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八年级物理(上)第一次质检试卷(含答案解析)1237.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八年级物理(上)第一次质检试卷(含答案解析)1237.pdf(2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1 八年级(上)第一次质检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4 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2 分)下列实验能探究“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的是()A发声的电铃放入钟罩,从钟罩抽气 B点燃的蜡烛放在音箱前,加大音量 C改变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拨动尺子 D拨动绷紧的粗细不同的橡皮筋 2(2 分)“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下列对钟声的解释,错误的是()A人根据音调判断是钟发出的声音 B人根据音色判断是钟发出的声音 C钟声通过空气传播到人耳 D钟声是由钟振动产生的 3(2 分)图中属于在传播途中减弱噪声的是()A B C D 2 4(2 分)
2、小华时轻时重地敲击鼓面,这样做主要是改变鼓声的()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速度 5(2 分)在舞台上喷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可以形成白雾,这种白雾是()A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 B二氧化碳气体液化形成的小液滴 C干冰升华形成的二氧化碳气体 D干冰熔化形成的小液滴 6(2 分)在海上想要获得淡水,可采用如图所示的“充气式太阳能蒸馏器”,它是通过太阳照射充气物内的海水,产生大量水蒸气,水蒸气在透明罩内壁形成水珠,收集即可,在此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先汽化,后液化 B先沸腾,后凝固 C先液化,后汽化 D先蒸发,后沸腾 7(2 分)体温计的玻璃泡与毛细管连接处有一管径更细的弯管,可以让
3、体温计离开人体读数,在每次测量前必须将毛细管中的水银甩回到玻璃泡中。一粗心护士没有先甩一下体温计就先后给甲乙两位病人测量体温,体温计示数分别为 37.9和 38.4则甲乙两人的体温()A甲的体温一定是 37.9和,乙的体温一定是 38.4 B甲的体温可能不是 37.9和,乙的体温一定是 38.4 C甲的体温一定不是 37.9和,乙的体温也可能不是 38.4 D甲的体温可能不是 37.9和,乙的体温也可能不是 38.4 8(2 分)下列关于温度的描述中符合实际的是()A发高烧时人体温度可达 40 3 B冰箱冷冻室的温度为 10 C饺子煮熟即将出锅时温度为 50 D加冰的橙汁饮料温度为20 9(2
4、 分)根据表所提供的数据,在标准大气压下,以下判断正确的是()物质 熔点/沸点/酒精 117 78 水银 39 357 铅 328 1740 A到 80的酒精是液态 B气温接近50时,应选用水银做温度计的测温液体 C铅的凝固点是328 D39的水银吸热,温度可能不变 10(2 分)图中,表示非晶体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是()A B C D 11(2 分)物理,留心观察皆学问。对以下现象解释正确的是()A初冬季节,在家里洗澡时发现房间里充满“白气”,这些“白气”是水蒸气 B在夏季的早晨看到足球场里的草叶上挂满了露珠,而到了初冬,露水不见了,却看到了薄薄的一层霜,有人认为霜是由露变成的 C放在
5、衣橱里的樟脑丸,时间久了会明显变小,是因为樟脑丸蒸发为气体跑掉了 D把冰箱里的冻豆腐取出,冰化后,发现豆腐里有许多小孔,这是豆腐里的水先遇冷结冰,后又熔化成水形成的 12(2 分)小明学习了汽化和液化后,对书本练习的第 4 题感到疑问,于是他回家动手实4 验,发现水烧开了可纸杯却没有烧着。关于纸杯没有烧着,以下解释正确的是()A纸的着火点高于火焰温度 B纸的着火点低于水的沸点 C水的沸点高于火焰温度 D水的沸点低于纸的着火点 二、填空题(本题共 10 小题,每空 1 分,共 27 分)13(3 分)如图是探究声音产生及其特性的小实验:(1)用手拨动塑料尺,塑料尺会发出声音,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
6、而产生。(2)若增大塑料尺振动的幅度,则声音的 增大。(3)改变塑料尺伸出桌边的长度,会使声音的 发生改变。14(2 分)日常用语中的声音的“高”、“低”,有时指音调,有时指响度,含义不是唯一的。例如“一名男低音歌手正在放声高歌”,这里的“低”是指 ,“高”是指 。15(2 分)人们能查觉到身后飞行的蜜蜂,而不能查觉到飞行的蝴蝶,这是因为 。汶川地震中,远在 600 公里以外的有些人感到恶心、胸闷,这是由于地震中产生的 而引起的。16(3 分)制作冻豆腐。鲜豆腐放入电冰箱的冷冻室内,豆腐中含有大量的水,在低温下,水逐渐 (填物态变化的名称)并 热量,水结成冰后有一定的体积,占据一定的空间,等到
7、豆腐冻好以后,拿出冰箱,冰 (填物态变化的名称)变成了水,但是冰所占的空间却没变,因此豆腐会有很多孔。17(2 分)如图所示是人们常用的体温计,这种体温计是根据液体的 规律制成的,图中体温计的读数是 。5 18(2 分)如图是大自然中水循环现象的示意图。(1)请写出“水蒸气的温度降低凝成小冰晶”的物态变化的名称:。(2)我国属于缺水国家,节约用水应从我做起,请你写出日常生活中的一项节水措施 。19(2 分)小明同学几乎每天都要乘公交车上学,善于观察的他发现,无论盛夏还是严冬,在装有空调的公交车玻璃窗上,常常有小水珠附着在上面。那么夏天,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 。冬天,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 。(均选填
8、“内表面”或“外表面”)20(3 分)甲、乙两支完全相同的温度计,把甲温度计放在电风扇下吹一会儿,发现它的示数 ,把乙温度计在酒精里蘸一下,再拿出来,发现它的示数 ,这说明 。21(3 分)江河湖海、土壤、植物中的水不断蒸发变成水蒸气。当含有很多水蒸气的空气升入高空时,随着温度的降低,水蒸气变成了小水滴或小冰晶,这就形成了云。当云中的小水滴和小冰晶长大到一定程度后,就会下落。在下落过程中,小冰晶变成了小水滴,与原来的小水滴一起落到地面,这就形成了雨。请依次填写出上文画线处涉及的物态变化的名称:、。22(4 分)如图甲、乙分别是两种固体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1)图甲所对应的固体属于 (选
9、填“晶体”或“非晶体”),理由是 。(2)图乙是冰的熔化图象,处于冰水混合状态的是图中的 段,在此过程中,混合物需要 热量,温度 。三、解答题(每空 2 分,共 49 分)23(8 分)小明想比较几种材料(棉布、锡箔纸、泡沫塑料)的隔声性能,除了待检测的材料外,可利用的器材还有:音叉、机械闹钟、鞋盒。在本实验中适合作声源的是 。你认为另一种器材不适合做声源的原因 。6 小明将声源放入鞋盒内,在其四周塞满待测材料。他设想了两种实验方案,你认为较好的是 。方案 A:让人站在距离鞋盒一定距离处,比较所听到声音的响度;方案 B:让人一边听声音,一边向后退,直至听不见声音为止,比较此处距鞋盒的距离;通过
10、实验得到的现象如表格所示,则待测材料隔声性能由好到差的顺序为 。材料 棉布 锡箔纸 泡沫 响度 很响 较响 弱 材料 棉布 锡箔纸 泡沫 距离 很长 较长 短 24(6 分)在学习演奏小提琴的过程中,小明和同学们发现弦乐器的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受很多因素的影响,他们决定对这种现象进行探究,经讨论后提出以下猜想: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为了验证以上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了一些不同规格的琴弦,如下表:编号 琴弦的材料 琴弦的长度/cm 琴弦的横截面积/mm2 A 钢 20 0.
11、3 B 钢 0.7 C 钢 40 0.5 D 尼龙丝 30 0.5 E 尼龙丝 40 0.5(1)为了验证猜想一,应选用编号为 的两组琴弦进行实验。(2)为了验证猜想二,应选用编号为 的两组琴弦进行实验。(3)为了验证猜想三,小明选用编号为 A、B 的琴弦进行实验,则表中缺少的数据应为 cm。25(20 分)如图所示是“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装置。测温物质 凝固点/沸点/7 煤油 30 150 酒精 117 78(1)为完成实验,上表中的数据表明,选用的温度计的测温物质应为 。(2)在组装实验器材时,应先调整固定 (选填:“A”或“B”)铁圈的位置,再固定 的位置。使实验时能用酒精灯的 (选填:
12、“外焰”、“内焰”或“焰心”)加热,且温度计的 又能与水充分接触。图 1 中甲、乙所示是水中一气泡在上升过程中变化情况,那么水沸腾时,气泡上升情况的是 (选填:“甲”或“乙”)图。(3)如下面甲图所示,温度计刚插入热水时,管壁变得模糊起来,看不清示数,原因是烧杯中的水先汽化成 ,在上升过程中又在温度计上放热液化成水雾所致。(4)往烧杯上方加一有孔的纸盖如乙图所示,在水温升高到 88后每隔 1min 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第 4min 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丙所示,其温度值为 ,直到水沸腾一段时间后停止读数,由表可知此时水的沸点为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温度/88 90
13、 92 94 97 98 98 98(5)根据表中数据,在丁图中画出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象。(6)由图象可知,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 (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26(6 分)有甲、乙两种不同品牌的保温杯,为了比较这两种品牌的保温杯盛水时的保温效果,小明按照科学探究的程序,明确了具体的探究问题,选择了适当的器材,在控制变量的前提下,在室内进行了实验,得到了一段时间内,甲、乙两种保温杯内水的温度的实验数据,根据数据绘制的图象如图所示。请你根据图象所提供的信息回答以下问题:(1)小明探究的问题的自变量是 。(选填选项前的字母)A保温杯的品牌 B水冷却的时间 C水的温度(2)请比较甲、乙两种
14、保温杯的保温效果:。(选填选项前的字母)8 A甲保温杯的保温效果好 B乙保温杯的保温效果好 C甲、乙两种保温杯的保温效果一样好(3)请估计实验过程中第 5 小时的室温:。27(10 分)阅读短文,回答问题。汽车防冻液 汽车在行驶时,发动机的温度会升得很高。为了确保安全,可用水循环进行冷却。实际上,水中往往还要加入不易挥发的防冻液(原液),加入防冻液后的混合液冬天不容易凝固,长时间开车也不容易沸腾。有关资料表明,防冻液与水按不同的比例混合,混合液的凝固点、沸点不同,具体数值参见下表(表中防冻液含量是指防冻液在混合液中所占体积的百分比)。防冻液含量/%30 40 50 60 70 80 90 混合
15、液的凝固点/17 28 37 49 48 46 28 混合液的沸点/103 104 107 111 117 124 141 在给汽车水箱中加防冻液时,宜使混合液的凝固点比本地常年最低气温低 1015考虑到混合液比热容的减小会影响散热效果,因此,混合液中防冻液的含量不宜过高。(1)汽车发动机用水来冷却,这是因为水的 较大。9 (2)在混合液中,如果防冻液含量由 30%逐渐增大到 90%,则混合液凝固点的变化情况是 。A逐渐升高 B逐渐降低 C先升高后降低 D先降低后升高(3)若某地常年最低气温为15,对该地区汽车来说,在下列不同防冻液含量的混合液中,宜选 。A30%B40%C60%D90%(4)
16、请在图 2 中作出混合液沸点与防冻液含量的关系图象;由图象可以推知,防冻液的含量达到 75%时,混合液的沸点大约是 。(5)长时间使用后,汽车水箱中的混合液会减少。与原来相比,混合液的沸点 (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其原因是 。10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4 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2 分)下列实验能探究“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的是()A发声的电铃放入钟罩,从钟罩抽气 B点燃的蜡烛放在音箱前,加大音量 C改变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拨动尺子 D拨动绷紧的粗细不同的橡皮筋【分析】对每个选项中的图片认真分析,明确探
17、究的目的、现象和结论,确定符合题意的选项。【解答】解:A、将正在发声的电铃放入钟罩,从钟罩抽气,会听到铃声越来越小,最后听不到了,说明声音传播需要介质。符合题意;B、点燃的蜡烛放在音箱前,加大音量,看到烛焰摇曳的更明显了,说明声音能够传递能量。不符合题意;C、改变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拨动尺子,尺子振动的频率发生改变,音调随之改变。说明音调与频率有关,频率越高,音调越高。不符合题意;D、拨动绷紧的粗细不同的橡皮筋,可以发现橡皮筋越粗,音调越低,说明发声体的音调与频率有关,频率越低,音调越低。不符合题意。故选:A。11 【点评】此题涉及的图片是教材中演示实验或小实验的示意图,考查了声现象的不同特点
18、,是一道基础题,平时要多实验、多观察、理解记忆。2(2 分)“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下列对钟声的解释,错误的是()A人根据音调判断是钟发出的声音 B人根据音色判断是钟发出的声音 C钟声通过空气传播到人耳 D钟声是由钟振动产生的【分析】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它既可以在气体中传播,也可以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音色反映的是声音的品质与特色,它跟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解答】解:AB、不同材料的物质发声结构不同,所以钟发出的声音音色与其它的物质发声的音色不同,所以客船上的人是根据音色知道是钟发出的声音,故 A 错误,B 正确;C、钟声通过空气
19、传播到客船的,故 C 正确;D、钟声是由钟的振动产生的,故 D 正确。故选:A。【点评】解决此类问题要会根据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及乐音特征进行分析解答。3(2 分)图中属于在传播途中减弱噪声的是()A B C D【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减弱噪声的途径有三种:在声源处减弱噪声、阻断噪声的传播、在人耳处减弱噪声,分析各个选项是否可以有效合理的减弱噪声。【解答】解:图中禁止鸣喇叭,属于在声源处减弱噪声;图中道路两旁植树,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图中飞机旁工作人员戴头盔,属于在人耳处减弱噪声;图中城市高架路旁的挡板,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属于在传播途中减弱噪声的是;12 故选:B。【点评】解决此
20、类问题要结合防治噪声的途径进行分析解答。4(2 分)小华时轻时重地敲击鼓面,这样做主要是改变鼓声的()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速度【分析】解决此题的关键是要知道声音的响度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振动幅度越小,响度越小。【解答】解:当轻敲击鼓面时。鼓皮振动幅度小,鼓皮发出声音的响度小;当用力重敲击鼓面时,鼓皮振动幅度大,发出声音的响度大;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响度定义的了解情况,需要结合具体实例进行解释。5(2 分)在舞台上喷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可以形成白雾,这种白雾是()A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 B二氧化碳气体液化形成的小液滴 C干冰升华形成的二氧化
21、碳气体 D干冰熔化形成的小液滴【分析】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现象叫做升华,是吸热的;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现象叫做液化。【解答】解:在舞台上喷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时,干冰吸收周围空气中的热量迅速升华,使空气温度迅速下降,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放热液化形成小水珠就形成“雾气”。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升华吸热和液化放热在生活中的应用,体现了学以致用的思想。6(2 分)在海上想要获得淡水,可采用如图所示的“充气式太阳能蒸馏器”,它是通过太阳照射充气物内的海水,产生大量水蒸气,水蒸气在透明罩内壁形成水珠,收集即可,在此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13 A先汽化,后液化 B先沸腾,后凝固 C先液化,
22、后汽化 D先蒸发,后沸腾【分析】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做汽化,由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液化。【解答】解:海水是液态的,水蒸气是气态的,液态变为气态的现象叫汽化;水蒸气在透明罩内壁形成水珠,气态又变为了液态的现象叫液化。故选:A。【点评】分析生活中的热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关键要看清物态变化前后,物质各处于什么状态。7(2 分)体温计的玻璃泡与毛细管连接处有一管径更细的弯管,可以让体温计离开人体读数,在每次测量前必须将毛细管中的水银甩回到玻璃泡中。一粗心护士没有先甩一下体温计就先后给甲乙两位病人测量体温,体温计示数分别为 37.9和 38.4则甲乙两人的体温()A甲的体温一定是 37.9和,
23、乙的体温一定是 38.4 B甲的体温可能不是 37.9和,乙的体温一定是 38.4 C甲的体温一定不是 37.9和,乙的体温也可能不是 38.4 D甲的体温可能不是 37.9和,乙的体温也可能不是 38.4【分析】体温计玻璃泡的上方有一段非常细的缩口,它可以使体温计玻璃泡上方的水银不能很快的流回玻璃泡中,所以体温计可以离开人体读数,同时体温计在使用前要用力甩一下,将水银甩回玻璃泡中。【解答】解:根据体温计的特点,使用前用力甩一下玻璃泡上方的水银才能回到玻璃泡中;没有甩的体温计直接用来测量病人的体温,若原来体温计的示数是 37.9,甲病人的体温如果不高于 37.9,体温计显示的甲病人的体温就是
24、37.9,所以甲病人的体温低于或等于 37.9;再测量乙病人的体温显示是 38.4,说明体温计中的水银在 37.9的基础上上升了,所14 以测量是准确的,即乙病人的体温一定是 38.4,故 B 正确。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的是体温计使用过程中经常出现的错误,提醒我们:使用体温计之前别忘了“甩一下”。8(2 分)下列关于温度的描述中符合实际的是()A发高烧时人体温度可达 40 B冰箱冷冻室的温度为 10 C饺子煮熟即将出锅时温度为 50 D加冰的橙汁饮料温度为20【分析】根据我们对于生活中常见物体温度的了解来作答,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的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解答】解:A、正常人的体温是 37
25、左右,高烧病人的体温可以达到 40,所以 A 是正确的;B、冰箱冷冻室的温度约为10左右,所以 B 是错误的;C、饺子煮熟即将出锅的温度约为 100左右,所以 C 是错误的;D、加冰的橙汁饮料的温度应该在 0或 0以上,所以 D 是错误的。故选:A。【点评】此题考查我们对于温度的感性认识,是一道基础题;估测是一种科学的近似计算,它不仅是一种常用的解题方法和思维方法,而且是一种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在生产和生活中也有着重要作用。9(2 分)根据表所提供的数据,在标准大气压下,以下判断正确的是()物质 熔点/沸点/酒精 117 78 水银 39 357 铅 328 1740 A到 80的酒精是液态
26、B气温接近50时,应选用水银做温度计的测温液体 C铅的凝固点是328 D39的水银吸热,温度可能不变 15 【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同种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以及熔化吸热的特点。【解答】解:A、酒精的沸点是 78,当温度是 80时,酒精变成酒精蒸气,是气态,A 错误;B、气温接近50时,水银已经凝固,故不能用水银做温度计的测温液体,故 B 错误;C、铅的凝固点是 328,故 C 错误;D、水银的熔点是38.8,如果水银在熔化过程中,此时吸热,但温度不变,故 D 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熔点和凝固点以及熔化吸热的理解和掌握。是中考的热点。10(2 分)图中,表示非晶体熔化
27、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是()A B C D【分析】首先明确熔化过程是一个吸热的过程。其次要分清晶体与非晶体在熔化(凝固)时的最大区别,那就是一个有熔点(凝固点),一个没有熔点(凝固点)。【解答】解:A、随着时间的沿长,物体的温度在上升,说明物体在吸热,并有一段时间吸热温度不变,说明这是晶体熔化的图象;B、随着时间的沿长,物体的温度一直在升高,说明这是非晶体熔化的图象;C、随着时间的沿长,物体的温度在下降,说明物体在放热,且有一段时间放热温度不变,说明这是晶体凝固的图象;D、随着时间的沿长,物体的温度一直在下降,说明这是非晶体凝固的图象;故选:B。【点评】解决此题的关键有两点,一是明确熔化吸热、
28、凝固放热;二是分清晶体有一定的熔点(凝固点),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点(凝固点)。11(2 分)物理,留心观察皆学问。对以下现象解释正确的是()16 A初冬季节,在家里洗澡时发现房间里充满“白气”,这些“白气”是水蒸气 B在夏季的早晨看到足球场里的草叶上挂满了露珠,而到了初冬,露水不见了,却看到了薄薄的一层霜,有人认为霜是由露变成的 C放在衣橱里的樟脑丸,时间久了会明显变小,是因为樟脑丸蒸发为气体跑掉了 D把冰箱里的冻豆腐取出,冰化后,发现豆腐里有许多小孔,这是豆腐里的水先遇冷结冰,后又熔化成水形成的【分析】A、水蒸气是看不见的,根据此判断“白气”的状态;B、根据露珠和水的形成时间就可以知道两者没
29、有什么必然的联系;C、樟脑丸由固态变为气态,是升华现象;D、冻豆腐有很多的小孔,是由豆腐中的水分凝固后又熔化形成的。【解答】解:A、洗澡时的“白气”是水蒸气液化所致,可以看见;水蒸气是看不见的,所以不是水蒸气;B、露珠是夏天形成的,霜是冬天形成的,两者形成的时间段是不同的,没有什么联系,霜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C、樟脑丸变小了,是变成了气态,固态变为气态是升华,不是蒸发;D、豆腐中有很多的水分,放在冰箱中,水会变为小冰晶,是凝固现象;从冰箱中取出来,小冰晶变为水,是熔化现象。故选:D。【点评】此题考查的是我们生活中的物态变化现象,是一道理论联系实际的题目,是一道好题。12(2 分)
30、小明学习了汽化和液化后,对书本练习的第 4 题感到疑问,于是他回家动手实验,发现水烧开了可纸杯却没有烧着。关于纸杯没有烧着,以下解释正确的是()A纸的着火点高于火焰温度 B纸的着火点低于水的沸点 C水的沸点高于火焰温度 D水的沸点低于纸的着火点 17 【分析】水的沸点是 100,而纸的着火点是 183当水沸腾时,需要从外界不断吸收热量,使与水接触的纸的温度始终保持在 100,达不到纸的着火点,因此纸杯没有燃烧。【解答】解:纸的燃点大约是 180左右,而水在 100时沸腾。当纸杯里面装了水,用火焰加热纸杯底部时,纸杯吸热升温,并迅速把热量传递给水。当纸杯里的水吸热升温至沸点时,水开始沸腾。这时,
31、继续加热纸杯,水温却不再升高。所以,只要纸杯中有水,纸就不能达到燃点而燃烧了。故选:D。【点评】此题考查了水的沸点和纸的着火点,要注意液体沸腾时要不断从外界吸热,而温度不变。二、填空题(本题共 10 小题,每空 1 分,共 27 分)13(3 分)如图是探究声音产生及其特性的小实验:(1)用手拨动塑料尺,塑料尺会发出声音,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 振动 而产生。(2)若增大塑料尺振动的幅度,则声音的 响度 增大。(3)改变塑料尺伸出桌边的长度,会使声音的 音调 发生改变。【分析】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响度和发声体振动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音调和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32、【解答】解:(1)用手拨动塑料尺,塑料尺会发出声音,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2)若增大塑料尺振动的幅度,则声音的响度增大;(3)改变塑料尺伸出桌边的长度,会使声音的频率发生变化,也就是音调发生变化。故答案为:(1)振动;(2)响度;(3)音调。【点评】此题考查了声音产生的条件,响度与振幅的关系、音调和频率的关系,是一道声学综合题。14(2 分)日常用语中的声音的“高”、“低”,有时指音调,有时指响度,含义不是唯一的。例如“一名男低音歌手正在放声高歌”,这里的“低”是指 音调,“高”是指 响度。【分析】解决此题的关键是要知道声音的响度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动幅度越大,18 响度越大;音
33、调的高低与发声体振动快慢有关,物体振动越快,音调就越高。【解答】解:男低音是指声带振动频率慢,发出的音调低;放声高歌是指声带振动幅度大,即发出声音的响度大;故答案为:音调;响度。【点评】解决此类问题要结合声音特征中的音调和响度定义去分析解答。15(2 分)人们能查觉到身后飞行的蜜蜂,而不能查觉到飞行的蝴蝶,这是因为 蜜蜂产生的是人能听见的声音,蝴蝶产生的是次声。汶川地震中,远在 600 公里以外的有些人感到恶心、胸闷,这是由于地震中产生的 次声波 而引起的。【分析】人耳的听觉范围在 20 赫兹到 20000 赫兹,低于 20 赫兹的是次声波,高于 20000赫兹的超声波,无论次声波和超声波,人
34、耳都听不见。【解答】解:蜜蜂飞行时,翅膀振动频率在人耳听觉范围之内,故人能听到;但蝴蝶翅膀振动频率低于 20 赫兹,属于次声,人耳听不到;地震能产生次声波,人听不到但会有一些异样的感觉。故答案是:蜜蜂产生的是人能听见的声音,而蝴蝶产生的是次声;次声波。【点评】该题考查了人耳的听觉范围以及超声和次声的概念,属于基础知识,难度不大。16(3 分)制作冻豆腐。鲜豆腐放入电冰箱的冷冻室内,豆腐中含有大量的水,在低温下,水逐渐 凝固(填物态变化的名称)并 放出 热量,水结成冰后有一定的体积,占据一定的空间,等到豆腐冻好以后,拿出冰箱,冰 熔化(填物态变化的名称)变成了水,但是冰所占的空间却没变,因此豆腐
35、会有很多孔。【分析】物体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固,凝固放热;物体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熔化,熔化吸热。【解答】解:豆腐中的水在低温条件下凝固成冰,此过程放热。拿出冰箱后,当冻豆腐解冻时,冻结的冰熔化成水,属于熔化现象。故答案为:凝固;放出;熔化。【点评】本题考查凝固、熔化及凝固和熔化的特点,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凝固和熔化的概念。17(2 分)如图所示是人们常用的体温计,这种体温计是根据液体的 热胀冷缩 规律制成的,图中体温计的读数是 37.8。19 【分析】(1)体温计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2)体温计的分度值为 0.1,结合体温计中液面对应刻度,可以读取体温计的示数。【解答】解
36、:(1)温度计、体温计都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2)由图可知,体温计的玻璃管中的液面对应的刻度比 37多了 8 个小格,故示数为37+80.137.8。故答案为:热胀冷缩;37.8。【点评】(1)此题考查了温度计的制成原理、体温计的读数。(2)体温计的量程和分度值是固定的,读数时关键要把握视线要与体温计的液柱上表面持平 18(2 分)如图是大自然中水循环现象的示意图。(1)请写出“水蒸气的温度降低凝成小冰晶”的物态变化的名称:凝华。(2)我国属于缺水国家,节约用水应从我做起,请你写出日常生活中的一项节水措施 一水多用。【分析】(1)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2)我国的水资源比
37、较短缺,我们应该节约用水,注意减少用水量、重复利用等。【解答】解:(1)气态水蒸气变为固态冰晶,属于凝华现象;(2)我国是水资源严重缺乏的国家,我们应该做到随手关水,一水多用,比如洗菜的水可以浇花等。故答案为:(1)凝华;(2)一水多用。【点评】本题考查了气态和固态之间的相互转化,可加深对物态变化的理解与掌握,还要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19(2 分)小明同学几乎每天都要乘公交车上学,善于观察的他发现,无论盛夏还是严冬,在装有空调的公交车玻璃窗上,常常有小水珠附着在上面。那么夏天,小水珠附着在玻20 璃的 外表面。冬天,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 内表面。(均选填“内表面”或“外表面”)【分析】(1)空
38、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的玻璃会变成小水珠,这种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成为液化;(2)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内表面还是外表面,取决于车内外空气温度的高低,当车内温度高附着在内表面,如车外温度高就附着在外表面。【解答】解:夏天,空调车内温度低于外部温度,外部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玻璃会发生液化现象,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外表面;冬天,空调车内温度高于外部,车内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玻璃会发生液化现象,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内表面。故答案为:外表面;内表面。【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液化现象的理解,明确是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物体发生液化现象,小水珠应该出现在温度较高的那一侧。20(3 分)甲、乙两支完全相同的温度计,把甲温
39、度计放在电风扇下吹一会儿,发现它的示数 不变,把乙温度计在酒精里蘸一下,再拿出来,发现它的示数 下降,这说明 蒸发吸热。【分析】温度计是用来测量物体冷热程度的工具,物体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汽化要吸热。【解答】解:电风扇吹温度计时,没有液体蒸发,所以温度不发生变化,温度计的示数不变;把乙温度计在酒精里蘸一下,酒精在常温下易蒸发,而蒸发从周围吸热,使周围空气温度降低,所以包有酒精棉球的温度计示数会降低。故答案为:不变;下降;蒸发吸热。【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理解温度计的工作原理和蒸发吸热在生活中的具体应用。21(3 分)江河湖海、土壤、植物中的水不断蒸发变成水蒸气。当含有很多水蒸气的空气升
40、入高空时,随着温度的降低,水蒸气变成了小水滴或小冰晶,这就形成了云。当云中的小水滴和小冰晶长大到一定程度后,就会下落。在下落过程中,小冰晶变成了小水滴,与原来的小水滴一起落到地面,这就形成了雨。请依次填写出上文画线处涉及的物态变化的名称:液化、凝华、熔化。【分析】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21 固。【解答】解:随着温度的降低,水蒸气变成了小水滴或小冰晶这就形成了云。其中,水蒸气变成了小水滴是由于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水蒸气变成了小冰晶是由于水蒸气遇冷凝华为小冰晶;下落时,小冰晶熔
41、化为水;故答案为:液化、凝华;熔化。【点评】分析生活中的热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关键要看清物态变化前后,物质各处于什么状态;另外对六种物态变化的吸热和放热情况也要有清晰的认识。22(4 分)如图甲、乙分别是两种固体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1)图甲所对应的固体属于 非晶体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理由是 无固定熔化温度。(2)图乙是冰的熔化图象,处于冰水混合状态的是图中的 BC 段,在此过程中,混合物需要 吸收 热量,温度 不变。【分析】(1)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的区别: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断上升,晶体熔化时的温度为熔点。(2)晶体从开始熔化到完全
42、熔化完为晶体的熔化过程,在熔化的过程中该物质吸收的热量用来熔化,因此此过程温度保持不变。【解答】解:(1)由图甲知,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没有固定的熔点,所以该物质为非晶体。(2)图乙是冰的熔化图象,BC 段是冰的熔化过程,因此处于冰水混合状态,在此过程中冰水混合物需要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故答案为:(1)非晶体;无固定熔化温度;(2)BC;吸收;不变。【点评】对于此类图形题,应明确横、纵坐标轴及各关键点所代表的物理意义,熟练掌握相关知识点是解题的关键所在。三、解答题(每空 2 分,共 49 分)23(8 分)小明想比较几种材料(棉布、锡箔纸、泡沫塑料)的隔声性能,除了待检测的材料外,可利用
43、的器材还有:音叉、机械闹钟、鞋盒。在本实验中适合作声源的是 机22 械闹钟。你认为另一种器材不适合做声源的原因 音叉声音不稳定,而且还需要敲击。小明将声源放入鞋盒内,在其四周塞满待测材料。他设想了两种实验方案,你认为较好的是 方案 B。方案 A:让人站在距离鞋盒一定距离处,比较所听到声音的响度;方案 B:让人一边听声音,一边向后退,直至听不见声音为止,比较此处距鞋盒的距离;通过实验得到的现象如表格所示,则待测材料隔声性能由好到差的顺序为 泡沫、锡箔纸、棉布。材料 棉布 锡箔纸 泡沫 响度 很响 较响 弱 材料 棉布 锡箔纸 泡沫 距离 很长 较长 短【分析】(1)解决此题要知道实验声源应该选择
44、声音稳定,有节奏的声音;(2)实验方案中要能直观的比较,靠听到声音的响度来直观感觉不恰当,而测量听不到声音的距离较为直观,具有可靠性;(3)根据距离可以判断隔音效果,距离越长说明隔音效果越差,距离越短说明隔音效果越好。【解答】解:(1)机械闹钟发出的声音有节奏,声音较为稳定,适合做实验声源;音叉声音不稳定,而且还需要敲击,因此不适合做实验声源;(2)测量听不到声音的距离较为直观,有可靠地实验数据,能够较好的判断隔音效果,方案 B 较好;靠听到声音的响度判断材料的隔音效果不是太直观,具有很大的误差,方案 A 不适合;(3)由表二所示实验数据可知,人听不到声音的距离关系为:泡沫的距离最短,说明泡沫
45、隔音效果最好;棉布的距离最长,说明棉布的隔音效果最差,因此待测材料隔声性能由好到差的顺序为:泡沫、锡箔纸、棉布、故答案为:机械闹钟;音叉声音不稳定,而且还需要敲击;方案 B;泡沫、锡箔纸、棉布。【点评】本题通过比较材料的隔音情况考查了对声源的选择、声音的传播条件的理解与23 掌握,会设计合理的方案判断材料的隔音效果,考查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4(6 分)在学习演奏小提琴的过程中,小明和同学们发现弦乐器的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受很多因素的影响,他们决定对这种现象进行探究,经讨论后提出以下猜想: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
46、关;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为了验证以上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了一些不同规格的琴弦,如下表:编号 琴弦的材料 琴弦的长度/cm 琴弦的横截面积/mm2 A 钢 20 0.3 B 钢 0.7 C 钢 40 0.5 D 尼龙丝 30 0.5 E 尼龙丝 40 0.5(1)为了验证猜想一,应选用编号为 C、E 的两组琴弦进行实验。(2)为了验证猜想二,应选用编号为 D、E 的两组琴弦进行实验。(3)为了验证猜想三,小明选用编号为 A、B 的琴弦进行实验,则表中缺少的数据应为 20 cm。【分析】根据题意可知影响音调的因素有:横截面积、长度、材料;探究音调与某一个因素的关系
47、时,需使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分析。(1)探究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与琴弦的材料的关系时,应控制横截面积和长度相同;(2)探究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与琴弦的长短的关系时,应控制横截面积和材料相同,改变琴弦的长短;(3)探究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与琴弦的横截面积的关系时,应控制琴弦的长度和材料相同,改变琴弦的横截面积。【解答】解:(1)为验证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应控制琴弦的横截面积与长度相同,而材料不同,可选编号为 C、E 的琴弦做实验,(2)为验证猜想二,可选择选择横截面积和材料都相同,而长度不同的琴弦 D、E 进行研究;24 (3)验证“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
48、调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小明选用编号为 A、B 的琴弦进行实验,应控制材料和长度相同,横截面积不同,故编号为 B 的琴弦长度为 20cm。故答案为:(1)C、E;(2)D、E;(3)20。【点评】本题考查了探究影响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影响因素的实验,侧重考查了控制变量法的应用,这种方法是初中阶段探究实验中常常设计到的方法,应注意掌握。25(20 分)如图所示是“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装置。测温物质 凝固点/沸点/煤油 30 150 酒精 117 78(1)为完成实验,上表中的数据表明,选用的温度计的测温物质应为 煤油。(2)在组装实验器材时,应先调整固定 A(选填:“A”或“B”)铁圈的位
49、置,再固定 B 的位置。使实验时能用酒精灯的 外焰(选填:“外焰”、“内焰”或“焰心”)加热,且温度计的 玻璃泡 又能与水充分接触。图 1 中甲、乙所示是水中一气泡在上升过程中变化情况,那么水沸腾时,气泡上升情况的是 乙(选填:“甲”或“乙”)图。(3)如下面甲图所示,温度计刚插入热水时,管壁变得模糊起来,看不清示数,原因是烧杯中的水先汽化成 水蒸气,在上升过程中又在温度计上放热液化成水雾所致。(4)往烧杯上方加一有孔的纸盖如乙图所示,在水温升高到 88后每隔 1min 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第 4min 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丙所示,其温度值为 96,直到水沸腾一段时间后停止读数,由表可知此时水
50、的沸点为 98。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温度/88 90 92 94 97 98 98 98(5)根据表中数据,在丁图中画出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象。(6)由图象可知,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 不变(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25 【分析】(1)要观察水的沸腾实验,选用温度计的测温物质的沸点应该高于水的沸点;(2)酒精灯加热物体时,要使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因为酒精灯的外焰温度较高;掌握水沸腾前和沸腾时的现象区别:沸腾前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减小;沸腾时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增大。(3)汽化是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在此过程中需要吸热;液化是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