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实习报告(合集15篇)_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质实习报告(合集15篇)_2.docx(9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地质实习报告(合集15篇)地质实习报告1 经过一个多学期的学习,我们对工程地质与土力学有了深刻的熟识与了解,把握了关于工程地质与土力学中的基本学问,但是书本上的学问与实际状况往往有很大的差距,所以为了更好点的熟识地质现象,加深对其了解,我们xx级土木工程专业在x号在xx老师的带领下开头我们的地质实习。 一、地质实习的目的 1、学会对岩石的肉眼判别 2、了解xx沉积岩的每一层的岩石组成及其颜色、厚度等 3、学会地质罗盘的使用方法 4、用地质罗盘测量实地测量岩层的产状(走向、倾向、倾角) 5、把握褶皱的基本学问和推断背斜、向斜的力气 6、现场熟识断层、滑坡、岩层,背斜、向斜等地质现象 二、地质实习
2、的过程 我们的实习分为两天(六月三、四号),六月三号实习地点是长清张夏镇满寿山和灵岩寺,实习项目是满寿山的岩层构成和滑坡、断层现象,六月四号的实习地点是苏庄,实习项目是背斜构造和地质罗盘的实习,六月四号下午我们结束地质实习,返回学校。 三、实习的内容 1、熟识满寿山的岩层 xx,海拔408米,位于济南市长清区张夏镇境内,当地老百姓习惯称此山为“馍馍山”、“满寿山”,或者高雅的称为曼寿山。20xx年,xx被世界教科文组织命名为世界第三地质名山,当年又被列入省级地质自然遗迹爱惜区。馒头组主要由紫红色、黄绿色等杂色页岩及泥质、白云质灰岩组成。底部不整合于泰山杂岩的肉红色片麻状花岗岩之上。下部灰岩中含
3、磁石结核和条带,上部页岩中具微细水平层理,中部页岩含有三叶虫化石中华莱德利基虫。厚度xx米。 在开头实习前,刘老师将此次实习分为三组-馒头组(十层)、毛庄组(六层)、徐庄组(五层)。 一、馒头组 第一层是由页岩组成,厚约两米,岩层呈现黄绿色,局部呈现灰色,风化程度特殊的严峻,裂隙发育大,我们在工程中应尽量避开 其次层是由石灰岩组成,该层岩石深化山体,厚约四米,岩石呈灰绿色,此处的裂隙极有可能发育成溶洞,所以工程中应留意勘探。 第三层是页岩,厚约八米,岩石呈现黄绿色,局部呈现褐色 第四层是由页岩组成,厚约十三米,颜色显紫色 第五层是由石灰岩组成,厚度约六米,颜色呈现土黄色,裂隙发育略微,有利于工
4、程实施, 第六层是由页岩组成,厚度约四米,颜色呈现黄绿色。 第七层是由石灰岩组成,厚度约两米,颜色呈现绿色,空隙发育,石灰岩表面掩盖物为填充在裂隙中的杂质。 第八层为页岩,厚度约七米,颜色为紫红色风化程度比较大 第九层为石灰岩,厚度约两米,颜色为灰白色,纵向裂隙发育比较大,但是横向裂隙发育小,前度较高。 第十层是由页岩组成,厚度约五米,颜色呈鲜红色,由于该层位于山顶,所以此处岩石风化严峻。 二、毛庄组 第一层是由页岩组成,厚度约四米,颜色为紫红色,页岩中含有云母 其次层是由页岩组成,厚度约为十三米,颜色呈现紫红色 第三层是由页岩组成,厚度约为四米,颜色为紫红色,由于该处地势高以及各种外力因素,
5、使得该岩层水土流失严峻,表面基本无植被掩盖 第四层:灰色鲕状石灰岩,厚零点八米。 第五层:灰色石灰岩,厚零点二米。 第六层:灰色鲕状石灰岩,厚零点三米。 二、徐庄组 由于徐庄组地势陡峭,我们不能连续前行,所以未能近距离观看徐庄组的岩层组成。 1、熟识滑坡与断层 下午我们到达xx寺四周,开头下午的实习,主要是熟识滑坡,断层以及一块花岗岩。 首先老师将我们带到实习地点,指着远处的山体让我们找出断层的上盘,下盘,断层线,断层面以及滑坡体,然后详细讲解了该处滑坡和短层,在山路的一边同学们边听边记,最终老师带我们去看了一块花岗頒岩,三号的实习结束, 2、熟识苏庄断层 xx号,我们开头了其次天实习,首先是
6、一处断层,这处断层比昨天的更有价值与意义,由于该处断层断距小,我们能看的很清楚上盘,下盘等,而且该处断层低。加深了对断层的熟识。 3、地质罗盘的实习及背斜的判定 地质罗盘仪是进行野外地质工作必不行少的一种工具。借助它可以定出方向,观看点的所在位置,测出任何一个观看面的空间位置(如岩层层面、褶皱轴面、断层面、节理面等构造面的空间位置),以及测定火成岩的各种构造要素,矿体的产状。 岩层走向是岩层层面与水平面交线的方向也就是岩层任一高度上水平线的延长方向。测量时将罗盘长边与层面紧贴,然后转动罗盘,使底盘水准器的水泡居中,读出指针所指刻度即为岩层之走向。岩层倾向是指岩层向下最大倾斜方向线在水平面上的投
7、影,恒与岩层走向垂直。测量时,将罗盘北端或接物觇板指向倾斜方向,罗盘南端紧靠着层面并转动罗盘,使底盘水准器水泡居中,读指北针所指刻度即为岩层的倾向。 背斜是褶皱的一种,为岩层向上拱起的拱形褶皱,经风化,剥蚀后露出地面的底层,分别向两侧成对称消逝,老地层在中间,新地层在两侧,另外褶皱也包括向斜,其为岩层向下弯曲的槽型褶皱,经风化、剥蚀后,露出地面的地层分别向两侧成对称消逝,新地层在中间,老地层在两侧。自然界的背斜和向斜相互连接、相间排列,常是多个连续消逝。正常状况下背斜呈背形向斜呈向形是褶皱的两种基本形式。 褶皱要素:褶皱要素是指褶皱的各个组成部分,主要有:核、翼、转折端、枢纽、轴迹、脊线和槽线
8、、褶轴。 结束断层的实习,我们连续登山,开头褶曲的熟识与实习,首先,老师将我们带到一个牙口让我们推断一下该处是向斜还是背斜,同学都说是向斜,老师说过一会就知道答案了,咱们慢慢的揭露它,然后我们在刘老师的指导下对地质罗盘进行了实习,同学们分组测量,我所测得岩石产状如下:走向NE35,倾向NE360,倾角45。 在结束了罗盘的实习,我们连续上行,在途中老师不时停下给我们讲解背斜与向斜的判定方法,我们从中知道背斜与向斜不能简洁通过直观的感觉来推断,就像这个山他就是一个背斜构造,虽然在途中特殊像向斜,当我们走到最终一个山头的时候,结果就出来了,这就是一个背斜构造,是由于地质运动的时候,两侧受力不均造成
9、背斜的一翼陡峭,而另一翼缓,所直观看上去简洁造成错误推断。 在看完了,这个背斜构造后,我们的实习全部结束,下午返校。 四、实习的结论 1、我们在实习过程中学到了在课堂上学不到的学问, 缩小了书本与实际的差距 2、学会了地质罗盘的使用,测得岩层产状, 3、把握了背斜与向斜的基本判定 4、对断层与滑坡等地质现象有了进一步熟识,理论联系实际。 5、了解了xx的岩层构造,对沉积岩有了更深的熟识 地质实习报告2 金秋十月,我们08级地理班踏上了实习的路程。此次实习对我们来说算是第一次真正的野外考察活动,一路上同学们都是特别的感动,似乎有着使不完的劲儿,在大巴车上左望望右瞅瞅。班里的同学有许多像我一样是这
10、么近的、清晰地接触到山地和丘陵的胜景,个个喜不自胜。而一些从山区走出来的同学也是一个个想回到了家乡一样兴奋,为一些同学诉说着各种美景,而同时,我们的老师也在让我们熟识各种岩石、矿物等。 新疆地处太行山东麓,西依太行山连接黄土高原,东连华北平原,位于我国地势的其次阶梯与第三阶梯的分界线上,新疆地区各种地质、地貌、气候、水文、土壤、植被等现象典型多样,并且出露良好,区内交通便利具有较好的实习条件,因此,从10月31日11月4日进行了为期5天的实习,主要的实习对象是新疆野外地质地貌以及本区的土壤、植被、气候等。 本次实习的主要目的在于: (一)、通过实习来印证、丰富和巩固课堂所学的理论学问,以达到理
11、论联系实际。 (二)、通过实习,初步学会观测和分析实习地区的地质、地貌、土壤、水文和植被等自然地理现象,并把握地质野外工作的一般方法,把握地貌、土壤等野外考察方法。培育同学独立工作力气,为将来教学和进行乡土地理调查打下基础。 (三)、通过实习,了解实习地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自然地理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制约的关系,以培育同学的辨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一、新疆简介 我们这次实习的地点是位于新疆,新疆区处于新疆盆地之内,北纬36线大致横穿新疆盆地中央。盆地西界为太行山,东部为低山丘陵,北止于太行山与东部丘陵相接的姚村,莫非东部丘陵与太行上相连接的合涧镇。盆地略呈南北延长的长方形,南北长35公里,东
12、西宽约5-10公里。盆地形态很完整,构成一个独立的自然单元。新疆位于盆地东缘,恰在盆地纵长方向上的中央。盆地海拔450米,盆地内为第四系黄土掩盖,土层深厚,地表平坦。盆地走向为北北东南南西向,西侧的太行山受新疆断层制约并为断层仰测,平均海拔高出盆地400500米,东侧为东部丘陵,高出盆地100200米,为新疆断层的下降盘。 对于此次实习地新疆,依据一路所见及一些书本学问,我把新疆的概况分为以下几大方面。 1.地质基础 新疆地区出露的地层最古老的是太古界片麻岩,最新的是近代冲积层。其中发育较为完善的是太古界、远古界和下古生界地层,上古生界和中古生界地层本区缺失或为新生界地层所掩盖。本区地质现象丰
13、富多样。三大类岩石: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都有分布,其中变质岩和沉积岩分布最为广泛;地层多样,太古界、元古界、中生界、新生界地层均有分布,太古界地层主要分布着各类片麻岩,元古界地层以石英岩为主,古生界的寒武纪地层分布有竹叶状灰岩和鲕状灰岩,奥陶纪地层主要为灰岩,新生界未胶结的沉积物,各种规模的褶皱、断层等地质构造典型。 2.褶皱和断层构造 新疆盆地地处太行山南段山前过渡带(指太行山主要山体与华北平原之间的倾斜地带),大地构造位置属于山西台背斜东部边缘的太行山隆起,中生代的构造变动是太行山南段的前中生代地层形成宽缓的背斜隆起,并伴随着大量的断裂发育和岩浆侵入活动。新疆盆地的西侧为新疆断层,在地形
14、上为陡峭的悬崖,断层线走向为NNE。断层在盆地西部延长35公里,断层的上升盘位于断层西部,平均高出新疆盆地400500米,基部出露的是太古界片麻岩,上覆远古界震旦系石英岩和古生界页岩、鲕状灰岩。新疆盆地是伴随着新疆断层生成的,又形成了盆地内许多强度不等的褶皱构造,在盆地边缘常形成小型褶皱消逝。在盆地西侧山体,断层的接触关系是太古界片麻岩与中奥陶纪灰岩相接触。 3.地表形态 新疆地区大致可分为三部分:西部是陡峻的太行中山,浑圆的中部丘陵和黄土掩盖的新疆盆地。 4.气候状况 新疆盆地位于华北大平原的西南部和山西高原的交界地带,东部距海不远属于北温带东亚季风气候区的范畴。按行星风讲,一年中受盛行西风
15、的影响很重。气团方面则是基地气团和热带海洋气团的交替又严峻地支配了这里的气候规律。 5.水文概况 本区河流皆发源于太行山东坡,与太行山构造方向近于垂直,盆地北部为漳河,中部为洹河,南部是淅河,各和均由西向流经盆地,在盆地东部的平原地区先后与卫河上源各河交汇。各河谷水文均具有干燥气候区域、山地和平原的河谷特征。河流在山中时,比降大,下蚀力强,到盆地中心河流干枯成砾石浅滩。 6.土壤概况 本区土壤磷、钾肥充分,透水、蓄水性适中,肥力较高,但植被稀疏,坡陡土薄,冲蚀作用严峻。若能按坡度的急缓,划分宜农、宜林、易牧的范围,开展水土保持,增施氮肥,则土壤的肥沃程度必能更高。 7.植被概况 新疆地区的自然
16、树木,早被砍伐破坏,现有树木基本上是近几十年植树造林的结果。植被中主要的树种有槲、栎、槐、杨、板栗、山楂、山皂荚等,草本有蓑草、苦草及木本科草类等为优势种。 8.交通状况 新疆交通、通信便利,境内铁路连接京广线;国家干线大路胶(东)长(治)线横穿东西,新(乡)河(口)线纵贯南北,地方干线大路直通境外;行政村道路硬化率达到85%以上,全市通信建设已达到90年月国际先进水平。 9.物产状况 本区物产资源丰富。境内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有铁、铅、锌、铜、煤、石灰石、白云石、石英岩、大理石、花岗岩等20多种农业方面,盛产小麦、玉米、谷子、红薯、大豆、花生、棉花、油菜等。传统的土特产品享誉海内外,新的名优特产
17、品不断涌现,柿子、核桃、山楂、板栗、花椒、蚕茧等土特产品和花岗岩、大理石等优质工艺品,带着新疆人民的勤劳、纯朴和红旗渠家乡的深情厚意,走出国门,奔向世界,架起了一座座友情的金桥。 10.经济概况 本区经济进展快速。制造了红旗渠奇迹,并培育了“红旗渠精神”的新疆人民,在经济建设中再显身手。10万建筑大军以“红旗渠传人”的姿态。遍布全国22个省、市、自治区的500多个县、市,建立了北京、天津、上海、太原、长治、郑州、西安、新疆等12个建筑基地,并已打入南也门、科威物、俄罗斯、等国际市场。近几年来,新疆旅游业进展快速,有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旅游,拉动当地各项产业的进展。 新疆自然风光秀丽多姿,名胜古迹闻
18、名遐迩,素有“太行自然公园”之称的林滤山风景名胜区、龙头山风景名胜区和“人工天河”红旗渠、国家级森林公园五龙洞,以其独特的雄、险、奇、秀、幽令中外游客留连忘返。王相岩、惠明寺等文物古迹更引发华夏子孙的悠悠情思。“亚洲第一|世界一流”的林滤山国际滑翔基地,吸引中外滑翔运动健儿来此大展风姿。 二、区域地层与岩性 新疆地区的地质现象比较典型,出露良好,最古老的是太古界的片麻岩,最新的是近代冲积层。其中,发育较完善的为太古界、元古界和下古生界地层。上古生界和中生界地层本区缺失或为新生界地层所掩盖。太古界时期,以片麻岩、片岩为主的变质岩类居多,元古界中石英岩广泛分布,其波痕、泥裂构造清晰可见,古生界中的
19、灰岩较多,尤其是寒武系的鲕状灰岩、竹叶状灰岩和早奥陶的白云质灰岩,在新疆地区分布较广。新生界的砾岩在该区也很具有代表性。 三、实习体会 实习,就是把我们在学校所学的理论学问,运用到客观实际中去,是自己所学到的理论学问有用武之地,只学不实践,那么所学的就等于零。理论应当与时间相结合。另一方面,实践卡可以为以后找工作打基础。通过这段时间的实习,学到一些在学校里学不到的东西。由于环境不同,接触的人与事不同,从中学到的东西自然就不一样。要学会从实践中学习,从学习中时间。而且中国的紧急飞速进展,在拥有越来越多的机会的同时,也有了更多的挑战。对于人才的要求就会越来越高,我们不只要学好学校所学到的学问,好药
20、不断充生活中,实践中学其他学问,不断从各方面武装自己,才能在竞争中突出自己,表现自己。 地质实习报告3 一、实习目的: 本次实习是地质课程的野外熟识实习,其目的旨在通过短期的野外实践是同学们对地质学争论的主要内容和特点有一个比较全面的、概括性的了解,巩固和把握地质科的基本内容和方法,初步具备分析、解决在实际工程中消逝的简洁条件下的地址问题的力气,为以后的工作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主要目的有三: (1)熟识各类地质现象,了解华北地台基本地层层序。 (2)了解各种内外力地质作用。 (3)初步把握一般的野外地质技能,从野外观看、记录、描述罗盘仪的使用。 此外,通过实习是同学们充分熟识到地质实践对于地质
21、学科的重要性及其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从而逐步树立艰苦奋斗的思想作风和勇于探究的科学求实精神。 二、实习时间:20xx年5月16日到20xx年5月20日 三、实习地点:秦皇岛石门寨地质实习基地 四、人员组成: 五、实习路线:亮甲山潮水峪山羊寨石门寨上庄坨大石河小傍水崖村吴庄花场峪 六、实习简介: 1、实习区位置及交通 这次我们的实习区域在我国北方唯一的不冻港所在的美丽的海滨城市秦皇岛市及抚宁县、青龙县境内,南起北戴河海滨秦皇岛,北至花场峪、义院口,东起山海关,张崖子,西至瓦家山等地,总面积约为120K。秦皇岛市石门寨北方地质实习基地位于秦皇岛市北28KM。该区自然地理位于燕山山脉东段,南
22、临华北平原和渤海湾,行政属河北省秦皇岛市抚宁县石门寨乡管辖。 实习区交通特别便利,(北)京沈(阳)铁路贯穿实习区南部,并有地方铁路秦(皇岛)青(龙)线,能通往山区。大路以秦皇岛市为中心,四通八达,客运可通省内的青龙、承德、平泉、滦县、迁安、抚宁、兴隆、昌黎、卢龙等地,省外可达辽宁绥中、建昌、咯左、凌源朝阳和天津等地。海运目前尚无客运,但新建的油港及煤港货运从秦皇岛港可同我国沿海各纲和世界各地。 2、实习区地形 实习区南邻渤海,北依燕山、东接辽宁绥中、西与昌黎接壤,地处燕山山脉东段,北、东、西三面群山怀抱,山脉接近南北走向延长,地势由北向南渐低,属冀东北的中底山区和低山区,最高点为石湖山,海拔9
23、26米,最低点南部沿海地区,海拔仅0、8-5米。 3、实习区气候 实习区属温带大陆季风性气候,年平均气温为10、1,一月份平均气温为-5,七月份平均气温为24、5,年平均降水量769mm,多集中在7-8月份,达全年降水量70%左右。全年无霜期179天。实习区因受海洋影响较大,气候比较潮湿温顺,海滨地带夏季凉快宜人,古为避暑胜地。 4、实习区水文状况: 实习区主要河流有大石河、汤河、北戴河,除大石河发源于青龙县牛心山区以外,其他均源于抚宁县北部山区,各河均为独流水域,河源短、流急,流量随季节变化教大,平均水深0、5米左右,洪期水深可达2-3米。 燕山塞湖位于山海关城西北6KM山口处,在燕山脚下,
24、是一个人工湖,于1994年建成,蓄水量为7000万立方米。 5、实习区的经济状况。 实习区工业特殊发达,以秦皇岛为中心,有造船、机械、建材、煤炭、纺织、食品加工等,山海关桥梁工厂,秦皇岛耀华玻璃场在全国享有盛名。实习区农业,主要是北方干旱的农作物,以水稻、玉米、小麦、高粱、谷子、红薯等为主。山区盛产水果和药材。实习区沿海产鱼、虾、蟹等,是我国北方主要水产基地之一。 6、实习去地形简介 本实习区出露地层属华北地台型(包括前古生界及古生界)。除较一般缺失中上奥陶统至下石炭统、下中三叠统、白垩系、第三系外,就华北型地层而言,该区地层出露较全,化石较丰富,各单位地层划分标志清楚,地层特征具有确定代表性
25、。全区范围内全部出露的地层有元古界的青白口群,下古生界的寒武系,下奥陶统,上古生界的中石炭统至二叠,中生界的上三叠统至侏罗系、新生界的第四系。 七、实习内容: 1、地层: 本实习区出露地层属华北地台型(包括前古生界及古生界)。除较一般缺失中上奥陶统至下石炭统、下中三叠统、白垩系、第三系外,就华北型地层而言,该区地层出露较全,化石较丰富,各单位地层划分标志清楚,地层特征具有确定代表性。全区范围内全部出露的地层有元古界的青白口群,下古生界的寒武系,下奥陶统,上古生界的中石炭统至二叠,中生界的上三叠统至侏罗系、新生界的第四系。 (一)元古界青白口群 (1)龙山组 分布于张崖子至东部落,南部鸡冠山等地
26、。由两个沉积韵律组成。不整合于下元古代之前形成的绥中黄岗岩之上。主要是紫红色、黄绿色、灰黑色及蛋清色等杂色页岩,底部为砂岩。属典型滨海相沉积,与下伏的绥中花岗岩呈沉积接触关系。厚91米。 (2)景儿峪组 主要分布在区内的东部地区,出露最好剖面在李庄北沟,在黄土营村东也有出露。岩性由粗至细,由碎屑岩粘土岩碳酸岩,构成一个完整的韵律,具有海侵沉积的特点。与龙山组呈整合接触关系。其分界标志是其底部黄褐色或铁锈色的中细粒铁质石英砂岩,其中含大量海绿石,其底部的中细粒长石石英净砂岩具大型海成风暴波痕。本组地层属滨海相至浅海相沉积。厚38m。 (二)寒武纪 (1)府君山组 (2)馒头组 该组由于岩体的侵入
27、破坏和构造破坏,出露零星,东部落的北部和西部都有出露,可作为标准剖面。本组上下界限明显,与毛庄组的分界是以顶部的鲜红色泥岩作为标志层的。岩性特征是鲜红色泥岩、页岩为主,页岩中含石盐假晶,并夹有白云质灰岩。没有发觉牢靠的化石依据。与下伏的府君山组呈平行不整合接触;与上覆毛庄组为整合接触。厚71m。 (3)毛庄组 (4)徐庄组 分布较广,东部落西剖面出露较好,化石特别丰富,本组地层上下界限清楚,可作为标准剖面。岩性为浅海相的黄绿色含云母质粉砂岩,夹暗紫色粉砂岩、细砂岩和少量鲕状灰岩透镜体或扁豆体。含有三叶虫化石。与下伏毛庄组的分界是以黄绿色粉砂岩与暗紫色粉砂岩互层为标志。厚101m。 (5)张夏组
28、 受到掩盖和破坏较少,是寒武系地层在区内分布最广的地层之一,几乎盆地四周都有分布,在揣庄北288高地以东的山脊上出露最好,是区内较好的标准剖面。下部为鲕状灰岩夹黄绿色页岩;上部以鲕状灰岩为主,夹藻灰岩、泥质条带灰岩。三叶虫化石最丰富。本组与下伏地层为整合接触。厚130m。 (6)崮山组 本组与张夏组在区内的分布相仿,比较好的有288高地上的剖面,可为标准剖面。下部和上部都以紫色砾屑灰岩及紫色粉砂岩为主;中部则是灰色的灰岩与张夏组界限明显,接触部位两者岩性差别很大。化石特别丰富,几乎每层都可以采到。主要三叶虫化石有:蝙蝠虫未定种、帕氏蝴蝶虫。厚102m。 (7)长山组 出露较好的剖面在揣庄北28
29、8高地,为标准剖面。岩性为紫色砾屑灰岩、粉砂岩与页岩互层,夹有藻灰岩及生物碎灰岩。三叶虫化石主要有:蒿里山虫未定种、长山虫未定种、状氏虫未定种。与下伏地层为整合接触两者分界清楚。本组在区内出露厚度较小,只有18m左右。 (8)凤山组 本组分布与崮山组、长山组相同,出露较好的揣庄北288高地可作为标准剖面。主要岩性为黄灰色泥灰岩夹砾屑泥灰岩。黄绿色钙质页岩及薄层状泥质条带状灰岩。泥质成分增多,简洁被风化,风化往往形成黄色土状物。化石丰富三叶虫化石垂直分带明显。砾屑形成小团块,本组与下伏长山组为整合接触,分界是以底部的青灰色砾屑泥灰岩为标志层。厚92m。 (三)奥陶系 (1)冶里组 分布于区内东、
30、西部,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出露较好的是在潮水峪至揣庄一带。下部为灰色微晶质纯灰岩夹少量砾屑灰岩及虫孔状灰岩;上部为灰色砾屑灰岩夹黄绿色页岩。所产化石有三叶虫、笔石、腕足类等。与下伏的凤山组为整合接触,其分层标志是以灰色砾屑灰岩作为底界,此砾屑灰岩很薄,厚度不到0、5m,其上是纯灰岩。厚125m。 (2)亮甲山组 位于石门寨亮甲山。属浅海沉积。主要岩性是中厚层状豹皮灰岩,下部夹少量砾屑灰岩和钙质页岩。含有头足类、腹足类和蛇卷螺未定种等化石。与下伏冶里组为整合接触,分界以亮甲山底部的中厚层状豹皮灰岩为标志,风化后呈泥质条带状,局部含泥质结核。层厚118m。 (3)马家沟组 本组分部与亮甲山组全都,
31、以亮甲山及北部茶庄北山发育较好。属浅海相沉积,较深水环境。本组岩性以白云岩和白云质灰岩为主,底部具微层理、含角砾、含燧石结核黄灰色白云质灰岩。化石有:头足类和腹足类。与下伏亮甲山组为整合接触,界限特别明显。白云岩具刀坎痕。层厚101m。 (三)石炭系 (1)本溪组 中石炭本溪组在本区的东、西部分布都很广,发育和出露最好的是半壁店191高地、小王庄一带发育较好,小王庄剖面可作为本区的标准剖面。有23个由陆相到海相的完整沉积韵律。本组岩性特征与华北地区全都,是一套海陆交相互沉积。陆相粉砂岩中含植物化石:鳞木、科达、芦木等。下部为铁质砂岩、褐铁矿和粘土岩,平行不整合与马家沟组之上;上部为细砂岩、粉砂
32、岩及页岩,夹35层泥灰岩透镜体。石门寨西门瓦家山剖面地层厚度为70、7m。 (2)太原组 在半壁店、小王山一带发育较好。本组岩性比较稳定以灰黑色砂岩含铁质结核为主要特征,夹少量煤线及灰岩透镜体,由两个韵律组成,是海陆交相互沉积。含植物化石:脉羊齿、鳞木,动物化石:网格长身贝、古尼罗蛤。与本溪组呈整合接触,分界明显,本组底部青灰色铁质中细粒长石岩屑杂砂岩,具小型球状风化。瓦家山剖面厚48m。 (四)二叠系 (1)山西组 主要分布于东部黑山窑至曹山一带,西部也有出露。有两个韵律,第一个韵律含煤层,其次个韵律的顶部含铝土矿。本组是区内重要的含煤地层,属近海沼泽沉积。主要岩性为灰色、灰黑色中细粒长石岩
33、屑杂砂岩,粉砂岩炭质页岩及粘土岩。含植物化石:芦木未定种、带科达、纤细轮叶。与下伏太原组呈整合接触关系。厚度变化较大,约在35m至60m。 (2)下石盒子组 分布于黑山窑至石岭一带,西部有零星分布。由三个韵律组成。属湖泊相沉积。主要岩性为灰色中粗粒长石岩屑杂砂岩。含植物化石:多脉带羊齿、山西带羊齿、带科达。层厚115m。 (3)上石盒子组 主要在黑山窑、兴奋岭至大石河西侧有出露。发育较好的剖面是兴奋岭,可作为标准剖面。岩性特征以河流相的灰白色中厚层状含砾粗粒长石净砂岩为主,夹极度少量紫色细粒砂岩及粉砂岩。本组未获得化石资料。与下伏下石盒子组为整合接触关系。层厚72m。 (4)石千峰组 最初的命
34、名地点在山西省太原市西25km的石千峰。本组是二叠系最上一个组。出露较好的剖面是兴奋岭至瓦家山一带,可作为标准剖面。主要岩性是一套河流相的紫色岩层,包括粉砂岩、泥岩、夹少量砾岩、粗至中细粒净砂岩和杂砂岩。含植物化石:太原带羊齿、尖头轮叶、朝鲜羽羊齿。与下伏上石盒子组为整合接触关系,两者可以从颜色上区分。厚150m以上。 2、岩石: (1)岩浆岩 花岗岩 出露于东部张崖子村四周,或西南部鸡冠山下,沉积不整合在马岭组石英砂岩之下。岩石为肉红或灰白色,但岩体分布很不均匀,结构构造变化很大。西部花厂峪至温泉堡一带的花岗岩,依据接触关系和同位素年龄,属于中生代晚期侵入的花岗岩。岩体很大,呈肉红色,由正长
35、石、斜长石、石英和少量黑云母组成,具中细粒显基斑状结构,所以称中细粒斑状花岗岩。 花岗斑岩 出露于石岭东南等地,呈细粒基质的斑状结构,岩墙状产出,侵入在晚寒武世至中奥陶世的地层中,常见被基质熔蚀的钾长石和石英斑晶,潮水峪村西有一宽达5m以上的花岗斑岩墙。 灰绿岩 亮甲山采石场比较集中,岩石呈暗绿色,细均粒结构,具典型辉长结构,部分辉石已绿泥石化和硅酸盐化。 闪长玢岩 分布于潮水峪村西北,砂锅店东等地,呈岩墙状产出,隐基斑状结构,斑晶主要是斜长石,有时含角闪石较多,有的基质中含少量石英,有的可见球粒结构和流线结构等。 安山岩 分布于柳江向斜核部的中侏罗统地层中,类型相当丰富,有玄武安山岩、辉石安
36、山岩、角闪安山岩、闪辉安山岩、斜长安山岩、粗安山岩和英安山岩等。绝大多数都具隐基斑状结构。颜色以灰绿色为主,少数为暗紫红色,一般都呈块状构造,少数有气孔构造和杏仁构造。 (2)沉积岩 含海绿石的石英砂岩 位于张崖子的青白口群龙山组含有表面被风化成黄褐色内部为灰白色的中粗粒石英净砂岩,浅海相沉积,含海绿石和少量云母。 纯灰岩 以方解石为主要成分的岩石。灰黑色、性脆,硬度不大,小刀能划动。本次在石门寨观看到的亮甲山组纯灰岩含有砾屑,为盆地内生成的隐晶灰岩或微晶泥岩碎屑。 豹皮状灰岩 主要分布于亮甲山组地层内。花斑由白云岩组成,呈浅黄色或褐黄色,与四周灰色或深灰色灰质组分界线明显,特别是那些花斑状似
37、虫孔的,两者界限平直。岩石风化面上,常有虫孔和花斑共生,是豹皮灰岩的标志。 含微层理的白云质灰岩 分布于下寒武统府君山组地层内,张崖子一带发育较好。花斑仅限于确定层位层岩内,与岩层层面无切割关系,说明交代作用是在成岩阶段完成的。层内构造均匀,形成于浅海深水环境。 (3)变质岩 断层角砾岩又称压碎角砾岩、构造角砾岩。是岩石因构造作用发生裂开所形成的角砾状岩石,角砾大小不等,具棱角,岩性与断层两侧岩石相同,并被成分相同的微细碎屑及后生作用水溶液中的物质所胶结。 3、地质构造: (一)工作区的构造位置 本区位于燕山沉降带东段,山海关隆起的东南边缘,又因现代燕山隆起与渤海拗陷的过渡带以及燕山山脉由东西
38、转转向北东向的肘状部位,应力比较集中,故新、老构造均比较发育。据地矿部天津地质矿产争论所资料,本区断裂构造发育,其中以NNE向断裂最为发育,其次为NW向断裂、NENEE向断裂和EW向断裂,此外,在山海关之北尚发育有环状断裂。 (二)构造概况 本区出露地层属华北地台型(包括前古生界及古生界),而侏罗系属太平洋火山活动带,除普遍缺失中奥陶统至下石炭统,三叠系,白垩系及第三系之外,其他时代地层发育良好,出露较全,各地层单位划分标志明显,化石丰富,很具有代表性,全区范围内出露的地层有上元古界青白口系,下古生界寒武系,下奥陶统,上古生界中石炭统,二叠系,中生界侏罗系以及新生界第四系。 上古生界青白口系龙
39、山组以角度不整合沉积在绥中花岗岩上,标志着华北地台经受了猛烈的吕梁运动,结束了早元古代地槽进展阶段,进入一个相对稳定的地质进展阶段。 新生代时期有明显的上升运动,全区患病剥蚀,第三纪末因气候较热,有红色土形成,其后连续上升.但南部的海岸区则下沉,患病海侵。因此,山区河谷内有阶地形成,并普遍向南,即向海洋方向倾斜。至第四纪末,海水有确定撤退,因而在山海关至秦皇岛一带的海岸上遗田有砾石堤,并且有海蚀台出露水面。 (三)主要断裂构造描述 (1)潮水峪断层 在潮水峪一带,断层走向N20E,倾向东南(实际上倾向为东西向摇摆)。上盘为凤山组泥质条带状灰岩;下盘为冶里组厚层灰岩。断层面无论在倾斜方向上,还是
40、在走向方向上均表现为舒缓波状。断面上镜面,垂直擦痕,阶步以及断裂带内挤压透镜体等特征明显。此断崖为一个平移断层的一盘,其另一盘因风化剥蚀基本看不到了(脚下所踩的),此断层是冶里组灰岩,存在明显的横竖擦痕和镜面,此断层先平移后产生正断层,其产状与亮甲山的产状基本全都。在潮水峪村断崖东是断层的另一盘的一部分,含明显的断层角砾岩与粉沙岩还有明显的横竖擦痕,但产状和亮甲山的产状不全都,所以说可能是另一盘。在亮甲山的马家沟组也有一个小断层有明显的擦痕。 (2)鸡冠山 沿途见肉红色绥中花岗岩,见一大型出露岩石剖面为典型的沉积交叉层理,属震旦纪原古界顶部,主要成分为石英砂岩,上下呈水平层理,中间呈交叉层理,
41、存在黑色纹理的磁铁矿。 见含有泥质的夹层,反映了滨海地区沉积环境的变化,影响生物生长环境,不反映气候变化,地质条件,也不能作为时代划分的依据 典型底砾岩:下部为底砾岩(石英),抗风化力气强,为陆相沉积,中间为含有砾石英砂岩,上部为石英粗砂岩,再往上为石英细砂岩(沉积规律:由上至下慢慢变细),中上部是海相沉积,没有形成完整的泥质韵律。 成因:由于风化和河流搬运作用,最终沉积。由下至上岩石由粗到细,底砾岩体原本胶结在一起,胶结物为二氧化硅和少量的铁,后来整个底砾岩体消逝正断层,导致与上部底砾岩体消逝高度差。 正断层:发生断层时,相对上升的下盘经过风化侵蚀,使得出露地表的岩石被风化磨圆,造成断层两盘
42、高差不大,断层成层性好。由于形成时间短,故成层理,若形成时间长,则为不整合面。倾向:243度倾角:48度。 波痕:为铁质石英砂岩,内含海绿石,对称性好,波痕比较宽大,波长相等,反映了滨海沉积环境。推断当时海底波动较大,水深较浅,波痕延长方向与海岸线平行。 地堑谷在鸡冠山与大平台问的河谷中,由于几条正断层的影响,两侧青白口系下马岭组石英砂岩相对上升,中间石英砂岩下降。断层面近于南北走向,倾角较大,河谷东侧断层面西倾,河谷西侧断层面对东倾,成一地堑构造,河谷本身位于地堑构造的中心部位。 4、地质作用: (一)风化作用:指岩石在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地方由于温度变化、水及水溶液的作用、大气及生物等的作用下
43、发生的机械崩解及化学变化过程。风化作用一般分三类:物理风化、化学风化和生物风化作用。 (1)物理风化作用:在温度的变化下,表层与内部受热不均,产生膨胀与收缩,长期作用结果使岩石发生崩解裂开。 (2)化学风化作用:岩石中的矿物成分在氧、二氧化碳以及水的作用下,常常发生化学分解作用,产生新的物质。这些物质有的被水溶解,随水流失,有的属不溶解物质残留在原地。 (3)生物风化作用:植物根素的生长,地窖动物的活动、植物体死亡后分解形成的腐植酸对岩石的分解都可以转变岩石的状态与成分。 (二)河流作用:河流地质作用分为侵蚀作用、搬运作用和沉积作用。河流沉积作用主要发生在河流入海、入湖和支流入干流处,或在河流
44、的中下游,以及河曲的凸岸。但大部分都沉积在海洋和湖泊里。河谷沉积只占搬运物质的少部分,而且多是临时性沉积,很简洁被再次侵蚀和搬运。 (1)侵蚀作用:河流的侵蚀作用包括机械侵蚀和化学侵蚀两种。河流侵蚀一方面对下冲刷切割河床,称为下蚀作用。另一方面,河水以自身动力以及挟带的砂石对河床两侧的谷坡进行破坏的作用称为侧向侵蚀,而河流化学侵蚀只是在可溶岩地区比较明显,没有机械侵蚀那么普遍。 (2)搬运作用:河水在流淌过程中,搬运着河流自身侵蚀的和谷坡上倒塌、冲刷下来的物质。其中,大部分是机械碎屑物,少部分为溶解于水中的各种化合物。前者称为机械搬运,后者称为化学搬运。河流机械搬运量与河流的流量、流速有关,还
45、与流域内自然地理地质条件有关。 (3)沉积作用:当河床的坡度减小,或搬运物质增加,而引起流速变慢时,则使河流的搬运力气降低,河水挟带的碎屑物便慢慢沉积下来,形成层状的冲积物,称为沉积作用。 (三)岩浆作用:岩浆岩是由岩浆分散形成的岩石,约占地壳总体积的65、岩浆是在地壳深处或上地幔自然形成的、富含挥发组分的高温粘稠的硅酸盐熔浆流体,是形成各种岩浆岩和岩浆矿床的母体。岩浆的发生、运移、聚集、变化及冷凝成岩的全部过程,称为岩浆作用。岩浆作用主要有两种方式: (1)岩浆侵入活动侵入岩。岩浆岩主要有侵入和喷出两种产出状况。侵入在地壳确定深度上的岩浆经缓慢冷却而形成的岩石,称为侵入岩。 (2)火山活动或喷出活动喷出岩(火山岩)在岩浆从上地幔或地壳深处沿着确定的通道上升到地壳形成侵入岩或喷出到地表形成喷出岩的过程中,由于温度、压力等物理化学条件的转变,岩浆的性质、化学成分、矿物成分也随之不断地变化,因此,在自然界中形成的岩浆岩是多种多样、千变万化的,如基性岩、中性岩、酸性岩,还有碱性岩、碳酸盐岩等岩类,也充分说明白岩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