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收音机_软件收音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收音机_软件收音机.docx(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2收音机_软件收音机 收音机由我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便利,猜你可能喜爱“软件收音机”。 那些听收音机的日子 小时侯,家里最大的物件就是缝纫机、自行车、收音机了,做为家中一员,只有收音机与我有缘,似乎是“春蕾”牌的,砖块大小,外面还包着个皮套子,摆在家里最惹眼的位置,而邻居家台式的收音机则让我艳羡不已,因为机子一打开,上面的红、绿灯就闪耀,看上去很豪华很惹眼。 上幼儿园时,每天早上,大姐都会收听新闻,而我则听不懂内容,总会浮想联翩,如报时时说道:“刚才最终一响,是北京时间X点整”,而这时我脑子就有一副水壶烧开水的画面。 “下面播送报纸摘要”,我又会想:“报纸上也有药”?人是怎
2、么钻到这么小的收音机里的?我能不能进去? 我记得那时收音机有广播剧,不少电影都以此形式播出,即使不看电影,也能了解内容;还有小喇叭广播节目,“哒滴哒,哒滴哒,小喇叭起先广播了,我是小叮铛,邮递员叔叔,这个节目的开头语我到现在都还记得,其中不少童话和益智故事,给我带来了乐趣。还有就是革命歌曲,如打靶归来、学习雷锋好榜样、社会主义好等,尤其是打靶归来开头,“日落夕山红霞飞”,前四个字与我父亲和二姐的小名读音相像,每次听到都很兴奋,想着收音机也知道我家里人的名字,抓紧将此“重大发觉”告知父母,看着他们不置可否的神情,有些小小的失落感,抽空再向小伙伴们“炫耀”,让他们都知道我家有两个人的名字都上了收音
3、机,看着他们艳羡的神情,心中那份得意就别提了。 小学 二、三年级时,我已经知道听港台流行音乐了,每天下午在教室做完作业,6点多回到家时,第一件事情就是打开收音机,如外婆的澎湖湾、走在乡间的小路上、捉泥鳅等十几首歌,估计播出也就是20来分钟,其间我如痴如醉的听着学唱着,感觉这时就是每天最快乐过得最快的时间。再大一些,中午2点多吃午饭时,一边吃饭一边听评书,内容讲一些古今英雄人物,听不太明白,就跟着凑喧闹,直到母亲喊:“快吃饭,要刷碗了”,才抓紧的扒拉几口饭。 上到初三,从电视上得知美国之音播出一些煽动性新闻,抨击中国政府的政治和人权,这时学校和家长都禁止收听此节目,但剧烈的新奇心促使我很想知道美
4、国之音是个什么东东,于是用了一周时间每晚在家人睡着时进行调频,就是收不到,害得那一周上课老打瞌睡,不知是信号被屏弊了还是收音机质量的缘由,最终只好不了了之。 进入90年头,有线电视的普及,收音机很快就淡出我的视线。直到上了高校,邻铺的同学带了个收录机来,从今晚八点半栏目中可以听到很多一线流行曲目,如来生缘、夜来香、没有情人的情人节等,这些抒情的歌曲让我发觉,歌词不仅可以用来唱的, 也可以用来表达很美的意境和情感。 后来工作了,VCD、DVD、互联网、MP 3、手机上网等媒介的介入,对收音机似乎已经绝缘了,直到换了新的工作环境住到宿舍里时,才又重新接触收音机。那时在阿拉山口国税局工作,为了培育自
5、己有规律的生活,一段时间,我不许自己看电视,每天回到宿舍,就是打开收音机,突然发觉这几年其内容改变很大,访谈类的,手机互动的节目许多,且广告也不少,让我感爱好的节目就是新闻了,可是这种边听收音机边悠然的做自己宠爱的事情的景象着实让人留恋。 那些听收音机的日子,已经慢慢远去,它伴随我长大,陪伴着我们度过了那些贫困而难忘的岁月,每每想到这里,我便深深地感受到了改革开放带给我们今日的华蜜生活的来之不易,怀念那些听收音机的日子,心中惟有深深地珍惜和几分温馨的记忆 收音机报告 东北高校秦皇岛分校电子信息系HX108-2七管半导体收音机 电子工艺实习总结报告专业名称 班级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老师 设计时间
6、通信工程专业4091025 于萍牛学芬2022.7.12022. 收音机报告 电子工艺实习(报告)系别:自动化工程系专业:自动化班级:姓名:指导老师:2022 年 12 月31 日一实习目的:1.通过对收音机的安装、焊接及调试,了解电子产品的生产制作过程; 2.根据图纸焊接. 收音机历史 收音机历史来源:收音机网 时间:文字选择:1923年1月23日美国人奥斯邦氏与华人曾君创办中国无线电公司,通过自建的无线首次在上海播送节目,同时出售。全市有500多台收音机接收该电. 收音机报告 实习时间:2022年12-17日实习地点:河南理工高校北校区电子工艺试验室 一、实习目的1.了解常用电子器件的类别、型号、规格、性能及其运用范围,能查阅有关的电子器件图书。能够正. 收音机的记忆 收音机的记忆始终都想写一篇关于收音机的短文。可,每次拿起笔来,都是感慨万端,纵然胸有万千言语,却没有落笔的地方。八十年头,人们收入不高,农村物资匮乏,温饱是那个时代追寻的首要. 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5页 共5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