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级心理咨询师变态心理学第一讲简论.ppt

上传人:得****1 文档编号:75408386 上传时间:2023-03-03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86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级心理咨询师变态心理学第一讲简论.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三级心理咨询师变态心理学第一讲简论.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级心理咨询师变态心理学第一讲简论.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级心理咨询师变态心理学第一讲简论.ppt(3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三三级心理咨心理咨询师变态心理学第一心理学第一讲简论对正常心理和异常心理的理解对正常心理和异常心理的理解:1.1.有精神障碍的人,其心理活动并非全是异常;有精神障碍的人,其心理活动并非全是异常;2.2.正常心理活动和异常心理活动之间可相互转化;正常心理活动和异常心理活动之间可相互转化;-自然变化自然变化 -治疗变化治疗变化 3.3.正常心理活动与异常心理活动在人类群体中并存正常心理活动与异常心理活动在人类群体中并存是永恒的。是永恒的。第一节 变态心理学概述 变态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尚缺乏变态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尚缺乏确切定义确切定义(是以心理与行为异常为研究对象的心理是以心理与

2、行为异常为研究对象的心理学分支学科学分支学科);研究如何定义心理异常,心理异常的发生、种类、研究如何定义心理异常,心理异常的发生、种类、性质和特点、具体表现形式以及心理异常造成的痛苦体性质和特点、具体表现形式以及心理异常造成的痛苦体验、认知功能和社会功能的损伤等。验、认知功能和社会功能的损伤等。变态心理学与精神病学的区别:变态心理学与精神病学的区别:变态心理学:心理学分支,侧重研究和说明变态心理学:心理学分支,侧重研究和说明异常心理的基本性质与特点,研究个体心理差异以异常心理的基本性质与特点,研究个体心理差异以及生存环境对异常心理发生、发展的影响;及生存环境对异常心理发生、发展的影响;精神病学

3、:临床医学分支,着重研究异常心精神病学:临床医学分支,着重研究异常心理的诊断、治疗、转归和预后,以及精神病的预防理的诊断、治疗、转归和预后,以及精神病的预防与康复;与康复; 第二单元 学科简史一一.对心理异常现象的早期关注对心理异常现象的早期关注希波克里特(公元前希波克里特(公元前400400年)年)“体液学说体液学说”理论理论 :体液组成:血液、黏液、黄胆汁、黑胆汁;体液组成:血液、黏液、黄胆汁、黑胆汁;人的心理和性格差异与人的体液性质密切相关人的心理和性格差异与人的体液性质密切相关:有害体液流入大脑有害体液流入大脑“疯狂疯狂”。该观点包含了现代心理学所谓该观点包含了现代心理学所谓“心理是脑

4、的功能心理是脑的功能”这一判断的雏型;这一判断的雏型;中世纪(公元中世纪(公元517517世纪):世纪):宗教思想和极端的神秘主义占绝对优势;宗教思想和极端的神秘主义占绝对优势;心理异常被看作是魔鬼附身,患者遭受鞭心理异常被看作是魔鬼附身,患者遭受鞭 打、火烧、禁闭、捆绑等残酷的手段对待;打、火烧、禁闭、捆绑等残酷的手段对待;希波克里特的朴素唯物主义观点遭受镇压;希波克里特的朴素唯物主义观点遭受镇压;文艺复兴时期(文艺复兴时期(14161416世纪)世纪):资产阶级的成长、人性解放运动的兴起、自然资产阶级的成长、人性解放运动的兴起、自然 科学的出现,使人们再一次把心理现象与大科学的出现,使人们

5、再一次把心理现象与大 脑功能联系在一起;脑功能联系在一起;1717世纪前,精神病学肩负着从酷刑中解放精神世纪前,精神病学肩负着从酷刑中解放精神 病人的重任,其远比变态心理学活跃,而变态病人的重任,其远比变态心理学活跃,而变态 心理学只能融在精神病学中才能获得发展;心理学只能融在精神病学中才能获得发展;1717世纪中叶后(唯物主义思想对待心理异常):世纪中叶后(唯物主义思想对待心理异常):神经科学得到进一步发展,人们对神经系统及其功能神经科学得到进一步发展,人们对神经系统及其功能有了新的认识;有了新的认识;Broca(Broca(布罗卡布罗卡)发现:大脑额下回萎缩发现:大脑额下回萎缩-语言运动语

6、言运动功能丧失;功能丧失;医学科学得到进步,促使人们更倾向用唯物的思维医学科学得到进步,促使人们更倾向用唯物的思维对待心理异常的问题。对待心理异常的问题。Pasteur(Pasteur(帕斯德帕斯德)提出提出“细菌理论细菌理论”; 二 对心理异常现象的现代说明 1 精神分析的理论说明两个基本命题:两个基本命题:心理过程主要是潜意识的;心理过程主要是潜意识的;性的冲动,广义和狭义的,都是神经病(神性的冲动,广义和狭义的,都是神经病(神经症)和精神病的重要起因;经症)和精神病的重要起因;“性性”:个体为了求得愉悦而对躯体部分进行:个体为了求得愉悦而对躯体部分进行的操作活动(如吸吮、抚摸)。的操作活

7、动(如吸吮、抚摸)。主要观点(基于上述命题推演出的判断)主要观点(基于上述命题推演出的判断):(1)(1)力必多:人类的生物本能,是心理活动的动力。力必多:人类的生物本能,是心理活动的动力。口腔欲阶段:出生口腔欲阶段:出生11岁左右,婴儿的生岁左右,婴儿的生物本能与欲望主要是获取满足与舒适。物本能与欲望主要是获取满足与舒适。“自我界限自我界限”尚未形成,整个心理生活处于尚未形成,整个心理生活处于“自爱自爱”阶段;阶段;肛门欲阶段:肛门欲阶段:2323岁,心理发展上,最主岁,心理发展上,最主要的课题是学习如何控制、驾驭自己的生物本能和要的课题是学习如何控制、驾驭自己的生物本能和生理机能,来适应现

8、实的世界。自我意识开始增强生理机能,来适应现实的世界。自我意识开始增强-“幼儿反抗期幼儿反抗期”;生殖器欲阶段:生殖器欲阶段:4545岁,完成岁,完成“自我界线自我界线”的划分,同时已能区分男女两性差别,表现出对的划分,同时已能区分男女两性差别,表现出对异性父母的特殊情感异性父母的特殊情感-“性蕾期性蕾期”。 潜伏期阶段:潜伏期阶段:612612岁,儿童的性力从自岁,儿童的性力从自己的身体转移到外界己的身体转移到外界学习和游戏。儿学习和游戏。儿童的性本能大大降低进入一个童的性本能大大降低进入一个“性的沉寂性的沉寂”时期。这时尽管性本能受到了压抑,在时期。这时尽管性本能受到了压抑,在过去阶段中的

9、性方面的记忆仍对他们的人过去阶段中的性方面的记忆仍对他们的人格发展产生影响格发展产生影响;青春期阶段:青春期阶段:12201220岁,开始对异性、社岁,开始对异性、社交活动、婚姻和成家以及职业感兴趣交活动、婚姻和成家以及职业感兴趣。(2)(2)人的心理结构:人的心理结构:潜意识:被深深埋藏而不能被意识到的精神潜意识:被深深埋藏而不能被意识到的精神活动,只有在特殊情况下,如幻想、梦、精神错活动,只有在特殊情况下,如幻想、梦、精神错乱、催眠状态、或精神分析时使用乱、催眠状态、或精神分析时使用“自由联想自由联想”,才会出现于意识中;,才会出现于意识中;前意识:介于前意识:介于“意识意识”与与“潜意识

10、潜意识”之间之间的精神活动,虽属无意识,但经本人加以注意或的精神活动,虽属无意识,但经本人加以注意或努力,即可易于浮现到意识境界;努力,即可易于浮现到意识境界;意识:能被意识到的精神活动。意识:能被意识到的精神活动。(3)(3)人的人格结构:人的人格结构:本我:人格中最本我:人格中最“原始原始”的部分,包括各的部分,包括各种欲望与本能;精神活动通常在潜意识状态下表现。种欲望与本能;精神活动通常在潜意识状态下表现。-“享乐原则享乐原则”自我:能为自已所意识到的自我:能为自已所意识到的“我我”的部分,的部分,主要机能为感受现实,处理主要机能为感受现实,处理“本我本我”之欲望,使个之欲望,使个体的自

11、己能与现实环境相适应。体的自己能与现实环境相适应。-“现实原则现实原则”超我:人格中比较超我:人格中比较“超然超然”的部分,主要的部分,主要机能是依据个体所属之社会道德、法律、伦理等观机能是依据个体所属之社会道德、法律、伦理等观点判断是非。点判断是非。-“道德原则道德原则”(4)(4)人的防御机制人的防御机制 防止冲突引起焦虑的能力(弗洛伊德称防止冲突引起焦虑的能力(弗洛伊德称 之为之为“压抑压抑”或或“克制能力克制能力”););是应对挫折或困难时所采取的自我保护是应对挫折或困难时所采取的自我保护 方法;方法;多为无意识过程;多为无意识过程;恰当地使用是正常的心理现象,而过度、恰当地使用是正常

12、的心理现象,而过度、不当使用则可能为病态表现;不当使用则可能为病态表现;精神分析对心理异常现象的说明 一一 固着。固着。如果在某个阶段,接收的刺激太过分如果在某个阶段,接收的刺激太过分或太少,就会使或太少,就会使“性心理性心理”的发展受挫,造成的发展受挫,造成“性心理性心理”的的“固着固着”。合理地度过合理地度过“性心理性心理”发展的每个阶段,是未来心理发展的每个阶段,是未来心理健康的充分和必要条件。如果发展受挫,会出现性心理发健康的充分和必要条件。如果发展受挫,会出现性心理发展的展的“固著固著”或或“退化退化”,造成未来人格的变态和心理异,造成未来人格的变态和心理异常;常;二二 焦虑。焦虑。

13、自我处理本我与超我的矛盾和冲突,自我处理本我与超我的矛盾和冲突,让我们体验让我们体验“焦虑焦虑”。“自我自我”必须学习外部世界,理性处理必须学习外部世界,理性处理“本我本我”与与“超我超我”之间的冲突和矛盾,因而体验焦虑;之间的冲突和矛盾,因而体验焦虑; 三三 压抑。压抑。躲藏到潜意识之中的冲突,以扭曲躲藏到潜意识之中的冲突,以扭曲的形式表达自己,这样就产生了异常心理和异常的形式表达自己,这样就产生了异常心理和异常行为。行为。为防止、抵御和消除焦虑,必须克制、压抑为防止、抵御和消除焦虑,必须克制、压抑非理性冲动,如果克制和压抑非理性冲动的力量非理性冲动,如果克制和压抑非理性冲动的力量不足,会产

14、生异常心理和行为;如果压抑力量足不足,会产生异常心理和行为;如果压抑力量足够强大,会形成意识不到的痛苦,这种冲突痛苦够强大,会形成意识不到的痛苦,这种冲突痛苦隐藏在潜意识中,但常会以扭曲的形式变相表达隐藏在潜意识中,但常会以扭曲的形式变相表达出来。出来。2 行为主义的解释行为主义心理学介入变态心理学的早期记载是巴行为主义心理学介入变态心理学的早期记载是巴甫洛夫用高级神经活动学说来说明人的异常心理甫洛夫用高级神经活动学说来说明人的异常心理现象;现象;巴甫洛夫既非从纯心理学和精神病学角度,亦非巴甫洛夫既非从纯心理学和精神病学角度,亦非从现象学角度描述异常心理与行为,而是通过实从现象学角度描述异常心

15、理与行为,而是通过实验结果的分析来说明异常心理现象;验结果的分析来说明异常心理现象; 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理论: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理论:条件刺激条件刺激(食物)(食物)+反射(流涎)反射(流涎)非条件刺激(铃声)非条件刺激(铃声) 巴甫洛夫认为,神经症和精神病的原因巴甫洛夫认为,神经症和精神病的原因是兴奋和抑制这两个基本神经过程的冲突是兴奋和抑制这两个基本神经过程的冲突造成的。造成的。3 存在-人本主义心理学解释: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关注人的经验,将人作为处在其整关注人的经验,将人作为处在其整个生活过程中的一个整体进行理解;个生活过程中的一个整体进行理解;强调人类独有

16、的特性,如选择性,强调人类独有的特性,如选择性,创造性和自我实现;创造性和自我实现;重视人的价值和尊严,关心人的潜重视人的价值和尊严,关心人的潜能和发展;能和发展;潜能概念潜能概念:人的潜在发展能力;:人的潜在发展能力;潜能性质潜能性质:无论就生理方面或心理方面,均具有趋向完善:无论就生理方面或心理方面,均具有趋向完善的性质和特点;的性质和特点;人本主义心理学对异常心理的解释:人本主义心理学对异常心理的解释:心理问题和心理异常是由于心理问题和心理异常是由于“潜能潜能”趋于完趋于完 善的特征受到了阻碍,是善的特征受到了阻碍,是“自我自我”无法实现无法实现 的结果;的结果;马斯洛认为心理异常最基本

17、的表现是马斯洛认为心理异常最基本的表现是“存在存在 焦虑焦虑”(“基本焦虑基本焦虑”),即),即“存在存在”(个体的(个体的自由独立性,人的根本意义)自由独立性,人的根本意义)与与“责任(维护自己赖以生责任(维护自己赖以生存的人类社会)的冲突;存的人类社会)的冲突;第二节 正常心理与异常心理及其区分正常心理活动功能:正常心理活动功能:保障人作为生物体顺利地适应环境,健康地生存发保障人作为生物体顺利地适应环境,健康地生存发展;展;保障人作为社会实体正常地进行人际交往,社会功保障人作为社会实体正常地进行人际交往,社会功能好;能好;正确地反映和认识客观世界的本质及其规律性,以正确地反映和认识客观世界

18、的本质及其规律性,以便创造性地改造世界,创造出更适合人类生存的环便创造性地改造世界,创造出更适合人类生存的环境条件。境条件。异常心理活动:异常心理活动:上述正常心理活动功能丧失,无法保证人的正常上述正常心理活动功能丧失,无法保证人的正常生活,社会活动以及适应环境的能力受到损害。生活,社会活动以及适应环境的能力受到损害。而且以其异常的心理特点,随时破坏人的身心健而且以其异常的心理特点,随时破坏人的身心健康。康。1、标准化区分(李心天 1991):(1 1)医学标准:)医学标准:(2 2)统计学标准:)统计学标准:(3 3)内省经验标准:)内省经验标准:(4 4)社会适应标准:)社会适应标准:(1

19、 1)医学标准:)医学标准:心理障碍被视作疾病,异常的心理现象是疾病的心理障碍被视作疾病,异常的心理现象是疾病的症状,脑部存在有病理过程;症状,脑部存在有病理过程;这种标准划分为研究心理现象及异常心理活动的这种标准划分为研究心理现象及异常心理活动的本质作出贡献;本质作出贡献;探索心理活动的脑功能基础,是当今生物科学研探索心理活动的脑功能基础,是当今生物科学研究的前沿学科;究的前沿学科;对症状进行标准化,有利于诊断的一致性。对症状进行标准化,有利于诊断的一致性。(2 2)统计学标准:)统计学标准:判定方法多以心理测验法为工具;判定方法多以心理测验法为工具;心理正常与否,以其偏离平均值而定;心理正

20、常与否,以其偏离平均值而定;心理现象为连续变量,心理现象为连续变量,“异常异常”是相对的;是相对的;偏离程度越大,越不正常;偏离程度越大,越不正常;以统计数据为依据,确定心理正常或异常;以统计数据为依据,确定心理正常或异常; 缺点:缺点:常态分布的两端不一定都是异常;常态分布的两端不一定都是异常;某些心理特征和行为不一定呈常态分布;某些心理特征和行为不一定呈常态分布;心理测量内容受社会文化制约,其结果受心理测量内容受社会文化制约,其结果受受试者的态度影响。受试者的态度影响。优点:优点:数量资料、比较客观、便于比较、操作数量资料、比较客观、便于比较、操作简便;简便;(3 3)内省经验标准:)内省

21、经验标准:病人:病人:病人本人的主观体验;病人本人的主观体验;观察者:观察者:根据自己以往的经验,对被观察的行根据自己以往的经验,对被观察的行 为作出正常或异常的判断;为作出正常或异常的判断;一致性训练问题。一致性训练问题。(4 4)社会适应标准:)社会适应标准:行为是否符合社会要求和道德规范;能否依照行为是否符合社会要求和道德规范;能否依照社会生活的需要,适应和改造环境;能否按照社社会生活的需要,适应和改造环境;能否按照社会认可的方式行事。会认可的方式行事。是否具有与其年龄、文化程度及职业相称的社是否具有与其年龄、文化程度及职业相称的社会能力。会能力。将个体的行为与社会行为常模相比较将个体的

22、行为与社会行为常模相比较2、心理学区分原则:(1 1)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统一性统一性;(2 2)内在协调性原则;)内在协调性原则;(3 3)人格相对稳定性原则。)人格相对稳定性原则。(1 1)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统一性:统一性: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其形式和内容上必需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其形式和内容上必需与客观环境保持一致;与客观环境保持一致;三个包含在此原则下的精神病性标准:三个包含在此原则下的精神病性标准:1 1、幻觉、幻觉 2 2、妄想、妄想 3 3、自知力:、自知力:定义:患者对自已精神疾病的认识能力。定义:患者对自已精神疾病的认识能力。(2 2)内在协调性原则:)内在协调性原则:知情意心理活动协调一致:知情意心理活动协调一致:心理过程一致性破坏,表现出异常状态。心理过程一致性破坏,表现出异常状态。(3 3)人格相对稳定性原则)人格相对稳定性原则 人格一旦形成,就具有相对稳定性;人格一旦形成,就具有相对稳定性;没有明显外部原因情况下,人格的稳定性破坏,提没有明显外部原因情况下,人格的稳定性破坏,提示心理活动出现了问题。示心理活动出现了问题。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