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达州市普通高中2018_2019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第二次诊断性测试试题(含解析)2367.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达州市普通高中2018_2019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第二次诊断性测试试题(含解析)2367.pdf(1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四川省达州市普通高中 2018-2019 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第二次诊断性测试试题(含解析)1.分子马达是分布于细胞内部或细胞表面的一类蛋白质,在 ATP 水解提供能量的情况下,会引起分子马达自身或与其结合的分子产生“运动”。下列不属于分子马达的是 A.沿 DNA 分子移动的解旋酶 B.细胞膜上的水通道蛋白 C.引起肌细胞收缩的肌动蛋白 D.牵引染色体移动的纤维蛋白【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可知,分子马达自身或与其结合的分子产生运动需要消耗能量。【详解】DNA 复制过程中需要的酶有解旋酶和 DNA 聚合酶,该过程需要消耗能量,故解旋酶和DNA 聚合酶属于分子马达,A 不符合题意;水分子
2、通过水通道蛋白的运输不需要消耗能量,故水通道蛋白不属于分子马达,B 符合题意;肌肉收缩需要消耗能量,故肌动蛋白属于分子马达,C 不符合题意;染色体移动需要消耗能量,故牵引染色体移动的纤维蛋白属于分子马达,D 不符合题意。故选 B。2.下图是某生态农场物质循环利用示意图。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该生态农场中的 C、N 等元素完全能循环利用 B.该生产模式能提高能量利用率和能量传递效率 C.该生产模式能有效防止环境污染和传染病流行 D.蚯蚓、蘑菇、猪和沼气池中微生物属于消费者【答案】C【解析】【分析】生态系统的成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态系统的功能: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
3、传递。【详解】该生态农场中的 C、N 等元素不能实现完全循环利用,物质循环具有全球性,A 错误;该生产模式能提高能量利用率,但不能提高能量传递效率,B 错误;该生产模式实废物资源化,能有效防止环境污染和传染病流行,C 正确;蚯蚓、蘑菇和沼气池中微生物属于分解者,D 错误。故选 C。3.果蝇某条染色体上有朱红眼基因、白眼基因等基因,这些基因表达时先转录出 mRNA 前体,再通过剪切并拼接形成正常 mRNA,当出现异常 mRNA(含部分未剪切片段)会被细胞检测出并分解成核苷酸。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朱红眼基因和白眼基因是等位基因 B.异常 mRNA 的出现是基因突变的结果 C.这些基因含有不能编码
4、氨基酸的片段 D.对前体 mRNA 的剪接需要 RNA 聚合酶参与【答案】C【解析】【分析】等位基因是位于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基因突变指 DNA 分子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详解】朱红眼基因和白眼基因位于一条染色体上,不是等位基因,A 错误;异常 mRNA 是剪切异常的结果,不是基因突变的结果,B 错误;这些基因转录的产物经剪切才能形成正常的RNA,故基因中含有不能编码氨基酸的片段,C 正确;对前体 mRNA 的剪接不需要 RNA 聚合酶参与,RNA 聚合酶是催化 RNA 合成的,D 错误。故选 C。4.T 淋巴细胞按照功能和表面标志物不同,可以分
5、成很多种类,其中 CD4-T 细胞(含标志物CD4)和 CD8-T 细胞(含标志物 CD8)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下图是它们参与特异性免疫的部分过程,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图中的 T 细胞都能增殖分化为效应 T 细胞 B.X 物质很可能是引起特异性免疫的抗原 C.CD4-T 细胞能参与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D.CD8-T 细胞作用的靶细胞可能有癌细胞【答案】A【解析】【分析】由图可知,CD4-T 细胞和 CD8-T 细胞均能识别抗原 X,吞噬细胞可以把抗原 X 呈递给 CD4-T 细胞,故 CD4-T 细胞可以参与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CD8-T 细胞可以与靶细胞接触,相当于效应T
6、 细胞。【详解】CD4-T 细胞可以分化成效应 T 细胞,CD8-T 细胞就相当于效应 T 细胞,不能增殖分化,A 错误;X 物质可能是抗原,B 正确;由上分析可知,CD4-T 细胞能识别吞噬细胞呈递的抗原,故可以参与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C 正确;CD8-T 细胞相当于效应 T 细胞,可以与靶细胞如癌细胞接触,引起癌细胞的裂解死亡,D 正确。故选 A。5.将酵母细胞研磨并除去 ATP 后,分别放入编号为 I、的锥形瓶中。将 3 个锥形瓶密 封后,均置于 20水浴箱中,1h 后的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A.该实验的实验目的是探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方式 B.由实验结果可知锥形瓶 I 和必定进
7、行了无氧呼吸 C.中的液滴向左移动说明酵母菌只进行了有氧呼吸 D.实验结果说明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需要葡萄糖和 ATP【答案】D【解析】【分析】I 与的自变量是有无 ATP,和的自变量是有无葡萄糖,液滴移动说明消耗氧气,液滴不移动说明不消耗氧气。【详解】该实验的实验目的是探究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的条件,A 错误;无法确定锥形瓶 I 和是否进行无氧呼吸,B 错误;中的液滴向左移动说明酵母菌消耗了氧气,进行了有氧呼吸,但不能确定有无无氧呼吸,C 错误;实验结果说明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需要葡萄糖和 ATP,D正确。故选 D。6.某种二倍体高等动物(2N=6)的性别决定方式为 XY 型。下图是基因型为 Aa
8、Bb 的个体的某细胞分裂示意图(其中和分别代表 X 和 Y 染色体),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细胞分裂过程中发生了染色体片段的移接 B.该细胞发生的变异类型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 C.该细胞含 0 个四分体,至少有 12 个 DNA 分子 D.该细胞最终产生的配子为 aBXA、aBX、AbY、bY【答案】B【解析】【分析】图中发生的是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故为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与、与、与是同源染色体,由图可知,图中发生了染色体的易位,导致一个 A 出现在 X 染色体上。【详解】图中与非同源染色体之间出现了易位,A 正确;生物的变异的根本来源是基因突 变,该图是染色体变异中的易位,B 错误;减
9、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不含四分体,细胞核内有6 条染色体,12 个 DNA 分子,C 正确;由图可知,该细胞最终产生的配子为 aBXA、aBX、AbY、bY,D 正确。故选 B。7.人体某些疾病与溶酶体异常有关,如肺部吸入的硅尘导致吞噬细胞溶酶体释放出酸性水解酶,继而导致吞噬细胞死亡,最终导致肺功能受损出现硅肺:又如类风湿因子(一种抗体)导致溶酶体中某些酶外泄而出现关节炎症反应。请回答相关问题:(1)溶酶体内的酸性水解酶最初是由氨基酸经过_过程形成肽链,肽链再经_(填细胞器名称)的合成、加工而成。(2)为维持溶酶体内较强的酸性环境,溶酶体膜能通过_(填“自由扩散、“协助扩散”、“主动运输”)将细
10、胞质基质中的氢离子运入溶酶体内。由此可推测:溶酶体膜与细胞膜类似,也具有_ 的功能。(3)溶酶体中含有能水解蛋白质、糖类、脂质等的多种水解酶。研究发现溶酶体膜与其它膜相比,蛋白质表现出高度糖基化(对蛋白质进行修饰,这可能有利于防止_。异常情况下溶酶体中的水解酶被释放出来,是因为硅尘、类风湿因子等物质改变了溶酶体膜的_性。【答案】(1).脱水缩合(或翻译)(2).内质网和高尔基体 (3).主动运输 (4).控制物质进出 (5).溶酶体膜被自身水解酶分解,释放出水解酶对细胞结构和功能造成损伤 (6).通透(或选择透过)【解析】【分析】分泌蛋白合成及加工运输相关的细胞结构: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
11、细胞膜、线粒体。细胞膜的功能:控制物质进出;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作为细胞的边界,把细胞与外界环境分割开来。【详解】(1)溶酶体中的酶主要是蛋白质,在核糖体经过脱水缩合过程把氨基酸合成多肽链,肽链经内质网、高尔基体的进一步加工而成。(2)溶酶体中的酸性较强,故细胞质基质中的氢离子进入溶酶体是逆浓度梯度的主动运输。据此推测,溶酶体膜也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3)溶酶体中含有大量的水解酶,为了防止溶酶体膜中的蛋白质被自身水解酶分解,释放出水解酶对细胞结构和功能造成损伤,溶酶体膜上的蛋白质表现出高度糖基化。异常情况下,硅尘等因素可能破坏了溶酶体膜的通透性而导致水解酶释放出来。【点睛】根据“溶酶体内
12、较强的酸性环境”,可以推测细胞质基质中的氢离子进入溶酶体的方式是主动运输。8.科研人员培养了一种转基因小鼠,使其体内的 GS 神经元表达出铁蛋白,电磁波可激活 GS神经元内的铁蛋白,继而引发该神经元兴奋。GS 神经元兴奋后会使血糖水平发生变化。用电磁波照射转基因小鼠(实验组)和非转基因小鼠(对照组),连续监测两者血糖变化。请回答下列问题:(1)GS 神经元膜两侧的 I 和 II 所处的液体环境分别是_。GS 神经元接受信号后产生兴奋,此时神经元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_。(2)GS 神经元内的铁蛋白的作用最类似于_。A神经递质 B突触小泡 CK+通道 D神经递质受体(3)GS 神经元兴奋后,经反射主
13、要作用于胰岛 A 细胞并促使其分泌的_(填激素名称)增多,通过促进肝细胞内_而最终使血糖水平升高。(4)在第 30min 停止电磁波照射后,实验组相关激素的分泌量明显减少但血糖含量继续升高且保持较高水平。由此可说明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特点的差异是_。【答案】(1).组织液、细胞质基质 (2).外负内正(或 I 侧为负,II 侧为正)(3).D (4).胰高血糖素 (5).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 (6).神经调节反应迅速,作用时间短暂;体液调节反应较缓慢,作用时间较长【解析】【分析】静息电位:内负外正,主要依赖于钾离子外流;动作电位:内正外负,主要依赖于钠离子内流。升血糖的激素:胰高血糖
14、素、肾上腺素;降血糖的激素:胰岛素。由图可知,电磁波会激活铁蛋白,铁蛋白引起阳离子大量内流,产生动作电位,进而引起血 糖含量升高。【详解】(1)因为铁蛋白存在于细胞内,故 I 是外侧,液体环境是组织液;II 是内侧,液体环境是细胞质基质。GS 神经元接受信号后产生兴奋,阳离子内流产生内正外负的动作电位。(2)由图可知,电磁波作用于铁蛋白,引起阳离子大量内流,故电磁波类似于兴奋性递质的作用,铁蛋白类似于神经递质受体的作用。故选 D。(3)GS 细胞兴奋后,引起血糖含量升高,主要通过神经调节作用于胰岛 A 细胞,促使其分泌胰高血糖素,促进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进行血糖含量升高。(4)
15、停止电磁照射后,胰岛 A 细胞作为效应器分泌的胰高血糖素会减少,但是血糖含量仍会继续升高,说明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相比:神经调节反应迅速,作用时间短暂;体液调节反应较缓慢,作用时间较长。【点睛】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比较项目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作用途径 反射弧 体液运输 反应速度 迅速 较缓慢 作用范围 准确、较局限 较广泛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9.“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说明自然生态系统是人类生存的环境基础。目前,自然生态系统几乎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干扰,一些森林、湿地、草原等自然生态系统逐渐退化,甚至被破坏。请回答下列问题:(1)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_相对稳定的能力,叫做生
16、态系统的稳定性。生态系统之所以能维持相对稳定,是由于生态系统具有_能力。(2)生物的多样性是_的结果,对生物多样性进行保护能提高生态系统的_稳定性。生物的多样性的生态功能明显_(填“大于”、“等于、“小于)它的直接价值。(3)恢复生态学主要利用的是生物群落_的理论,使该区域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恢复到(或接近)受干扰前的原状。大力开展植树种草、退耕林还等措施,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 角度来看就是增加_。【答案】(1).结构和功能 (2).自我调节 (3).生物进化 (4).抵抗力 (5).大于 (6).演替 (7).流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解析】【分析】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
17、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叫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物多样性: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能量流动的特点:单向流动、逐级递减。【详解】(1)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指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生态系统具有稳定性的原因是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2)生物多样性是生物进化的结果,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保护生物多样性可以提高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生物多样性的生态功能属于间接价值,远远大于直接价值。(3)恢复生态系主要利用群落演替的原理,大力开展植树种草、退耕还林,可以提高生产者的量,从而增加流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使该区域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恢复
18、或接近受干扰前的状态。【点睛】食用、药用、观赏、工业原料等属于直接价值,生态方面起的作用属于间接价值。10.野生型果蝇体色出现了灰身和黄身的变异,其中灰身由位于常染色体上基因 A(其等位基因为 a)控制,黄身由基因 B(其等位基因为 b)控制。为研究果蝇体色的遗传情况,研究人员多次重复做了以下杂交实验;P:灰身雄性黄身雌性F1均为野生型F2(野生型:黄身:灰身=9:3:3)(注:实验期间未发生染色体变异和基因突变)(1)控制果蝇体色两对等位基因位于_(填“一对”或“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你认为基因 A 和基因 a 的碱基对数目是否一定相同并说明理由_。(2)通过对 F2的表现型及比例进行分析,
19、可推测 F2中有个体致死现象,但不能确定致死个体的性别。请结合基因 B 和 b 可能位于的染色体说明不能确定致死个体性别的理由。_(3)若F2中雄性个体数量与雌性个体数量之比为l:1,则F2代中B基因的基因频率为_【答案】(1).两对 (2).不一定相同,基因突变可能是基因碱基对的增添、缺失 或 替换 (3).若基因 B 和 b 只位于 X 染色体(或 XY 同源区段)上,则致死个体为雄性若基因 B 和 b 位于另一对常染色体上,则致死个体既有雄性又有雌性 (4).8/15【解析】【分析】由题意可知,F2代中:野生型:黄身:灰身=9:3:3,是 9:3:3:1 的变式,故两对基因符合基因的自由
20、组合定律,且存在隐性纯合致死的问题。若两对基因均位于常染色体上,野生型的基因型为:A-B-,黄身的基因型是:aaB-,灰身的基因型为 A-bb。【详解】(1)野生型:黄身:灰身=9:3:3 是 9:3:3:1 的变式,故控制果蝇体色的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等位基因 A 和 a 是基因突变的结果,基因突变可能是发生的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故二者的碱基数目不一定相同。(2)若 B、b 位于常染色体上,亲本的基因型为:灰身雄性 AAbb黄身雌性 aaBB,F2代中致死的 aabb 中既有雌性又有雄性。若 B、b 位于 X 染色体上,亲本的基因型为:灰身雄性 AAX
21、bY黄身雌性 aaXBXB,F2代中致死的双隐性个体只有 aaXbY,即只有雄性。故因为 B、b 的位置未知,不能确定致死个体的性别。(3)若 F2中雄性个体数量与雌性个体数量之比为 l:1,则说明致死个体雌雄均有,即 B、b位于常染色体上,则 F2代中 1AABB:2AaBB:2AABb:4AaBb:1aaBB:2aaBb:1AAbb:2Aabb,即BB:Bb:bb=4:8:3,故 B 基因的基因频率为 4/15+8/151/2=8/15。【点睛】本题的关键点是根据 B、b 的位置来确定后代的致死个体的性别,若其位于常染色体上,后代致死个体中显隐性均有;若位于 X 染色体上,则致死个体只有雄
22、性。11.有些酵母菌可以利用工业废甲醇作为碳源进行培养,这既可减少污染又可降低生产成本。研究人员拟从土壤样品中分离该类酵母并进行扩大培养,下图所示为操作流程。请回答下列问题:(1)在配制培养基过程中,对培养基应采用_灭菌。若需要调节培养基的 pH,应在灭菌_(填“前”或“后”)进行。(2)在步骤中将温度大约为_(填“25”或“50”或“80”)的培养基倒入培养皿 混匀,冷凝后倒置培养。为判断实验中的培养基是否起到了选择作用,可用含甲醇和其他碳源的培养基作对照组重复步骤,若对照组的菌落数目明显_(填“大于”、“等于”、“小于”)实验组,则说明起到了选择作用。(3)在操作中划线的某个平板培养后,第
23、一划线区域的划线上都不间断地长满了菌落,其他区域的划线上却均无菌落。操作失误的原因可能是_。(4)为重复利用筛选出的酵母,用海藻酸钠和氯化钙制成了包埋酵母的多孔状凝胶珠。实验表明:凝胶珠孔径太大或太小,发酵效率都很低。请简要分析其原因_。(5)酵母菌分解甲醇与某种蛋白质类酶密切相关,研究人员拟用凝胶色谱法从酵母菌蛋白质提取液中分离出该酶。在装填凝胶时要尽量紧密,不得有气泡存在。因为气泡会_,降低分离效果。【答案】(1).高压蒸汽灭菌 (2).前 (3).50 (4).大于 (5).第一区域划线结束,接种环灼烧后未冷却(或划线未从第一区域末端开始)(6).孔径太大,酵母菌易漏出;孔径太小,不利于
24、反应物与酵母菌充分接触 (7).搅乱洗脱液中蛋白质的洗脱次序【解析】【分析】常用的灭菌方法:干热灭菌法、灼烧灭菌法、高压蒸汽灭菌法。常用的接种方法:平板划线法、稀释涂布平板法。分离蛋白质的方法:凝胶色谱法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分离蛋白质的有效方法。【详解】(1)对培养基应该选择高压蒸汽灭菌法进行灭菌,灭菌前应该先调节其 pH,然后再灭菌。(2)倒平板的适宜温度是 50 度,冷凝后再倒置培养可以避免培养皿盖上的水珠落入培养基造成污染。实验组培养基中以甲醇作为唯一碳源,对照组可以用含甲醇和其他碳源的培养基作对照组重复步骤,预期的结果是对照组不仅能利用甲醇的微生物可以生长,其他的也可以生长,故菌落数
25、会多于实验组。(3)步骤进行平板划线法处理,该过程中为了避免杂菌污染,每次划线前后都有灼烧接种环,为了避免高温杀死菌种,需要等接种环冷却后再划线,若第一划线区域的划线上都不间断地长满了菌落,其他区域的划线上却均无菌落,可能是第一区域划线结束,接种环灼烧后未冷却,高温杀死了菌种。(4)孔径太大,酵母菌易漏出;孔径太小,不利于反应物与酵母菌充分接触,故凝胶珠孔径 太大或太小,发酵效率都很低。(5)凝胶色谱法分离蛋白质时,若装填凝胶时有气泡存在,会影响蛋白质的洗脱次序,降低分离效果,故不能有气泡存在。【点睛】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均可以用来接种微生物,后者还可以用于微生物的计数,但由于当两个或多
26、个细胞连在一起时,平板上观察到的是一个菌落,故统计结果会偏低。12.现代生物工程技术推动了医药学、免疫学和生态学的发展,依据现代生物工程技术的相关知识和原理回答下列问题:(1)胚胎移植时,受体对移入子宫的外来胚胎基本上不发生_反应,这为胚胎在受体内的存活提供了可能。通过试管动物技术培养发育成的早期胚胎,再经过_可产生多个基因型相同的后代。(2)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中,将经抗原免疫的 B 淋巴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再用特定的_培养基进行筛选,获得杂交瘤细胞后,还需进行_,经过多次筛选,就能获得能分泌单一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最后获得的杂交瘤细胞只能产生一种单一抗体的原因是_。(3)科学家将生长激素基因与
27、乳腺蛋白基因的启动子等调控组件重组在一起,通过_等方法,导入哺乳动物的受精卵中,获得转基因动物,再利用_技术获得大量的转基因克隆动物作为乳腺生物反应器,来生产生长激素,用于治疗矮小症。【答案】(1).免疫排斥 (2).胚胎分割和胚胎移植 (3).选择性 (4).克隆化培养和抗体检测 (5).每一个 B 淋巴细胞只分泌一种特异性抗体 (6).显微注射技术 (7).动物体细胞核移植【解析】【分析】早期的胚胎与母体子宫不会建立组织上的联系,受体子宫对外来胚胎基本上不发生免疫排斥反应,并能建立组织上和生理上的联系,是动物胚胎发育和胚胎移植时的固有属性。为胚胎在受体内的存活提供了可能。在制备单克隆抗体的
28、过程中,需要给小鼠进行免疫,获得特定的 B 淋巴细胞,然后用诱导剂使 B 淋巴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在选择培养基中选择出杂交瘤细胞;由于杂交瘤细胞有多种,因此还需要第二次选择,以获得能产生抗 X 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最后通过注射到小鼠腹腔中或体外培养,以获得单克隆抗体。【详解】(1)胚胎移植时,受体对移入子宫的外来胚胎基本上不发生免疫排斥反应,这为胚 胎在受体内的存活提供了可能。早期胚胎经过胚胎分割和胚胎移植可产生多个基因型相同的后代。(2)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中,将经抗原免疫的 B 淋巴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再用特定的选择性培养基进行筛选杂家瘤细胞,由于存在多种杂交瘤细胞,故获得杂交瘤细胞后,还需进行克隆化培养和抗体检测,经过多次筛选,就能获得能分泌单一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最后获得的杂交瘤细胞只能产生一种单一抗体的原因是每一个 B 淋巴细胞只分泌一种特异性抗体。(3)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常用显微注射法。由于细胞核移植属于无性繁殖,可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故将目的基因导入哺乳动物的受精卵获得转基因动物后,再利用动物体细胞核移植技术获得大量的转基因克隆动物作为乳腺生物反应器,来生产生长激素。【点睛】本题考查动物细胞移植,单克隆抗体,胚胎移植,分割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考生通过分析作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