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优秀8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优秀8篇】.docx(2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优秀8篇】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 篇一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生活中各种静电现象。 (2)知道静电是如何产生的。 (3)了解常用的三种起电方法。 2.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通过讨论建立对静电现象的认识。 (2)通过实验探究了解三种起电方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精神。 1、自然界存在两种电荷:即_和_. 2、起电的三种方式:_起电,_起电,_起电。 3、电荷守恒定律 1、思考与讨论:日常生活中,你了解或碰到过的关于静电的现象有哪些?请举例。根据初中的学习,怎样使物体带电?如何检验? 结论: 2、讨论与探究:以摩擦起电为例,探讨起电的本质。(静电
2、现象的解释) 结论: 3、讨论与探究:摩擦起电是使物体带电的唯一方法吗? 1、课堂巩固:(1)学习与评价P2、1 (2)学习与评价P2、2 (3)(双选)有一带正电的验电器,当一带绝缘柄的金属球A靠近验电器的小球(不接触)时,验电器的金属箔张角减小,则金属球A() A、可能不带电B、可能带负电C、可能带正电D、一定带负电 (4)学习与评价P2、4 2、课后提升:(1)书本P5、13 (2)学习与评价P3、510 请完成思案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 篇二 活动目标 1、在品茶的过程中初步了解茶叶的功效。 2、通过观赏茶艺初步掌握茶具的名称,用途和摆放。 3、享受自主设计茶具摆放带来的乐趣。 4、在活
3、动中,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发现现象,并能以实证研究科学现象。 5、初步了解其特性。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基本茶具、茶具摆放图片、泡茶视频 2、经验准备:幼儿对茶具有一定的了解,有过喝茶的体验 活动过程 (一)通过品茶与谈话,引起幼儿对茶叶的功效了解 1、教师给幼儿喝茶,幼儿尝试说出茶叶的功效 教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杯茶,请小朋友品尝一下自己桌上的茶,喝完请轻轻把杯子放到原来的位置上,并告诉老师你喝到的茶是什么味道的。 2、教师提问幼儿从中喝到的味道,以及尝试让幼儿自主说出茶叶的功效。 3:教师对于幼儿给出的答案给出补充和总结 师:小朋友说的非常好,我们喝茶可以提神、助消化、提高免疫力
4、、长高。还可以让我们的女生变的越来越漂亮,男生越来越帅气。 (二)通过观看视频,认识茶具并且了解它的用途和使用方法 1:教师第一次播放视频,幼儿初步感知茶具的作用 师:茶对我们身体有这么多的好处,那小朋友知道要泡出一杯这么香的茶,需要用什么来泡吗? 师:小朋友们都知道是茶具了,接下来我们一起看一段视频,看看茶艺老师用哪些茶具泡茶的?它们都叫什么名字?它们用来做什么的? 边播放视频,教师边解说 2、教师第二次播放视频,幼儿能够说出茶具的名称和作用 师:视频中的茶艺老师表演的非常的优美,小朋友们想再看一遍吗?在看视频的时候要听清茶具的名字?想一想它们用来做什么的? 幼儿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能够说出
5、看到的茶具的名称和用途。 3、教师通过提问、示范和讲解,引导幼儿认识茶具的名称、用途及个别茶具的使用姿势, 每介绍一个茶具就要相对应的介绍出这个茶具所相对应的使用姿势。(包括:随手泡、茶盒、紫砂壶、公道杯、茶杯、茶托、茶巾、茶道六君子、茶席和茶盘) (三)自主操作,学会摆放茶具 1、自主设计茶具的摆放,体验其中的乐趣。 (1)教师出示全部的茶具,幼儿挑选出摆放在茶盘里的茶具 师:茶具家族里有许多的茶具宝宝,哪些是可以放在茶盘里面的,哪些是放在茶盘外面的?(出示PPT,让幼儿边说出茶具的名称边分类) (2)教师提出任务,幼儿自己尝试给茶具摆位置 师:小朋友,我们已经和茶具宝宝交朋友了。小朋友在班
6、级有自己的位置,那茶具宝宝在茶盘上也有自己的位置,让我们一起给茶具宝宝在茶盘上找一个合适的位置吧!看看怎样摆放又美观又方便我们泡茶?它们很脆弱要轻拿轻放哦。 (3)幼儿自主摆放茶具,教师进行指导。 2、示范正确的摆放,进行统一指导 (1)幼儿分享各自的摆放结果 师:你的茶盘里摆放了哪些茶具宝宝?它们是怎么摆放的?为什么要这样(引导个别幼儿展示给大家看) (2)展示正确摆放的图片,提出要求: a:公道杯、紫砂壶的嘴都不能对着客人, b:紫砂壶不能被挡住; c:公道杯和紫砂杯是好朋友,它们要面对面靠得近一些; d:茶具不能摆放太分散 师:根据要求小朋友再调整一下吧 延伸活动 请小朋友回家摆放给自己
7、的爸爸妈妈看,瞧一瞧爸爸妈妈是怎么用茶具宝宝来泡的。 活动反思 在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幼儿能够清楚的知道茶壶的作用是接水已经倒水,但他们对茶壶的各个组成部分并不清楚。在这节美术活动课中,以茶壶为题,让幼儿更直观的了解茶壶,知道他的组成以及作用。 因为班级里有平时倒水的茶壶,我们就直接先观察班级的茶壶,根据之前积累的经验,幼儿能够直接说出茶壶的各个组成部分是由壶嘴、壶盖、壶身、手柄组成的。以至于这节课上的很轻松,大家掌握也很好。 在示范点拨时,因为有实物,便直接拿实物写生,幼儿作画时也能够根据自己的想法作画。在结束环节,幼儿欣赏同伴的作品,共同分析茶壶的外貌特征,装饰的图案是否完整,运用的色彩是否
8、干净、漂亮。在创作方面可以转动纸张,换不同角度去想象。 在作画时,我主要观察黄*小朋友,因为在这几次作画中明显能够感受到他不敢画,有时候明明是会画却不敢画有时还会哭,在跟他家长沟通过后,今天作画时,他已经能够下笔,并且主动告诉我他画了一个小巧的茶壶,但在借形想象时,他又不敢画而且默默的擦眼泪,从他妈妈那里了解到是由于爸爸外出开店,他很想念爸爸以至于自己不自信,不敢画。于是我便轻轻走到他身边跟他说,没关系,自己画出来的都是最棒的。他听了我的鼓励,便动手画了几笔,又说自己不会画了,我问他你把茶壶变了什么,他回答说不知道。在点评时,我还是以表扬鼓励的形式表扬了他的作品。让他知道自己画的都是最棒的。
9、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 篇三 设计意图: 帮助幼儿探索周围生活中常见的科学变化现象,想获取有关科学经验,是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的目标之一。碰一碰就是幼儿日常生活中经常看到的“同样一块磁铁,有时一碰就能被吸住,有时怎么碰都吸不住”的现象,我在这里安排了一系列具有幼儿探索性的活动,发现并能揭示磁铁的“同性相互吸引,异性相互排斥”的特征,建立有关磁铁原理的粗浅概率。 活动目标: 1、对磁铁感兴趣,发现磁铁只能吸住铁制品的特征。 2、发展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学习按一定的标准(是否能吸引)进行分类。 3、尝试用简单的图画记录观察磁性现象、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探索的结果。 4、培养幼儿对事物
10、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通过实验培养互相礼让,学习分工合作的能力。 活动重点: 让幼儿能通过自己的操作理解磁铁的特征。 活动难点: 幼儿初步懂得同性相互吸引,异性相互排斥的道理。 活动准备: 每人一盘材料,内有磁铁和铁片、曲别针、螺丝、塑料吸管、玩具,玻璃制品、布料制品。 活动过程: 1、自由玩,观察发现磁铁的特性: (1)、给每位幼儿一块磁铁,告诉幼儿可以用磁铁和自己想碰的东西碰一碰,看看能发现什么。 (2)、请幼儿将自己的发现告诉大家。 (3)、教师出示备好的盘子里面装的各种材料,请幼儿根据自己的经验猜测哪些东西能吸起来,哪些东西吸不起来。 (4)幼儿拿一块磁铁先去吸铁制品、再
11、去吸塑料吸管、玩具、玻璃制品、布料制品,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发生了什么现象。 (5)通过实验操作验证猜测,进一步发现磁铁只能吸引铁制品的特征。 小结:当磁铁吸引铁制品时(曲别针、螺丝、铁片)就会产生吸引力,当磁铁吸引木制品时(塑料吸管、木制玩具、玻璃制品、布料制品)就会相互产生推力。 2、学习用磁铁将物品分类。 (1)、请幼儿用磁铁吸一吸盘子里的东西,把能吸住的东西放到一起,不能被吸住的东西放到一起。 (2)、老师和幼儿共同总结实验的结果。 3、经验迁移 精拣铁屑,给每位幼儿分发一个纸盒,让幼儿看看盒子里面装的是什么?(每个盒子装了一部分大米,在大米里面装上各种铁制品和木制品),提醒幼儿看看米里面
12、有些什么?自己想办法将铁屑又快又干净的剔除掉。 提问:磁铁吸住了哪些东西? 小结:磁铁吸住了曲别针、铁片、螺丝。 4、出示笔、纸若干 出示大记录笔,幼儿讲述实验结果,老师记录,获得磁铁只能吸住铁制品的感性经验。 活动延伸: 1、老师引导幼儿用自己手中的磁铁在室内进行玩碰一碰的游戏,看一看哪些东西是被磁铁吸引的,哪些东西不能被磁铁所吸引。 2、在生活中引导幼儿幼儿寻找关于铁制品的物体。 幼儿园大班优秀科学教案 篇四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初步感知蚯蚓的外形特征,学习简单的记录。 2、初步了解蚯蚓的生活习性及用途。 3、培养幼儿细致观察的习惯,体验发现的乐趣,产生探究的欲望,萌发爱护蚯蚓的情感
13、。 4、对科学活动感兴趣,能积极动手探索,寻找答案,感受探索的乐趣。 5、培养探索自然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多媒体(有关于蚯蚓的生活习性的介绍) 2、两、三条蚯蚓放置在大盘中,放大镜、镊子、小刀、筷子若干。 3、有关蚯蚓的图片若干布置在墙面上。 4、记录用的纸和笔。事先学习观察记录表格。 【活动过程】 一、导入,激发幼儿观察蚯蚓的兴趣。 1、师:今天老师带来的一个弯弯曲曲的动物朋友,你们猜一猜是谁?引起兴趣。教师在白板上倒序地画出蚯蚓、再画泥土、最后画泥土上种植的树。 2、引导幼儿细致观察、想象、并互相质疑。(它像蛇,但没有眼睛;它像毛毛虫,但没有脚。) 二、通过观察了解蚯蚓的外形特征。
14、 师:那我们来看一看蚯蚓到底长得什么样子。请小朋友观察桌上的蚯蚓你能来说说它长的是什么样子?请大家把观察蚯蚓的样子请小组长在记录纸上记录好吗? 1、每组记录(教师注意巡回观察,并注意引导、帮助引导一些能力相对较弱的孩子的,鼓励幼儿互相交流。) 2、代表性的孩子讲解自己的记录。(教师引导幼儿认真倾听,并鼓励幼儿提出自己的问题、质疑别人的观点。) 3、将幼儿记录的表格以视频形式展示给幼儿。 4、小结:蚯蚓的身体是细长的、一节一节的、弯弯曲曲的,头部有点尖,便于钻土,最在最前面,没有眼睛、鼻子、耳朵、脚。他靠皮肤来感觉,靠“蠕动”来“行走”。 三、初步了解蚯蚓的生活习性以及用途。 师:那蚯蚓生活在哪
15、里呢?(泥土里)它吃什么呢?看让我们来看一看蚯蚓是怎样在泥土里生活的。看PPT(图一),让幼儿讲述。你们知道蚯蚓有一个什么特殊的本领?(松土)蚯蚓有用吗?观察PPT(图二) (引发幼儿原有的知识经验,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你喜欢蚯蚓吗?为什么?小结蚯蚓的用处。 四、拓展知识经验。 1、什么时候会出现许多蚯蚓呢?(下雨过后)。为什么下雨天会有这么多蚯蚓。观察PPT(图三)拓展幼儿的知识经验。 2、激发幼儿扮演小蚯蚓的兴趣,模仿蚯蚓爬以及松土的游戏! 【活动延伸】 带着工具到户外去挖蚯蚓。 最后让幼儿看着大哥哥姐姐手拿小工具外出挖蚯蚓的情景图,再次激发幼儿积极探索的欲望。 【活动反思】 纲要中提出“
16、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 今天的科学活动中我的教学挂图一出示出来,孩子们就开始大声嚷嚷起来:“蛇!快来看呀!好大的蛇啊!”“不对,是蚯蚓呢!”“是蚯蚓,蚯蚓比蛇小好多的。” 由此可见,孩子们的生活经验还是挺多的。这个活动不仅使孩子们观察到了蚯蚓的外形特征,了解了蚯蚓的生活习性,使他们掌握了蚯蚓的作用,还知道了蚯蚓的一个神奇的本领。 相信孩子们对蚯蚓还只是表面上的了解了一些相关知识,所以今天我给孩子们布置了一项任务,就是周末和爸爸妈妈一起到户外去找一找蚯蚓,在做进一步的观察,并要求他们亲自操作通过自己的观察去了解蚯蚓的再生本领,希望能得到家长
17、们的配合。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 篇五 活动目标: 1、萌发对自然现象的兴趣和探究欲望。 2、知道风的形成原理,探索产生风的各种方法。 3、初步了解风与人类的关系。 活动准备: 1、已经有过玩风车的经验。 2、每组一筐能产生风的物品。 活动过程: 1、幼儿回忆自己玩风车的感受。 “今天早上我们一起玩了风车,你们的风车是不是都转起来了?你是怎样让风车转起来的呢?”“那为什么你跑或者用嘴吹时风车就会转了呢?”(小结:是风让小风车们转起来的。) 2、用筐内物品探索产生风的方法。 (1)幼儿自由探索,教师巡回指导。 “那现在教室里有没有风呢?我们小朋友能不能想办法变出风来?老师为你们准备了很多东西,你们
18、也可以用这些东西去试一试,看能不能变出风来。” (自评:注重观察和倾听,把握教学契机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教师要练就一双像鹰一样的眼睛,而这双眼睛不应该只盯着看“我教的孩子们会了没有?”“孩子们是不是按老师的规定在活动? ”应该以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幼儿,关注他们活动的过程,在孩子们的活动中去看、听、交流和思考,只有注意观察儿童的言行举止了,注意倾听儿童的言语、交淡了,注意思考孩子的实际水平和发展进程了,才能把握幼儿的情绪表现、心理需要、能力水平,然后“针对儿童去做”,开出“调理配方”,充分体现引导者、帮助者、教育者的作用,以满足幼儿发展的需求。这样真正收到“实施素质教育,为幼儿一生的发展
19、打好基础”“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的育人目标。在方面我深有体会,因为在试教这堂课时,我只注意了让幼儿自由探索和讨论,而没有能认真地去倾听和指导,于是到头来,还是白忙一场,没能针对幼儿出现的问题来进行下面的教学,从而使整个教育教学活动陷入了教师无法把握的境地。在后来经过了反思,我注意了这一问题,在这个环节中注意仔细倾听和指导幼儿,从而使得下一环节中有了可抓住的教育方向,更使我的教学具有了针对性和目的性。) (2)幼儿讲述。“谁来说说刚才你玩了什么?怎么变出风的?”(小结:小朋友用捏一捏、扇一扇、压一压、吹一吹、抖一抖的方法都变出了风。) (3)师生共同小结风的形成原理。 “我们刚才用纸扇、
20、用嘴吹就让周围的空气动起来,空气一动起来就有了风。” “那你们想一想我们怎样才能让风大一点?怎样让风小一点?”(小结:当我们用很大的力气去扇、压、捏的时候风就会很大;当我们用很小的力气去扇、压、捏的时候风就会很小。) (自评:给机会让幼儿自由探究,主动学习对于儿童来说,外面的世界就是一个神秘的未知世界,有许多让他们感到新奇的事物和现象,都能激发他们的好奇心,让他们想去自己试一试。在过去我们会用一种简单化的教育方式老师的直接告知来让幼儿获取知识,而忽视了儿童在教育过程中的主动探究。纲要指出要强调幼儿的主动学习,还指出:“科学教育要尽量让幼儿实际参加探究活动,使他们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
21、现的乐趣”、“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应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所以,在这堂课的设计中我就选用了幼儿生活中常见的物品,专门拿出了时间,给幼儿以自由探究的空间。课中,我没有直接告诉幼儿怎样才能产生风,而是用了一定的时间让幼儿用我为他们准备好的材料来自己探索、发现产生风的方法,在之后提出的怎样让风能变大、变小的问题时,我又让幼儿自由的探索、发现,加之一个游戏,大家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总结、验证了难以用语言表达出来的科学现象。这正如皮亚杰所说的,儿童独立摸索,看起来是“浪费”了时间,实际上恰
22、恰是赢得了时间。) 3、初步了解风的用途和危害。 “风在我们生活中有哪些用呢?” “风有这么多好的地方,那它有没有不好的时候呢?” “刚才我们小朋友说了风在很多时候都对我们有很多好处,但它也有不听话的时候,会给人类带来很多灾难。那我们平时应该怎样做才能减少风的危害呢?” (自评:培养环境保护意识和行为大自然以其无比宽广和慈爱的胸怀,在每个季节都向孩子们献出妙趣横生的礼物雪、雨、风、雾等等,还有光、热、水、土、动植物等,孩子们用它们做游戏,感受、体验和发现着自然界的变化和奇妙。而这些自然要素在与人类长期共处中也产生了各种依存关系。纲要中指出:“在幼儿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帮助幼儿了解自然、环境与人类
23、生活的关系。从身边的小事入手,培养初步的环保意识和行为”。因此,我们就应该从孩子们在生活中经历过、有经验的事开始,帮助幼儿了解自然、环境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培养他们对环境的关爱之情。)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 篇六 课题生成: 在主题活动地球我们共同的家园中,我们从小班起重点介绍地球七的动物。于是幼儿、老师共同收集了几种动物如兔子、金鱼、寄居蟹,幼儿对这些活生生的动物很感兴趣。 “菊香蟹肥”的时节,幼儿都吃过螃蟹,他们带来了蟹壳,他们说:熟螃蟹是红色的。因为螃蟹的大钳子要夹人,父母都不让孩子玩活螃蟹,但幼儿却有着强烈的兴趣。于是我们设计了这一活动,为幼儿提供条件,创造机会让他们探索。 活动目标: 1
24、、充分体验探索活动的快乐。 2、了解螃蟹的外形,爬行方向,学会一些简单的观察方法。 3、激励幼儿勇敢探索,积累一些生活经验。 活动准备: 1、四十只小螃蟹,两只大螃蟹。 2、二十只小塑料箱,四只大塑料箱。 3、夹子、筷子、手套人手一份。 4、盆子、水、抹布,透明盖电锅两只等。 活动过程: 1、教师问:你们知道螃蟹吗?(知道)在家里爸爸妈妈让你们玩吗?(不)为什么? 幼儿l:因为螃蟹凶。 幼儿2:它有大钳子。 幼儿3:要夹人。 2、教师说:今天教师和你们一起玩螃蟹好吗?(好)不过一定要注意螃蟹的大钳子。 幼儿观察螃蟹: 幼儿1,只看不动手。 幼儿2,想用手摸但伸到一半又停了。 幼儿3,用手碰一下
25、马上缩掉。 幼儿4,拿起一旁的筷子夹着玩,夹住了螃蟹就叫,掉了就大笑。 3、幼儿坐在地毯上。 教师问:玩得快乐吗?(快乐) 教师说:小动物给我们带来了快乐,它是我们的好朋友。 教师又问:螃蟹长得什么样子? 幼儿自由谈,教师巡听。 幼儿1,背上有壳,是灰黑色的。 幼儿2,有眼睛,烧熟了是红色的。 幼儿3,有三只脚。 幼儿4,不对,有四只脚。 4、教师说:螃蟹到底有几只脚?大家去数一数。 5、教师示范,戴上手套捉起螃蟹点数。 教师提醒:可以把螃蟹捉到小箱子里,仔细看看螃蟹底部是什么样的。 6、盆子、水、抹布,透明盖电锅两只等。 活动中幼儿的勇敢、才智、能力都得到不同程度提高。另外活动中老师有目的的
26、引导幼儿从多个方面进行观察,学习一些科学知识,使他们在以后的探索活动中更加聪慧。 不过在活动中觉得“数活螃蟹腿”这个环节较有难度,可以放在螃蟹煮熟后进行。 专家点评: 把本活动列为生活活动,可能更加贴切。从整个过程看,并没有什么太难的知识点,但教师把探索精神放在首位,体现的是大班幼儿应有的求知学习欲望,这一点,是值得大家借鉴的。幼儿园的教学活动,不一定每次都有众多的难点要突破,只要能激发求知欲望,萌发学习兴趣,养成良好学习习惯,这样的活动都是好活动。 反思与讨论: 这个活动曾为小班设计,现设计为大班活动,你认为还应做哪些修改与补充?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认识水 篇七 活动目标: 1、认识水的基
27、本特征。 2、认识字卡:无色、透明的、无味、无形、可流动的液体。 3、培养幼儿节约能源的意识。 4、使幼儿对探索自然现象感兴趣。 5、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活动准备: 幼儿:小瓶子每人一个,瓶盖或者能盛水的玩具每人一个 老师:玻璃杯两个,分别装水和牛奶,装有醋和水的瓶子各一个,瓷扣2个,每人一个盆子 字卡:无色、透明的、无味、无形、可流动的液体。水勺,泡沫板。 活动过程: 1、请幼儿观察水是什么颜色的?并出示牛奶和水请幼儿比较,说说牛奶是什么颜色?水有没有颜色?知道水是无色的,并出示“无色”的字卡。 2、拿两颗瓷扣,分别放在牛奶和水中比较观察,能不能看到瓷扣不?为什么水
28、中能看到?知道水是透明的,牛奶不透明。并出示“透明的”字卡。 3、出示醋,请幼儿闻一闻,说说闻到了什么气味?再闻闻水的气味,说说水有没有气味?知道水是无味的,并出示“无味”字卡。 4、实验:水是怎样到桶里的? 老师把杯子里的和盆里的水分别水倒另一个盆里,并问幼儿水怎么到另一个盆里的?象什么?(引导幼儿说出瀑布一样,流到另一个盆里) 总结:水是流到盆里的,出示“可流动的液体”。 5、玩水游戏,让幼儿用手去抓水,看水能被抓起来吗?怎样才能将水盛起来?用小瓶子,勺子,瓶盖盛并看看盛起来的水是什么形状的?说说水有没有形状? 总结:水装在任何容器中就是容器的形状,水本身是没有形状的,并出示“无形”的字卡
29、。 6、与幼儿一同看看字卡,一起总结水的特征。 7、请幼儿讨论水可以用来干什么?如果没有水会怎样? 8、谈谈我们应该怎样保护、节约水。 9,游戏运水。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认识水 篇八 活动目标: 1、通过看、闻、尝,了解水是透明的,是无色无味的; 2、在操作过程中,感知水具有流动的特征。 3、在科学活动中,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 活动准备: 1、两个玻璃杯(一杯清水、一杯酱油),两个托盘; 2、幼儿每人三个透明的杯子,一个勺子; 3、漏勺、塑料小篮子、塑料袋、有洞的容器若干,小箩筐若干,小毛巾4条。 4、PPT课件活动过程: 1、教师导入课题,感知水是透明的。 (1)师:今天,我要给小朋友们变
30、个魔术。(出示两个杯子,一杯清水、一杯酱油)。 (2)教师继续以魔术的形式,将两颗玻璃珠放入杯中。 提问:变出了什么? 珠子在哪个杯子里呀?它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的? 这个杯子里面是什么啊? 为什么珠子在酱油里面看不清,在水里面却可以看得清清楚楚的啊? (3)小结:原来水是没有颜色,透明的;所以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出水中物体的形状、颜色。 2、了解水-无色无味这一特征现在,水宝宝要和我们玩躲猫猫,它啊就在你们跟前都有三个杯子,水宝宝就藏在其中的一个杯子里,你可以用看一看、闻一闻、尝一尝等办法把水宝宝找出来。 幼儿操作,教师巡回观察。 提问:你们用了什么好办法找到水宝宝的? 水宝宝是什么颜色的?它闻起来,尝起来是什么味道的? 教师小结:水是没有颜色没有味道的,我们也可以说是无色无味的。 教师验证实验结果。 3、幼儿进行尝试操作-帮水宝宝搬家,感知水的流动性。 师:水宝宝想请我们帮她一个忙,你们愿意吗?就是帮水宝宝搬个家。 教师出示搬水工具:塑料小篮、有洞塑料袋、有洞小容器,请幼儿说说它们的名称并尝试用这些材料进行活动。 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提问:你用什么东西来帮水宝宝搬家的? 在帮水宝宝搬家时,水宝宝怎么了? 小结:原来水是会流动的。 4、延伸活动 (1)在生活中,你在哪里见过水宝宝? (2)观看PPT,听水宝宝自述。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