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妙的透镜教案优秀7篇.docx

上传人:麒*** 文档编号:75899858 上传时间:2023-03-05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32.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奇妙的透镜教案优秀7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奇妙的透镜教案优秀7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奇妙的透镜教案优秀7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奇妙的透镜教案优秀7篇.docx(2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奇妙的透镜教案优秀7篇奇妙的透镜教案 篇一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透镜是在前面学完了光的折射后,要求学生进一步的学习透镜的基本知识,为后面学习透镜成像规律,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奠定基础,可以说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这节课主要是让学生了解主光轴、光心、焦点、焦距,两种透镜及对光的作用。通过学生动手实验探究,学生会养成良好的实验探究习惯,学会方法,增强学习兴趣。 2、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的具体内容,结合学生实际,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什么是凸透镜、什么是凹透镜;了解透镜的主光轴、光心、焦点、焦距;了解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的作用。 方法与过程:通过观察

2、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实物及板图,得出两种透镜的两种不同构造,培养学生通过观察时抓住事物本质特征,通过观察能够识别不同事物的不同特点的能力。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研究、探索新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研究透镜的作用及特殊光线的作图,对学生进行色彩美和线条美的教育。通过教师、学生的双边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能保持对自然界的好奇,初步领略自然现象的美好与和谐。 3、重点难点 重点:探究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难点:指导学生对实验进行仔细观察、分析,最后通过概括得出结论。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正处于发育、成长阶段,他们思维活跃,求知欲旺盛,具有强烈的操作兴趣,处

3、于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时期。学生在上一章学过光的折射基础上,已经对光的折射规律有了深入的了解,对于生活中很多光学仪器中用到的透镜的学习应该是水到渠成的一件事。但是他们刚接触物理,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掌握欠缺,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还需要直接经验的支持。因此应以学生身边事物和现象引入知识,理论联系实际,加强直观教学,逐步让学生理解和应用科学知识。 三、教法与学法 根据物理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本节课的实际情况,改变过分强调知识传授的倾向,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在探究过程中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探索精神、实践能力及创新意识。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情景,引导启发,评价方案,分析讨论,指导

4、实验,归纳结论。运用讨论法、直观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等教学方法。 八年级学生处于中学期间的过度阶段,自学能力和观察能力都有了一定的发展,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运用了讨论法、自主探究法、合作交流法等学习方法,着力开发学生的活动空间、思维空间、表现空间。 四、教学过程 为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环节: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南极大陆冰天雪地,四季如冬,在有阳光充足的时候,小企鹅们经常会躲到一些特殊形状的大冰柱后面来取暖,为什么这样就不会冷呢? 利用企鹅取暖的现象引入课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求知

5、欲,使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课堂中来。 第二环节:合作学习,探究新知。 探究一:凸透镜和凹透镜 教师拿出两副眼镜请学生观察,其中一副为近视眼镜、另一副远视眼镜(俗称老花镜),并提问你发现它们有什么区别?学生经过观察可以发现近视镜中间薄、边缘厚;远视镜中间厚、边缘薄。教师由此引出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概念,并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图片,让学生区别认识。然后展示课本图3.1-2引导学生认识主光轴和光心。 利用实物直观和模像直观相结合的方法教学,有利于学生接受理解知识。 探究二:透镜对光的作用。 组织学生分组做实验:分别让平行主光轴的光入射到凸透镜、凹透镜上,观察折射光线的路径,最后用笔画出入射、

6、折射光线的路径(教师强调该实验中的现象就是一种光的折射现象,透镜是薄透镜,发生两次折射看作是一次折射)。 学生通过实验发现透镜对光的作用,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光的路径,学生观察与自己所画路径进行对比,教师由此向学生讲解焦点、焦距的概念,并引导学生发现过光心的入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 学生自己动手,经历探究的过程,让学生更加深刻的认识理解诶知识,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体验物理学习的乐趣。 第三环节:感悟收获,课堂小结。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以下问题:今天我们一起探究了哪些问题?你获得了什么知识? 通过问题式的小结,引导学生自己总结本节课的重点,有利于强化学生

7、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第四环节:布置作业,巩固升华。 课外作业是课内作业的延续,有利于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有效地进行第二次学习,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我布置了以下作业: 必做题:第62页动手动脑学物理的第1、2、3、4、5题 选做题:如果一个戴着老花镜的老人,被困在一个小岛上,他想生火烤点东西吃,在天气晴朗的情况下,你能帮助他生火吗? 设置必做题和选做题两个层次的作业,满足不同学生能力的需求,既使学生进行了基础知识的训练,又使学有余力的学生获得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奇妙的透镜教案 篇二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什么是凸透镜,

8、什么是凹透镜,了解透镜的焦点、焦距。 2了解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的作用。 3同发声体发出乐音的音色不同。 4通过实验观察得出凸透镜对光线起会聚作用和凹透镜对光线起发散作用。 重点: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什么是凸透镜和凹透镜及它们对光的作用 难点:指导学生对实验进行仔细观察、分析,最后通过概括得出结论 教学方法 观察法、讨论法、实验法。 教学用具 透镜一组、光具座、光屏、蜡烛、火柴、光源、老花镜、近视镜、实物投影仪、手电筒、激光笔、学生多功能光学工具箱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的情境,引入新课 问:在前一章光现象的学习中,我们已经有所了解的镜子是什么? 生:平面镜、凸面镜、凹面镜 问:那么生活中你们还

9、知道哪些镜子? 生:(比如老花镜,近视镜)放大镜、望远镜、显微镜 问:你们讲到的这些镜与我们第一章所讲到的平面镜、凸面镜、凹面镜有什么不同? (分别出示平面镜、凸面镜、凹面镜 老花镜、近视镜、放大镜) 观察后得出结论:平面镜、凸面镜、凹面镜都是面镜,不能透过光线,光线在面镜的反射面上发生反射。老花镜、近视镜、放大镜则能够透过光线,凡是类似的这一些片我们都叫做透镜。 还有哪些是我们经常看见和接触到的透镜呢?(图片展示:照相机的镜片,望远镜的镜片、显微镜的镜片等等) 二、进行新课 师和面镜(平面镜、凸面镜、凹面镜)一样我们也从形状上对透镜进行区分(课件演示凸透镜、凹透镜)并先在实物投影上出示一块凸

10、透镜并讲解:中间厚、边缘薄的叫凸透镜。然出再出示凹透镜并讲解。然后两相对比 生透镜包括两种:凸透镜和凹透镜。生活中我们看到的透镜在形状上与刚才的这两块透镜有稍许不同,你们怎样区分它们,通过什么方法来区分它们。 师先看我投影出来的这几块透镜分钟是什么透镜,辨认一下。 学生讨论 师我们是通过什么方法来辨认它们的?对中间厚、边缘薄的是凸透镜反之则是凹透镜 (发下一组透镜,其中既有凸透镜也有凹透镜,让学生自行辨认它们。简单的直观的通过触摸来辨别透镜。) 师 凸透镜和凹透镜是怎么画出来的? 课件演示 我们看到两个交的球形的公共部分就是一块凸透镜,这两个球心的连线叫做主光轴这块凸透镜的中心叫做光心。 两个

11、未相交但相互接近的球形的中间部分就是一块凹透镜,这两个球心的连线叫做主光轴这块凸透镜的中心叫做光心。 主光轴和光心是我们研究透镜的两个常用科学术语 师下面我们来探究凸透镜对光线的作用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56,“想想做做” 演示实验。(用平面镜取光做凸透镜使光线会聚的实验并记录在白纸上得到的最小最亮的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然后取出另一块不同的凸透镜让一位学生模仿刚才的实验做一次看结果是否相同。最后换用凹透镜,重做以上实验,看有什么结果。) 学生讨论 得出实验的结论: 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的作用。不同的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能力不同。 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的作用。 师从以上实验我们发现不同的凸透镜对光线的会

12、聚能力不同。这体现在用不同的凸透镜做上述实验时,太阳光通过凸透镜后所成的最小最亮的光斑离凸透镜的距离不同。 由于凸透镜对光线起会聚作用,所以我们看见太阳光是一束平行光,通过透镜之后会聚于一个小而亮的点。我们把这个点叫做焦点。(这时太阳光与主光轴平行,焦点恰好在主光轴上)我们把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做焦距。实验中我们看到不同的透镜焦距是不同的。 奇妙的透镜教案 篇三 教学目的: 1、通过教学使学生知道凸透镜有成像的作用、成像的规律及生活中的应用; 2、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主动探求的精神、方法,动手实验能力、归纳概括能力和创造性性思维的形成; 3、培养学生养成主动探求的习惯,与人合作的科学态度,辨证

13、的看待客观事务的变化及变化规律。 教学重点:凸透镜有成像的作用及成像规律。 教学难点:学生自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教学用具:凸透镜、蜡烛、火柴、纸屏、投影仪、相机等。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认识凸透镜: 【设疑】:放大镜有什么作用? 【探究】:1、放大;2、聚光 【发现】:放大镜根据折射原理制成的。 【设疑】:放大镜的镜片有什么特点? 【探究】:摸一摸、看一看 【发现】:中间厚边缘薄 、透明-凸透镜(板书课题) (出示放大镜) 这是什么?谁知道它有什么作用? (有放大的作用。) 请学生到前边来做个实验(给学生放大镜和一本书)试着把书上的字放得最大。 学生反复实验 放大镜还有什么作用

14、? (有聚光的作用。) (板书: ) 放大镜是根据什么原理制成的? (光的折射原理制成的。)(在图下板书:折射) 再来看看放大镜的镜片有什么特点?摸摸、看看。 (放大镜的镜片中间厚,两边薄。) 还有什么特点? (镜片是透明的。) 我们把中间厚、边缘薄的透明镜片叫做凸透镜。(板书:凸透镜)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关于凸透镜的知识。(出示放大镜)这叫什么? (应该叫凸透镜。) 放大镜就是凸透镜。它有什么作用?是根据什么原理制成的? (放大、聚光的作用。是根据光的折射原理制成的。) 二、认识凸透镜有成像作用: 【设疑】:看看凸透镜,还有什么新的发现? 【探究】:(学生创造性的探究) 【发现】:通过凸透镜看

15、到的物体倒过来了。 凸透镜还有什么作用呢? (能让物体倒过来。) 你是怎样做的? (生示范) 大家都来做一做、看一看。你看到了什么现象? (生1:我看见老师倒过来了。生2: 前面的同学也倒过来了。) 是人倒过来了吗?现在你再看,人是倒着的吗?放下凸透镜再观察,想想通过凸透镜看到的是什么? (通过凸透镜看到的是物体的像。) 那么这叫凸透镜的什么作用? (凸透镜能使物体成像。) 认识凸透镜如何成像: 【探究】:让蜡烛火焰的像出现在纸屏上 【发现】:蜡烛、凸透镜、纸屏在一条直线上且高度相同。 【创造】:学生不同的摆放都能成像 【设疑】:像的大小与火焰的关系? (反复探究) 【发现】:像有时大,有时小

16、。 用凸透镜、蜡烛、白纸做实验,让蜡烛的像出现在白纸上,自己做做看。 (学生实验) 大家是怎样做的?请这一桌的同学到前边来做一做。 (巡视过程中错误的代表) (两生做实验,纸上无像) 能不能自己想个办法。 (生改变凸透镜、白纸、蜡烛之间的位置关系,在纸上得到蜡烛火焰的像 给大家讲讲你们是怎么做的? (凸透镜、蜡烛和纸的高度得相同才行,而且凸透镜、蜡烛、白纸得在一条直线上。) 我们按这个办法再来实验,同时我们把白纸叫做“纸屏”,看看在纸屏上得到的蜡烛火焰的像有什么特点? (生实验) 汇报实验结果。 (生1:在纸屏上得到了蜡烛火焰的像。生2:我们在纸屏上得到了蜡烛火焰的像还是倒立的。) 凸透镜能使

17、物体成像,而且成倒像。 (板书:凸透镜使物体成倒像) 认识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设疑】:你对这个发现有什么问题? (学生质疑) 【探究】:反复实验,寻求规律 【发现】:与蜡烛、凸透镜、纸屏三者的位置有关 【探究】:学生演示实验、参与板书,进一步探究 【发现】:蜡烛、凸透镜、纸屏三者的位置之间的辨证关系 【创造】:学生参与图文结合的板书形成 到底通过凸透镜得到的像比蜡烛火焰是大还是小?我们再来做做看,像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生实验,师巡视并指导) 谁到前边来边实验边汇报实验结果。 (演示当凸透镜离蜡烛近时,像就大,离纸屏近时像就小)。 那请你再说说什么条件下成大像? (当凸透镜离蜡烛近、离纸屏远

18、时在纸屏上得到大像。) 那在什么条件下成小像哪? (当凸透镜离蜡烛远、离纸屏近时在纸屏上得到小像。) 那就请同学们再来做做看是不是这样? (学生实验、老师巡视) 谁再来汇报实验结果? 生1: 生2: (板书:当凸透镜离蜡烛近、离纸屏远时在纸屏上得到放大的像。 当凸透镜离蜡烛远、离纸屏近时在纸屏上得到缩小的像。) 认识凸透镜的应用: 【设疑】:凸透镜成像规律在生活中的应用有什么? 【创造】: 1、用照相机拍摄同一景物成一大一小两个像; 2、利用投影仪成大小不同的像; 3、能解释凸透镜成像规律在生活中的其他应用。 这就是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大家想一想,什么地方用到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你能具体地说一说

19、吗? (照相机就用到镜头就是凸透镜,被摄的物体相当于蜡烛,底片就相当于纸屏。) (我们教室里的投影仪也用到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请你到前边给大家讲讲。(生讲解)你能让屏幕上的像变大吗? (可以让凸透镜离投影片近些,也可以让投影仪离屏幕远点。(边说边做) 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在课后自己制作“土相机”。 凸透镜 奇妙的透镜教案 篇四 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技能 了解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二、过程和方法 1、经历制作模型照相机的过程,了解照相机的成像原理。 2、能简单描述凸透镜成实像和虚像的主要特征。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模拟相机的制作和使用,获得成功的喜悦。 2、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

20、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 3、初步建立将科学技术应用于实际的意识。 教学重点: 通过观察和制作,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透镜及其成像的丰富、具体的感性认识。 教学难点: 通过观察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的像,再经过分析、综合、最后得出它们成的像。 教学竹备: 照相机、投影仪、幻灯机、放大镜、硬纸板、凸透镜、半透明塑料薄膜或蜡纸、毛玻璃。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节日家人团聚或外出旅游,总要留影作纪念,摄影师用照相机拍出美丽的风光,动人的场景使人们从照片中感到美的享受和启迪。这就需要照相机,你们想了解它吗?今天我们通过观察、研究走近它,认识它。 二、新课学习 (一)照相机 大家想了解关于照相

21、机的什么知识呢?照相机对于我们来说就是一个神秘的小盒子,里边到底有什么?照相机为什么能拍照?照相机前面的镜头是什么透镜?照相机的构造是什么样的?为什么同样的照相机能排出全景和不是全景的照片?为什么照片中景物比实物小?有时拍出的照片很白,有时拍出的很暗,这是怎么回事?为什么我们常用的照相机叫傻瓜相机? 通过对照相机的观察和大家收集的资料,看看能不能解决这些问题。哪组先来汇报一下你们组收集到的资料。教师适时的引导、评价。 1、照相机前面镜头是凸透镜。想拍全景离景远点,想拍人大点离人近点。光线强拍出的照片发白,光线弱拍出的暗。照相机由镜头、机箱、调焦环、光圈、胶片等组成。 播放动画:快门与采光 播放

22、动画:光圈与景深 通过播放动画,让学生直观的了解照相机的调光和景深与透镜的关系。 2、光经过照相机镜头后会聚在胶片上,形成一个像,这个像冲洗出来就是照片。像是怎么落在胶片上?是因为胶片上涂着一层对光敏感的物质,通过镜头的光在胶片上曝光后发生化学变化,物体的像就被记录在胶片上,经过显影、定影后成为底片,再用底片冲印就可以得到照片。 想想做做: 方案 1:用两个粗细相近的长方形纸筒,使一个纸筒刚好能套入另一个,在大的纸筒前面固定一个凸透镜,在小的纸筒前面,固定一个半透明塑料薄膜作为屏幕,把纸筒有屏幕的一端朝里,套入较大的圆筒,就制成了模拟照相机。 方案 2:用硬纸板圈成两个直径大小相近的,长约15

23、 cm的圆纸筒,使一个纸筒刚好能够套入另一个,在直径较大的纸筒前面,固定一个凸透镜,在直径较小的纸筒前面,固定一个屏幕。把较小的圆筒有屏幕的一端朝里,套入较大的圆筒内,这样模拟照相机就做成了。 现在我们按照方案制作好后,对准某个人或物体,拉动纸窗改变透镜和屏幕之间的距离,能观察到什么?是不是可以看到一个缩小的、倒立的清晰的像?下图就是照相机成像的原理示意图,物体通过透镜在底片上成一个缩小倒立的像。 板书:一、照相机: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来自物体的光经过照相机镜头后会聚到胶卷上,形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像。 (二)投影仪 教学中常用到投影仪,现在观察它的结构,想想使用它有什么优点?分组观察

24、,教师指导。投影仪由灯泡、投影片、镜头、平面镜、屏幕组成。 演示:把投影仪上的平面镜(反光镜)取下,投影片放到载物台上(正放),调节镜头,在天花板上就能得到投影片上图案的像,再把反光镜安上,把图案打到屏幕上。天花板上得到一个倒立、放大的像。用平面镜使像反射到屏幕上。实物投影仪能直接投影实物。投影仪成倒立、放大的像。 板书:投影仪上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能成倒立、放大的像。 (三)放大镜 我们桌子上放有放大镜,放大镜是凸透镜,也是常用的光学仪器之一。现在用它看书上的字观察有什么现象?放大镜能使书上的字放大,字是正立的,说明放大镜能成正立、放大的像。 放大镜成像和照相机、投影仪不同,放大镜成像是

25、正立的,投影仪和照相机成像是倒立的。 刚开始移动放大镜,离书越远,字越大,到了一定距离以后,字变模糊。伸直胳膊拿着放大镜看外面的景物是倒立和缩小的。放大镜成的像与物在凸透镜同一侧。 放大镜成的像打不到屏幕上。 板书:三、放大镜:放大镜是凸透镜,能成正立、放大的像。 (四)实像和虚像 刚才我们通过自己动手、观察、研究了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的成像特点。照相机和投影仪成像是光通过凸透镜射出会聚所成。如果把感光胶片放在那里,是可以记录所成的像,这种像叫做实像。物体和实像分别于凸透镜的两侧。 凸透镜成实像 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放大镜所成的像也是虚像。凸透镜成虚像时,通过凸透镜射出的光没有会聚,只是人

26、眼逆着出射光方向看去,感到光是从放置物体那一侧成虚像发出的,所以物体和虚像位于凸透镜的同侧。 凸透镜成虚像 三、小结 本节课我们通过制作和观察了解了如下内容: 1、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能成倒立、缩小的像。 2、投影仪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能成倒立、放大的像。 3、放大镜是凸透镜,能成正立、放大的像。 四、板书设计 一、照相机:照相机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能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像。 二、投影仪:投影仪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能成一个倒立、放大的像。 三、放大镜:放大镜是凸透镜,能成一个正立、放大的像。 奇妙的透镜教案 篇五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什么是凸透镜,什么是凹透镜,了

27、解透镜的焦点、焦距。 2、了解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的作用。 二、过程与方法 观察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保持对自然界的好奇,初步领略自然现象的美好与和谐。 教学重点: 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什么是凸透镜和凹透镜及其对光的作用。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对实验进行仔细观察、分析,最后通过概括得出结论。 教学准备: 透镜一组、光具座、光源、老花镜、近视镜、饮料瓶(无色透明、表面没有波纹、去底去瓶口上部)、香、火柴、实物投影仪、激光演示器、手电筒。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同学们都见过放大镜,利用放大镜我们可以看清用肉眼看不清的小字;有些同学的视力不好,配上合适

28、的眼镜就可以看清本来看不清的物体;假日外出旅游,用照相机可以把美丽的自然风光留为永恒的记忆;上课时,老师可以利用投影仪把教学内容打在幕布上,方便了课堂教学;医院化验室的医生,在显微镜下可以看见血液中的各种细胞;科学家们利用巨大的天文)(望远镜来观察、接收来自宇宙的信息,通过对这些信息的分析,人们对宇宙越来越了解。前边所说的放大镜的镜片、眼睛的镜片、照相机的镜头、投影仪、显微镜、望远镜等仪器的镜头,都是由透镜组成的。 今天,我们就来研究透镜,同学们想了解有关透镜的哪些问题?看来同学们对透镜很有兴趣,提出这么多的问题,要想得出答案,我们就要通过探究和实验来获得。 二、新课学习 (一)凸透镜和凹透镜

29、 在我们的桌子上都有一盒透镜,它们的表面是球面的一部分。同学们认真观察,不要用手摸,看有什么不同,能分几类,找出它们的特征。 学生们在仔细观察、讨论,并进行比较,概括出它们的特征。透镜有两面往里凹的,也就是中间薄,边缘厚。也有往外凸的,也就是中间厚边缘薄。 我们把中间厚,边缘薄的叫凸透镜(convexlens);把中间薄,边缘厚的叫凹透镜(concavelens)。 通过大家的观察、讨论和概括,我们认识了凸透镜和凹透镜。 板书:一、什么叫凸透镜?什么叫凹透镜? 中间厚、边缘薄的叫凸透镜(convexlens); 中间薄,边缘厚的叫凹透镜(concavelens)。 凸透镜和凹透镜生活中常用到,

30、我们桌子上放着帮助人们矫正视力,保护眼睛的近视眼镜的镜片和远视眼镜的镜片,看看它们是什么透镜(lens)? 远视镜的镜片中间厚,边缘薄,是凸透镜;近视镜的镜片中间薄,边缘厚,是凹透镜。我们已经知道了什么是凸透镜和凹透镜,现在观察下图,说说它们中哪些是凸透镜,哪些是凹透镜。 图中甲是凸透镜,图中是凹透镜的是乙图。 我们继续认识凹透镜和凸透镜,大家仔细观察,镜片的两个表面(或至少一个表面)是球面的一部分。接下来我们来看凸透镜和凹透镜的示意图,了解研究透镜时常用的两个科学术语:主光轴和光心。组成透镜的两个球的球心连线叫主光轴,在主光轴上有一个特殊的点,通过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这一点叫透镜的光心,可

31、以认为透镜的光心就在透镜的中心。 (二)透镜对光的作用 同学们现在从透镜盒中拿出一个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再把一张纸放在它的另一侧,来回移动,观察有什么现象? 有亮点出现,那你知道亮点是怎么形成的吗?“亮点”会随着纸的来回移动而在亮度上、大小上发生变化。亮点变亮说明它的光进入我们眼睛中的变多。现在,请你动手,让光斑变得最小,最亮。并测量这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记录下来,换另一个凸透镜,重做上面的实验。 再换一个凹透镜,重做上面的实验,纸上能够得到很小、很亮的光斑吗?这说明了什么?用凹透镜无论如何移动,都得不到很小、很亮的光斑。这些现象说明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线有不同的作用。但是由于我

32、们观察不到光的传播路径,所以为了对这个问题作进一步的研究,我们来设计一个实验。 做法1:把凸透镜放在光具座上,让光源正对照过去,移动光屏,有亮点。再换凹透镜重做,将怎么移动光屏都没亮点。 做法2:将无色透明饮料瓶放在水平桌面上,在瓶中放置点燃的香头,在上面要放凸透镜或凹透镜,这就形成一个“烟室”,用手电筒对准透镜照射,适当调节手电筒和透镜的距离,观察透镜对光的作用,看到通过凸透镜的光线相互靠拢,通过凹透镜的光线相互远离。 板书: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播放动画:RT010500002817_判断透镜的类型 通过此练习,分析光路,确定光线经过透镜是被会聚还是发散,从而确定通

33、过的透镜是凸透镜还是凹透镜。 (三)焦点和焦距 射到地面的太阳光是相互平行的,叫做平行光,凸透镜能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会聚在一点,这个点叫做焦点(focas),用“F”字母表示,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做焦距(focallength)。用“f”字母表示。 凹透镜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发散,它没有实焦点,但通过凹透镜的光反向延长也可以交在主光轴上一点,这点是凹透镜的虚焦点。 播放动画:凹透镜的焦点和焦距 (四)动手动脑学物理 1、拿一两个凸透镜试一试,怎样可以测得凸透镜的焦距。 方法(1):拿一个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让光通过凸透镜照到白纸上,移动凸透镜使光斑很小很亮,用刻度尺量出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 方法

34、(2):在光具座上,让光源的光正照到凸透镜,移动光源和光屏,找到光屏上很小很亮的点,用刻度尺测出光屏与凸透镜的距离。 2、焦距的长短反映了凸透镜会聚作用的强弱,焦距短的会聚作用强。凸透镜表面的凸起程度决定了它的焦距的长短:表面越凸,焦距越短,每个凸透镜的焦距是一定的。 三、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以下内容: 1、我们认识了凸透镜和凹透镜,而且知道了凸透镜的焦点和焦距。 2、凸透镜能使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会聚在焦点上。 3、凸透镜能产生平行光。但是,凹透镜却能使平行光发散。 四、板书设计 焦点:F 焦距:f 奇妙的透镜教案 篇六 活动目标 : 1引导幼儿在活动中发现不同透镜的特征,并用语言表达其发现

35、。 2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探索兴趣。 活动准备: 凹透镜、凸透镜、平面镜、凸面镜、凹面镜、望远镜、放大镜、显微镜、一副眼镜。 活动过程 : 一、 第一次尝试:玩透镜 1师:小朋友,教师为大家每人准备了两块奇妙的镜片,请你们用镜片放在眼睛前看看,你们发现了什么? 2幼儿操作尝试。 3引导幼儿讨论:刚才用两块奇妙的镜片看的东西一样吗? 4得出结论: 不一样,有的放大,有的缩小。 二、 第二次尝试:引导幼儿发现:凹面镜、凸透镜的特征 1师:两块小镜片看到的东西都不一样,真有趣,那为什么用它们看东西会不一样呢?哪种镜片看东西会变小?哪种变大?请你们再仔细看一看、摸一摸,它们的样子是

36、不是一样? 2幼儿尝试操作,发现不同的原因。 3引导幼儿讨论。 1) 哪种镜片看东西会变小?(中间薄的镜片看东西会变小)教师告诉幼儿:这种就叫凹透镜(幼儿学说) 2) 哪种镜片看东西会变大?(边上薄中厚的镜片看东西变大)教师告诉幼儿:这种就叫凸透镜(幼儿学说)。 3) 得出结论:不一样的透镜看东西也不一样。 三、 第三次尝试: 1师:小朋友真了不起,发现了这么多奥秘。老师还给大家准备了几面奇妙的镜子,你们看是什么? 2 请幼儿看看这三面镜子里看到人是一样的吗?为什么会不一样? 3引导幼儿讨论:这两面镜子和我们刚才看到的透镜有什么不一样? 4得出结论:这两面镜子是工人叔叔们利用凹透镜、凸透镜的原

37、理,只是它在透镜的后面涂上了一层水银,而这就不是透镜了,叫凹面镜、凸面镜。 5教师小结:今天,我们看到的这些镜子真奇妙,能把东西放大、缩小,你还在什么地方见过这种镜子呢?(望远镜、放大镜、显微镜、眼镜等等)幼儿说出各种镜子,教师出示。 6 幼儿自由地玩望远镜、放大镜、哈哈镜等(自然结束)。 奇妙的透镜教案 篇七 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技能 了解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二、过程和方法 1经历制作模型照相机的过程,了解照相机的成像原理。 2通过观看投影片,了解投影仪的成像原理。 3能简单描述凸透镜成实像和虚像的主要特征。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模拟相机的制作和使用,获得成功的愉悦。 2通过

38、自制水滴放大镜,初步感受等效原理的应用。 3培养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的情感。 4初步建立将科学技术应用于实际的意识。 教学准备 一、教师演示器材:真实照相机、模拟照相机、投影仪、投影片、放大镜。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 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对透镜有了一定的了解,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它在生活中的应用(出示片2)问你现在最想要的是那种? 二、新课教学 (一)照相机 出示真实照相机,让学生仔细观察照相机镜头的形状,使他们对照相机镜头有直观的印象,指出它的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播放画有照相机结构图的投影(片3、4),对照投影讲解主要结构,主要原理介绍(见片5、6)。来自物

39、体的光经过照相机镜头后会聚在胶卷上,形成一个缩小的像。胶卷上涂着一层对光敏感的物质,它在曝光后发生化学变化,物体的像就被记录在胶卷上,经过显影、定影后成为底片,再用底片洗印就可以得到相片。 (二)想想做做 教师出示做好的模拟照相机,问学生想学会制作相机吗? 学生课堂探究活动一:让学生动手制作模拟照相机。 讲解制作方法:在直径较大的圆纸筒一端固定一个凸透镜,在直径较小的图纸筒一端固定半透明塑料薄膜,再把小纸筒有屏幕的一端套入大纸筒内。 教师:让学生把模拟照相机对着点燃的蜡烛,观察并前后拉动直径较小的纸筒,直到在半透明薄膜上看到烛焰清晰的像,回答: 1像是缩小还是放大? 2像是正立还是倒立? 3像

40、是虚像还是实像? 1和2比较直观,对于3可以让学生根据进入眼中的光线是否来自像点进行判断。 学生课堂探究活动二:学生用自己制作的相机探究成像性质,掌握照相机的调节(片7) (三)投影仪 学生课堂探究活动三:将制作的照相机逐渐靠近烛焰,观察像的变化?怎样进行调节? 当学生找到倒立、放大的像时引出投影仪的介绍了 让学生观察投影仪,着重观察镜头,简单介绍其构造(片8)、原理(片9)、使用(片10)。 学生课堂探究活动三:如何调节镜头使像变大? 让学生观察并回答: 1像是放大还是缩小?; 2像是正立还是倒立? 3像是虚像还是实像? 教师指出幻灯机、电影放映机基本成像原理和投影仪是一样的。 (四)放大镜

41、 学生继续让镜头靠近烛焰,当距离到达一定时,光屏上看不见烛焰的像了,引出放大镜。 学生活动:用凸透镜看书上的字,说出看到的情况:(片10) 1字是放大还是缩小? 2字是正立还是倒立? 教师讲解:放大镜是凸透镜,能使物体成放大的像,但这个像与投影仪所成的像是不同的,它是正立的虚像,并且像与物体在同一侧(片11)。 提问:能否利用其他物品来替代玻璃凸透镜制成放大镜? 教师:拿出一杯水,观察插入水中的筷子怎么变化。 学生的回答:水滴放大镜、水瓶放大镜、冰透镜, 教师:归纳实像与虚像(片12) 学生课堂活动四:水滴放大镜看书本上的字。 (五)动手动脑学物理 1和2让学生课后完成,并书面记录结果。 (六)课堂教学小结(片13)2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