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文学概论课后习题解析14341.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比较文学概论课后习题解析14341.pdf(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比较文学概论课后习题解析 1.什么是比较文学的本体论,为什么要建立比较文学的本体论?本体论是指从哲学的高度研究宇宙万物创生的基点本源终极存在的学问。比较文学的本体论就是从哲学的角度研究其学科理论建构上的基点本源,也就是能让比较文学在相对自洽的学科理论体系建构上得以安身立命的本体,这个本体就是比较视域。建立比较文学本体论的主要为了进一步了解、把握相对完整的比较文学基本原理,而且比较文学的学科意识也需要被明确的建立。2.比较文学的“本体”是什么?比较视域 3.什么是比较视域?怎样理解“视域”的涵义?比较视域是比较文学在学科成立上安身立命的本体,是比较文学研究主体在两种国族文学关系之间或文学与其他相
2、关学科之间的深度透视,这种透视是跨越两种以上国族文学的内在汇通,也是跨越文学与其他相关学科知识结构的内在汇通,因此“四个跨越”是比较视域的基本内涵,“跨民族”和“跨学科”是基本要素,“三种关系”成为了比较文学的客体。视域是指一种语际间多元透视的研究视野或研究眼光,比较文学研究者对国族文学或文学及其他相关学科进行透视时,运用了比较视域来完成,其实就是一种语际的深入的汇通研究。4.怎样理解“比”的两种基本意义?在汉语中,“比”有两种基本意义涉及比较文学原理的建构。东汉许慎的说文中言“比,密也”,第一种“比”具有亲合意义,就是双方的共同关系。“比”在古汉语中的第二种意义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比较”,见
3、 朱子语类,因此第二种比的基本意义就是“比较”。5.怎样理解“比较”与“视域”的同义互训?“比较”这个术语在比较文学的学科场域中有其专业意义,我们不能望文生义的误读,实际上比较的第一种意义亲合,与“视域”的内在透视与汇通的意义链契合,“视域”是比较文学研究主体对两种国族文学关系或文学及其他相关学科关系的一种内在透视,这种透视的性质就是一种汇通性的比较,因此在比较文学的专业语境下“比较”与“视域”在同义互训的基础上整合为“比较视域”,从而构成了比较文学研究安身立命的基点本体。6.为什么说比较视域作为一种本体是一位成功的比较文学研究者必备的学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赛义德差异的经验中强调比较文学在
4、于获取一种超越自己民族的视域,而“视域”就是比较文学安身立命的本体,比较文学研究者自身的学贯中外和学贯古今的学养构成了比较文学的比较视域,因为必须将比较视域作为本体出发。7.怎样理解比较文学不是文学比较?比较文学被误读为文学比较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从日常用语的角度误读了“比较”,二是对比较文学本体论的认识模糊导致的。比较文学不是文学比较,例如对于李贺和济慈的研究,文学比较者往往是从表面上寻找双方类似性,但是缺少学理深度和说服力。比较文学和文学比较之区分可以从三个层面来考量,第一,文学比较仅从表面的皮毛上对两种文学或文学与其他学相关学科进行类比,容易生拉硬扯、牵强附会。第二,文学比较不可能把
5、比较视域作为研究工作安身立命的本体。第三,由于文学比较缺少学理上的科学性,随意性太大,因此“拉郎配”这种现象经常出现,不仅没有研究的学术价值,而且也扰乱了比较文学研究的正常视域。8.怎样理解比较文学不在于“比较”而在于“汇通”?这是因为比较文学研究者应该把自己的研究工作在本体论上定位于比较视域,对两种国族文学或文学及其他相关学科进行体系化的内在汇通。9.怎样理解文学比较“X+Y”的硬性类比模式?“X+Y”是典型的文学比较,是在“X+Y”的模式中寻找双方表面的同异点。例如在安娜与繁漪的研究中,文学研究者对两个女性形象进行了表面上异同的硬性比较,因为她们同是女性,而且出身和经历类似。但是,并没有法
6、国学派所追寻的事实材料关系,也没有任何实证说明曹禺是受了托尔斯泰的影响。因此可以认为“X+Y”的硬性类比模式即使跨种族和学科,缺乏了把比较视域作为研究展开的本体,也就缺乏了汇通性研究。10.一个本体、两个学贯、三个关系、四个跨越、汇通性、体系化。“一个本体”指的是比较视域。“两个学贯”指的是学贯中外和学贯古今。“一个本体”和“两个学贯”是比较文学境界的最高内质。“三个关系”是比较文学研究的客体,材料事实关系、美学价值关系和学科交叉关系。“四个跨越”是指跨民族、跨学科、跨语言、跨文化。“汇通性”是指在比较视域主体知识结构内部的“打通”。“体系化”是指在比较文学研究中,要发现研究成果背后相对完整的
7、体系性,要实现跨民族与跨学科的东西方知识完满的、有机结合后的次序化。11.怎样理解比较视域的内质?“两个学贯”是比较视域内质的最高层面,“三个关系”是比较文学的研究客体,但是依凭于研究主体比较视域而成立,所以根本上来看还是属于比较视域的内质。而一位研究者如果在学术视域内没有“四个跨越”,那么“三个关系”也不能成为研究客体,因此“三个关系”和“四个跨越”最终表现为客观现象,但其实还是主体比较视域的外化显现。12.怎样理解比较文学研究的汇通性在于研究成果的体系化?这是因为如果在研究主体的视域中没有汇通,其呈现的研究文本中必然是零散的、破碎的与拼凑的,因此,其不仅缺少整体感而且没有体系化,也不会产生
8、一种新的思想。因此,汇通性的研究成果也必须是体系化的,而体系化的成功则要求研究者用有汇通性的学养。13.怎样理解可比性原则及其相对性?可比性原则是衡量比较文学规范的尺度,比较视域的四个层面内质就是可比性原则的全部。第一,在比较文学研究的初始阶段选题时,往往要判断所选的命题是否具有可比性。第二,对一部完成的研究成果进行比较文学学科名义下的可比性判断。但是这种可比性原则具有一定的相对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可比性原则是从那些优秀的比较文学研究者的学术视域、知识结构及研究成果中总结出来的,我们不能要求初学者的学术视域、知识结构和研究成果完全满足可比性原则的六个方面。第二,由于比较文学是一门具有
9、国际性的主流学科,因此对不同国族语境下和不同学术文化背景下推出的比较文学研究成果,可比性原则也表现出衡量标准的相对性。我们应该就比较文学研究成果及其研究主体所属的民族身份、语言身份等进行可比性原则的相对性衡量。否则,可比性原则就会沦为比较文学研究者望而却步的理论障碍。14.为什么说法国学者布吕奈尔在什么是比较文学一书中认为比较文学是一门加冕的学科?因为比较文学提出了相当高品质的学术要求。15.为什么说比较文学是本体论而不是方法论?在日常用语的“比较”意义上,不能把比较文学理解为是对两种国族文学或文学与其他相关学科进行表面的类比,比较作为一种学术视域是研究主体对两个国族文学关系或文学与其他相关学
10、科关系的一种内在汇通性透视,是比较文学在学科成立上安身立命名的本体,这就决定比较文学属于本体论而不是方法论。16.怎样理解意大利美学家克罗齐把比较文学的“比较”理解为方法论的错误?克罗齐的失误在于把比较认同为一种纯粹外在的类比方法,以至于忽视了把比较认同为主体的一种研究视域,进而忽视了把比较视域认同为比较文学在学科上安身立命的本体。17.怎样理解“文类学”、“主题学”、“形象学”与“类型学”等是比较文学研究的方法论,并且怎样理解在比较文学研究中方法论从属本体论?我们认识比较文学属于本体论,并不是说在比较文学研究中没有方法论。“文类学”等学科都是比较文学在研究中采取的不同方法,但是这些不同的比较文学研究方法必须立足于比较文学的本体比较视域上展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