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第四章-对外贸易政策.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第四章-对外贸易政策.ppt(3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主讲人:张玮国际贸易理论部分第四章 对外贸易政策学习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充分掌握各国对外贸易政策的类型与内容构成,认识和了解各国贸易政策制定的理论依据。同时能够正确认识和理解对外贸易政策的变化,了解政策变化的条件,并能客观地对贸易政策的适用性作出评价。第一节 对外贸易政策概述(一)对外贸易政策的定义对外贸易政策是对各国在一定时期对进出口贸易进行管理的原则、方针和措施手段的总称。对外贸易政策范畴包含的基本因素有:政策主体、政策客体或政策对象、政策目标、政策内容、政策手段。第一节 对外贸易政策概述(二)对外贸易政策的基本类型自由贸易政策:国家对贸易活动不加或少加干预,任凭商品、
2、服务和有关要素在国内外市场公平、自由地竞争。保护贸易政策:国家对贸易活动进行干预,限制外国商品、服务和有关要素参与本国市场的竞争。第一节 对外贸易政策概述(三)对外贸易政策的演变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准备时期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从19世纪末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第二次世界大战后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第二节 重商主义(一)重商主义理论产生背景: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准备时期,由于商品交换和货币经济的发展,货币成为全社会各阶层追求的东西。当时,商业资本与高利贷资本在流通领域占据统治地位,商业成为人们意念中利润和财富的源泉。在这一社会背景下,与生产过程无关的重商主义便产生了。第二节 重商主义
3、(一)重商主义理论主要论点:早期的货币差额论(重金主义):货币(金银)是唯一的财富形式,任何商品输入都会使货币流出,减少本国货币拥有量,从而减少本国的财富。因而一国在对外贸易中就应尽可能地多输出少输入。晚期的贸易差额论:卖给外国人的商品总值应大于从他们那里购买的商品总值。但不要求对每一个国家的贸易都有顺差,而只是从每年总的进出口贸易中取得顺差,增加货币的流入量。第二节 重商主义(二)重商主义贸易政策早期重商主义时期:a.禁止货币出口,由国家垄断所有的货币交易。b.要求外国人来本国进行贸易时,必须将其销售货物的全部款项用于购买本国的货物。晚期重商主义时期:各国的政策重点不同。第三节 自由贸易政策
4、(一)自由竞争时期的自由贸易政策英国自由贸易政策的兴起与胜利,表现为:a.废除谷物法b.关税税率逐步降低,纳税商品数目减少c.废除航海法d.取消特权公司e.改变殖民地贸易政策f.与外国签订带有自由贸易色彩的贸易条约第三节 自由贸易政策(一)自由竞争时期的自由贸易政策自由贸易政策的理论依据:a.自由贸易可以形成互相有利的国际分工。b.提高国民的实际收入。c.自由贸易可以阻止垄断,加强竞争,提高经济效益。d.自由贸易有利于提高利润率,促进资本积累。第三节 自由贸易政策(二)二战后至20世纪70年代中期的贸易自由化贸易自由化的表现:a.大幅度削减关税b.降低或撤销非关税壁垒第三节 自由贸易政策(二)
5、二战后至20世纪70年代中期的贸易自由化贸易自由化的主要特点:a.美国成为战后贸易自由化的积极推行者。b.各国经济的恢复与发展为战后贸易自由化建立了物质基础。c.战后贸易自由化是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日益加强的条件下发展起来的,因而带有浓重的政府干预色彩。d.各种区域性贸易集团、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建立都是以贸易自由化为宗旨。e.战后贸易自由化发展不平衡。f.战后贸易自由化促进了世界经济的迅速发展。第四节 保护贸易政策(一)自由竞争时期的保护贸易政策产生背景:为追赶先进工业国,美国和德国于19世纪先后实行严厉的保护贸易政策,使本国工业在英国等欧洲先进工业国的强大压力之下得以生存并获得发展。第四节 保
6、护贸易政策(一)自由竞争时期的保护贸易政策保护贸易政策的主要特点:a.保护的阶段性b.保护的有选择性c.贸易保护政策的执行与整个国民经济、工业发展目标相结合d.贸易保护措施多样化第四节 保护贸易政策(一)自由竞争时期的保护贸易政策理论依据:李斯特的保护幼稚产业理论a.对古典自由贸易理论提出批评b.保护对象:只有刚刚开始发展且遭遇国外强有力竞争的工业才需要保护c.保护时间:以30年为最高期限d.保护手段:通过禁止输入与征收高额关税的办法来保护幼稚工业,以免税或征收少量进口关税的方式鼓励复杂机器进口第四节 保护贸易政策(二)垄断时期的超保护贸易政策产生背景:第一次世界大战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间这一时
7、期,垄断代替了自由竞争,国内市场变得相对狭小,资本对市场的争夺日益激烈,不断爆发的经济危机又使市场问题进一步尖锐化,从而使保护贸易获得空前发展,出现了超保护贸易政策。第四节 保护贸易政策(二)垄断时期的超保护贸易政策超保护贸易政策的特点:a.不仅保护幼稚工业,而且更多地保护国内发达的或衰败的工业。b.不再是培养自由竞争的能力,而是巩固和加强对国内外市场的垄断。c.不是防御性地限制进口,而是在垄断国内市场的基础上对国外市场进攻性地扩张。d.不是保护代表先进势力的一般工业资产阶级,而是保护大垄断资产阶级。e.保护政策的措施不仅有关税和贸易条约,还有其他各种奖出限入措施,如非关税措施的大量出现。第四
8、节 保护贸易政策(二)垄断时期的超保护贸易政策理论依据:a.凯恩斯的“保护就业论”:投资乘数原理和对外贸易乘数原理投资乘数或对外贸易乘数K=1/(1-边际消费倾向)设Y代表国民收入增加额,I代表投资增加额,X代表出口增加额,M代表进口增加额,K代表乘数,计算对外贸易顺差对国民收入的影响公式为:Y=I+(X-M)K第四节 保护贸易政策(二)垄断时期的超保护贸易政策理论依据:b.其他超保护贸易观点国内市场扭曲的超保护贸易观点、改善贸易条件的超保护贸易观点维持高水平工资的超保护贸易观点、增加国内就业的超保护贸易观点公平贸易的超保护贸易观点、改善贸易收支和国际收支的超保护贸易观点非经济目标的超保护贸易
9、观点第四节 保护贸易政策(三)20世纪70年代中期后的新贸易保护主义产生背景:20世纪70年代中期后,发达国家经济在经历20多年的高速发展之后进入低速增长,失业率不断提高,致使贸易保护在世界自由贸易进程中再度兴起。第四节 保护贸易政策(三)20世纪70年代中期后的新贸易保护主义政策特点:a.被保护的商品不断增加。b.限制进口措施的重点从关税措施转向非关税措施。c.贸易保护的重心从限制进口转向鼓励出口。d.贸易保护日益制度化、法律化。第四节 保护贸易政策(三)20世纪70年代中期后的新贸易保护主义2008年金融危机后贸易保护主义的新特点:a.一些发达国家倡导的行为是对多边体制的回退,它们通过更多
10、的区域性贸易安排,寻求地区性贸易自由和保护。b.美国对外贸易的双重标准与单边主义。c.贸易保护措施主要集中在救济和技术性贸易措施使用方面。第四节 保护贸易政策(三)20世纪70年代中期后的新贸易保护主义新贸易保护主义对国际贸易的影响:a.新贸易保护主义打着公平贸易的旗号,实际上其政策与做法带有明显的歧视性、排他性。b.严重损害了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贸易利益。c.发达国家没有获得预期的保护政策效果,经济增长没能走出低迷。第四节 保护贸易政策(四)发展中国家的保护贸易政策背景:二战后,发展中国家为取得经济上的独立以巩固政治独立,纷纷走上发展民族经济的道路。但发展民族经济却受到旧的国际分工和贸
11、易体系的严重阻碍,为改变这种局面,一些国家开始摒弃传统的自由贸易原则,转向实施贸易保护政策。第四节 保护贸易政策(四)发展中国家的保护贸易政策政策特点:进口替代贸易政策指为保证替代进口的实现,达到保护、扶持和促进本国工业发展的目标而采取的贸易政策。出口导向贸易政策通过鼓励出口来推动本国经济的发展。第四节 保护贸易政策(四)发展中国家的保护贸易政策理论依据:普雷维什的贸易保护论,基于两个论点:a.中心外围论b.贸易条件恶化论第五节 战略贸易(一)战略贸易产生的背景20世纪70年代以后,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普遍放慢,欧洲国家失业率不断增加。一种新的要求国家干预,通过对某些所谓战略产业扶持以刺激经
12、济增长的新的理论观点,即战略贸易理论出台了。这种理论认为:在一定条件下,一国可以通过采取能够赋予某些国内产业以竞争优势的政策而获得利益。第五节 战略贸易(二)战略贸易理论 布兰德和斯潘塞“以补贴促进出口”的论点克鲁格曼“以进口保护促进出口”的论点“战略支持产业的外部经济效应”的论点第五节 战略贸易(三)战略贸易政策战略贸易政策是指一国政府在不完全竞争和规模经济条件下,凭借对研究、开发、生产、出口进行补贴或保护国内市场的关税和配额等措施和手段,扶持本国战略性产业的成长,获取规模经济效益,增强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夺取他国的市场份额。西方学者认为,不完全竞争和规模经济的存在是战略贸易政策实施的必要条件。第五节 战略贸易(四)政策评价战略贸易政策在实践中确实可以起到扶持相应产业发展的作用。但战略贸易政策以他国利益的牺牲为代价,因而势必会导致其他国家的报复,从而引发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抵消战略产业扶持发展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