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市临江北区改造工程初勘报告7543.pdf

上传人:得** 文档编号:75751412 上传时间:2023-03-04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366.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吉林市临江北区改造工程初勘报告7543.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吉林市临江北区改造工程初勘报告7543.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吉林市临江北区改造工程初勘报告7543.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吉林市临江北区改造工程初勘报告7543.pdf(1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一勘察工作 1.拟建工程概况 吉林省地质工程勘察院受吉林市大唐房地产有限公司委托,对其拟建的吉林市临江北区改造工程场地进行岩土工程勘察工作。拟建项目位于吉林市船营区松江西路以西。拟建 14 栋高层,高 37-40 层,剪力墙结构,以及其它辅助建筑高 2-3 层,场地全面开挖,挖深 12 米,地下 2 层,基础采用筏板基础。拟建建筑物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一级,场地等级为二级,岩土工程勘察等级为甲级。2勘察目的、任务要求和依据的技术标准 序号 项目 内 容 1 勘察目的 正确反映拟建场地的岩土工程条件,为工程设计、施工提供所需的岩土工程资料及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的结论建议。2 任务依据 勘察合同 任务内

2、容 搜集附有坐标和地形的建筑总平面图,场区的地面整平标高,建筑物的性质、规模、荷载、结构特点、基础形式、埋置深度、地基允许变形等资料;查明拟建场地有无影响建筑场地稳定性的不良地质作用,查明不良地质作用的类型、成因、分布范围、发展趋势和危害程度,提出整治方案建议;初步查明建筑场地范围内岩土层的类型、深度、分布、工程特性,分析和评价地基的稳定性、均匀性和承载力;提供各层土的承载力特征值及满足设计、施工所需的岩土参数;对需进行沉降计算的建筑物,提供地基变形计算参数,预测建筑物的变形特性;初步查明地下水的埋藏条件,提供地下水位及其变化幅度;分析其动态变化特征及对工程的影响;综合考虑影响地下水位动态变化

3、的各类因素,确定本工程抗浮水位;提供场地土的标准冻结深度、冻胀性类别、冻胀等级;初步判定水和土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并评价其对工程的影响;初步评价场地和地基的地震效应,提供场地的地震设防烈度、特征周期值、设计地震分组、基本地震加速度,判明场地土的类型和场地类别,划分对抗震有利、一般、不利或危险地段,查明场地内有无液化土层并判别液化的可能性;提出地基基础方案建议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3 依据技术标准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

4、)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8)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72-2004,J366-2004)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建筑工程地质钻探技术标准(JGJ87-92)原状土取样技术标准(JGJ89-82)建筑工程勘察文件编制深度规定(试行)土工实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 岩土工程勘察大纲及详勘报告编制标准(DB22/T478-2010)岩土工程勘察技术暂行规定DB22/T399-2005 3勘察方法和工作布置及其完成情况(1)勘察方法 本次工程勘察为详细勘察阶段的岩土工程勘察,采用DPP100-5F 型汽车钻机 1 台,XY-1 型钻机四台,采用

5、泥浆护壁逥转钻进方法,施工钻孔 30 个。现场原位测试采用标准贯入试验、重型动力触探试验(探杆直径,锤重,落距 76),并采取原状土试样、扰动土试样进行室内土工实验。在 6 个孔进行了剪切波速测试。(2)勘察工作布置 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72-2004,J366-2004),建筑工程勘察文件编制深度规定(试行)有关要求,结合地区经验、工程特点,在场地范围内布置钻孔 30 个,勘探孔间距。详见拟建建筑物平面图与钻孔位置图。(3)勘察工作完成情况 本次勘察共完成钻探孔 30 个,总进尺。取原状土样 16 件,扰动样 15 件,标准贯入试验

6、 65 段次,重型动力触探试验。在 6 个孔进行了剪切波速测试。外业工作于 2010 年 9月 5 日开始,于 9 月 30 日完成,室内土工实验于 2010 年 10 月 10 日完成。经对所获勘察资料综合分析整理后,于 2010 年 10 月 15 日编制出该报告。室内土工实验由中国建材地基勘中心吉林总队实验室完成。二工程地质条件 1.区域地质背景、区域气候条件、工程地形地貌地物及区域水文条件(1)区域地质背景 吉林市城区位于松花江中上游的低山丘陵区,属长白山余脉向松嫩平原过度地带,松花江呈反“S”型蜿蜒流经市区。在大地构造环境上,吉林地区属吉林优地槽褶皱带的吉林复向斜中部。自古生代以来,

7、经历了多次地壳活动,形成了规模不等、性质不同的一系列断裂构造。断裂构造以北西向及北东向、北北东向及东西向断层为主。在晚古生代及中生代晚期,岩浆活动形成范围较大的海西期及燕山期花岗岩侵入体。出露的二叠系地层主要为杨家沟组含砾砂岩、板岩以及一拉溪组凝灰质砾岩、安山岩、凝灰质砂、板岩等。松花江河谷及山间谷地发育有第四系松散堆积物,主要为冲洪积作用形成的粘性土、砂土、角砾、园砾、卵石等。在地壳升降运动的影响下,松花江河谷形成了、级河谷阶地,发育不完整,分布不对称。各级阶地堆积物基本呈现典型的二元结构特征,即上部为粘性土及砂土地层,下部为圆砾卵石土地层。(2)区域气候条件 吉林市区属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8、。春季少雨干燥,多西南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凉爽,昼夜温差较大;冬季漫长,干燥寒冷,多西北风。常年主导风向为西南风,年平均风速为 s 左右,4 月份风速最大,平均约为 s。多年平均气温C,历史上的最低气温为C,最高气温为C。多年平均降雨量约为 660mm,年最大降雨量为,年最小降雨量为,降雨多集中在 6-8 月份,占全年的约 63%。年相对湿度为 60-80%左右。季节性冻土最大冻深为,年稳定冻结期为 11 月上旬翌年 4 月上旬。无霜期约 130 天,年日照时数约 2400-2600小时。(3)工程地形地貌地物 该场地地貌为松花江一级阶地,场区地形平坦。基准点甲方提供,位于高程点:在临江南区

9、吉林市一建公司大门外松江西路边石上,标高为,导测各孔孔口标高为,最大高差。详见拟建建筑物平面图与钻孔位置图。(4)区域水文条件 吉林市城区内主要河流为第二松花江,其发源于长白山脉。一般情况下城区内松花江水位年变幅为 1-3 米,每年 12 月至翌年 3 月为枯水期,4 月至 6 月和 9 月至 11 月为平水期,7 月至 8 月为丰水期。据三道码头水文观测站多年水文观测数据的统计,多年平均流量为 406m3/s、最大流量为 2800m3/s、最小流量为 116m3/s,多年平均水位为、最低水位为、最高水位为。松花江市区段中上游及下游分别有温德河、虻牛河两条主要支流。2场地地层条件 场区内地层是

10、第四系冲积层,上覆杂填土层,下覆凝灰质砂岩,本次揭露地基岩土由上至下分为:杂填土层、粉质粘土层、中粗砂层、1 粉质粘土层、圆砾层、卵石层、圆砾层、卵石层、强风化花岗岩层、中风化花岗岩层,现分述如下:杂填土层:杂色,普遍分布,度厚不均匀,主要由炉灰渣,碎砖块、砾石等组成,局部地段见生活垃圾。层厚米。粉质粘土层:灰黄色、褐黄色,可塑、局部软塑,属中压缩性土普遍分布。层厚。中粗砂层:黄褐色,饱和,中密。矿物成分以石英、长石为主。普遍不连续。层厚 0。在 77 号孔夹粉质粘土层透镜体,厚。圆砾层:褐黄色,饱和,密实,局部中密。粒径大于 2 占 60%左右,个别粒径达40mm 以上,砂性土充填,含量 3

11、0%左右。层厚 0。卵石层:黄灰色、灰色,饱和,密实。粒径大于 20 占 60%以上,个别粒径达 180mm,砂性土和粘性土充填,含量 30-40%。层厚。圆砾层:黄灰色、灰色,饱和,密实。粒径大于 2 占 50-70%,个别粒径达 80mm以上,砂性土和粘性土充填,含量 30%左右。层厚。卵石层:黄灰色、灰色,饱和,密实。粒径大于 20 占 60%以上,个别粒径达 150mm,砂性土和粘性土充填,含量 30-40%。层厚。强风化花岗岩层:红灰色,中粒结构,块状构造。矿物成分以石英、长石为主,其次为角闪石。上部有薄层全风化花岗岩,岩芯呈短柱状和碎块状。层厚。中风化花岗岩层:红灰色,中粒结构,块

12、状构造。矿物成分以石英、长石为主,其次为角闪石。岩芯呈柱状。最大揭露层厚。各岩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详见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及土工实验报告。3.场地地震效应 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依据剪切波速资料(见附表),计算等效剪切波速 m/s,平均等效剪切波速 m/s。判定场地土类型为中硬土,场地类别为类,为建筑抗震一般地段。本区抗震设防烈度为7 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 0.10g,设计特征周期为。4.地下水影响 场区地下水类型主要为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潜水及上层滞水。其中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潜水埋藏在冲积圆砾层和卵石层中,地下水富水性好,渗透性强,渗透系数K=30-60m/t;上

13、层滞水埋藏在杂填土中。测得地下水稳定水位埋深,水位标高。水位年变幅 m,抗浮水位 m 左右。该含水层主要接受大气降水渗入补给,向松花江排泄。根据邻近场地地下水水质分析报告,水化学类型为重碳酸硫酸钙型水。等效剪切波速计算表 孔号 地层厚度(m)剪切波 di/vsi t 等效剪切 平均等效剪 速(m/s)波速(m/s)切波速(m/s)22 51 57 61 71 92 场地环境类型属类环境。根据地区经验地下水、土对混凝土结构弱腐蚀性。5.岩土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统计 各岩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及原位测试统计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统计表。三岩土工程分析评价 1场地稳定性及适宜性分析评价 2岩土工程力学性能分析

14、评价 各岩土层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见下表 层号 岩土名称 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 fak(kpa)土工试验 标贯试验 动探试验 岩石试验 建议值 粉质粘土 143 180 150 中粗砂 238 260 240 地震效应 评价 地震基 本烈度 场地 类型 地震动峰值加速度 特征 周期值 地震 分组 抗震地段划分 0.10g 一 抗震 一般地段 场地土最大 冻结深度与 冻胀性类别 最大冻结深度 冻胀性类别 冻胀等级 1.70m 特强冻胀 计算内容 w=%,wp=%wp+9 w wp+15,hw 场地水和土 根据邻近场地地下水水质分析报告,场区地下水、土对混凝土结构弱腐蚀性。综合评价 拟建场地地下无活动

15、断裂带,无滑坡、危岩、崩塌、泥石流和采空区等,场地无不良地质作用,故不存在地质灾害,场地适宜建筑。圆 砾 510 500 卵 石 840 800 圆 砾 620 600 卵 石 840 800 强风化花岗岩 800 中风化花岗岩 2000 2000 3地基基础方案分析评价(1)建议采用筏板基础,圆砾层、卵石层、圆砾层均可作为基础持力层。(2)基础开挖时需进行降水,可采用井点降水,设计时可采用渗透系数K=30-60m/t。(3)基坑应进行支护,可采用土钉墙和维护桩。4.结论及建议(1)该场地地貌为松花江一级阶地,地形平坦。土层分布较均匀。场地稳定性良好,适宜建筑。该项目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一级,场地等级为二级,地基等级为二级,勘察等级为甲级。(2)根据勘察资料及拟建建筑物特点,建议采用筏板基础,圆砾层、卵石层、圆砾层均可作为基础持力层。(3)平均等效剪切波速 m/s。判定场地土类型为中硬土,场地类别为类,为建筑抗震一般地段。本区抗震设防烈度为 7 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 0.10g,设计特征周期为。为建筑抗震一般地段。(4)地下水稳定水位埋深,水位标高。抗浮水位 m 左右。场区地下水、土对混凝土结构弱腐蚀性。(5)本区属季节性冻土区,地基土标准冻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