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密工作制度(通用3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保密工作制度(通用3篇).docx(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保密工作制度(通用3篇)在当下社会,制度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制度泛指以规则或运作模式,规范个体行动的一种社会结构。这些规则蕴含着社会的价值,其运行表彰着一个社会的秩序。什么样的制度才是有效的呢?虎知道为您精心收集了3篇保密工作制度,希望能够给您提供一些帮助。保密工作制度 篇一 体育局保密工作制度 为切实加强保密工作,确保国家秘密的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及相关规定,结合市教育体育局实际,制定本制度。 一、保密工作的领导 (一)市教育体育局保密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对局机关保密工作的统一领导和管理。加强对干部职工进行保密知识教育,根据上级保密部门的要求,对局机关的保密工作提出安排意见。加
2、强对保密工作的检查,每年集中检查或抽查2次。 (二)组织干部职工认真学习保密规定,牢固树立保密观念,严格遵守保密制度。自觉做到不该看的不看,不该说的不说,不该知道的事项不打听,绝不利用国家机密谋取个人私利,不得将国家秘密和内部情况向家属、亲友及其他无关人员泄露。 二、保密工作的管理 (一)公务活动中的保密管理 1.召开涉及秘密事项的会议,必须有保密措施。会前应对参会人员进行保密教育。 2.凡规定不准记录的内容,与会人员不得记录和录音,未经审核批准,不得报道。 3.会议期间所发的秘密文件、资料须统一编号,登记分发,妥善保管,需收回的文件、资料,按规定及时收回。 4.参加涉密会议的人员,不准以任何
3、形式对外泄露会议内容。 5.不得将密件带离办公室,如工作需要,应办理登记和审批手续,且不能将密件带到公共场所。 6.印章保管人员要严格遵守印章管理使用办法和保密规定,不得扩散使用印章的保密性公文内容。 (二)公文传递过程中的保密管理 1.秘密文件的传阅,应严格登记手续,随时掌握密件去向,防止密件丢失。不得擅自扩大传阅范围。阅读秘密文件、资料不得私自摘录和引用,因工作需要非记不可的,要妥善保管,但不能全文摘录。 2.发送秘密以上文件、资料,必须统一交机要员办理或派专人送达。任何人不得在传真机上传送密件。 3.绝密文件,传阅完毕立即清退。 4.办文时,凡文件内容涉密的,承办人应标明密级、保密期限,
4、局办公室应审核密级标定的准确性。 (三)重点保密部位的管理 1.文秘室、文印室、档案室和各类考试的试题题库等重点保密岗位,应根据工作需要,制定相应的保密工作规则;其办公场所,无关人员不得随意进入。 2.文印室对秘密文稿的打印要加设密码并妥善保存;文秘室应将密件单独放入保险柜;机要交换站要将密件妥善存放;严禁个人留存、抄录和外传。 3.节假日前要对凡有密件存放的地点进行检查,如有不安全隐患,要及时排除。 (四)计算机信息的上网管理严格遵守相关规定,各处室的涉密计算机实行物理隔离,严禁在无保密设施的计算机网络中传递国家秘密。不得在电子函件(电子邮件)、聊天室等传递、传播、转发或抄送秘密信息。 (五
5、)领导专用车辆不得随意搭乘其他人员,领导临时离车,车上有涉密载体时,驾驶员不得离车,确保秘密载体的安全;不得泄露领导需要保密的活动日期、路线等内容。 (六)密件的复印管理 1.不得擅自复印密件,如工作需要复印必须按规定办理审批手续:复印绝密文件和制文机关规定不准复印的密件,须经制文机关批准;复印其他密件,需经分管保密工作的领导批准。 2.密件复印件视同原件管理。 (七)密件的销毁。销毁密件时,应登记造册,并经分管领导审批,销毁时需由两人监销,不得将密件出售。 三、发生失泄密事件,应及时追查并及时报告保密部门,尽可能挽回损失。对造成危害的,按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规定处理。 保密工作制度
6、篇二 一、为加强学校保密工作,防止失、泄密事件发生,根据国家有关保密法规,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制度。 二、学校的保密范围主要包括: 1)上级已定密的文件、资料、领导人的重要讲话; 2)有保密性质的报刊、电报、电话记录、录音录像、来信、来访笔录; 3)校长办公会议记录、党委会议记录、党委民主生活会记录和其他涉及重要问题的会议记录; 4)考试、考查前的各学科试题及考过并封存的试卷; 5)教职工的人事档案和政审材料,未经公布的人事任免、奖惩决定,党员组织发展计划; 6)校领导在小范围内的谈话、讲话及讨论的主要问题; 7)上级主管部门要求暂不公开的文件材料; 8)未公开的招生方案、毕业生分配、推荐方案
7、; 9)学校财务计划、报表及有关资料; 10)学生对教师教学情况的评议材料、教师业务档案和学生档案; 11)学校发展的长远规划、重要教学设施、设备的有关资料; 12)重要的基建图纸、资料; 13)学校节假日保卫工作的安排和布置情况; 14)其他需保密的事项。 三、学校办公室是学校保密工作的职能管理部门,办公室指定专人负责保密工作。 四、实行保密工作领导责任制,学校各级领导在其职权范围内对保密工作承担领导和管理责任,各科室、各部门的主要负责人是该科室(部门)保密工作的第一责任人。 五、学校全体教工都必须自觉遵守国家保密法规和学校保密工作制度,克服麻痹思想,防止失、泄密事件发生。 六、严格遵守国家
8、规定的保密守则,全体教工必须做到: 1、不该说的机密不说,不该问的机密不问,不该看的机密不看,不该记的机密不记; 2、不随便翻阅与已无关的文件,不把密件带回家中或带到公共场所,不私自抄录、保存秘密材料,不把秘密材料给不该看的人阅看,私人通信不涉及秘密。 3、未经办公室许可,不准复印、翻印和照抄秘密文件。 4、不得在普通电话、明码电报、普通邮件传达、发送秘密事项。 七、学校各科室、各部门或教工个人出售、处理废旧报刊、图书资料应进行严格检查,防止秘密资料遗失。 八、机密文件、图纸、档案资料要专人保管、专柜存放、定期清理,确保安全。 九、严禁无关人员进入学校档案室和办文场所。 十、加强保密教育,增强
9、保密观念。学校每年对全体教职工进行1至2次保密安全教育,定期进行保密安全检查。在节假日前要组织重点检查,年终搞好保密大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堵塞漏洞。 十二、严格保密纪律,建立相应奖惩制度,对保密工作做得好的部门和个人予以表扬或奖励,对违反保密法规或保密纪律,造成失、泄密事故的要进行严肃处理。 保密工作制度 篇三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对单位涉密人员的保密管理,全面规范单位的保密工作,跟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秘密法及其实施办法,结合单位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章 涉密人员分类和等级界定 第二条 本制度中所称的涉密人员是指在工作中产生、掌握、管理和大量接触国家秘密的人员。 第三条
10、 在涉及绝密级国家秘密岗位工作或承担任务的人员为核心涉密人员;在涉及机密级国家秘密岗位上工作或承担任务的人员为重要涉密人员;在涉及秘密级国家秘密岗位上工作或承担任务的人员为一般涉密人员。 第四条 单位根据涉密人员工作任务、工作岗位和职责范围的实际涉密情况综合界定其涉密等级。 第五条 涉密人员的涉密等级界定,由有关部门根据承担工作任务人员的实际涉密情况,提出名单,部门负责人审核确定后,报送单位领导审批并存档备案。 第六条 单位对涉密人员实行动态管理。涉密人员所在部门根据涉密人员实际工作岗位、工作任务、职责范围的变化,及时提出调整涉密等级的意见,经部门负责人审核后,报送单位领导审批并进行调整。 第
11、三章 涉密人员审查与保密责任书签订 第七条 单位对承担涉密任务,进入涉密岗位的人员进行严格审查,并对审查情况记载备案。重点考评其现状政治表现、工作表现、学习及遵守保密法规制度和纪律的情况。 第八条 所有涉密人员签订保密承诺书,明确自己应当承担的保密责任和义务。 第四章 涉密人员保密教育和管理 第九条 单位按照各级政府有关保密教育制度对涉密人员进行经常性的保密教育。 第十条 单位对涉密人员遵守保密制度和纪律以及接受保密教育的情况定期进行考核,建立健全保密监督和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 第五章 涉密人员流动管理 第十一条 涉密人员脱离涉密岗位实行脱密期管理制度,应清退所有涉密文件、资料及物品,并不得解
12、除相关秘密。脱密期一般为:核心涉密人员3年;重要涉密人员2年;一般涉密人员1年。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必要时可适当延长涉密人员的脱密期。 第十二条 涉密人员退休后,在其相应的脱密期内仍由单位按在职涉密人员进行管理。借调、返聘人员在涉密岗位工作的按照在职涉密人员进行管理。 第十三条 涉密人员申请调动的,经单位同意,先将其调离涉密岗位,待脱密期满,经单位相关领导批准,签订保密承诺书后,方可办理调动手续。对于尚在脱密期内需要办理调动手续的特殊情况,经单位领导批准后,在其人事档案注明涉密身份和脱密期,并签订保密承诺书后,方可办理调动手续。 第十四条 涉密人员在脱密期一般不得辞职。对于确有特殊原因而本人坚持
13、申请辞职的非核心涉密人员,经单位批准,在其人事档案注明涉密身份和脱密期,并签订保密承诺书后,方可办理辞职手续。 第十五条 涉密人员不得擅自离职。若本人要求辞职的,按涉密人员辞职规定办理手续。对不回单位又拒不履行保密义务和手续的,通过政府相关部门进行处理。 第十六条 涉密人员调动、辞职会使国家秘密安全受到威胁的和国家另有规定不得辞职的,单位可不予批准。 第六章 职责划分和保障措施 第十七条 单位保密工作领导小组对涉密人员管理工作进行指导,对涉密人员资格审查和等级审定、调动离职等进行批准,并按照小组分工抓好督促落实工作。具体负责以下工作: (一) 涉密人员资格审查; (二) 根据部门初审意见进行涉密人员登记审定和变更; (三) 组织和安排涉密人员签订保密承诺书; (四) 组织涉密人员保密教育活动; (五) 根据涉密人员涉密等级拟制保密津贴发放明细;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