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公务文书ppt课件(全).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章-公务文书ppt课件(全).ppt(8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四章第四章第四章第四章 行政公文行政公文行政公文行政公文 本章重点本章重点1.1.掌握公文的概念和特点掌握公文的概念和特点2.2.了解公文的分类和格式了解公文的分类和格式 3.3.掌握各类公文的用途掌握各类公文的用途4.4.重点掌握通知、通报、报告、请示、重点掌握通知、通报、报告、请示、批复的写法批复的写法5.5.掌握请示与报告的异同掌握请示与报告的异同主要内容主要内容第一节第一节 行政公文概述行政公文概述第二节第二节 通知通知第三节第三节 通报通报第四节第四节 报告报告第五节第五节 请示请示 第六节第六节 批复批复第一节第一节 行政公文概述行政公文概述一、行政公文的概念、特点及作用一、行政
2、公文的概念、特点及作用二、行政公文的种类二、行政公文的种类三、公文的书面格式三、公文的书面格式一、行政公文的概念、特点及作用一、行政公文的概念、特点及作用(一(一)概念概念行政公文是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行政公文是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在处理公务时使用的,具有位在处理公务时使用的,具有法定效力法定效力和和规规范体式范体式的行政文书。(的行政文书。(广义广义)狭义狭义的行政公文:的行政公文:国务院国务院20002000年年8 8月月2424日发日发布、自布、自20012001年年1 1月月1 1日实施的国家行政机关日实施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中的公文处理办法中的1313种公文,
3、种公文,命令、决定、命令、决定、公告、通告、通知、通报、议案、报告、请公告、通告、通知、通报、议案、报告、请示、批复、意见、函和会议纪要示、批复、意见、函和会议纪要。本章主要介绍狭义公文。本章主要介绍狭义公文。(一)命令(令)(一)命令(令)适用于依照有关法律公布行政法规和规章;宣适用于依照有关法律公布行政法规和规章;宣布施行重大强制性行政措施;嘉奖有关单位及布施行重大强制性行政措施;嘉奖有关单位及人员。人员。例:例:国务院关于严格保护珍贵稀有野生动国务院关于严格保护珍贵稀有野生动物的命令物的命令(二)决定(二)决定 适用于对适用于对重要事项重要事项或者或者重大行动重大行动做出安排,奖做出安排
4、,奖惩有关单位及人员,变更或者撤销下级机关不惩有关单位及人员,变更或者撤销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事项。适当的决定事项。例:中共中央关于严厉打击刑事犯罪活动的决定,例:中共中央关于严厉打击刑事犯罪活动的决定,XXXX市工商局关于表彰个体模范工商户和文明私营企市工商局关于表彰个体模范工商户和文明私营企业的决定业的决定(三)公告(三)公告适用于向适用于向国内外国内外宣布宣布重要事项重要事项或者或者法定事项法定事项。例例1 1: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进一步改革外汇管理体: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进一步改革外汇管理体制的公告。制的公告。例例2 2:按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规定,公布申:按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规定,公布申请
5、专利的公告。请专利的公告。(四)通告四)通告适用于公布社会各有关方面应当适用于公布社会各有关方面应当遵守遵守或者或者周知周知的事项。的事项。例例1 1:法规性通告:法规性通告关于对关于对市互联网上网服务市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进行清理整顿并加强管理的通告营业场所进行清理整顿并加强管理的通告例例2 2:事务性通告:事务性通告市电话号码升八位号前割市电话号码升八位号前割接试验通告。接试验通告。(五)通知(五)通知适用于适用于批转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下级机关的公文,转发转发上级机关和上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传达传达要求下级机关办理要求下级机关办理和需要有关单位周知或者执行的
6、事项,和需要有关单位周知或者执行的事项,任免任免人人员。员。例:例:省关于进一步做好城市蔬菜产销工省关于进一步做好城市蔬菜产销工作的通知。作的通知。(六)通报(六)通报适用于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或适用于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或者情况。者情况。例例1 1: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表彰奖励中国女子足球: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表彰奖励中国女子足球队的通报,例队的通报,例2 2:关于:关于学校相继发生食物学校相继发生食物中毒事件的通报。中毒事件的通报。(七)议案(七)议案适用于各级人民政府按照法律程序向同级人民适用于各级人民政府按照法律程序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或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请审议代表
7、大会或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请审议事项。事项。例:国务院关于提请审议设立海南省的议案。例:国务院关于提请审议设立海南省的议案。(八)报告(八)报告适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答复适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上级机关的询问。例:例:省人民政府关于工业生产情况的省人民政府关于工业生产情况的报告。报告。(九)请示(九)请示适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适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例:例:公司关于请拨设备改造资金问题的请示公司关于请拨设备改造资金问题的请示(十)批复(十)批复适用于答复下级机关的请示事项。适用于答复下级机关的请示事项。例:国务院关于建设中关村
8、科技园区有关问题的例:国务院关于建设中关村科技园区有关问题的批复批复(十一)意见(十一)意见适用于对重要问题提出见解和处理办法。适用于对重要问题提出见解和处理办法。例:国家基本建设委员会关于基本建设推行合同例:国家基本建设委员会关于基本建设推行合同制的意见制的意见(十二)函(十二)函适用于平行机关或不相隶属机关之间商洽工作,适用于平行机关或不相隶属机关之间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请求批准和答复审批事项。询问和答复问题,请求批准和答复审批事项。例:公安部关于调整新护照收费标准的函例:公安部关于调整新护照收费标准的函(十三)会议纪要(十三)会议纪要适用于记载、传达会议情况和议定事项。适用于记载、
9、传达会议情况和议定事项。例:全国江河堤防建设现场会议纪要例:全国江河堤防建设现场会议纪要(二)行政公文的特点(二)行政公文的特点1、公文具有鲜明的政治性、公文具有鲜明的政治性2、公文的制发者须是法定作者、公文的制发者须是法定作者3、公文的制发具有严格的程序性、公文的制发具有严格的程序性4、公文具有法定的权威性和约束力、公文具有法定的权威性和约束力5、公文具有规范的体式、公文具有规范的体式6、公文具有较强的时效性、公文具有较强的时效性(三)行政公文的作用(三)行政公文的作用(P P101102101102)二、公文种类二、公文种类(一)按行文方向(一)按行文方向 上行文上行文 下下 上上 下行文
10、下行文 上上 下下 平行文平行文 同级同级 不相隶属不相隶属 泛行文泛行文 同时上行、下行或平行同时上行、下行或平行(二)按秘密程度(二)按秘密程度 有保密要求有保密要求 无保密要求无保密要求绝密、文件绝密、文件机密、文件机密、文件秘密、文件秘密、文件(三)紧急程度(三)紧急程度 急件急件 平件平件(四)按功能(四)按功能(五)按行文(五)按行文 发文发文 收文收文特急特急急件急件法规性公文法规性公文指挥性公文指挥性公文报请性公文报请性公文知照性公文知照性公文联系性公文联系性公文实录性公文实录性公文三、行政公文的格式三、行政公文的格式(一)眉首部分(一)眉首部分(二)主体部分(二)主体部分(三
11、)版记部分(三)版记部分一片完整的公文一片完整的公文(一)眉首部分(一)眉首部分公文眉首标识规则:公文公文眉首标识规则:公文眉首为置于公文首页红色眉首为置于公文首页红色反线(宽度为版心规格反线(宽度为版心规格156156毫米)以上的各要素,毫米)以上的各要素,按排列顺序依次为:按排列顺序依次为:1.1.公公文份数序号文份数序号2.2.秘密等级和保密期限秘密等级和保密期限3.3.紧急程度紧急程度4.4.发文机关标识发文机关标识5.5.发文字号发文字号6.6.签发人签发人7.7.红色反线红色反线联合行文发文字号联合行文发文字号(二)主体部分(二)主体部分公文主体标识规则:公文主公文主体标识规则:公
12、文主体为公文首页红色反线以下体为公文首页红色反线以下到主题词以上部分,按排列到主题词以上部分,按排列顺序依次为:顺序依次为:1.1.公文标题公文标题2.2.主送机关名称主送机关名称3.3.正文正文4.4.附件附件5.5.成文日期成文日期6.6.公文生效标识公文生效标识7.7.附注附注上行文上行文普发性下行文普发性下行文公布性公文公布性公文公文标题制作方法公文标题制作方法一规范式:一规范式:即即“发文机关事由文种发文机关事由文种”用于重要、庄重的公务。用于重要、庄重的公务。例:例:中共中央关于严厉打击刑事犯罪活动的决定中共中央关于严厉打击刑事犯罪活动的决定二灵活式:二灵活式:(一)两部分(一)两
13、部分1.1.事由文种事由文种 例:关于例:关于学校相继发生食物中毒事件的通报学校相继发生食物中毒事件的通报2.2.发文机关文种发文机关文种 例: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例: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3.3.转发转发+始发机关及原通知标题始发机关及原通知标题”例:转发国务院关于费改税的通知例:转发国务院关于费改税的通知 或者或者“转发转发+始发机关及原文件标题始发机关及原文件标题+通知通知”例:转发国务院关于费改税的决定的通知例:转发国务院关于费改税的决定的通知(二)一部分(二)一部分只有只有“文种文种”。常常是不大重要的公务,带周知性。常常是不大重要的公务,带周知性。例:通知例:通知公文标题排列方法公文
14、标题排列方法盖章原则盖章原则印章加盖要端印章加盖要端正、居中、清正、居中、清晰,上不压正晰,上不压正文。用红印文。用红印错误盖章错误盖章圆圆 圈圈 章章月月 牙牙 章章斜斜 式式 章章倒倒 立立 章章错误盖章错误盖章阴阴 阳阳 章章压压 文文 章章蓝蓝 印印 章章单一发文印单一发文印章章联合行文印章联合行文印章需要加盖两个印章需要加盖两个印章联合行文印章联合行文印章需要加盖三个以上印章需要加盖三个以上印章(三)版记部分(三)版记部分公文版记标识规则:公文公文版记标识规则:公文版记为主题词及其主题记版记为主题词及其主题记号以下部分,置于公文最号以下部分,置于公文最后一页,按排列顺序依次后一页,按
15、排列顺序依次为:为:1.1.主题词主题词2.2.抄送机关,抄送机关,3.3.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印数。印数。主题词标注方法主题词标注方法类别词类别词+类属词类属词+文种文种类别词:文件所在系统的属性;类别词:文件所在系统的属性;类属词:内容特征;类属词:内容特征;文种文种例:国务院关于加强水土保持工作的例:国务院关于加强水土保持工作的通知,先标类别词通知,先标类别词“农业农业”,再标类,再标类属词属词“水土保持水土保持”,最后标上,最后标上“通知通知”值得注意的是,在批转、转发、发布文件时,主值得注意的是,在批转、转发、发布文件时,主题词中的文种,是标批转、转发、发布文件的
16、文题词中的文种,是标批转、转发、发布文件的文种,还是标被批转、转发、发布文件的文种呢?种,还是标被批转、转发、发布文件的文种呢?如果只选择一个主题词来标文种,可选择被批转、如果只选择一个主题词来标文种,可选择被批转、转发、发布文件的文种。如转发、发布文件的文种。如国务院关于发布国务院关于发布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的通知,其主题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的通知,其主题词是词是“文秘工作文秘工作 公文公文 办法办法”,标注的就是被发标注的就是被发布文件的文种布文件的文种“办法办法”,而不是发布文件的文种,而不是发布文件的文种“通知通知”。如果想要完整反映文件的形式,也可。如果想要完整反映文件的形式
17、,也可将前后两个文种同时标注。将前后两个文种同时标注。第二节第二节 通知通知一、通知的概念一、通知的概念适用于适用于批转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下级机关的公文,转发转发上级机关和不上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相隶属机关的公文,传达传达要求下级机关办理和需要求下级机关办理和需要有关单位周知或者执行的事项,要有关单位周知或者执行的事项,任免任免人员。人员。二、通知的特点二、通知的特点1 1、知照性。通知的主要功能在于知照。、知照性。通知的主要功能在于知照。2 2、广泛性。通知的广泛性表现在多方面。、广泛性。通知的广泛性表现在多方面。3 3、时效性。通知有一定的时效要求。、时效性。通知有一定的时效要求
18、。三、通知的分类(三、通知的分类(根据内容性质根据内容性质)1.1.指示性通知。指示性通知。这种通知带有政策性、指导性,这种通知带有政策性、指导性,主要用于对重要工作、重大问题阐明方针政策,主要用于对重要工作、重大问题阐明方针政策,提出工作原则。它对现实工作针对性强,有一定提出工作原则。它对现实工作针对性强,有一定的领导权威。的领导权威。例:文化部关于转交各类文化经营许可证印制发放工作例:文化部关于转交各类文化经营许可证印制发放工作的通知的通知2.2.批示性通知。批示性通知。批示性通知含批示性通知含“颁发颁发”型通知、型通知、“转发转发”型通知和型通知和“批转批转”型通知三种。型通知三种。例例
19、: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科技部等部门关于推进县(市)科技进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科技部等部门关于推进县(市)科技进步意见的通知步意见的通知 3.3.周知性通知。周知性通知。用于向下级机关宣布某些应知用于向下级机关宣布某些应知事项,不具有强制性。事项,不具有强制性。例:例:县人民政府关于撤销县人民政府关于撤销县盐化厂项目建设县盐化厂项目建设指挥部的通知指挥部的通知 4.4.会议通知。会议通知。用于通知下级或平级机关人员用于通知下级或平级机关人员参加重要会议。参加重要会议。例:国务院关于召开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例:国务院关于召开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的通知大会的通知 5.5.任免通知。任免通
20、知。用于向下级机关告知人员任免情况。用于向下级机关告知人员任免情况。例:例:县人民政府关于胡县人民政府关于胡等同志职务任免的通知等同志职务任免的通知 四、通知的写法四、通知的写法(一)指示性通知(一)指示性通知正正文文1 1、开头开头:(:(1 1)写明发文缘由,如布置)写明发文缘由,如布置工作的目的、意义、依据和原因等;工作的目的、意义、依据和原因等;(2 2)写明工作名称;()写明工作名称;(3 3)用过渡句引)用过渡句引起下文。起下文。2 2、主体主体:写明应办事项,如开展工作的:写明应办事项,如开展工作的措施、方法、步骤、要求等。一般要分措施、方法、步骤、要求等。一般要分条开列。条开列
21、。3 3、结尾结尾:可用专用结语,如:可用专用结语,如“特此通知,特此通知,请遵照办理请遵照办理”等,也可省略不用。等,也可省略不用。例文例文(二)批示性通知(二)批示性通知1 1、标题、标题正确确定批示性通知的性质:正确确定批示性通知的性质:“批转批转”、“转发转发”、“发布发布”(或(或“印发印发”、“颁发颁发”等)等)2.2.正文正文A.“A.“颁发颁发”型通知型通知“颁发颁发”型通知又称型通知又称“发布发布”或或“印发印发”型通型通知,是指用来颁发行政法规和规章或印发有关知,是指用来颁发行政法规和规章或印发有关文件的通知文件的通知。开头开头:发布(印发)文件(规章)的原因、目:发布(印
22、发)文件(规章)的原因、目 的或依据,颁布法规的名称的或依据,颁布法规的名称 现将现将发发 (印发)给你们(印发)给你们主体主体:写明发布事项:写明发布事项结尾结尾:提出执行要求:提出执行要求例文例文B.“B.“转发转发”型通知型通知是指用来转发上级机关、同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是指用来转发上级机关、同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的通知。机关的公文的通知。正文只写转发决定和执行要求,十分简洁。正文只写转发决定和执行要求,十分简洁。正文包正文包括两部括两部分分开头:开头:先写明转发文件的名称,表明态先写明转发文件的名称,表明态度,提出原则要求。最后以度,提出原则要求。最后以“现转发给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
23、贯彻执行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请结合具请结合具体情况,参照执行体情况,参照执行”、“请研究执行请研究执行”等惯用语句来过渡。等惯用语句来过渡。主体:主体:介绍情况,反映问题,说明根据介绍情况,反映问题,说明根据转发的公文的内容和本地实际发问作出转发的公文的内容和本地实际发问作出决定的内容。决定的内容。例文例文例文例文C.“C.“批转批转”型通知型通知是指转发下级机关发来的公文的通知,其写法是指转发下级机关发来的公文的通知,其写法与与“转发转发”型通知基本相同。型通知基本相同。开头开头:正文一般先写明批转文件的名称,:正文一般先写明批转文件的名称,宣布批转决定,执行要求。宣布批转决定,执行要
24、求。主体主体:具体工作要求,工作意义:具体工作要求,工作意义.例文例文(三)周知性通知(三)周知性通知周知性通知是告知收文机关应知事项的周知性通知是告知收文机关应知事项的通知,所联系的公务一般无需收文机关通知,所联系的公务一般无需收文机关办理。如机构的设立与撤销、印章的起办理。如机构的设立与撤销、印章的起用、单位更名等用、单位更名等 。1.开头开头:发文缘由:发文缘由2.主体主体:通知事项:通知事项3.结尾结尾:落实要求:落实要求例文例文正正 文文(四)会议通知(四)会议通知 1 1、开头开头:(:(1 1)写明召开会议的根据、写明召开会议的根据、目的意义、原因等;(目的意义、原因等;(2 2
25、)写明会议名称;)写明会议名称;(3 3)用过渡句引起下文。)用过渡句引起下文。2 2、主体主体:写明有关事项,包括会议的议:写明有关事项,包括会议的议题;开会的时间、地点、出席人;以及题;开会的时间、地点、出席人;以及其他注意事项(其他注意事项(如经费、食宿、交通安排等如经费、食宿、交通安排等)。)。3 3、结尾结尾:可用:可用“特此通知特此通知”,也可省略。,也可省略。例文例文正正 文文(五)任免通知(五)任免通知从性质看,任免通知也属周知性通知,从性质看,任免通知也属周知性通知,只是所通知事项比较特殊而已。只是所通知事项比较特殊而已。任免通知任免通知1.开头开头:任免依据:任免依据2.主
26、体主体:任免决定:任免决定3.结尾结尾:特此通知:特此通知例文例文第二节第二节 通报通报一、通报的概念一、通报的概念通报适用于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通报适用于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或者情况。或者情况。二、通报的特点二、通报的特点1.1.严肃性严肃性 2.2.教育性教育性 3.3.典型性典型性 4.4.时间性时间性三、通报的分类三、通报的分类(根据作用的不同根据作用的不同)1.1.表扬性通报表扬性通报 2.2.批评性通报批评性通报 3.3.情况通报情况通报四、通报的写法四、通报的写法从写法上看,表扬性通报和批评性通报写法类从写法上看,表扬性通报和批评性通报写法类似,而情况通报
27、则有较大差别。似,而情况通报则有较大差别。(一)表扬性通报(一)表扬性通报.开头开头:多采用导语式,概述表彰对象的基:多采用导语式,概述表彰对象的基本事实。本事实。.主体主体:通常可包括如下内容:通常可包括如下内容:叙述事实叙述事实:叙述被表彰者的先进事迹。:叙述被表彰者的先进事迹。阐述意义阐述意义:阐明先进事迹蕴含的教育意义。:阐明先进事迹蕴含的教育意义。3.3.结尾结尾:有两项内容:有两项内容:作出决定作出决定:宣布表彰决定。这是针对被:宣布表彰决定。这是针对被表彰者的嘉奖,是发通报的目的之一。表彰者的嘉奖,是发通报的目的之一。提出要求提出要求:提出向先进学习的有关要求。:提出向先进学习的
28、有关要求。这是针对收文机关或有关人员提出的要这是针对收文机关或有关人员提出的要求,是发通报的又一目的。求,是发通报的又一目的。例文例文(二)批评性通报(二)批评性通报.开头开头:多采用导语式,概述被批评对象的基本错多采用导语式,概述被批评对象的基本错误事实。误事实。.主体主体:通常可包括如下内容:通常可包括如下内容:叙述事实叙述事实:叙述被批评者的错误事实。叙述被批评者的错误事实。分析错误分析错误:对所犯错误进行分析,指出错误的性质对所犯错误进行分析,指出错误的性质和危害性,分析问题出现的原因,总结应吸取的教训。和危害性,分析问题出现的原因,总结应吸取的教训。.结尾结尾:有两项内容:有两项内容
29、:作出决定作出决定:提出对被通报者的处理意见。这是针对提出对被通报者的处理意见。这是针对被批评者的处分,以示对其惩戒。被批评者的处分,以示对其惩戒。提出要求提出要求:针对通报事实,向收文机关及有关人员针对通报事实,向收文机关及有关人员提出应引以为戒的具体要求。提出应引以为戒的具体要求。例文例文(三)情况通报(三)情况通报1.1.开头开头:多采用多采用导语式导语式开头,概述基本事实;有时开头,概述基本事实;有时也采用也采用目的式目的式开头,交待行文的目的、意义或原因;开头,交待行文的目的、意义或原因;也可直接写情况,也可直接写情况,不另加开头不另加开头。2.2.主体主体:主要包括如下内容:主要包
30、括如下内容:介绍情况介绍情况:对所通报的重要情况进行具体介绍对所通报的重要情况进行具体介绍。分析情况分析情况:即分析重要情况所蕴含的意义,指出应即分析重要情况所蕴含的意义,指出应注意的问题。注意的问题。3.3.结尾结尾:提出要求提出要求:多针对上述情况,提出今后工作多针对上述情况,提出今后工作的要求。的要求。注意注意:一些内容简单的情况通报往往只介绍情况,既不一些内容简单的情况通报往往只介绍情况,既不进行分析,也不提出要求。如何处理,这要视情况而定。进行分析,也不提出要求。如何处理,这要视情况而定。例文例文第四节第四节 报告报告一、报告的概念一、报告的概念适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答
31、复上级适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机关的询问。二、报告的特点二、报告的特点1.1.行文的单向性行文的单向性 2.2.表达的陈述性表达的陈述性三、报告的分类三、报告的分类(根据内容)(根据内容)工作报告工作报告: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开展和完成情况的报告。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开展和完成情况的报告。情况报告情况报告: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中偶然出现的重大问题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中偶然出现的重大问题 或重要情况的报告。或重要情况的报告。答复报告答复报告:答复上级机关对于某些问题的询问的报告。答复上级机关对于某些问题的询问的报告。四、报告的写法四、报告的写法(一)工作报告(一)工作报告
32、1.1.开头开头:概述工作开展的基本情况或交代开概述工作开展的基本情况或交代开展工作的依据、目的等。展工作的依据、目的等。2.2.主体主体:汇报工作开展的具体情况、取得的汇报工作开展的具体情况、取得的成绩和成功的做法、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及今后成绩和成功的做法、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及今后打算等。打算等。3.3.结尾结尾:可用结语可用结语“特此报告特此报告”、“特此报特此报告,请指正告,请指正”等,也可省略。等,也可省略。(二)情况报告(二)情况报告1.1.开头开头:多用导语式,概述基本情况。:多用导语式,概述基本情况。2.2.主体主体:叙述具体情况,交代事件的前:叙述具体情况,交代事件的前因后果、来龙
33、去脉因后果、来龙去脉 。3.3.结尾结尾:可用结语:可用结语“特此报告特此报告”、“特特将情况汇报如上将情况汇报如上”等,也可省略。等,也可省略。例文例文(三)答复报告(三)答复报告1.1.开头开头:引述上级来文的标题、文号、:引述上级来文的标题、文号、日期、文种等。如日期、文种等。如“分行关于分行关于的的来文(来文(银银20052005号)收悉号)收悉”。2.2.主体主体:回答上级询问的问题。:回答上级询问的问题。3.3.结尾结尾:可用结语:可用结语“特此报告特此报告”,也可,也可省略。省略。第五节第五节 请示请示一、请示的概念一、请示的概念适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适用于向上级机关请
34、求指示、批准。二、请示的特点二、请示的特点 1.1.针对性针对性 2.2.具体性具体性 3.3.提前性提前性4.4.单一性单一性 5.5.求复性求复性 6.6.请求性请求性三、请示的分类(三、请示的分类(根据内容、性质根据内容、性质)1.请求指示性请示请求指示性请示 是请示单位对有关方针政策是请示单位对有关方针政策的理解和执行有不够明确、把握不准或者存在着的理解和执行有不够明确、把握不准或者存在着不同理解之处,需要上级机关给予原则上的指示不同理解之处,需要上级机关给予原则上的指示的一种上行公文。的一种上行公文。2.请求批准性请示请求批准性请示 是请示单位对管辖区域的变是请示单位对管辖区域的变更
35、、机构设置、人员定编、人事安排、资产购置、更、机构设置、人员定编、人事安排、资产购置、财款动用等问题向上级机关请示办理的一种上行财款动用等问题向上级机关请示办理的一种上行公文。公文。3.请求批转性请示请求批转性请示是请示单位将请示的事项是请示单位将请示的事项报请上级机关批准执行的一种上行公文。报请上级机关批准执行的一种上行公文。(这类请示一般是业务主管部门就某一带有全局这类请示一般是业务主管部门就某一带有全局性的问题提出解决办法,请求上级批转各地执行性的问题提出解决办法,请求上级批转各地执行)四、请示的写作四、请示的写作、述由:陈述请示的缘由。、述由:陈述请示的缘由。请求指示者,说明问题出现的
36、具体情况;请求指示者,说明问题出现的具体情况;请求请求批准批准者,阐明提出请求的理由。者,阐明提出请求的理由。2 2、请示事项:写明要求上级机关给予指示或、请示事项:写明要求上级机关给予指示或批准的事项批准的事项 。3 3、期复性结语:如、期复性结语:如“以上意见妥否,请指示以上意见妥否,请指示”、“是否可行,请审批是否可行,请审批”、”、“特此请示,特此请示,请批复请批复”以上请示如无不妥,请批转各地、以上请示如无不妥,请批转各地、各部门执行各部门执行”等。等。请示与报告是有严格区别的,表现在:请示与报告是有严格区别的,表现在:第一,行文目的不同。第一,行文目的不同。请示是要求上级对请示事项
37、给以指请示是要求上级对请示事项给以指示、批准或答复的;而报告则是下情上达、陈述情况,不要示、批准或答复的;而报告则是下情上达、陈述情况,不要求答复。求答复。第二,行文时机不同。第二,行文时机不同。请示必须在事前行文,在得到上级请示必须在事前行文,在得到上级的批准、指示后方能行事,不允许的批准、指示后方能行事,不允许“先斩后奏先斩后奏”;而报告则;而报告则是在工作完成以后或告一段落后发出的。是在工作完成以后或告一段落后发出的。第三,内容宽窄不同。第三,内容宽窄不同。请示必须坚持请示必须坚持“一文一事一文一事”的原则,的原则,而报告则一事而报告则一事(如专题性报告如专题性报告)数事数事(如工作报告
38、如工作报告)皆可。皆可。第四,办理要求不同。第四,办理要求不同。请示多是带有急迫性的问题,请求请示多是带有急迫性的问题,请求上级答复办理的,是上级答复办理的,是“办件办件”;而报告则多是汇报工作及有;而报告则多是汇报工作及有关情况,提出意见或建议,报请上级阅知的,是关情况,提出意见或建议,报请上级阅知的,是“阅件阅件”。第五,报送制度不同。第五,报送制度不同。报告可以有报告可以有“月报月报”、“季报季报”、“年报年报”等定期报告的制度;而请示只有在必要时才行文,等定期报告的制度;而请示只有在必要时才行文,没有定期请示制度。没有定期请示制度。第六节第六节 批复批复适用于答复下级机关的请示事项。适
39、用于答复下级机关的请示事项。(一)内容要求:(一)内容要求:1 1、政策性政策性。即要以国家有关的政策法规为依据来。即要以国家有关的政策法规为依据来答复下级的请示事项,不能想当然或以领导者个答复下级的请示事项,不能想当然或以领导者个人的意志为依据。人的意志为依据。2 2、针对性针对性。即答复事项必须针对请示事项,不能。即答复事项必须针对请示事项,不能借机指导相关工作。借机指导相关工作。3 3、明确性明确性。即答复意见要态度明朗、内容明确,。即答复意见要态度明朗、内容明确,不可含糊其词。不可含糊其词。(二)结构形式:(二)结构形式:1 1、引述来文。、引述来文。即称引下级请示的有关内容,即称引下
40、级请示的有关内容,告诉下级关于某事的请示已收到。其作用是构告诉下级关于某事的请示已收到。其作用是构成批复与请示的对应关系,使下级准确地知道成批复与请示的对应关系,使下级准确地知道此批复是针对哪一个请示而发的。此批复是针对哪一个请示而发的。引述来文的内容主要有:来文的标题、文号、引述来文的内容主要有:来文的标题、文号、时间、文种等。如时间、文种等。如“你行你行年年月月日日 银银20012001号请示悉号请示悉”、“你局关于你局关于的请示(的请示(20012001号)收悉号)收悉”等。等。2 2、批复依据:、批复依据:即批复意见提出的根据。依据即批复意见提出的根据。依据可有多种,或据政策法规,或据
41、实际情况等等。可有多种,或据政策法规,或据实际情况等等。结构上,批复依据多为一过渡句,以引起下文。结构上,批复依据多为一过渡句,以引起下文。3 3、批复意见:、批复意见:为批复的核心部分。根据请示为批复的核心部分。根据请示性质的不同,性质的不同,可分两种情况:可分两种情况:对请求指示的请对请求指示的请示,要对请示问题做出明确的答复;对请求示,要对请示问题做出明确的答复;对请求批批准准的请示,则要表明态度(批准与否)并提出的请示,则要表明态度(批准与否)并提出相应要求。相应要求。4 4、结尾:、结尾:多采用结语式,如多采用结语式,如“特此批复特此批复”、“此复,希遵照执行此复,希遵照执行”等,也可不用。等,也可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