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下语文18《文言文二则》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doc

上传人:阳*** 文档编号:7565409 上传时间:2022-02-27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46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下语文18《文言文二则》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新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下语文18《文言文二则》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下语文18《文言文二则》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下语文18《文言文二则》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doc(1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六单元【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的主题是“七彩童年”,围绕这一主题编排了文言文二则小英雄雨来(节选)我们家的男子汉芦花鞋4篇课文。文言文二则中的故事,赞美了古人勤勉学习、坚持不懈的求学精神。其余三篇课文篇幅都较长,写的都是成长的故事,都是按内容的不同,自然地将文章分成了几部分。小英雄雨来(节选)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边区的少年雨来为了掩护交通员李大叔,机智勇敢地同敌人斗争的故事,歌颂了雨来热爱祖国、不畏强敌、机智勇敢的品质。我们家的男子汉写了一个男孩的成长过程,刻画了一个逐步成长的小“男子汉”的形象。芦花鞋主要写冬季来临,青铜将一家人做的一百零一双芦花鞋,拿到油麻地镇上去卖,供葵花上学的事情

2、。在一个鹅毛大雪天,青铜执意去卖鞋,几个城里人把剩下的十双鞋全买走了,最后连青铜脚上的鞋都被买走了。 18 文言文二则【教材分析】文言文二则选编了“囊萤夜读”和“铁杵成针”两个经典故事,揭示只有坚持不懈地勤奋学习,才能取得成功的道理。囊萤夜读讲的是晋朝车胤勤勉认真、学习不知疲倦的故事。他学问渊博,通晓许多门知识。由于家境贫寒,夜晚没有油点灯,夏天他就用白绢袋装几十只萤火虫来照亮读书,夜以继日地学习。文题“囊萤夜读”与课文第二句“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互为解释。课文配有一幅“囊萤夜读”图。练囊悬挂,桌案上、地面上堆放很多竹简,一位贫穷的读书人坐在地面,双手摊开竹简聚精会神地读书。插图有助于学生图

3、文对照理解课文,感受车胤勤奋学习的品质。铁杵成针是一则关于李白的传说,大意是:磨针溪在眉州的象耳山下。传说李白在山中读书的时候,没有完成好自己的功课就出去玩了。他路过一条小溪,见到一位老妇人在那里磨一根铁棒,于是就问这位老妇人在干什么。老妇人说:“我要把这根铁棒磨成针。”李白被这位老妇人的意志所感动,于是就回去勤奋学习,完成学业。课文的第三、四、五句,简洁的言语藏着丰富的内容和鲜活的对话情境,藏着人物的神色变化和态度转变,藏着有志竟成、持之以恒、锲而不舍的学习精神。课文中的“倦”“贫”“弃”“感”等词语与现代汉语的主要义项基本一致,利于学生古今对照,消除学习文言文的畏惧心理。【学情分析】1.认

4、知基础:囊萤夜读铁杵成针两则经典的故事,四年级的学生并不陌生,多数听过故事或背过三字经等。这为更好地理解和学习文言文奠定了认知基础。2.能力基础:学生已经学过精卫填海王戎不取道旁李等文言文,积累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和经验,具备了学习文言文的基本能力。本课则在巩固已有的学习经验基础上,引领学生能借助注释理解课文中每句话的意思,在理解层面要求更加精准。【教学目标】1.认识“恭、勤”等4个生字,会写“囊、萤”等个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能根据课后注释读懂全文,了解故事内容。能联系上下文和已学的知识积累理解重点词句,领悟文中所讲的道理。4.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教学重

5、难点】1.了解故事内容,领悟文中的道理。2.能参考注释读懂每句话的意思,能联系上下文和已学的知识积累理解重点词句。【教学策略】1.字词教学用学过的方法学习课后要求认识的4个生字,会写的9个字。强调“勤、卒”的读音,指导“囊、恭、勤、焉、卒”的字形。其中“囊”字的笔画数较多,要智慧识记;“恭、勤”注意不要多笔少画;“焉、卒”书写时要规范、美观,注意间架结构。2.阅读理解本着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主要采用教师指导点拨,学生品读感悟,合作探究,反复朗读,共同学习等策略。在策略实施过程中,关键是引导学生读通文言文,在读中领悟道理。【教学准备】1.预习提纲:完成课文预习作业。2.准备资料:

6、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 2课时第1课时囊萤夜读【课时目标】1.认识“恭、勤、焉”3个生字,会写“囊、萤”等7个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学会停顿,初步掌握诵读文言文的基本方法。3.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精致与典雅。【教学过程】板块一 整体把握知内容1.引入课题。(1)出示课题:文言文二则。(2)师引导:文言文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古文。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有着辉煌灿烂的文化,有着浩如烟海的文学艺术瑰宝,它们大都是以文言文的形式记载下来的。我们要传承民族文化的瑰宝,就要学好文言文。2.熟读故事题目。(1)出示两则文言故事的题目囊萤夜读和铁杵成针。(2)师指名读题目,相机正音;生齐读故事题目。3

7、.初步感知故事内容。(1)课件出示现代文小故事。(2)感知题目意思。师引导:这两个故事的题目也是两个成语,请快速浏览课件出示的小故事,“囊萤夜读”和“铁杵磨针”分别对应哪个故事?说说你判断的依据。生交流。(3)学写“萤”字。课件出示“萤”字。观察字形:草丛中的小虫子。观察结构:上中下结构。观察写法:观察“萤”字在田字格里的占位,看书写示范,书空练习。独立书写:练习书写两个“萤”字,看看哪一个写得更美观,取长补短,再书写两个巩固。(4)师引导:读题目,对照意思,想想两个故事有没有共同点。(5)师引导:这两个故事的主人公都是谁?(出示课件)课件出示:车胤 李白(6)师指导读“胤”,注意读“in”,

8、不能读成“in”。(师指名读;生齐读)【设计意图】文言文还是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小众”内容,尽管学生在上学期已经接触到了文言小短文,但还是有必要在课前强调文言文学习的重要性。其次,整体了解课文,也有利于学生对整篇课文有清晰的认识。把文言文与成语相融合,也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激发了学生学习这一课的兴趣。板块二 步步推进知文美1.从题目入手了解意思。(1)(课件出示题目)师指名读题目囊萤夜读。(2)生借助注释理解题意。出示课文第一条注释。师指名读课文第一条注释,引导:同学们从中理解了哪些内容?生把题目中的四个字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师指名交流。(示例:口袋里装满萤火虫,夜晚借助萤火虫的亮光来读书)2

9、.初读古文感知美。(1)课件出示文章断句,生练习朗读。课件出示: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2)师指名读,相机正音。(3)师引导:这一段话中,你觉得哪句话最难读?(4)朗读第1句。课件出示句子,师指名读;师范读;生齐读。识记“恭、勤”。a.组词:这句话中出现了2个生字,我们要记住它们,写好它们。分别给这2个字组词:恭敬、勤劳等。b.理解字义:课件出示课文第二条注释。结合注释,“恭”还可以组成什么词?(预设:谦恭)c.写字指导:观察“恭”,“”叫竖心底,“小”字多一点,是表示心理活动的。(生书空练习)注意“勤”字在田字格的占位。师范写,生跟

10、写,提醒不要少笔画。d.写字练习:两个字各写一个,和同桌互改,取长补短,再写两个。理解“博学多通”。a.课件出示“博学多通”。b.师:谁能说说“博学多通”的意思,你是怎么知道这个词语的意思的?示例:结合文中第三条注释,知道“通”的意思。“多通”就是知道的东西很多,和“博学”的意思是一样的,都是说知识渊博。理解人物。师引导:再读这一句,看出车胤是个怎样的人?示例:谦逊有礼、勤奋好学、博学多才的人。(5)朗读“家贫不常得油”。出示课件。课件出示:家贫不常得油师指名读,相机正音;生齐读。理解句义。师引导:你读懂了这句话的意思了吗?或者你有哪些不懂的地方?比如:“贫”的意思是什么?“油”为什么是灯油?

11、示例:“家贫”就是家里贫困。这则文言文写的是车胤读书的故事,古时候没有电灯,晚上点油灯照明,所以这里的“油”指的是点灯的油。师小结:读古文就应该联系上下文,联系我们已学的知识,重点字词我们还可以借助它的现代意思去猜猜它在文中的意思。师引导理解人物:这一句写出了车胤的什么状况?(预设:家境贫寒)(6)指导朗读“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出示课件。课件出示: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师指名读,相机正音;生齐读。师引导理解句义:这句话是具体写“囊萤夜读”,你读懂了这句话的意思了吗?或者你有哪个地方不懂?建议大家一字一句地试着说一说。示例:夏天就用白色薄绢做的口袋装上数十只萤火虫

12、,用来照明,继续读书。师引导总结习得方法:你是怎么读懂意思的?示例:主要是借助注释读懂“练囊”的,它是指白色薄绢做的口袋;盛、继,这些字和我们现在的意思一样。师引导理解人物:这一句写了车胤在夜晚是怎样读书的?示例:用白色薄绢做的口袋装上数十只萤火虫,用来照明,继续读书。指导朗读。a.师指名读;生齐读。b.师范读: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c.师引导:这件事印证了文中哪个词语?(预设:勤不倦)(7)熟练朗读:生自由练读全文,同桌互读;师指名检查朗读;生齐读。3.补白文本品味美。(1)感知文本美。图文结合。a.课件出示课文插图及句子。b.师引导:文中哪个句子描写了这幅插图?c.生交

13、流。引导想象画面。a.师引导:车胤怎么想出“囊萤夜读”这个好办法的?想一想:车胤在晚上读书没有油灯的时候是怎样想的,看到萤火虫又会怎么想?怎么做?b.师提示:主人夏夜乘凉,看到萤火虫打着灯笼、闪着亮光,想到可以用它来照明。为了防止萤火虫乱飞,于是想到放入口袋里。又想到白色的口袋散光最好,还想到放几十只更亮了。还有“做袋捉萤火虫盛袋照书”同桌交流;师指名交流。师小结:短短的十几个字,给我们带来无穷无尽的想象空间,这就是文言文的魅力!(2)感知人物美。课件出示全文。课件出示:囊萤夜读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引导讨论:你心中的车胤是个怎样的人?

14、示例:勤奋刻苦、孜孜不倦、才华横溢、学富五车、谦逊有礼、迎难而上、富有创意师引导:本文主要是围绕哪一点写的?或主要为凸显人物的哪个特点写的?为什么?生讨论后,师板书“勤奋刻苦”。师小结:因为“家贫”,所以“囊萤夜读”,因为“囊萤夜读”,所以“博学多通”。课件出示:“家贫、博学多通、囊萤夜读”。(3)吟诵语言美。生自由练习朗读;师指名背诵;全班齐诵。4.延伸拓展。(1)课后查阅车胤的相关资料。(2)三字经中有:“头悬梁,锥刺股。彼不教,自勤苦。如囊萤,如映雪。家虽贫,学不辍。如负薪,如挂角。身虽劳,犹苦卓。”找出其中勤奋好学的故事,给大家讲讲这些故事。【设计意图】文言文语言精练简洁,一字传神,寥

15、寥几字便能将意思传达清楚。教学中,从题目入手,到初读课文,再到品读课文、理解内容,走实每一步。教学中,紧紧抓住“读”,给学生创设不同的情景,逐步解决音难读、句难通、义难懂、文难用的问题,让学生学有所获。【板书设计】第2课时铁杵成针【课时目标】1.认识生字“卒”,会写“逢、卒”2个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把握节奏,初步掌握诵读文言文的基本方法。3.理解部分文言文字词的意思,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精致与典雅。【教学过程】板块一 温故知新1.温故知新。(1)师引导生回顾李白的诗:大诗人李白的诗,大家背了不少,你最喜欢哪一首?谁能背给大家听一听?(2)导入新课。师引导: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与李

16、白有关的文言文。出示课题:铁杵成针。(3)指导朗读课题。师指导读课题,指名读,读后评议。师教读课题:铁杵/成针。这样读,有了节奏,有了味道。(出示图片,认识铁杵)师引导:图中箭头指的物品就是铁杵,要把它磨成一根针,真是不容易啊。文中写了谁要把铁杵磨成针呢?我们来看课文。2.初读文本。(1)出示文本,标好停顿。课件出示:磨针溪,在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2)生自由朗读,注意读准字音。(3)同桌互读,互纠互辅。3.检查初读情况。(1)检查词语学习,重点正音。a.出示词语,指名朗读。b.师领读,指导读连

17、贯,读出节奏;生齐读,读整齐,读响亮。(2)看部首,猜字义。师引导:看“媪”的部首,跟“女”有关,联系前面的“老”,可以想到“老媪”指的就是老奶奶或老婆婆。(3)书写“卒”字。生观察:“卒”字的“十”在田字格里的占位。师书写示范,生边看边书空。(4)师指名朗读全文,重点纠正断句。(5)生齐读。【设计意图】课前安排学生背诵李白的诗,可以增加积累,并且能很快进入新课的学习。另外,熟读课文,这是理解课文内容的重要环节。课文读得通顺、流利、节奏准确,对课文内容就有了一定的了解。板块二 细读感悟1.了解内容。(1)对照文章听故事。课件出示句子。师述:有个地方有一座山,山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象耳山。山下有

18、一条小溪,小溪叫磨针溪。(板书:地点磨针溪、象耳山)课件出示: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师引导:磨针溪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呢?世间传说,大诗人李白曾经在这座山中读书。(板书:人物李太白)师引导:听出来了吗?这里的“世”就是世间、世上;“传”就是传说。你们发现了吧,古文中的一个字,如果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一个词语。师述:读着读着,还没有读完,他就放弃不读了,收拾收拾东西离开象耳山。(课件出示句子)出示课件,引导理解。课件出示: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a.师引导:在经过这条小溪的时候,(板书:过)他碰到一位老婆婆正在磨铁棒。(板书:逢老媪)李白感到很奇怪,就问:“老婆婆,你为什么磨铁

19、杵呀?”老婆婆说:“我想做一根针。”(板书:问曰)b.理解“过是溪”。师引导:“过是溪”的“过”,谁能组词?(示例:路过、经过、跃过)师继续引导:李白经过哪条小溪?生交流后师小结:就是第一句的“磨针溪”,这里用“是溪”代替了,简洁明了。c.理解“问之”。师引导:谁问?问什么?生回答后师小结:原来一个“之”字就是一句话呀!文言文多么简洁明了!理解“太白感其意,还卒业”。a.出示课件。课件出示:太白感其意,还卒业。b.师引导:谁能试着说说这句话的意思?c.生交流。示例:李白听了,被老奶奶的意志感动了,于是他重新回到山中,继续学习,直到完成学业。(板书:感其意,还卒业)d.师小结:老师对照原文,把这

20、个故事讲了一遍,我们感觉到,古时一个字就是现在一个词语,有时甚至是一句话,所以文言文语言很简洁、凝练。(2)概括内容。师引导:听了故事,你也来根据板书,讲讲这个故事,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把这个故事讲得更生动。生自由讲故事,全班交流。2.品词析句。(1)调整顺序,感受句式。课件出示下面三句话。生自由读,想一想:它们的意思相同吗?表达的顺序有什么变化?课件出示:l 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l 世传李太白山中读书l 世传李太白在山中读书示例:意思相同,可是表达的顺序不一样,第一句强调的是“山中”,第二句强调的是“读书”,第三句多了一个字,是现在的说法,是白话文,语言不简洁了。读一读课文中的语句。a.课件出

21、示: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b.师指名读,相机正音;生齐读。组词释义,感受句式。(课件出示:未成,弃去)a.师指名读,引导:分别用“成、弃”组词,你们发现了什么?示例:“成”,完成;“弃”,放弃。它们是一对反义词。b.师指名读;生齐读。(2)“之”“曰”对话,感受句式。出示课件。课件出示:问之,曰:“欲作针。”师指名读,相机引导:“之”指的是问谁?问什么?示例:李太白问老婆婆:“你磨铁杵做什么?”老婆婆回答说:“想把它磨成针。”联系文中语句,观察“曰”字的字形,说说“曰”的意思。示例:外框是个“口”字,里面一横代表舌头,表示舌头在动、在说话。所以“曰”就是说的意思。师小结:原来六个字写出了一段对话

22、呀!师引导朗读:既然是一段对话,你认为应该怎么读?(生自由练习对话)(3)想象补白,感受句式。出示课件。课件出示:太白/感其意,还/卒业。师引导:文中是怎样称呼李白的?找一找。(李太白、太白)辩一辩:为什么不用同一个称呼?这样称呼有什么好处?(预设:避免重复,表达更简洁)生读上面带有人称的语句。师引导:听了老婆婆的回答,李白可以说是百感交集呀!发挥想象,设想李白想到了什么?生交流后师小结:文中用三个字写出了李白的内心感受,用三个字写出了李白的行动。(感其意,还卒业)齐读句子。3.趣味诵读。(1)读一读。课件出示全文。(2)打着节拍,开心诵读。(3)娓娓道来,讲讲故事。师引导:“磨针溪呀,在象耳

23、山下。世传呐,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嗨”就这样,娓娓道来,谁来接着讲?生试讲。(4)抑扬顿挫,说评书。师引领,一句一句说评书。(5)总结归纳,提炼方法。师:一篇古文,可以慢读,可以打着节拍读,可以讲述,可以说评书,还可以唱上一曲,手舞足蹈,形式多样,读得开心,读得陶醉!4.拓展延伸。(1)师引导:这个故事,可以浓缩成哪个谚语?(生抢答)(2)出示课件。课件出示: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3)师指名朗读;生齐声诵读。【设计意图】从故事入手,特别是对照原文说故事,能让学生把握内容,感知文言文特点,降低了学文言文的难度。长期坚持这样的训练,不仅能让学生爱上古文,还能让学生会学古文,培养了学生的

24、语感。一句一句理解文言文,在此基础上多形式地朗读,最后熟读成诵,更是文言文教学的重点。【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文言文与现代文相比,在词语、句式等方面差别较大,而学生对文言文接触的又少,能做到正确地断句、流利地朗读就已经很不容易了。教学中把指导学生朗读、熟读成诵作为本课的教学重点,通过范读引领、教读断句、自读巩固、互读评议这些不同形式的朗读,突破难点。课文所写的事情和其中蕴含的道理并不难理解,难就难在如何让学生读懂每句话的意思,只有弄懂每句话的意思,才能正确地断词、断句,把每个句子读通顺。教学中,类文链接引导学生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结合学过的知识理解句子,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这一环节,为学生学习文言文打下了基础。文言文语句极其凝练,运用单字扩词、文言文与白话文对照、补白文本等方法理解文章,能事半功倍。第 13 页 共 13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