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家长走进课堂教案-“走进课堂”主题研讨会感悟演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家长走进课堂教案-“走进课堂”主题研讨会感悟演讲.docx(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3年家长走进课堂教案|“走进课堂”主题研讨会感悟演讲各位老师:大家下午好!今天我和叶教授都是来参加会议的,跟大家一样,都是抱着一种学习的心态走进肥城,走进我们的课堂。因为是来学习的,所以谈不上点评,更多的是反馈一下我们的感悟。更何况我和叶教授都不是教育一线的教育者。我是一个记者,教育媒体的记者,而叶教授实际上是我们基础教育的志愿者,因为她的主要工作其实不是在基础教育系统。当然最近这两年,她非常关注我们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所以我想我站在这里,以下的分享都是我个人的见解、个人的感悟。那我想这种反馈一定是没有标准答案的。每个人走进这个地方,他看到的都不一样。因为你心中有什么的时候,你才能发现什
2、么看到什么,所以我今天在这里抛砖引玉了。我想,记者的天职就是发现。所以走进这里我始终带着一种发现的眼光观察着。我发现了很多亮点,很多触动我的东西,同时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首先,我要向我们泰安、我们肥城的教育人表达我的敬意。为什么?因为我们这批教育人是在真做事儿、做真事儿。我们的改革是在追求一种理想的教育、更美好的教育,尽管今天我们在这条路上,我们不完美,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最关键的是我们行动了,我们在路上。这是最大的价值,所以我说今天的教育人,不在于你知道了什么,而在于你是否行动了,行动是教育改革最高的纲领。在这个地方,我到底发现了什么呢?其实不管是听我们的局长、校长的分享,还是走进课堂,我看
3、到的这些,始终有这样一个字眼在我的脑海里萌生、萦绕,叫什么?叫重建。我想谈三个方面的重建。第一我想说的是重建组织的意义,第二个是重建课堂的意义,第三个是重建精神的意义。发现以上三个意义是因为共同体三个字在触动我,在我看来,共同体是未来学习的一种重要组织形式。有人说,在今天的课堂上,新兴学习小组的出现经历了一次革命而不仅仅是改革。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今天新兴学习小组的出现就是个学习共同体。这样一种学习小组就让过去那种封闭的学习走向了开放,从原来的个体性学习走向了团体的团队的学习。所以有人把今天围坐在一起的这种新兴学习组织上升到了跟班级授课制出现对教育改革带来的重要意义这个层面上去同等看待的。那么
4、在我们的班级里,我看到了这样一种组织形态,这种学习共同体,而与课堂上学习小组相对应的是在我们肥城,我们不同的学校在结伴而行,在建立一个教研共同体,而这样一种共同体在我看来,它是一个自组织,而不是他组织。所谓自组织,就是我们的学校自发结伴的不是被成立的组织,大家是主动走在一起的。所以,我相信这样一种组织当中大家研究、关注的问题一定是真问题。同样,当我们做的很多事情是自上而下的,要求大家做的,往往我们做不好。当一些事情是自下而上的萌生的,一定动力更足,所以我认为这种共同体一定是未来的学习形式,也是一个教研形式。当然,现在大家都非常关注互联网。我们经常说的一个词是共享,那就是我们要学会一群人结伴而行
5、。所以有人说,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乐,一群人可以走得更远。而共同体其实就是让那些精神尺码相同的人走在一起。他们首先是一个精神的共同体,同样这才是我们成立共同体的终极目的。当然,关于共同体,我想我们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比如说,共同体一定不是差距合作,一定是差异合作。所谓差距合作,就是以强带弱。我认为这样的共同体,它仅仅能解决一个或几个的问题,最重要的是让共同体内的学校能够平等地对话而不仅仅是从优质学校里面去索取什么东西,不仅仅是优质学校去输出什么东西,而是能够相互借鉴,相互启发,相互交流。所以,我认为我们肥城这个教育共同体未来一定是借智、借力、借道,共建、共享、共进,最终确定方向。第二点,我想谈一
6、下重建课堂的意义。今天下午的课堂里我看到了每节课都是人机互动的课堂、现代课堂。在我们肥城有那么多老师都敢于主动去拥抱新技术,这是了不起的一件事。因为我走访了全国很多的课改区域,尽管现在很多人都在谈互联网+,都在谈新技术正在重建学习,但实事求是地说,新技术对于教育带来的变化是最微小的,我们还有太多的老师对新技术天生是有排斥心理的,是有恐惧心理的,是有畏难情绪的,但在这个地方,我发现我们每堂课都在用这个东西,也就是说,我们的新技术,我们的微课变成了一种新常态。而在我看来,新技术真的会重建学习的方式,甚至会改变课堂存在的形式。谁能够早一点走进来,谁就能成为受益者。那么过去有人见面的时候都要说你吃了吗
7、?,那么今天有很多人见面说你忙吗?,我想,未来我们老师见了面一定会说你微了吗?,意思就是说,你使用微课了吗?这样一个工具太重要了,尽管教育不仅仅是这个东西主导的,更重要的是人来主导,但是这个工具我们要主动拥抱它。我们暂不要探讨微课的利和弊,最重要的是我们先走近它,使用它,先动起来,先用起来。微课好不好,谁用谁知道。如果你不用,你谈的那些个问题可能都是假问题,伪问题。第三,重建精神的意义。我认为技术领先,我们只能领先一步,而观念领先则一定能够领先一个时代。我们在拥抱新技术的过程当中,我们不能被技术裹挟着走,不能沦为工具的奴隶、技术的奴隶。因为人类才是主导者。那么,如何在使用新技术的过程当中,我们
8、不仅仅把学生带进一个新技术的环境当中,更重要的是我们能够把学生带进新技术的文明里面,这才是我们终极的一个方向。所以,前段时间我写了一篇文章,我说我们今天都在谈互联网思维,我们都在谈互联网资源的一种消费。但我们恰恰最缺乏的就是一种互联网的精神,这种精神是什么精神呢?就是共享、分享的精神。我发现在上海有很多人、很多学校都在使用微课,但是在网上找不到我想要的最好的微课资源。为什么呢?因为很多老师自己研发的那个最有价值的微课,不愿意放到网上,也就是说,我们仅仅想做互联网的消费者不愿做互联网产品的生产者,我们缺乏的是这种互联网的精神。最后我祝愿,我们泰安教育人、我们肥城教育人都能够在重建组织、重建课堂、重建精神这三个领域走得更远。作为一个教育记者,我也愿意持续地关注肥城,关注泰安。我也期待有一天从我们肥城,从我们泰安能够走出一批有教育情怀,有教育思想的教育者,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