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与食品安全精讲.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微生物与食品安全精讲.ppt(6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南京财经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2011年8月1 1第二节 微生物与食品腐败变质第一章第一章 微生物引起的微生物引起的食品污染与腐败变质食品污染与腐败变质2 2 概念 食品受到各种内外因素的影响,造成其原有的理化性质发生变化,降低或失去营养和商品价值的过程 原因 微生物、昆虫、寄生虫污染 动、植物食品组织内的酶作用 物理、化学性污染食品腐败变质3 3微生物引起的微生物引起的食品腐败变质过程的实质食品中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在污染微生物的作用下分解变化、产生有害物质的过程三要素:食品上污染微生物前提食品含营养天然培养基基础储藏条件关键三者之间的作用斗争结果则决定着食品是否发生变
2、质以及变质程度4 4蛋白质发生的变质腐败 蛋白质+分解蛋白质微生物氨基酸 胺+NH3+H2S 具有挥发性和特殊的臭味 如鱼、肉、蛋、豆制品等富含P食品糖类物质发生的变质发酵 糖类+分解糖类微生物有机酸+酒精+气体酸味、酒味、产气 如粮食、果蔬、糖制品等富含C食品脂肪发生的变质酸败 脂肪+解脂微生物脂肪酸+甘油及其它产物(酸味和哈味)如油脂食品腐败变质的类型食品腐败变质的类型5 5应用可根椐食品组分的特点大致推测出引起食品变质的主要微生物类群6 6 食品腐败变质的鉴定感官鉴定 以人的视觉、嗅觉、触觉、味觉来检查食品的色、香、味、组织状态等的变化状况,来快速分辨食品是否变质的初期状况(即食品是否出
3、现了不该出现的异常状况)化学鉴定 pH的变化、脂肪酸值、挥发性盐基总氮等物理指标根椐蛋白质分解时低分子物质增多蛋白质分解时低分子物质增多这一现象,来研究食品浸出物量微生物检验一般食品中的活菌数达到108cfu/g时,则可认为处于初期腐败阶段7 7第三节第三节 各类食品的腐败变质各类食品的腐败变质一、鲜肉的腐败变质二、鱼类的腐败变质三、鲜蛋的腐败变质四、乳及乳制品的腐败变质五、罐头食品的腐败变质六、果蔬的腐败变质七、粮食霉变8 81 1、鲜肉中的微生物来源鲜肉中的微生物来源内源性:内源性:动物宰杀后,原存在于肠道、动物宰杀后,原存在于肠道、呼吸道或淋巴结中的微生物就有可能进呼吸道或淋巴结中的微生
4、物就有可能进入肌肉组织内部造成污染入肌肉组织内部造成污染外源性:外源性:动物在屠宰和加工过程中,由动物在屠宰和加工过程中,由于不洁因素造成微生物污染于不洁因素造成微生物污染主要主要一、鲜肉的腐败变质9 92、鲜肉中的微生物类型腐生微生物 细菌(主要):假单胞菌属、黄杆菌属、芽孢杆菌属、梭状芽孢杆菌属等 霉菌:芽枝霉属、毛霉属、青霉属、交链孢霉属、根霉属 酵母菌:假丝酵母属、球拟酵母属、红酵母属病原微生物 沙门氏菌、炭疽杆菌1010宰后牲畜肉尸僵硬成熟自溶腐败 成熟时间与储藏温度有关:24,1215d;12,5d 18,2d;29,35h 自溶阶段的出现腐败的开始以蛋白质和脂肪腐败为特征3、鲜肉
5、的腐败变质1111鲜肉变质,一般为细菌性变质发粘:表面有粘液状物质产生 细菌、酵母菌繁殖后形成的菌落变色:鲜红变为绿、褐或灰色 绿色:H2S+肉中血红蛋白,化合物积累肌肉和脂肪表面,呈暗绿色斑点 某些细菌产生色素:粘质沙雷氏菌红色;深蓝假单胞菌蓝色;酵母菌粉红色鲜肉腐败变质的现象和原因1212变味 恶臭味、哈味、酸味、霉味霉斑 形成“胡须”、“斑点”鲜肉腐败变质的现象和原因1313二、鱼类的腐败变质1、鱼类中微生物来源及类群来源 新捕获的健康鱼类,组织内部及血液中是无菌的存在于:鱼表粘液 102107个/cm2 鱼 鳃 里 103106个/克 肠内液体 103108个/ml 来源于它们原来所处
6、水生环境中的细菌1414类群(主要是细菌)海鱼假单胞菌属、无色杆菌属黄杆菌属、摩氏杆菌属 淡水鱼 还有产碱菌属、气单胞菌属和短杆菌属1515 鱼类比其他动物性食品更易变质新鲜鱼类的腐败变质 室温,死后鱼类易由细菌引起腐败变质 鳃:红色 、褐色,并有臭味早期 表面:浑浊,放出不快气味,鱼鳞脱落 肠内:菌快速繁殖,使肠壁破裂,菌进入腹腔、肌肉中,分解蛋白质,产生异味 最后整鱼腐败2、鱼类的腐败变质1616腌制鱼品的腐败变质 鱼经过腌制(盐1020%)后,一些耐盐菌能生长赤变腐败(鱼体粉红色)如玫瑰小球菌、红皮假单胞菌等17171、抵抗、抵抗M侵入和生长的天然防护机能侵入和生长的天然防护机能(1)生
7、物结构(机械性)生物结构(机械性)胶胶状状膜膜、蛋蛋壳壳、蛋蛋壳壳内内膜膜、蛋蛋黄黄膜膜,阻阻止止M侵侵入。入。(2)抗菌成分(化学性)抗菌成分(化学性)溶菌酶:溶解溶菌酶:溶解G+菌胞壁,使其不能生长菌胞壁,使其不能生长 抗生蛋白、伴清蛋白、核黄素:与抗生蛋白、伴清蛋白、核黄素:与VK、Fe2+等等阳离子阳离子结合,结合,M得不到营养,抑制生长得不到营养,抑制生长(3)pH=9.3 碱性环境,碱性环境,不利于不利于M生长生长三、鲜蛋的腐败变质18182、鲜蛋中微生物来源及类群来源来源 内源:家禽本身内源:家禽本身 外源:环境外源:环境类群类群 腐败菌腐败菌 细菌:大肠杆菌、无色杆菌属、假单胞
8、菌属细菌:大肠杆菌、无色杆菌属、假单胞菌属 霉菌:青霉、枝孢属、毛霉、芽枝霉霉菌:青霉、枝孢属、毛霉、芽枝霉 病原细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病原细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1919在高温、高湿中易发生 腐败细菌引起 散黄蛋(初期变质):蛋白由点到全,变为淡绿色;蛋黄与蛋白混合 酸败蛋:整个内容物呈灰、黑色,恶臭味;蛋液变稠浆状或有凝块出现 霉变霉菌引起 粘壳蛋:在蛋壳内壁和膜上形成深色斑点、粘壳和霉味3、鲜蛋的腐败变质20201、鲜牛乳的腐败变质鲜牛乳的腐败变质 鲜牛乳中微生物来源鲜牛乳中微生物来源 挤奶前的污染挤奶前的污染 挤奶当中的污染挤奶当中的污染 挤奶后的污染(过滤器、冷却器)挤
9、奶后的污染(过滤器、冷却器)鲜牛乳中微生物的类型鲜牛乳中微生物的类型 细菌(乳酸菌)为主细菌(乳酸菌)为主四、乳及乳制品的腐败变质2121 鲜牛乳室温储藏过程的变质过程(菌群、pH变化)霉菌霉菌2222 (1)抑制)抑制期(混合菌群期)期(混合菌群期)刚挤出乳中含抗菌成分,菌量有所减少刚挤出乳中含抗菌成分,菌量有所减少乳乳中中M多或储藏温度高,多或储藏温度高,持续时间短持续时间短(2)乳)乳链球菌和乳酸杆菌期链球菌和乳酸杆菌期在杀灭作用减退时,乳酸菌相继活跃:在杀灭作用减退时,乳酸菌相继活跃:乳链球菌(乳链球菌(pH 4.5););乳酸杆菌(乳酸杆菌(pH 3.0 3.5););抑制其它细菌生
10、长,出现大量凝块,乳清析抑制其它细菌生长,出现大量凝块,乳清析出出2323(3)真菌)真菌期期 此时此时pH正合霉菌和产膜酵母生长,利正合霉菌和产膜酵母生长,利用乳酸并分解蛋白质生成碱性物质,使用乳酸并分解蛋白质生成碱性物质,使pH 5 6,在表面形成霉菌菌落,在表面形成霉菌菌落(4)腐败)腐败期期 pH值升高,前被抑制的腐败细菌又重值升高,前被抑制的腐败细菌又重新活跃,主要是假单胞菌和芽孢菌。胨化,新活跃,主要是假单胞菌和芽孢菌。胨化,臭味产生臭味产生24242、奶粉的腐败变质 主要含主要含耐热的链球菌和芽孢杆菌耐热的链球菌和芽孢杆菌,如水,如水 5%,不能生长,但如包装后密封性能不好,不能
11、生长,但如包装后密封性能不好而受潮,也能生长,引起变质而受潮,也能生长,引起变质25251、罐头食品及其分类(1)罐头食品 将食品或原料装入容器,经密封、杀菌后而成的食品 罐头食品可保存较长时间而不发生变质 原因:密封及杀菌(商业灭菌)有时杀菌不彻底或密封不良而变质五、罐头食品的腐败变质2626(2)罐头食品的分类2727现象现象胀罐胀罐;平酸;黑变;发霉;平酸;黑变;发霉原因原因 化学原因化学原因食品中酸与马口铁反应产生食品中酸与马口铁反应产生H2发生发生“氢膨胀氢膨胀”生物原因生物原因杀菌之后罐中残存微生物杀菌之后罐中残存微生物(含芽孢细菌);漏罐,罐头密封性差,(含芽孢细菌);漏罐,罐头
12、密封性差,冷却水中冷却水中M进入进入2、罐头食品常见的腐败变质现象及其原因28283、罐头食品微生物腐败类型 嗜热产芽孢细菌引起的腐败类型主要原因:杀菌不足(产芽孢菌耐热)类 型:平酸腐败 TA腐败 硫化物腐败2929罐头罐头内食品在平酸菌作用下产生乳酸呈酸味,内食品在平酸菌作用下产生乳酸呈酸味,但不产气体、外观正常的腐败类型但不产气体、外观正常的腐败类型平酸菌:平酸菌:引起平酸腐败的细菌,通常是芽引起平酸腐败的细菌,通常是芽孢杆菌属孢杆菌属 低酸、中酸罐头:嗜热脂肪芽孢杆菌低酸、中酸罐头:嗜热脂肪芽孢杆菌(专性嗜热:(专性嗜热:65 75生长,兼性厌氧)生长,兼性厌氧)酸性罐头:酸性罐头:嗜
13、酸热杆菌嗜酸热杆菌(兼性嗜热:(兼性嗜热:45 60生长,生长,pH=4生长)生长)检检 查:开罐观察或细菌培养查:开罐观察或细菌培养(1)平酸腐败3030(2)TA腐败概念概念罐头罐头内食品在内食品在TA菌作用下分解糖菌作用下分解糖产酸产气(产酸产气(CO2和和H2,但无,但无H2S),呈酸味),呈酸味且胀罐(可能爆裂)且胀罐(可能爆裂)TA菌菌引起引起TA腐败的细菌,通常是梭腐败的细菌,通常是梭状芽孢杆菌属状芽孢杆菌属专性嗜热、厌氧专性嗜热、厌氧低低酸、中酸性罐头变质,典型代表热解酸、中酸性罐头变质,典型代表热解糖梭状芽孢杆菌糖梭状芽孢杆菌检查:培养检查:培养 3131概念概念由由产生硫化
14、物的嗜热厌氧菌引起产生硫化物的嗜热厌氧菌引起的腐败的腐败典型代表:典型代表:低酸性罐头,致黑梭菌,分低酸性罐头,致黑梭菌,分解蛋白质产生硫化氢,与容器中铁反应解蛋白质产生硫化氢,与容器中铁反应,生成黑色硫化物,沉积在食品中,因硫化生成黑色硫化物,沉积在食品中,因硫化氢被吸收,而平罐且有臭味氢被吸收,而平罐且有臭味检查:检查:培养培养(3)硫化物腐败32321、果蔬的腐败变质来源:土壤中果蔬表面有一层蜡质状物质,可阻止微生物侵入,但:103106个/cm2菌,在收获、包装、运输和储藏中表皮易损伤,微生物侵入,发生腐烂六、果蔬的腐败变质3333果蔬腐败变质的现象 引起果蔬变质的主要是霉菌和酵母菌
15、可使果蔬,果皮和组织软化,深色斑点,凹陷、变形、呈现水渍状,不良味道,并且迅速扩展,导致全果腐烂3434(1)果汁中存在的微生物1.酵母菌(常见)酵母属(能引起酒精 发酵)及产胺酵母2.霉菌青霉属、曲霉属、丝衣霉属3.细菌乳酸菌(2)变质现象 浑浊;臭霉味;酒精度、酸度、粘稠度增加2、果汁的腐败变质3535七、粮食霉变七、粮食霉变1、引起、引起粮食变质的主要是霉菌粮食变质的主要是霉菌寄生、腐生和兼寄生菌:寄生菌:植物病原菌,如麦类赤霉病,如作种子粮,寄生菌的携带有害 腐生菌:数量最多,青、曲霉,粮食储藏重点关注 兼寄生霉菌:条件危害菌,如交链孢霉,在较高温度和水分下,危害粮食,在粮食常规储藏条
16、件下这类霉菌的生长受到抑制36362、粮食霉变的过程与主要症状过程:初期变质、中期生霉和后期霉烂阶段初期变质阶段微生物在高于RH6570%等有利环境中,便开始代谢活动症状:轻度变色、变味、粮粒发潮,粮温可能异常。脂肪酸值增加,青、曲霉增加,霉菌总量增高。如及时诊断,早期处理,则可防止粮食发展到“生霉”阶段3737生霉阶段中期霉变症状:在胚部和破损处“点翠”,在霉粮区,显著发热,严重的霉粒、霉味、色变。以霉腐微生物为主而且数量骤增在粮食储藏业务中,此阶段的出现,作为发生“霉变事故”的起始标志霉烂后期霉变症状:在霉粮区出现很重的霉味,同时产生酸味和异臭,粮食已经腐败、霉烂,粮粒变形,成团结块,失去
17、使用价值38381.食品腐败变质的概念和类型。食品腐败变质的概念和类型。2.简述鲜肉变质的现象简述鲜肉变质的现象与原因。与原因。3.简述鲜蛋抵抗微生物侵入和生长繁殖的简述鲜蛋抵抗微生物侵入和生长繁殖的天然防卫天然防卫机能以及鲜蛋机能以及鲜蛋腐败变质的类型腐败变质的类型与与现象。现象。4.试述鲜乳室温贮藏过程试述鲜乳室温贮藏过程中变质(菌群和中变质(菌群和pH变化)过程。变化)过程。本章复习思考题3939第二章 微生物与食品安全性4040第一节 食品安全性的基本概念第二节 微生物性食物中毒第三节 细菌性或病毒性传染病主要内容4141第一节 食品安全性的基本概念触目惊心的事例:触目惊心的事例:食用
18、被污染的毛蚶导致大规模的甲肝流行;食用被污染的毛蚶导致大规模的甲肝流行;食食品品污污染染大大肠肠杆杆菌菌O157:H7;在在日日本本引引起近万人食物中毒;起近万人食物中毒;“疯疯牛牛病病”引引起起人人感感染染死死亡亡事事件件使使整整个个欧欧洲的养牛业陷入困境;洲的养牛业陷入困境;“二二恶恶英英”污污染染畜畜禽禽产产品品事事件件使使许许多多国国家家生生产产的的奶奶、蛋蛋制制品品在在世世界界范范围围内内被被强强制制撤撤下货架下货架4242一、食品安全性的概念及相关因素(一)食品安全性的概念 食品应对消费者的健康无害或对健康危害的风险最低 食品安全性问题日益引起消费者、生产者、商家及政府部门等各方面
19、的重视4343(二)食品安全性的相关因素(二)食品安全性的相关因素 1.生物性因素生物性因素食源性细菌食源性细菌、霉菌、霉菌、病毒病毒、寄生虫、寄生虫 2.化学性危害化学性危害天然毒素类、食品天然毒素类、食品添加剂;农药、兽药残留添加剂;农药、兽药残留 3.物理性危害物理性危害辐射辐射 4.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尚无定论尚无定论4444二、食品中生物因子的安全性的评价 对于可引起某类疾病或能危害人体健康的各类致病菌食品中规定不得检测 对于能表明食品被生物因子污染的可能性,并对人体健康有一定危害风险的指标(如细菌或霉菌总数、大肠菌群最可能数)通常规定其中的限量 4545一、食物中毒
20、的概念与特点一、食物中毒的概念与特点概念:概念:因食用各种因食用各种“有毒食物有毒食物”而引起,以而引起,以急性症状而非传染性的一类疾病总称急性症状而非传染性的一类疾病总称特点:特点:1.与饮食有关与饮食有关 2.病人大都有急性胃肠炎症状病人大都有急性胃肠炎症状 3.潜伏期短而集中潜伏期短而集中 4.人与人之间不传染人与人之间不传染第二节 微生物性食物中毒4646食物中毒的类型食物中毒的类型(按病原):(按病原):*1.细菌性食物中毒细菌性食物中毒 *2.真菌性食物中毒真菌性食物中毒 3.有毒动、植物性食物中毒有毒动、植物性食物中毒 4.化学性食物中毒化学性食物中毒流行病学特点:流行病学特点:
21、原因原因世界各国一般均以世界各国一般均以细菌性细菌性为多为多类型类型具有具有明显季节性和地区性明显季节性和地区性类型类型与与食物种类及饮食习惯食物种类及饮食习惯有关有关4747概念概念 人吃了含有细菌毒素或致病人吃了含有细菌毒素或致病细菌的食物而引起的中毒现象细菌的食物而引起的中毒现象类型类型感染型和毒素型感染型和毒素型二、细菌性食物中毒二、细菌性食物中毒4848沙门氏菌是细菌性食物中毒中最常见的致病菌沙门氏菌是细菌性食物中毒中最常见的致病菌 1.沙门氏菌生物学特性沙门氏菌生物学特性形形态态 G,短短杆杆菌菌,无无芽芽孢孢和和荚荚膜膜,周周生生鞭鞭毛毛(运动)、兼(运动)、兼性厌氧性厌氧生生理
22、理、生生态态最最适适生生长长37,不不能能发发酵酵乳乳糖糖,对对热热的抵抗力的抵抗力很弱,在食品中能成活几个月很弱,在食品中能成活几个月类群类群(根据致病对象根据致病对象),分为,分为专门引起专门引起人类发病人类发病-伤寒沙门氏菌伤寒沙门氏菌专门引起专门引起动物发病动物发病-绵羊流产沙门氏菌绵羊流产沙门氏菌既能引起人,又能引起既能引起人,又能引起动物发病动物发病-鼠伤寒沙门氏菌鼠伤寒沙门氏菌(一)沙门氏菌食物中毒4949食品中沙门氏菌食品中沙门氏菌血清型:血清型:4040 50种种 2.中毒原因和临床表现中毒原因和临床表现 中中毒毒原原因因感感染染型型食食物物中中毒毒,需需107 109个个沙
23、沙门氏菌门氏菌 临床临床表现表现 3.沙门氏菌来源沙门氏菌来源来源:家畜、家禽和野生动物来源:家畜、家禽和野生动物载毒食品载毒食品:动物性食品肉类:动物性食品肉类、鱼虾、家禽、蛋类、鱼虾、家禽、蛋类和奶类制品等和奶类制品等 4.预防措施预防措施防止食品污染、控制菌体繁殖、杀防止食品污染、控制菌体繁殖、杀灭病原菌灭病原菌5050(二)葡萄球菌食物中毒1.葡萄球菌的生物学特性金黄色葡萄球菌致病力(胃肠炎)最强 G+,球菌最适生长温度3037,pH 67,耐热性差(60,30min)2.葡萄球菌肠毒素的类型 9种:A、B、C1、C2、C3、D、E、G、H肠毒素A、B、C、D、E引起食物中毒的发生率分
24、别为23%、11%、10%、14%和3%。5151肠毒素的性质简单蛋白质,不受水解酶影响,耐热,如纯肠毒素B热变性时间121,16.4min肠毒素产生的条件Aw0.86、T3537、含蛋白质和淀粉3.中毒原因与临床表现毒素型(因其产生肠毒素而引起)临床表现(胃肠炎综合症)4.葡萄球菌的来源和传播途径广泛分布于湿热环境中(如空气、土壤、水中),同时寄生于人体、动物体内、乳及乳制品及腌制食品52525.预防彻底加热(100,2h以上)从事食品工作的人员注意个人卫生熟食不要长时间在高温下储藏53531.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2.中毒原因与临床表现(1)中毒原因毒素型(麻痹神经毒素)外毒素,七种类型,A型
25、最强。毒性强,但耐热性差(2)临床表现神经系统中毒症3.来源与分布 含毒食品:植物性食品引起占主导(90%以上)传播:随泥土或动物粪便污染食品或食品原料(三)肉毒梭菌食物中毒5454变形菌属食物中毒致病性大肠杆菌食物中毒志贺氏菌食物中毒蜡状芽孢杆菌食物中毒韦氏梭菌食物中毒链球菌食物中毒弧菌食物中毒(四)其它细菌性食物中毒5555真菌毒素:真菌有毒的次级代谢产物真菌性食物中毒:人和动物因食用含真菌毒素的食品而引起的中毒。又称真菌毒素中毒症三、真菌性食物中毒5656真菌毒素中毒症和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异同点项项 目目 真菌毒素真菌毒素 细菌性细菌性 中毒症中毒症 食物中毒食物中毒食品感官质量食品感官质
26、量 有霉变有霉变 绝大部分无变化绝大部分无变化中毒食品情况中毒食品情况 熟食品熟食品 污染食品、拼盘污染食品、拼盘潜潜 伏伏 期期 比较短比较短1/2 2h)比较长比较长2 14h症症 状状 对脏器有损害对脏器有损害 主要胃肠症状主要胃肠症状预预 后后除赤霉麦中毒外除赤霉麦中毒外 一般预后不良一般预后不良 预后比较乐观预后比较乐观治疗方法治疗方法 无特殊疗法无特殊疗法 有特效疗法有特效疗法57571.产毒菌2.毒素类型3.毒素的理化性质4.毒素的毒性5.毒素的致癌性6.产毒条件7.食品和饲料中黄曲霉毒素的允许残留标准8.黄曲霉毒素的去除(一)黄曲霉毒素5858一、细菌性传染病一、细菌性传染病特
27、点:特点:可可通过人与人之间的直接接触或通过人与人之间的直接接触或由染菌食品经消化道传播,且只需少量由染菌食品经消化道传播,且只需少量病原菌即可引起发病的一类疾病病原菌即可引起发病的一类疾病(一)细菌性痢疾(一)细菌性痢疾病原菌:志贺氏病原菌:志贺氏痢疾杆菌痢疾杆菌、福氏痢疾杆、福氏痢疾杆菌、鲍氏痢疾杆菌、宋内氏痢疾杆菌菌、鲍氏痢疾杆菌、宋内氏痢疾杆菌第三节 细菌性或病毒性传染病5959案例案例自自1963年以来,几乎每年均有爆发流行发生。年以来,几乎每年均有爆发流行发生。2005年年9月,浙江一山区小学月,浙江一山区小学74名学生罹患细菌名学生罹患细菌性痢疾性痢疾发病特点发病特点细菌性痢疾是
28、由痢疾杆菌引起的,细菌性痢疾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人群普遍易感,营养不良、体弱多病的儿童更容人群普遍易感,营养不良、体弱多病的儿童更容易患病。易患病。主要表现主要表现在急性期有发热及腹痛、腹泻、粘在急性期有发热及腹痛、腹泻、粘液脓血便等消化道症状液脓血便等消化道症状传播途径传播途径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播,亦可通过苍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播,亦可通过苍蝇污染食物而传播。蝇污染食物而传播。防治措施防治措施出现上述症状,应立即到医院腹泻出现上述症状,应立即到医院腹泻门诊治疗,并做好隔离和消毒。切断传播途径,门诊治疗,并做好隔离和消毒。切断传播途径,管好水、粪和饮食,消灭苍蝇。管好水、粪和饮食,消灭苍蝇。6060
29、(二)伤寒及副伤寒(二)伤寒及副伤寒病原菌:沙门氏菌属病原菌:沙门氏菌属伤寒与副伤寒的年发病率:在第一、二次国内伤寒与副伤寒的年发病率:在第一、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期间,一般高达革命战争期间,一般高达3010010万,万,1953年后普遍下降。我国为伤寒病的多发区,年后普遍下降。我国为伤寒病的多发区,1986年前每年发病率仍在年前每年发病率仍在1010万以上,但万以上,但以后逐年下降,仅有发生局部的暴发流行。如以后逐年下降,仅有发生局部的暴发流行。如江苏、浙江、湖北、湖南、贵州等地均有暴发江苏、浙江、湖北、湖南、贵州等地均有暴发流行事例发生,多以水型为主,食物型暴发亦流行事例发生,多以水型为主,食
30、物型暴发亦有发生。一般地伤寒沙门菌占首位(有发生。一般地伤寒沙门菌占首位(96.25%6161(三)霍乱及副霍乱病原菌:病原菌:弧菌属的霍乱弧菌及副霍乱弧菌弧菌属的霍乱弧菌及副霍乱弧菌2010年年8月月16日以来,安徽蒙城县陆续报告日以来,安徽蒙城县陆续报告霍乱病例霍乱病例30例例,绝大部分是轻症病人绝大部分是轻症病人,无无死亡病例死亡病例。可能与不洁饮食可能与不洁饮食(凉菜、卤菜凉菜、卤菜和生冷食品和生冷食品)有关。)有关。2010年年9月月10日,日,江苏淮安吴承恩中学江苏淮安吴承恩中学19名学生被确定感染霍乱名学生被确定感染霍乱特特 点:点:霍乱患者能够得到及时治疗,就不霍乱患者能够得到
31、及时治疗,就不会有问题。霍乱可防、可治、可控,并不会有问题。霍乱可防、可治、可控,并不可怕可怕。6262霍乱弧菌霍乱弧菌形态形态6363在蒙城第一人民医院传染病区,医务人员在为霍乱病人治疗6464霍乱症状烈性肠道传染病,病发高峰期在夏季,临床表现轻重不一,典型病例病情严重,有剧烈吐泻、脱水、微循环衰竭、代谢性酸中毒和急性肾功能衰竭等。治疗不及时能在数小时内造成腹泻脱水甚至死亡。霍乱病菌存在于水中,最常见的感染原因是食用被病人粪便污染过的水。霍乱的潜伏期为13天,典型病例病程分为泻吐期、脱水期和恢复期。霍乱的治疗主要包括严格隔离、补液、抗菌及对症治疗等6565病毒可以借助食品传播,引起人患传染病
32、。(一)甲型肝炎病原菌:甲型肝炎病毒1988年上海发生了消费者因食用受污染的毛蚶导致甲型肝炎暴发的流行事件,近34万人发病,为历史上所罕见。上海市人民政府自1993年起明确规定禁止在上海市生产、销售毛蚶、泥蚶、魁蚶等水产品。二、病毒性传染病6666原因毛蚶、魁蚶和泥蚶生长在河口和海湾的滩涂上,靠过滤海水获取浮游生物为主。在他们呼吸和汲取营养时,将海水中的甲肝病毒等各种有害物质阻留在它的鳃瓣上,在贝体内浓缩蓄积。在自然条件下甲型肝炎病毒可在毛蚶、魁蚶和泥蚶消化腺内存活3-4个月。当消费者从海鲜供应市场内选购蚶类水产品后,在洗涤、浸烫以及放置毛蚶过程中,盛器、用具和双手都可能被甲肝病毒污染,如果再去接触其他食品,会使该食品受到甲肝病毒的污染更为危险的是目前毛蚶、泥蚶和魁蚶食用加工工艺仅只是简单的用开水“烫一下”(半生吃)或者经过清洗就直接生吃,无法杀死甲肝病毒。6767其它(二)小儿麻痹症(二)小儿麻痹症病原菌:脊髓灰质炎病毒病原菌:脊髓灰质炎病毒(三)疯牛病(三)疯牛病病原菌:朊病毒病原菌:朊病毒6868