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经济法基础知识》(第八版)(第九章)ppt课件(全).ppt

上传人:知****量 文档编号:75845307 上传时间:2023-03-05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5.5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9《经济法基础知识》(第八版)(第九章)ppt课件(全).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9《经济法基础知识》(第八版)(第九章)ppt课件(全).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9《经济法基础知识》(第八版)(第九章)ppt课件(全).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9《经济法基础知识》(第八版)(第九章)ppt课件(全).ppt(2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财政部规划教材财政部规划教材经济法基础知识经济法基础知识(第八版)(第八版)课课 件件第九章第九章 劳动法劳动法制作:邓连文制作:邓连文【学习目标学习目标】1 1、了解劳动法和劳动合同的概念、了解劳动法和劳动合同的概念;2 2、掌握劳动者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掌握劳动者的基本权利和义务;3 3、掌握劳动合同的订立、履行、解除、掌握劳动合同的订立、履行、解除和终止和终止;4 4、能够运用所学劳动法律知识,分析、能够运用所学劳动法律知识,分析和解决实践中发生的劳动争议。和解决实践中发生的劳动争议。【案例导入案例导入】王某系红鹰科技有限公(下称王某系红鹰科技有限公(下称“公司公司”)员工,与该)员工,与

2、该公司签订了为期公司签订了为期3 3年的劳动合同,期限为年的劳动合同,期限为20152015年年9 9月月1 1日至日至20162016年年8 8月月3131日,月工资日,月工资18001800元。元。20162016年年3 3月月3 3日,日,该公司向王某出具了一份解除劳动关系通知书,内容该公司向王某出具了一份解除劳动关系通知书,内容是王某违反了该公司是王某违反了该公司员工手册员工手册中的中的“合同期内不合同期内不准结婚准结婚”的规定,故决定与王某解除劳动关系。王某的规定,故决定与王某解除劳动关系。王某不服,向公司所在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诉。不服,向公司所在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诉。请问:

3、(请问:(1 1)王某认为单位未提前)王某认为单位未提前3030天通知解除劳动天通知解除劳动关系,应额外支付一个月工资,这一请求劳动争议仲关系,应额外支付一个月工资,这一请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是否支持裁委员会是否支持?为什么为什么?(2 2)公司解除与王某劳)公司解除与王某劳动合同的依据是否成立动合同的依据是否成立?为什么为什么?(3 3)王某认为公司)王某认为公司无法定理由解除劳动合同,在支付经济补偿金外还应无法定理由解除劳动合同,在支付经济补偿金外还应额外支付经济赔偿金,这一请求是否合法额外支付经济赔偿金,这一请求是否合法?为什么为什么?第一节第一节 劳动法概述劳动法概述 一、劳动法的概念

4、和立法概况一、劳动法的概念和立法概况(一)劳动法的概念(一)劳动法的概念劳动法是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密切联系的其劳动法是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密切联系的其他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他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二)我国劳动法立法概况(二)我国劳动法立法概况我国先行有效的劳动法律法规主要包括:我国先行有效的劳动法律法规主要包括:1 1、19941994年年7 7月月5 5日颁布的日颁布的劳动法劳动法(20092009年年8 8月第一月第一次修正);次修正);2 2、19991999年年1 1月月2222日颁布的日颁布的失业保险条例失业保险条例;3 3、20032003年年4 4月月2

5、727日颁布的日颁布的工伤保险条例工伤保险条例(20102010年年1212月第一次修正);月第一次修正);4 4、20072007年年6 6月月2929日颁布的日颁布的劳动合同法劳动合同法(20122012年年1212月第一次修正);月第一次修正);5 5、20072007年年1212月月2929日颁布的日颁布的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6 6、20082008年年9 9月月1818日颁布的日颁布的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7 7、20102010年年1010月月2828日颁布的日颁布的社会保险法社会保险法。二、劳动法的适用范围二、劳动法的适用范围 劳动法第劳动法第2

6、 2条明确规定,在中华人条明确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和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劳动组织和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适用劳动法。国家机关、事者,适用劳动法。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和与之建立劳业组织、社会团体和与之建立劳动合同关系的劳动者,依照劳动动合同关系的劳动者,依照劳动法执行。法执行。三、我国劳动者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三、我国劳动者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一)劳动者的基本权利(一)劳动者的基本权利1 1、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2 2、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3 3、休息休假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4

7、 4、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5 5、参加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参加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6 6、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7 7、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二)劳动者的义务(二)劳动者的义务1 1、完成劳动任务的义务;、完成劳动任务的义务;2 2、提高职业技能的义务;、提高职业技能的义务;3 3、执行劳动安全卫生规程的义务;、执行劳动安全卫生规程的义务;4 4、遵守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的义务。、遵守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的义务。第二节第二节 劳动合同劳动合同 一、劳动合同的概念和种类一、劳动合同的概念和种类 (一

8、)劳动合同的概念及其特征(一)劳动合同的概念及其特征 1 1、劳动合同的概念、劳动合同的概念 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书面协议。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书面协议。2 2、劳动合同的特征、劳动合同的特征 劳动合同除了具有合同的一般特征外,还具有劳动合同除了具有合同的一般特征外,还具有以下特征:以下特征:(1 1)劳动合同的主体是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劳动合同的主体是劳动者和用人单位;(2 2)劳动合同内容是劳动法上的权利和义务;)劳动合同内容是劳动法上的权利和义务;(3 3)劳动合同的标的是劳动行为;)劳动合同的标的是劳动行为

9、;(4 4)劳动合同是双务有偿合同。)劳动合同是双务有偿合同。(二)劳动合同的种类(二)劳动合同的种类 1 1、有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有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2 2、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3 3、以完成一定工作为期限的劳、以完成一定工作为期限的劳动合同。动合同。二、劳动合同的订立(一)二、劳动合同的订立(一)(一)劳动合同订立的要求(一)劳动合同订立的要求 1 1、订立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订立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原则;2 2、企业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时,必须查验劳动者、企业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时,必须查验劳动者终止或解除劳动合

10、同的证明;终止或解除劳动合同的证明;3 3、订立劳动合同时,劳动者一方不得由他人代替;、订立劳动合同时,劳动者一方不得由他人代替;4 4、订立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不得扣押劳动者的居、订立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不得扣押劳动者的居民身份证和其他证件,不得要求劳动者提供担保或者民身份证和其他证件,不得要求劳动者提供担保或者以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以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5 5、劳动合同中约定试用期的,应当符合劳动合同法、劳动合同中约定试用期的,应当符合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的规定;6 6、订立劳动合同时,约定违约金条款的,必须符合、订立劳动合同时,约定违约金条款的,必须符合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劳动合

11、同法的规定;7 7、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二、劳动合同的订立(二)二、劳动合同的订立(二)(二)劳动合同的形式(二)劳动合同的形式 劳动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劳动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三)劳动合同的内容(三)劳动合同的内容 劳动合同法第劳动合同法第1717条规定,劳动合同应具备以下条款:条规定,劳动合同应具备以下条款:1 1、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责人;2 2、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证件号码;身份证件号码

12、;3 3、劳动合同期限;、劳动合同期限;4 4、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5 5、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6 6、劳动报酬;、劳动报酬;7 7、社会保险;、社会保险;8 8、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保护;、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保护;9 9、法律、法规规定应当纳入劳动合同的其他事项。、法律、法规规定应当纳入劳动合同的其他事项。(四)劳动合同中的违约金条款(四)劳动合同中的违约金条款 根据根据劳动合同法劳动合同法的有关规定,除以下两种的有关规定,除以下两种情形外,用人单位不得与劳动者约定由劳动者情形外,用人单位不得与劳动者约定由劳动者承担违约金:承担违

13、约金:1 1、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专项培训费用,对、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专项培训费用,对其进行专业技术培训的,可以与该劳动者订立其进行专业技术培训的,可以与该劳动者订立协议,约定服务期协议,约定服务期;2 2、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和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保守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和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保密事项。保密事项。(五)劳动合同的无效(五)劳动合同的无效 根据根据劳动合同法劳动合同法的有关规定,下列劳动合同无效的有关规定,下列劳动合同无效或者部分无效:或者部分无效:1 1、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以欺诈、胁

14、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2 2、用人单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用人单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的;的;3 3、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对劳动合同的无效或者部分无效有争议的,由劳动争对劳动合同的无效或者部分无效有争议的,由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或者人民法院确认。议仲裁机构或者人民法院确认。劳动合同部分无效,不影响其他部分效力的,其他部劳动合同部分无效,不影响其他部分效力的,其他部分仍然有效。分仍然有效。三、劳动合同的履行与变更三、劳动合同的履行与

15、变更 (一)劳动合同的履行(一)劳动合同的履行 劳动合同的履行,是指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严格按照劳动合同的履行,是指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严格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全面履行各自的义务,享有各自的劳动合同的约定,全面履行各自的义务,享有各自的权利。权利。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全面履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全面履行各自的义务。行各自的义务。(二)劳动合同的变更(二)劳动合同的变更 劳动合同的变更是指劳动合同依法订立后,在合同尚劳动合同的变更是指劳动合同依法订立后,在合同尚未履行或者尚未履行完毕之前,经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未履行或者尚未履行完毕之前,经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双方当事人

16、协商同意,对劳动合同内容作部分修改、双方当事人协商同意,对劳动合同内容作部分修改、补充或者删减的法律行为。补充或者删减的法律行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劳动合同约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劳动合同约定的内容。变更劳动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变更后的内容。变更劳动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变更后的劳动合同文本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执一份。的劳动合同文本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执一份。四、劳动合同的解除与终止四、劳动合同的解除与终止 (一)劳动合同的解除(一)劳动合同的解除 1 1、双方协议解除劳动合同、双方协议解除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

17、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合同。2 2、劳动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 见见劳动合同法劳动合同法第第3838条条 3 3、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 见见劳动合同法劳动合同法第第3939条条 4 4、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限制、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限制 见见劳动合同法劳动合同法第第4242条条(二)劳动合同的终止(二)劳动合同的终止 1 1、劳动合同终止的概念、劳动合同终止的概念 劳动合同终止是指劳动合同的法律效力依法被消灭,劳动合同终止是指劳动合同的法律效力依法被消灭,即劳动关系由于一定法律事实的出现而终结,劳动者即劳动关系由于一定法律事实的出现而终结

18、,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原有的权利义务不再存在。与用人单位之间原有的权利义务不再存在。2 2、劳动合同终止的法定情形、劳动合同终止的法定情形 根据根据劳动合同法劳动合同法第第4444条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条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合同终止:的,劳动合同终止:(1 1)劳动合同期满的;)劳动合同期满的;(2 2)劳动者开始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劳动者开始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3 3)劳动者死亡,或者被人民法院宣告死亡或者宣)劳动者死亡,或者被人民法院宣告死亡或者宣告失踪的;告失踪的;(4 4)用人单位被依法宣告破产的;)用人单位被依法宣告破产的;(5 5)用人单位被吊销营业

19、执照、责令关闭、撤销或)用人单位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销或者用人单位决定提前解散的;者用人单位决定提前解散的;(6 6)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三)劳动合同解除和终止的经济补偿(三)劳动合同解除和终止的经济补偿 1 1、劳动合同解除的经济补偿、劳动合同解除的经济补偿 (1 1)用人单位存在)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合同法劳动合同法第第3838条所规定的情条所规定的情形,导致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应当形,导致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应当支付经济补偿。支付经济补偿。(2 2)用人单位依照)用人单位依照劳动合同法劳动合同法第第3636条规定

20、向劳动条规定向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应当支付经济补偿。同的,应当向劳动者应当支付经济补偿。(3 3)用人单位依照)用人单位依照劳动合同法劳动合同法第第4040条规定解除劳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应当支付经济补偿。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应当支付经济补偿。(4 4)用人单位依照)用人单位依照劳动合同法劳动合同法第第4141条第一款规定条第一款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应当支付经济补偿。解除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应当支付经济补偿。2 2、劳动合同终止的经济补偿、劳动合同终止的经济补偿 (1

21、1)除用人单位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除用人单位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同意约定条件续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的情况外,依照续订的情况外,依照劳动合同法劳动合同法第第四十四条第一项规定终止固定期限劳动四十四条第一项规定终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应当支付经济补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应当支付经济补偿。偿。(2 2)依照)依照劳动合同法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四条第第四十四条第四项、第五项规定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四项、第五项规定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应当支付经济补偿。当向劳动者应当支付经济补偿。第三节第三节 劳动争议的处理劳动争议的处理 一、劳动争议的概念和特征(一)

22、一、劳动争议的概念和特征(一)(一)劳动争议的概念(一)劳动争议的概念 劳动争议,也叫劳动纠纷,是指劳动关系当事人即劳劳动争议,也叫劳动纠纷,是指劳动关系当事人即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在执行劳动法律法规和劳动合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在执行劳动法律法规和劳动合同的过程中,就劳动权利义务发生争执引起的纠纷。同的过程中,就劳动权利义务发生争执引起的纠纷。(二)劳动争议的特征(二)劳动争议的特征 1 1、劳动争议主体是特定的是劳动者;、劳动争议主体是特定的是劳动者;2 2、劳动争议主体之间必须存在劳动关系,而且劳动、劳动争议主体之间必须存在劳动关系,而且劳动争议是在这种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发生的;争议是在这

23、种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发生的;3 3、劳动争议主体之间存在单向隶属关系;、劳动争议主体之间存在单向隶属关系;4 4、劳动争议的内容必须是与劳动权利义务有关。、劳动争议的内容必须是与劳动权利义务有关。一、劳动争议的概念和特征(二)一、劳动争议的概念和特征(二)(三)劳动争议的解决途径(三)劳动争议的解决途径 1 1、协商、协商;2;2、调解、调解;3;3、仲裁、仲裁;4;4、诉讼、诉讼.(四)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适用范围(四)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适用范围 1 1、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2 2、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

24、同发生的争议;发生的争议;3 3、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4 4、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5 5、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偿金等发生的争议;6 6、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二、劳动争议调解二、劳动争议调解 (一)劳动争议调解组织(一)劳动争议调解组织 在用人单位内,可以设立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在用人单位内,可以设立企业劳动争议调解

25、委员会。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由职工代表和企业会。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由职工代表和企业代表组成。代表组成。(二)劳动争议调解程序(二)劳动争议调解程序 1 1、申请与受理、申请与受理 2 2、调前准备、调前准备 3 3、实施调解、实施调解 4 4、调解终结、调解终结(三)劳动争议调解效力(三)劳动争议调解效力 1 1、调解协议书由双方当事人签名或者盖章,、调解协议书由双方当事人签名或者盖章,经调解员签名并加盖调解组织印章后生效,对经调解员签名并加盖调解组织印章后生效,对双方当事人具有约束力,当事人应当履行。双方当事人具有约束力,当事人应当履行。2 2、达成调解协议后,一方当事人在协议约定、达

26、成调解协议后,一方当事人在协议约定期限内不履行调解协议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期限内不履行调解协议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依法申请仲裁。依法申请仲裁。3 3、因支付拖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因支付拖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事项达成调解协议,用人单位补偿或者赔偿金事项达成调解协议,用人单位在协议约定期限内不履行的,劳动者可以持调在协议约定期限内不履行的,劳动者可以持调解协议书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人民法解协议书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发出支付令。院应当依法发出支付令。三、劳动争议仲裁三、劳动争议仲裁 (一)劳动争议仲裁机构(一)劳动争议仲裁机构 作为劳动争议

27、仲裁机构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是指作为劳动争议仲裁机构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是指依法设立,由法律授权其依法独立地对劳动争议案件依法设立,由法律授权其依法独立地对劳动争议案件进行处理的专门机构。进行处理的专门机构。(二)劳动争议仲裁参加人(二)劳动争议仲裁参加人 劳动争议仲裁参加人包括仲裁当事人和参与人。劳动争议仲裁参加人包括仲裁当事人和参与人。1 1、劳动争议仲裁当事人,是指因劳动权益纠纷而以自、劳动争议仲裁当事人,是指因劳动权益纠纷而以自己的名义参加劳动争议仲裁活动,与仲裁结果有直接己的名义参加劳动争议仲裁活动,与仲裁结果有直接厉害关系,并依法享有仲裁权利和承担仲裁义务的单厉害关系,并依法享

28、有仲裁权利和承担仲裁义务的单位和个人。位和个人。2 2、劳动争议仲裁参与人主要包括:仲裁员、证人、鉴、劳动争议仲裁参与人主要包括:仲裁员、证人、鉴定人、翻译人和勘验人等。定人、翻译人和勘验人等。(三)劳动争议仲裁程序(三)劳动争议仲裁程序 1 1、申请和受理、申请和受理 (1 1)仲裁申请;()仲裁申请;(2 2)仲裁受理。)仲裁受理。2 2、开庭和裁决、开庭和裁决 (1 1)庭前准备;()庭前准备;(2 2)开庭审理;()开庭审理;(3 3)作出裁决。)作出裁决。3 3、部分劳动争议仲裁裁决为终局裁决、部分劳动争议仲裁裁决为终局裁决 下列劳动争议,除下列劳动争议,除劳动合同法劳动合同法另有规

29、定的外,另有规定的外,仲裁裁决为终局裁决,裁决书自作出之日起发生法仲裁裁决为终局裁决,裁决书自作出之日起发生法律效力:律效力:(1 1)追索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追索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不超过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十二个月金额的偿金,不超过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十二个月金额的争议;争议;(2 2)因执行国家的劳动标准在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因执行国家的劳动标准在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等方面发生的争议。社会保险等方面发生的争议。4 4、对终局劳动争议仲裁裁决的撤销、对终局劳动争议仲裁裁决的撤销 用人单位有证据证明前述的仲裁裁决有下列情形之用人单位有证据证明前述

30、的仲裁裁决有下列情形之一,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三十日内向劳动争一,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三十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所在地的中级人民法院申请撤销裁决:议仲裁委员会所在地的中级人民法院申请撤销裁决:(1 1)适用法律、法规确有错误的;)适用法律、法规确有错误的;(2 2)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无管辖权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无管辖权的;(3 3)违反法定程序的;)违反法定程序的;(4 4)裁决所根据的证据是伪造的;)裁决所根据的证据是伪造的;(5 5)对方当事人隐瞒了足以影响公正裁决的证据的;)对方当事人隐瞒了足以影响公正裁决的证据的;(6 6)仲裁员在仲裁该案时有索贿受贿、徇私舞弊、)仲

31、裁员在仲裁该案时有索贿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决行为的。枉法裁决行为的。四、劳动争议诉讼四、劳动争议诉讼 劳动者对不属于终局劳动争议的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教材中教材中“练习与实训练习与实训”题参考答案题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 1.C 2.D 3.A 4.D 5.C 6.B 7.D 8.A 9.B 10.A 1.C 2.D 3.A 4.D 5.C 6.B 7.D 8.A 9.B 10.A 11.C 12.A 13.A 14.D 15.B 16.D 17.B 18.B 11.C 12.A 13.A 14.D 15.B 16.D 17.

32、B 18.B 二、多项选择题:二、多项选择题:1.CD 2.ABC 3.AB 4.ABCD 1.CD 2.ABC 3.AB 4.ABCD 三、判断题:三、判断题:1.2.3.4.5.1.2.3.4.5.四、案例分析题四、案例分析题 案例一:案例一:(1 1)公司构成无故拖欠工资。)公司构成无故拖欠工资。(2 2)不合法。)不合法。(3 3)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应当裁定公司按合同约定支)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应当裁定公司按合同约定支付拖欠季六付拖欠季六1 1至至6 6月份的工资,并依据月份的工资,并依据违反和解除劳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的规定支付季六相当于未付的规定支付季六相当于未付工资工资25%25%的经济补偿金。的经济补偿金。案例二:案例二:(1 1)不需要说明理由。)不需要说明理由。(2 2)可以单方解除劳动合同。)可以单方解除劳动合同。(3 3)无需向李四支付经济补偿金。)无需向李四支付经济补偿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计划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