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周口师范学院校园缴费平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周口师范学院校园缴费平台.docx(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3年周口师范学院校园缴费平台周口师范学院(Zhoukou Normal University)坐落在河南省周口市,是一所省属普通本科高校。本站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了周口师范学院校园缴费平台,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周口师范学院校园缴费平台周口师范学院校园缴费平台:(点击下面图片直接进入界面)周口师范学院简介周口师范学院是河南省属普通本科高校,地处历史文化名城周口市。周口素有华夏先驱,九州圣迹之誉,太昊伏羲氏在此建都,古代思想家老子诞生于此,孔子在此问道游学,谢安、周兴嗣、程颢、袁世凯等都是周口历史文化名人。学校交通便利,郑合(郑州至合肥)高铁,大广(大庆至广州)、宁洛(南京至洛阳)等高速公路,
2、漯阜(漯河至阜阳)铁路直达学校;学校环境优美,花木交荫,景色宜人,是全国绿化工作先进单位;学校校风严谨,学风优良,是莘莘学子理想的求学深造之地。学校始建于1973年,2023年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本科院校。学校现占地1500多亩,建筑面积57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3.2亿元,图书馆藏书170多万册,无线网络覆盖全部校园。全日制在校生2.5万余人,教职工1485人,其中教授、副教授420余人,拥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1100余人,有兼职硕士研究生导师100余人,河南省优秀专家、教学名师、学术技术带头人、骨干教师、优秀教师60余人。学校设有文学院、政法学院、外国语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物理与电信
3、工程学院、化学化工学院、生命科学与农学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教育科学学院、美术学院、音乐舞蹈学院、体育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新闻与传媒学院、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设计学院、网络工程学院、继续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公共艺术与职业技能教研部20个教学院(部),开设有63个本科专业,涵盖文学、理学、工学、法学、历史学、教育学、管理学、经济学、艺术学等9大学科门类。拥有6个省级重点学科,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9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4个省级教学团队,19门省级精品(优秀)课程,7个双学位教育试点专业;建有436个校内实验室、实训场所和校外实习基地。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做精做强师范类专
4、业,大力发展工学、经济学、管理学类专业,强化创新创业教育,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建有河南省教师教育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教师教育改革创新实验区、教师教育联动发展共同体建设单位、中小学学科教育教学研究基地等四大省级平台;入选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50强高校;成立了河南省首家由高校主导的省级大学科技园,学校3A支点众创空间是国家级众创空间和河南省青年双创示范园区;师范专业学生连续7年在河南省高校师范毕业生教学技能大赛中获团体一等奖,团体成绩连续11年位居全省前三名。毕业生考取特岗教师的比例位居河南省同类高校前列。近5年,学生在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挑战杯、互联网+和创青春等赛事中获国家级奖励300余项、省
5、级奖励2800余项;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指数位居省内同类高校前列。学校注重科学研究,深化校地校企合作,不断提升社会服务能力。有省级重点实验室、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省创新型科技团队、省级创新创业平台20余个;与200余家企事业单位签订了产学研合作协议,每年横向科研到账经费和技术转让收入千万余元。近年来,学校教师主持承担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300余项,其中,国家级项目67项。周口师范学院学报是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全国高校优秀社科期刊。学校坚持开放办学,先后与郑州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体育学院等11所大学或科研单位联合招收培养硕士研究生;与美国、英国、韩国、马来西亚
6、等24所国(境)外高校建立了校际联系,开展合作办学或互派交流。近年来,学校秉持尊道贵德,博学善建的校训,弘扬团结拼搏、艰苦创业、严谨治学、追求卓越的精神,坚持地方性、应用型、高水平的办学定位,全方位、高起点、深层次推进转型发展,综合实力和大学排名大幅提升。成功入选全国产教融合工程百所本科高校、河南省首批应用技术型本科高校示范校和硕士学位授权建设单位;先后被授予全国高校实验室管理工作先进单位、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河南省高校先进党委、河南省文明标兵学校、河南省文明单位、河南省卫生先进单位、河南省就业创业工作先进单位、河南高等教育就业质量最佳示范院校等荣誉称号。进入新时代,学校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全省教育大会和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综合改革、完善内部治理,提高培养质量、提升办学层次、提高办学效益、增强办学特色,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