.-64-3.6 矿井机电运输安全风险分析.-65-7-4.矿井安全风险评估及管控措施.-65-4.1 矿井瓦斯安全风险评估及管控措施.-67-4.1.1 安全风险评估.-67-4.1.2 管控措施.-70
7、-4.2 矿井水害安全风险评估及管控措施.-80-4.2.1 安全风险评估.-80-4.2.2 管控措施.-81-4.3 矿井火灾安全风险评估及管控措施.-87-3.3.1 安全风险评估.-87-4.3.2 管控措施.-90-4.4 矿井煤尘安全风险评估及管控措施.-94-4.4.1 安全风险及评估.-94-4.4.2 管控措施.-96-4.5 矿井顶板安全风险评估及管控措施.-101-4.5.1 安全风险评估.-102-4.5.2 管控措施.-105-4.6 矿井机电运输安全风险评估及管控措施.-111-4.6.1 提升运输.-111-4.6.2 皮带运输.-114-4.6.3 机车运输.-
8、120-4.6.4 机械与电气.-122-4.7 其它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及管控措施.-129-8-4.7.1 职业卫生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及管控措施.-129-4.7.2 危化物品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及管控措施.-141-4.7.3 雨季三防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及管控措施.-148-4.7.4 消防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及管控措施.-155-4.7.5 爆破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及管控措施.-161-5.评估结论.-164-9-1.矿井安全生产基本情况 1.1 矿井概况 XXX 隶属于 XXX。位于叙永、古蔺两县交界部位,距叙永县城直距 21Km 距大纳公路 5Km,行政规划隶属叙永县震东、三合和古蔺县乌龙乡、大寨乡。
9、地理坐标:东经 10533091053652,北纬 28042128074。井田东西长约 8.9km,南北平均宽约 3.0km。矿区范围由 115 号拐点圈定,面积 3.57km2。开采标高+1100m+840m,开采 C17下、C19、C20、C24下煤层。于 2007 年 6 月开工建设,2014 年建成投产。矿井设计生产能力 210kt/a。目前,井田内共布置 2 条平硐,+850m 主平硐,+1100m 回风平硐,其中 1 条进风、1 条回风。矿井采用平硐开拓方式,现开采水平为+980m 水平,主采区为 11 采区,布置2 个采煤工作面,3 个掘进工作面。采煤工作面一个为截煤机掏槽炮采
10、,另一个为爬底板采煤机高档普采,走向长壁后退式开采,自然垮落法管理顶板。-10-矿井采用分列式通风方式、抽出式通风方法。主平硐进风,+1100m 风井回风“一进一回”通风系统。+1100m 风井安装两台同等型号 FBCDZ-6-20/2*132 型风机,一台工作,一台备用,电机功率 2132kw,转速 980r/min;风井主要通风机实现双回路供电,供电系统可靠。1.1.1 地理交通位置 1.地理位置:井田位于叙永、古蔺两县交界部位,行政隶属叙永县震东、三合乡和古蔺县乌龙、大寨乡。地理坐标:东经 10533091053652,北纬 280421280749。井田东西长约 8.9km,南北平均宽
11、约 3.0km。矿区范围由 115 号拐点圈定,面积3.57km2。采矿证充许开采标高+840+1100m,开采 C17下、C19、C20、C24下煤层。2.交通:井田靠近 321 国道(川云东路)和大(方)纳(溪)公路,往南可达贵州、云南等省,往北直通泸州、隆昌等地,与长江航道和成渝铁路相连。隆(昌)黄(桶)铁路的隆(昌)泸(州)段已建成通车,泸(洲)叙(永)段及隆(昌)纳(溪)高速公路 -11-建成,届时井田的外部运输条件将大为改观。以井田南端的震东煤厂为起点,往北 25km至叙永县城、140km 至泸州,往东 36km 可达古蔺县城,见图。-12-13-1.1.2 地形地貌 井田位于四川
12、盆地与云贵高原的过渡地带,地势北高南低,最高点在井田北赵家营,标高 143767m,最低点为南端的震东河谷,标高 691m(井田最低侵蚀基准面),相对高差 200300m,属低中山高中山地形。井田地貌因地层岩性不同而异,大致可分两类:飞仙关组至龙潭组地层出露区,山峦和沟谷相问,浑圆形山丘与鳍背状的长梁山脊纵横罗列有序,山间谷深,地形陡峻,为构造剥蚀地形;而茅口组、栖霞组、嘉陵江组的碳酸盐岩地层出露区的山问平坝内,活野平畴,炊烟袅袅,溶蚀洼地与溶蚀残丘点缀其间,石笋、石芽、溶洞、漏斗等历历在目,为典型的岩溶地貌景观。1.1.3 河流 井田内多横向发育的小溪沟,主要有桐子沟、癞子沟、赵子沟和小沟。
13、平时溪沟涓涓细流,甚至断流,雨季溪流则潺潺有声,骤涨急落。一般总流量 0.562m2s。南端的震 -14-东河为常年性山区壮年期河,发源于乌龙乡沿途接纳溪沟、泉水的补给,自东向西蜿蜒迳流,观测流量 0.40237.78 m2s,一般 2.45 m2/s,访问最大洪水的洪峰流量为79555 m2s,在震东乡附近流出井田外,属长江支流永宁河水系。1.1.4 气象及地震情况 本区位于四川盆地南缘,温暖潮湿,属亚热带气候,冬春季多阴雨和雾,有短期积雪和霜冻,夏季炎热,时有暴雨,年降雨量 10001300mm,58 月为雨季,降雨量约占全年的 50%。1995 年降雨量 11631mm。最高气温为 40
14、7,最低-2.8,年平均气温 1773,相对平均湿度 79,绝对平均湿度 1.73KPa,平均气压 95.2KPa。风向多南西风,最大风速达 17ms。本区属雷波马边地震带的波及区,曾发生过多次震级 2555 级地震,最大烈度6 度。据四川省地震局编制四川地震目录和川南国土规划的危险区划图,叙永及邻区属相对稳定地区。-15-1.1.5 矿区开发 井田内小煤窑开采历史悠久,始于明清时代,但由于交通闭塞,运输困难,销路不畅,故规模甚小,所产煤多为当地民用。冬天农闲挖煤,农忙停采,巷道垮塌堵塞后,翌年又另开新井,属季节性小窑。开采中普遍存在采肥丢瘦,滥采乱挖的现象,安全条件很差。1.2 矿井自然安全
15、条件 1.2.1 地层 井田出露地层最老是志留系中统韩家店组,最新为三叠系上统须家河组和第四系全新统,其中缺失志留系上统及泥盆、石炭系,见插表。现将各地层由新到老分述如下:1.第四系(Q)主要由坡积、残积和冲积物等构成,多分布在坡麓、低洼地、沟谷及河床边滩部位。成份为杂色粘土、亚粘土、沙粒、砾石等。厚 030m。2.三叠系()-16-(1)上统须家河组(3xj)为一套内陆湖泊沼泽相含煤碎屑沉积,岩性主要是黄灰色厚层状中细粒长石石英砂岩,夹深灰色泥岩及砂质泥岩,含云母碎片及铁质结核,底部夹炭质泥岩及薄煤层。平均厚 290.33m。区域地层表 插表 界 系 统 组 代号 厚度 接触关系 新生界 第
16、 四 系 全新统 Qh 0-13 假整合 不整合 更新统 统 Qp 0-46 中 生 白垩系 上统 夹关组 K2j 200-588 侏 罗 上统 蓬莱镇组 J3p 155-583 中统 遂宁组 J2SN 204-463 -17-界 系 沙溪 庙组 上亚组 J2S2 380-940 下亚组 J2s1 129-285 下统 自流井组 J1-2z 202-332 三 叠 系 上统 须家河组 T3xj 250-680 中统 雷口坡组 T2l 0-301 下统 嘉陵江组 T1j 109-583 飞仙关组 T1f 341-713 古 生 界 二 叠 系 上统 长兴组 P2c 5-56 龙潭组 P2l 60
17、-130 下统 茅口组 P1m 186-391 栖霞组 P1q 67-129 梁山组 P2l 0-13 志 留 系 中统 回星哨组 S2hw 0-134 韩家店组 S2h 300-449 下统 石牛栏组 S1s 260-553 -18-龙马溪组 S1l 220-293 奥 陶 系 上统 观音桥组 O3g 07 五峰组 O3w 4.5-13 临湘组 O3l 0-1 中统 宝塔组 O2b 34-61 十字铺组 O2s 7-9 下统 牯牛潭组 O1g 33-40 湄潭组 O1m 194-360 红花园组 O1h 6-21 桐梓组 O1t 44-86 寒武系 中、上统 娄山关组 2-3ls 357-4
18、08 中统 高台组 2g 55(2)中统雷口坡组(T2l)为一套泻湖浅海相的咸化海相碳酸盐岩沉积,顶部曾遭受过剥蚀。根据岩性组合特征可分为三段:-19-第三段(T2l3)上部深灰色厚层状石灰岩;中部黄灰色中厚层状泥灰岩;下部深灰色薄层状石灰岩、黑色泥岩、夹薄层状泥灰岩。平均厚 82m。第二段(T2l2)上部灰、浅黄色薄至厚层状灰质白云岩,夹深灰色中厚层状泥质灰岩,生物碎屑灰岩或泥岩;中部深灰色中厚层状泥质灰岩、生物碎屑灰岩,夹黄灰色中厚层状灰质白云岩;下部为杂色中厚层状泥质白云岩。底部为浅绿色中厚层状白云质泥岩。平均厚 92m。第一段(T1l1)灰、浅红色薄厚层状灰质白云岩,下部夹黑色泥岩和盐
19、溶角砾岩,底部 0.5m 灰绿色水云母含钾粘土岩,具腊状光泽,俗称“绿豆岩”。平均厚 20m。(3)下统嘉陵江组(T1j)-20-为一套浅海泻湖相的碳酸盐沉积。根据岩性组合特征可分为四段:第四段(T1j4)上部灰、黄灰色灰质白云岩,夹泥质、钙质白云岩、白云质泥岩、泥质灰岩、灰岩等,风化手呈刀砍状沟痕:下部灰、灰绿、灰黄色厚层状泥质白云岩,底部有约 13m 的紫、灰黄色白云质盐溶角砾岩。平均厚 91m。第三段(T1j3)第二亚段(T1j3-2)灰、深灰色中至厚层状灰岩、白云岩、白云质灰岩、泥灰岩,下部夹深灰色生物碎屑灰岩。平均厚 130m。第一亚段(T1j3-1)深灰色中至厚层状灰岩、白云质灰岩
20、、白云岩及灰质白云岩、钙质泥岩及角砾岩。顶 -21-部为褐黄、紫红色含泥白云质灰岩,底部为棕灰、紫红色盐溶角砾岩,特微明显。平均厚70m。第二段(T1j2)灰、黄灰、黄绿色薄至中厚层状钙质泥岩、白云质泥岩及泥质粉砂岩。平均厚 15m。第一段(T1j1)第二亚段(T1j1-2)灰、深灰色薄至中厚层状泥灰岩、石灰岩及碎屑灰岩,顶部为灰色鲕粒灰岩。镜下鉴定为灰、深灰色粉晶灰岩夹灰色白云质灰岩。平均厚 177m。第一亚段(T1j11-1)上部绿灰色、紫灰色钙质泥岩、砂质泥岩;下部灰绿色、灰色灰岩、泥灰岩夹碎屑灰岩。镜下鉴定全亚段为浅绿、绿灰色、紫灰色泥质灰岩、泥灰岩。平均厚 44m。-22-(4)下统
21、飞仙关组 为一套由浅海滨海相的碳酸盐岩沉积(下部)变为碎屑岩沉积(中、上部)。根据岩性组合特征,可分四段:第四段(T1j4)紫、紫灰色中厚层状泥质粉砂岩、砂质泥岩、泥岩、夹薄层紫色钙质粉砂岩及灰色泥灰岩,具水平互层层理及波状层理。底部为灰绿色泥灰岩,风化后呈浅黄色钙质泥岩,厚5.0m 左右。镜下鉴定为粉砂含钙水云母泥岩。平均厚 49m。第三段(T1f3)浅灰、紫灰、紫色中厚层状砂质泥岩、泥质粉砂岩、夹灰、绿灰色泥灰岩条带,条带间隔 0.010.1m。平均厚 97m。第二段(T1f2)-23-上部紫、紫红色中厚层状泥质粉砂岩、砂质泥岩、泥岩、夹薄层灰绿色泥灰岩或灰色灰岩条带,厚 0.10.5m;
22、下部紫、紫红色泥质粉砂岩、砂质泥岩、钙质泥岩、夹灰色、灰绿色泥灰岩或钙质泥岩条带,厚 0.10.5m。以水平互层、波状层理和交错层理为主,局部具变形层理。平均厚 162m。第一段(T1f1)第二亚段(T1f1-2)灰、灰绿色中厚至状状灰岩、泥灰岩,夹紫色薄至厚层状泥质粉砂岩、粉砂岩及生物碎屑灰岩,顶部浅灰色亮晶鲕粒灰岩,厚 1.9310.037m,底部绿灰色泥夹岩,厚 1.4512.47m。平均厚 57.39m。第一亚段(T1f1-1)紫、紫灰、绿灰色中至厚层状砂质泥岩、泥质粉砂岩、泥岩、泥灰岩,局部夹灰岩;-24-底部 4.8311.50m 灰色灰岩。平均平均厚 54.86m。(3)二叠系(
23、P)上统长兴组(P2c)上部为深灰色中厚层状至块状含生物碎屑灰岩。镜下鉴定为泥晶灰岩。距顶界 13.41m有一层深灰色砂质泥岩,含黄铁矿晶粒,局部见植物碎片化石和动物化石,平均厚 1.17m,中下部为深灰色中厚至厚层状石灰岩及生物碎屑灰岩。平均平均厚 45.32m。上统龙潭组(P2l)为海陆交互相含煤沉积,共含煤 517 层,其中大部可采和局部可采 5 层,均属薄煤层。岩性主要为灰、深灰、灰黑色泥岩、粘土岩、砂质泥岩、粉砂岩、砂岩、炭质泥岩和煤层,今丰富的植物化石和动物化石。顶部夹 12 层薄层状泥灰岩,底部局部有风化残积角砾岩。菱铁矿以结核状、似层状和鲕状产出,多分布于含煤地层中部。黄铁矿主
24、要 -25-分布在 C12 煤层以上和 C20 煤层以下。上部硫铁矿以星散状、球状产出;下部则以星散状、球状、结构状、树枝状、脉状、浸染状等多种形式产出。C25 煤层底板高岭石粘土岩中,黄铁矿富集成层,大部达到工业品位,形成硫铁矿层。平均厚 92.60m。下统茅口组(P1m)上部灰、深灰色中厚层状石灰岩,局部含燧石结核及条带。中下部深灰色泥晶灰岩、棕灰色厚层状细至粗晶灰岩,含沥青质。底部深灰色中厚层状钙质泥岩、泥灰岩。平均厚259.00m。下统栖霞组(P1q)为浅海碳酸盐岩沉积。上部浅灰、深灰色中厚层状、块状石灰岩及生物碎屑灰岩,含少量燧石结核,质纯性硬、部分结晶好;中部灰、深灰、棕灰色厚层状
25、石灰岩,含少量燧石及沥青质条带;下部灰色厚层状、块状石灰岩,夹灰黑、褐黄色薄层泥质粉砂岩,含较多的燧石结核和少量沥青质。平均厚 121.00m.-26-下统梁山组(P1l)为海陆交互相含煤沉积,岩性为灰、深灰、灰黑色泥岩、粘土岩、砂质泥岩、泥质粉砂岩夹团块状黄铁矿,局部夹煤线及炭质泥岩,含植物根、茎化石,厚度变化较大。平均厚 5.00m。(4)志留系(S)中统韩家店组(S2h)岩性为灰、深灰、绿灰、褐黄色薄至中厚层状泥岩、砂质泥岩、钙质泥岩,夹粉砂岩、泥灰岩,含铁质及白云质,产笔石类化石。该组地层因遭受剥蚀而厚度各地有异,厚度不详。1.2.2 构造 井田位于落叶坝背斜与柏杨坪向斜之间,洛窝背斜
26、的东翼,呈单斜构造,因受诸构造 -27-的影响,由南往北地层产状循逆时针方向,走向 50320、倾向 434逐渐变化。井田内褶曲不发育,断裂稀少。1.褶曲(1)落叶坝背斜 亦称柏杨林大寨背斜。轴向近东西,轴线长约 31km,核部地层为志留系,两翼为二叠系、三叠系,属开阔型背斜,中部受洛窝背斜横跨的影响,轴线中断而分为东西两段。东段多在井田范围内,轴线经牛角湾、赵家营、茶树、岩脚、花秋岭、打柴沟等地出井田外,以 10倾角倾没在 T3xj 以新的地层中,轴线长约 16km,轴向北东 1820。背斜北西翼地层倾角 420,南东翼 620,两翼基本对称。(2)柏杨坪向斜 西起盐井坝,向东经老林头过柏杨
27、坪后形迹渐匿,轴向近东西,西段向南突出成弧形,-28-轴线长约 23km,在震东附件被洛窝背斜横跨扬起,与西面的大安山向斜相对应,向斜轴部地层为侏罗系,两翼为三叠系、二叠系,地层倾角 1745。本井田位于向斜北翼。(3)洛窝背斜 亦称梯子岩背斜。南起风岩沟,往北经双井、震东,止于中寨以北,轴线长约 22km,轴向近南北。东翼地层倾角较缓(2030),西翼较陡(58)。核部地层为志留系,两翼为二叠系、三叠系。该背斜虽横跨落叶坝背斜、柏杨坪向斜之上,但影响宽度不大,属紧闭型背斜。(4)李子沟褶曲组 由 S13(背斜)、S12(向斜)组成,背斜居北,向斜在南,两轴线平行排列相距约100m。褶皱地层为
28、 T1j4T2l1+2,迹象明显、波幅不大。S13轴线长 650m,轴向近东西,北翼地层倾角 1620,南翼 1927;S12轴线长 600m,轴向近东西,南翼地层倾角1327,北翼 1227,均为对称型褶曲。-29-(5)龙洞弯褶曲组 褶曲组分布在龙洞弯,大园地之间,由 S7(向斜)、S6(背斜)组成,向斜在北,北斜居南。发育在 T1j4T2l1+2地层中,两轴线平行排列相距仅 20m。轴线走向北东 30,长约 550m,背斜南东翼地层倾角 26,北西翼 37,向斜南东翼 53,北西翼 53。综上所述,落叶坝背斜与井田关系密切,洛窝背斜与柏杨坪向斜,在井田范围之外,李子沟、龙洞湾褶曲组,发生
29、在新地层中的表层褶皱,它们对本井田均无大影响。2.断层 经过地质填图和钻探工程,查明本井田有断层 19 条,其中地表断层 16 条,占 84%,隐伏断层 3 条,占 16%;正断层 8 条,占 42%,逆断层 11 条,占 58%;落差20cm的有 8 条,占 42%,落差 1019m 的 3 条,占 16%,落差小于 10m 的 8 条,占 42%;切割煤层的有 3 条,占 16%。现择要科简述于后:-30-(1)F13正断层 东起岩岩上的 T1j4地层中,向西经金竹坝、踩山包、马颈子、牌方湾子消失于癞子沟T1j3地层中,走向长 3100m。断层走向 80,倾向 350,倾角 5661,地表
30、切割 T1j3-2T1f3,迹象清楚,见断层破碎带,地层界线不连续。9-21 号孔在井深 472.34m 见此断层,断层破碎带 0.71m,由大小不等(0.510cm)的角砾岩组成,角砾表面发育纤维状方解石脉和阶步,缺失 P2l 地层真厚 36.40m,煤层不连续,落差 45m。(2)F16逆断层 南起庙坪 P1m 地层中,向北以青杠林包包、大山梁子、槽子湾,在新房子延伸出井田外。井田内断层长约 3km,断层走向 340350,倾向 7080,倾角 4550。断层迹象明显,在青杠林包包见 P1m/P1q 界线不连续,错开平距 70 余米。在坳口附近,大山梁子、槽子湾等地则见上盘 P1q 灰岩覆
31、于下盘 P1m 灰岩之上。断层破碎带宽 0.51.50m。重复地层真厚 3070m,断层落差 50100m,断层面呈舒缓波状。-31-(3)F42正断层 东起茶树的 T1j1-2地层中,经刺秋湾、牛困塘、石包岭消失于癞子沟 T1f4地层中,长1.50km,走向近东西,倾向 355,倾角 59左右。断层地表迹象清楚,在牛困塘见 T1j1-1/T1f4地层界线不连续,断层破碎带宽 2.0m.9-21 号孔在井深 145.69m 遇该断层,断层破碎带 0.59m,见断层角砾岩、方解石、阶步等,缺失 T1f3 T1f4地层真厚 20m,落差 25m,上盘岩层倾角 6,下盘 10。(4)F45正断层 位
32、于桐子沟、小老林、熊岭上一带,长 900m,断层走向 330320,倾向 6050,倾角 70左右。在桐子沟见 T1f3/T1f2界线不连续,错位平面距离 25m,缺失地层真厚 58m,落差 510m。该断层由地表到深部落差逐渐减小,图解在含煤地层中落差约 5m,切割煤层。(5)F2隐伏正断层 -32-9-20 号孔在井深 316.00m 见该断层,岩芯破碎,见擦痕及方解石脉,缺失 P2l 地层真厚约 3m,对煤层有破坏作用。1.2.3 煤层 井田煤层主要分布于含煤层上部和下部,含煤 517 层,可对比的 10 层,其中大部可采及局部可采 5 层,均属薄煤层。煤层总厚度 4.81m,可采煤层有
33、益厚度 3.24m;含煤系数 5.2%,可采含煤系数 3.5%。井田内可采煤层编号由上而下为 C17下、C19、C20、C24下煤层。1.2.4 水文地质 井田位于古蔺复背斜北翼西段,区域分水岭北侧的次一级水文地质单元震东河与大树河的河间地块上,以大山(标高 1362.6m)、黄二地(标高 1320)、飘水岩(标高1395.8m)熊岭(标高 1314.2m)、杉坡(标高 1184.8m)一组为该单元的分水岭。地表、地下水分别向南东、北西方向泄入震东河和大树河。本井田处在该单元分水岭东南侧,-33-地势北高南低,为一单斜自流水斜地,地形以赵家营为最高,震东河为最低,相对高差约747m。井田内地表
34、水系以横向溪沟为主,切割剧烈,大多形成险峻的“V”型谷,分别发源于飞仙关组连珠状浑圆山丘或须家河组的长梁山地,绝大部分向 T1j 灰岩岩溶洼地汇流,注入发育的暗河水系中。震东河为较大的常年性山区河流,发源于乌龙沟 211、152 号泉,自东向西流过井田南端,为沈家山、灯盏坪井田的分界河,在震东附近横穿洛窝背斜,干骡子田进入地下转为伏流。据 1990 年 4 月至 1991 年 7 月,在团山堡设站观测流量 0.40236.46m/s,一般 2.45 m/s,动态变化大,一般洪水位标高 706.94677.44m,历史最高洪水位标高 712.84m。据详、普查时估算,其最大洪水流量 995.55
35、 m/s。1.2.5 开采技术条件 1.瓦斯:根据 2011 年 3 月煤炭科学研究总院重庆研究院提供的XXXC19、C20、-34-C24下、C25 号煤层瓦斯突出参数测定及突出危险性,XXXC19 号煤层具有突出危险性,矿井于 2011 年从高瓦斯矿井升级为煤与瓦斯突出矿井。自 2011 年2016 年 XXX 每年都进行了瓦斯等级鉴定,鉴定结果为突出矿井。2.煤层自燃及煤尘爆炸危险性:矿井 2011 年 1 月由煤炭科学研究总院重庆研究院对矿井所采 C19、C20、C24下煤层进行了自燃倾向性及煤尘爆炸性鉴定,经鉴定各煤层自燃倾向性等级为类,属不易自燃煤层,各煤层无煤尘爆炸性威胁。3.煤
36、层顶、底板岩性:(1)C19 煤层顶板为灰、深灰色泥岩、砂质泥岩、粘土岩、砂岩、粉砂岩,含植物化石及菱铁矿结核;底板为浅灰、灰、深灰色泥岩、砂质泥岩、粘土岩、粗砂岩、粉砂岩,含植物化石及菱铁矿结核。C19 煤层上距长兴组灰岩平均 61.63m,下距茅口组灰岩平均30.97m。顶、底岩性属于中等稳定。(2)C20 煤层顶板为浅灰、灰、深灰色泥岩、砂质泥岩、粘土岩、粗砂岩、粉砂岩,-35-含植物化石及菱铁矿结核;底板为浅灰、深灰色粘土岩、砂质泥岩、泥岩、粉砂岩及细砂岩,含植物化石、黄铁矿、菱铁矿结核;灰、深灰色砂质泥岩、粉砂岩,含植物化石及星散状黄铁矿。C20 煤层上距长兴组灰岩平均 67.93m
37、,下距茅口组灰岩平均 24.67m。顶、底岩性属于中等稳定。(3)C24下煤层顶板为浅灰、深灰色粘土岩、砂质泥岩、泥岩、粉砂岩及细砂岩,含植物化石、黃铁矿、菱铁矿结核,灰、深灰色砂质泥岩、粉砂岩,含植物化石及星散状黄铁矿;底板灰、深灰色砂质泥岩、泥岩、细砂岩及粉砂岩,富含黄铁矿结核及团块、含植物化石。C24下煤层上距长兴组灰岩平均 81.39m,下距茅口组灰岩平均 11.32m。顶、底岩性属于中等稳定。(4)地温、冲击地压:矿井属地温正常区,亦未发生过冲击地压现象。1.3 矿井主要生产系统 1.3.1 开拓与开采 -36-矿井采用平硐开拓方式,布置+850m 主平硐,+1100m 回风平硐,其
38、中 1 条进风、1 条回风。矿井现开采水平为+980m 水平,主采区为 11 采区,布置 2 个采煤工作面,3个掘进工作面,主采 C19 煤层、C20 煤层、C24下煤层。采煤工作面采用走向长壁后退式开采,其中一个为截煤机掏槽炮采,另一个为爬底板采煤机高档普采,自然垮落法处理采空区,选用单体支柱配铰接顶梁支撑顶板,爆破或电牵引采煤机采煤机落煤,刮板运输机、胶带输送机出煤。煤巷采用钻眼爆破落煤(岩),刮板输送机、胶带输送机配合矿车出煤(岩)。岩巷采用钻眼爆破方式落岩,耙矸机配合矿车出矸。1.3.2 通风系统 矿井采用分列式通风方式、抽出式通风方法。设有一个进风井(+850m 主平硐)和一个回风井
39、(+1100m 回风平硐)。回风井安装了两台 FBCDZ-6-.20 型防爆对旋轴流式主要通风机(配套电机功率 2132kW),通风机一台工作,一台备用。主要通风机由双 -37-回路供电,通风机房内各类安全设施齐全,矿井风机采用反转进行反风,反风装置齐全,矿井现生产采区为+980m 水平 11 采区,各生产区域实现了分区通风,各工作面实现独立通风。新鲜风流由+850m 主平硐入井,经水平大巷、采区石门进入各采区上山,再经区段石门进入回采工作面,回风流经区段回风石门进入采区回风上山,通过回风大巷经回风平硐排出地表。1.3.3 瓦斯抽放系统 矿井于 2010 年 2 月委托四川省川煤矿山勘测设计有
40、限责任公司设计研究院编制了四川省威远煤矿叙永二井瓦斯抽采初步设计,2011 年 6 月完成地面永久瓦斯抽放系统建设,并于 2011 年 11 月竣工验收投入使用,泵站内安装有 2 台 2BE1-303-0 型水环式真空泵(一备一用);矿井抽放泵站有值班人员 24h 值班,井下在各大巷、回采工作面低洼段均安设有放水箱,由通防队瓦检员进行放水作业,在每个抽采钻孔的接抽管上留设有钻孔抽采负压和瓦斯浓度的观测孔,由通防队安排专人进行检测。-38-1.3.4 运输系统 1.矿井主要运输方式:+850m 水平和+980m 水平运输大巷均使用 CTY5T-600/96V或 CTY8T-600/140V 蓄电
41、池机车作为运输设备、材料、矸石、人员等辅助运输;矸石采用 MGC1.1-6 型 1t 固定式矿车;在地面设置 1t 电动翻车机;人员运送采用 PRC12-6/3型平巷人车;设备和材料运输采用平板车和材料车。主要+850 运输大巷铺设 30kg/m 轨道,其余铺设 22kg/m 轨道,轨距 600mm。在+980m 水平和地面设置充电房,采用集中充电。2.主要大巷带式输送机运输:+980m 运输大巷采用机轨合一,一侧布置落地固定式带式输送机运输煤炭,一侧铺设轨道。+980m 运输大巷安装 1 台 DTL80/40/255 型胶带输送机运输全矿井的煤炭,配置 2 台三相异步电动机(455kW,0.
42、66kV),带式输送机参数:Q=350t/h、L=760m、B=800mm、V=2.0m/s;11 采区运输上山安装 1台 DTL100/80/22 型落地固定式带式输送机,配置 1 台隔爆电动机(22kW,660V),带式输送机参数:Q=400t/h、L=150m、B=800mm、V=2.0m/s;-39-3.井下原煤运输:工作面(SGB620/40T 型刮板输送机)机巷(SGB620/40T 型刮板输送机)机巷(DSJ80/255 型可伸缩胶带输送机)采区煤仓11 采区运输上山(DTL100/80/22 型落地固定式带式输送机)+980m 运输大巷(DTL80/40/255 型胶带输送机)
43、+980m 水平煤仓11 采区集中运输上山(DTL80/40/255 型胶带输送机)+850m 水平主煤仓+850m 主平硐(CTY5T-600/96V 或 CTY8T-600/140V 蓄电池电机车牵引 MGC1.16 型固定车箱式矿车)地面。4.材料、设备运输:地面+850m 主平硐+980 集中轨道上山下车场(CTY5T-600/96V 型蓄电池机车)+980m 集中轨道上山(JTPB-1.61.2/24 型绞车)+980m 水平运输大巷11 采区轨道上山(JTPB-1.21.2/24 型绞车)各区段轨道石门机巷或风巷(JD1.0 绞车)工作面。5.井下掘进煤矸运输:掘进碛头(人工攉煤矸
44、)(SGB620/40T 型刮板输送机)矿车装煤岩平巷运输(CTY2.5T-600/48V 型蓄电池机车牵引 1t 固定式矿车)各区段石 -40-门采区斜坡(JTPB-1.21.2/24 型绞车)+980m 水平车场+980m 水平运输大巷(CTY5T-600/96V 蓄电池机车)+980m 集中轨道上山(JTPB-1.61.2/24 型绞车)+850m 水平车场+850m 主平硐(CTY5T-600/96V 或 CTY8T-600/140V 蓄电池电机车牵引 MGC1.16 型固定车箱式矿车)地面。6.绞车提升运输:+980m 集中轨道上山采用 JTPB-1.61.2/24 型绞车(配套电机
45、110kW、钢丝绳 619-24.5)、11 采区轨道上山采用 JTPB-1.21.2/24 型绞车(配套电机 75kW、钢丝绳 619-21.5)、JD-1、1.6、2.5 型调度绞车等作辅助提升运输,各提升斜巷“一坡三挡”设施齐全。7.入井人员运输:+850m 主平硐运输大巷采用 PRC12-6/3 型平巷人车运输人员,矿井在+850m 水平集中人行上山安装一套 RJY30-25/400 型架空乘人装置,运送矿井上下井工作人员。架空乘人装置驱动轮直径和尾轮直径1.2m;运行速度 1.0m/s;钢丝绳直径 d=21.5;架空乘人器配用电动机(30kW,U=660V,n=980r/min)。架
46、空乘人 -41-装置设有自动化控制系统,有机头、机尾越位保护,过速飞车保护,重锤下限位保护,全巷道突发事件紧急停车保护,防掉绳保护,吊椅防过摆保护等。1.3.5 供电系统 1.供电电源:矿采用双回路双电源供电,两回路电源均取自西湖 110/35/10kV 变电站不同母线段上,从该站以 LGJ-70 型架空线接入本矿井变电所,单回路线路长 10km。两回电源采用分列运行方式,当任一回路发生故障停止供电时,另一回路能担负矿井全部用电负荷。矿井的两回路电源线路上未分接任何负荷,未装设负荷定量器等各种限电断电装置。XXX地面35/10kV变电所设于主平硐工业广场内,变压器容量为5000kva,将35k
47、V电压降为 10kV,两回路同时工作,担负全矿井的供配电任务。2.供电负荷分布。地面分布:地面变电所、瓦斯抽放泵房配电室、风井 10kV 变电所。井下分布:+980m 中央变电所供电、11 采区变电所和 11 区一、三区段临时配电点。3.电气“三大保护”:井下变压器为中性点不接地系统,井下电气设备保护接地。电 -42-压在 36V 以上和由于绝缘损坏可能带有危险电压的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构架,铠装电缆的钢带(或钢丝)、铅皮或屏蔽护套等设有保护接地;在+980m 中央变电所和 11 采区变电所外水沟内各设 2 组主接地极,各机电硐室、配电点等均分别设置局部接地极,通过镀锌扁钢或接地芯线等与电气设
48、备金属外壳或金属构架等互相连接构成完整的接地网,接地网上任一保护接地点的接地电阻值未超过 2;每一移动式和手持式电气设备至局部接地极之间的保护接地用的电缆芯线和接地连接导线的电阻值,未超过 1。井下高压配电装置设有漏电保护和漏电闭锁功能,变压器馈出线上装设选择性漏电保护功能的真空馈电开关,照明及信号采用装设有漏电保护装置的综合保护装置配电,以防漏电火花引发瓦斯爆炸事故,高、低压供配电设备设过流保护装置。4.双风机、双电源:掘进工作面局部通风机配备“双风机、双电源”,掘进工作面局部通风机主电源为专用变压器、专用开关和专用电缆供电,备用电源由动力变压器供给;安装 QBZ-4120(80)F 矿用隔
49、爆型双电源双局扇四回路真空电磁起动器控制,开关具 -43-有双电源、双风机自动切换闭锁功能,保持局部通风机连续运转、均衡供风、风流稳定。5.三专两闭锁:掘进工作面局部通风机主电源为专用变压器、专用开关和专用电缆供电,且采用装设有选择性漏电保护装置的供电线路供电,并实行风电闭锁和甲烷电闭锁。采煤工作面电气设备实行甲烷电闭锁。6.井下照明:井下各运输大巷车场、变电所、机电硐室、行人斜井等均设固定照明,照明电压为 127V,选用矿用隔爆照明综合保护装置,照明灯具选用 DGS 型矿用隔爆节能灯。1.3.6 排水系统 矿井采用平硐开拓,上山开采,矿井主平硐标高+850m,现矿井作业区域为+980m水平,
50、属于上山开采。矿井正常涌水量 1649m/d,最大涌水量 3981m/d。井下大巷和主平硐设有向井口倾斜的 35的水沟,水沟大小为 500500mm,矿井涌水通过水沟自流出井口。-44-1.3.7 安全避险“六大系统”1.监测监控系统:矿井现用监测监控系统型号为 KJ90NB 煤矿安全监控系统,生产厂家是重庆煤炭科学研究院。矿井按照煤矿安全规程和 AQ1209-2007 的标准安装了相应传感器。在抽采管路上安装了流量、瓦斯、负压、温度等传感器,在总回风巷中安装了温度传感器、瓦斯传感器、一氧化碳传感器、风门传感器、负压传感器、风速传感器及主要通风机的开停传感器,井下采掘工作面、煤仓上口、变电所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