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高原种子植物区系的研究.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蒙古高原种子植物区系的研究.pdf(22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分类号 Q948.52 学校代码 10129 U D C 13.080.01 学 号 08100085 蒙古高原种子植物区系研究 Study on the Flora of Seed Plants in the Mongolian Plateau 申 请 人:岳秀贤 学科门类:农 学 学科专业: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 研究方向:植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 指导教师:刘果厚 教授 论文提交日期:二一一年四月 摘 要 蒙古高原位于亚洲腹地干旱、半干旱地区,植物区系在世界区系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本研究运用植物区系地理学基本原理,结合实地植被调查以及大量文献资料查阅,对蒙古高原植物区系组成、地理成分、生活型
2、、水分生态型、起源与演化、区系分区及珍稀濒危植物进行了分析研究,结论如下:1、植物种类较贫乏。蒙古高原共有种子植物 115 科、761 属、4280 种(含种下分类单位)。其中,裸子植物 3 科、8 属、32 种;被子植物 112 科、753 属、4248种。2、区系组成复杂多样。区系组成虽以单种科、寡种科、单种属和寡种属为主,但植物种类大多数集中于大型科、大型属、中等属和寡种属,它们均是植物区系复杂性及物种多样性的主要来源;中型科和较大科、属虽在数量上不占主体,但却对区域植物的构成及植被的分布格局具有很大的影响。3、区系成分复杂,联系广泛。各种区系成分在蒙古高原地区的相互渗透,相互联系,使得
3、蒙古高原植物区系变得复杂多样,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具有过渡性质。区系中温带成分占绝对优势,为典型的北温带性质。4、本区属于泛北极植物区系的一部分。根据植物地理学的区划原则和蒙古高原的地貌特征、植物区系分布的基本特征,可将蒙古高原植物区系划分成 4 个亚区、5个地区、9 个省、30 个县。5、根据 R/T 值(热带性质属与温带性质属的比例)的大小排列,对蒙古高原 9个植物省的植物区系进行比较。结果显示:随纬度的升高,R/T 值呈下降趋势,即温带性质加强;运用 SAS 软件中的聚类分析方法,对各植物省的区系组成相似性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外贝加尔植物省和杭爱山地森林草原省的相似性最高,阿尔泰山地草原
4、省和北戈壁荒漠草原省次之。6、特有程度低。蒙古高原种子植物 761 属中有 10 个为蒙古高原特有,占总属数的 1.46%(不含世界分布属),特有种 255 个,占总种数的 5.96%。7、蒙古高原种子植物区系以草本植物占优势,其中,含草本的科、属、种数分别占总科、属、种的 80.9%、85.4%和 85.1%。8、水分生态型以中生植物为主,占总种数的 64.6%,旱生植物次之,占 26.8%。9、珍稀濒危植物较多。结合蒙古高原种子植物的地理分布、种群数量及生态环境等实际情况,采取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原则,将蒙古高原珍稀濒危植物的濒危等级划分为:濒危、渐危和稀有 3 个等级;保护级别划分为一级、
5、二级、三级 3 个保护级别。本区有一级保护植物 4 种,二级保护植物 33 种,三级保护植物 68 种。10、本区植被以亚洲中部草原和荒漠植物为主要组成部分。蒙古高原是欧亚大陆地带性植被尤其是草原植被分布的主要区域,该区系也是世界植物区系的重要组 成部分。11、植物区系在起源上新老并存,以新生进化成分为主。蒙古高原植物区系主要是在古地中海沿岸或遗迹上发生,并有部分是从本地的荒漠环境中发展起来的;还有由其他植物区系(东亚成分、温带成分)迁移而来,并在此独特环境中蜕变的结果。关键词:蒙古高原;种子植物;区系分析;起源与演化;珍稀濒危保护植物 Study on the Flora of Seed P
6、lants in the Mongolian Plateau Abstract Mongolian plateau located in the Arid and Semi-arid Areas in Asia hinterland,and the flora in this region was a representative in the world flora.The floristic composition,geographical elements,life form,water ecotype,origin and evolution,floristic regionaliza
7、tion and rare and endangered plants of seed plants in Mongolian plateau,based on vegetation investigation and document data,were studied according to applying some botany and geobotany principle disciplines.The results as follows:(1)The seed plants were relatively indigent.4280 species plants(ingclu
8、ding the subspecies,varieties and forms),belonging to 761 genus and 115 families,distributed in Mongolian plateau regions naturally.Among them,there were 32 gymnosperm species and 4248 angiosperm specie s,belonging to 8 genus and 3 families,753 genus and 112 families separately.(2)The geographical c
9、omponents of the flora were diverse.The mono-specific family,oligo-specific family,mono-specific genera and oligo-specific genera were the main source of flora complexity and species diversity,which distributed widely in Mongolian plateau.The dominance of the multi-specific family,multi-specific gen
10、us,mid-specific genera and oligo-specific genera were evident in the number of species.In many cases,mid-specific family,plum-specific family and plum-specific genera have significant influence to the structure of flora and vegetable composition,though they are not dominant species of local plant co
11、mmunity and the representative components.(3)The flora in this region,which consisted of complicated geographic element,interconnected and interpenetrated with other flora broadly.The transition of the flora was obvious to a certain extent.Temperate element took the predominated position and owned t
12、he typically North Temperate character.(4)This flora was a part of the Holarctic region.According to the geobotanical principle and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physiognomy flora of Mongolian plateau region,it could be divided into four sub-kingdoms,five regions,nine provinces and thirty districts.(
13、5)According to the ordination of R/T(tropic genera/temperate generra)of nine provinces,we found the ratio of R/T descended with increasing of latitude and an apparent rule on latitude zonation of floristic variation was expressed.The similar result was obtained through the calculations of shared gen
14、era and generic similarity index between nine floras.The results,from cluster analysis on the floristic spectrum,indecated that the closest similarity occurred between External Baikal province and Khangai Mountain forest grassland province.The similarity between Altai Mountain grassland province and
15、 North Gobi desert grassland province took the second place.(6)In 761 seed plants genera of Mongolian plateau,10 endemic genera and 255 special species were included,which was 1.46%of the total genera(not include world distribution)and 5.95%of the total number of species,respectively.(7)Herbage was
16、dominant in life styles in Mongolian plateau.Families,genera and specie,which include herbaceous plants,account for 80.9%of the seed plants families,85.4%of genera and 85.1%of species in this region resperctively.(8)In water ecotypes,the mesophytes and the xerophils were primary,accounting for 64.6%
17、and 26.8%resperctively.(9)More rare and endangered plants distributed on the Mongolian plateau.The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principles were adopted to determine the threatened status of the rare and endangered plants in Mongolian plateau according to the study on the plants geographic distributi
18、on,population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Three categories were determined,namely Endangered,Vulnerable and Rare plant.The protected priority was divided into three classes,and the number of the protected plants in first class was 4,the second class was 33 and the third class was 68 in Mongolian plat
19、eau regions.(10)Mongolian plateau was not only the main distribution area for zonal vegetation of the Eurasian continent,especially for grassland vegetation,but also one of important parts in the world flora.(11)Both palaeo-elements and neo-elements can co-exist in this region,but the neo-elements w
20、ere dominant.Most of the elements of this flora oringined from coastwise and traces of Tethys,but some of them formed in the desert environment,some of them,such as East-Asia and Temperate elements,others elected and differentiated in idiographic environment,transferred from other floras.Key Words:M
21、ogolian plateau;Spermatophyte;Floral analysis;Origin and evolution;Rare and endangered plants Directed by:Prof.LIU Guohou Applicant for Doctor degree:YUE Xiuxian (Wildlife Protection and Utilization)(College of Ecology and Enveironmental Science,Inner Mongoli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Huhhot 010018,C
22、hina)目 录 1 绪论.1 1.1 植物区系的概念、研究内容及研究意义.1 1.1.1 植物区系概念.1 1.1.2 植物区系研究内容.1 1.1.3 植物区系研究意义.3 1.2 蒙古高原植物区系研究历史.3 1.2.1 国外对蒙古高原植物区系的研究.3 1.2.1.1 萌芽阶段(1689-1830 年).3 1.2.1.2 快速发展阶段(1830 年-1940 年).3 1.2.1.3 系统研究阶段(1940 年至今).6 1.2.2 国内对蒙古高原植物区系的研究.7 1.2.2.1 初步发展阶段(1923-1949 年).8 1.2.2.2 全面发展阶段(1949-1976 年).9
23、 1.2.2.3 系统研究阶段(1977 年至今).10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11 1.4 研究材料.11 1.5 研究内容.12 1.6 研究方法.12 1.6.1 调查样地的选择.12 1.6.2 野外采集与调查.12 1.6.3 室内标本的整理和鉴定.13 1.6.4 数据统计及分析.13 2 蒙古高原基本概况.15 2.1 地理位置.15 2.2 地貌.15 2.3 气候.16 2.4 水文.16 2.5 土壤.16 2.6 植被.17 3 蒙古高原种子植物区系分析.18 3.1 种子植物区系基本组成.18 3.1.1 科的组成统计与多样性分析.18 3.1.1.1 科的数量统计及
24、排序.18 3.1.1.2 优势科和表征科的统计与分析.21 3.1.1.3 单种科和单属科的统计与分析.25 3.1.2 属的组成统计与多样性分析.26 3.1.2.1 属的数量统计及排序.26 3.1.2.2 优势属和表征属的统计与分析.29 3.1.2.3 单种属和仅含 1 种属的分析.34 3.1.3 生活型多样性分析.34 3.1.3.1 科的生活型分析.34 3.1.3.2 属的生活型分析.35 3.1.3.3 种的生活型分析.36 3.1.4 水分生态型多样性分析.37 3.2 植物区系分布区类型分析.39 3.2.1 科的分布区类型及其分析.39 3.2.1.1 世界分布型.4
25、1 3.2.1.2 热带分布型.41 3.2.1.3 温带分布型.42 3.2.2 属的分布区类型及其分析.42 3.2.2.1 世界分布属.44 3.2.2.2 热带分布属.44 3.2.2.2.1 泛热带分布及其变型.45 3.2.2.2.2 热带亚洲和热带美洲间断分布.45 3.2.2.2.3 旧大陆热带分布.45 3.2.2.2.4 热带亚洲至热带大洋洲.45 3.2.2.2.5 热带亚洲至热带非洲.45 3.2.2.2.6 热带亚洲分布.46 3.2.2.3 温带分布属.46 3.2.2.3.1 北温带分布.46 3.2.2.3.2 东亚和北美间断分布.47 3.2.2.3.3 旧大
26、陆温带分布.47 3.2.2.3.4 温带亚洲分布.48 3.2.2.4 地中海区-中亚分布属.48 3.2.2.4.1 地中海区、西亚至中亚分布.49 3.2.2.4.2 中亚分布.49 3.2.2.5 东亚分布属.50 3.2.2.6 蒙古高原特有属.50 3.2.3 种的分布区类型及其分析.53 3.2.3.1 世界种.55 3.2.3.2 泛热带种.55 3.2.3.3 北温带种.56 3.2.3.4 旧大陆温带种.57 3.2.3.5 欧洲-西伯利亚种.57 3.2.3.6 温带亚洲种.57 3.2.3.7 东亚种.58 3.2.3.8 青藏高原种.60 3.2.3.9 青藏-黄土-
27、蒙古高原种.60 3.2.3.10 古地中海种.60 3.2.3.11 中亚种.61 3.2.3.12 中亚-喜马拉雅种.61 3.2.3.13 黑海-哈萨克斯坦-蒙古种.62 3.2.3.14 中亚东部种.62 3.2.3.15 阿尔泰山特有种.63 3.2.3.16 蒙古种.63 3.2.3.17 戈壁种.64 4 蒙古高原种子植物起源与发展.66 4.1 地史时期的古植物与古植被.66 4.1.1 晚古生代的古植被.66 4.1.2 中生代的古植被.66 4.1.3 新生代的古植被.67 4.1.3.1 第三纪的古植被.67 4.1.3.2 第四纪的古植被.67 4.1.4 人类活动历史
28、时期的植被.68 4.2 蒙古高原植物区系与华北植物区系的比较.69 4.2.1 科的比较.69 4.2.2 属的比较.71 4.2.3 分布型的比较.72 4.2.3.1 北温带分布型的比较.74 5 蒙古高原种子植物区系的分区研究.75 5.1 植物区系分区原则.75 5.2 植物区系分区方法.75 5.3 蒙古高原植物区系分区.76 5.4 各植物省主要植被类型.76 5.4.1 萨彦山地泰加省.76 5.4.2 外贝加尔山地泰加省.78 5.4.3 阿尔泰山地草原省.78 5.4.4 杭爱山地森林草原省.79 5.4.5 达乌里-大兴安岭草原省.80 5.4.6 北戈壁荒漠草原省.81
29、 5.4.7 中戈壁荒漠植物省.82 5.4.8 西戈壁荒漠植物省.83 5.4.9 黄土高原植物省.84 5.5 蒙古高原各植物省间植物区系比较.85 5.5.1 R/T 值分析.85 5.5.2 区系谱分析.86 5.2.2.1 聚类分析.87 6 蒙古高原植物资源的保育与可持续发展.90 6.1 引言.90 6.2 蒙古高原珍稀濒危植物.90 6.2.1 珍稀濒危植物等级标准和保护级别的定量分析依据.91 6.2.1.1 蒙古高原珍稀濒危植物的濒危等级标准.91 6.2.1.2 蒙古高原珍稀濒危植物的保护级别.91 6.2.1.3 蒙古高原珍稀濒危植物种类统计及其濒危和保护级别.92 6
30、.2.2 濒危机制的初步探讨.92 6.2.2.1 濒危的内部原因.92 6.2.2.2 濒危的外部原因.92 6.2.3 蒙古高原珍稀濒危植物的保护和合理利用.93 6.2.3.1 坚持以保护生境为主的就地保护之路.93 6.2.3.2 坚持以种质资源保护为主的迁地保护之路.93 6.2.3.3 加强立法和宣传教育.93 6.2.3.4 坚持走开发利用促保护之路.94 6.2.3.5 广泛深入地开展科学研究.94 6.2.3.6 积极开展国际交流和合作.94 7 结论与讨论.95 7.1 结论.95 7.1.1 种类较贫乏、多样性较低.95 7.1.2 区系组成较为复杂.95 7.1.3 植
31、物区系地理成分复杂多样,联系广泛.95 7.1.4 区系具有明显的温带性质.95 7.1.5 特有程度低.96 7.1.6 植物生活型以草本为主,水分生态型以中生为主.96 7.1.7 本区属于泛北极植物区的一部分.96 7.1.8 珍稀濒危植物种类较多.97 7.2 讨论.97 7.2.1 蒙古高原植物区系在世界植物区系中的作用.97 7.2.2 蒙古高原种子植物区系的起源与发展.97 7.3 展望.100 致 谢.101 参 考 文 献.102 作 者 简 介.212 插图和附表清单 1.图 2-1 蒙古高原区域图.15 2.图 3-1 蒙古高原种子植物各科总种数贡献率.22 3.图 3-
32、2 蒙古高原种子植物各属总种数贡献率.33 4.图 3-3 蒙古高原种子植物种的生活型统计.36 5.图 3-4 蒙古高原种子植物水分生态类型统计.39 6.图 3-5 蒙古高原种子植物科的分布型.41 7.图 3-6 蒙古高原种子植物特有属分布区图.51 8.图 5-1 蒙古高原 9 个植物省区系成分聚类分析树状结构图.88 9.表 3-1 蒙古高原植物大类群统计.18 10.表 3-2 蒙古高原种子植物科的大小排序.19 11.表 3-3 蒙古高原种子植物大小科特征统计.21 12.表 3-4 蒙古高原种子植物区系中的大科*及其在世界区系中对应科的比例.23 13.表 3-5 蒙古高原种子
33、植物单种科和单属科的统计.26 14.表 3-6 蒙古高原种子植物属的结构统计.27 15.表 3-7 蒙古高原种子植物属的统计.29 16.表 3-8 蒙古高原种子植物的优势属和表征属的统计.29 17.表 3-9 蒙古高原种子植物单种属和仅含 1 种属的统计.34 18.表 3-10 蒙古高原种子植物生活型统计.35 19.表 3-11 蒙古高原种子植物水分生态类型统计.37 20.表 3-12 蒙古高原种子植物科的分布区类型.40 21.表 3-13 蒙古高原种子植物属的分布区类型.43 22.表 3-14 蒙古高原种子植物特有属类型分析.51 23.表 3-15 蒙古高原种子植物种的分
34、布型.54 24.表 4-1 蒙古高原与华北种子植物各类群的组成、数量比较.69 25.表 4-2 蒙古高原植物区系优势科与华北植物区系的比较.70 26.表 4-3 蒙古高原植物区系与华北植物区系前 15 个大科的排序.71 27.表 4-4 蒙古高原与华北植物区系大属的比较.72 28.表 4-5 蒙古高原与华北种子植物属分布区类型的比较.73 29.表 5-1 蒙古高原植物区系分区.77 30.表 5-2 蒙古高原 9 个植物省种子植物属的分布型统计.85 31.表 5-3 蒙古高原各植物省的 R/T 值.86 32.表 5-4 蒙古高原 9 个植物省种子植物属的 FER 值统计.87
35、内蒙古农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1 1 绪论 1.1 植物区系的概念、研究内容及研究意义 1.1.1 植物区系概念 植物区系(flora)是一个自然地理区域(或行政区域)某一(地质)时期内所有植物分类单位(如科、属、种等)的总和,它是植物界在长期的自然条件(特别是古地理条件)影响下,尤其是植物种(或居群)遗传与变异对立统一的综合作用下发生发展、演化扩散的时空产物1。植物区系的形成和发展是种系长期分化、繁衍、发展的结果,并与研究区域性的自然地理条件、古地质、古气候等方面的变化和变迁密切相关。因此,植物区系的研究必须以自然地理、古地理学、古植物学、系统学和植物分类学为基础。1.1.2 植物区系研究内容
36、 一个植物区系研究的对象最好是某一自然区域的一类或几类植物的总和2。首先,植物区系研究的对象是某一自然区域或地理单元内植物的总和,而不应该是行政区域,若要反映某一地区植物区系的演化发展历史,就应该对这一地区分布的所有植物自然类群加以统计分析,同时结合这一自然区域的地质发展历史,才有可能较好地揭示其区系特征3。一个自然区域的选定目前仍无明确的标准。按地域划分,大到一个大陆,小到一个山地,都可以作为一个植物区系来研究。按类群划分,可以是一个维管植物区系、也可以是一个种子植物区系或者某一专科专属的植物区系。关于植物区系的面积,至今仍无定论。但其表现面积一般至少为 100km2以上,或至少包含一个特有
37、种4。植物区系的基本特征包括植物分类方面特征(如区系丰富性、相似性、古老性和种系发育性)和植物地理学方面特征(如区系成分复杂性和区系成分特有性)5。这样的划分主要是为了便于从数学的角度构建植物区系的特征参数。一般研究一个植物区系的内容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区系性质;区系特有现象;区系地理联系;区系替代现象;在植物区系区划中的位置;与古地理、古环境的关系;该区系的起源与演化2。区系性质的分析可以通过统计植物区系的优势科、优势属的数目和地理成分来反映,研究一个自然区域的植物区系,首先必须具备研究区的植物名录,再进行科、属、种数量和科属大小的统计分析。以此为基础推断该区域植物区系的分类学组成、优势科
38、和优势属,进而推断该植物区系的性质。值得注意的是,在统计时必须删除栽培种,因为它的存在无法反映两地植物区系的自然联系和区域植物区系的性质1。植物分布区范围的大小是受植物种系的发展历史、繁殖能力的强弱及其对自然环境变换的影响。植物分布区的变幅很大,大可至全球,小可至一座山脉,一个山2 蒙古高原种子植物区系研究 沟或是一个小池。植物区系的特有现象是相对于广域分布而言的,所谓广域分布,实际上是普遍分布的含义,在全球最普遍的广域分布就是世界性广布,而与之相对应的是狭域分布,实际上绝大多数种类都是如此1。这些狭域分布的种类大多是在某种特殊生境中形成的,是各种地理范围内的的土著种,即为当地的特有种,它们是
39、该地植物区系最重要的表现特征。通过特有现象的研究,可以获得有关地区植物居群的起源及年龄,或使我们了解曾经发生的转变及评价这些转变的发生的时期及程度,或让我们认识到特有现象对植物区系和植被的发展所产生的影响6。因此,无论是对特有科,特有属或是特有种的研究,均有助于我们了解一个特定地区植物区系的发展、演变过程及现状6。在研究一个区域植物区系时,将其与邻近地区的区系加以比较,有助于揭示这一区系的性质和特点。波兰学者 Szymkiewicz(1934 年)提出属的相似性系数在植物区系的研究中运用较为普遍,一般用来比较两地植物区系的亲缘关系,即两地共有属数与一地的总属数的百分比(计算时不包括世界分布的属
40、数)7。但当两地面积相差很大时,采用该公式便难以真实地反映所比较的植物区系间的亲缘关系。此时,最好采用 Sorensen 植物区系相似性系数,即两地共有的属或种数与甲乙两地总属种数的百分比,这样能部分消除面积差异所带来的影响,能较好地反映两地区系间的亲缘关系。两地的共有属种数越多,其相似性越大,关系越亲近。属、种相似性指标不仅能够表示任意两地植物区系的关系,而且对于植物区系分区和研究过渡地区植物区系的地理属性具有更大意义。一个属的不同种或同一种内各亚种均具有各自独立的分布范围,有时候稍微交叉重叠,在空间上相互替代,这种现象称为地理替代现象。替代现象可以分为水平替代和垂直替代8。目前,在植物区系
41、的研究中,对替代现象的研究较少,这在以后的研究中是我们应该加强的部分。当前世界上对植物区系分区的研究,主要采用 Engler 创立的发生学原则9。而在我国,大多数学者均采用吴征镒教授关于中国植物区系分区的做法和标准,详见后面的第五部分。由于植物区系是自然历史条件综合作用下长期演化发展的结果,要想深入探讨植物区系的演变和来源,就必须结合该区系的古植物、古地理、古气候等资料,将地质历史发展与植物区系的演化有机结合起来进行科、属、种的统计与分析10。但由于植物化石记录的不完整以及古地理资料的匮乏等原因,目前涉及古植物、古地理、古气候等的研究资料还不够深入。因此,植物区系的研究应由植物分类学家、古植物
42、学家和地质学家来共同完成,以便深刻揭示该植物区系的起源、发展及其演变过程1。内蒙古农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3 1.1.3 植物区系研究意义 要保护地球上的生态系统的平衡,就要首先保护地球上的生物多样性,尤其是多种多样的分类类群。由于植物区系地理学积累了有关遗传材料地理分布的资料,所以它成了保护这些材料的理论依据11。植物区系的研究不仅能够在理论上揭示和解决植物系统学和植物地理学的一些疑难问题,还能为一个区域内生物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有效的保护以及生态恢复、林业和农业生产等提供十分有价值的第一手资料。在当前全球环境日益恶化、植物资源的破坏相当严重,可导致多种生物的灭绝和某些遗传基因的永远消失,在这
43、种生物多样性严重受损的情况下,植物区系的研究意义将越来越显得重要,尤其是关乎植被恢复、生态工程建设、植物资源可持续开发以及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社会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学价值和现实意义。1.2 蒙古高原植物区系研究历史 1.2.1 国外对蒙古高原植物区系的研究 1.2.1.1 萌芽阶段(1689-1830 年)外国人对蒙古高原植物的采集和描述,是从十七世纪末开始的,这一时期以对植物的初级描述和采集为主。1698 年,法国传教士 Daminicus Parennin 就记载了产南蒙古的一种灌木欧李 Prunus humilis Bunge,这可算是对蒙古高原植物最早的描述了,并首次将这种植物介绍到欧
44、洲8。1724 年德国学者 D.G.Messerschmidt 最早来蒙古高原东部地区进行植物的采集,其中黄花补血草(Limonium aureum(L.)Hill)的模式标本就采集于此。J.Gaertner 于 1791 年定名的 Pugionium Gaertn.(沙芥属)也是在鄂尔多斯高原库布齐沙漠一带采集的8。1.2.1.2 快速发展阶段(1830 年-1940 年)这一时期是以植物的大量采集、描述植物特征、统计名录、发表专著和新种为主要特点。如 1830 年俄国著名植物学家 A.A.Bunge 和 H.C.Turczaninow 分别到蒙古高原的锡林郭勒草原12和蒙古的库苏古尔泊地区
45、采集。于 1832 年发表了 中国北部植物名录,其中采到一些新种13。1831 年 N.Turczaninow 派 I.Kuznezov 到蒙古和我国北方进行植物采集,1832 年 Turczaninow 根据 Kuznezov 所采的标本,在莫斯科自然科学工作者协会汇刊上,发表了 中国北部植物名录和中国蒙古产的新植物,发现了一个新属栗麻属和一大批新种,其中涉及蒙古高原南部的新种有 17 种;蒙古高原中部二连附近的有 5 种,其中内蒙黄芪等的模式之一就采自蒙古高原南部;E.Fenzl 发现的细枝盐爪爪的模式也采自蒙古高原中部的扎门乌德。1832 年,俄国植物分类学家 N.Turczaninow
46、ii 到蒙古高原东部额尔古纳河流域采集,发现了一些新种,之后发表了贝加尔和达乌里地区野生植物目录(1848)和他的分类学经典著作贝加尔达乌里植物志(1842-1856)。1835 年 Bunge 从张家口至恰克图沿途采4 蒙古高原种子植物区系研究 集植物标本,发表了中国-蒙古植物的新属种,发现 2 个新属莸属和兔唇花属,新种有蒙古莸、冬青叶兔唇花、糙叶败酱,以及后来发表的珍珠猪毛菜、厚叶花旗竿、糜蒿、霸王、线叶碱茅等。1830-1840 年到蒙古高原采集过俄国学者还有G.Rosov,代表植物有石生霸王、纤长棘豆,它们模式或合模式均采自蒙古高原中8。1841 年 Turczaninow,Bung
47、e 和 E.Regel 又根据 Kuznezov 和一位俄国外交人员P.Kirilow(1830-1840 在北京任职)返回俄国途中在蒙古高原所采标本,在莫斯科自然学者汇刊第十二卷(1840)、第十五卷(1842)发表了一批北京附近和蒙古产的新植物,其中长毛荚黄芪的模式标本采自蒙古高原中部的察汗-吐鲁里克8,14。1842 年Goxski 从北京至蒙古,在内蒙古地区采到沙地繁缕。1840-1850 俄国教会医生A.A.Tatarinov 在北京、河北、旧热河一带采集 10 年,回国路经内蒙古时也进行了零星的采集。1851 年后,Bunge 又精心从事黄芪属、棘豆属和蒙古与中亚藜科植物的研究,发
48、表了一大批新属种,其中仅藜科就有 7 个新属(梭梭属、合头藜属、蛛丝蓬属等),其中蛛丝蓬属的模式产地在二连附近。发表的新种有:黄芪属的内蒙黄芪、细弱黄芪、变异黄芪、阿拉善黄芪、灰叶黄芪;棘豆属的纤长棘豆、棉荚棘豆等。后来人们又从 Bunge 的标本中发现了一些新属种,其中新属沙鞭属的模式种采自锡林郭勒盟浑善达克沙地西部;新种尖叶盐爪爪的模式标本采自二连附近8。1866 年法国神父 A.David 从北京出发经张家口-西湾堡-山阴县至呼和浩特,沿大青山去包头、乌拉特前旗,向北至达茂旗南部的茂明安,向南渡过黄河到鄂尔多斯北缘。重点在土默特、萨拉齐、乌拉特、乌拉山以及黄河沿岸进行了大量植物的采集,所
49、采标本均赠给了巴黎博物馆植物园,大部分标本由植物学家 A.Franchet 鉴定。后于 1883-1888 年出版了David 在中国所采集的植物,记载蒙古高原植物新种 36 个8,13,14。1870-1926 年由俄国地理学会组织的“探险”队、“考察”队对亚洲中部进行了多次探险。探险队由 Przewalski 领导,他在 20 年间进行了 5 次探险,其中相当一部分时间是在蒙古高原采集的,采到的一些新种经鉴定后集中发表在 1877-1888 年的亚洲新植物分析的-卷和 1889 年发表的普氏采的蒙古及中国新疆(东土耳其斯坦)的植物名录中8。同年,Maximowicz.根据 Przewals
50、ki 和 Potanin 采的标本,编写了唐古特植物志第一卷,收载植物 203 种,其中有不少新分类群。1890 年又专门发表了“Potanin 及其同事在中国所采的植物”。继 Potanin 之后,另一次大规模的亚洲中部考察,由 P.K.Kozlov 领导,1899-1926 年间它们的考察队曾按 3 个方向分 5 次穿过戈壁沙漠,采到一些新种,如距果沙芥、沙生大戟、沙木蓼等13,14。在此期间,到蒙古高原进行过植物采集和研究的还有:A.M 于 1870年曾到呼伦贝尔盟达赉湖一带采集;E.V.Bretschneider 于 1873 年曾搜集内蒙古西部贺兰山标本,送给在华的英国植物分类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