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奥赛普通生物学课件之八.ppt

上传人:asd****56 文档编号:75819105 上传时间:2023-03-05 格式:PPT 页数:93 大小: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奥赛普通生物学课件之八.ppt_第1页
第1页 / 共93页
生物奥赛普通生物学课件之八.ppt_第2页
第2页 / 共9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物奥赛普通生物学课件之八.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奥赛普通生物学课件之八.ppt(9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普通生物学 第二部分 个体生物学 第七章 物质运输第第 七七 章章 物质在生物体内的运输物质在生物体内的运输普通生物学 第二部分 个体生物学 第七章 物质运输 一、植物的运输系统一、植物的运输系统 二、动物的运输系统二、动物的运输系统 三、人的血液循环系统三、人的血液循环系统普通生物学 第二部分 个体生物学 第七章 物质运输一、植物的运输系统一、植物的运输系统细胞质流(cytoplasmic streaming):靠细胞溶质中的纤纤维维,主要是肌肌动动蛋蛋白白丝丝(微微丝丝)的活动而实现。普通生物学 第二部分 个体生物学 第七章 物质运输(一)茎的形态结构1.初初生生结结构构(顶芽:生长锥、叶

2、原基,小叶、腋芽原基)根、茎尖所处环境不同,所以保护组织也不同(叶原基,小叶及芽外的鳞片)。普通生物学 第二部分 个体生物学 第七章 物质运输表皮:单层细胞;皮层:多层薄壁细胞+几层厚角细胞(靠近表皮);髓:薄壁细胞于茎中心;初生维管组织:多个维管束分散在皮层和髓之间(来自茎尖)。单子叶植物维管束:韧皮部(外),木质部(内)、无形成层;双子叶植物维管束:初生韧皮部、初生木质部、形成层(来自茎尖分生组织);维管束围绕髓排成一环,维管束间的薄壁细胞放射状成髓射线髓射线茎和根初生结构的差异普通生物学 第二部分 个体生物学 第七章 物质运输2次次生生结结构构(茎加粗,来自形成层,不是来自生长锥。)束束

3、中中形形成成层层:初生韧皮部、木质部间一层具潜在分裂能力的细胞束束间间形形成成层层:对应于束中形成层的髓射线细胞恢复分裂能力3周皮和皮孔周皮和皮孔周皮:当茎中的维管形成层开始活动以后,维管组织外围的表皮或皮层细胞也恢复分裂机能,形成木栓形成层,并进行切向分裂,向外产生木栓层,向内产生栓内层,构成周皮。(回顾回顾:根之周皮来自什么?根之周皮来自什么?中柱鞘)皮孔:树干表面木栓层上的小孔,是茎(周皮下活细胞)的通气管道。4木材和年龄木材和年龄年轮:春材、秋材,心材、边材普通生物学 第二部分 个体生物学 第七章 物质运输(二)水的运输和蒸腾作用水的运输和蒸腾作用 1根压(根压(root pressu

4、re)吐水(guttation)根压理论无法解释的两个现象:2茎内负压茎内负压蒸腾拉力 3内聚力学说内聚力学说(cohesion theory)内聚力水势梯度例:蒸腾旺盛时,树干变细。普通生物学 第二部分 个体生物学 第七章 物质运输(三)矿物质的运输矿物质的运输矿物质由导管、管胞运输,但也有些离子可由韧皮部(筛管)运输,如P。普通生物学 第二部分 个体生物学 第七章 物质运输(四)有机物质的运输有机物质的运输(有机物质的运输管道是筛管)蚜虫 1筛管的“装卸”机制主动运输筛管液中蔗糖含量比叶脉外液体(即细胞间液)高得多主动运输;筛管液中氨基酸等小分子物质的含量与叶脉外液体一样扩散。同向运输(同

5、向转移)筛管的装和卸的机制是一样的,但方向相反。2压力流假说压力流假说(pressure flow hypothesis)课外设计:请设计一个方案证明压力流假说。普通生物学 第二部分 个体生物学 第七章 物质运输(五)营养物的储存营养物的储存普通生物学 第二部分 个体生物学 第七章 物质运输二、动物的运输系统二、动物的运输系统 (一)单细胞动物的物质运输(一)单细胞动物的物质运输(自学)(二)水管系统(二)水管系统(自学)(三)血液循环系统(三)血液循环系统普通生物学 第二部分 个体生物学 第七章 物质运输(三)血液循环系统(三)血液循环系统 组成:组成:心脏、血管、血液;淋巴器官、淋巴管、淋

6、巴 特点:特点:自身产生自身产生 不是外界的水流;液态液态结缔组织;结缔组织;成分稳定成分稳定 进步性:进步性:运输能力强能力强;内环境独立内环境独立于外环境 内稳态内稳态普通生物学 第二部分 个体生物学 第七章 物质运输 1.无脊椎动物的血液循环系统无脊椎动物的血液循环系统 2.脊椎动物的血液循环系统脊椎动物的血液循环系统 1.无脊椎动物的血液循环系统无脊椎动物的血液循环系统(略讲)(1)纽虫)纽虫(不讲)(2)环节动物)环节动物 (3)软体动物)软体动物(不讲)(4)节肢动物)节肢动物 (5)无脊椎动血液特点)无脊椎动血液特点 (6)无脊椎动血液循环系统特点)无脊椎动血液循环系统特点 普通

7、生物学 第二部分 个体生物学 第七章 物质运输(2)环节动物环节动物 蚯蚓 P160,图图7-13,B 构造复杂构造复杂 心脏(4-5 对,动力动力)、背血管(1条,动力动力)腹血管、神经下血管等;闭管式循环系统闭管式循环系统(见下述);定向流动;定向流动;血红蛋白血红蛋白普通生物学 第二部分 个体生物学 第七章 物质运输(4)节肢动物节肢动物 P160,图图7-13,C 开放(开管)式循环系统开放(开管)式循环系统(见下页);血浆血浆 多数含血青蛋白血青蛋白(虾、蟹、昆虫);少数含血红蛋白血红蛋白(水蚤、摇蚊幼虫);昆虫昆虫 血液不运输气体血液不运输气体 气体由气管系统气管系统直接运输到组织

8、细胞普通生物学 第二部分 个体生物学 第七章 物质运输(5)无脊椎动物血液特点)无脊椎动物血液特点 血细胞:血细胞:无色(不含氧的载体)氧的载体氧的载体 位于血浆中血浆中(低等性,见后述);种类 多为:血青蛋白血青蛋白(铜铜色素Cu2+、蓝蓝色)(节肢、软体动物)叶绿蛋白叶绿蛋白(铁铁色素素)(沙蚕)少数:血红蛋白血红蛋白(铁铁色素、红红色)普通生物学 第二部分 个体生物学 第七章 物质运输(6)无脊椎动物循环系统特点)无脊椎动物循环系统特点 闭管式循环系统:闭管式循环系统:毛细血管;毛细血管;封闭封闭的管道系统 开放(开管)式循环系统开放(开管)式循环系统 无无毛细血管;开放开放的管道系统

9、心脏 血管 血腔血腔(或血窦)(血管 鳃)心脏 内脏内脏浸润在血腔内的血液中 昆虫:昆虫:气管呼吸 血液不运输气体血液不运输气体普通生物学 第二部分 个体生物学 第七章 物质运输2.脊椎动物的血液循环系统脊椎动物的血液循环系统 氧的载体氧的载体 种类:种类:仅1种 血红蛋白;血红蛋白;位置:(红)细胞内位置:(红)细胞内(进步性 见后);血浆:血浆:无色;同源器官同源器官 P161,图图7 14;进化程度进化程度不同 特别是心脏心脏 与呼吸方式呼吸方式(鳃、肺),呼吸器官发达程度呼吸器官发达程度关系密切 普通生物学 第二部分 个体生物学 第七章 物质运输(1)鱼类的血液循环)鱼类的血液循环(略

10、讲);(2)两栖类成体的血液循环)两栖类成体的血液循环(略讲);(3)爬行类的心脏)爬行类的心脏(略讲);(4)鸟类和哺乳类的心脏和血液循环)鸟类和哺乳类的心脏和血液循环普通生物学 第二部分 个体生物学 第七章 物质运输(1)鱼类的血液循环鱼类的血液循环(略讲)特点特点(不同于爬行、鸟、哺乳类)心脏心脏 P161,图图7-14,A 4室前后排列;静脉窦、心房(耳)、心室、动脉锥;静脉窦、心房(耳)、心室、动脉锥;单循环:单循环:血流路径 单一通道 P162,图图7-15,A 静脉窦静脉窦 心房心房(心耳)(心耳)心室心室 动脉锥动脉锥 静脉 身体各处 鳃 动脉普通生物学 第二部分 个体生物学

11、第七章 物质运输(2)两栖类成体的血液循环两栖类成体的血液循环(略讲)特点特点(比鱼类进步)心脏:1心室、2心房;心房;P161,图图7-14,B 不完全双循环不完全双循环(混合血)(混合血)P162,图图7-15,B 静脉窦静脉窦 右心房右心房 心室心室 动脉锥动脉锥 左心房左心房 小小 循循 环环 肺静脉肺、皮肺皮动脉肺皮动脉 大循环大循环 大静脉 身体各处 大动脉大动脉 头部 颈动脉颈动脉 普通生物学 第二部分 个体生物学 第七章 物质运输(3)爬行类的心脏爬行类的心脏(略讲)图图7-14,C 特点:特点:不完全双循环,不完全双循环,但比两栖类进步 心室:纵隔,心室:纵隔,但不完全不完全

12、(仍有部分混合血)鳄类 分隔较完全(潘氏孔潘氏孔)恐龙 分隔完全(恒温动物?)动脉锥:纵隔,动脉锥:纵隔,但不完全不完全 分别通向:大动脉、肺动脉 静脉窦:静脉窦:大大缩小(退化趋势退化趋势)普通生物学 第二部分 个体生物学 第七章 物质运输(4)鸟类、哺乳类的心脏和血液循环鸟类、哺乳类的心脏和血液循环 P161,图图7-14D;P162,图图7-15C 特点:特点:鸟、哺乳类同处最高水平最高水平 心脏心脏4室:室:完全分开(不同于鱼类的不同于鱼类的4室室)大动脉、肺动脉大动脉、肺动脉完全分开 左心室 大动脉 体循环;体循环;右心室 肺动脉 肺循环肺循环 完全的双循环完全的双循环 大动脉中为含

13、含O2 血血 静脉窦静脉窦 痕迹(窦房结窦房结 作用见后)普通生物学 第二部分 个体生物学 第七章 物质运输思考题思考题 何为单循环、双循环?何为单循环、双循环?何为不完全的双循环?混合血?何为不完全的双循环?混合血?完全的双循环有何意义?完全的双循环有何意义?普通生物学 第二部分 个体生物学 第七章 物质运输 完全双循环的意义(适应性)完全双循环的意义(适应性)大动脉中为含含O2血血 高代谢率:高代谢率:体温高体温高;恒温:恒温:内环境稳定 减少对环境的依赖;减少对环境的依赖;生化反应速度快(代谢率高)、稳定 进化快进化快;适应剧烈运动剧烈运动 跑、跳、飞、游泳等;适应寒冷季节寒冷季节 可不

14、冬眠;适应寒冷地带寒冷地带生活 扩大生活范围;普通生物学 第二部分 个体生物学 第七章 物质运输三、人的血液循环系统三、人的血液循环系统 (一)研究历史简述(自学);(一)研究历史简述(自学);(二)血管;(二)血管;(三)心脏;(三)心脏;(四)血液循环;(四)血液循环;(五)血液;(五)血液;(六)血液的运输功能;(六)血液的运输功能;(七)淋巴系统(七)淋巴系统普通生物学 第二部分 个体生物学 第七章 物质运输(一)研究简史一)研究简史(自学)潮汐学说潮汐学说:希腊名医 盖仓盖仓(公元2世纪)血液双向流动、两心室间以孔相通;哈维哈维的贡献:的贡献:英国医生(1578-1657)证明:证明

15、:血液血液单向流动单向流动(循环);(循环);两心室完全分隔;两心室完全分隔;意义:意义:奠定生物学实验研究方法;生物学实验研究方法;科学思维、实验设计和研究方法科学思维、实验设计和研究方法普通生物学 第二部分 个体生物学 第七章 物质运输(二)血管:(二)血管:1.动脉动脉(自学);2.静脉静脉(自学);3.毛细血管毛细血管3.毛细血管毛细血管 沟通小动脉、小静脉的血管 构造特点构造特点 P164,图图7-16A 网状网状分支,遍布全身;最细最细(4-12 m);壁薄:壁薄:1层上皮细胞;少量结缔组织细胞;无肌肉普通生物学 第二部分 个体生物学 第七章 物质运输 功能特点:功能特点:与结构特

16、点密切相关 形成淋巴液、组织液形成淋巴液、组织液 (见后,淋巴部分)物质交换场所物质交换场所 新陈代谢越旺盛的组织,毛细血管越多 (横纹肌 6万万/cm2)普通生物学 第二部分 个体生物学 第七章 物质运输 利于物质交换的原因利于物质交换的原因 与组织细胞直接接触直接接触(壁薄)物质交换面积大物质交换面积大 网状分支 表面积大 物质交换时间充裕物质交换时间充裕 网状分支 总横截面积大、管壁摩擦力大 流速慢普通生物学 第二部分 个体生物学 第七章 物质运输(三)心脏(三)心脏 构造构造 P165,图图7-17 4 室室 2心房、2心室;完全分隔 房室隔;房室隔;房间隔;房间隔;室间隔室间隔(胎儿

17、卵圆孔卵圆孔)同步收缩同步收缩 两心房或或两心室(所有肌纤维)同步收缩;思考:心房与心室之间同步收缩吗?思考:心房与心室之间同步收缩吗?普通生物学 第二部分 个体生物学 第七章 物质运输 1.瓣膜(自学);瓣膜(自学);2.心脏肌心脏肌;3.心博和心脏传导系统心博和心脏传导系统;4.心声(自学)心声(自学);5.心电图心电图;6.血管硬化和冠心病血管硬化和冠心病;7.人工心脏人工心脏;8.心脏的内分泌功能心脏的内分泌功能普通生物学 第二部分 个体生物学 第七章 物质运输2.心脏肌心脏肌 形态特点形态特点 P106,图图II-8 多核、横纹、分支 肌间盘肌间盘(闰盘)间隙连接 兴奋传导阻力小 同

18、步收缩 线粒体多线粒体多 生理特点:生理特点:收缩性;收缩性;自主性自主性(不随意肌);节律性;节律性;传导性;传导性;普通生物学 第二部分 个体生物学 第七章 物质运输3.心搏和心脏传导系统心搏和心脏传导系统 (1)心搏(自学);心搏(自学);(2)启博器;启博器;(3)心脏传导系统;心脏传导系统;(4)心动周期(自学)心动周期(自学);普通生物学 第二部分 个体生物学 第七章 物质运输(2)启博器启博器 窦房结、房室结 启博器:启博器:定期发出动作电位 心博;窦房结窦房结 主要的启博器 来源:来源:静脉窦静脉窦 特化 窦房结;位置:位置:右心房大静脉入口处;性质:性质:一小块特化的特化的、

19、心肌组织;心肌组织;传导纤维;传导纤维;收缩性;传导性传导性 传导快普通生物学 第二部分 个体生物学 第七章 物质运输(3)心脏传导系统心脏传导系统 心室、心房的肌肉之间无直接联系 两者间如何传导兴奋、实现同步收缩?两者间如何传导兴奋、实现同步收缩?心脏传导系统心脏传导系统 传导纤维:传导纤维:特化的心肌组织 P166,图图7-18 传导速度:传导速度:普通心肌纤维的10倍。倍。(见下页)普通生物学 第二部分 个体生物学 第七章 物质运输 P166,图图7-18 窦房结(启博器)窦房结(启博器)动作电位 心房收缩心房收缩 结间束结间束 房室结(启博器)房室结(启博器)(房间隔下方近心室处)房室

20、束房室束(希斯束、希束)前、后支;左、右支 浦肯野氏纤维浦肯野氏纤维(网状、心室内膜下)心室收缩心室收缩普通生物学 第二部分 个体生物学 第七章 物质运输5.心电图心电图 P167,图图7-19 定义:定义:心肌电流的变化 仪器记录下来;组成:组成:5个波,个波,PQRST(自学)异常:异常:心脏病临床诊断主要手段6.血管硬化和冠心病血管硬化和冠心病(自学,见前述)血液高胆固醇的危害血液高胆固醇的危害 心血管疾病 胆固醇引起的疾病胆固醇引起的疾病(前述)脑动脉硬化;脑动脉硬化;冠状动脉硬化冠状动脉硬化普通生物学 第二部分 个体生物学 第七章 物质运输 胆固醇的运输:胆固醇的运输:脂溶性、高密度

21、脂蛋白包裹;肝脏对肝脏对血液胆固醇的调节作用胆固醇的调节作用 血液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包裹)与肝细胞表面受体受体结合 进入肝细胞 分解、排泄;先天先天(遗传)性冠心病性冠心病(幼年发病,死于青年期)原因:原因:先天性缺乏调节胆固醇的能力 血液中缺乏缺乏能结合胆固醇的高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肝细胞表面缺乏缺乏胆固醇的受体受体普通生物学 第二部分 个体生物学 第七章 物质运输7.人工心脏人工心脏(不讲)8.心脏的内分泌功能心脏的内分泌功能 心肌肽心肌肽 作用:作用:调节血压、血流量等普通生物学 第二部分 个体生物学 第七章 物质运输(四)血液循环(四)血液循环(自学为主)(自学为主

22、)1.三个循环;三个循环;2.血压(自学);血压(自学);3.血流速度(自学)血流速度(自学)1.三个循环三个循环 P168,图图7-20 体循环;体循环;肺循环;肺循环;冠状动脉循环冠状动脉循环 左心室 大动脉(基部)冠状动脉冠状动脉(2根)心脏壁 冠状静脉冠状静脉 右心房 冠状动脉硬化、堵塞冠状动脉硬化、堵塞 心肌死亡普通生物学 第二部分 个体生物学 第七章 物质运输(五)血液(五)血液 特殊的结缔组织:结缔组织:液态 组成:细胞组成:细胞 血细胞血细胞(45%)细胞间质细胞间质 血浆血浆(液态,液态,55%)血量:血量:5.6 L/成人(体重70kg)1.血浆;血浆;2.血细胞;血细胞;

23、3.血凝;血凝;4.血型和输血;血型和输血;普通生物学 第二部分 个体生物学 第七章 物质运输1.血浆血浆 黄色、粘稠、半透明液体 组成:水组成:水(9092%)固、气体物质固、气体物质(水溶性)(810%)PH:7.4(微碱性)(1)水溶性物质;水溶性物质;(2)血浆成分的稳定血浆成分的稳定 普通生物学 第二部分 个体生物学 第七章 物质运输(1)水溶性物质水溶性物质(810%)(自学)无机盐及其离子无机盐及其离子 血浆总量0.9%NaCl、Na+、Cl-;Ca2+、K+、Mg2+;HCO3-、HPO42-、SO42-蛋白质蛋白质 血浆总量79%纤维蛋白原 凝血;白蛋白;球蛋白(-球蛋白 抗

24、体、免疫);作用:作用:凝血、抗体、调节渗透压和酸碱度 其他:其他:葡萄糖、AAs、脂类、激素、固醇、抗体、维生素、溶解性气体(O2、CO2、N2等)普通生物学 第二部分 个体生物学 第七章 物质运输(2)血浆成分的稳定血浆成分的稳定 缓冲系统缓冲系统 调节渗透压、酸碱度 内稳态;内稳态;血浆成分保持稳定的血浆成分保持稳定的调节机制调节机制 肝脏肝脏 调节血糖、脂类、AA;肾脏肾脏 调节水盐平衡;激素激素 调节水盐平衡、血糖等普通生物学 第二部分 个体生物学 第七章 物质运输2.血细胞血细胞 来源:来源:P171,图图7-22 成人骨髓:造血干细胞造血干细胞 分化形成;干细胞:干细胞:未分化、

25、分化程度低的细胞 类型:类型:胚胎干细胞;胚胎干细胞;成体干细胞;成体干细胞;干细胞干细胞与克隆克隆 血细胞三大类型:血细胞三大类型:(1)红细胞;红细胞;(2)白细胞;白细胞;(3)血小板血小板(凝细胞)普通生物学 第二部分 个体生物学 第七章 物质运输(1)红细胞红细胞 红色:血红蛋白血红蛋白(Haemoglobin,Hb);数量数量最多:男 450 500万/mm3;女 350 450万;婴儿、高山地区居民 高;寿命短:寿命短:120天;死亡率高 300万/秒 (肝、脾巨噬细胞吞噬)补充:补充:骨髓 造血能力强;(接下页)普通生物学 第二部分 个体生物学 第七章 物质运输 形态形态(哺乳

26、类、人)双凹圆盘状、无核、无其他细胞器;其他脊椎动物:其他脊椎动物:圆球形、有核(低等)主要成分:血红蛋白主要成分:血红蛋白(Hb)氧载体 早期红细胞(有核和其他细胞器核和其他细胞器)Hb 迅增 细胞器细胞器均被挤出细胞 (核、线粒体、高尔基体、内质网、核糖体等)普通生物学 第二部分 个体生物学 第七章 物质运输 血红蛋白集中于红细胞的意义血红蛋白集中于红细胞的意义 红细胞可容纳大量的Hb 利于大量运输O2(及CO2);(血浆可容纳的量则小得多 否则影响血浆的渗透压、粘滞度)红细胞表面积表面积比血浆大得多 利于气体交换;保持血浆渗透压稳定血浆渗透压稳定 利于保持内稳态;减小血浆粘滞度血浆粘滞度

27、 利于保持血液流动性 降低血压普通生物学 第二部分 个体生物学 第七章 物质运输(2)白细胞白细胞 无色(无Hb);数量数量少:7000(5000-10000)/mm3;形态:形态:较大、球形、有核有核;变形运动变形运动 游走性;毛细血管(血液)组织(组织液)淋巴管(淋巴液)心脏;分布分布:血液、组织液、淋巴系统、结缔组织 普通生物学 第二部分 个体生物学 第七章 物质运输 白细胞类型;白细胞类型;白细胞功能;白细胞功能;各类白细胞的数量、比例各类白细胞的数量、比例 白细胞类型白细胞类型 两大类 A.粒细胞: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嗜中性粒细胞;嗜中性粒

28、细胞;B.无粒细胞:无粒细胞:单核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淋巴细胞;杀伤细胞杀伤细胞普通生物学 第二部分 个体生物学 第七章 物质运输A.粒细胞粒细胞 形态:形态:细胞质 特殊染色颗粒;染色颗粒;核核 不规则、分叶不规则、分叶 类型:类型:依据颗粒的性质划分 嗜酸性粒细胞:酸性染料 红色;嗜碱性粒细胞:碱性染料 深兰色;嗜中性粒细胞:最多 5070%、最重要 同时被酸、碱性染料 红色普通生物学 第二部分 个体生物学 第七章 物质运输B.无粒细胞无粒细胞 特点:特点:细胞质 无特殊染色颗粒;无特殊染色颗粒;核核 大、圆、不分叶大、圆、不分叶 类型类型 淋巴细胞:淋巴细胞:T、B细胞;单核细胞:

29、单核细胞:多、吞噬;杀伤细胞杀伤细胞(K细胞)普通生物学 第二部分 个体生物学 第七章 物质运输 白细胞功能:白细胞功能:吞噬、免疫 保护 A.粒细胞粒细胞(主要是嗜中性粒细胞)炎症:炎症:聚集感染部位 吞噬吞噬细菌 同归于尽 放疗为何要同时使用抗生素?放疗为何要同时使用抗生素?放疗放疗 白细胞停止新生 微生物旺盛 溃疡普通生物学 第二部分 个体生物学 第七章 物质运输B.无粒细胞无粒细胞 淋巴细胞淋巴细胞(B、T细胞)免疫(见下章);单核细胞单核细胞 吞噬吞噬能力强大;特化为巨噬细胞巨噬细胞(结缔组织细胞)吞噬能力更强;寿命长(数月至数年);免疫系统重要成员(见下章)杀伤细胞杀伤细胞(K细胞

30、)免疫(见下章)普通生物学 第二部分 个体生物学 第七章 物质运输 各类白细胞数量、比例各类白细胞数量、比例(自学)稳定性稳定性 P173,表表7-1;比例失调比例失调 身体状况异常普通生物学 第二部分 个体生物学 第七章 物质运输(3)血小板血小板(凝细胞)形态:形态:小、碎片、无核;圆形、椭圆形、球形或盘状 来源来源 哺乳类:骨髓巨核细胞巨核细胞表面脱落碎片;碎片;其他脊椎动物:完整有核的血栓细胞血栓细胞 作用:作用:形成止血栓止血栓 血凝血凝(凝结)普通生物学 第二部分 个体生物学 第七章 物质运输3.血凝:血凝:(1)血凝的作用;血凝的作用;(2)血凝的机制;血凝的机制;(3)抗血凝、

31、溶血栓药物抗血凝、溶血栓药物(补充)(1)血凝的作用血凝的作用 封闭伤口封闭伤口 止血;止血;保护保护 阻止细菌等微生物入侵 血友病血友病(伴性遗传疾病伴性遗传疾病)血液缺乏凝结能力 出血不止 死亡普通生物学 第二部分 个体生物学 第七章 物质运输(2)血凝的机制血凝的机制 血浆血浆(细胞间质):血清血清(基质);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原(无固态的纤维)A.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原:在血浆中呈溶解状态溶解状态 一旦离开血管: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原 凝血酶 纤维蛋白纤维蛋白(固体状纤维)析出、包裹血细胞 血块血块 B.血清:血清:除去纤维蛋白原的血浆 (接下页)普通生物学 第二部分 个体生物学 第七章

32、物质运输C.血块形成血块形成 纤维蛋白包裹血细胞而成 红细胞、白细胞:红细胞、白细胞:被动包裹;血小板:血小板:主动凝聚 作用很重要 引发原初方应原初方应(但规模很小);凝结因子:多种凝结因子:多种(15 种)、血管外壁;血管外壁;血液在创伤处与之相遇 级联反应;级联反应;级联反应:级联反应:多级反应;多级反应;逐级引发;逐级引发;逐级扩增逐级扩增(速度、规模、产物);结果:结果:产生大量、固态纤维蛋白 血凝普通生物学 第二部分 个体生物学 第七章 物质运输 血管中的血液为何不凝结?血管中的血液为何不凝结?血管内壁无凝结因子无凝结因子(位于血管外壁);血液中有抗凝因子抗凝因子(肝素、抗凝血酶等

33、)D.血栓血栓 形成:形成:血管中的血液 凝结 血栓血栓;原因:原因:不明、病态;危险性:危险性:脑、心、肺血管中 死亡普通生物学 第二部分 个体生物学 第七章 物质运输(3)抗血凝、溶血栓药物抗血凝、溶血栓药物(补充)(补充)作用机理:作用机理:激活溶纤酶原原 溶纤酶 抗血凝、溶血栓抗血凝、溶血栓 几种药物几种药物 链激酶:链霉菌;尿激酶:尿;蚓激酶:蚯蚓;沙蚕激酶普通生物学 第二部分 个体生物学 第七章 物质运输4.血型和输血血型和输血 (1)血液的凝集;血液的凝集;(2)不同的血型系统;不同的血型系统;(3)血型频率与亲缘关系血型频率与亲缘关系(1)血液的血液的凝集凝集 输血中的问题 凝

34、集原、凝集素凝集原、凝集素 凝集原:凝集原:红细胞表面、抗原;抗原;凝集素:凝集素:血清中、免疫球蛋白(抗体抗体)(接下页)普通生物学 第二部分 个体生物学 第七章 物质运输 血液凝集的机制血液凝集的机制 输入的红细胞表面的凝集原凝集原(抗原)接受输血者体内免疫反应免疫反应 大量的抗体大量的抗体(凝集素凝集素)输入的红细胞大量凝集;大量凝集;后果:后果:输入的红细胞 凝集成团 堵塞血管 死亡;血液血液“凝集凝集”与与“凝结凝结”有何本质区别?有何本质区别?普通生物学 第二部分 个体生物学 第七章 物质运输 输血的要求输血的要求(补充补充)血型、交叉配血试验;尽可能输同种血型的血;不得已时才选用

35、其他血型的血;(其它不引起凝集反应的血型的血)不同血型输血 控制输血量(200cc)不同血型输血时,为何必须控制输血量?不同血型输血时,为何必须控制输血量?普通生物学 第二部分 个体生物学 第七章 物质运输(2)不同的血型系统不同的血型系统 根据红细胞表面抗原红细胞表面抗原不同划分 ABO系统;Rh系统;MN系统等普通生物学 第二部分 个体生物学 第七章 物质运输 ABO系统系统 P174,表表7-2 人的血型人的血型 凝集原凝集原(抗原):A、B 凝集素凝集素(抗体):a(抗A)、b(抗B)普通生物学 第二部分 个体生物学 第七章 物质运输 Rh系统系统 凝集原:凝集原:Rh因子(8种);恒

36、河猴(Rhesus macaque);Rh阳性:阳性:红细胞表面有Rh因子;Rh阴性:阴性:红细胞表面无(极少有)Rh因子;特点特点 Rh阴性的血浆中也无Rh抗体;Rh抗体 Rh抗原诱导下才产生 (接下页)普通生物学 第二部分 个体生物学 第七章 物质运输 Rh血型的临床意义血型的临床意义 输血:输血:Rh阳性血 Rh阴性的人 第一次接受输血 不发生凝集(受血者体内无Rh抗体);但输入的Rh因子诱导产生Rh抗体;第二次接受输血 发生凝集反应;(接下页)普通生物学 第二部分 个体生物学 第七章 物质运输 胎儿胎儿Rh因子症:因子症:孕妇孕妇 Rh阴性阴性 胎儿 Rh阳性阳性(父亲阳性)胎儿血细胞

37、(阳性 含Rh因子因子)血渗血渗(怀孕后期、分娩时偶有发生)母体 母体产生Rh抗体抗体 (抗体 通过胎盘)下一胎胎儿(通常仍为Rh阳性)胎儿红细胞凝集 严重贫血、死亡 治疗 彻底换血普通生物学 第二部分 个体生物学 第七章 物质运输 Rh因子症致死情况罕见的原因因子症致死情况罕见的原因 Rh阴性的人少 汉族 99%为Rh阳性;少数民族、白种人 Rh阴性较高;多种Rh因子中,仅1种为致病因子;血渗不常发生;独生子女 Rh血型的临床意义何在?血型的临床意义何在?何谓何谓Rh因子症?致死情况罕见的原因?因子症?致死情况罕见的原因?普通生物学 第二部分 个体生物学 第七章 物质运输(3)血型频率与亲缘

38、关系血型频率与亲缘关系(自学)血型频率特色血型频率特色 P175,表表7-3 起源起源 亲缘关系亲缘关系普通生物学 第二部分 个体生物学 第七章 物质运输(六)血液的运输功能(六)血液的运输功能 运输的物质运输的物质(自学)三大类三大类 营养物质;营养物质;代谢废物代谢废物 肾脏、皮肤、肝脏、肺 排除 内稳态;内稳态;激素激素 靶器官 调节新陈代谢、生理、行为;运输的载体运输的载体(自学)三类三类 水水(血浆、血细胞中):水溶性物质;血浆蛋白质:血浆蛋白质:结合的方式;血红蛋白:血红蛋白:与氧、二氧化碳结合;运输方式运输方式(自学):不同物质运输方式不同普通生物学 第二部分 个体生物学 第七章

39、 物质运输 1.O2 的运输的运输 2.CO2 的运输的运输 3.CO 中毒中毒(自学为主)普通生物学 第二部分 个体生物学 第七章 物质运输 1.O2的运输的运输 O2溶解度很小,以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方式运输 (1)血红蛋白的功能;血红蛋白的功能;(2)血红蛋白的结构;血红蛋白的结构;(3)血红蛋白与氧结合的特点;血红蛋白与氧结合的特点;(4)血红蛋白与氧亲和力的特点;血红蛋白与氧亲和力的特点;(5)血红蛋白与氧亲和力与代谢率的关系血红蛋白与氧亲和力与代谢率的关系普通生物学 第二部分 个体生物学 第七章 物质运输(1)血红蛋白血红蛋白(Haemoglobin,Hb)的的功能功能 缓冲作用:缓冲

40、作用:与 H+结合、分离 调节血液酸碱度;运输氧:运输氧:与氧结合能力很强;运输二氧化碳;运输二氧化碳;含量(自学)100ml血液中Hb含量 男:12-15g;可携带:O2 20ml;CO2 30-60ml;女:11-14g;血红蛋白的功能是血红蛋白的功能是 _、_ 和和 _。普通生物学 第二部分 个体生物学 第七章 物质运输(2)Hb的结构的结构 与氧结合能力强的原因 球蛋白分子球蛋白分子 每个球蛋白分子分子 4条肽链;肽链;每条肽链肽链 1个血红素分子;血红素分子;每个血红素分子血红素分子 1个Fe原子;原子;每个Fe原子原子 结合4个氧分子 故:故:每个Hb分子 可结合16个氧分子 普通

41、生物学 第二部分 个体生物学 第七章 物质运输(3)Hb与氧结合的特点与氧结合的特点 P177,图图7-23A 结合能力很强结合能力很强 结合大量的氧;结合很不稳定:结合很不稳定:Hb+O2 HbO2;意义:意义:向组织细胞供氧 这两个说法是否互相矛盾?这两个说法是否互相矛盾?血红蛋白与氧的血红蛋白与氧的 结合能力很强;结合能力很强;结合很不稳定。结合很不稳定。普通生物学 第二部分 个体生物学 第七章 物质运输(4)Hb与氧亲和力的调节及其适应性与氧亲和力的调节及其适应性 亲和力亲和力 结合量、稳定性;结合量、稳定性;双重调节:双重调节:氧分压、pH 亲和力与氧分压亲和力与氧分压(浓度)的关系

42、的关系 氧分压 血液中氧 (kPa)(mL/100mL血液)肺 13.3 18 组织 5.3 12(仅释放1/3)肌肉 2.7 5(剧烈运动时)(接下页)普通生物学 第二部分 个体生物学 第七章 物质运输 亲和力与亲和力与pH的关系的关系 P177,图图7-23B H+(pH,酸性)亲和力;肺部肺部(自学)血液中HCO3-+H+CO2 肺泡 血液H+浓度(pH)Hb亲和力 促使Hb与氧结合;组织组织(自学)组织产生的CO2 进入血液 血液H+(pH)Hb亲和力 促使Hb与氧分离 向组织供氧普通生物学 第二部分 个体生物学 第七章 物质运输(5)亲和力与代谢率的关系亲和力与代谢率的关系(自学)P

43、177,图图7-23A 与动物个体大小、活跃性的关系与动物个体大小、活跃性的关系 大型、不活跃动物:亲和力高、不易分离;小型、活跃动物:亲和力低、易分离;哺乳类低、鸟类更低 Why?胎儿比母体胎儿比母体高 Why?普通生物学 第二部分 个体生物学 第七章 物质运输 Hb 与氧的亲和力与氧分压关系如何?意义?与氧的亲和力与氧分压关系如何?意义?Hb与氧的亲和力与与氧的亲和力与pH值的关系如何?意义?值的关系如何?意义?为何为何 Hb 在肺部很容易与氧结合?在肺部很容易与氧结合?在组织中很容易与氧分离?在组织中很容易与氧分离?(两方面的原因!)(两方面的原因!)氧合血红蛋白在组织中氧合血红蛋白在组

44、织中 仅释放出仅释放出1/3所结合的氧,意义何在?所结合的氧,意义何在?Hb与氧的亲和力与代谢率有何关系?与氧的亲和力与代谢率有何关系?适应性意义何在?适应性意义何在?普通生物学 第二部分 个体生物学 第七章 物质运输2.CO2的运输的运输 P178,图图7-24 溶于血浆溶于血浆(水)510%;进入红细胞进入红细胞 90%-95%与与Hb结合结合 30%;溶于水溶于水 60%(碳酸酐酶碳酸酐酶 的作用的作用)CO2+H2O H2CO3 H+HCO3-HCO3-(NaHCO3)血浆 运输;H+:大部分用以还原Hb;小部分 血浆 pH 氧易释出普通生物学 第二部分 个体生物学 第七章 物质运输

45、CO2:在血浆是如何运输的?在血浆是如何运输的?为何在血浆的水中溶解度很小(为何在血浆的水中溶解度很小(5-10%),),而在红细胞内的溶解度却很大(而在红细胞内的溶解度却很大(60%)?)?普通生物学 第二部分 个体生物学 第七章 物质运输3.CO中毒中毒(自学为主)原因:原因:CO 能与 Hb 上的 Fe 结合;与 Hb 的亲和强 远大O2;结合量大:结合量大:氧的210倍;倍;结合牢固:结合牢固:离解速度慢(氧的1/3000)后果:后果:组织细胞缺氧、窒息死亡普通生物学 第二部分 个体生物学 第七章 物质运输(七)淋巴系统(七)淋巴系统 1.血液与组织液、淋巴液的关系血液与组织液、淋巴液

46、的关系 2.淋巴管特点淋巴管特点 3.淋巴循环的特点淋巴循环的特点 4.淋巴系统的功能淋巴系统的功能 5.淋巴器官淋巴器官普通生物学 第二部分 个体生物学 第七章 物质运输1.血液与组织液、淋巴液的关系(见前述)血液与组织液、淋巴液的关系(见前述)组织液、淋巴液的形成组织液、淋巴液的形成(见前述)毛细血管:动脉端 静脉端 (血液血液)(血液血液)组织细胞间(组织液组织液)淋巴管(淋巴液淋巴液)组织液、淋巴液的成分组织液、淋巴液的成分:基本与血液相似 无红细胞、无大分子蛋白质 血液、组织液和淋巴液三者关系如何?白细胞比红细胞大,为何组织液白细胞比红细胞大,为何组织液和淋巴液 有白细胞而无红细胞?

47、普通生物学 第二部分 个体生物学 第七章 物质运输2.淋巴管特点淋巴管特点 薄、透明 淋巴毛细管末端为盲管3.淋巴循环特点淋巴循环特点 不同于血循环不同于血循环 单向单向(向心)流动:流动:淋巴毛细管 淋巴管 右淋巴管、胸导管 大静脉 右心房 血循环 流速慢:流速慢:血流的1/10普通生物学 第二部分 个体生物学 第七章 物质运输4.淋巴器官淋巴器官 淋巴组织淋巴组织 网状结缔组织;大量淋巴细胞、吞噬细胞 淋巴器官淋巴器官 淋巴组织构成的器官;胸腺、脾脏、扁桃体、淋巴结 淋巴系统:淋巴系统:P179,图图7-25 淋巴管+淋巴器官+淋巴液普通生物学 第二部分 个体生物学 第七章 物质运输 淋巴器官的功能淋巴器官的功能 产生淋巴细胞产生淋巴细胞(胸腺)过滤过滤淋巴液 参与免疫免疫 造血造血(胸腺)(幼儿脾脏)普通生物学 第二部分 个体生物学 第七章 物质运输5.淋巴系统的功能淋巴系统的功能 免疫功能免疫功能 最重要的功能(见下章)回收:回收:组织液中的蛋白质 淋巴管阻塞为何会导致水肿?淋巴管阻塞为何会导致水肿?调节:调节:血浆、组织液的平衡普通生物学 第二部分 个体生物学 第七章 物质运输EN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