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修改病句常见类型和相关练习23579.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修改病句常见类型和相关练习23579.pdf(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word 专业资料-可复制编辑-欢迎下载 中考病句修改之病句类型材料整理(含练习)本课学习目标:1、掌握常见病句类型,能够准确辨识病句。2、能依照句子原意,准确修改病句。一、考点概述:(一)中考常见的病句类型 1、成分残缺 缺主语。例:通过刻苦学习,使他的成绩有了很大的提高。(删去“通过”或“使”)缺谓语。例:我们正在努力为建设一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删去“为”或在句末加上“奋斗”)缺宾语。例:统筹方法是一种安排工作进程。(在句末加上“的方法”)2、搭配不当。主谓搭配不当。例:我国棉花的生产,过去不能自给。(把“棉花的生产”改为“生产的棉花”)动宾搭配不当。例:我们参观学习了兄弟学校开展课
2、外活动的先进经验。(删除“参观”)主宾搭配不当。例:秋天的西湖是一个美丽的季节。(把“季节”改为“地方”)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例:他有一双聪明能干的手。(去掉“聪明”)前后矛盾。例:考试能否取得优异成绩,取决于我们平时的努力。(在“平时”的后面加上“是否”)3、语序不当。并列词语语序不当。例:我们讨论并听取了校长所作的报告。(“讨论”和“听取”互换位置)修饰语语序不当。例:博物馆展出了唐朝时期的新出土的文物。(把“新出土的”放“唐朝”的前面)4、重复累赘。例:关于这件事的具体详情,我以后再告诉你。(去掉“具体”)5、表意不明。例:桌上放着许多朋友送来的礼物。(是“许多朋友”还是“许多礼物”
3、?不明确)6、用词不当。例:大家都说他的批评又正确又尖刻。(把“尖刻”改为“尖锐”)7、否定不当。例:谁也不否认长江不是向东流的。(三重否定成否定了,改变了句意)8、结构混乱。例:从 2009 年的春节联欢晚会起,小沈阳进入了一个更新阶段。(把“从开始”和“以为起点”糅在一起了,改“从”为“以”)9、不合逻辑。例:他是众多死难者中幸免的一个。(“幸免”自然是没有死的,怎么能说是“死难者中的一个”呢?)(二)修改病句的方法 word 专业资料-可复制编辑-欢迎下载 修改病句的方法可用四个字概括:1、_,句子成分残缺可增添成分(增加字词)。2、_,句子杂糅、重复累赘可(删去多余的词语)。3、_,语
4、序颠倒可调换词语的位置(调整字词的顺序)。4、_,用词不当、搭配不当、介词误用,可调换词语(更换其他字词)。(三)修改病句的原则 修改病句都要遵循两条原则:一是保留原句基本意思不变,二是多就少改。二、课堂检测:分析下列病句类型,并改正。1、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2、这时,全场所有人的眼睛都集中到大会主席台上。3、有没有健康的身体,是能做好工作的前提。4、记者又到学校采访到了许多张老师的事迹。5、他经常去图书馆查阅工具书、辞典和现代汉语词典。6、听说学校要成立文学社,他首先第一个报了名。7、小明办事不调查研究,不和别人商量。他这种办事果断的做法,受到了大家的批评。8、过了一
5、会儿,汽车突然渐渐地停了下来。三、巩固训练。1、(2011四川省眉山市)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 分)A为了防止酒驾事件不再发生,眉山市加大了巡查整治力度。word 专业资料-可复制编辑-欢迎下载 B学校开展地震安全常识教育活动,可以增强同学们的安全自我保护。C完善食品安全法规,规范食品安全监管机制,提高人们的食品安全意识,已经到了迫在眉睫的地步了。D学生能够熟练而规范地书写正楷字,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语文课程标准对汉字书写的要求。2、(2011福建省福州市)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 分)A.为了纪念建党九十周年,全国上下掀起了高唱红歌的热潮。B.今年以来,全国公安机关进一步
6、开展严打危害食品安全犯罪。C.童话皇帝的新装的作者是闻名世界的丹麦作家安徒生的作品。D.为了避免道路交通不拥堵,各地纷纷出台交通管理新措施。四、课后练习 1、(2011山东省济宁市)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 分)A.我国成功发射并研制了第一颗月球探测器嫦娥一号卫星。B.今年 6 月 11 日,我市将举办中国文化遗产日主场城市活动。C.由于汉字电脑录入技术的广泛运用,使人们书写汉字的机会越来越少。D.今年 6 月底京沪高铁曲阜东站正式通车为标志和起点,济宁也将步入高铁时代。2、(2011江西省、南昌市)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 分)A.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
7、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B.昨日,记者从省国土部门获悉,我省已全面启动今年灾害防治。C.游览者必然也不会不忽略另外一点,就是苏州园林在每一个角落都注意图画美。D.能否彻底治理酒后驾车的乱象,关键在于有关部门严格执法。3、(2011湖北省襄阳市)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 分)A在上下五千年的沧桑岁月中,荆楚大地上叱咤风云的政治家、博学睿智的科学家不断涌现。B这朴素的话语多么深刻地蕴含着人生哲理啊!C家庭教育的实质是爱的教育,父母爱孩子的方式决定着家庭教育的成功。D由于他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优异的表现,赢得了评委的一致好评。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在当今商品经济的时代,当诗
8、歌失却往昔荣耀而逐渐远离我们的时候,读到这样一首催人奋然前行的祖国颂歌,真是难得的精神享受。B.他为家乡主编的致富信息小报,信息量大,可读性强。每月印出来后,不到一小时的时间里,数百份小报就被老乡们索要一空。word 专业资料-可复制编辑-欢迎下载 C.文艺作品语言的好坏,不在于它用了一大堆华丽的词,用了某一行业的术语,而在于它的词语用得是地方。D.他做事认真,待人诚挚,在生活和工作中,确实用自己的行动塑造了巨大的人格力量,感动和引导着周围的人们。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有人认为科学家终日埋头科研,“不问家事,有点儿不近人情,然而事实却是对这种偏见的最好说明。B.投资环境的好坏
9、,服务质量的优劣,政府公务人员素质的高低,都是地区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C.敦煌艺术宝库的保存,使我们有可能理解一千五六百年来的中国艺术的成长发展。D.现在许多小学允许学生上课时喝水、上厕所,甚至在老师讲课中插嘴,这些历来被看作违反纪律的行为已经得到纠正。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日前,某校两学生玩“蹦极”摔裂颅骨,事故发生的原因和设备的质量问题正在调查之中。B.滥用外来语,既破坏了汉语言文字的严谨与谐,影响了汉语表意功能的发挥,也消解了中国文化精深而丰富的内涵。C.老年人发生心力衰竭的主要原因是由劳累、用脑过度、精神紧张、食盐过多、感冒等诱发的。D.观摩了这次关于农村经营承包
10、合同法的庭审以后,对我们这些“村官”的法律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大量事实表明,90的长期吸烟者,记忆力和嗅觉灵敏度都明显迟钝和减退。B.职业道德之花已在这里绽放,这娇艳的花瓣上有着青年们倾注的斑斑汗渍,散发着青年们心灵中的阵阵幽香。C.最近的一项社会调查显示,不少网络游戏带有暴力情节和色情内容,这无疑会严重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D.面对有 5 名具有 NBA 打球经验的美国队,中国队并不怯阵,整场比赛打得气势如虹,最终以三分优势战胜对手。附:中考常见病句修改决窍 1、看到介词不放过。介词使用不当,极易造成成分残缺、表意不明或不当。例如:经过老主任再三解释,
11、才使他怒气逐渐平息,最后脸上勉强露出了一丝笑容。此例滥用介词“经过”,致使整个句子残缺主语。word 专业资料-可复制编辑-欢迎下载 他背着总经理和副总经理偷偷地把这笔钱存入银行。此例中“和”可作介词,也可作连词,它们分别表达两种不同的意思。他们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并没有消沉,而是在大家的信任和关怀中得到了力量,树立了克服困难的信心。此例中介词短语“在中”应改为“从中”。2、看到动词不放过。读到一个句子,就应有意识地想想,这个句子中的动词能不能带宾语,能带什么样的宾语,动词和主语、宾语或修饰语能否搭配。例如:它每年的发电量,除了供给杭州使用外,还向上海、南京等地输送。此例中动词“输送”和主语“发
12、电量”就不搭配。这样做会拖延培养人才的质量。此例中的动词“拖延”和宾语“质量”在意思上不能搭配,可改为“拖延时间”或“影响质量”。说到这儿,她又向我们哭泣起自己的往事来。此例中的“哭泣”为不及物动词,不能带宾语,可改为“哭诉”。3、看到否定词不放过。否定不当是否定句中常见的毛病,审读否定词时一定要注意含有否定意味的一类词语,如:禁止、切忌、杜绝、避免、缺乏等。例如: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我们所缺乏的,一是勇气不足,二是谋略不当。此例前面已用了“缺乏”这一表否定意义的词语,后面“不足”和“不当”即为多余否定。近几年,王芳几乎无时无刻不忘搜集整理民歌,积累了大量资料。此例中“无时无刻不”表示双重否定
13、,而“无时无刻不忘”即为误用了否定词。4、看到两面词不放过。一个句子如果出现“能否”“是否”“有没有”“成败”“好坏”“优劣”之类的两面词,就应分析该句是否存在两面与一面不搭配的毛病。例如:要保证安全生产,机器质量的好坏,是重要条件。我们能不能培养出“四有新人”,是关系到我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大事,也是教育战线的根本任务。上述两例病因相同,都是两面与一面不搭配。5、看到关联词语不放过。关联词语使用不当,可能会出现搭配不当、位置不当、层次颠倒或强加关联词等毛病。无论干部和群众,毫不例外,都必须遵守社会主义法制。此例中“无论”后面不能接并列短语,只能带由选择性的连词“还是”或“或”组成的短语。不但他
14、喜欢京剧脸谱,而且喜欢京剧的各种服饰。此例两分句主语相同,第一分句的关联词“不但”应放在主语之后。6、看到并列短语不放过。句子中的并列成分在搭配方面很容易出现毛病。例如:大家怀着崇敬的心情,注视和倾听着这位英雄的报告。此例中的并列谓语“注视和倾听”和宾语“报告”只能部分搭配。7、看到有表数量、范围或程度的词不放过。句中表数量范围或程度的词常易与其他词word 专业资料-可复制编辑-欢迎下载 语相矛盾。例如:经过刻苦努力,期末考试,他六门功课平均都在 90 分以上。句中的“都”是指前面提到的各项,但前面的“平均”只能有一个数,故“都”与“平均”矛盾。句末的“90分以上”是约数,也与“平均”矛盾。
15、有报道说,目前绝大多数企业的销售利润在8以下,比去年下降了 1 倍。“减少”“下降”“贬值”都不能超过一倍,减少1 倍就意味着把原数减完了。8、看到句子表感情色彩的词语不放过。句子的褒贬义与使用的词感情色彩不搭配,要把这个误用感情色彩的词语换成与句义相吻合的感情色彩的词语。随着中考改革的逐步深入,对文言虚词的考查将更加注重理解和运用,不再考查那些烦顼的词法、句法等古汉语知识。纵观近年各地中考试题,文言虚词的考查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虚词在语境中的意义;二是虚词在朗读中的作用;三是文言句子的翻译。前两种是对文言虚词的显性考查,后一种是对文言虚词的隐性考查。要掌握常用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我
16、们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识记常用文言虚词的基本意义和用法;结合语句翻译确定该文言虚词在句中的意义;根据文言虚词在语句中的作用,巧妙地用现代汉语中的词语来替代;先多朗读,体会语气,再进行判断。还有一点同学们要特别注意,一个虚词有多种用法,而相同的用法又可以用不同的虚词来表示。在平时学习中应注意打好基础,勤练多思,把握规律,这样才能做到游刃有余。考点梳理 在初中阶段常用的文言虚词大致有四类:一类是起指代作用的,如“之、其、何”;第二类是起组合作用的,如“以、于、为”;第三类是起连接作用的,如“而、则、乃”;第四类是起语助作用的,如“也、乎、夫、焉”。其中最为重要的文言虚词有“之、其、而、以、于”
17、。为便于同学们复习,现就初中常见的文言虚词中最为重要的文言虚词,结合具体实例对其用法作简要分析。之 1、代词,代人,译为:他,他们。例:愿陛下亲之信之。(出师表)2、代词,代事,译为:这,它。例:肉食在者谋之。(曹刿论战3、代词,代物,译为:它,它们。例:太医以王命聚之。(捕蛇者说)4、指示代词,译为:这。例: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桃花源记)5、助词,用于定语和中心语之间,译为:的。例: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6、助词,用于主谓结构之间,无实在意义,不译。例:虽我之死,有子存焉。(愚公移山)7、助词,作宾语倒装标志,无实在意义,不译。例:何陋之有。(陋室铭)8、助词,用于凑足音节,
18、无实意,不译。例:公将鼓之。(曹刿论战)word 专业资料-可复制编辑-欢迎下载 9、动词作谓语,译为:去,往。例:吾欲之南海。(为学)(注:此处作实词)以 1、介词,与后面的词或短语一起构成介宾短语,充当状语或补语,其译意较多。译为:把,拿。例: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扁鹊见蔡桓公)译为:用,拿。例:以刀劈狼首。(狼)译为:凭,靠。例:何以战。(曹刿论战)译为:根据,按。例:策之不以其道。(马说)译为:因为。例: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岳阳楼记)2、作连词,表示顺承、目的、结果等。可译为:来,而。例: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也可译为:以致。例: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出师表)3、作副词,表
19、示时间,译为:已,已经。例:固以怪之矣。(陈涉世家)4、动词,用作谓语,译为:以为,认为。例:愚以为宫中之事(出师表)(注:此处作实词)而 1、作连词,表示并列、顺承、转折、假设关系。表示并列关系,译为:并且,而且。例:黑质而白章。(捕蛇者说)表示顺承关系译为:就,然后。例: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曹刿论战)表示转折关系,译为:但,却,可是。例: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马说)表示假设关系,译为:如果,假如。例:而吾蛇尚存,(捕蛇者说)2、副词,常依附在表示时间的词语后面,无实意,一般不译。例:既而儿醒,大啼。(口技)于文言文中“于”一般用作介词,表示处所、时间、对象、被动、比较等。1、表
20、示处所,译为:从,在。例:舜发于畎亩之中。(孟子)2、表示时间,译为:到。例:积于今,六十岁矣。(捕蛇者说)3、表示对象,译为:对,向。例:贫者语于富者曰。(为学)4、表示被动,译为:被。例:则人之食于虎也。(说虎)5、表示比较,译为:比。例:苛政猛于虎也。(捕蛇者说)word 专业资料-可复制编辑-欢迎下载 其 1、作人称代词,代人,与后面的动词、形容词一起作宾语。译为:他,他们。例:百姓多闻其贤。(陈涉世家)2、作人称代词,代人,作定语。译为:他的,他们的。例: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捕蛇者说)3、作人称代词,代物,与后面的动词、形容词一起作宾语。译为:它,它们。例:安求其能千里也。(马
21、说)4、作人称代词,代物,作定语。译为:它的,它们的。例: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岳阳楼记)5、作指示代词,近指。译为:这(种)。例:专其利三世也。(捕蛇者说)6、作指示代词,近指。译为:其中。例:其一犬坐于前。(狼)7、作指示代词,远指。译为:那。例:其中往来种作(桃花源记)8、作副词,常用于句首,表示委婉语气、反问语气等。译为:恐怕,大概,难道。例:其真无马邪。(马说)之 1、代词 A、第三人称代词,译为他,她,它(们)。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之:代孔文子)。B、指示代词,译为“这”“此”。诲女知之平(之:代这个道理)。2、助词 A、放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译为“的”。水陆草木之花(表领属
22、关系,译为“的”)B、用在主谓短词中,取消句子独立性。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C、宾语提前的标志,有强调作用。何陋之有?D、凑足音节,无义。怅恨久之。3、动词:译为“去”“往”“到”。吾欲之南海(到)辍耕之垄上(去、往)。则 1、那么然则何时而乐耶 2、就是,就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3、如果入则无法家拂士而连词 1、表顺接 A、表顺承关系,译为“然后、就、便”。斫而为琴弦而鼓之 B、表递进关系,相当于“并且”。学而时习之 C、连接状语和谓语,译为“着”地。匣而埋诸土 D、表顺承关系,可不译。贵人过而见之 E、表修饰,状语与中心语之间,译为“地”。漫漫而游 F、表并列关系。泉香而酒冽 2、表转接,
23、相当于“却”“可是”人不知而不愠焉 1、疑问代词,“怎么”“哪里”。且焉置土石?2、兼词,相当于“于之”。必有我师焉(焉:在里面)3、语气词,用于陈述句后。寡人反取病焉(焉:啦)4、用于句尾,表停顿,相当于“啊”“呀”。有子存焉 5、形容词、副词词尾。“的样子”。怡然自得焉 6、句末助词,无义。因以为号焉其 1、第三人称代词,表示领有。译为“他的”“她的”“它的”“他们的”。其实味不同(它们的)。2、指示代词,相当于“那”“这”“其中的”。其鸟昏与庸无以异也(那)3、加在“如何”前面,有加强反问语气的作用。其如土石何?然 1、指示代词,“这样”“那样”。吴广以为然 2、是的,对的。昭阳以为然 3、转折词,然而,但是。然往来视之 4、形容词词尾,表示“的样子”。环堵萧然。者 1、代词,指人、物、事、时间、地点等。译为“的人”“的东西”“的事”。贫者语于富者(的人)。2、放在主语后,引出判断,“者也”译为“是”。陈胜者,阳城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